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老師就業過程及舞蹈領域職業線上講座,前天圓滿結束,感謝臺灣藝術大學大四班的邀請,第一次的線上演講就獻給「毛躁」班,因為看過他們班的畢業製作,本來很期待可以見到大家,希望你們未來都能帶著熱情跟初衷前進❤️
每次的分享都希望能夠帶給所有同學,對未來更多及不同的想法,其實不一定要走教學,也不一定要走舞蹈相關,人生的道路有好幾種,擇你所愛,堅持下去👊,沒有人一開始就是很厲害的
過去學習的生涯中,我也時常想不到自己的優勢跟優點是什麼,覺得自己沒有很差,但是也說不出自己哪裡特別好。開始教師資培訓後,我發現認識自己是非常重要卻也容易被忽略的,明明很多年輕的孩子是非常有才華、優秀,人生卻永遠烙印著第三者對自己否定的話,導致做什麼都對自己沒信心,很常質疑自己。
於是,昨天演講的期間,我點了幾位同學互相說對方及自己的優點,有個同學說講自己的優點好難,但是看見好幾位同學都用訊息分享他的優點時,心裡真的暖暖的,對啊,真心稱讚別人其實就這麼簡單跟自然,肯定自己其實也不難,但是一路上,學舞蹈的小孩大部分,都是較多被否定中成長的(親戚、鄰近說著幹嘛讓他學跳舞?有前/錢途?),只能好還要更好(或是就一天過一天),再一直追求好的路上,卻漸漸遺失了對舞蹈最重要的…(填空題~)
舞蹈 應該是可以快樂跟享受的,當然走入專業,嚴謹的訓練是必須,但該怎麼能夠讓自己同時擁有情跟技術,這也是我還再學習的
只希望每次的演講,都能告訴每一個同學,你們真的很棒,你們都是獨一無二的
愛大家
#可惜行銷老師沒分享到 #我們行銷老師很厲害
#六月線上師資培訓課程熱烈報名中
#詳情請私訊小編 #居家學習
#歡迎各專院校邀約演講
#誰說舞蹈系沒前途 #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台藝大 #演講 #感恩桂娟老師雖沒課但依然全程陪伴
#享受人生 #人生享受 #舞蹈 #跳舞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屁孩 Ry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屁孩 Ryan【無與倫比的愷璜】 詞/屁孩 Ryan 曲/Newstreetmelody Beats (副歌) 愷璜 愷璜 愷璜 當他們問北藝校長是誰 愷璜 愷璜 當其他老師還在叫我閉嘴 我們校長已經留著馬尾 愷璜 愷璜 愷璜 你們一定覺得奇怪我知道 前面焦點舞團一切都還好 突然來了一個屁孩在上...
台藝大 校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偶然遇見了好棒的聲音。回想起十四年前,剛到台北的我,有幸展開了一段時間的駐唱生活,那時候還沒開始創作,帶著從高雄到台北的夢想,哼唱著一首又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幾乎每天都在不同的餐廳駐唱。當然有起落、有遇見冷漠的眼光,或者專注聆聽的雙眸,那時候好像什麼都不怕,因為我喜歡唱歌勝過一切,好像能夠哼唱著就擁有了世界。
後來在這座城市承載了許多,包括對自己的懷疑。但在那當下,我遇見了一群好棒的人,他們陪伴我度過我最迷惘的日子,在我自己也認為我不行、就這樣打算放棄一切回去的時候,他們告訴我:「你那麼喜歡表演,為什麼不去考戲劇系呢?」就因為這句話,讓我展開了台藝大四年的旅程。還記得新生訓練前一天,他們開車載我到板橋,要帶我先熟悉新學校的環境。
永遠、永遠都無法忘記那個夜晚,你們比我還開心,比我還驕傲我即將展開新的道路,同時也鼓勵我開始創作。就因為這樣,才開啟了也翻轉了我的人生,從此不管戲劇或創作,是我真正嚮往的未來。今晚聽著台上的歌聲,好想你們,好想、好想再想說一聲謝謝,即使在那之後我們各奔西東,但曾一起走過的路、支撐彼此的點點滴滴,一直在我心裡,從來沒有忘記。願我們都是自己心中的理想、活出我們最想要的模樣,願未來有重逢的一天,能開心的訴說分享我們曾有的時光。
很美好對吧,我真是一個好幸運的人,總是遇見那麼好的人。
台藝大 校訓 在 徐展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是展元,日前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演講
感謝同學對演講,超級熱烈回應!笑聲不斷!
對於大學的同學,我想對你們說:立志要趁早!
利用大學四年,好好思考將來你想做的是什麼?
絕對不要渾渾噩噩就虛度了大學四年光陰喔!
新生訓練之後,可是一晃眼就到畢業典禮囉!
