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末書單: 2020 年我最愛的幾本書 ]
年末,整理了一下過去一年讀的書,算一算,今年不知不覺間讀了 40 幾本,有好書、爛書和無感書,但總體來說算是收穫豐富。這些書,有的是今年熱騰騰的出版品,有的是已經流傳許久的作品(最近心血來潮甚至重讀了李維菁所有的書,還有三毛和莒哈絲全集),以下精選一些 2020 年我最喜歡的幾本,推薦給大家:
/
你也可以到我的網站讀這篇文章:https://urbananimalsabby.com/2020/12/31/2020-recommended-book-list/
/
#鏤空與浮雕:大馬作者范俊奇的作品,他在時尚雜誌界有 20 幾年資歷,閱人無數,見解獨到,文字細膩又充滿畫面感。這本書裡,他側寫了許多中西名人的生命故事,沒有娛樂新聞的俗氣,也沒有字字鏗鏘的大道理,而是走過人生漫漫長路後的歡樂哀矜,豐富而深情,字句寫進心坎裡。這也是我第一次掛名推薦,感謝 有鹿文化.閱讀有路 的邀請,讓我認識這本好書。
#對倒 & #酒徒:王家衛對作家劉以鬯讚譽有佳,並表示《花樣年華》就是受他的作品《對倒》啟發,電影名言「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就是來自這本書。我喜歡王家衛,於是就去找了劉以鬯的書來看,沒想到一讀馬上深深愛上。劉以鬯或許是生活在動盪年代,再加上本身在媒體工作,曾在重慶、香港、南洋等地旅居,他的字裡行間充滿一種知識份子的頹廢感,以及靈魂無處安放的徘徊動盪,《對倒》和《酒徒》這兩本書都很意識流,《對倒》不是一個愛情故事,倒像是一個思春故事,主角是一位青春少女和一位中年男子,故事就在兩人的日常生活與意識之間交插組成,勾勒出當年香港繁華底下的空無,忙碌人群的百無聊賴,時代靡靡之音下逐步邁向平庸人生的芸芸眾生。而《酒徒》主角是一位有才華卻被時代沖著走的男人,他對文學創作見解銳利獨到,超越同代庸碌諂媚之輩,卻因為當時香港盜版嚴重,讀者水平不高,生活壓力龐大,於是只能靠寫廉價的武俠或色情小說謀生,並因日日違背個人良心與藝術水平,逐漸產生厭世心態,只能透過發牢騷、喝酒、女人、酒店等事情麻痺自己,徹底迷失在香港的霓虹迷宮裡。
#崩麗絲味:這本書作者是林佑軒,我被他一篇《在巴黎,我亞洲的身體》驚豔到(這一篇網路上打文章名就找得到),於是跑去買了他其他的書,這是其中一本。崩麗絲味,取 born this way 諧音,書中數篇散文,勾勒同志愛戀生活經驗,男男女女,跨來跨去,有崩潰有救贖,都在尋找個人心中的「生來如此」。
#你都沒在聽:本書作者 Kate Murphy 是一名資深記者,還有飛機駕駛執照,可以自己開飛機到偏遠地區採訪。她採訪的人有 FBI 探員,有領域知名教授,也有街上默默無名的人們,在這本書中,她從腦科學的角度教人「怎麼聆聽」。聆聽不是被動地聽,假裝點點頭,把對方說的話變成問句再丟回去,聆聽是一種藝術,是一種洞悉力的培養,更是化解現代人寂寞的途徑。這本書深入淺出,讀了之後保證受益良多。
#愛的不久時:南特/巴黎回憶錄& #性意思史:今年陸續看了張亦絢這兩本書,非常非常喜歡。她的語言從來不複雜,卻能用最精簡最普通的字句,創造意義深遠宏大的礦脈,讓你一點一點向下去鏟,挖掘到深意和詩意時,渾身甜蜜暢快。愛的不久時,寫的是一個同性戀女子年輕時在巴黎與南特生活的故事,她背負著原生家庭的傷和對自身愛情的懷疑來到異國,在那裡認識了許多人,其中包含一位異性戀男子,而她後來與這位男子發生了許多的「關係」。這個故事跨越性向,跨越國籍,跨越創傷,它是一個非常動人的,關於「純愛」的自我探索。
而性意思史也非常精彩,由數個短篇集結而成,從各種新穎的角度去探討「性」這件事,罪惡的性,美好的性,孩童認知的性,成人約定俗成的性,超越性別的性,傷人害己的性。撥亂反正,再撥正反亂,性意思史像一場淋漓盡致的按摩,把我們糾結在內心關於性的種種創傷與疑惑一根筋一根筋撥開,讀完之後,渾身暢快。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 #困難的愛:今年,義大利作家 Italo Calvino 受盡矚目,第一次看到 Calvino 的書,是在義大利,我朋友爸媽的書櫃上,那時拿起來翻了幾下,看不懂,又放回去,沒想到幾年後再翻開中譯本,竟然馬上愛上。Calvino 是一個怪人,他的文字有種古怪的彆扭,又有種老舊的幽默,再加入一點奇妙的超現實感。《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是一本後設小說,全書由不同書籍的斷簡殘篇串連而成,男女主角急於追逐故事的下落,啟動一連串奇妙的旅程。如果你喜歡寫作,或是喜歡讀書,一定會覺得這本書很有趣,它會讓你對「寫作」和「閱讀」這兩件事改觀。
