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盈響力有感 ]拒絕失衡的「情緒勞動」:一半停止操心一切,另一半開始一起承擔,你受夠了嗎?
#無聲的情緒勞務
#勞心耗神瑣事
無盡的無給職勞務,最讓人心累!
根據「世界人口綜述」的「2019年各國出生率」報告估計,#台灣的生育平均數是全球最低!新聞中也提及各項原因的探討,其中一項是關於女性在家庭角色中的情緒勞務,以及在後疫情的社會,對於被資遣的女性在家中重拾家務,卻更被認為理所當然,無視於對家務的付出。(不視為家務是種"有生產力的價值工作",然而,家務的付出其實非常有價值哪,一家的乾淨衣物、健康和保養都從生活細節產生)
這個觀察是非常有趣的,記得網路上有一位工程師,#列出全職媽媽的所有家務,耗精力體力到精神極限,要不是有這樣的圖表,在家帶孩子扛起父職母職的人們,在生產力的眼光中,似乎「正在過著說不上來、沒什麼特別的,等小孩長大」的每一天,這種說法其實不精確也不完整!然而勞務,不只有出現在生育這件事情上,在家人照顧以及家中有病人的看護工作,都是勞心勞神的!
(最近日本新聞報導,某夫妻因為婚後生育孩子多,其中一位剛好是遲緩兒童,生活和經濟也不寬裕,在育兒挫折下,因不受到社會情感支持而殺嬰;另外一則則是被精神分裂家人攻擊和懷疑,進而在一次衝突爆發後,因疲累怒火中燒轉向攻擊家人而入獄等新聞,這些家人其實也是在日常中被折磨的筋疲力竭,情緒勞務不斷累積,導致一則則的家庭悲劇)
就育嬰生活的勞務日常
就一打二的日常來說,一早的尿布、奶瓶、開始一天帶雙寶的各種活動(陪玩姊姊、托嬰中心老師),加上兼顧午餐備料(半夜研究怎麼網購買菜),洗奶瓶洗到指間發炎,依然的在尿布、洗菜、剝菜、洗米、煮肉
/
接著,中午去公園前,將雙寶的活動殘餘收拾玩,順便做個活動紀錄,按下電鍋出門(煮飯打掃),在公園顧著他們的安全(圍安人員)、中午回來洗手吃飯,切水果餵食,堅持BLW又弄得滿地滿身,幫雙寶洗澡後,補個奶,哄午睡(侍寢),
/
下午雙寶起床後說故事,畫畫(陪玩姐姐)、出門借書,準備晚餐備料,煮晚餐(煮飯打掃),又是個尿布和陪看書、跳舞、做活動或說故事的TEMPLE,假若雙寶不早早就寢睡覺,弄到更晚,自己的時間被壓縮之下,就得更晚睡!(不包括採買和洗衣烘衣折衣等例行事務)
本來照顧嫩應已經得 #吃喝拉撒全照顧,遵照教養發展給予孩子聽嗅味觸刺激,無論是:音樂、大自然、小肌肉訓練、大肌肉訓練、視覺刺激、美感培養、閱讀習慣、語言能力、情緒回應等。現代資訊爆炸,凡事盡心的父母親,還會努力上父母學院,上網爬文孩子的各項教養議題,去進修父母和關係課程,若在孩子跌倒或感冒時,逢親友多說一句「怎麼把小孩顧成這樣」更容易感到心累無力!
