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島渚的《#俘虜》告別院線後也迅速上了影音平台,這是我人生的愛片之一,蒐集了兩款禁忌之吻海報,日前也分享過好幾篇推薦,但依然持續思考著該怎麼用言語形容這部電影,該怎麼用言語形容那曲堪稱絕響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呢?有人說,若你這輩子未曾聽過這首樂章,那生命有四分之一形同死去,或許偉大的藝術作品就是如此,認識它不會帶來多大的改變,但人生從此劃分為以前與以後,前一陣子如此所寫下的:
⠀⠀⠀⠀⠀
或許你也會受婉轉動人的奇異配樂持續牽引,被北野武真誠的笑容打動,為坂本龍一痴迷的舉手投足而屏息,更會不自禁被 David Bowie 異色雙眸拉入未知深淵,優雅昂首直視死亡,一次一次挑戰極限,那眼神七分野性帶著三分神秘,七分狂妄還有三分決絕,彷彿足以穿透靈魂吸人魂魄,在那雙洞悉一切的目光之下一切無所遁形,不知所起的慾望,不知所起的情愫,不知所起的恐懼,不知所起的手足無措,我們都喜歡看那些以愛為名的故事,念念不忘卻總是愛得面目全非的模樣。
⠀⠀⠀⠀⠀
《俘虜》改編自英國作家 Laurens Van Der Post 於 1963 年問世的小說《The Seed And the Sower》,打從一開始便直接點破檯面下暗暗流動的同性情慾,越是往深處壓抑,越讓人想往裡看,越是層層包覆起來,越讓人想一窺究竟。
⠀⠀⠀⠀⠀
在二戰時期的爪哇,日軍掌權之下有來自英國、荷蘭等各國的戰俘,勞倫斯因為精通英日雙語,成為兩派人馬之間溝通的橋樑,也時常為文化差異、價值觀衝突的狀況緩頰,故事從粗暴羞辱見不得光的同性情事的展開,持續重複的主旋律以各種形式纏繞、放大、強化各種情感的風生水起。從大島渚的鏡頭語言足以得知,世野井上尉過去是個明理且有惻隱之心的軍官,看似一張被信仰精神、軍國主義束縛的撲克臉不苟言笑,實則懂得明辨是非,也會適時聆聽旁人忠言,直到將一名英軍戰俘傑克接來自己營下,從此攪亂了這池春水。
⠀⠀⠀⠀⠀
在慘絕人寰戰火紛飛之處,往往能看見真實人性的光輝,愛與恨、生與死、美與醜、溫柔與殘酷,對立有時,並存有時。上尉就像個彆扭的大男孩,再三旁敲側擊輕聲打聽,他是什麼樣的人?勞倫斯不解問道,你為什麼這麼關心他?連世野井自己也答不出個所以然,有些人大步闖入你的生命裡,或許只是為了打破某些你自認無法動搖的原則。只見年輕有為的日本軍官在審判席上亂了陣腳,遠遠凝視著月光灑落病床上沉睡著的側臉,有意無意詢問吼叫聲是否讓他不舒服,一而再再而三即時拯救此人性命,卻換得他桀驁不馴一口一口咬著紅花,就連為了顧全大局不得不將他關禁閉,也夜夜探訪巡視,世野井悄悄為傑克開了許多先例,面對軍隊卻越來越殘暴猙獰,在企圖刻意強調自身男子氣概、一視同仁的軍隊紀律與領導氣魄的同時,全數的溫柔似乎背地裡統統留給一個人,抽離了自我,抽離了理智。
⠀⠀⠀⠀⠀
眾目睽睽一幕,日軍與戰俘對峙,肅殺之氣箭在弦上一觸即發,被推倒的傑克緩緩從地上爬起,熟悉旋律瞬間激起一股難以動搖的氣魄,帶著一貫的從容和挑釁走到世野井面前,周遭沒有任何人敢輕舉妄動。風、呼吸、心跳、時間彷彿世間萬物陷入靜止,只有配樂恣意奏起,絕望滲透著希望,陰鬱滲透著深情,克制壓抑滲透著叛逆與渴望,面前一雙手緩緩放在肩上,雙頰上各一個吻接連落下,淚水剎時湧上眼眶,夾雜羞愧、不安、意亂、情迷的複雜情感衝擊,輕輕卸下世野井的虛張聲勢,搖搖欲墜的身軀也頓失意識,慢速寫下影史無可取代的禁忌之吻。
⠀⠀⠀⠀⠀
「一張滑稽的臉,眼睛卻如此漂亮。」
⠀⠀⠀⠀⠀
坂本龍一、北野武、David Bowie 都具備這種讓人在理性與感性擺盪的過程中,甘願臣服於直抵人心的靈魂之美,世野井眼裡的傑克更象徵著一切令自己欽慕的自信、尊嚴、自由以及忠誠,曾經眼睜睜對需要幫助的弟弟袖手旁觀,而今卻扮演英雄般的角色,被視為天生的領導者,撿拾滿床花朵為同袍緬懷哀悼,求學一路走到律師生涯沒有太多浪漫情事,是軍隊中確實只存在男性情誼,或各自看見了不一樣的煙火?
