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些老左鬥小左,小左鬥小雞,自由派打進步派,進步派抹自由派,突然很想贊同毛澤東說的「與人鬥其樂無窮」,尤其站在旁邊看更有樂趣。XD
身為一個20歲時比現在這些左青更傾的「封建退步父權你很國民黨保守派」,實在很想說喔,現在檯面上看到的那些實務左派,其實也沒多務實啦,講得很像實務才是真的。
嘛,各位現在所有看到的社會進步,跟這些當代左青一點狗屁關係都沒,是我們上一代人去努力帶領風向,然後我們這代從2000年後實踐了20年達成的結果。
為何?請問進步文青通常學歷怎樣。
去問任何一個學校教書超過20年的老師問,他每年遇過幾個全校第一名,手上教過幾個第一名,臉書上有幾個第一名現在在幹嘛?拜託,我們有的資料叫做統計,不是偏見,通常想去帶領這個社會往前進的那些進步派,絕大部分都有很厚實的文化資本以及社會資本,有一些還有經濟資本。
但其他那些掙扎求生的人呢?很抱歉,對於一輩子都當不了吹冷氣白領的人來說,他的希望就是小孩可以不要跟他一樣,你講其他五四三追求自我,沒多大意義。
美國選舉可以說是照妖鏡,把台灣整批左派切成三大陣營,一種堅持形而上虛幻理念的進步派,另一種維持偏社會主義傳統價值,還有一種守住言論自由等最基礎的自由派。每一派都說自己是自由派、真正的左派,而其他那些打砸搶的是進步派,跟自己無關,然後轉頭罵那些只講言論自由的人不夠與時俱進,堅持某些理念不能妥協。
老的鬥小的昧於現實,小的罵老的背棄理想,進步派說自由派已經極端民族主義右翼化,自由派說進步派都被共產黨滲透破壞。
拜託,就我來看有差嗎,使用的符碼跟膜拜的圖騰根本都一樣嘛!
我接著要講的有兩個,一個叫做教育大家都可以發光發熱,以及平權理念。我所遇過的學校老師,只要經驗超過10年的,或是有2間以上學校教學經驗的,幾乎都有類似的想法,細節有差但大體一致,那就是
「現在窒礙難行的東西講太遠。」
注意喔,不是行不通,是講得太遠,做的太少,結果反而有害。有害的面相有兩個,一個是太過堅持個體發展,結果老師動輒得咎,好像不鼓勵學生表現自我,就是錯的。另一個平權的更慘,現在的社會氛圍已經變成,不照理論走跟教書就不對,連教小朋友避險都是一種父權價值。
發光發熱,講得很好聽,現實就不是這樣,一個班級能未來發光發熱的有幾個?出了一個吳寶春,就鼓勵大家都去念餐飲科,有誰告訴大家餐飲科畢業後幾%會留下。
你現在去特力屋的燈具區,看看展示的燈泡,每一個都發光發熱對不對,特色在哪?那些為了燈泡發光發熱,需要去當燈座、銅線、螺絲的人,永遠陷入黑暗之中?
絕大多數的小朋友都很平凡,一輩子都做不出啥可以發光發熱的事情,當一個社會的小螺絲釘難道很丟臉?說白了啦,教了這麼久,看那些學長姊碎念,就知道幾十年來這些永續社運的人,根本都在扯淡。你教小孩要發掘自己的天分,擁有強大的自信,出去後才狠狠發現,原來自己一點都不特別,只是個凡人。
這種落差會有多痛苦?多少學生在臉書上,憤世嫉俗覺得自己發不了財、成不了名,都是政府跟這個世界的錯。各位知道這有多恐怖嗎?不肯扎實學習基礎能力,無論是工商技能還是學科理論,滿腦子都是只要自信就可以突破天元。
學長姐他們擋了20年,已經開始擋不住了,現在這批2x代的青年,連我之前教過的學生也開始出現這種傾向。越是成績好,但實際表現不如預期的,越會責怪這個社會,反倒那些老實承認自己很平凡的,過的自在愜意。不過他們這種表現,大概會被永續社運的人稱作被奴化。
嘛,整套燈具如果摔到地上,哪一個最先玻璃心碎滿地?發光發熱的那個嘛。
另一個,平權價值難道老師反對?沒人反對。那為何學校總是出現各種歧視言論,平權之路迢迢。這問題在哪?
