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會在東京奧運會上與中國台北競爭?
ABC新聞網報導中文譯本
上一次東京舉辦奧運會是在 1964 年,台灣能夠以自己的名義和旗幟參加比賽。
但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
68名台灣運動員正在為他們的奧運項目熱身,但他們奪取的任何勝利都將屬於“中華台北”——一個不存在的國家。
國旗的藍色圓圈上有一個白色的小太陽——一個取自台灣國旗的象徵——以及五個奧運五環,由國花梅花的輪廓包圍。
這是幾十年前達成妥協的結果,因為中國(正式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將台灣(正式為中華民國)視為一個國家。
澳大利亞也不行。在一個中國政策下,澳大利亞“承認”北京的立場,即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
但澳大利亞確實保持貿易和經濟聯繫,並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比如奧運會。
該協議被稱為名古屋決議,允許台灣運動員參加國際比賽——但不能以他們自己的名義、國旗或國歌。
位於布里斯班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主任愛德華令文陶(Edward Ling-wen Tao)告訴美國廣播公司,這是一個棘手的話題。
“我要說的是,台灣有很多人認為我們應該以另一個名字、我們的正式名稱或只是‘台灣’來競爭,”他告訴美國廣播公司。
但他補充說,這取決於與國際奧委會(IOC)的談判。 “我們並不滿意,但這就是現實——就目前而言。”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在東京開幕式上顯而易見,當時中國在線流媒體服務騰訊視頻在日本公共廣播公司將該團隊介紹為台灣後停止播放並切換到單口喜劇剪輯。
當被要求置評時,騰訊指示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在其微博賬戶上發表聲明。聲明說,他們收到了版權所有者的要求,要求停止廣播並關閉直播。
“我們對帶來如此糟糕的體驗感到非常抱歉……我們鄭重道歉。”
翻譯中丟失了什麼?
這個名字提供了一層模糊性,允許中國和台灣的離散解釋。
北京譯“中華台北”為“中國台北”,而台灣譯“中華台北”(這個稱謂是在名古屋協議中由中國鄧小平示意後強加在台灣頭上的名稱)。
第一個更多地與國家有關,而第二個則表示更多的文化聯繫。
“差異是複雜和多層次的,”塔斯馬尼亞大學中國研究高級講師馬克哈里森博士說。 “
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更難,更接近於‘#中國的台北’,而台灣版則有更廣泛的中國文化認同感,超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的認同感。
”這場體育比賽源於地緣政治——中國共產黨在 1949 年的中國內戰中擊敗了(當時由美國麥克阿瑟將軍委託管理)執政的國民黨 (KMT)。
國民黨撤退到台灣島,而中共在大陸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兩者都聲稱是中國的合法政府。 (兩個中國政府卻從未詢問過台灣人的意見)
1971年,聯合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的唯一代表,放棄台灣。
這給了北京將台灣排除在國際機構之外的外交影響力,從世界衛生組織 (WHO)到全球選美大賽。
1979 年,國際奧委會(IOC)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稱如果台灣為奧運會採用不同的名稱和旗幟,它仍然可以參加比賽。
台灣最初拒絕並在 1976 年(主辦這些奧運會的加拿大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 1980 年抵制奧運會。
但台灣在1981年不情願地同意使用“中華台北”,不僅用於奧運會,也用於其他國際體育賽事。
推動“台灣隊”
近年來,一直在推動在奧運會上取消“中華台北”的名稱。
台灣田徑運動員池誠是 1968 年墨西哥奧運會銅牌得主,帶頭發起了這項運動,該運動吸引了數十萬簽名,並於 2018 年進行了全民公投。
“我們是唯一一個被禁止使用我們自己國家名稱的國際奧委會成員,”她在那一年告訴美聯社。
