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前幾天接受訪問的問答集, 談到的是一些經常在面試的過程中發生的對話.
這當中最常被討論到 (我個人也覺得最難簡單回答) 的是"年輕人別太計較薪水"這一點, 很多網路上的意見都說這是塑造奴工的洗腦教育. 我自己的看法是, 如果今天Google, Facebook, Netflix, 台積電...要offer你一個實習機會, 但沒有薪水, 你會批評它是假實習真奴工, 還是會火速地去爭取實習的機會? 所以無論如何我還是認為能不能學到東西, 產業和公司的未來發展比薪水來得重要; 但很有趣的地方是, Google, Facebook...這種等級的公司會跟實習生計較薪水嗎? 不會, 它們給的薪資極具競爭力, 甚至比很多公司的正職員工都優渥.
所以, 如果你是剛踏進職場的年輕人, 真的不要太計較薪資; 但是如果一個老闆老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你恐怕應該對這種公司敬而遠之 (但如果是在職涯論壇上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的, 我覺得那比較像是給後生晚輩一些提醒, 是真的還好...)...
台積電實習生薪水 在 張顯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蔡英文眼中的經濟狀況為何與人民感受差異這麼大?
要解讀蔡英文的經濟觀,必須先瞭解蔡英文的出生環境與背景,蔡英文是台灣經濟起飛前少數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她在就讀台大法律系時,班上只有她與另外一位同學兩人,有私家車可以開。27歲時取得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法學博士學位回台在政大任教,擔任公職多年,從政後擔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僅僅不到一年,之後參選過一屆新北市長,最後榮登總統寶座,沒有擔任過各階層的地方父母官,人生至今一路順風順水。就蔡英文的出生與人生資歷,她看到的台灣經濟狀況跟庶民百姓的你我是皆然不同的!即使是在總統大選期間或擔任民進黨在野時黨主席,她其實從來也沒有真正走入所謂的「民間」,瞭解庶民之苦,庶民經濟!
民進黨全面執政以來,真的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黨內不要說是要角,就連一些阿貓阿狗的經濟都已經大幅好轉,因為增設了許許多多的黑機關,全部不必參加考試,只要說你行,你就行,薪水大概都是每月七八萬打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號稱史上最高薪的實習生、北農總經理吳音寧,總收入每年突破250萬以上,也帶給台灣的年輕人無限希望。蔡總統眼睛所見、耳朵所聽、心裡所想的就是這批綠朝新貴,難怪會說經濟表現好,薪水高,幸福感勇奪亞洲冠軍,但那絕對不是你或我,除非你剛好很幸運是民進黨少數那一撮權貴!
台灣股市站上萬點很久,但跟一般民眾有任何關係嗎?股市只是有錢人的遊戲場,何況這波大漲誰都知道是由外資帶動,指標股台積電外資持股比例已經超過八九成就可以略知一二,真正有賺到股市財富的恐怕只有外資、投信、自營商跟少數的大股東,而絕大多數的散戶在股市還是虧錢的人比賺錢的人多,而外資基本上都是熱錢,遊走在各大股市、匯市並沒有在台灣創造出真實的就業率,更別說留在台灣消費。
過去台灣產業以製造業為主,從業工作人口多,所以經濟發展的果實多數可以攤分到一般民眾手上,是「藏富於民」,也讓台灣錢淹腳目成為流行用語。然而,台灣近些年外資真實投資實業的越來越少,台資也不斷外移,是否如此,蔡英文、賴清德每次出席外僑商會、台商年會時,均不約而同呼籲投資台灣就是鐵證,沒有實質投資創造就業機會,擴大提高人才需求,用最自然的方式拉高台灣的實質薪資,兩年來不斷的在現有產業中要求雇主加薪,反而導致雇主減少雇用人數,增加勞工工作量及壓力。還沾沾自喜說民進黨執政提高了勞工薪資,但做法盡是「釜底抽薪、殺雞取卵」的笨方法!
民進黨政府無法解決台灣投資的五缺困境,為了讓執政數字美觀,強推掏空台灣並不前瞻的「錢沾計畫」,主要作用說穿了只是綁樁與撒錢給特定人士,難以惠及多數民眾,是「藏於富民」!無怪乎蔡總統與賴院長及陳菊秘書長們的感受與多數民眾相差這麼多,畢竟能夠「錢沾」的就是他們身邊的少數「富民」!
馬克.吐溫說:「謊言有三種,謊言、可惡的謊言及統計數字!」台灣內需經濟到底好不好 ? 民進黨完全執政這二年多經濟是否真實提升 ? 到菜市場、到夜市隨便問任何一位攤商就知道事實的現象,二年多來生意是每況愈下,根本不敢想未來。民進黨只會搞政治,經濟根本一竅不通,蔡英文說現在的經濟是20年來最好的時候,是謊言、可惡的謊言及選擇性的統計數字!
