前陣子有個部落客發了篇露營的文章,內容不外乎是他覺得台灣的露營地太過擁擠、吵雜,然後所有人每個禮拜,扛著大包小包到露營區,然後再扛著大包小包離開,他不太能理解意義為何,
文中順便的分享了他在國外生活的露營經驗,沒事種荒野鳥不拉屎被熊咬走都叫不出口的營地,他覺得那樣子才叫做露營。
果不其然文章馬上引起了露營野餐派跟野營荒野派兩派人士的筆戰,由於我們家也算是常露營的家庭,我老婆就問了我的看法。
其實我還蠻贊成他的看法,其實台灣的露營本來就不叫露營,他基本上比較像是一個爸爸媽媽,帶小孩到野外郊遊、野餐、順便過一夜的概念。
年輕單身的時候,那時候台灣還沒有那麼流行露營,有的應該也就算野營而已啦,我就是那種帶著一頂帳篷,一個鋼杯,水,罐頭,泡麵開山刀就到山裡面劈林煮水窩上兩三天的人。幫我個人也是比較喜歡輕便型,不打擾自然的方式。
但我覺得其實不要那麼嚴肅的去看待台灣怎麼露營這件事情,我覺得應該把它想像成在台灣,因為每個人的居住空間非常的狹窄所以只是尋找一個假日可以親近大自然,踏踏草地的過夜野餐。
單身、已婚、未婚、結婚有小孩的每個人對露營的考慮方式跟點都是不一樣的。
目前基本上台灣的露營人口,大部分還是以爸爸媽媽帶著小孩到郊外為大宗。
爸爸媽媽們就只是在尋找一個,可以在眼光所及的地方讓小孩自由自在的跑跑、跳跳,餓了就回來吃吃東西,渴了就回來喝喝水,然後又可相同年齡的小孩的父母,大家聚在一起放鬆一下,聊聊天,分享一下育兒的甘苦談,算是一個禮拜的辛苦中場的休息,也為了下個禮拜一儲備跟小惡魔拼命的體力。
至於大家說的扛著大包小包去佈置帳篷的意義為何,我覺得應該是說因為在台灣大家居住的空間,都不大,不像歐美你有大量的時間跟空間,可以去佈置你的居家環境,於是大家就把這個可以發揮個人美學涵養的技能
移情到去佈置美美的帳篷,發揮自己的佈置美學,然後拍拍照,愉快地過個兩天三天。
難道你沒有看過大男人一大早五六點,開著心愛的跑車跑北宜,跑濱海線,到達了現場,再把車子擦拭一下,拍拍照,再風塵僕僕地開車回家洗車打蠟
難道你沒有看過Cos play的小女生大包小包的扛著服裝道具,美妝、美髮、到達現場,拍拍照融入情境然後再大包小包的扛回家。
我覺得其實如果你用這樣的心態去看待台灣人露營這件事情或許你就不會覺得大包小包扛去露營的事情你無法理解。
親子的露營爸爸媽媽就是在累積一個跟小孩子到郊外認識一下花、了解一下樹,
抓抓魚、補補昆蟲,然後再跟小孩釘一釘營釘、洗洗菜、劈材,生火的美好回憶。
真的沒有人會想要帶著小孩,到沒水、沒電、晚上狗叫以為是狼嚎,貓嘶怕是老虎來了,上廁所還要自己帶圓鍬挖洞,洗澡要劈柴生火,累死自己、搞死自己的地方好嗎?
至於那些激進的野營派的人我想跟你們分享一個故事。
再某次休完一個連假的收工日,我工廠的原住民師傅用報紙包著一顆山羌的頭拿來送我,他的理由是原住民補到山羌會把頭送給最尊敬的人,他請我拿回去給老闆娘煮。
拎杯打開報紙看到一顆長毛的頭,大小大概就是跟小狗的頭一樣大,然後兩隻眼睛直直的瞪著我。
我心想我要是把這一包拿回去,給我老婆,我老婆應該會跟我離婚吧。
於是我很客氣地跟他講說:我老婆不煮飯的,你拿回去吃吧。
不過我對於他的狩獵過程是很有興趣的。
同事跟我說:放假他都會回花蓮,跟表哥表弟上山打獵,帶著一把米、一把鹽、一隻番刀、藍白帆布到山上三天三夜打獵,帆布用來遮雨、用來睡覺保暖、也用來把打到的獵物包起來,順著河流讓他流到山下,回程再去收取。
所以這些帶著高檔輕薄野戰帳篷,名家的刀、老款汽燈,高山瓦斯,高山瓦斯爐的野營激進派們,你可以告訴我什麼叫做野營嗎?
同時也有5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90的網紅艾波外出中X身心靈平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聽過「#精準式閱讀」嗎? 若沒有,你一定知道成功人士 或未來的成功人士,都熱愛學習!! 世界上大多數高成就的人有一個共同點 此共同點不是高智商 也不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好運 而是他們對於閱讀的投入與肯定 —書籍是他們最有利可圖的投資。 #專注力最貴 成功人士也喜歡設定Block Time 把自己匡...
名家白馬非馬 在 酸菜居酒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時光照相館》贈書活動
《在咖啡冷掉之前》╳《解憂雜貨店》
「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大賞入圍名家最溫暖人心的真情寫「照」!