“我們是唯一一個不能唱國歌、不能飄國旗的人。我們是唯一的人。這表明中國對我們打壓有多嚴重。”
但一些運動員表示反對提議的更名,擔心他們會錯過自己的奧運夢想。
當時,法新社報導說,約有100名教練員和運動員舉著標語:“我要參加奧運會”和“政治不應干涉體育”。
國際奧委會還警告該島,如果它試圖更改名稱,它可能會失去競爭的權利。ABC已聯繫國際奧委會和中華台北奧委會徵求意見。
公投最終失敗,儘管 45% 的人投票贊成放棄“中華台北”的綽號。
這個問題是當年公投的 10 個問題之一,其中包括關於同性婚姻和核能的問題。
一項由支持台灣的國際友人 Lindell Lucy 在Chamge網站發起名為 #讓台灣在東京奧運中成為台灣”的新請願書,迄今已吸引了130,000個簽名。 (連署網址:https://bre.is/hDQvSBxu)
在國際舞台上孤立台灣
哈里森博士說,“中華台北”的名稱持續存在是為了安撫中國,是北京孤立台灣的更廣泛運動的一部分。
哈里森博士說:“北京一直在努力將台灣排除在國際體系之外……並強烈反對任何暗示台灣是一個國家的國際活動,通過命名、旗幟和官方交流。”
他說,過去兩年,這種立場沒有太大變化,但在蔡英文擔任總統期間變得“特別不妥協”,隨著中美緊張局勢的加劇,這一立場越來越明顯。
“台灣人非常關心他們在國際上的代表方式,長期以來一直渴望在國際體系中獲得尊嚴和承認,”他說。
“他們非常想以‘台灣’的身份參加奧運會,每屆奧運會都會引發媒體和台灣公眾對台灣困境的辯論和反省。“
“然而,北京強烈反對,雖然地緣政治和市場准入繼續影響全球體育,但台灣人別無選擇,只能接受‘中華台北’。”
已聯繫中國奧委會和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徵求意見。
《影片配樂》
台灣之路-噴火器樂團
《圖片說明》
●2018年冬奧會開幕式上,台灣運動員 (不得舉代表台灣旗幟) 高舉中華台北旗。(美聯社:邁克爾·索恩)
●被稱為台灣“舉重女神”的郭婞淳將在東京爭奪中華台北。(法新社:吳柴軒)
●台灣運動員不能在台灣官方旗幟下比賽。(法新社: Philip Fong)
●戴資穎是世界頂級羽毛球運動員,無法使用台灣的名義代表中華台北參加奧運會。(法新社:泰國羽毛球協會)
●文姿云代表中華台北承載台灣空手道獎牌希望。(法新社:弗拉基米爾·阿斯塔普科維奇)
●當台灣網球選手謝淑薇與比利時選手梅爾滕斯在溫布爾登贏得女子雙打時,中華台北的旗幟出現在她的名字旁邊。(路透社:彼得·尼科爾斯)
●台灣總統蔡英文表示,台灣不會接受中國所謂“一國兩制”的安排。(路透社:Pichi Chuang)
ABC新聞網記者艾琳漢德利報導
原聞網址:https://bre.is/67W7quqJ
同性婚姻稱謂表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同婚專法通過後,公務員沒辦法再推託說「看不見同志」】#2020臺灣同志遊行
許秀雯認為,對公部門的影響非常大,甚至可能是最大的。因為政府機關從系統表單、軟體設計、甚至相關稱謂中性化,這些都必須因應同婚專法通過做調整。
政府部門過去可以不採取立場或態度,甚至是抵抗,現在沒辦法迴避。同性婚姻法制化,使得政府部門必須很認真對待同志的存在或關係,也會影響國家資源的配置。
後同婚時代的台灣:https://bit.ly/3kCGveQ
#伴侶盟 #許秀雯 #同婚
同性婚姻稱謂表 在 認識西班牙 ~ 跟著官方導遊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所不知的西班牙 ~ 從 15 年的同性婚姻談起:同性婚姻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15 年前的今天,西班牙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同性戀可以結婚的國家。
說起來實在很讓人驚訝,西班牙人平時雖然老神在在,做事慢半拍,天塌下來都沒關係,可是,有的時候,西班牙人又快得讓人驚訝,例如同性婚姻。
當 2015 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美國全國各地同性伴侶可以合法結婚時,西班牙早在 2005 年就成為同性可以結婚的國家,而且,還可以領養小孩,整整早美國十年,效率驚人也😂😂😂
2014 年西班牙皇家學院(Real Academia Española,簡稱 RAE)出的第 23 版的西班牙文字典中,也把「同性家庭的homoparental」這個已在日常中常被用到的詞彙(兩個媽媽和小孩,或是兩個爸爸和小孩)加進去新的字典裡。
對某些人來說,西班牙已實施 15 年合法同性婚姻,竟沒有滅國,實在不可思議,可能要問上天,天理何在?