---------------------------
我去各學校演講,除了分享我的經歷與故事,
其實也讓我學習到很多東西啊!很是開心!
我由衷感謝曾經來聽過我演講的各位好朋友們。
#台灣藝術大學 #台藝大 #演講
台藝大 校訓 在 屁孩 Ry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屁孩 Ryan【無與倫比的愷璜】
詞/屁孩 Ryan
曲/Newstreetmelody Beats
(副歌)
愷璜 愷璜 愷璜
當他們問北藝校長是誰 愷璜 愷璜
當其他老師還在叫我閉嘴
我們校長已經留著馬尾 愷璜 愷璜 愷璜
你們一定覺得奇怪我知道
前面焦點舞團一切都還好
突然來了一個屁孩在上面亂搞
不知道在唱什麼還要跟著拍手陪笑 (ㄏㄏㄏ
抱歉請各位忍耐
他們當初找我我也覺得奇怪 (咦
平常我都在唱美腿奶子還有天菜
但算了反正只要三分鍾我爽拿五千塊
柯市長各位老師大家好
接下來請讓我當個北藝大嚮導
為您做個簡單校園觀光介紹
等等觀禮結束要往哪個景點跑 (shh
達文士 有夠難吃 千萬 別嘗試
藝大咖啡 鬆餅冰淇淋我推
阿福草 要吃漢堡就去那裡找
寶萊納 啤酒夠殺喝了妹子給你吹喇叭
目前設有電影 美術 戲劇 舞蹈 電影 文化資源
新媒體等六個學院 都在台灣前線
沒在給你搞學店 學生有點邊緣
只有兩隻牛在鷺鷥草原
對 我來自北藝大戲劇系
有點叛逆 屌兒啷噹氣息 無法自己
他們常以為我來自東區 我只能say sorry
這身反骨性 格來自妖山氣
什麼都沒問題 就別說我綜藝
不然就給你看出了名的藝術家脾氣
(副歌)
翻開愷璜歷年成績
1982 藝專美術第一
八年後巴黎 美術學院第一等級
傳奇的經歷 沒在跟你遊戲
從其文到愷璜 北藝不在徬徨
有了前任的教訓我們絕不能忘
上膛 所有責任愷璜一肩扛
每年都拿補助全國藝大我們最猖狂
從各方面改革
別讓台藝大超車
他們屁股再燒著
跪著找我們求和
但也别太兇校長打算成立藝大聯盟
實習合作運動 有事作伙一起衝
把北藝公園真的變回北藝校園
都沒機車格 拜託今天就去畫線
祈禱鎖車杯杯別再讓我遇見
餐廳 真的 不用 每間 都要 這麼 貴
年輕 窮苦 學生 沒錢 苦笑 去陪 睡
知道得靠遊客才有經費
那能不能藝咖都給我五折優惠
奇文做的普普但已經退位
新校長愷璜 未來充滿機會
(副歌)
台藝大 校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林辰勳 – 藝術創作展
專訪: 林辰勳
以土展現作品生命力,體現足跡暫留的風景
林辰勳最初以空間維度為探討、社會性別為議題,形塑人體與動物的個體交融,對觀者提問。近期以哲學思考為切入點,回歸自然與身體風景作為探討主題。
濃眉大眼、帶有新世代叛逆氣息的創作者林辰勳,說到自己走入藝術創作,沒有戲劇性的故事或轉捩點,源自國中時期對於學科課業不上手,因此進入復興商工美術科就讀,在接受基本繪畫訓練的過程漸漸產生興趣。2011年進入台藝大雕塑系。
▶經驗的傳承◀
林辰勳的作品以「土」為主要創作媒材,他認為土能展現作品特有的生命力,展場作品則使用土翻為FRP或銅的材質作表現。在他作品中常見人體和動物特徵,這些部位有時相互結合、或是個體帶有多種性徵,作品色澤晦暗而風格寫實。林辰勳談到自己的父親,是一位以多媒材創作藝術家。他自幼看到父親創作,這樣的過程與時間累積了自身的審美經驗,創作多少有些受到父親的感染,融合生活感知,體現對於藝術與自身探討的追求表現。
▶空間解構與置換◀
首次面對創作時,林辰勳感到毫無頭緒,身為一位立體媒材的創作者,他決定嘗試以空間為探討方向、以及人類對於窺視的慾望本能為出發點,闡述手法以理性的科學論點去闡述維度空間,將人體拆解、重新建構,觀者透過新組合的樣貌,窺探作品內部,成為一種新的視角《型釋系列》作品。而這樣使成品「內部外顯」的手法,也是貫穿這幾年作品脈絡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
▶切入社會&性別議題◀
