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 #史明歐吉桑 的身影,對於我輩台灣人,代表著什麼樣的意義,又提點著我們什麼事情。
在兩年前,史明歐吉桑離開了我們;昨天,我參觀了首日開幕的 Su Beng-史明文物館。
我想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從現實出發」
在文物館內,放著堆疊的三台電視,一台播著世界大事、一台播著台灣大事、中間那一台播著史明歐吉桑的演講。
那是二三十年前,史明歐吉桑演講的珍貴畫面,雖然他那時雖白髮蒼蒼,不過也依然帥氣,用中氣十足的聲音向台下的聽眾,分享他走過這麼多年革命路的思想與理念,熱情而堅定。
他說要「從現實出發」,短短五個字,卻有非常強大的重量,不是所有人都扛得起。
與其花時間空談理想,空談台灣的未來,不如 #捲起袖子,為台灣打拼。史明歐吉桑用他百年的時光,實作給大家看,他是如何思考台灣、觀照世界,再從現實出發,替台灣意識打下根基。
我相信史明歐吉桑的思想,一直活在我們心中,作為年輕的政治工作者,我們會一直謹記史明歐吉桑的教誨,繼續走下去。
-
一踏進史明文物館的門口,就可以看見歐吉桑在2009年親手寫下的字跡:「台灣的進步,#由台灣青年開始才能有效果」
展覽從歐吉桑小時候的人生軌跡開始,另一邊的空間陳設了還原度超高的 #新珍味 模型,從建築物外觀到大家懷念的招牌,還可以看到在房間苦讀的歐吉桑身影。
上了樓,可以看到整面的「獨立台灣」文集,讓大家得以翻閱、得以繼續思索台灣這塊土地、這個國家的未來。
過個轉角,是史明歐吉桑倡議台灣民族主義以及組織台灣獨立會的點點滴滴,從1993年到2009年,史明歐吉桑堅持著體制外的大眾路線,在旁邊的壓克力板上這樣寫著:
「史明一生堅持推翻殖民統治的體制外革命路線,對於體制內改革路線卻抱持尊重的態度。每逢台灣總統大選,都會用車隊、遊行等方式呼籲「 #台灣人支持台灣人」,支持每一位站在台灣立場的候選人。對他來說,體制內改革與體制外革命並不衝突,也非平行,而是相輔相成,才能實現台灣獨立建國大院的兩條軸線。」
-
一路看到最後,是史明歐吉桑的房間。
旁邊牆上的日曆,停留在2019年9月17日,那是史明歐吉桑待在新莊住所的最後一天。
那是台灣常見的那種白底藍字,中間是大大的數字日期的日曆,每天都會有不同格言那種,那一天的格言是「懶惰、散漫、無所事事,看起來在享清福,實際上是在糟蹋身體。」
日曆一直停在那天,時間就像凍結了一樣,雖然歐吉桑沒有說過那句話,但當我看到那張日曆,就像冥冥之中有些安排一樣,我一廂情願的認為,那也很像是歐吉桑會說的話。
好像可以聽到歐吉桑的聲音迴盪在耳邊,要我們不要無所事事、不要糟蹋身體。
-
史明文物館空間雖然不大,不過處處可見巧思,可以慢慢逛很久很久,這個文物館不僅承載著史明百歲人生的重量,更 #承載了史明歐吉桑對我輩台灣人最真切的期許。
謝謝史明歐吉桑。
謝謝敏紅姐、謝謝阿忠哥、謝謝藍士博館長、謝謝史明教育基金會與所有協助史明文物館成立的大家,讓史明的精神得以傳承。
也希望大家,可以自己來一趟史明文物館,感受對台灣的愛、對革命的無所畏懼、以及對理念的永不放棄。
-
【史明文物館】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110巷17號3樓
開放時間:周一、二休館,周三至周六開放10點至12點、14點至17點兩場次,採預約制入館參觀。
線上預約:https://tw400.org.tw/booking.php
史明文物館新珍味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陣子受邀參觀Su Beng-史明文物館 史明歐吉桑的家
史明文物館非常用心保存很多歐吉桑看的書、聽的唱片,還復原了在日本池袋的新珍味,雖然大家現在吃不到超好吃的大滷麵,大家有空請一定要去預約參觀,一起了解影響我們台灣深遠的史明歐吉桑!
史明文物館新珍味 在 高閔琳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 Taïwan】不朽的青春
我訂購的畫冊終於到了。
一整天充滿難以言喻的幸福感。
忙碌工作中,難得的小確幸。
...永劫不死的方法只有一個...
......就是精神上的不朽......
