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孩子>
這幾天和豆豆用中文練習介紹家裡的人。
「我們家有幾個人?」
「3個人!兩隻熊還有一隻狗勾!」豆說。
「有幾個男生?」
「3個!爸爸,我,還有白熊!」
「幾個女生?」
「媽媽,二號白熊,還有狗勾。」
「幾個小孩?」
「妳指的是人類的小孩或是人偶的小孩?妳覺得什麼樣的人是小孩?」豆問。
----------------------------------
我不確定這個家裡有幾個小孩。
前幾天爸爸因為工作太忙碌,突然發起了脾氣,那個時候我覺得他也是個小孩。
有時候媽媽會在爸爸跟豆豆都不在的時候,任由自己回到兒童狀態,一個人看《玩具總動員4》然後瘋狂大笑,那時候我覺得我也是個小孩。
很神奇的在還沒有小孩的時候,我跟枝豆某些比較孩子氣的部分都好像是好好的收在抽屜裡的。就在人生多了個豆豆這個新角色的時候,那些都一點一點的被翻出來。
有時候會覺得忙不過來,因為有家裡有3個小孩。
豆豆,小時候的爸爸,還有住在我心中的內在小孩。
----------------------------------
當了媽媽之後是另一階段大量閱讀的開始,因為心裡面有太多太多的疑問。
例如:「健康的親子關係究竟應該是什麼樣平衡?究竟是要去做孩子的朋友?還是必須至少是帶有一點點權威的領導者?」
昨天在《如果父母情緒不成熟》一書裡面讀到一段。
"即使是個小孩,你都必須把對方當成一個人,一個獨立自主有獨立思想的個體,尊重的去對待。"
作者琳賽吉普森整理許多無法進行心靈交流的親子關係個案,發現許多家庭即使外表看似健全,但其實父母並不尊重,對孩子的內心世界並不感興趣,導致孩子感覺孤單,成為情緒無處可去的假性孤兒。
「爸媽總會要求我參加我並不想參加的親戚聚會,他們從來沒問過我意願,也沒問過我為什麼會不想參加,而是告訴我“總之你給我出現就對了。”」
「父親無法接受我和他有不同宗教信仰,投票投給他不認同的政黨,擁有他不認同的人生,甚至只是穿他不喜歡的衣服出門。」
「我總覺得自己就像個臨時演員,在他們需要被烘托的時刻到場演出,幫他們營造出完美父母的形象。但他們從來沒有在我內心真正需要他們的時刻對我伸出援手。」
那些必須以控制來在關係中得到存在感的父母,其實大多也曾經是不被理解的孩子。他們一邊覺得難受,又不自覺地複製了父母與自己相處的模式。
而孩子內心長期不受重視的後果就是,他們變得自尊心低落,總是以為放棄自己真正的想法,去順從別人才是獲得愛的方式。
----------------------------------
我和枝豆討論,我說某個部份,自己好像還沒有成長成那個可以完全尊重孩子的,情緒夠成熟的媽媽,我甚至活到40幾歲都還在學習如何尊重自己的意願。
他說,他也是。
----------------------------------
「我們家有3個人類的孩子!爸爸,媽媽,還有你。」我和豆豆說。
「你們是大人啦!」豆笑。
「不是啦!我們是平等的3個孩子,當任何一個人做了讓別人不開心不舒服的事,或是有什麼煩惱,都可以講出來。然後我們3個人一起反省,一起改進,互相幫忙好不好?」
「爸爸媽媽也會有不安,也會有做錯的時候,你隨時可以告訴我們!」我和豆說。
「媽媽你不要害怕不安喔!因為我們3個人是住在磚塊堆成的房子裡面,所以大野狼也不會把我們的房子吹倒喔!」
「你說的是3隻小豬吧!」我大笑。
----------------------------------
這個家,兩個老孩子,還有一個看似擁有老靈魂的孩子,還在努力學習什麼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還有長長的一段路要走。
----------------------------------
💖➡GUNZE全家福內衣台灣團持續開團中
https://lihi1.com/cFpda
開團時間:9/13~9/20
Line客服:@yup7143m
(海外地區可以聯繫客服,他們會協助計算運費與下單)
----------------
pic 其實很多時候心智年齡不相上下的父子。
「吉普森二世」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吉普森二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吉普森二世 在 Shawn Chen 不為人知的都市傳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吉普森二世 在 黄敏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吉普森二世 在 [棒大] 吉普森二世跟茂野吾郎到最後誰是贏家? -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吉普森二世 在 [問題] Joe Gibson Jr.的現實模板是誰啊?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吉普森二世 在 [討論] 如果是吉普森二世打的贏海棠嗎? - C_Chat 的評價