在《型釋系列》作品發表後,林辰勳發現以建解構空間為理念,使觀者與作品難以產生共鳴。於是他將空間的探討,轉為對社會議題的關注,以人體與動物為要素、展現赤裸軀體或動物樣貌,以及主流審美所謂的「不完美狀態」他表示這些特點的存在,彰顯出其它完美的部分。這個階段,作品帶點諷刺調性的視覺刺激,林辰勳試圖反問觀者,如何反思人與動物的主客體關係?這些在作品中無聲的提問,推翻人們習以為常的觀念,例如:男女性別二分法的存在為何是主流?此系列當中具有意題性的作品《騸》與《犬孺》,由澳洲的白兔美術館(White Rabbit Gallery)所典藏。
▶自我探索的回歸◀
以社會與性別議題為主軸的創作,衍生出後來林辰勳對於人與本我之間的探討、存在主義的理論應用。在後來他認為這樣浩瀚的學術範疇、理論無止盡的辯證沒有對錯,也沒有結果,如同藝術一般重要的是釐清過程,作用為刺激觀者與雙方跳脫思維、催化議題發生。沒有終點的學術理論,使林辰勳再次思考創作心路歷程,如同自我探索的進行式,他反思自己對於負面、悲沉議題的興趣與常態表現,以及自己在與人對話時不自覺地觀察、產生的異想小劇場,將這些覺察回歸到的自我狀態,將對外的問號引導回本身,他認為唯有充分探討自我,紛雜的思緒終能歸為平靜,進而展現真實的自我。
▶回歸故居◀
在台藝大就讀研究所階段,林辰勳搬離宿舍、離開學校共同使用的工作室,回到瑞芳故居,諾大的空間獨身一人創作與居住。脫離群體、環境的變動,讓他隔離外在,更能沉澱自我。兒時全家常前往瑞芳山區,在周末走入自然當中,對居於城市的人們而言,嚮往自然成為一種本能的驅使。然而身處自然環境的人類還是穿著衣物,在平日返還城市,這樣一個矛盾的存在,都是林辰勳藉在觀察自我與他人之後,將自己對於自然界的依戀結合這樣的狀態,轉換為創作,新系列作品以解構後的軀體片段結合自然風景,貫穿創作脈絡、回歸自身的探索。
▶創作意義與目標◀
對他來說現階段的創作為自我探索的脈絡,旅程走到此站停留於自身的回歸與思考。談到藝術呈現的方式,他認為無論是自然環境、宇宙空間、宗教與各行各業當中,人們生活的不斷進行就是一種創作,在他的認知當中藝術其實沒有距離。將生命中片刻的時光,透過藝術創作來探討追尋、細思品嘗,將自己對於生命意義的體悟化為作品,進而與觀者的生命經驗產生共鳴與對話。
林辰勳-回歸自身為探討主題,體現足跡暫留的風景。
林辰勳簡歷:
學歷: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研究所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
獲獎 :
2017 106年全國美術展 - 雕塑類金牌獎
2016 第28屆奇美藝術獎 - 具象美術創作類
2016 105年全國美術展 - 雕塑類 銀牌獎
2016 第79屆台陽美展雕塑類 - 優選獎
2015 新北市美展雕塑類 - 優選獎
2015 第27屆奇美藝術獎 - 具象美術創作類
(2015年前因篇幅省略)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7/08-2017/09/03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台藝大 校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木雕創作展 #翁千筑專訪
靜止的溫柔與憂愁
著迷於人們淡然所思的表情與氛圍,翁千筑以木雕刻劃人像,試圖傳達生命經驗中的憂愁與溫柔,期許作品中的生命力讓觀者投射所感。
▶成長過程◀
成長於嘉義布袋的翁千筑,與我們聊起自己的成長過程,每位家人對她走藝術創作這條路都有所影響。對文化歷史很有興趣的父親,節儉卻不吝於為家中添購書目,許多美好的童年回憶就是伴她成長的漢聲繪本。在幼稚園任教的母親,讓她幼時開始接觸摺紙、3D手作紙模型,啟發在立體類創作的興趣。除了父母親,身為老么的翁千筑有兩位優秀的姊姊,她微笑說家有三姊妹,十分熱鬧也發生許多趣事,從小擅於畫畫的二姊可說是繪畫的啟蒙者,說到大學考取台藝大雕塑系,翁千筑笑說進入台藝大是一圓與姐姐同校的夢想!
