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翻轉台灣足球產業】
台灣的孩子在面臨升學之際,往往得在課業與嗜好之間二選一。跟我的兩個孩子一起踢足球的夥伴章也,上週出發前往日本就讀國際學校,這是球隊中第五個要到日本就讀高中的孩子。六年來,身為實際參與陪伴踢球的足球家長,每週在球場邊打氣與交流,孩子與孩子之間,以及家長們彼此都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我跟孩子的媽媽起而號召發起一場歡送會,有小孩不在台灣的家庭就由家長代表出席,球隊裡的「足球家庭」都全員出席。
章也的爸爸是台灣人、媽媽是日本人,在球隊他是中場的大將,國中畢業的他希望能夠繼續踢球,選擇了日本國際學校學校,球隊另外一位夥伴炫緯,去年已先到這所學校就讀,因此章也的媽媽放手讓孩子一個人到日本去。炫緯的媽媽分享說他在那邊的學習生活很快樂,近期四月放假會回台灣。當天晚上,球隊的陳信安教練(前國家隊總教練)特別準備了去年獲得足球冠軍球隊-法國隊的帽子,送給即將單飛到日本就讀的章也,也希望他有時間能回台灣,再跟球隊一起踢球。
當初送孩子踢足球,只是很單純地希望孩子能跑一跑、動一動,快樂踢足球。加入足球隊後,孩子自然學會了自律、團隊合作、判斷與獨立思考。我認為參與足球運動不單單是踢球而已,重要的是足球產業人才的培育。所以要成立足球學校,學校要教的就是產業所需的技能,包括培訓教練、裁判、防護員、俱樂部管理、賽事管理、傳播等人才。台灣目前沒有這類人才培育的學校,如果我們能有自己的足球學校,喜歡踢球的孩子就不用離開台灣去其他地方求學了。
兩週前跟著孩子的足球教練陳信安教練參加台灣運動產業協會主辦的「2019海峽兩岸運動產業高峰論壇」,陳教練受邀擔任下午場「體力即國力 青少年運動培訓面面觀」講座的與談人,論壇上午安排的兩場專題場演講中,第二場的演講者是上海復星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高級總監周雅潔女士,她以資本市場投資觀點出發,探討如何在運動需求的浪潮中乘勢而起。這場演講指出大陸的運動產業已是大噴發的狀態,也讓我為台灣的運動產業人才培育感到十分著急。周女士提到2015年大陸體育培訓市場規模約240億元(人民幣),預計2025年青少年體育培訓市場規模將達上千億元(人民幣)。大陸在體育政策上已將足球視為產業在發展,反觀台灣的運動還是以目標、成績在思考,完全沒有考量體育產業的需求。
從陳教練那邊我得到很多啟發,不只是足球,甚至還有教育小孩,足球是很好的教育輔助。陳教練說:「踢球重點不在成績,而是要讓小朋友有興趣,會一直踢下去」,果真孩子們從小孔雀俱樂部踢到U18。歡送會那晚的聚餐在大家拍大合照的同時也劃下句點,照片中的這群球隊的孩子長大後有多少人能當上職業足球員呢?只要產業發展、教育制度夠健全,小孩未來的路可以更寬廣,不只能當職業球員,還有更多相關工作能夠選擇。現在能做的就是打開他們的視野,不論將來是否繼續踢足球,經歷十多年踢球的歷練,希望他們能在足球產業找到自己的位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990的網紅老瀚推車MasterHand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亞洲新銳運動品牌【ANGO】特別看好台灣足球未來的市場,選在2018俄羅斯世界盃亞洲區資格賽首輪前夕,推出以品牌核心價值『more than a ball』所拍攝的形象短片。 希望能為中華台北男子足球代表隊加油!...
台灣足球 市場 在 挺足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的很有感 就算基層 幼兒足球再熱 成人的職業聯賽弄不起來還是枉然
十多年了, 我一直跟一群熱愛足球, 足球能力也高段的人, 結識快二十年, 他們是一群在台灣為足球努力已久的外國人. 來自很多不同國家, 而大多數的他們, 國家的足球產業相當成熟, 自己也是從小踢球踢到現在都進入中年了. 他們看到很多問題, 但他們都不是台灣人, 無法理解台灣人及台灣家長都在想什麼. 以前我們從未討論過足球, 一直到我有了孩子, 因為自己的孩子愛足球, 遇到太多的問號, 身為一個母親, 發現如果想透過與足球人的討論得到一些想法, 必須讓自己是張白紙, 重新學習及認識這個運動. 這幾年下來, 我終於也看到臉書社群的力量, 雖然人數不多, 但大家的熱忱很有愛.