- 關於吉普森二世 在 [炸裂] 吉普森二世炸裂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吉普森二世 在 Fw: [問卦] 驚!吉普森二世在MLB首年數據跟王柏融一樣- Baseball 的評價
- 關於吉普森二世 在 棒球大聯盟- 後援會- 主角本田吾郎的父親本田茂治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吉普森二世 在 Re: [問題] 棒球大聯盟的小森484很討人厭? 的評價
- 關於吉普森二世 在 JoeGibsonJr (喬・吉普森・二世) 的全部發文 - ucptt.com 的評價
- 關於吉普森二世 在 PttPlay線上看: Gimy劇迷 的評價
吉普森二世 在 Shawn Chen 不為人知的都市傳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為人知的都市傳說(404):謎之雙子羈絆
部落格圖文:http://shawnyhc.blogspot.com/2020/04/404-1970june-gibbonsjennifer.html
有許多學者研究雙胞胎時,發現部份是有心靈相通的能力。1970年代,英國的吉普森雙胞胎姐妹,就發生過無法解釋的詭異狀況。朱尼吉普森(June Gibbons)與珍妮佛吉普森(Jennifer Gibbons)為非裔英國人,於1963年出生的雙胞胎。她們的父母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但姐妹兩人似乎有著不可思議的羈絆連結。其記錄類似美國的電影我們(Us),或日本的一部動畫,”相對世界。明日終結?”。
在幼年時期,她們不喜歡與人交際,僅會互相聊天說話,並常使用其他人聽不懂的語言交談,甚至她們父母都聽不懂兩人的對話。就算父母送她們去學校,但她們還是不願意學習英文,她們的老師一度懷疑是否為自閉症,但經過診斷後,兩人的心理與生理狀態正常,僅行為怪異而已。
她們父母為了要讓兩人獨立,於是送她們到不同的學校就讀與寄宿。然而,兩人的行為更為詭異。自兩人被分開後,極少見到對方,甚至兩人都未到過對方的學校宿舍,但她們在房間內的佈置,卻是一模一樣。不論是床單、日常用品,甚至是玩偶,雷同率達99%。這讓兩人的父母,感到非常驚訝。不過卻未深究其原因,僅以為兩人有共同的嗜好。
令人驚訝的是。兩人雖然行為怪異,但同時卻有強大的創作力。當她們十幾歲時,就開始嚐試寫小說,並受到出版社青睞,幫她們出版。然而,在他們成名後,無可避免地受到非法藥物與酒精的影響,並犯下許多罪行。兩人雖然不住在一起,但所犯的罪,幾乎是一模一樣。舉例來說,當一人縱火後,另一人也幾乎在同一時間縱火。其餘包括破壞公物或偷竊等,都是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進行。
警方在審問兩人時,也並未發現通聯或串通的情況。不過警方從兩人口中得知,她們會以心靈溝通的方式,與對方對話。只是,於其說是對話,不如說是下命令。當其中一人下命令時,另一個人一定會照著去作,且完全無法抵抗。而下命令的方式,就是在心中想著對方的名字,並說出要作的事,接著對方就會像著魔似地,跟著去作。
在經過法官判決後,將兩人送到布拉德慕爾醫院(Broadmoor Hospital),進行強制治療。這所醫院在當時也是惡名昭彰。這是一所收容精神病患的醫院,但裡面的醫護人員,卻時常用不人道的方式,對待病患。因為他們認為,這些精神病患一部份是假扮,一部份是惡靈附身。也因此,當時在這醫院中,死了不少病患。
吉普森姐妹在裡面也不好過,她們曾說,人生最黑暗的時期,就是在布拉德慕爾醫院進行治療時。不過她們在裡面的行為,也是非常詭異。她們輪流生活著。舉例來說,當朱尼吉普森正常起床、吃飯、活動時,珍妮佛吉普森就會坐在牆角邊,面對著牆壁不發一語,甚至有如死去一般,動也不動。無論醫護人員怎麼打罵,坐在牆角邊的其中一人,就是不為所動。令人訝異的是,一旦過了半夜十二點,珍妮佛吉普森就像靈魂歸來一樣,再度正常生活。而朱尼吉普森,則坐在牆角邊,動也不動。
然而,在醫院治療時,兩人突然瞭解到,她們兩人必須死去一人,另一人才能解脫。因兩人行為漸趨正常,因此被轉送到威爾斯的一所治療所。在轉送的前幾天,珍妮佛吉普森突然對著醫護人員說,她的生命在將在1993年3月9日結束,她要讓朱尼吉普森解脫,過正常日子。
在兩人坐著巴士,被轉送往威爾斯的路上時,珍妮佛吉普森對著包括朱尼吉普森在內的隨行人員說,時間到了,今天就是解開她與朱尼吉普森的羈絆之日。詭異的是,當巴士到達威爾斯的治療所後,珍妮佛吉普森的心跳與呼吸突然停止。朱尼吉普森見到她死亡後,對著眾人說,她們分開的靈魂,終於合而為一,一起生活下去了。
沒有人能理解她當時的話,且由於珍妮佛吉普森沒有任何相關病史,且法醫也驗不出來,為何會她會突然死亡。至今一直無人能說明,為何兩人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然後來她們的故事,也被拍成英國電視劇,沉默的雙子(The Silent Twins),甚至被一個英國樂團狂街傳教士(Manic Street Preachers),編製成歌曲,海嘯(Tsunami)
吉普森二世 在 黄敏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是属于哪一型父母呢?
