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感嘆道 : 台灣人民,不管是否自願,都會被迫搞政治。
因為從小在藍綠的環境下耳濡目染,我們學會了仇恨的觀點,然後以二分法來決定一個人的價值。
我曾聽過某個媽媽很驕傲地說他小學低年級的兒子跟自己說 :「媽媽,我覺得韓國瑜不是一個好市長。」
看著她神采飛揚的得意神情,我想她大概覺得自己的孩子"怎麼這麼小就這麼懂事!! 這麼明事理!!! 才小學幾年級就能知道韓國瑜不是好市長!!! "
我心裡所想的是 : 「我在這個年級,心裡關心的好像是今天的連續劇男女主角會不會冰釋前嫌? ........七龍珠Z第二代的第四關怎麼打?......今天不寫功課,明天要編什麼理由給老師(當然,我每次都老老實實挨打了)?..........又或者是,輪到我玩電動時,我三國志裡面要攻下哪一座城?」
不是說,所有的孩子都應該像我一樣愚昧愚蠢的只知道玩樂才正常,我當時也是有很正經的文藝活動的。(例如 我在馬桶上把"老人與海"看了兩遍,我跟我哥哥、弟弟會比賽誰能背出最多的梁山泊好漢的星宿、姓名、外號,例如天雄星 豹子頭 林沖)
問題在於,我都無法請一個成年人,具體的敘述韓國瑜(或任何一個政治人物)的所作所為、中心思想、政治傾向與政見政績,然後總體評論這個人物的政治作為跟表現。
所以當時我聽到她說,她兒子知道"韓國瑜不是一個好市長".........這件事,是不是很詭異?
(她想表示的是 : 你看,我兒子這麼小,也知道韓國瑜不是好市長...............但我看到的是,你兒子這麼小,就被洗腦到能在所知不多的情況下,堅定說出這種話了..........)
要是我聽到一個這個年紀的孩子跟我說這種話,我會很訝異的問他 :
「是嗎? 那你可以說說你為什麼會覺得他不是個好市長?」
因為,我關心的不是這個孩子表現出來的傾向,而是他為何會有這種表現?
在我小時候,我可以清楚告訴你曹操是壞人,劉備是好人;但當我長得越大,甚至念了歷史系後,我越無法回答這樣的問題。
毛澤東或蔣中正是不是好人?..............嗯.........我無法回答;因為一個人的一生很長,所做的事情多、做決定的時空背景也都不同,所以很難以一個結論,就概括一生。
(只有在某些條件下,狹隘的領域中,才有可能。例如,李斯對法家理論的實踐,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但對他的為人跟生平,就不好說了........)
但我可以針對他的所作所為逐項討論,把我所知道的說出來,把我的看法說出來;然後彼此交換討論後,得出一個當下的看法。
所以,當一個孩子說出顯然不是他這個年紀可以"理解"的話時,我關心的是"成因",而非話的本身。
(就如同如果今天五歲的孩子跟你說 : 媽媽我尿尿的地方痛。
你不會說 : "痛就去擦藥,等下就不痛了。",而會問 : "為什麼是那個地方痛? 發生甚麼事了嗎?"........因為重點不是他哪裡痛? 而是,因為什麼所引起的?)
他說這種話是甚麼原因造成的? 他是真的觀察過而產生的見解,還是單純耳濡目染下被影響? 又或是只是覺得講這種話,會讓爸媽覺得自己跟他們同一國,既然得到好評?
如果是自己觀察的。我會聽看看我有什麼可以補充的? 有什麼可以反面思考的?有什麼是他不知道或誤解的? 又或是,哪個有心人士的挑唆?
這樣能帶來的,是一種腦力激盪、觀點補充,來訓練出多面向的思考;重點是他要能在蒐集資訊跟思考後做出喜惡的選擇與原因,至於最後他到底是喜歡韓國瑜還是蔡英文,則無關宏旨。
------------------------
但教育歸教育、養成歸養成、忍者龜忍者、傑尼龜傑尼,這件事反映出來的還是我一開始說的"台灣人民,不管是否自願,都會被迫搞政治。"
如果從小就不分青紅皂白的、沒有理由的去愛或恨一個你根本不認識、了解不多的人事物,我們怎麼期待以後他能在其他面向中理性思考後權衡利害?