扣掉少數真的就是不吃這套的老師,多半的情況是,依照情境教學,必然會遇到你闡述的內容,不符政治正確。
因為學生進到學校,就會帶來他社群的影響,中產白領學區的小孩,不需要你教,自然就對男女平權非常有概念,我們這些父母輩的,年輕時就已經不是傳統男女相處的態度。小孩從小耳濡目染,早就習慣,所以你講解更深入的概念,他們很容易體會。
反之,那些藍領勞工為大宗,甚至郊區偏鄉的地方呢?學生誰鳥你啊,你講的東西跟他從小到大見過的就是不一樣。然後這些學生,10個有8個會去技職體系,根本不會上大學,這輩子最後一次聽到平權理論跟行為的,就是國中。高職誰在管你講這些,全部都是同儕跟放學後的社群在影響。
有能力進行平權教育的公民老師,幾乎都在高中,還是頂尖高中,別說普及到高職,連一般高中都還沒塞滿。在這種情況下你去硬推各種理論上正確的概念,甚至是進步派那些完全不會被這些群體接受說法,學生當場就比你中指了,而且男女都比。
應然跟實然不一樣,我也知道這樣不對,但實際上台灣每年還在培育6-7成以上這種根本不想理你平權的學生,你的社會怎麼可能馬上扭過去?會覺得有改善,那是因為在我們念書的年代,只有1成的學生會接受,現在超過3成,進步300%很大了啦。
學校能做的上限,現在就是至少表面上不能出現歧視行為,但實際上要全部落實,沒辦法。
然後就有人開始滑坡,說「你不這樣做難道就那樣?」、「老師的責任不就是這樣?」
動輒滑坡很煩,再講一次,你那麼會教,自己去教,去那些生長在藍領學區、未改建眷村、老娶年輕外配很多的村莊,教教看就知道了。學生表面上贊同你,是因為老師有權威,私下根本沒鳥你,一樣依循傳統的邪惡父權體制,男女都一樣,例外的會離開這裡,不會留下。
輔導室人力就不夠,光是處理既有案件就煩死了,想要深入的進行平權教育,得要每一科老師都隨時帶入那個思維才可以。
所以很多你覺得的改變,不是因為社會整體變了,是因為在那個保守群落中,不想接受的就離開,還得離開的很徹底,來到都市比較可以找到自己人,簡稱同溫層變厚,所以你以為行得通,故1124大敗成這樣,還得解釋都跟進步價值無關。
我個人,以及學長姐的建議都很實際,你真的想增加這個社會對於平權的前進,還不是激進女權那種自助餐,麻煩下去教書,從小學開始。我們很多從小學接手上來的就歪了,連小學老師都沒有去做,中學最好扭的回去。
結果我們看到的是什麼?只想推個政策改變一切,沒人要下來做苦工。有老師碎念一句,就被酸一百句回去,好像你當老師就應該要做到,做不到就失職。老話一句,你自己來試試看,別囉嗦。別人早就知道這樣做會失敗,才不是因為保守退步不想聽你的。
我就提供點個人經驗,若你在中產白領較多的學區,可以直接切入現代平權的概念,但要拿實作去講,例如夫妻分攤家務的狀況,或是男女朋友交往是否AA制。一定要拿貼近他們生活經驗的說,讓他們略為討論,去思考其合理性,不然聽不懂,直接跳到後現代理論,全部噓你。
藍領勞工以及年輕外配為主的學區,你連現代平權概念講下去都會被比中指,學生直接嗆你。你得要拿生活狀況,像是家事都媽媽做合理嗎,結果錢都被爸爸拿去花,或是啥阿罵辛苦帶大你,阿公整天外面風流。類似這種看地方看狀況的去說,他們才會懂,在感同身受下去逐漸落實那一點點的平等。
各位猜猜看,我拿自己夫妻相處的經驗去說,這個地區的學生反應是什麼?「老師你好娘喔,怎麼這麼軟,要更有主見一點啊」。男女反應都差不多,但同樣的狀況拿去白領為主的學區,「老師你真是現代男性的表率」,或是「你怎麼會讓師母作家事啊,這太過大男人了」,等我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的東西。
想嘗試一套標準用到底,然後現場的隨機調整都是錯的,那你自己去做。