而《困難的愛》則集結了數個短篇,都在描寫小人物的日常生活故事,平凡之中,充滿了荒誕、假仙、幻滅、寂寞、情慾、失落,Calvino 把中產階級的小確幸大確喪全清清楚楚攤在陽光下,在裡面你會看到自己的倒影,覺得有點好笑,也有點不好意思。讀這本書,讓我想到 James Joyce 的《Dubliners》,但是沒有 Joyce 那麼灰暗批判,反而有種 Calvino 獨有的抽離、憐憫與諷刺在裡頭。
#醋與日子的配方:這是廚師 Yen 的第二本著作,她在義大利拜師學藝,後來到英國等地知名廚房工作,第一本書《寫給地獄廚房的情書》,生動且精彩地描寫了廚房交織著大火、油脂、血淚、髒話與癲狂的真實景象。《醋與日子的配方》chill 多了,Yen 義大利從北走到南,到每個城市向地方媽媽們拜師學藝,學來了不少好東西,也體驗了義大利各地的風土民情。Yen 把旅程上的美食故事寫出來,同時也附上食譜,讓你讀完之後,也可以嘗試自己做做看,重現書中的色香味。目前 Yen 在竹北經營餐廳 G.D,正打算明年和朋友去嚐嚐。
#Love is a dog from hell:這本詩集,充滿了性愛、酒精、藥物、音樂、詩句,一個又一個醜得或美的女人,一段又一段沒有未來的愛情。如此書詩人 Charles Bukowski 寫的:”Love dries up, I thought/ as I walked back to the bathroom, even faster/ than sperm.” 這本詩的中譯版長得很可愛,一本小小的紅色封皮的像塊小磚頭的書,滿呼應詩集的性格,我有買來收藏,但個人推薦讀原汁原味的原文版。
#發酵文化:今年開始對發酵食物感興趣,原因是我有一些反覆不癒的小毛病,無藥可醫,只能依靠調整體質、改善整體生活品質和生活習慣,才能變好。我們「人」不只是一個「人」,而是由身上數百種細菌等小生物組合而成,沒有這些體內細菌,人就無法健康存活。現代人飲食習慣很糟,所以體內產生失衡,導致慢性發炎,種種問題於焉而生。發酵食品之所以值得研究,是因為那是人跟細菌攜手合作的一種藝術,適量攝取對健康有許多正面影響。這本書用非常清晰明瞭且深入淺出的方式,概括講述了人的健康與腸道細菌的關係,然後分成肉類、蔬菜類、飲品類等章節,介紹各國發酵物原理和自製方法,非常實用。
#現代愛情:這本書是由《紐約時報》熱門專欄的精選文章組成,主題圍繞在「愛」上,男女情愛、光怪陸離的愛、親情與友情之間的愛。這本書多的是小故事,沒什麼大道理,有的平庸,有的精彩,有的觀念過時,有的卻讓人讀了感動流淚。《現代愛情》讀起來很輕鬆,就像在聽某個朋友八卦自己的感情故事一樣,我看其他書看累了,就會拿這本出來嗑一下。
#掙扎的貝類:精簡短小的詩,每首詩都是一個小世界,架空在我們熟習的日常收活之外,充滿了天馬行空光怪陸離的元素,讀起來有種懷舊的未來感,也有種脫離常軌的恐怖感。這本詩的娛樂性很高,先前我有寫過詳細書評,歡迎到我的網站上閱讀。
#羅曼史作為頓悟:夏宇的詩,老實說這本詩我第一次看完全看不懂,只能攀爬著字句的邊緣,在外殼敲啊敲的,期望敲出一個縫隙,洞見內核的全貌與意義。但這本詩好玩就是好玩在,每一次讀,你都會注意到不一樣的東西,被激起不一樣的情感和念頭,目前它就躺在我的床頭櫃上,有事沒事我就翻開來讀個幾行。
#故事如何說再見:這本書,推薦給所有創作寫作者。每個寫作者都有各式各樣的疑惑和瓶頸,希望有人為自己指引明燈、突破困境。這本書集結數十位知名作者,分享自己在創作上的過程與建議,其中包括我自己特愛的 Neil Gaiman,還有史蒂芬金、阮越清、譚恩美等等。每一篇文章的知識量都極其濃厚,每讀完一篇,我都要休息一下,才能把我腦裡被激起的種種思考想個清楚。總之,Master Class 那麼貴,不如先讀一下這本書。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書中多篇散文,寫的是我們這個世代年輕人的成長經歷,對家庭關係的理解、對厭女社會的反思、對愛情的進退與拿捏...... 吳曉樂的文字從不華麗,卻字字精準寫入心坎裡,我特別喜歡一篇《習得復忘掉》,刺激我寫了《被罵婊子和罵婊子的人,誰比較猥褻》一文,很多讀者後來都跟我說自己讀到哭,我才知道,原來很多女生和我一樣,身上都帶著很多厭女情節的創傷。