這其實就是一種台灣政治上的悲哀,造成人民的悲哀。
-------------------
今年是2021年,也就是說,陳水扁當選時出生的孩子,今年21歲了。
這二十年間,民選總統後的台灣玩政治已經爐火純青的玩出很多花招了。
大大小小的選戰,讓大家花樣百出、機關算盡,且藍綠仇恨已經根深蒂固、不問黑白;不需要百年樹人,在20年中養成的孩子,其實已經造就了我們下一代的溝壑,而且他們會將這樣的政治撕裂,繼續交給下一代。
就像我在上一份工作的同事們,很認真的在韓國瑜罷免開票的那天,興高采烈的停下手邊工作(反正生意很爛,沒什麼工作),聽著開票,然後確定韓國瑜被罷免後,很開心的慶祝。
但當對此不解的我問他們 : 「你們對韓國瑜有哪些認識?他有那裡對不起你們? 可以說給我知道嗎?」
身為彰化人、竹南人、苗栗人、後龍人(竟沒有任何一個是高雄人)的他們,看了看我、看了看彼此,想了幾十秒,最後說 : 「反正他就是白癡阿,看他被罷免就是爽。」
身為一個住在苗栗縣的萬華人,我基本上不關心韓國瑜是不是高雄市長,但我想知道他們這麼痛恨韓國瑜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今天有個人跟我說他討厭民進黨的某人,我也會想聽看看原因)
-------------------------
說到這裡,大概有人納悶這跟我分享的影片有甚麼關係?
(會這樣想的人,大概跟我不熟;熟悉我的人會知道,我文章看到後來常常會有髮夾彎.....感謝你們包容我這麼多年啊)
這個影片裏面的街景跟過去的舊東西,我經歷過一點點,現在看來很懷念、很感傷,也覺得很有趣。(雖然後來唱起"中華民國頌",我有一點傻眼;看到老兵唱到流淚,也為之動容。)
我是個念舊的人,這些情緒也正因念舊而起。(就像我會常常看著"英雄本色"裡面的小馬哥,在西門町天橋上看報紙,藉以懷念當年那個我還沒漲記性的台北...........也會聽著"東京愛情故事"的片頭曲,看著東京機場整排有人排隊使用的公共電話,遙想那時候忙碌東京的樣貌.....)
我也會去翻老廣告,聽著郭元益喜餅廣告中"末代皇帝"(坂本龍一作曲)的音樂響起,而覺得百感交集又鼻酸的緬懷童年中的某一瞬間。
但在幾年前,有一天我也是看到類似的影片,講述著幾十年前的台灣,我記得我留言說 : "好懷念那個時候的台灣,街道好乾淨;還有國慶日,熱得要命去看閱兵大典.........."之類的話。
然後幾個小時後,有人標註我的名字,回覆我 : 「是喔,所以你很懷念國民黨威權時代喔?! 這麼奴?」
我當時看著這種留言,想了一下,難道那個人在聽他爺爺談論當年迎娶他奶奶的逸事時,會反問道 : 「是唷,你在台灣娶老婆爽,但你有想過日本人當年在中國屠殺中國人嗎?
還是當他朋友看到老照片裡的貼著“追夢人”老機車,兀自懷念幾十年前單純的民風時,也會指責他追懷黨國高壓政治?」
但我又不能這樣說.........是以面對這種留言,我後來回覆 : 「我懷念的是過去某些生活的氛圍。像你這樣滿腦子政治癌的人,過生活不覺得可悲嗎?生命中沒有更重要的事可以記得了嗎?」
我心裡想的是 :「欸~ 有病要去看醫生捏。」
而這種人怎麼來的?
台灣人民,不管是否自願,都會被迫搞政治。
政治癌末期的人,看著這樣的影片,不是懷念過去的美好(過年的熱鬧、逝去的街景);而是鄙視國民黨在當年對台灣人民的迫害.........這種角度,深入骨肉、終其一生地充斥在他生命中的每個角落。
我不是不能聊政治,至少要有個前因後果、有一些佐證資料跟若干事件,然後綜合評估後,彼此交換一下觀點看法;就如同其他話題一般。
但面對某種政治癌的患者,我只能說 :「欸~ 有病要去看醫生捏。」
.
.
.
#我知道很久沒貼文
#我也很多話題想跟大家聊
#但是為五斗米折腰後真的只想睡覺然後工作
#希望大家平安健康的度過難關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Boba ETtod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6/14(三)】雲端最前線第123集 主題: 19大前!習近平出重手 「親中愛台」行不通 蔡英文決定硬起來 來賓: 民進黨副秘書長 徐佳青 政大外交系主任 劉德海 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張宇韶 時事評論員 王時齊 內容: Q:巴拿馬四小時前通知斷交 ...