或者,都不是!
這張表很重要,可是剛剛忘了貼出來,我再貼一次,給各位參考!
*************************
「他們的表現讓人懷疑為何當初會想要組家庭。不論輕微或嚴重,都不喜歡心靈親密感,也不喜歡孩子打擾…」
無法給予孩子安全感的父母,《假性孤兒》這本書分為四型。上述所提到的不喜歡跟孩子親近的父母,被歸類為「冷漠型父母」,我最近才從某段影片感受到。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搞不清楚,到底父母是什麼狀況。只能反應爸爸媽媽的脾氣不好,或者是工作很忙壓力大,或者是因為自己不乖,所以爸爸媽媽不喜歡。
有時候要等到孩子長大了,才會覺察,那麼多年的自責,跟只會在生理上當父母,而不會在心理上當父母的爸爸媽媽有關。
最剛開始發現父母有問題的,常是配偶。大人在描述自己的枕邊人,就清楚得多,詮釋得也比較準確。
像是「情緒化父母」,以及「神經質父母」,就是常讓配偶感到困擾的狀況。有些配偶甚至在溝通無效之後,離開婚姻,獨自給孩子比較健康的心理環境。
因為篇幅的關係,只能節錄「情緒化父母」與「神經質父母」兩個段落。讓我們多一些理解,少一點自責,想清楚之後,再看看我們可以怎麼做。
********************************
【琳賽‧吉普森】
情緒化父母
這四型中,情緒化父母最幼稚,他們有種需要被小心呵護的印象,一點點小事就能夠激怒他們,安撫他們讓全家人仰馬翻。當情緒化父母情緒崩潰時,會拖著孩子一起陷入情緒裡,跟著體驗父母的絕望、憤怒或怨恨等濃烈情緒,讓家人覺得時時刻刻如履薄冰,他們唯一不變的就是善變的情緒。
這類型父母中,最極端的就是精神疾病患者。他們可能有精神錯亂、躁鬱、自戀,或是邊緣型人格異常,不受控制的情緒有時會導致自殺,或是對別人人身攻擊。自殺威脅對孩子有極具毀滅性的心理負擔,孩子想要保住父母的性命卻又不知該怎麼辦。由於他們的情緒暴起暴落,導致身旁的人容易緊張。
至於程度輕微,情緒不穩定是最大的問題,他們情緒高低起伏不定、歇斯底里型人格違常或情緒交替違常。
無論程度輕重,這類型父母都有抗壓性低、情緒控制困難、容易失控的問題。若是加上藥物濫用,情緒更難平穩、無法容忍挫折或煩惱。不論自制能力如何,他們都受情緒支配,對世界抱持非黑即白的看法,斤斤計較、愛記仇、操弄情緒控制其他人。他們起伏不定的情緒與反應讓人無法信任,進而感到害怕。他們或許會表現得無助、把自己視為受害者,但其實所有人都得繞著他們的情緒打轉。在外,他們只要能扮演設定好的角色,通常能控制得很好,但回到親密家人身邊就原形畢露,不受控時非常嚇人,尤其是喝醉酒的時候。
這類型父母的孩子大多學會屈就他人的意願,總覺得父母隨時會捲起情緒風暴,所以過度關注他人感受和情緒到傷害自己的程度。
│只在乎自身感受的母親──布莉塔妮的故事│
儘管布莉塔妮已年逾不惑也離家獨立,母親珊達仍想用情緒控制她。有一次,布莉塔妮臥病在床好幾天,珊達焦慮到一天打五通電話給她。當她認為女兒應該可以下床,就執意拜訪,連布莉塔妮請她別打擾也不管,布莉塔妮只好把門反鎖。事後,珊達告訴布莉塔妮:「被妳鎖在外面時,我氣到想要把門拆掉。」當布莉塔妮告訴她這是非法入侵時,又讓珊達很受傷,她忙推說:「我只是想知道妳是不是好多了。」但事實上,她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完全不顧布莉塔妮的需求。
**********************
神經質父母
神經質父母是四型中看起來最正常,也看似特別投注孩子的生活。由於容易緊張,他們總是專注於完成事情。相較於更為幼稚的情緒化父母,神經質父母望子成龍的表現,反而不容易看出他們的私心。大多時候,我們不容易發現這類父母的缺失,但這樣投入又勤勉的父母,卻反而會教出在進取心或自我控制上出現問題、缺乏動力、抑鬱寡歡的孩子。