三段悲喜交織的催淚過往,三篇曲折離奇的人生故事。92 歲的老太太、47 歲的黑道大哥、7 歲的小女孩,他們來到現世與黃泉之間的照相館,準備拍下此生的「最後一張照片」。曝光生命的卑微與甜蜜,顯影人性的良善與不堪,當往日的記憶在暗房中一一
※感謝 皇冠文化集團 提供活動獎項,10/04上市
活動日期:10/01(五)至10/ 07 (四) 12:00止,逾時恕不列入抽獎名單。
獎項: 《時光照相館》二本 共2個名額
參加方式:
1. 分享此則貼文在您的個人FB,權限請設為公開。
2. 請在本貼文下方tag兩位好友,留言回答:『如果能回到過去,拍下生命中最棒的一張照片,您最想回到什麼時候?(ex.我想回到小學時,和死黨們再一起拍合照) 』
3. 得獎名單: 10月07日公布中獎名單請注意此則貼文訊息更新,得獎者請於10/08 22:00前回覆真實姓名、聯絡電話與寄送地址(含郵遞區號),由出版社寄送(限寄台澎金馬地區) 。
【作者簡介】
柊 彩夏花 柊 サナカ
1974 年生於日本香川縣,在兵庫縣成長,現居東京都。神戶女子大學文學系畢
業,姬路獨協大學語言教育研究所日本語教育課程修畢。
歷經七年的海外日語教師工作,在2013 年以《婚活島戰記》步入文壇,這本書
也被譽為第11 屆「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大賞的遺珠。
另著有《谷中復古相機店的日常之謎》、《機械式時鐘王子的假日》、《二丁目的槍匠》等系列作品。
【內容簡介】
歡迎光臨「時光照相館」。
我已在此恭候多時,
並將帶您進行人生最後的回顧。
如果能回到過去,拍下生命中最棒的一張照片,
您最想回到什麼時候?
〈婆婆與公車的照片〉
滿頭白髮的初江看著手中這張泛黃的公車照片,當時的她才23 歲,剛取得保母
證照。在戰後物資缺乏的年代,初江從未捨棄那群困苦的孩子,因為她一直記得
「那個人」的恩情,以及那天在坡道上流下的眼淚……
〈阿鼠與英雄的照片〉
「早安,你壞掉了,我把你修好了。」被組織派去管理舊貨店的流氓鱷口,永遠
忘不了小弟「老鼠」的這句口頭禪。老鼠雖然是個身心障礙者,但性格卻非常奇
特,不僅刻苦耐勞,而且不管什麼東西他都能修得好……
〈與美鶴的最後一張照片〉
骨瘦如柴、全身布滿傷痕,還理著亂七八糟的光頭,當美鶴妹妹出現時,所有人
都嚇了一跳。而她充滿警戒、在沙發角落縮成一團的樣子,更是讓人看得心痛不
已。這樣的她,是否也能找到幸福的記憶?
名家白馬非馬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神父的鹽
.
創造新平台其實沒那麼難.
.
不需要矽谷或是什麼龐大的資源和資金,別忘了,臉書一開始也不過是哈佛的把妹網站,而且還是抄襲別人的.
.
台灣其實也有不少討論區,早期的台灣論壇、yahoo奇摩家族,更早以前的社群,還有pchome貼圖討論區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
他們背後都有資訊公司或是入口網站做支撐,而他們沒落也都有各自的原因,無論是被取代或是受眾人口流失,但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的理由,那時候還沒有臉書,而且消失前還有一定的使用人口,例如台灣論壇就曾經有網友發起搶救活動,但被經營的公司否決,這些網站即使沒落,仍然屬於一個層次而已,如果經營者認真投入,了解市場並且重新競爭,隨時都有重新點燃烽火的可能,大部分消失的原因是,他們覺得繼續投入成本不符合效益,當討論區開始廣告蔓延、機器人援交廣告大舉入侵,當他們管理人口開始缺乏,或者不想再繼續投入,無論是自然使用者先前產生的各種社會爭議、以及引起的司法案件,這都是開放一個平台讓使用者參與會產生的必然結果,當他們懶於管理,覺得弊大於利,對自己公司沒有利潤,所以「乾脆關了比較快」.
.
換言之,他們缺少了擁有一個龐大的社群網路主事者,應該有的「決心」和「使命感」,甚至察覺「使用者情緒」以及「未來發展願景」的藍圖,簡而言之,他們看不到後面的東西,以至於像祖克伯一樣,擁有一個龐大社群網絡是能怎樣呼風喚雨,日進斗金的視野,他們著眼的是,現在賺不到錢,而且會為我帶來麻煩.
.
自由時報早期也有一個類似讀者園地的東西,後來也是因為這種心態,當收益還沒到時,各種偏激的人在上頭爭執感覺很麻煩,後來也收了,不然,那也是擁有一個新聞時事討論區發酵的潛力.
.
產出一個論壇並不難,其實你只要拿Discuz!的程式架構,套用下去,也可以搞個現成的論壇,其實古早以前很多討論區都是用Discuz!的套裝軟件去改的,這個模組就是你所看到eyny討論區的樣子,臉書以前曾經有多點開花的論壇戰國時期,光之動漫、藍天動漫、Uwants、百合會討論區,都是類似的架構.
.
為什麼說搞一個社群討論區並不難呢?因為之前神父就搞過兩個,一個是掛在某新聞台下,另一個是某人力銀行,請軟體公司重新寫一個新的,提出符合自己的需求,價碼大概100萬,難的地方就在於,怎麼吸引使用者駐留,吸引人氣,進而產生影響力,更重要的,取得使用者的「信任」.
.