但是,對西班牙人來說,結婚是權利,是基本人權,大家要不要結婚是一回事,但是,應該是每個公民應該享有的權利才是,在西班牙,人人有結婚和登記為伴侶的權利,同性戀可以結婚,異性戀也可以選擇不結婚而登記為伴侶,每個人有權選擇自己要過的生活方式或是自己要的稱謂名義,法律不管你的私生活,只負責保障每個人(不分男女、種族膚色、異性同性雙性變性 .... )的權利。
其實,西班牙曾是一個很保守的國家,因為是個傳統的天主教國家,早期在 15 世紀末、歐洲文藝復興、天主教勢力開始沒落時,西班牙竟落伍到實施當時歐洲國家早已廢棄的宗教審判,大殺異教徒、女巫等,後來,16 世紀還幫教宗出兵到中歐攻打新教徒,殘殺路德教派的信徒,而近代的弗朗哥更是把天主教義實施得很徹底,連老婆快被老公打死都不能離婚(天主教不允許離婚)。
但是,現在的西班牙在法律平等平權上「突飛猛進」,和其他幾個歐洲國家如法國、荷蘭、比利時、挪威、瑞典、葡萄牙、冰島、丹麥等一樣,有法律保障每個人的基本人權,人人有結婚和登記為伴侶的權利。
對西班牙人來說,一個社會會變亂,是因為有仇恨、有歧視、爭名奪利、宗教衝突 .... ,社會,就如同一個家一樣,只要有愛就會安定,如果在一個社會上同性戀能合法結婚,表示這個社會俱有包容心、愛心和同理心,這樣的社會怎麼會亂呢?
對西班牙人說,家,不是一個形式,不是一個體制,是心之所在,有愛、有支持、有關懷、有照顧,不管成員是同性、異性、單親、雙親、有沒有血緣⋯⋯,它就是一個家。
而成家的前題,就是要有法律的保障。所以,在西班牙,人人有結婚和登記為伴侶的權利,同性戀可以結婚,異性戀也可以選擇不結婚而登記為伴侶,每個人有權選擇自己要過的生活方式或是自己要的稱謂名義。
事實上,根據西班牙政府的統計,通過同性婚姻的法律滿 10 年後(在 2005-2014 年之間),總共舉行過 31610 個同性婚禮,只占西班牙同性和異性婚禮總和的 1.72%,到現在 15 年後,西班牙總共舉行過 55000 個同性婚禮,因為,不是每對同性伴侶都去結婚,就像不是每對異性伴侶都去結婚一樣,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只是基本人權,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而已。
在我身邊的朋友之間,就有這樣的同性家庭,她們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合法結婚,後來還做人工受孕,生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成為西班牙人口中的同性家庭(Familia Homoparental),現在這個小女孩已六歲了,有兩個愛她的媽媽,還有寵她的兩個媽媽的家人,對他們來說,家是心之所在,她們的家庭跟別人的家庭沒有兩樣。
或許會有人問,這樣的小朋友長大後會不會受到影響?