/
這一切,就在那「說不上來的每一天」中的流金歲月裡,留在自己和孩子在他的 #早年沒有文字的潛意識記憶裡邊。(更遑論 #不3c育兒、以 #自然食物為主、 #除蹣抗過敏的生活堅持,育兒這件事情在勞務方面就更重,若要能 #情緒回應,#兼顧孩子認知發展,父母更需做許多事前功課,彷彿變成育兒專家,十八般武藝樣樣得涉獵的瘋狂爬文達人)
書中作者由自己的觀點切入提到社會對於性別預期的不平等,導致家務失衡的分配,敏感的一方永遠敏感,另一方則是無法理解和給予確切的支援,這時候親密關係就大受影響。
例如:結婚的兩人是高中同學,受同樣高等教育,但在步入家庭後,照顧孩子的那一方似乎就蛻變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例如「#陪玩閱讀x家事達人x煮飯(研究自然的食物)x #觀測風向溫度(怕孩子生病)x #家人生病後各種中西醫學常識x精油專家x時令季節蔬菜好買家等角色」這個有趣的現象,都在這說不上來的勞務中,一日一日滾動著進行
而這些情緒勞動,並不是其中一個性別特別敏感或者扛事情來做,而是為了讓「#每件事情順利運轉而承擔的無形精神負荷!」作者透過他的社會觀察和歷練,以第一人稱、洗鍊的文筆,一語道出女性(照顧家人者)在家庭生活中無形的精神壓力,以及不為人覺得"該被提""該被珍惜"的各種勞務狀態,提醒在關係中的所有人,對這個家庭照顧者和育兒角色予以多點關懷及珍惜,我想,無論是育兒、照顧長輩、或是身旁罹病的重要親人,他們的付出都是需要格外被支持和珍惜,畢竟「關係」中的付出,進進退退本就不易,若額外付出的那人,我們得更加 #給予肯定和鼓勵,以 #正向肯定取代負向挑剔,絕對是增進關係的要點,跟大家分享這本好看的書籍!
#有方文化
博客來網路書店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0629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戰勝神經內分泌腫瘤:全方位的積極治療、緩和醫療及心理照護》介紹 訪問作者:陳佳宏 醫師 內容簡介: 好發率比胃癌、胰臟癌高?! 台灣首本專論全方位預防神經內分泌腫瘤 神經內分泌腫瘤不是罕見疾病,盛行率比胃癌、胰臟癌更高! 全身的內分泌和神經系...
吃喝拉撒全照顧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戰勝神經內分泌腫瘤:全方位的積極治療、緩和醫療及心理照護》介紹
訪問作者:陳佳宏 醫師
內容簡介:
好發率比胃癌、胰臟癌高?!
台灣首本專論全方位預防神經內分泌腫瘤
神經內分泌腫瘤不是罕見疾病,盛行率比胃癌、胰臟癌更高!
全身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作用的地方,都有可能引爆地雷,
咳嗽、氣喘、腹瀉、心悸、熱潮紅、皮膚炎……,
你以為的小問題,卻是大症狀,早期診斷與治療,遠避腫瘤誤區!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罕見疾病?──錯!它的盛行率比胃癌、胰臟癌都要高!
☆神經內分泌腫瘤好發於──直腸、肺部、胰臟、胃部、大腸
★聚焦多面向照護──兼顧情緒與疾病,身、心、社、靈的照顧
☆晚期癌症適應──社區醫療,導入早期緩和治療
身體警訊篇
˙低血糖
˙熱潮紅
˙反覆腹痛、胃潰瘍
˙咳嗽
˙心悸、氣喘
˙發熱、盜汗
˙皮膚炎
NET醫療篇
˙與腫瘤捉迷藏:尿液檢測、CgA檢測、影像學檢測
˙手術最優先: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注射酒精,讓腫瘤壞死
˙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救命稻草──PRRT療法是什麼?
˙抗癌好累又好痛,該怎麼解決?
緩和醫療篇
˙緩和醫療VS.安寧照護,哪裡不一樣?
˙長照2.0,從住院銜接整個社區
˙社區居家照顧,吃喝拉撒睡全包攬
˙安寧緩和居家照護
心理適應篇
˙為什麼會是我?疾病認知的重要性
˙接受或者抗拒?癌症晚期情緒適應
˙CALM心理支持模式
作者簡介:陳佳宏 醫師
◎學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中
內科專科醫師
血液病科專科醫師
腫瘤內科專科醫師
安寧緩和醫學專科醫師
血液及骨髓移植專科醫師
航空醫學專科醫師
◎現職
國防醫學院副教授
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三軍總醫院安寧病房主任
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副秘書長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師資及心理腫瘤專家
作者簡介:呂敏吉 醫師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雙學士
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
◎經歷
內科專科醫師
腫瘤內科專科醫師
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現職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安寧療護科主任
臺北市政府醫務室門診院聘主任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一般內科主治醫師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師資
作者簡介:蔡惠芳 社會工作師/諮商心理師
◎經歷
社會工作師
醫務專科社會工作師
諮商心理師
◎現職
三軍總醫院社會服務室 社工師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師資及心理腫瘤專家
出版社粉絲頁: 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 BTT Health 博思健康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吃喝拉撒全照顧 在 夫夫之道 FuFuKnow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里歐說,他和我在一起久了!漸漸快要失去生活自主能力了!