套一位人類學學長的說法,人類今天的社會系統都是運作千百年的平衡,你要打破平衡都要付出代價,重點是誰要買單。
稍微改變平衡,多數人還可以接受,直接打破現有平衡,來推一個你自己認定的標準,就是被激烈反對,革命犧牲的通常都是那些所謂「最需要被幫助的人」。
最後還是苦勸這些亟欲改革現狀的青年,你們理念沒有錯誤,但做法錯的很徹底,那些所謂被奴化到不知道反抗的人,根本沒有被奴役,也不覺得自己有錯,他們只是依照自己的常識判斷,知道打破現有系統,自己會處在更加不利的位置上而已。
很多事情,你不下去體會,不會知道那個平衡的微妙,自以為是的敲碎所有舊時代的象徵,最終結果就會是文化大革命,中國人好幾代都道德虛無化,什麼壞事都會幹。
我最擔心的,不是我現在教的學生,至少到我退休前,應該都不會,而是大概30年後的社會。現在20出頭的年輕世代,在大學中普遍受到左派思想影響,對於習俗與傳統極為鄙視,而這些人在較保守的師範體系中已經出現,學校第一線也開始零星看到幾個新進教師,有這種傾向。
也就是,再過10-20年,高中以下學校很可能會有大量的激進左派思想教師,潛意識去毀壞舊有傳統,他們教出去的學生上了大學就會更極端。大概30-40年後,這些他們教出去的,將會成為國家社會的中堅份子,接著有整整兩個世代都會進入價值虛無化的狀態。
就跟美國現在的狀況一樣,今日那麼容易被滲透,40年前就種下此因。
凡事都要講成本、資源、時間,不相信這些數學,只相信自己是對的,那就會像我們知道的一個老笑話。
「你們怎麼會賠錢到倒掉,都沒有做會計嗎?」
左膠:「會計?這聽來很資本主義。」
同德高中餐飲科 在 魔法烘焙達人 何國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高峰到低潮~直到轉為烘焙老師
達人的故事~第五集~
2020年6月不平凡的月份
有些事情你我都來不及反應
心裡想著不可能不可能但還是發生了
(或許那一天⋯我們都不在了
先在臉書記錄著)
每個人從出生到現在,都是一本故事集,當我們老了回首過去,記錄著你妳我的曾經,和我一起走過歲月痕跡。
(好多同學學生都幫我記錄什麼時候與我相遇上課的瞬間畫面)
達人小故事大啟發
雨果食品店
1996-1998年
相信當年沒有任何師傅敢接的職務
但是後來我接了西點部主廚的位置
因為當時(唯客爾烘焙連鎖店成立)
改變北部的烘焙市場
如果你是在這個年代的人一定記得
約紐約第五街起士條禮盒🎁
愛克力泡夫很長條泡芙產品
很多產品都在這個年代有所改變
超嫩的布丁,奶酪布丁
乳酪蛋糕相關產品,甜點切片,流行慕斯蛋糕造型,名氣商品禮盒
狠狠的打響了烘焙市場名氣
各店家,師傅一定朝盛的名店
聽說老闆每開一家店就花1~2千萬
開的都是整棟的麵包蛋糕甜點
當時的我接下雨果烘焙店的時候
才知道整家店的西點師傅都跑去
(維客爾)了
雨果老闆是張老闆南投人,來台北經營烘焙連鎖店,已經有三家門市,可想而知當時老闆壓力多大,常常有事就開會,因為唯客爾的師傅都是他的前員工,我自己全力以赴幫店家提升業績,共同努力下好險業績表現不差,每個月老闆還説有達到目標都會發獎金。
當時一個月的我可以領6萬多
就是這家店讓我存夠錢,自己才有機會投資開店,好懷念那時候,與徒弟們中午吃聚餐吃便當🍱一起下班一起去讀夜間部,一起休假拿著老闆給的獎金聚餐,每星期六下班還去救國團學習傳統藝術捏麵人
(當時陳美吉老師是很厲害的
很會捏傳傳統捏麵人)
這樣的時光一直到高中畢業🎓
有了更遠大的人生目標我離職了
那一年我27歲高中畢業
各位學子們
知道大家不愛讀書才讀餐飲科的你們
我跟你們一樣不愛讀書,但是我還是努力三年,半工半讀把高中讀完,是否想過我當時27歲了