雖然西班牙是從 2005 年才開始有同性家庭,但是,如果領養的小孩不是 0 歲,14 年後,這些小孩都已成年了,如果當年領養一個 7 歲的小孩,14 年後就是 21 歲了,如果當年領養一個 10 歲的小孩,14 年後就是 24 歲了,如果當年領養一個 12 歲的小孩,14 年後就是 26 歲了。而這些在同性家庭長大的年輕人的親身經驗才是第一手資料,才是切身說法,因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導遊在 2018 年曾找到一篇專訪六個在同性家庭長大的年輕人的報導(註一),受訪人分別是 Sushila(28 歲), Gauri(25 歲), Vasyl(17 歲), Bruna(16 歲), Elena(23 歲)跟 Alejandro(19 歲)。這些小孩應該算是西班牙第一代在同性家庭長大的小孩,在十幾年前,西班牙雖然同性已可以合法結婚、領養小孩,但是,十幾年前有些西班牙人對同性家庭還是有一些誤解。導遊曾簡單翻譯過:
https://www.facebook.com/discoverspain/posts/10161065709755635
事實上, 西班牙 15 年前的同性婚姻不是終點,而是起點,異性戀有權利,同性戀有權利,變性人、跨性別也應該有他的權利。
以前,西班牙只有 18 歲以上,使用過賀爾蒙治療超過兩年的人才能變更身分證上面的性別,成為法定上的「跨性別」,西文是 trans,但是,因為有很多小孩因性別認同而受到霸凌,而且,有很多小孩很早就堅信自己的性別認同,所以,後來西班牙的高等法院有新的判決,認同那些小孩為「跨性別」,允許他們更改身分證、文件上的性別。
寫到這裡,我發現中文媒體對跨性別議題很忌諱,連女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跟布萊德·彼特(Brad Pitt)的女兒希洛 Shiloh Jolie-Pitt 接受賀爾蒙治療的跨性別議題新聞都沒有。而在西班牙,變性人、跨性別的權益正慢慢地受到媒體的矚目。
去年,一個 8 歲的跨性別小女孩 Elsa (註二)在西班牙的埃斯特雷馬杜拉自治區議會(Asamblea de Extremadura)的演講讓大家更重視跨性別的權益,這個年僅 8 歲的小女孩在四年前就跟她媽媽到埃斯特雷馬杜拉自治區議會爭取跨性別的權利,開始她的變更證件性別的歷程,她說,「在過去的四年中,我走上了一條通往幸福快樂的道路」,她身邊的家人、同學,甚至小鎮上的居民都支持認同她的選擇,她在埃斯特雷馬杜拉自治區議會上呼籲,「各位從政的女士和先生們,請繼續制定法律,承認人們是多元的,跨性別有權成為我們自己,請別讓任何人帶走我們的幸福快樂」。
Elsa 雖然只有八歲,還沒有做賀爾蒙治療,也沒有做性別重建手術者,但是,在西班牙卻已是被法律認同的「跨性別」trans,也就是說,她的文件上寫的是她認同的性別,而不是他出生時的性別。
今年六月底,Elsa 終於於願以償地成功地拿到變更性別的身分證,上面標明著她認同的性別,這代表西班牙變性人、跨性別的權益更受到重視了。
註:
(註一)西文媒體來源
https://www.eldiario.es/nidos/lesbianas-desmontan-leyendas-familias-homoparentales_0_749625811.html
(註二)西文媒體來源
https://www.elmundo.es/f5/descubre/2019/12/03/5de65556fc6c839c578b4656.html
https://www.elespanol.com/reportajes/20191218/elsa-greta-transexual-extremena-ninos-cambiaran-dni/449705367_0.html
https://www.lavanguardia.com/vida/20200627/481984268670/nina-transexual-extremadura-cambiar-genero-dn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