深究後,我們多少能看出這種傑出、負責的人背後不健全的一面。像是對別人驟下斷語、期待別人追求他們看重的、過度自我專注,認為自己知道什麼才是對別人「好」的。
他們無意識的拒絕自我懷疑、裝作每件事都處理得很好。他們總是知道答案,涉入孩子生活的程度很高,無法接受孩子有特殊興趣或人生方向,只對自己想看的給予讚美,敦促孩子往他們選定的方向前進。此外,他們總是擔心做得不夠,所以像馬達般轉個不停,以達成目標為優先,孩子或他人的感受則被拋諸腦後。
神經質父母通常生長在情感被剝奪的環境,學會靠自己,不期待他人的幫助,向來自力更生,對自己的獨立很自豪。他們擔心孩子的不成功會讓他們丟臉,但也無法包容孩子,讓他們有足夠安全感去向外發展。
無論有意或無意,神經質父母讓孩子覺得隨時都在被打分數。比如父親叫孩子練鋼琴,隨時指出彈錯的地方。這種過度監視會讓孩子怯於向大人尋求幫助或分享,導致無法在人生道路上,與可能成為心靈導師的人建立連結。
他們知道如何把事情做好,但有時卻會做出奇怪的事。一位母親認為女兒不會處理,堅持幫她付帳單。另一位母親擅自幫成年的兒子買了二手車,結果兒子不想要,讓她感到很受傷。還有一位父親要二十多歲的兒子每天在他面前量體重,確認兒子是否胖了。
…神經質父母就像那些不敏感的母親:跟不上孩子身心狀態的轉換步調、無法配合孩子的需求,還反過來指望孩子「應該」做他們覺得該做的事。孩子覺得應該要做符合父母要求的事,而不該做自己想做的事。
│被控制的克莉絲汀│
克莉絲汀是名律師,爸爸喬瑟夫非常專權跋扈,總是逼她要成功。克莉絲汀來找我治療時曾形容自己的童年:「完全受爸爸控制,他無法忍受也不允許我有不同的想法。我很怕做錯決定,很多決定都是出於恐懼。我就像他的所有物,連上大學都得十一點前回家,很丟臉,但我連作夢都不敢反抗他。」
缺乏同理心讓喬瑟夫成為一名糟糕的指導者,他不了解孩子的恐懼,所以教克莉絲汀學游泳時,就直接把她丟進游泳池裡。克莉絲汀說:「他要求我好好表現,卻不教也不幫我,好像我一出生就什麼都會。」表面上,克莉絲汀確實成功了,但內心卻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像是行屍走肉,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7519
----------------------------------------------------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有參與博客來三書75折活動【可直接點到「勵志/保健/宗教」】
http://www.books.com.tw/…/2007_promote/promote_activity.php…
吉普森二世 在 [問題] Joe Gibson Jr.的現實模板是誰啊? - Mo PTT 鄉公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吉普森二世 (Joe Gibson Jr.) 滿田有說過他的模板是參考MLB的哪個名將嗎? 身為連十年三十轟一百打點的明星金髮碧眼三壘手,又是吾郎的一生之敵大家 ... ... <看更多>
吉普森二世 在 [討論] 如果是吉普森二世打的贏海棠嗎? - C_Cha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茂野因為是投手可以控制分數如果換成吉普森二世高中的時候打的贏海棠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2.137.169 (臺灣) ※ 文章網址: ... ... <看更多>
吉普森二世 在 [棒大] 吉普森二世跟茂野吾郎到最後誰是贏家? - 看板C_Cha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