「台灣英文報紙有哪些」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英文報紙有哪些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英文報紙有哪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英文報紙有哪些 在 nag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英文報紙有哪些 在 Boba ETtoda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英文報紙有哪些 在 Re: 台灣英文報紙的優劣- 精華區Eng-Class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英文報紙有哪些 在 [請益] 台灣英文報紙的英文好壞? - eng-class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英文報紙有哪些 在 [請益] 台灣英文報紙的英文好壞? - Eng-Class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英文報紙有哪些 在 寰宇新聞頻道 - YouTube 的評價
台灣英文報紙有哪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沒有蘋果日報的七月一日,香港的報紙就長這樣,太陽升,東方紅。2021直接變1984。
同事陳虹瑾蔣怡婷寫的《當蘋果落下》,照片來自Thomas Kuo(顧爾德)臉書。
《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落地香港,不到1年,剛過26歲生日的香港《蘋果日報》也落地了。
6月17日起,《蘋果日報》(以下簡稱《蘋果》)在短短1週之內被迫關門。直至截稿,至少有7名《蘋果》員工被抓,除了管理層級,更有負責撰寫評論者,港警並警告,未來不排除逮捕更多蘋果人。
蘋果終究沒能撐到今年七一。中共歡慶建黨百年的同時,香港的新聞自由正在急速死亡。曾是新聞自由堡壘的香港,在無國界記者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從2002年的全球第18名,摔到2021年第80名。
本刊訪談的15名前香港《蘋果》員工,在《蘋果》年資最長者達25年半,最短者僅5個月,他們之中,不乏在《國安法》正式生效之後,仍堅持到《蘋果》報到的記者。走過自由的黃金年代,香港新聞界最壞的時刻可能還沒到,有人卻說,最壞的年代,最需要記者。
6月23日,收到《蘋果日報》正式停運的消息時,Ruby(化名)在旺角的咖啡店裡看著手機的新聞標題,幾乎不可置信。手機不斷彈出同事傳來的訊息,「回公司、回公司」,她忍不住流下眼淚。
工作最終日 公司的死期
2018年,Ruby加入《蘋果》港聞組擔任記者。這是她畢業後的第1份全職媒體工作。最初,她寫人物專訪、城市裡大大小小的人情故事,但沒過多久就遇上了反修例運動與香港政治環境變動最劇烈的時刻。「我好像是專門寫抗爭新聞…由2019年開始,全部的東西都是和抗爭有關。」
前一天,她已交出在《蘋果》的最後一份稿件。她想轉換跑道,幾週前辭職,只是沒想到,原訂工作的最後一天,竟成公司的死期。
香港《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深夜正式生效,阿婷(化名)在7月進入蘋果工作。其實,當時她也拿到其他媒體的工作機會,會選擇蘋果,有2個原因:「我待過親建制的媒體,想試試香港最自由的媒體;還有,我想見證歷史。」入職不到1年,歷史突襲阿婷和她的同事,她嘆:「大家都知道這一天會來,但來的時候,每個人做100次準備都不夠…」
6月17日清晨,港警以「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壹傳媒集團營運總裁周達權、香港《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總編輯羅偉光及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等5名高層,隨後正式起訴張劍虹、羅偉光,並凍結《蘋果》3間相關公司共港幣1800萬元資產。其後,警方動員逾500名警力搜查壹傳媒大樓,並帶走44部電腦和大量新聞材料。6月21日,黎智英顧問Mark Simon透露,《蘋果》缺乏資金,可能在6月25日前會被迫關閉。
恐懼纏繞著蘋果辦公室。6月21日下午,陳沛敏表示,如果同事決定辭職,可以不用通知期,即時生效。負責國際、突發及英文版的主管相繼離職,動新聞和財經版亦停止運作。6月23日,警方拘捕筆名李平的蘋論主筆楊清奇,《蘋果日報》當天表示,基於「員工安全及人手考慮」,宣布將提早於當晚關閉,並在6月24日出版最後一份報紙。
法治框架中 紅線在哪兒
滂沱大雨中,Ruby搭計程車趕回將軍澳壹傳媒大樓,路上買了5份《蘋果日報》,想回辦公室後分派給同事。2天前,她和一群同事像去戶外教學一樣參觀公司的印刷廠。看著機器吐出一份一份滾燙的報紙,她說當時有種看電影《Spotlight(驚爆焦點)》時的感受。《Spotlight》講述的是《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們如何揭發天主教會在波士頓性侵兒童醜聞。「我覺得對於任何一個做傳媒的人來說,那個moment都是一件好浪漫的事情。這是一個大家同心合力的結晶。」
但過了這一晚,這些都要成為歷史。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表示,從以《國安法》起訴黎智英,到拘捕公司管理層、打壓《蘋果》,這些動作背後,港府想傳遞給香港新聞界訊息很簡單,「就是做報導、做評論、做新聞工作是會有後果的。」他指出,香港新聞界在《國安法》落地後的一年內經歷多次打擊,例如整肅香港電台、撤換有線電視與《Now新聞》高層,又例如記者蔡玉玲運用查車牌資料做報導,就被控「虛假陳述」並遭定罪。「整個氣氛都是對新聞業不友善,是不是記者知道太多事情,對整個(政府)管治會不好呢?」
《蘋果》熄燈後2天,香港政府公布新人事任命,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升任政務司司長、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出任保安局局長。以往,政務司司長這個香港政府的「第二把交椅」均由政務官擔任,李家超上任後,成為首名具保安局背景的政務司司長,香港負責制定政策的機構和實際執法的機關,現在都由有保安局背景的人出任。
6月23日,李家超在接受商業電台專訪時表示,《國安法》公布1年來,國家安全的嚴重風險已降低,但須防範資金以「基金」形式透過「媒體、藝術、戲劇」等「軟性」途徑進行思想方面的滲透,「宣揚港獨及危害國家安全的訊息」。對傳媒的整肅,可能尚未到頭。
陳朗昇觀察,香港的傳媒工作者一直站在法治的框架中思考紅線在哪裡?到底什麼樣的報導、評論會有問題?但從特首到警方,沒人說得出標準在哪裡。「不是法律,而是政治問題。」他說.......
