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很緊,病人能不來醫院就不來醫院,院方也希望非緊急的醫療,能夠等到疫情稍緩之後再來。
於是門診病人少了、常規手術少了、住院病患也少了,大家都很專心在防疫,也專心治療這些真正的緊急病人。(連如此防疫時期,都需要住院或手術,那應該是真的很緊急~~)
按照道理來說,常規非緊急的病患減少,這是可預期可理解的事。但掛急診的人數,沒道理下降才對。病人可以選時間來處理非緊急的問題,然而緊急狀況是不會挑時間的,不應該因為「現在不適合去醫院」,緊急病患就減少。
可是實際上,急診病人就是少了。
平常早上十一點到晚上七八點,是外科急診最熱鬧的時候。摔倒的、車禍的、燒燙傷的、打架的、手被機器捲進去夾傷的,一個接著一個來,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而需要外科評估的會診也從來沒少過,左上腹痛的、右上腹痛的、左下腹痛、右下腹痛、整個肚子痛、吃不下東西的~~一個晚上四五台刀十幾二十個會診,幾乎是每一個值班夜的家常便飯。
這段時間的外科急診,病人都是零零星星掛號,如果處理的快,甚至會有幾分鐘完全沒病人的時間。我們一年到頭,難得遇到上班中可以停下來喘口氣的機會。
前幾天值外科手術夜班,別說需要開刀的病人了,連急診會診都沒幾個!
這代表什麼呢?代表很多平常來掛急診的病人,其實不是那麼需要來掛急診。病人覺得自己的病情很緊急,其實都可以因為狀況特殊而忍一忍。
或許健保應該照顧的,就是現在這群人。這群非不得已,不到最後關頭,不得不來掛急診、住院、開刀的病人。
在這個時間點,嚴峻的疫情篩選出了真正需要看病人的人。
就像很多待過國外的人總說,國外看病很貴,一般人都選擇自己買藥吃,真的不行才會去看醫生。醫療費用讓病患自我篩檢,是否需要去醫院。台灣的全民健保讓人人看得起病,因此病人大量地看醫生,由醫生來決定病人該回家或是待在醫院。這扭曲了健保的原意,加重了醫療的負擔,更重要的是,這完全不是正常的現象!
我當然希望這波肺炎快點過去,然而這難得能回歸常態的民眾行為,我希望能夠留下。
吃 完 飯 右 下腹痛 在 范時軒 Amanda F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不得不承認,我有點怪。
前兩天因為下腹痛掛急診,醫師叫我留院觀察、控制身體發炎指數,於是今年我一個人在醫院裡過年。(目前恢復良好,勿擔心)
除了國小時車禍住院17天之外,我「完全沒有」住院的經驗,我自己辦了住院、住進了只有我的雙人房、開始好好放年假。
當然,還是給弟弟妹妹身邊朋友添麻煩了,我一向非常不喜歡麻煩別人。非常不喜歡。
又或許我是個沒什麼痛覺的人,常常感覺到痛、或是很痛的時候,事情就大條了。
我在想,身體要告訴我什麼?我要和自己的身體道歉和解,開始工作十多年了,為了工作日夜顛倒忍痛拍戲,好像是家常便飯。
2018年下半年轉換跑道,我依舊很拼命工作,我想要用成績來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五個月來其實我做了很多事情,帶著滿滿的成績然後掛病號了。(笑)
就像過去殺青後一定會生病一樣,只是我的身體真的很幫忙、很識相,選在年假強迫我留在醫院裡好好睡覺。大概知道就算放假我也不會乖乖待在家,一心想往外跑吧。
其實有點不敢想像,如果是過去的我,敢這樣生病嗎?我終於能明白為什麼有人說:「我沒有生病的權利。」然後一直忍耐、忍耐、忍耐到爆炸那一天,就是真的很嚴重了。
沒有時間生病當然是,尤其是過去的工作,針眼都已經發到變蜂窩性組織炎,我還是得上工,「拍側面就好,我們會避掉」某位導演說。
但現在的我,可以拼命衝事業、努力學習、瘋狂玩耍,最重要的「我敢生病了」。
一個人的病房我可以自由看影片聽音樂,要睡就睡要開燈就開燈,寬敞的空間朋友家人來探病聊天大聲點也沒關係,而且馬桶還是我自己用而已(yeah~)
重點其實是,可以很放輕鬆地養病。
想像一下,如果自己肚子痛到爆炸、血壓低到只剩70、頭暈想吐,但是左邊床的阿北正在換噗噗尿布、右邊床的阿姨抽肺積水整晚哼哼哈嘻、對面床的大哥一直打電話跟他朋友借錢過年、另一邊床的家屬阿姨在抱怨馬桶不通,照顧你的家人只能靠著床邊休息⋯⋯
上述是我第一個晚上躺在急診室的經歷,我感覺很差,壓力很大,肚子更痛了。
在從事保險工作的第六個月,我的保險派上用場了。我的業務員,也就是我弟告訴我「姐,沒問題。就是安心養病,完全不用擔心錢。」
我的身體很聰明,它知道這個時候生病,我可以放心休養,沒有提早爆發,因為在此之前我根本就沒有保險。
你們都吃過年夜飯了吧,我已經恢復地差不多了,很快就可以出院了。我把這幾天的心情紀錄在這裡,希望我要更愛惜自己的身體、期許自己有更大的力量來照顧別人。
祝福所有我認識的、認識我的人,都能健康、平安、自在地過著每一天。我很愛你們,無論我是范時軒還是范毓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