#不只是厭女:本書作者的學術專業是哲學,她用哲學的批判思考,去拆解當代厭女情結的種種詭異「邏輯」。每一篇文章都精悍短小,卻讓人如醍醐灌頂,讀完你才知道,日常生活中那些讓你感覺「怪怪的」的事情,原來不是你自己想太多,而是它本來就有很多邏輯漏洞。這幾年,我慢慢覺得整個厭女社會就是一種大規模的 gaslighting,而讀了《不只是厭女》後更證實了這樣的思維。我非常建議大家讀這本書,讀完了不僅更了解整個社會,更會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漢賽爾與葛麗特:《漢塞爾和葛麗特》,就是我們小時候耳熟能詳的《糖果屋》故事,講的是一對姊弟被爸爸與後母遺棄在森林裡,差點被糖果屋裡的女巫吃掉,最後憑著智慧和勇氣逃離魔爪,回到家人身邊的故事。《糖果屋》的原型據說與 1315 年的大饑荒有關,當時很多父母養不了孩子,遺棄的遺棄,餓死的餓死。而今年大塊出版的《漢塞爾與葛麗特》繪本,是由知名小說家 Neil Gaiman 與插畫家 Lorenzo Mattotti 合作的作品,狂躁的黑白筆觸掃過大開本的每一頁,精準刻畫了這則「童話故事」內蘊的動盪與暗影,讀來讓人身臨其境,不寒而慄,但到了這年紀重看這故事,卻又對人性多了理解與憐憫。
最後,今年終於辦了 IG,歡迎大家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祝大家明年也有個充實的一年,新年快樂!
#book #書 #書評
各國 發酵食物 在 Liz營養師飲食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韓式泡菜是健康的食物嗎?一直受到爭議
是❓因為它是發酵食品
不❓因為它是醃製品
還是只對韓國人特別好❓其他人還好😂
前天google首頁圖在推世界級健康食物➡️泡菜
我和阿葶就找了一篇討論泡菜和其他韓國傳統發酵食物的研究整理,裡面說明了很多泡菜的好處耶!👇👇👀
🎊2006年Health Magazine評選泡菜為世界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因為它富含膳食纖維、礦物質、胺基酸、維生素、類胡蘿蔔素、硫醣苷類和多酚
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廣泛應用在醫學功能上
如:抗肥胖、抗致癌物、抗癌、抗氧化、抗動脈粥樣硬化、抗發炎...等
👩🔬泡菜主要由白菜+紅辣椒粉,與多種蔬菜和豐富的乳酸菌發酵而成
會根據其成分份量和發酵條件的不同,產生不同的營養價值
(source: Patra et al., 2016. Review.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Liz的韓國好友上吐下瀉重感冒,醫生說要禁食,但還是要吃泡菜耶
(這可能就是各國生活/飲食習慣差異...)
歐逆說從小到大她和朋友家人都這樣,沒有因為吃了泡菜腸胃更不舒服
所以我想泡菜不是壞東西,但還是那句老話 #凡事不過量
💁每天適量攝取,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但就像研究結論所說的,重點還是必須取決在製造過程的成分和條件,不是所有的韓式泡菜都100%好喔
備註:泡菜的生物活性物質(bioactive compound)是從植物來的,又稱植物生化素(phytochemicals)
#kimchi #乳酸菌
各國 發酵食物 在 Peri, 走進誰的風景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ere I am, Africa.
終於到了,衣索比亞。
稱不上一帆風順,關於簽證的延誤的提心吊膽的都暫且不論了,總是到了。
在狹窄的經濟艙位上掙扎蠕動睡了又醒,16小時一度長得像沒有盡頭,緊緊盯著飛行地圖,想著兩小時前不就在印度洋上了嗎?(是的,我終於飛過印度洋了。)
//誰能想得到,會是一場雨
最驚訝的莫屬天氣了。
從落地時豌豆大的雨、到後來傘打著都像虛應故事的滂沱大雨、又在無意走入的畫展中看見無數雨景⋯
Addis Ababa, 這座城市,很常下雨嗎?