才完成高中學業,有著不一樣成長過程,但是我做到了。
1998年我的夢想是在那一年盛夏元年
士林區中正路上捷運站附近
成立雅力根坊起司蛋糕專賣店
當年親戚提意開起士蛋糕専賣店
一開始父親反對
與長輩合作開店作的好與不好
都會影響親戚關係,不如不要合作
最後我還是與親戚合作合資開店
能夠擁有經營自己夢想的店
是我人生生涯事業規劃的目標之一
我們開的是起士蛋糕專賣店
90%都跟起士類的相關產品
一開始可能客人來店家不習慣只買蛋糕吧, 所以一開始營收不理想,
與合夥人共同努力做一些活動
慢慢地把生意做起來,至今23年
在雅力根
第六位徒弟出現了~陳自強
高中同班同學
高中三年我接送他三年
因為住在我家附近
雖然大隻了一點手腳還很靈巧
把拉他來店裡工作
現在與同學合作
也自己開店當老闆了
第七位徒弟陳志凱
這次可以說一下我與志凱的関係了
當年表妹帶著你來店介紹你
說你想要學習烘焙來應徵工作,
高中快畢業的你
我也不知道你是否有興趣
所以我出了一個題目考你
我先幫你介紹去別家店當學徒
做一陣子如果有興趣的話再回來找我我是在考驗你啦
雖然當時你表妹交往,萬一分手了怎麼辦~哈哈😄
因為雅力根坊太多商業秘密了
我考慮的比較多
志凱你還真的很認真學習
還被別的店家誇獎你,很耐操喔很努力喔,最後把你請回雅力根坊
雖然最後沒有全部教會店內的產品
你也會一直努力學習,有不懂也會請教我,最後也跟表妹結婚我們變親戚了,很感謝你默默的為店裡付出。
在這店裡努力經營了約4年
一直到店內營收穩定成長
我深思後覺得我該放手
讓店內的夥伴能夠獨當一面
我開始階段性的調整工作流程
試著讓徒弟們能夠銜接上手
與其他股東的不同專業領域合作
讓這店內夠奠定良好的根基
這樣的想法證實我沒有錯
每每回去開會總會覺得
大家一直的持續進步中
店內也有自己的官網
有常有網路行銷活動
而至今也已邁入了第23年
我至今仍非常的感恩我的股東
我才能另外追求自己喜歡的夢想
1998我27歲
成立雅力根
1998年底我訂緍了
1999年初我結婚了
2000年小女書瑀出現了
老婆從18歲跟我認識
我很辛苦的追求了7~8個月
因為我比較笨不會追女生
哈哈沒有追過其他女生
所以才追求那麼久想一想真的好笑
當時還有其他同事叫我笨蛋
這一個女生追這麼久是我比較害羞吧
我當兵老婆又等兩年,退伍後鼓勵我讀高中,老婆又等我三年至高中畢業
我們愛情長跑八年~結婚至今20幾年
謝謝妳一路陪伴我做我的後盾
最愛妳了老婆大人
2002年成立烘磨坊~2002~2006
人生中最不捨~及最痛的回憶~
開在民權西路捷運站附近
我規劃的是台日式麵包風格的店
當我一步步導入正常軌道的時候
發覺股東的理念不合默契不足
努力的經營五年最後在租約到期時
在店裡幫忙的父親生病了
也是想放棄的原因之一
最終還是放棄了夢想與股東拆夥了
在我手中撐起來 也在我手中收起來
當年很感謝今達食品徐老闆
介紹了,順成烘焙接手讓我很順利的退出市場
那一年我已經35歲了
在我最人生最巔峰時期
我看到不同的未來,當我準備好好休息的時候,也是陪老婆小孩的時間
當我思考是否有機會,在做另外一個事業,幸運地遇到了,今達徐洋生主任的邀約,不要在休息啦來我們公司當技師吧,研發產品全省教學
因為這個因緣際會下踏上了全省教學之路就從這裡開始了。
2006~2020
郭明輝老師出現
在第五集記錄著老大
走過的平凡之路~是要讓自己不平凡
郭明輝與我的不平凡故事
就記錄在這裡
第一次聽到郭明輝的名字是在我店裡
他的徒弟叫阿圭,來店裡推銷產品
跟我說他有一個厲害師傅叫郭明輝
全省DIY教室教學,很受婆婆媽媽歡迎
第二次聽到他的名字
今達食品邀請我當技師,說現在DIY教學很蓬勃