我明白身為家長, 看到孩子的學習, 但卻看不到孩子在台灣足球的未來, 我們想為他們做的, 就是建立出足球環境, 做的一切是為了足球環境能有改善, 也為這群熱愛足球的孩子鋪一條有希望的未來道路. 但很多時候, 如果我們努力的方向不正確, 到最後會得到一個, 無法與國際交軌的台灣足球.
台灣現在最需要努力的是足球產業, 成人的足球乏人問津, 而未成年的足球已經很有熱度, 但是如果成人足球的產業無法真正的職業化, 再多的足球文化薰陶, 對踢足球的孩子來說, 永遠都只是透過媒體, 透過教練在認識足球. 他們其實並沒有真的接觸到足球. 一個來自足球國家的足球人會告訴你, 他的足球成長過程, 是無數次, 去現場看球賽, 無數次親自在賽場上, 而造就他現在的足球魂.
我們無法總是讓足球的孩子們, 對職業賽的瞭解, 是電視轉播大於現場感受. 這對一個成長中的足球人來說, 是非常有缺陷的.
台灣的足球, 必須職業化! 接下來很多問題, 才能得到改善. 而台灣足球職業化該怎麼做, 似乎成了很多人的死穴. 大家都以為沒有市場, 談什麼職業化. 職業化的過程很辛苦, 很燒錢, 但如果不做, 足球難以發展. 就連泰國的甲級職足球員一個月的薪水, 都可以達上幾十萬台幣, 為什麼我們做不到? 台灣未成年的足球市場, 確實還有經濟價值, 但職業足球, 應是從成年職業化發展後, 再往下扎根, 讓職業足球隊成熟了,成了氣候了, 由他們去領導培養小球員.
台灣目前職業隊, 有太多太嚴重的缺乏, 不是我們沒有錢, 而是該做這些建設的人, 一直沒有做重要的事, 或他們的能力做不到. 台灣只有甲組一層職業賽程, 甲組只有八個球隊, 每年可以拿到的補助, 真的少的可憐. 職業球隊應該要有的, 政府及足協從沒好好幫忙解決.
一個職業球隊, 最少最少需要的, 是"自己專屬的訓練球場"."球員的更衣室"."有影視設備的教室或會議空間". 台灣職業隊只有八隊. 為這八隊提供這三項最基本的要件, 並不困難. 如果職業隊有了專屬的球場, 成人足球穩定了, 他們會有培養小球員的能力及空間. 有了設備, 再來強化對人員的素質, 從教練到球員的素質強化, 才有空間及本錢.
足協應該有改善自己對職業賽的規劃及吸引觀眾的企劃能力. 不要再以為台灣的職業賽, 沒有人要來看. 觀眾要不要來是一回事, 如果一直以來職業賽的場地規劃, 活動行程, 就是一個空洞, 沒有熱場沒有ending活動, 想來的人連地方時間都不清楚, 職業賽的場地, 都像極了友誼賽的規模, 就幾乎都是企劃問題, 不是沒有觀眾!
台灣足球有太多可以做的事. 但如果不把職業化放在第一線. 做再多的事. 都太難與國際接軌.
台灣足球 市場 在 挺足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期待!
【KELME X CHINESE TAIPEI FOOTBALL NATIONAL TEAM KITS DESIGN ANNOUNCEMENT】
從2018年3月正式代理引進西班牙運運動品牌卡爾美以來,我們不斷的精進及聽取各界人士建言及市場上的推廣策略,而我們也是西班牙最大的足球領導品牌,在西甲職業聯賽裡擁有4支足球俱樂部,版圖更擴展到中甲與中乙職業俱樂部,品牌市占率高達67.9%,也因為總部的政策推展支持,讓我們台灣努力爭取到堪稱國內體壇贊助單項協會有史以來最高的商品額度NT$1200萬台幣,目的希望能挹注台灣足球之基層環境及國家代表隊的專業裝備支援,更希望能打造史上最強的中華隊,擁有了無後顧之憂的裝備,才有在國際賽場打開知名度的可能及曝光率,這是我們的決心和誠意,歡迎各位好友繼續支持有心及努力的國際品牌,讓我們為台灣運動貢獻所長。
#希望打造史上最強中華隊 #打破紀錄 #卡爾美台灣 #1200萬 #誠意貢獻文
台灣足球 市場 在 老瀚推車MasterHand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亞洲新銳運動品牌【ANGO】特別看好台灣足球未來的市場,選在2018俄羅斯世界盃亞洲區資格賽首輪前夕,推出以品牌核心價值『more than a ball』所拍攝的形象短片。
希望能為中華台北男子足球代表隊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