你說現在的臉書使用者信任祖克伯嗎?當然不是,不過一開始的臉書獲取使用者信任,的確突破了那個門檻,當初的臉書跟現在的臉書很不一樣,他們很認真的面對自己的使用者,並根據他們的需求提出修正,反映讀者的意見,但現在不同了,說是取得信任,其實只要一開始能騙到就好了,當使用者投資太多的記憶、情感、習慣、人際網絡,我會說,這些都是使用者本身的資產,跟臉書無關,當臉書確定已經攫取到這些「資產」,並經過關鍵期,那麼他就不用顧忌使用者會脫離,甚至也可以不用管使用者的感受了,還能藉由剝削他們獲利,這就像,你已經存了一百萬到一間銀行,如果那間銀行倒閉或者你想拒絕使用那個銀行,改用別的,一百萬就直接損失了,那一百萬還提領不出來,銀行家根本就不用管你怎麼想,還能偷你的錢去做其他的事,這是一個綁架的情境,如果你下定決心,銀行還是會有所損失,但是情境已經變成,要怎麼宰你這隻肥羊又不要宰的過度用力,讓你跑掉,或讓一群人跑掉,這樣子拉鋸的掙扎關係.
.
而他們過往的態度是,想辦法留住你,或讓你贏得更大的面子,讓彼此能共存共榮,以使用者為第一考量,盡可能以不干涉你利益的前提下為自己迎取收益,變成了,以外來出資者的利益為優先,怎麼割你多少肉,流多少血,圖利他們為自己換來收入,這是兩個不同的情境,簡單來說,你從蚜蟲變成了要被切片的植物.
.
所以早期的臉書問題,是過於自由產生的問題,比如廣告詐騙太多,還有能用經營可愛貓貓的名目,騙了一大堆粉絲後,瞬間改名成商業平台,因為粉絲騙得夠多,掉了一堆粉仍然掉不完,早期的問題多是在處理這些使用者糾紛,現在,則是侵犯自由的問題,為了滿足某個「特定客戶」,開始化身成奴隸主,把自己的主人當成奴隸那樣獻祭.
.
所以,「不爽不要用」、「臉書又沒收你錢,你還嫌」、「一邊用臉書還一邊批評」,這樣子你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憑什麼過中國節的強暴邏輯,完全是一種錯誤,甚至是把臉書公司當成是私人企業,而你們只是被提供服務者,所以「廠商為所欲為,使用者只能忍受」,並將之視為一種在商言商的商業邏輯,這樣的祖克伯陷阱,更是大錯特錯,基本上,只要有搞過論壇的都明白,自然使用者才是實際的貢獻者,無論是他們的言論,他們帶來的新聞效益,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記憶,他們的生活點滴,他們吸引來的人,都是「他們的」,想想,一個臉書上面只有一個祖克伯,他每天報導自己如何在網路上罵罵前女友,然後偷竊其他女生的照片放上網品頭論足一番,幫她們打分數,這能吸引多少人?基本上,大概只能吸引到一些仇女廚而已.
.
這些使用者,才是論壇的本身,甚至是論壇的靈魂,少了這些人,臉書根本什麼也不是,所以你是一個經營者,或曾經管理過討論區,你必然知道的鐵則是,「你必須為自己的使用者負責」.
.
前面提到的許多興盛的台灣社群,就是因為「懶於負責」,所以才導致論壇消失,在道德上,他們還算是比較好了,乾脆關掉,誰也不欠誰,在臉書上,祖克伯幹的事是「責任移轉」,不是我要對你負責,而是你要對我的營收負責,繳不出保護費你就消失吧,不欠你一個,我的肥羊很多,就算你繳了保護費,給我錢,還是沒用,因為你給的不夠多,我的大金主,才是我真正要負責的對象.
.
因此,若我們要下一個真正的「商業邏輯」,真正的道理是,如果你遲早都會實行言論審查,並且圖利獨裁者,販售使用者的自由,那你一開始就要說清楚,在使用者的契約講明,「嘿,你他媽用我的臉書以後就要接受習近平的審查」,然後讓使用者勾選「同意」,所謂「不爽不要用」才能建立,這就像,你奪走了別人的東西,還要更多,然後你應該要負起責任的事情變成你們這些人得有滿足我的義務,這是典型的渣男思想,是說,祖克伯本來就是個渣男無誤.
.
對於英語的語境使用者,祖克伯還不敢這麼囂張,我不認為他會對於外國的facebook使用者,進行同等的言論審查,例如4xx之類的數字,這若套用在英語使用者一定會引起暴動,可能有些人只是提到自己的生日就被禁止發言,這般荒謬的事,只在中文使用者身上,或是針對台灣使用者,你能想像拍攝了四百二十六公里的路標就被臉書警告嗎?我相信國外也有這樣的路標,而臉書顯然對台灣具有針對性,一出現關鍵字馬上被警告,無論你該文有無產生影響力,甚至只有自己看到的狀況也會被限制,這已經超出了一般社群處理問題言論的界線,只是純粹的在找碴,刺激使用者的情緒,甚至可以說是在挑釁.臉書基本上已經隔開了兩個世界,東方與西方,這也是當他審查西方的川普和武漢肺炎的時候,東方世界反而有些被遺漏掉,甚至可以明顯看出是被牽連的,而西方世界對於東方世界中共式的言論審查,似乎一無所知.
.
回到台灣的社群平台問題,其實台灣現存早有不少社群討論區,例如ptt,低能卡,mobile01,eyny,巴哈,比較冷門小眾的如糟糕島,也繼續存在,事實上,經營一個討論區並不難,你只要有10個常駐上線的使用者,這個論壇基本上就算「活著」而且繼續「生長」,以台派使用者為例,有一個外獨會討論區(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http://www.1949er.org/chat/index.php
算是一個神奇的例子,他的存在搞不好比ptt還古老,使用的還是pchome時期的留言板形式,堪稱是奇蹟了,至今還有許多美國、瑞典的會友在上面活動,他是一個討論政治的板,沒有其他東西,這在討論區歷史中,必須靠色情、盜版品、學生、男女交友等吸引人的基本配備中,特立獨行的玩意兒,他在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時,還發揮了一些影響力,當所有社群一片舔柯的時候,這裡卻是一面倒的挺姚,並上了新聞.