·········《蘋果》前總新聞主任李家聰是《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的負責人,今年6月從《蘋果》離職,卻以特約方式持續參與節目製作,對外他都說:「離職原因很複雜。」《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是他去年八月底一手規劃的節目,彼時,香港2家主要電視台《Now新聞》及有線新聞台均有高層人事異動,立場親中的空降新團隊引發電視台大批記者離職,「網路上很多年輕人說,現在沒有一個可以看的電視台了,都給建制派說話了,《蘋果》可不可以開一個新聞播報?」
「我想了很久,很想做,我主管、最近被捕的(動新聞總監)張志偉就跟老闆提,他(黎智英)一口就說,『應該做,馬上做。』那是(去年)810大搜捕後,黎智英被抓進去調查,2天後放出來時,」李家聰在電話那頭笑道,「《蘋果》是很奇怪的公司,很自由,沒有規範,可以讓你不停做你想做的事情,黎智英是不能停下來的人,隨時有新想法,要做就做,企劃案都無需提。」於是他和團隊從零開始,訓練同事當主播,用現有機器建出「很山寨」的攝影棚,不到1年,《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每日直播都有1萬多人收看,最後一天直播甚至有3萬6千人在線觀看,單集點擊率已近40萬次,「香港話講,我們是『用蔗渣價錢做出燒鵝的味道』。」
彼時親民主派的香港新聞台節目正在消失,「像是47人案(47名泛民主派因「35+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審訊,我們都會在法院門外做直播,別家媒體肯定不會放在重要位置,但我們用一整節15分鐘做,人家不敢做、怕做的,我們更應該站出來。」
國安法逼迫 當局眼中釘
港聞靜態組採訪主任蔡元貴工作到公司營運的最後一日。他1999年入職,至今已22年。他說《蘋果》政治立場向來鮮明,這些年受到不少壓力。「2019年之前,報紙和網路經營狀況很差,被一些廣告商杯葛嘛,就算政府不搞我們,可能也會很辛苦。」但他回憶,自他入職以來,《蘋果》的編採政策從沒因政治壓力而改變。「從1999年開始做,感受到外界政治壓力越來越緊縮。所以在《蘋果》好幸運,當很多人都不敢講話的時候,你還敢講。」
但今年4月開始,前所未有的壓力,逐漸逼到《蘋果》眼前。4月15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稱會依照《港區國安法》「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對國家安全事宜的處理」,時任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強調「假新聞和國家安全直接有關」,將採取調查,並影射批評《蘋果日報》。5月17日,香港警方根據《國家安全法》凍結黎智英持有的壹傳媒多數股份,及黎智英擁有的3家公司銀行帳戶內的資產。當天,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停止印製報紙。
報導不具名 是認輸了嗎
5月底,港聞組記者阿凱(化名)身邊已有4、5個同事離職,其中包含他的主管。當時,除了年資淺的同事,還有一批中高層主管離職。阿凱證實說,「當時真的有幾個中高層的人走,他們對外都說是個人理由,但其實也是透露《蘋果》可能會關,記者可能會被抓…」那幾個月,公司迎來更詭異的低氣壓,上層甚至開始盤點人力,問人員:「有沒有想要走?」傳言流竄,「有人說他們是逃兵,但我覺得,他們不是害怕而離開的,中高層的人總是會被找到,比較像是提醒同事,每個人都應有不同考量。」
「我想自己還可以留多久呢?我還有3、4個採訪沒有做完,我一定做完,所以傾向要再待一陣子。但下一步是什麼?要等到總編被抓時走嗎?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堅定說,要跟《蘋果》走到最後。」5月初,阿凱在越洋電話那頭說。
當時他的工作已比過去艱難得多。官方活動這兩年已很少邀請《蘋果》記者,《國安法》實施後,他的受訪者紛紛拒訪,「大學教授以前很樂意回覆採訪,現在敢說話的很少,『刊登在蘋果』會不會被視為支持《蘋果》?」報導紅線在哪?哪些是「敏感詞」?「現在很流行說勾結外國勢力,像採訪外交新聞、流亡人士,都要小心,不然就會被認為是宣傳港獨思維,我們要引用比較多官方內容,盡量平衡報導,也是保護自己。」