台灣經濟要翻身還是要國民黨才做得到!
台積電實習生薪水 在 中國國民黨 KM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民進黨政府推出的「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草案,號稱要「延攬外籍人才」,但事實上法案內容不但無法延攬住外籍人才,更對臺灣勞工的就業環境造成衝擊。
「攬才專法」刪除外籍工作者最低薪資47971的限制,開放低於基本工資、且無須檢附證照的外籍實習生。但是,用低於法定薪資的待遇根本無法留住優秀的外籍人才。試想,外籍實習生在臺灣實習一年後即離開,那麼,企業花費了一年的時間與金錢成本不但白白浪費,更壓縮到本國實習生的寶貴機會。
更何況,政府對外籍勞工大開方便之門,無疑造成臺灣就業市場的一大衝擊,使得本來就普遍低薪的勞動環境,更是雪上加霜。
本黨的立法委員 陳宜民也痛批民進黨草率提出這種沒有完整配套、缺乏整體評估、罔顧臺灣勞工基本權益的法案。民進黨政府上任至今已經一年多,不但沒有改善臺灣的就業環境、減緩人才外流,還要剝奪本國勞工的保障嗎?
去年3/16,余宛如委員在臉書大罵馬政府不應「違悖新民意、逕行宣佈開放白領外勞」,520分水嶺後執政黨卻是扛著「新創產業發展」的大旗,意圖強行通過外籍白領與外籍實習生來台。
上個月我與余委員代表立法院參加新加坡舉行的WTO國會議員Workshop,會議前晚,梁國新代表邀請了在新加坡老中青三代的僑領,當時僑領們說的很清楚,在新加坡聘雇的每一個外籍勞工都必須要繳額外的稅賦,類似台灣目前聘雇外籍勞工的就業安定費,而且新加坡政府可以隨時調整本外勞比例,定期依照本國勞工就業市場調整比例,因此在上個月質詢時,宜民就要求勞動部訂出新辦法來,如果這個法案要通過,本土實習與外籍實習比例至少要比一比三還高,例如我國接收三個外籍實習生,行政單位就要有辦法送一個出去,如果不行的話,絕對不能開,政府不能完全偏向資方那一塊。政府應該盡力促進本國勞工的權益,而不是對外勞大開方便之門,試問如果一批領兩萬薪水的外籍實習生進來,真的對我國基礎勞動力市場沒有衝擊嗎?目前我國大學畢業新鮮人低薪高工時的情況會不會面對「更年輕、更便宜、更新鮮的肝」而被影響?為何余委員只有聽一半「選擇性失憶」?
余委員在專欄中提到宜民在上個月質詢時舉例的「鼎泰豐」,老早就符合目前「企業及法人申請外國籍學生來中華民國實習要點」,而不向政府申請是因為本地學生有語言與文化上的優勢,所以就算新法通過「衝擊有限」,明顯是忽略了現在外籍學生實習法規一次只能在台六個月,最多一共待一年的現況,而在鼎泰豐「入門」可能連揉麵點都還沒學會就必須面臨回國的窘境,這不正是目前法規可以保護全國人民的最好實例?如果在學生實習這一塊,外籍實習生、東南亞國家來台實習生為了留下工作,為了未來的永久居留權甘願忍受不到兩萬塊的低薪,誰敢說這不是「耐操好動拚第一」的好員工?
確實目前全世界都在搶人才,但台灣目前面臨的困境不是外國人進來太少,而是本國人出去太多,昨日在答詢時,國發會主委陳添枝坦承,目前我國約有70多萬人在海外工作,而「外籍白領」新法上路預計拉到3萬個外國人來台工作,請問如此懸殊的比例是在開什麼玩笑嗎?我國就業環境惡劣,老闆賺錢不願給員工加薪、不願意產業升級,成為國安問題的低薪環境要如何吸引真正的「人才」來台灣?陳添枝主委恐怕回答不出來,但目前台灣例如台積電、聯電等知名企業、新創公司都有許多「國際人才」,薪資原則上都在台幣十萬起跳,本法過不過其實對他們影響並不大。關鍵還是在於企業主是怎麼看待『人才』這件事,只願意給香蕉的老闆就只能請到猴子,這是地球上不變的真理。
我認同在某些關於外籍人士生活部分的法規必須更加開放,但「外國人才延攬及雇用法草案」19、20條引起全國人民疑慮的部分絕對應該立即檢討,不能貿然通過,就如民進黨林淑芬委員所說,這個法案必須要衛環、教育、經濟三個委員會共同聯席處理,同時,我要求在勞動部針對本法如果上路後,對我國就業市場、青年勞動市場相關衝擊報告,在報告沒有出來以前,根本就不該繼續討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