也是,不只幫他打理吃喝拉撒(?)睡,
還能夠幫他整理好一切生活的事務,也難怪他會說自己越來越王子病。
擁有這位可愛的小王子,我覺得很幸福呀!
但也很好奇,如果有天我不在里歐身邊,他要如何照顧好自己呢?
後來發現我的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
因為Google Nest Mini新推出的智慧音箱,完全可以取代我呀啊啊啊!
哼!可是調情和攻守交換你沒辦法(?)
總是這是一集很可愛的開箱活動,歡迎大家來看里歐小王子的可愛模樣吧!
🧧 看完影片歡迎來臉書粉絲專頁參加活動,我們把Google Nest Mini智慧音箱送給你!
➡️ https://reurl.cc/j7DWgZ
🙏歡迎把這支影片傳出去,讓這支影片被更多人看見吧!
😍歡迎關注IG
夫夫之道➡️fufuknows
Leo➡️heyitsleo_kai
阿凱➡️eyo_wang
#Google #GoogleNestMini #夫夫日常
吃喝拉撒全照顧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希望這是香港人最後的歸宿嗎?】
團體現時就方案發起網上聯署,呼籲市民踴躍參與,由下而上推動政策改變,讓長者走在人生最後的道路上,活得有尊嚴。聯署詳情如下︰
民間方案網上聯署︰https://goo.gl/16GYdn
8+8方案內容可見於︰https://goo.gl/N3YKm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院及殘疾院舍接二連三發生虐待、性侵事件,關注事件的民間團體及工作小組及後組成民間巡查隊,巡視多間私營院舍提供服務的情況,發現大多數院舍的居住環境異常惡劣,殘疾院舍寢室不但「碌架床貼碌架床」,部分老人院舍更是十多名長者「共居」在極之狹小的空間。
院舍生活一切以方便管理為原則,院友最終淪為一個檔案編號,吃、喝、拉、撒、睡,既沒有選擇,更無法自主。人生的最後歸宿,只剩生存,沒有生活。
「呢個係咪我哋勞碌咗一世嘅一個長者,最後嘅人生階段,應該有嘅生活?唔應該囉,我哋唔應該咁刻薄,簡直係虐待我哋啲老人家囉!」照顧者Alice說。
Alice的母親今年96歲,患有認知障礙,Alice聘請了兩名外傭在家照顧母親,並讓出兩個房間予三人居住,自己跟丈夫則「做廳長」,每晚睡在客廳的梳化床。事實上,Alice早在2010年曾把父母送進院舍照顧,可惜院舍的環境及實際協助未如理想。
「當時阿爸未過身,但佢都有認知障礙,亦有失禁,得一個工人姐姐,好難應付兩個認知障礙病人,所以送佢哋住院……但住喺院舍裡面,對佢嚟講絕對唔係一件好事,原因係,就算你想飲一杯水,都唔容易;又譬如話,喺院舍裡,因為佢哋有認知障礙症,佢哋夜晚會有啲行為出現,其實院舍裡,夜晚照顧院友嘅職員係唔多。」
由於Alice的父親吃不慣院舍提供的食物,Alice當時每晚放工,就撲到院舍,與工人「一人推一張輪椅」,帶父母外出用餐,晚飯後把他們送回院舍,再替他們梳洗,服侍就寢。Alice回到家,已是晚上十一時許,翌日六時許又再起床工作。這種生活,未免太疲於奔命,終於Alice決定把父母接回家照顧。
後來父親過身,只剩母親一人,但由於母親完全失去自理能力,需要兩位工人照顧,也需要使用非牟利機構的日間照顧服務,開支變得一闊二大,連同尿片及雜費等,照顧母親最基本每月花費近二萬元。「真係好貴,我同丈夫依家都仲叫負擔到,但你叫啲基層嘅、窮嘅人點算?」