.
總而言之,創造新平台絕對不是難事,要不要去做而已,當爆料公社都有一個完全抄襲臉書的社群網站,而且ui還設計的挺不錯的,每篇文章還有幾百個讚,像是一個個人社群綜合討論區的集合體,那沒道理其他人不行,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面我感覺不到「人味」,也就是自然使用者的氣息,過去神父參與經營的討論區,改幾個讚,一個人留幾百個留言也不是難事,所以,困難的點,並不在於創建,而是在於「駐留」,以及「一個適合的地方」.
.
舉例來說,在臉書上的台派使用者群集,絕對是一個具有豐富性、生命力甚至多樣性的群體,有人負責提供國際觀點,有人擅長思辨,有人喜好貼些搞笑的東西,遇到特定事件,馬上有插畫家奉上圖,各種迷因,多才多藝,一樣不缺,可以這麼說,那就是一群肥美有旺盛水草的阿瓦隆(Avalon),麻煩的是,當我們這群人腳下的土地開始鬆動,我們找不到一個「適合之處」可以移入.
.
舉例來說,我們很難想像這群人移入到低能卡,會是什麼樣的情景,低能卡是以大學生居多,以男女交友世俗瑣事為考量,他們已經有自己的文化,就像ptt初時的樣貌,並不是說上面都沒有台派,不過臉書的台派移入,到某一個子討論區,我不認為這是合適的,甚至能發揮台派的風采,影響力,都是個問號,可能格格不入居多.
.
所以,「適配度」顯然就是個問題,又比如說,台派使用者轉入到ptt去,這適合嗎?第一個問題,就是人們普遍對這裡反感,ptt比較像是一個已經崩壞的地方,那裏的使用者基本上綠共、塔綠班地說個不停,如果用一個征服者的姿態或者委曲求全,我想,對於兩者的使用者來說,恐怕是不願意的.
.
比如有人說,神父,你怎麼不回ptt發文,這個嘛,也不是不行,事實上我早就在那邊發過了,不過我已經跟那邊的使用者沒什麼交集了,發了,也不會令人感覺到當初的「神父」就在那裏,基本上,神父已經成功地轉移到臉書了,並且和原地的柯糞與母豬教徒結下不可解的仇怨,基本上,不是他們滾就是我亡,雖然他們在自己的地方吶喊神父過氣許多年,但在臉書的神父聲勢卻越來越旺,神父也樂得在臉書上打爆柯糞,完全不想回去糞坑.
.
Ptt是一個鳩佔鵲巢的例子,換言之,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後,那裏發生了大量的社群替代,大量的使用者出走,過去三位一體的黃金年代,已不復見,各個網路名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政治文,而且是最偏差的那種,反台獨,反民進黨,反覺青,兩岸一家親的存在.
.
可以這麼說,他們墮落至此,也有某種正當性,那就是有一部分原始使用者是自願的,自願的變成那樣,從一個太陽花的支持者變成柯糞,藍綠一樣爛,至於其下混入的五毛,柯文哲攜入的網軍,這都還在其次,有一群使用者的確陷入在一種被害者情節,阿北都是被誤會的,就好像我被誤會了一樣,他們不願承認自己的選擇錯誤,即使認知到柯文哲是一坨屎,自己仇綠仇到腦殘而且親共,因為「都是你們逼我的」,過去人們芥蒂的親中、五毛、賤畜等等,現在他們可以毫不見怪,自然而然地接受,並以為是合理的,因為,只要能反民進黨就好.
.
他們陷入到一種防衛機制當中,並且自居主流,比起認清自身錯誤這點,那些提醒他們是錯誤的人,比什麼都來的可恨,即使認知到自己被詐騙了以後,比起騙自己的人,使他們意識到自己被騙的人更令人憎惡,因為他們認為,是這些人使自己陷於錯誤,而不是自己有啥不對的地方,「我沒有錯」.
.
當陷入這種極度自私的情結,基本上是無解的,只能等待他們厭倦了會發現自身的利益開始被侵害為止,而這群在ptt的人正在式微中,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現象集中在八卦版,出了八卦版以後,他們基本上是被排擠的,而政黑板目前也有人在試圖守住防線,我們所說的墮落的ptt,基本上,集中在八卦版上,在其他版,這些自然柯糞基本上也會裝無知,若無其事的和其他人一起討論,他們也會害怕被貼上柯糞的標籤.
.
這種社群替代現象,也和ptt本身衰弱有關係,ptt本身有依靠一大票自然使用者發起的管理群,當這個學術網站人逐漸凋零,各個班級看板開始廢棄,這些管理人群也開始缺乏,並且缺乏內控和防弊,原本權力較大的管理者又過於僵化與怕事,導致錯過了可以糾正這個社群替代的時機.
.
這些改變看板生態的柯糞版主,其實跟當初母豬教徒入侵女版,當上版主,說要改變女版一樣,誠如韓國瑜所說「選舉就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當這些操著不正常心態,也不是出自於維護該看板的利益,又無法證實背景和投票者是否灌票嫌疑的人,當上版主,並且一個版接著一個板擔任,還能去檢舉其他正常使用者,例如boyo,他們相比其他正常使用者,有較強的動機還有較多的時間,甚至還能當成一種工作,很快的,正常的人們就會逐漸脫離,甚至不想回去,即使,構築這ptt討論區的信度者,真正有貢獻的人,並不是他們,而是歷代使用者累積的記憶和智慧結晶,但他們就像後來居上的寄生蟲,當他們說話比誰都大聲,散播的情緒比誰都還要負面,甚至,自我中心到比誰都還要執著,那麼,他們就會是贏家,也是最後的輸家.