⠀⠀⠀⠀⠀
若單純以同志情愫論《俘虜》,難免有些窄化了這部經典,其中形塑更多東西文化的衝突,跨越國族的友情,戰爭雙輸的對與對衝突,但讓人嘆息的仍是地獄中綻放的花朵,割下一搓金髮,以手帕慎重包起,夜裡月色灑落,銀白光澤美麗如昔,終究只能以集體瘋狂壓抑無法歸類的情感,終究只能以最重的軍禮紀念這份輕如鴻毛的奇異哀傷,像萬物之初的光芒。
⠀⠀⠀⠀⠀
⠀⠀⠀⠀⠀
⠀⠀⠀⠀⠀
▍大島渚的經典作品之一《俘虜》現在可至 CATCHPLAY+ 線上觀賞,加入【雙享無限看】方案,最新國內外精選影劇、HBO GO 原創內容也可同步全球:https://bit.ly/3cqihmK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學霸話經典 #白先勇 如果沒有血緣、沒有婚姻, 算是一家人嗎? 在同性戀仍被視為禁忌的1970年代, 白先勇寫下小說《#孽子》, 細膩描繪在臺北新公園的黑夜王國中, 被社會排擠漠視的同志族群。 當中有不少像是主角 #阿青 的孩子, 出櫃後直接被逐出原生家庭, 新公園的夥...
同志小說線上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感謝想映電影院的邀約,讓我在線上看了五部我很喜歡的電影,推薦給大家。尤其是《彼得漢德克:我在森林,晚一點到》讓我在二刷時,忍不住寫下筆記。
《RBG:不恐龍大法官》
大法官「RBG」露絲拜德金斯伯格是美國平權史上的重要人物。這部紀錄片細細爬梳了她一生如何為兩性平權、同志權益等人權議題奮鬥。同時也將她從小到大的經歷與婚後生活梳理出來,讓我們看到一個有人味的人權鬥士。
在2020年過世前,她都沒有放棄理想,晚年時,雖川普政策而讓保守派法官增加,但金斯伯格仍以一篇篇反對文,成為良知的代表。
金斯伯格非一帆風順。她在法學院讀書時,因身為女性而被排斥,之後出社會碰壁。於是她從人權律師開始。早婚並成為母親的她,不僅要照顧孩子,也要照顧罹癌的丈夫,常到天亮才睡。但她沒有野心,只是一直被案子逼著跑,她碰到太多兩性不平等的案子,讓她到老年都沒停過。除了與她鶼鰈情深的丈夫過世,她停了近一年外,終其一生,都為理想活得精采。
最動人的是她老年時的少女感,對所愛的人事物都無保留。尤其她母親對她的囑咐:「身為一個女人,你要當一個Lady,意思是不要被多餘情緒綁架,如憤怒。另一是你要獨立自主,不管有沒有遇到理想伴侶。」何謂人生,何謂活得盡興?這部電影給了答案。
《白河夜船》
改編自吉本芭娜娜的同名小說。這部有著日片擅長的緩長深刻,日記一般看似尋常,卻是潛藏著各種暗礁般的無常。
女主角寺子一開始非常嗜睡,如沉進海底的睡法。只有男友岩永打來時,她才因心有連結般甦醒,但睡眠這東西仍然在她外出與約會時,如殘影般包圍著她,也蠶食著她。她面對傷痕是深深地睡著,她的好友紫織之前自殺了,那朋友的工作非常奇特,是陪不安的人安眠,讓對方安心,像哄著孩子般,哄著那群社會賢達與成功人士睡覺,自己卻無盡地失眠。
電影中的角色們有如沉到海底的睡法,與有如擱淺在現實的淺眠,都有著現代人內心的真實隱喻。