永銓有郭明輝老師全省教學
希望我設計產品配合店家教學
原來烘焙業,還有這樣的教學環境
懵懵懂懂踏進了烘焙教學行列
那年三重家藝成立跟郭明輝老師有了更多的認識及接觸
我見識到DIY烘焙教室的蓬勃
也認識了三重家藝烘焙教室
陳大哥呂小姐三姐
後來郭老大介紹了我去
宜蘭原料商(一耀)
羅東~西華
八德~陸光
中壢~佳家福
就這樣踏入了北部教學行列
經過一兩年後
有一天郭老大打電話給我,吃個飯啦
與基隆富盛老闆及陳國勝老師
一起在基隆路附近小吃攤吃飯
說他成立小東方烘焙
有各縣市店家配合~你要出來教學
郭老大說
何老師我跟你說
我幫你介紹全省各地敎室
你敎你的専業
我教我的兼買原料
你可以啦
跑全台灣
學生才能認識你啦
我每堂課都幫你宣傳
你是起司達人
可以啦丨
就這樣進入了全省小東方教學
最記得的叫我去桃園?教室教課
教了一兩次,一通電話☎️
你不要去了啦,我説為什麼
不好嗎?我教到被告,你還要去哦
因為我們有默契,聽你的就不去了
台中大冠藝
郭老大我可以去嗎
沒關係啦你去幫忙靜芬吧
大里小東方
阿何老師啊有機會去幫忙馨慧
跟清水的課錯開一下吧
從來不會要求我們這些老師回饋什麼
一直給我機會,就是不計較這麼大器
當年還有人謠傳郭老師派老師出去有抽成~哈哈從來沒有拿過我一毛錢啊
反而郭老大每年都請我們去喝春酒
還辦活動出國玩。
那一年一起去上海食品展蘇州杭州
常常給我意見,教室不要跑太多
你的本業要顧好,教你的專業就好
有時候南部回台北會接到他的電話
開車一起聊天,這樣開車才不會想睡覺。
最後一次跟你聊天是5月31號
永遠記得你提醒我,教學產品要注意
七月份你要教新產品也提醒我
我們兩個產品不要衝突
多麼希望,你我的故事一直寫下去
但是事與願違
只能停留到109年5月31號
感恩謝謝您郭老大
帶我走進不平凡的烘焙世界
魔法烘焙達人不一樣的烘焙
小孔明魔法烘焙學院
我的下一集教學領域
我出書了第一本書楊桃文化
 醒吾科大許燕斌老師
帶領我走入科技大學校園教學
元培醫事科大劉婉真老師
帶領我走入海青班
宏國德霖科技大學蕭老師洪老師
帶我走進德霖
被學生嗆高中學歷來大學教課
不服輸的我
40幾歲我大學畢業了
學生介紹我進入了職訓中心
中華職訓
蔡英敏老師林文秀老師
黃桂琴老師帶領我走進職訓中心
新竹工會
眉君小姐帶領我進入工會
桃園職訓
謝經理李永松老師
帶領我進入桃園職訓的另一個領域
意外進入了榖保家商
認識了江裕春主任
主任認識你~被你開啟了
我的另類的人生大智慧
新北市糕餅工會
簡理事長
帶我進入新北市糕餅職業工會
我走進了全省各地教學行列
約16~18間教室
全省教學過的學校43家
成立魔法烘焙小孔明學院社團
團隊27位成員
小孔明的崛起未來的烘焙明日之星
小孔明與我出書了
至今第20本書要出版了
抱歉休息兩天
最進去學校每個老師問我
你最近怎麼了~我沒有怎麼了
我相信沒有一位老師會寫自己的自傳吧
未來可能有其他老師會寫
但我在記錄我的過往
今年的六月相信讓大家心境不一樣
我在好好的記錄自己
讓更多新同學認識我
感謝各位
傷了很多人的眼睛因為文章很長
魔法烘焙達人何國熙在記錄人生目標
第六集最終章

同德高中餐飲科 在 魔法烘焙達人 何國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年紀越來越大,回憶過往
希望我的經歷
讓最近不認識我的學生多認識我一下吧
讓要畢業🎓同學有一點啟發性
最近很多家長來問我
我的小孩讀餐飲科~好不好
讀穀保家商~好不好
讀醒吾德霖元培其他科技大學~好不好
只要你們家的小孩有興趣什麼都好
讓最近要畢業的學生
看一些達人的小故事吧