據悉,去年中《國安法》落地,港蘋記者從此幾乎不在報導中使用真名。今年4月,《蘋果》曾舉行內部編採會議,將報導中使用的「武漢肺炎」,一律改為「COVID-19」。「這是很重要的改變,像黑警這樣的詞改掉,我覺得OK,但武漢肺炎並沒有情緒化,只是形容某個疾病從哪裡發生,感覺公司更保守了。我們不應該禁止、不能用哪個字眼,這是一個重要的訊號,編採做法變了,」6月底,當阿凱再次接受我們的採訪,他無奈提及那場會議。
蔡元貴也證實,港聞靜態組近期曾舉行內部編採會議,將報導中使用的「武漢肺炎」,一律改為「COVID-19」,涉及國外制裁的內容也都盡量避免報導。
幾乎每位受訪的港聞記者,都提到「武漢肺炎」一詞用法的轉換。不少人也提及,《國安法》去年通過後,稿頭幾乎不再放記者名字,有些記者對此安心,卻有人對公司做法感到憤怒。雙方妥協後的做法是:若記者堅持要掛名才掛名,其他報導一律隱去記者真名。
6月24日清早,香港書報攤湧現購買最後一期《蘋果日報》的排隊人潮。(達志影像)
這一年之中,阿婷曾訪談香港本土青年組織與其他敏感題目,類似稿件,她都堅持在稿頭掛上本名。「我主管再三問我:『真的要掛嗎?妳確定喔?』我說:『確定。』」為什麼如此堅持?「我想…表現一種:『我就不怕』的態度吧…」
港聞記者駱嘉輝(化名)說得直接:「光榮和安全,我不用思考,安全第一。」這整年,他做的重要報導都不具名。港聞記者阿海(化名)說:「可是,自己的獨家或重要故事,還是會想給自己credit啊。」阿海又說:「雖然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出事,但受訪者是具名受訪,我們不下byline(記者署名),對受訪者也不公平。」記者阿強(化名)曾經質疑公司的做法:「我為什麼不要具名?我覺得這樣好像是我們認輸了。有同事問公司,為何要後退一步?為何讓人家覺得你怕《國安法》呢?」我們問阿強,此刻回頭來看,如何看待公司1年前不讓你們掛名的決定呢?「我不知道…」他沉默了一會兒,答道:「也許他們(主管)的危機意識很高吧。」
雖然阿強的立場是「不向《國安法》低頭」,但他仍不諱言,這一年中,經歷過前所未有的自我審查。例如在報導裡,「港獨」字眼是萬萬不可出現了;就連報導《國安法》後街頭的零星民主行動,有人高舉或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到最後他連受訪者說的原句都不敢寫,自動替受訪者隱去「那8個字」,轉而改寫成隱晦的「光時」2字。駱嘉輝更曾在挑照片時,和同事討論半天:照片裡的人手持「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字樣,那8字是否該打上馬賽克?
身陷恐懼中 憂被警抓走
「《蘋果》死掉,只是反映了整個行業快要死掉的問題。每個人的『最後』是不一樣的,我不一定能承受那種恐怖(挑戰底線),在香港,沒有記者認為自己是在做非法的事情,以前在香港做記者是挺好的,但現在要想,為了做對的事情,要付出什麼代價?讚美政府的文章沒有新聞價值啊,要批評它,找出問題才是我們的工作。」但恐懼不時鑽進阿凱腦中,「我有時候會想像這個畫面,早上6點鐘,警察上我家的門要抓我。我是不是該跟家人討論、做好心理準備?不能當沒有這一回事,但這很難跟家人討論,他們一定會叫你不要做啦。我心裡也一直有一個人在呼喊,『走啊!走啊!不可以留下來!』」
阿凱終究留到最後一天。6月17日,羅偉光等人被抓那天,他在外頭採訪,他用訊息告知我們,「我問了採訪主任,他說如常採訪,我就繼續做已約好的訪問。有同事說:『做好今日,才有明日。』」
同樣留到最後一天的港聞組記者S則說,早有心理準備了,只是沒料到會有500港警上門搜公司,她見長官被港警押出《蘋果》大樓,「那種感覺很差,不是害怕,而是憤怒。」6月17日,她回到公司時見電腦被抄走,抽屜被亂翻,唯一慶幸是,她把重要資料都處理掉了,「其他所有文件都被翻過了,去年公司被搜之後,我就只在抽屜放食物、零食。」但她顯然還是不甘心:「我們之前覺得,《蘋果》能熬過六四,是不是能熬過七一呢?」答案很明顯了,話筒那頭沉默許久,傳來一聲慘笑。