訪問的那個清晨六時許,兩位工人已起床,準備為Alice母親更衣沐浴、餵食早餐、量血壓等,每次把Alice媽媽由睡床搬到小輪椅、大輪椅,都需要兩位工人合力把她抬起才行,「我阿媽都幾重架,一個人抬得唔好,仲易跌傷佢!」為何要有兩張輪椅?「大嘅輪椅安全啲,重啲,出街時安全啲。但咁大部輪椅,喺依家居住環境下,好難使用,因此喺室內,我會準備一部輕巧嘅輪椅俾佢用,進出時方便啲。你都見到我呢度私人地方,都要用兩部輪椅去處理,你話院舍裡面,部輪椅可以擺喺邊?如果係電動輪椅,我諗連門口都入唔到!」
說到院舍居住面積問題,原來亦跟法例有關。現時《院舍條例》規定,院舍最低人均面積為6.5平方米,即約70平方呎,但該人均面積包括寢室及共用空間,即廁所、走廊、廚房、飯廳等等,真正寢室空間,則只有一張2.5呎乘6呎的床位,以及一個小型床頭抽屜櫃,「即係共用空間愈多,寢室就要遷就,變得愈細。」人生走到最後階段,所有物品和回憶,都塞在這個空間。至於輪椅、呼吸機或輔助儀器,大多數都未能放入寢室內,「就算放到張輪椅,都冇位轉彎!」Alice補充。
「我哋嘅《院舍條例》,已經有廿年冇改過!政府喺度推,我哋用多啲儀器,我真係唔知啲儀器可以擺喺邊。個空間係咪容許佢哋三個人一齊去做轉移嘅工作?一定唔得,因為張床只有一面單邊嘅空間,根本好難做到扶抱嘅工作,唔單止對院友有影響,最大影響嘅竟然係做嘢嗰兩個人,甚至只係得一個人,咁嘅工作環境,有邊個去肯做?因為直程係攞條命出嚟搏!點解成日話冇人肯入行,如果一項工作係容易勞損,係人都唔想做!」
根據《世界人權宣言》第25條,「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他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包括食物,衣著,住房,醫療和必要的社會服務;在遭到失業,疾病,殘廢,守寡,衰老或在其他人不能控制的情況下喪失謀生能力時,有權享受保障。」
院舍作為其中一種生活方式,必須以提供一個有安全感,能照顧院友情緒、社交及個人發展需要的生活環境為宗旨,並提供足夠醫療照顧和復康訓練的居所,讓院友從中實現自立支援的可能性,亦同時令院友享有私隱、自主和尊嚴的基本生活權利,擁有一個基本生活空間,是保持「生活質素」(Quality Life)的基本條件。
事實上,不少國家及地區早已在法例上列明不同空間的人均面積。舉例指,美國政府衞生部訂明每個單人房的最低樓面面積為12平方米,且不包括寢室配套,亦不包括寢室以外的空間;即使非一人房,法例亦規定寢室的最低人均面積為16平方米。台灣衞生福利部則訂明長者在院舍內人均面積為16.5平方米,另有具體列明寢室人均面積應有7平方米以上,而寢室外的「日常活動場所」人均面積為4平方米。
社署現正就《院舍條例》修例召開工作小組,張超雄議員辦事處及邵家臻議員辦事處聯同多個民間及專業團體,倡議院舍「8+8方案」,即寢室空間及共用空間各不少於8平方米 (即各約86平方呎)。
考慮到現行院舍執行提升人均面積標準需時,團體建議就標準設立過渡安排。第一級標準針對法例修訂後的新建院舍,其人均面積標準必須馬上符合16平方米;第二級標準則針對現時營運中的院舍,容許院舍可採用較新規定面積稍低的標準,並以自然流失方式營運,然而,牌照更換時需符合新建院舍的標準。
吃喝拉撒全照顧 在 玉福珠寶-基隆真愛密碼- 照顧全家吃喝拉撒,全年無休需要時就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照顧 全家吃喝拉撒,全年無休需要時就陪在你身旁,從不罷工媽媽,全天下最辛苦的勞工今年母親節,用真愛密碼表達你的感謝吧! ... 就送平安瓷杯禮盒!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