.
可以這麼說,當母豬教興起了這一種污染其他看板的模式,最後,母豬教仍然被柯糞這個新興群體所取代,母豬教徒基本也算是ptt使用者,柯糞就不太是了,他們當中有大宗應該是從line群組或者藉由柯網軍轉介而來的新使用者或者俗稱的買帳號,配合少數不肯認錯的自然柯糞汲取正當性,最後成為難以割除的ptt公害.
.
不知道母豬教主是否健在呢?事實上,柯糞一詞也是他發明的,這有點像塔利班被伊斯蘭國取代的情景,母豬教主曾經也力戰柯糞過,這也不得不佩服他了,基本上,母豬教徒攻佔看板,只是因為好玩(他們聲稱),柯糞攻佔八卦版,到萬華版散布罷免林昶左,這就很明顯具有政治動機了,而背後,可能來自特定政治人物的指令,而且有組織和系統,甚至還有文宣,聲明他們控制這個看板符合民主.
.
回到正題,我們都知道是杜奕瑾創造了ptt,那麼,杜奕瑾可不可以創造另一個ptt?
.
我想,很難.
.
正是因為討論區或社群,有其不可替代性,各有其獨特的個性和文化,這一點,不只是社群,也反映在社群人口,因此從一個地方移入到另一個地方,必然會產生「容器」問題,他可能不至於衝突,但會影響使用者意願,理論上,bbs當初也不只ptt一個討論區而已,有中山美麗之島,不良牛等等,只要找個學網下的bbs,台派人口大規模移入就行,但是,關鍵在於「習慣」,習慣使用臉書的介面是否能習慣bbs的介面呢?無論如何,必然對台派群集產生某種消耗和折損,而這些論壇之所以壯大而具有現在的規模,也都是白手起家的類型,例如巴哈姆特原本也是bbs,浮上瀏覽器介面成為一個討論區,當初,甚至兩方還試圖同步,不過漸漸地,巴哈姆特取代了巴哈姆特bbs,而成為現在的巴哈姆特,新陳代謝一番,也要花費數十年.
.
當初經營創造兩個討論區,神父也認識到了某些現實,討論區是成功做出來了沒錯,而且介面也很好,但關鍵仍在於如何吸引人駐留,神父的初衷也很簡單,那時,我還是個ptt名人,就是建立一個台灣本土的討論區,以防ptt沒落,或者被臉書綁架,神父進的第二間公司,他們有一個資訊部門做支撐,而且準備投入大量行銷費用,該資訊部門負責人甚至有打倒臉書這樣的理想,他也的確設計了一個如同linkin那樣的東西,做出個人社群融合討論區這樣龐大架構的形式,當神父被叫去說服高層,甚至臉不紅氣不喘地說,「因為玩社群的都是像我這樣的魯蛇,都沒在工作的,所以,當我們有了社群討論區以後,也會連帶著用公司的網站來找工作,創造雙贏的局面.」
.
不過,關鍵在於,我的能力並不足,我害怕擔負風險,對於資訊,神父只懂一些皮毛,而最大的危機感來自於,我無法掌握討論區的自主性,誠如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企業想要搞社群,也是為了營利,無論是像祖克伯那樣掌握個資販售,或是藉由完全不會用臉書的客戶,服務他們,控制他國輿論來謀取自身公司的利益,其實我想這個不證自明,臉書上大多宣稱台灣商品販售,很多都是中國假網站投放的詐騙廣告,臉書上管制的仇恨言論,多是配合中共需要,小粉紅們定義的「辱華」,其他政治傾向,如統派仇恨言論,中國網軍的血洗台灣,他們基本上不管,這是明顯的雙重標準-我審查你腳下的灰塵有幾毫米,無視背後臭氣熏天的垃圾堆積,然後說,我這是在維護人們的健康.
.
記得某齣日劇有這樣的劇情,經營一個討論區的成功人士,他像朋友炫耀他怎麼營利的,他掏出手機,用管理者的名義刪除了一則貼文,因為那貼文的內容是在罵某某企業虐待勞工,接著,他的手機噹的一響,收到了一筆天價的入帳,來自於那個企業.
.
試想,如果劇中一個企業是如此,何況是有獨裁者用一個國家的資源挹注呢?
.
對於過去經營討論區的神父來說,不可能將一群支持台獨的人,移轉到兩岸交流的網站,同樣的,我也不可能因為企業的需要,而欺騙自己的粉絲,對於神父來說,我那幾萬的粉絲的優先順序,永遠比我被派發的工作還來的重要,所以神父儘管經營過兩個討論區,不過始終沒有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賭下去,把我神父的臉書,用來為這個企業委託的討論區服務,賭上自己的信用,而我的能力不足,權力微小,兩方都是我自己創造的東西,但我拋棄了其中一個,成為失敗的員工.
.
因此,假使台派想建立自己的新平台,這完全是可行的,事實上,被臉書荼毒的,不只是台派群集而已,甚至連韓粉或是泛藍群集,也是高喊「民進黨控制臉書」的對象,但他們十分愚蠢,問題不再於民進黨,而是在於臉書,facebook,他們對於中文語境的使用者,基本上,採取的是放任給一群謎樣的獨裁者集團服務的商業模式,所以,他們並不是為了台灣島上任何一種思維服務,也不在乎台灣島上的每個人立場,他們在乎的模型,目前是繞著中國本位,在進行旋轉,因此,砍一個韓粉的臉書,就會刺激他們進攻民進黨,也符合他們圖利特定對象的目的,如果他們的客戶的用意,是在使台灣社會對立/分裂/混亂的話,與之目標相反的群集,也是他們利用的對象,他們也會毫不在乎的出賣韓粉或者深藍族群的利益,我們可以這麼說,不合理的言論審查,用仇恨歧視作為藉口,本身就是歧視的來源,因為他只針對你,也是製造仇恨的原因,兩方都是他試圖激化的對象.