//依舊是沒有地圖的城市
我(又)一點準備都沒有就來了。
快降落時隔壁的日本人拿出旅遊書惡補,地球の歩き方。我想著等等要先付清Danakil Depression Trekking的尾款,旅行社總有地圖吧,安啦--沒想到沒有。
好在他們安排了司機載我、還給了SIM卡聯絡,剩下的問題就是我要去哪裡了。
呃,去哪裡呢?不如,就去看Lucy吧。
不知道去哪裡的時候,去博物館總是不會錯。
National Museum of Ethiopia
擺放Lucy遺駭的地下室,明顯看得出得到各國資源,展品存放空間規劃都相當歐美,畢竟是現知最早的人類化石, the origin.
//過於濃厚的悲傷
離開博物館後我往教堂走去,其實最初是被攤販繽紛豔麗的布傘吸引著,一度以為是個小市集。
一踏進圍牆就驚覺自己如此突兀。和在緬甸帶著微笑的互相觀察不太一樣,一樣是偽裝不了的外來者,總覺得這裡的視線不太友善,怎麼會這樣?
急急找張凳子坐下,拉拉扯扯把圍巾弄成頭巾,安慰自己至少背影不露饀吧?這時身後傳來一聲噗哧,是個年約三五歲的男孩⋯果然必須隱藏自己。
來到教堂的人們是傷悲的。
不敢說走過許多教堂,然而,我還沒有到過哪座教堂,人們的憂愁濃得化不開,從眉尖糾結到心口。
他們祈禱、他們跪拜、他們對牆傾訴、他們神色哀淒地輕吻石牆⋯一座牆,要如何吸納這麼多憂傷?或許就因為是牆,才承載的了吧。
Kidist Maryam Church, 後來,向我攀談的衣索比亞大學生說了,這是區內最古老的教堂。
//Merkato, the market
那時我站在地圖前等著司機,想著接下來去哪呢,二點回旅館有點早。
陸續有人前來攀談,我知道遊客的事實藏不了,一邊微笑一邊謹慎地遣詞用字。一定不會都是壞人,但目前為止的視線,在在提醒我要小心。
後來和衣索比亞大學土木系的學生聊上了。他建議我到Merkato, 說是某個範圍内最大的市集。於是我就去了,縱然司機困惑地不得了,我要買什麼嗎我?
那真的是非常非常大的一座市集、應該也十分古老了,排不掉的雨水讓坑疤的路更顯泥濘。
司機好心地陪我逛著,這市集走散了絕對回不到車上的。然而我究竟一個人習慣了,草草挑了兩幅畫,任務完成彼此都輕鬆了。
動物倒是不少,懷裡的雞栓著的騾趕著的羊😆
//不得不佩服自己膽子真的有點大
繼半夜十二點走過紐約布魯克林街頭,今天是誤闖衣索比亞紅燈區,又立下新的里程碑了嗎?
雖然無法求證,不過,一連十來棟都是這種調調這種燈光,怎麼看都不太對呀⋯
又,今天在路上看見免費的AIDS篩檢呢⋯
//湯的銀戒拉 Soup Injera
早就耳聞衣索比亞主食Injera非同一般,發酵食物的獨特風味絕對無法忘懷。
可是來都來了,好的壞的,總好過沒試過的。在紅燈區(X)路上(O)走了又走,終於看到一間賣著Injera.
英文不通,只能指著別桌說給我一份一樣的吧,客人故意丟下吃到一半的Injera, 露出難吃的表情?
我開始覺得衣索比亞人有點意思了。
一大片Injera和一大碗肉湯端上桌,傻眼。
不是說把Injera撕小塊沾醬吃嗎?配肉⋯配湯⋯?
隔壁桌的大哥看不下去,幫我把羊肉塊撈出來放到Injera上,又用湯匙弄碎一些Injera泡到湯裏,啊哈,原來是湯的銀戒拉啊!
「第一次吃義大利麵的人,如果吃到湯的義大利麵,或許就是我現在的感覺吧。」
一邊閃過這些不著邊際的話,一邊吃著我第一道Injera, 味道還不差。也可能是羊肉湯味道夠重,厚厚蓋住Injera本身的味道。
畢竟,後來我試著單吃,還真的不能接受⋯⋯
各國 發酵食物 在 黴菌也如同細菌及酵母一樣,可供為發酵食品的 ...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歐美國家則以Penicillium 最廣用,而Aspergillus 也為適用的菌種,其主要以動物產品為主。如乾酪、發酵香腸及火腿等。以黴菌熟成的發酵香腸是古老傳統製品,但甚為中歐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