——— —————— 黃土水(1895~1930)
眾人都瘋的奈良美智,我,確實也算喜歡。
但真的讓我深深著迷的,是1920年代以降,多位台灣本土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刻畫著時代與精神、探尋藝術真理的熱情,更觸及了靈魂的深處。
#不朽的青春 #臺灣美術再發現
#黃土水 之外,畫家我特別喜歡———#陳澄波、#廖繼春(我喜歡早期)、#李梅樹、#顏水龍、#陳植棋、#陳進、#楊三郎、#李石樵、#張萬傳、#洪瑞麟⋯⋯(我個人偏好油畫和複合媒材,遠勝於膠彩、水墨、廣告顏料壓克力等)。
沒有時間北上看展覽,但也手刀訂購了兩本不同封面的畫冊;期待有一天高雄市立美術館也能展出這些美好的作品,屆時,我會 #搭乘輕軌去看展。
與喜愛藝術的朋友分享💜
—————————————————————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
The Everlasting Bloom: Rediscovering Taiwanese Modern Art
展期|2020.10.17-2021.01.17
地點|MoNTUE北師美術館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及國定例假日休館
(1/15與1/16延長開放至20:00)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本展不收費,請配合實名制至櫃台填寫表單。
為保護作品安全,敬請保持安全距離,並協助寄放超過A4尺寸的包包。
自1920年代以來,臺灣現代美術的潮流蓬勃發展,參與創作、鑑賞美術被年輕世代視為追求現代化的一環,也是實現新時代文明社會的象徵。美術家一旦創作出被高度認可的藝術作品入選大型展覽會,便成為新時代的文化英雄,他們的作品成為臺灣新文化理想的里程碑。許多有志青年背負著家族與社會的期望,前往日本、歐洲留學,紛紛接受新時代的洗禮,帶回珍貴的經驗與創作生命。
他們竭盡心力創作的結晶,超越時代的政治紛爭,成為臺灣的文化記憶寶庫。美術作品不僅是臺灣面對現代轉變期的視覺紀錄,藝術家的視線,更可說積極為此時期的臺灣,從各個面向上率先打開視覺與想像上的邊界。藝術家們一方面接受嚴格的技法訓練,但又時時思索著屬於此時此刻的獨特表達:如何描繪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的山岳草木,或者身邊關愛者的樣貌;一點一滴的生活記憶,或者一腳一印的旅人觀照;要如何在畫面中融合不同的文化傳統,或更進一步地放眼未來,思考臺灣百年後的美術,會是怎樣的一番風貌。這些對於現代世界的思索、感受、熱情,一一綻放在這些前輩畫家的作品當中。
由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支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顏娟英教授為首,聯合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相關學者的研究團隊,從藝術家後代、私人藏家及公立博物館等來源,積極調查散落四處的臺灣前輩藝術家作品,透過研究和修復這些早已淡出公眾視線的作品,讓大眾有機會「再發現」臺灣美術。
本展共展出47位臺籍及日籍藝術家,74件作品,展覽分為六大子題:破曉的覺醒、生命的凝視、風土的踏查、傳統的變革、歲月的憶念以及旅人之眼,並展出藝術家畫稿、相關文獻資料和紀錄影像。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名來自黃土水1922年〈出生在臺灣〉,企圖展現百年來這輩藝術家透過藝術創作追求「精神不朽」的時代精神。「再發現」不僅指涉曾被認為佚失作品的新出土,同時也意味著對已知作品新史料的「再挖掘、再認識」,期許透過展覽讓我們與過去對望並對話,讓文化的邊界擴展至最大程度的開放性。
#藝術家|丸山晚霞、河合新藏、藤島武二、呂璧松、石川欽一郎、西鄉孤月、富田溪仙、那須雅城、小澤秋成、川島理一郎、鹽月桃甫、鄉原古統、木下靜涯、梅原龍三郎、小原整、陳澄波、黃土水、山崎省三、鮫島台器、呂鐵州、林克恭、郭柏川、廖繼春、李梅樹、顏水龍、藍蔭鼎、何德來、立石鐵臣、陳植棋、陳進、楊三郎、李澤藩、林玉山、郭雪湖、李石樵、張萬傳、陳德旺、劉啟祥、陳清汾、陳敬輝、洪瑞麟、張義雄、呂基正、鄭世璠、林之助、廖德政、蕭如松(依出生年排序)
特別邀請|藝術很有事 、木漏類比
總策畫|林曼麗
策展研究團隊|顏娟英、蔡家丘、邱函妮、黃琪惠、楊淳嫻、張閔俞
視覺設計|林秦華
展場設計|別音設計 Noiz
展場工程|華宮工程有限公司
運輸佈展|翔輝運通有限公司
前導短片|藝術很有事、木漏類比
語音導覽|王榆鈞 王榆鈞 Yujun Wang
作品拍攝|林宗興
展覽攝影|黃宏錡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
協辦單位|山口縣立美術館、台陽畫廊、 台灣50美術館、學偉建築事務所 / 呂雲麟紀念美術館、李石樵美術館、 李梅樹紀念館、李澤藩美術館 Lee Tze-Fan Memorial Art Gallery、防府市、 松本市美術館 、河上洲美術文物、 林之助紀念館 Lin, Chih-Chu Memorial 、長流美術館 、阿波羅畫廊 Apollo Art Gallery Taipei、南畫廊、屏東縣政府、秋惠文庫 Formosa Vintage Museum、財團法人陳進紀念文化藝術基金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寄暢園、郭雪湖基金會、福岡亞洲美術館、臺北市立太平國民小學、臺北市立太平國小校友會、臺北市立美術館(依單位首字筆畫順序排列)
合作單位|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 北投文物館、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贊助單位|美術館之友聯誼會
設備支援|SENNHEISER 森海塞爾
媒體協力|TAAZE讀冊生活、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典藏 ARTouch.com 、非池中藝術網、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活動協力|或者 書店
語音導覽起步走☞https://m.me/158283004253255?ref=w13189664
官網上線啦☞
https://montue.ntue.edu.tw/theeverlastingbloom/
邀請朋友參加活動☞https://reurl.cc/2gYp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