.
所以,只有台派需要一個新平台嗎?我想,泛藍族群也挺需要的.
.
現在解決臉書箝制言論自由的問題,大概有兩條,第一條,請立委諸公或政府,效法澳洲或加拿大,對臉書的行為提出掣肘,這就是一個談判的過程,除了請他們停止言論審查以外,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法,例如,申訴的機制,懲罰的機制,要知道,如果你是一個論壇經營者,你受理檢舉的人應該要和受理申訴的人一樣多,簡單來說,你有本事關多少人,就要能放多少人,如果你不能受理申訴,那就停止檢舉,只有單方面的檢舉,整體來看,就是對所有使用者進行整體言論自由的縮限,很容易淪為報復式的檢舉,這只是在出賣整體使用者的權益.
.
再來,臉書判定違規次數,基本上是不能消除的,是永久刑罰,一般討論區的處理方式,應該是限制發言天數後即可釋放,臉書則有永久案底,今天一次不合理的罪名成功掛在你身上,他就會逐步的累積,直到你的帳號消失為止,當你被檢舉辱華兩次後,第三次可能因為一點錯誤,而被整體砍除帳號,「因為你過往的罪,所以很合理」.
.
第二條,就是創建新平台的道路,這絕對是可行的,就算短時間內不可能,需要長時間慢慢培養的社群,也好過「什麼都沒有」,當然,我們現在鼓吹關閉臉書,轉移到某某社群,這絕對對台派是一個巨大傷害,因為你明年就是選戰了,現在才想放棄唯一能抵抗親中勢力的武器,說要造一個新的,根本是緩不濟急,而且可以說是自殺行為,應避免簡單思維,要就全要,不要就全不要,要移轉到新的平台,就得徹底不使用臉書,或者,只能繼續被祖到任人魚肉,連一點新平台的發想都不被允許,這些,都是因噎廢食,正確的作法是,一面保留現有的工具,一面試著養自己的,把他養大,這就是戰備物資的概念,你要打國外疫苗,也要培養國產疫苗.
.
新的社群平台,是否只能寄望私人企業?民間組織?未必,低能卡當然是個例子,不過他明顯無法容納大量的使用者,以及符合主流使用者的習慣,ptt是另一個例子,講白了,他原本是台灣學術網路的資源,以學術性質為原始目的,是吃公家飯的,不過被一群柯糞惡搞成反政府兩岸一家親的極端討論環境,這根本不正常,如果民間有免於言論審查恐懼的需求,政府在公家單位上提供一個平台,也是可以的,是說,農委會都能為了農民,架設代購平台;唐鳳也能為兩千三百萬人,設計出疫苗登記網站,為了國民的需求,為了免於恐懼的自由,政府提供一個言論自由的平台,又有什麼困難?
.
今天是為了避免被境外勢力搞言論審查,社群媒體公司搞言論壟斷,這樣成立的理由,已經具有十足的正當性.
.
至於,「社群移轉」也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舉個例子,比如徐閉被臉書封鎖,和被瘋狂檢舉後,她移轉到推特,而且短時間就得到龐大的受眾,比她原本的臉書還多,這是一個成功例子,和她的個人特質有關,她的粉絲願意跟隨她到另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像神父切斷臉書去推特大概會吃土,因為推特限制了字數.
.
也不用過度擔憂,人們只能習慣於臉書的介面和使用方式,所以永遠都要被臉書所支配,人們需要的,或許只是一個新容器,比如神父過去也是ptt重度使用者,也曾一度認為,自己永遠無法戒掉ptt,不過,這其實不難,神父以前根本沒在用臉書,只用ptt,轉移的過程,中間一段時間的確不適應,不過後來很快就習慣了,現在根本沒上ptt,還怕帳號被砍了,所以偶爾會登入然後下線.
.
這始終是風險考量的問題,如果能有一個新的、合用的平台出現,那短時間內,大家說好,並且同時進入,重新創造並且迅速壯大一個新的社群,並非不可能,在對的時機,找到對的對象,遇到對的事件,大家一起往對的方向行走,就能造起一個諾亞方舟,當初川粉的靈的轉移就是一個例子.
.
不過,以現在的時間來說,冒然轉移或廢棄舊有社群,對台派來說,風險實在太大了,必然流失大量同伴,或者,找不到彼此,失去現有的影響力.
.
新的平台的要件,必然是穩定的,至少要保證存在4、5年以上,坊間過去也有想取代line或者臉書的社交軟體,但他們大概開幾個月,不會經營,就直接關閉了,這是短視近利的行銷邏輯,一開始注定失敗.與其說是社群需要龐大資源才能產生,不如說是策略問題.這就像打線上遊戲,如果我玩一個不到一年就倒的伺服器,我怎麼會捨得讓自己上去練功打怪賺錢呢?搞不好練到了一個高等帳號,馬上系統就倒了,我損失慘重,這樣的遊戲,不會有人想玩的.
.
最後的最後,神父還是要說一件事.
.
你創造的東西,來自於你自己,你吸引人的,是你的記憶,你的觀點,你的魅力,你的畫工,你說故事的能力,你的智慧,你和你的夥伴共享的,是專屬於你們的小秘密,而人與人之間所連結起來的,叫做革命情感.