凶險超乎預期。6月17日中午,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在記者會上稱,《蘋果日報》有數十篇文章呼籲外國制裁,危害國家安全。他並稱:「行動是針對利用新聞工作為工具,做危害國家安全行為,一般新聞工作者與他們不一樣,不要和他們扯上關係,要和他們保持距離。」國家安全處高級警司李桂華甚至形容《蘋果》大樓是「犯罪現場」,媒體追問,一般人轉發《蘋果》文章、市民購買或訂閱《蘋果日報》是否違法?李桂華竟稱:「要視乎其企圖。」
6月19日,羅偉光等人出庭那天,李家聰去了法庭旁聽,「我在公眾席上一直在想,他們到底做了什麼的大錯事?現在要面對牢獄之苦?我不禁想,如果今天坐在裡面的是我呢?」那天羅偉光對來支持他的同事們比了個握緊拳頭的手勢,示意「要加油」,卻讓旁聽的同事們哭了出來。
全文連結
https://www.mirrormedia.mg/premium/20210628pol001
台灣英文報紙有哪些 在 nag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認識「台灣光復節」】
中共將慶祝台灣光復節!國台辦:台灣自古屬中國領土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320857
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也聯手一起舉辦慶祝,真是兩岸一家親呢。
「台灣光復節」就是由中國政權視角解釋的歷史,「慶祝」台灣「回歸祖國中國」的日子。
1945年,二戰戰勝國之一「中(華民)國」,受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命令,來台灣「軍事佔領」戰敗國土地,也就是當時還屬於日本國土的台灣。就相當於戰後美國軍事佔領日本本土一樣。只是任務完成,美國就把土地還給日本人,撤軍回老家了。但是佔領他國領土的中華民國一住下來覺得太舒服了就一直住到今天。並且把那一天命名為「台灣光復節」,要台灣人年年慶祝。
加上後來中華民國因為跟中國共產黨的國共內戰打輸了,所以帶了百萬中國軍民徹逃到台灣,中間一直很想打回去,但是美國爸爸不肯幫忙,打不回去,所以現在中國黨徒改用跪的舔的,也要回到他們心愛的祖國中國。
10月25日,一個應該記住但不必慶祝的日子。(台灣回憶探險團)
https://www.twmemory.org/?p=8537
1945年二戰日本戰敗,10月25日,由中國國民黨政府代表盟軍接管臺灣。
這個日子長久以來被定為「光復節」,但也有不同觀點認為應該叫「終戰紀念日」、「淪陷日」、「再殖民日」、「被奴役日」甚至「臺恥日」,由此也不難看出這個日子背後的意義有多麼複雜。
但如果了解政權交接後的臺灣後續發生的事,相信許多人應該會同意,這個日子應該記住但不必慶祝。因為這一天之後幾年內,發生了這些事件:
1946
國民政府在臺灣施政不當,經濟急速惡化,社會陷入混亂
1947
228事件爆發,國府軍血腥大屠殺及長達數月的清鄉濫捕濫殺
1949
開始了長達38年的戒嚴
四萬塊舊臺幣兌換一圓新臺幣,許多人畢生血汗錢形同歸零
中華民國政府全面遷臺,正式將與仇家(中共)的恩怨帶來臺灣,自此臺灣又再次全面籠罩在戰爭陰影下,至今無解,為此也付出了無法計算的代價
約二百萬難民(將近臺灣原始人口1/3)湧入臺灣島
1950
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白色恐怖,冤錯假案、暗殺、滅門事件不計其數
但在發生這些事件之前,當時的臺灣人對未來充滿希望,把夢想寄託在戰後的新中國上。由當時報紙社論不難看出,臺灣人認為自己的文化素養遠優於中國各省,人才輩出,我們將成為「一等公民」,也一定能成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省」。沒想到語言隔閡、文化差異、衝突不斷,重要職位大多被外來者佔據,加上惡性通貨膨脹、經濟崩盤、工業停擺,不久後更引爆了228大屠殺。
夢醒得很快,也引起許多人開始思考:「臺灣是不是只能把夢想寄託在別人身上?臺灣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
這是一堂課,用多少人生命血淚和前途上的一堂課。而70年後的我們,從中學到了什麼嗎?