▶求學與踏入創作◀
木雕創作削、切這樣(減)的過程,對翁千筑來說如同挖鑿內心深處,在創作時釋放自己情感,這也是為何翁千筑如此喜愛木頭的原因。她從小性格就很鮮明:我喜歡整理東西、收納整齊,也善於保存物品,應該是有點整理癖吧!在她的創作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不疾不徐的步調,與有些內斂拘謹的氣質。在台藝大求學期間,只要創作上遇到技法上的瓶頸,翁千筑便會默默投注更多時間來克服問題,也因此經常在早上五、六點遇到來工作室看學生作品的老師。翁千筑認為老師們願意在課後私人時間來關心學生創作很令人感動,也感受到系上師生間緊密的關係。木雕創作的啟蒙恩師為賴永興老師,另外一位楊北辰老師則是思想上的啟蒙老師,畢業展時楊老師一句話:妳的作品有一種氣質。成為翁千筑持續創作的原因。大學畢業後為顧及生計歷經了五、六種工作,其中有台北故事館的導覽員與咖啡廳店員等,也因為擔任導覽員這份工作,有了機會訓練面對大眾的膽量與口條。
▶以人為創作◀
從很小開始翁千筑便對(人的表情)產生興趣,尤其著迷中性獨特的氣質,作品中的人物多半來自翁千筑的想像,再參考自己的樣貌刻劃而成,藉由記住生活中片斷的畫面或感受,表現記憶中的情緒。
人物木雕創作者中,翁千筑很欣賞日本的舟越桂和義大利Bruno Walpoth,他們的作品都有著平淡的表情,卻極具情感穿透力,能深深打動她。兩位木雕家的作品呈現也是她想追求的美與目標。Bruno Walpoth曾說他對自己所有的作品都不是最滿意,因此對於作品總是不太自信。翁千筑覺得自己的作品總是不滿意、覺得可以更好,一件作品的形成要經過思考與多次的修改與調整,因此她期許能將沒有自信的部分轉化為前進的動力,讓創作達到更高的境界。
▶溫柔與憂愁◀
此次展出主題(靜止的溫柔與憂愁)象徵著正面與負面情緒,兩者存於她的性格當中,也在作品中交雜並存著(憂愁)來自於她的性格特質,經歷親人的病逝,以及生活不穩定所帶來的焦慮、憂愁與壓抑的狀態…,在翁千筑看似平靜的表情下,內在部份卻是情感濃烈、亟欲宣洩,卻又難以釋放。她將這些情緒置入作品當中。除了憂愁,(溫柔)也是她本質的一部份,那淡淡的溫柔是什麼樣呢?翁千筑舉例攝影師Jenny Lewis在母親與新生兒的系列作品中,母親溫柔而淺淺的微笑,就像是她欲表達的溫柔氛圍。
▶將生命經驗融入作品中◀
翁千筑所刻劃的人物以簡單的肢體動作,表達出在生命中各種困頓、焦慮抑或欣喜的心理狀態,希望作品能呈現某種情緒與氛圍,緩慢滲透而出,引領觀者進入我想表達的靜與美。相似的沉靜感,藉人物臉部些微的表情差異和肢體動作,營造出不同的氛圍。
藉由下面介紹本次展出的三件作品,希望能讓讀者與觀者更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與氛圍,(夕陽下等待)刻劃年輕女子拉長著頸與思索的表情,似乎獨坐久候多時,源自於翁千筑看見至親坐在椅上、思念已逝老伴,那看向窗外、望其歸來的樣貌,將等待思念對方的氛圍轉換為不同形體的木雕呈現出來。(入懷)刻劃兩位相似的人們輕擁彼此,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默契不言而喻、樣貌有許多契合之處,這件作品在表達遇到氣味相投、聊得來的知己時,感到輕柔放鬆的甜蜜、欣喜之感。(融不進的圈)則是翁千筑以自己的樣貌作刻劃,前傾的姿態像是想要接近,卻微駝著背、避開視線交集。人物的表情與姿態象徵創作者逃避於人群,卻想與他人建立關係的矛盾感,消失的嘴巴代表其不善言語,在團體中常感覺到格格不入的邊緣感,孤獨而壓抑的心理狀態。
電影導演李安曾說:我是個脆弱的人,但我真誠地面對自己的脆弱,才有動人的作品。對翁千筑來說,創作像是揭露自己內在的過程,當中有些矛盾、猶豫與膽怯,對她來每件創作都像是一種自我挑戰與突破。
翁千筑 – 以木雕將記憶中的情緒用簡單的肢體動作刻劃出來,靜靜傳達那憂愁與溫柔並濟的氛圍。
翁千筑簡歷:
2012 / 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畢業
2014~至今 /進駐於435藝術家工作室, 435藝文特區, 新北
獲獎經歷:
2016 / 第34屆桃源美展雕塑類 入選,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桃園
2014 / 臺灣國際木雕競賽 入選, 三義木雕博物館, 苗栗
2013 / 臺灣國際木雕競賽 佳作, 三義木雕博物館, 苗栗
2011 / 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 師生美展 木雕類 優選獎, 新北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