.
讓我們離不開的,並不是臉書.
.
我們離不開的,其實是彼此,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Weitung_Chen #使徒行者 #Jean 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尋找諾亞方舟】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名家白馬非馬 在 艾波外出中X身心靈平衡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聽過「#精準式閱讀」嗎?
若沒有,你一定知道成功人士
或未來的成功人士,都熱愛學習!!
世界上大多數高成就的人有一個共同點
此共同點不是高智商
也不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好運
而是他們對於閱讀的投入與肯定
—書籍是他們最有利可圖的投資。
#專注力最貴
成功人士也喜歡設定Block Time
把自己匡起來,屏蔽所有外界的雜訊
集中注意力去處理投資報酬率最高的事
所以這集艾波將分享:
1. 為什麼知識是力量的4個原因
2. 長期進步邁向成功的3個秘密
身為忙碌無比的現代人,我們又該如何進行
快速又精準式閱讀,一天天打造出
自己的非凡思維、成功體質
❗️影片目錄❗️
00:00 你要看下去的理由
00:40 知識是力量的原因1
01:32 知識是力量的原因2
02:41 知識是力量的原因3
04:19 知識是力量的原因4
04:58 飛速進步的方法1
06:00 飛速進步的方法2
06:50 飛速進步的方法3
07:42 隱藏版秘密(如何精準式閱讀)
立即分享給朋友!一起看開始閱讀,邁向成成功
喜歡影片,別忘了幫我按讚/訂閱/開小鈴鐺~
.
.
《#Oner隨我讀》
Acer宏碁資訊推出的新式閱讀App
1️⃣知名雜誌/ 名家專欄:
你常對雜誌、書的「某篇」感興趣嗎?
Oner隨我讀的單篇功能,讓精選文章一覽無遺
可以優雅選擇,自己真正需要 #乾淨深度的文章
2️⃣#依興趣分類,偷空腦補:
精準式閱讀,等車、等咖啡、等睡覺都能手滑一下
趨勢分析、產業知識、書評濃縮,開車用聽得也可以
3️⃣取代追劇及手遊:
放下動態的手機螢幕,進入字裡行間的靜謐
蠻貼心得竟有顯示『#預估閱讀時間』
能更有效地利用碎片時間,心無雜念的吸收精華
===================
「單篇」「主題」「名家專欄」任你選讀!
【知名雜誌】今周刊、商業周刊、遠見、財訊、數位時代、經理人、大師輕鬆讀、英語島、讀者…等
【名家專欄】張曼娟、吳淡如、江振誠、馬克、謝金河、俞國定、何飛鵬、王偉忠…等
===================
❗️Easy抽獎活動❗️
點擊這裏參加 https://reurl.cc/k07kmq
FB+IG抽3名粉絲,獲閱讀點數100點✨
(=50篇以上 免費高質感文章)
得獎公告時間:9/21(ㄧ)15:00
👉Oner App下載連結
(請用手機裝置閱讀)
IOS:https://reurl.cc/MdAE6K
Android:https://reurl.cc/8n3m64
👉艾波外出中粉絲專屬折扣
進入左上頁面,按下兌換
輸入『ONERAP30』立即獲閱讀點數30點!!
12/31前有效,限量兌換300個
開始充實自己
🙆♀️艾波:下載使用後,可以打賞到我唷(轉圈)
=================
❗️上一部精彩影片❗️
‣‣我遇見靈魂伴侶了嗎?4個召喚真愛不可不知的方法:https://youtu.be/dCftn5PsVhQ
‣‣怪是一種特色!敢於「與眾不同」要走的4個階段:https://reurl.cc/avk5RD
===================
追蹤艾波外出中:
✓IG帳號:https://reurl.cc/O17pv3
✓FB粉專:https://reurl.cc/0zbgrb
✓個人出書【15度的勇敢,塵燃女孩的900天告白】: https://www1.gamepark.com.tw/2enJ1
===================
#知識 #力量 #閱讀 #Acer #宏碁 #App
#成長 #靈魂 #焦慮 #工作 #選擇 #進步
#方法 #上課 #偶像 #學習 #Oner隨我讀
#商業周刊 #今周刊 #遠見 #雜誌 #書
#成功 #賺錢 #智慧 #自我成長 #原子習慣
名家白馬非馬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人生沒有胖這個字!循環生酮斷食法:一周兩次,我吃故我健康的不復胖、不衰老修復飲食法」介紹
訪問:陳君琳 醫師
內容簡介:
最周全詳細的生酮、斷食、排毒全書。
找回健康自主權,比你想像中的簡單
減肥有效,一次就好。
我執行過生酮飲食,為什麼還是瘦不下來?我的體重下降了,為什麼體脂肪依舊高得驚人?