10月25日,一個應該記住但不必慶祝的日子。
🔥把屠殺當功勞,KMT殖民者的傲慢嘴臉🔥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posts/1827011960781312
國民黨今(21)日舉行記者會宣傳將舉辦「台灣光復75週年系列紀念活動」,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鄭照新發言「光復有擺脫殖民的重大歷史意義,這是中華民國的『功勞』」,鄭在提到中共也慶祝光復的同時,強調「正牌」很重要。
👉新聞看這裡 https://reurl.cc/N6N51e
#殖民者的傲慢嘴臉
「光復」對台灣歷史的意義就是「#新殖民體制」,國民黨不敢提他們造成的二二八屠殺,以及超過三十八年的白色恐怖記憶,去脈絡的將黨國威權統治當成「功勞」,完全是一種血淋淋的「殖民者傲慢嘴臉」, 面對「光復」,#國民黨應該要懷抱著一個懺悔跟道歉的心情,而非在台灣人民的傷口上撒鹽,還沾沾自喜。
👉1945年10月25日是在台日軍向同盟國投降,蔣介石僅代表同盟國受降並實施軍事佔領,日本人又不是跟中華民國投降,國民黨史觀的「回歸中華民國版圖」完全就是超譯歷史。
後來國民黨被共產黨趕出中國,是台灣島救了這個打敗仗的政權,#但國民黨卻將軍事佔領區直接佔地為王當成中華民國領土,不僅沒有合法性更無正當性,這不是殖民什麼才是殖民?
而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強調「光復」、「正牌」?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針對中共慶祝光復,今日強調「台澎回歸中華民國是史實」,國民黨在這個時間點強調「光復」、強調「正牌」,真的是因為在乎「正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搶走嗎?
👉新聞看這裡 https://reurl.cc/8nbr44
👉國民黨擔心的是失去「#中華民國詮釋權」
當蔡英文總統喊出「中華民國台灣」之後,國民黨就已經逐漸失去「中華民國認同」的主導地位,只好透過舉辦光復節活動來強調自己對中華民國的貢獻,這也是為什麼鄭照新要將沒被日本統治的金馬地區也包進來一起談的原因,但這種做法根本就是黨國不分。
國民黨日前才傳出「去中國化」的改革聲音,面對「中華民國詮釋權」的流失,又大動作慶祝光復的做法,顯示去中國化只是選票考量,更是沒有中心思想的展現。
🔥國民黨骨子裡還是跟中共一樣想透過光復史觀,要將台灣人跟中國牢牢綁在一起。🔥
龔宏輝:
「國民教育是權利也是義務」這句話大家都朗朗上口,但有想過為什麼嗎?
第一層意義,也是一般人都會想到的,人民受過教育不再是文盲後,有助於政府的治理與施政的推行。
第二層意義,有義務國民教育才有民族國家,像是普遍推行的官方語言,與共有的歷史記憶,塑造出共同體意識。
第三層意義,要讓殖民地人民順服於帝國,就需要從幼童開始施行的洗腦教育,「是權利也是義務」則是恩威並施的藉口,而成果就是植入記憶的「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中國光復了台灣」。
感受不出來的話,這幾天看看是哪些人狂熱般的在慶祝光復節就知道了,那些人總是會毫不保留地表現出自己的意識形態,絕對是滿滿的黨國臭。
吳濬彥 Wu Jun Yen :
中國國民黨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忘記光復節的意義,所以要借錢來辦理光復節;而中共也在辦台灣光復活動,真是莫名其妙。
建議中國國民黨或其他任何一個團體如欲辦理光復節活動,不要歌功頌德、喜氣洋洋的辦理意圖將早已死去多時的中國法統穢土轉生,而是能多一些自我批評與檢討、省思及慚悔,為促進台灣社會和解多盡一點心力。
畢竟日軍向盟軍投降的這個被為維持中國法統而定為「光復日」的日子,對許多台灣人來說意義上是生活在地獄的開始。
國際法觀點 學者:台灣被中華民國政府佔領70年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485820
留言未看先猜有人要提 #十大建設 、#黃金來台
搞不懂這幾個萬年跳針被戳破的謊言,為什麼每年都還要來騙一次?
這張中國皇帝蔣介石肖像
採用了中華民國旗經典的紅白藍配色。蔣介石陰冷的面容,身上滿滿金光閃閃的勳章,背後滲出的,是無數台灣人(還有中國人)的鮮血。
本作品目前在台中國美館展出
滲透次元壁—臺日漫畫美學當代藝術特展
https://www.ntmofa-comic-art.com/
歡迎來瞻仰「世界偉人民族救星」的尊容
相關報導
滲透次元壁—臺日漫畫美學當代藝術特展
https://gnn.gamer.com.tw/detail.php?sn=203884
台灣英文報紙有哪些 在 Boba ETtoda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6/14(三)】雲端最前線第123集
主題:
19大前!習近平出重手
「親中愛台」行不通 蔡英文決定硬起來
來賓:
民進黨副秘書長 徐佳青
政大外交系主任 劉德海
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張宇韶
時事評論員 王時齊
內容:
Q:巴拿馬四小時前通知斷交 外交部為何慢半拍?