這個描寫深層心魔的故事,幽微卻見深刻。一如寺子與紫織像幫人消化了憂愁,自己卻擱淺在生命礁石上。而男人渴望從女人身上獲得癒療,殊不知這樣的依賴有如黑洞般,會將其人生也吞噬。都會成人的荒涼在這故事裡體現,而實力派演員安藤櫻在長鏡頭注視下,無論走路還是耗盡心身的睡眠都有了自然的完美演出。
《13個雪莉-現實的幻象》
觀時間有如葉上的朝露,那朝露旁有一隻小蟲。對於那小蟲兒而言,那露珠就是個世界大小了,誰知那水珠朝生夕死,蒸發得一點影子都沒有,那小蟲子也如滄海一粟。一生恍然過去,葉子不變,時間的永恆概念也還在,只是葉子與水滴都將消失。
這部電影的概念是以Edward Hopper的畫為背景,他的畫向來有如時間,拘留住了某一刻,看來是凝結不動的,無論是現代的建築,冰冷如吸引螢蟲的光,還是那厚重的水泥概念,將現代人的寂寞都從畫中的留白裡傾瀉了出來。
於是奧地利導演古斯塔夫·多伊奇以「十三個雪莉」完成了這有趣的影像實驗以一個美國女性的縮影,走過了美國興衰歷史。既有了時代背景,也有了雪莉在不同年代中的絮語與細節,如內心走小劇場般,人在安靜之際,心事如此喧囂,劇情留了白,心事則滿溢。
《彼得漢德克:我在森林,晚一點到》
這是我五部電影中,私心最喜歡的一部電影,一方面原就是喜歡彼得漢德克的小說,如寫當代人失落的《守門員的焦慮》與書寫他母親的《夢外之悲》。這位諾貝爾得主作家,對世間觀察之細膩,讓文字有了強大的後座力。
有人說創作本身就是在追求一種生活型態。在這部紀錄片中,的確是。彼得漢德克過的是沉思的生活。他的後院是他的沉思之路,他喜歡手寫筆記的安定感,無論是走路還是手寫都是種節奏,自外於這世間庸碌的節奏。
他的生活隨時都在觀察細節,然後進入思考的深層地帶。
一種清淡如水的回甘滋味,都在於漢德克對生活本質的熱切追求。人生美與醜,隨人看之,差別只在智慧多寡,漢德克有一雙智者與赤子的眼,讓人生提煉出純粹與深刻。
《文字慾》
這部電影讓人看到了蘇聯時代年輕人的悲哀,不僅在經濟上不平等,同時如小說《1984》般想改造人的思想。唯一能賺到稿費的是為國家政策粉飾,以及宣揚無產勞工的價值,成為國家機器的螺絲釘。
主角謝爾蓋是個作家,看到周圍的人也習慣了被監管思想,自己在這樣的審查中無法發揮。更多的壓力是要他寫政治正確的英雄,謝爾蓋卻認為小人物能保持獨立思考才是英雄本質。
就這點堅持,讓他無法在當時的蘇聯存活,連女兒要的洋娃娃都買不起。之後他與好友紛紛遠遁海外,多年後才能出版小說,謝爾蓋死後他的作品成為20世紀的瑰寶,大受好評,可惜他生前一無所知。
如電影中編輯所說,在監控的時代,天才令人害怕,我們只要庸才,如今自我審查與監控的被習慣,歷史是否慢慢回歸了呢?
同志小說線上看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光臨臺灣吧 #學霸話經典 #白先勇
如果沒有血緣、沒有婚姻,
算是一家人嗎?
在同性戀仍被視為禁忌的1970年代,
白先勇寫下小說《#孽子》,
細膩描繪在臺北新公園的黑夜王國中,
被社會排擠漠視的同志族群。
當中有不少像是主角 #阿青 的孩子,
出櫃後直接被逐出原生家庭,
新公園的夥伴,
比家人更親更能相互依靠,
也讓我們重新思考 #家的定義。
時間快轉40年後的臺灣,
同志婚姻幾經波折、才得以專法保障,
但《孽子》提到的諸多議題,仍懸而未解,
我們又該如何接住社會中的邊緣族群呢?
快跟上 #史櫝樞 的腳步,
一起來話經典囉!