可以給你想要升高中職及大學的孩子看一下
我的成長歷練過程
四年前在小孔明社團發表過
沒有在我個人臉書發表
四年前成立
小孔明魔法烘焙學院
當初構想很單純 ,預備10年後要退休
開始傳承找接班人,
後來才有這些小孔明成員共27位
希望這些小孔明未來可以成為
烘焙界的明日之星
我的故事告訴他們
做任何工作事業只要堅持,將來一定會有一番成就
魔法烘焙達人的小故事
我的故事寫在這裏(小孔明社團)
第一集
國中畢業那年我15歲
當年父親給我兩個選擇
提供學費讓我繼續求學
或是去拜師學藝學的一技之長
自小不愛唸書的我
依然決定投入烘焙業
這個選擇決定了我爾後大半輩子的人生走向。
第一份工作1986年
石牌褔利麵包店
台式烘焙店
因為媽媽都會到這裏買麵包
跟老闆娘認識,就這樣進了烘焙界
工作第一天早上三點起床上班
工作到下午二點才能下班
一天工作11小時
連秤材料都不會 ,當時用鴨母秤
什麼都不懂秤東西都被罵
對於一個剛國中畢業的我來說
不能適應這樣的環境工作
才工作三天後就不習慣沒做了
第二份工作1986年
新德興喜餅店(士林區)
傳統老店(60-70年的老店)
工作一開始五點上班
因為早期要烤早上出爐麵包
(早期沒有美而美三明治店)
所以每家麵包店都有早上出爐的麵包
所有麵包店工作的學徒
第一件事情就洗烤盤
洗模型拿奶油擦吐司模
備餡料工作九個月工作性質一成不變
最終也適應了
學徒月薪只有四仟元
我一個月的生活費只有$1000
剩下的要交回去給家用
薪水不是問題,是有沒有學到功夫
當年的老闆師傅說
你是學功夫的不是來領錢的
你想當師傅就努力一點吧
因為工作一成不變所以後來離職
我的第三份工作1987年
天母吃吃看
(士林區中山北路開在美國學校旁邊)
美式歐式起司蛋糕專賣店
當時這家店就已經是起司蛋糕名店
我在裡面學習了二年薪水$9000
當年唯一讓我學到最多美式甜點的店
品項產品都跟傳統麵包店不一樣
在這裡學到很多歐美美式的經典產品
可是𥚃面師傅不愛教你特別產品
而且工作很多都用量杯在秤料
所以就要看我的智慧偷偷地偷學囉
就是因為產品太特別
所以在裡面工作兩年
這二年內學習店內的產品才會8成
還有很多產品師傅都不想教你
就怕你學會了自己開店吧
最終還是決定離開了這家店
那年才17歲
第四份工作
(北投)陽明烘焙食品店1988年
當年是最夯的店喔台式烘焙店
薪水$12000
工作性質每天都包菠蘿麵包
一天要包好幾車
包到都煩死了
在工廠認識了年紀比我小許師傅
因為年紀比我小能力強而且超厲害的
也因為年紀相近所以個性合得來
後來他真的教我好多技術啊
因為他讓我的技術突飛猛進
當年每天下班他都帶我去逛麵包店
去麵包店看到特別產品
就會買回來研究
隔天他就把東西做出來
很充實的學習年紀我才17歲
如果逛的麵包店
店家沒有特別的產品
哈哈我們只會買一罐飲料
當年就是飲料一直喝
懷念過去單純美好的時光
這家店我只工作了兩三個月
我發覺跳槽一家薪水都加好多
我後來就跳槽跳槽一直跳槽
這家店沒什麼好學的
就往下一家店去
我的薪水就自己加了3000元
第五份工作1989年
三重波司麥食品店
蠻新的台式麵包店
薪水$15000
(有看到嗎跳槽一家自己加了3000元)
太操勞的店
當時我可以一個人顧9個爐18盤
自己裝飾自己烤自己出爐
每天都是烤麵包吐司🍞
訓練了自己很會烤產品
了解烤箱的爐性
在這裡我的西點之路~從此展開
因為西點部二手三手離職
西點楊師傅來找我
你要不要來學西點~
西點的師傅薪水都比麵包師傅多
所以呀不要再做麵包了
因為楊師傅~開啟了我往後的西點之路
那一年我18歲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