Q:不聽話就斷交 大陸強推一中硬要小英吞下去?
Q:反轟北京故意挑釁 小英決定重新評估兩岸情勢!
Q:19大前習近平出重手 兩岸關係的下一步怎麼走?
Q:美方居中協調也沒用 中國就是要給川普臉色看?
Q:台灣國際處境提前入冬 美國老大哥還能靠得住嗎?
Q:不玩金援外交 國際舞台上台灣還有哪些本錢?
Q:冷和變熱戰?小英嗆不會坐視台灣權益受挑戰
Q:兩岸關係角力 真的只有九二共識才能解套?
Q:被斷交因叫中華民國 立委竟籲換個名字交朋友?
Q:站在中國鋪的國際紅毯上 蔡英文還能走的新路?
關於《雲端最前線》根據comScore的統計調查,《ETNEWS新聞雲》2016年連續在7、8、9三個月到達率已躍居台灣新聞網站的第一名,全台灣1556萬上網人口中,9月份有1260萬人到訪ETNEWS,比率高達93.4%。網路新聞跟世界各國一樣,幾乎已是台灣民眾最重要、甚至是唯一來源。當社群媒體的影響力已經超越報紙與電視,《ETNEWS新聞雲》在忠孝西路一段4號15樓所建置的新聞直播中心,2016年12月5日正式開台。
《雲端最前線》為《ETNEWS新聞雲》新聞直播中心全新製作的時事政論節目,在緊鄰行政、立法、監察三院政治權力中心的攝影棚內,每天中午12時將以即時多元的雲端直播科技,由關注台灣政治運動變遷超過20年的資深媒體人楊文嘉擔任主持,偕同政治人物、學者專家等來賓,針對立院動態、公共政策、熱門時事、網路聲浪等不同議題,進行即時與深度的評論與解析。
《雲端最前線》於2016年12月5日正式首播,每周一至週五中午12時現場直播,網友們可同步於《ETNEWS新聞雲》的官網、新聞雲、筋斗雲、播吧等臉書粉絲頁、東森新聞雲APP,即時收看。
台灣英文報紙有哪些 在 [請益] 台灣英文報紙的英文好壞? - eng-class | PTT職涯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不知道各位大大台灣英文報紙(China Post, Taipei Times, Taiwan Time) 的評價如何? 感謝回答~ -- ... 3 F →noruas:我不知道是哪些人這樣講..但他們連Chinglish都不如 ... ... <看更多>
台灣英文報紙有哪些 在 [請益] 台灣英文報紙的英文好壞? - Eng-Class | PTT Web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不知道各位大大台灣英文報紙(China Post, Taipei Times, Taiwan Time)的 ... 所,需要每天看報紙, 但我早有耳聞「台灣的英文報紙有Cinglish」此一 ... ... <看更多>
台灣英文報紙有哪些 在 Re: 台灣英文報紙的優劣- 精華區Eng-Class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phelyl (殘念......)》之銘言:
: 我之前好像有在版上看到相關的資訊
: 但是又找不到只好再問一次
: 外國的英文報大概都是電子版
: 放在電腦裡會比較懶得看
: 所以想訂台灣的英文報
: 請問台灣的兩家(?)英文報裡
: 品質如何
: 有值得每天看嗎?
個人推薦台北時報 (Taipei Times),中國郵報 (China Post) 也不錯,
但是不推薦台灣時報 (Taiwan News),因為它很多慣用法、稱呼語、甚至是文法都有錯,
除非是外電的消息外,他們自身的記者 (staff reporter) 程度其實參差不齊,除非
英文程度有ㄧ定程度,可以分辨出哪個文章寫的好或壞,不然,還是建議看前兩者。
關於台北時報,個人推荐他的國際專欄,是在 editorial 項下的,會有很多國際著名
學者撰文,題材也相當多元化,對於英文作文有相當大的幫助。他報社的社論有政黨
色彩,但是用法卻相當多元化,想練習閱讀及英文作文的可以參考。但是缺點是報紙
內容以新聞、評論文章居多,假如不習慣這些硬幫幫的議題,倒是可以考慮中國郵報。
關於中國郵報,個人推荐他的非新聞文章和社論,它的社論相當簡短,對於剛接觸長篇
閱讀的人不會有受到打擊的感覺,且社論有兩篇,也許是就相同議題發表看法,但常常
是不同議題,總之,對於閱讀和作文也有相當大的幫助。而他的非新聞性文章較台北
時報來的豐富,且取材也相當多元化,旅遊、文學、音樂、文化、飲食、都市...都曾出
現過,是ㄧ個延伸閱讀的管道之一。
不知道大家還有哪些推薦的報紙?當然前提是...很方便在台灣買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92.10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