_
◆ 特別感謝 #白先勇 老師 與 #允晨文化 #廖志峰 主編 ◆
白老師擔任藝術總監的舞台劇 #孽子2020經典重返
全台巡迴演出售票中!
想聽白老師和主編峰哥聊孽子?
請鎖定下週的 #人人話經典Podcast ✨
先追蹤起來👉https://lihi1.com/k8RTX
_
💚 黑啤好有肉,只有300組的限量聯名盆
即刻預購送多肉植物!
🌵https://lihi1.com/dRYgm
💜 人人話經典 X 台北市立圖書館
#話經典工作坊 免費限額報名中
https://lihi1.com/faUg1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頻道,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黑啤玩偶超軟Q超可愛?來臺灣吧線上賣場帶回家吧|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同志小說線上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脫口秀是殘忍的嗎?可以拿鄭南榕開玩笑嗎?可以拿客家人開玩笑嗎?可以拿黑人來開玩笑嗎?界線在哪裡?
#冷血 #藝術 #歧視
───
☞〈冷血告白〉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7/09/冷血告白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前幾個月,脫口秀演員博恩以鄭南榕自焚為題材的笑話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
然而事實上,類似事件並不罕見──生活中有許多笑話原本就源自於對特定群體的刻板印象或歧視;近日一波以「客家人生性吝嗇」為題材的笑話創作風潮,其實也是這樣。
這總令我們好奇:藝術是嗜血的嗎?藝術能否歧視他人?
藝術創作是否可能是對他人苦難的消費?藝術創作需要遵循現實世界的倫理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冷血告白:論藝術嗜血〉。
文章開頭,伊格言帶我們進入了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Capote)的劇情。
這部2005年的電影由已故的奧斯卡影帝菲利普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e Hoffman)主演;
改編自美國同志作家楚門卡波堤(Truman Capote)的真人真事──1965年,Truman Capote完成了一部述說真實罪行的「非虛構小說」作品《冷血》(In Cold Blood)。
這本書的題材是發生於堪薩斯州小鎮的一家四口滅門血案──兇手潛入農場主人赫伯特‧克拉特(Herbert Clutter)家中意圖偷竊未果,遂殺害了克拉特夫婦和他們的兩名子女。
Capote對血案兇手和案發過程產生好奇,心生《冷血》寫作計畫,並設法前往監獄,採訪落網兇手。
探詢真相之餘,也希望實地經驗能為此書增添血肉。
也正因如此,Capote與兇手成為好友,甚至互生情愫。
然而這樣的權力關係卻將這件事拖進了一個曖昧無比的泥沼中──Truman Capote希望能在兇手幫助下獲得素材,儘快完成曠世鉅作;
而兇手則懷抱著一種模糊的願望:渴望被了解、渴望被寬宥、渴望成名、渴望為世人所知。
但冗長的司法程序使二人的關係越趨緊張。
Capote原本的預期是,兇手將被處決;而在處決之後,《冷血》一書也將順利定稿出版,進一步將作者的文學聲望推向高峰。
然而另一方面,站在兇手的立場,當然並不希望判決對自己不利。
結果是,司法程序複雜漫長,行刑一拖再拖,宣判之後上訴再上訴,纏訟曠日廢時,作家也等得心焦不已;
因為結局尚未出現,書自然也無法完成。
在故事尾聲,當Truman Capote終於獲知全案死刑定讞的那一刻,簡直是鬆了一口氣。
實際上,Capote的心境當然非常複雜──權力慾、名氣與地位之誘惑、道德兩難與私人情感在此一荒謬情境中彼此拉扯,從而展現了巨大而深刻的張力。
而這部電影的重點之一,正是藝術冷血、藝術嗜血的問題。
Capote與凶手之間,是採訪者與被採訪者,也是平常人與犯罪者的關係;他們確實是朋友,甚至產生了友達以上的曖昧。
所以,回到電影的標題,這其實不僅僅是滅門血案的「冷血」,甚至也可以說是作家Capote自己的「冷血告白」,其自身的「Cold Blood」──
我們以為冷血的只是那個犯下滅門案的兇手,但作為藝術家、採訪者的Capote,是否也在冷血地透過剝削他人、剝削朋友,來獲得藝術上的成果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伊格言提醒我們,事情還沒結束。
事實上,藝術不僅僅習於透過藝術家剝削其描述對象(也就是滅門血案本身,以及血案兇手),它尚且剝削了作者本人......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