生酮飲食好處多多,但絕非沒有缺點,長時間的生酮飲食非但無法助你瘦得健康,更可能導致多種疾病,原因是你的胰島素因此變得太低、肌肉流失、代謝降低,因此體重如溜溜球般忽上忽下。
最正確的生酮飲食,應該是要「間歇性進行」,一旦你的身體俱有代謝靈活性並能產生酮體,最理想的狀況則是,為了維持你所擁有的代謝靈活,一周只吃幾次生酮飲食就足夠了。這樣的循環式生酮法助你的身體以脂肪為燃料、同時又可以在非生酮的日子裡攝入身體所需的健康碳水化合物。當你享受如此飲食方式帶來的益處,即可以邁向下一步───非完全斷食的生酮式斷食法。
循環生酮與斷食的組合將讓你獲得三大好處:
1. 排毒:助身體將幾十年來所接觸到的毒素釋放。這些毒素大多是儲存在你的脂肪中的脂溶性毒素,擁有代謝靈活性的你,即可輕鬆消耗掉充滿毒素的內臟脂肪。
2. 幹細胞活化:執行斷食,刺激幹細胞生成替換體內受損細胞,與疾病說掰掰。
3. 自噬作用:啟動身體原始自我清理機制,除去受損蛋白質與受損細胞,擊退病原體。
你知道了生酮斷食所帶來的絕佳益處,這時你所欠缺的只是一套詳盡的方法。生酮斷食的步驟包括了以下要點:
1. 盡量減少接觸毒素,塑膠水瓶、保麗龍餐具……隨手可得的生活用品都可能置你於有毒環境中
2. 補充營養素
3. 選擇有機食物
4. 睡前三小時不進食
5. 縮短進食區間
6. 生酮飲食必備───減少澱粉、增加優質脂肪
7. 每周可有一至二天大餐日,也就是較高淨碳水化合物飲食,進行「碳循環」
8. 確保自己能以脂肪為身體燃料後,才於每周加入一天生酮斷食,若有肥胖問題,則增加至兩次
★生酮飲食+少量高碳水+生酮斷食=完美身形與健康的最強公式★
作者簡介:約瑟・摩卡拉Joseph Mercola
醫學博士、知名家庭醫師,幫助全球超過25000位病人恢復健康。致力於教導人們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及運動方式。他的網站Mercola.com 是有名的傳授健康觀念平台,每個月有約1500萬名訪客。包括《生酮抗癌:突破性健康觀念,餓死癌細胞、預防失智、全力打擊重大疾病》,他總共有十本著作。
譯者簡介:陳君琳
輔仁大學醫學系醫學士、前馬偕醫院主治醫師、前新光醫院醫師、美國抗衰老醫學協會認證醫師、家庭醫學專科醫師,現任馨美診所院長、大倉美學診所主治醫師。 在門診以全人醫療、營養調理的方式, 助人矯正身體機能的失衡、恢復健康。
粉絲頁: 陳君琳醫師的纖美筆記
出版社粉絲頁: 高寶書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名家白馬非馬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主要內容:北緯30°•中國行(5): 1、古韻情長寄紹興; 2、紹興古採石場遺址:柯岩石佛; 3、紹興古採石場遺址:柯岩雲骨; 4、紹興魯鎮:業餘特型演員; 5、紹興嵊州:越劇之鄉; 6、紹興安昌古鎮: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越劇之鄉即浙江嵊州,中國越劇的誕生地,以“百年越劇誕生地、千年剡溪唐詩路、萬年文化小黃山”聞名於世。該地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節點,書聖王羲之晚年歸隱於此;人才輩出,是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人口學家馬寅初,革命音樂家任光,山水畫家鄭午昌、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圍棋國手馬曉春等名人名家的故鄉。1990年建成全國首家專業戲曲博物館——越劇博物館;修復了越劇發展史上的標誌性建築,如城隍廟、東王村香火堂前、施家嶴古戲臺、四季春科班舊址及一批老藝術家、老藝人舊居等。嵊州歷史悠久,文化昌明。早在秦漢時期就已建縣稱“剡”,至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嵊州文化源遠流長,以“百年越劇誕生地、千年剡溪唐詩路、萬年文化小黃山”聞名於世。是全國著名的“越劇之鄉”,越劇誕生於嵊州,發展至今歷經百年,成為全國第二大劇種;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節點,書聖王羲之晚年歸隱于此,謝靈運、李白、杜甫、陸游等著名詩人曾入剡攬勝,留下諸如“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等許多詠剡名句;新近發掘的具有萬年曆史的小黃山遺址,是目前發現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規模最大的聚落遺址。嵊州人才輩出,是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人口學家馬寅初,革命音樂家任光,山水畫家鄭午昌、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圍棋國手馬曉春等名人名家的故鄉。浙江嵊州,是中國越劇的誕生地,夢裡江南越韻清,淺斟低唱醉中游。越劇自誕生以來,就是“天生麗質難自棄”,她的溫婉美麗已深入人心。越劇誕生於嵊州,是嵊州的青山綠水滋養了她的柔和婉轉,讓她的音韻有如風弄秋葉。
今天,越劇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又被省文化廳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叢書中的重要項目。這對於越劇藝術資源的保護、傳承、發展和繁榮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越劇從田頭地角走來越劇,這種來源於農村田頭的草根藝術,由生活在嵊州民間的多才多藝的農民所創造。大約在1851年前後,嵊州有一部分農民開始用田頭歌唱、山歌小調等民間說唱藝術去“沿門唱書”,這便是越劇的前身。1906年3月27日(農曆三月初三),嵊州唱書藝人高炳火、李世泉等人相聚在甘霖鎮東王村,經過精心準備,首次在用四隻稻桶和門板組成的舞臺上成功演出大戲《雙金花》。當婉轉柔美的曲調、悠揚深沉的唱腔嫋嫋流淌時,掌聲和喝彩幾乎響徹了整個山村。高炳火他們不會想到,正是這看似即興而發,冥冥之中又充滿淵藪的演出,中國第二大劇種的越劇,在浙東一個普通的小山村裡橫空出世,一襲翔舞百年的美麗,在江南晚春的天空下拉開帷幕。 這次有準備、有本子、有角色的正式演出,標誌著越劇的正式誕生。之後,越劇歷經了小歌班、紹興文戲、女子越劇等幾個階段,以其真切細膩的表演、委婉動聽的唱腔、優美抒情的風格,從鄉村一路唱進大都市,走紅於上海,流行於全國,成為中華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越劇故鄉出人出戲出精品越劇百年,嵊州市人才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