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緊急🌍 全面開戰🔥
抗暖遊行📣 綠盟參戰✊
立法院新會期將於明日開議,本日綠盟與諸多公民團體於立院前召開記者會,呼籲立委於新會期儘速要求行政院提出台灣版的綠色政綱、有效的氣候治理政策與相關如《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並監督各部會因應氣候緊急的政策方案,號召全民於9月27日(日)下午2點到立法院,一起為台灣氣候緊急治理而走。
綠盟研究員魏揚表示台灣於2015年訂定《溫管法》,也於該年訂出台灣自訂預期貢獻,承諾2030年的排放量將減為2005年基礎年的20%,2050年時降至與2005年相比的50%。2018年時更訂出了直至2030年前的一到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今年2020年是第一期階段管制目標的最後一年,檢視過去幾年來的成果,綠盟認為台灣溫室氣體治理存在三大問題👈。
#台灣的長期減量目標不夠積極
目前許多國家例如德國、法國、英國等都明確地將2050年淨零碳排入法,韓國也在今年承諾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反觀台灣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名列世界第19名,但減碳目標卻顯然落後各國,並未承擔足夠的抑制升溫責任。
#各部門減碳決心與力道不足
以2018年的實績值檢視第一期階段管制目標的達成狀況,可看到能源、製造與住商部門都離目標值有一段距離。2018年淨排放量更是較2005年基礎值高出約3%,未能達到減量2%的目,且各部門減量行動方案與各地方政府的執行方案皆缺乏公共參與及科學研究基礎,其思維仍是「因循苟且,一切照舊」,並無準備好面對氣候危機的艱鉅挑戰。
#溫室氣體治理缺乏誘因機制 #高排放產業恐缺乏轉型意願
目前溫管法架構下的管制工具僅有針對主要排放源的「盤查登錄」,在總量管制與碳交易尚未落實,也沒有針對超額排放的罰則之情況下,僅仰賴企業「自願減量」,企業並沒有「非減量不可」的動機,製造業部門的轉型恐怕將困難重重。
若要加強台灣溫室氣體管制的力道,讓台灣能夠落實抑制升溫的目標與國際責任,當前的溫室氣體治理勢必需要大幅改正。綠盟提出三大修正方向:
👉 #2050年淨零碳排必須入法,階段管制目標也需要做相對應的修正。
👉 #各部門的行動方案之制定需要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評估各部門在淨零碳排目標下所應各自承擔的責任減碳量,且各部門之減碳策略的擬定過程也應開放更多的公民、專家學者參與。
👉 #應建立碳定價機,如碳交易或是碳稅,讓溫室氣體排放的外部成本得以內部化,更重要的是,碳定價的價格費率應該跳脫「滿足財政收益」的框架,應積極地以「促使排放者產生行為改變」為目標,企業會痛,才會願意減排、轉型,日前環保署提出每公噸100元新台幣的碳費水準,是遠遠不夠的。
聯合新聞稿:https://pse.is/w9zt3
--------
🌍927氣候改革 刻不容緩 | 青年抗暖大遊行 https://pse.is/wesck
#FridaysForFuture #ClimateEmergency #氣候改革 #刻不容緩 #927青年抗暖大遊行
--------
🍀支持我們的環保工作❤
【捐款支持我們:https://neti.cc/qVBv4Br】
【振興券愛心碼捐贈:17685】
【綠盟IG看看日常:https://pse.is/STX5Q】
【聽聽綠盟Podcast:https://linktr.ee/gcaa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