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北來在地特蒐:點廢殼成金—嘉義海風藝術營】2020/7/4~8/28
台灣有一小塊地方很神奇,那是最難界定的一塊「活」國土,因為它每天移動20公分,每年移動60~70公尺,那正是靠近嘉義東石的西側外海的一片沙洲——外傘頂洲。
它原本位於台灣雲林縣臺西鄉外海,但隨著沿岸流及東北季風的影響,不斷往西南方向飄移,也逐漸往台灣靠攏,預估2060年將會和台灣的土地連結在一起,但屆時你可能也再也沒有機會看到它,由於攔砂壩的影響,外傘頂洲的土地正不斷地縮減,可能在2028年就從「移動的國土」變成「消失的國土」,沒入到海下。
那天我們搭了近一小時的船程,踏上這個一望無際的沙洲,你實在很難想像,過去這裡居然曾居住近千人,沿著島的中線生活著,風吹砂自然形成的沙丘,竟能高達2、3樓層高,因而能蓄水,往底部隨手一挖便有淡水可飲用;他們有如「海上吉普賽人」般,靠著自己搭建竹子跟茅草為房,以討海與養蚵維生,時不時連海豚也成了島上的糧食來源之一,更不可思議的是島上還有賣涼水的雜貨店、藥鋪等等⋯⋯該有的都沒少。
從這樣偏遠的一小塊沙洲開始,4、5千座的蚵棚造就嘉義沿海經濟發展的榮景,在年產量20萬噸蚵殼產業中,這裡就佔了全台養殖產業的1/4,位居全球第六位。
在榮景的背後,卻是堆積如山的廢棄蚵殼,即使有工廠在清洗回收少部分蚵殼,好讓它們再度回到養殖業中再利用,卻年產出量約在10至14萬噸的蚵殼,數量過於龐大,經常被當成廢棄物隨處倒置,造成環境的髒亂與可怕的氣味,有礙觀瞻外,甚至還影響海岸線生態。
要怎麼處理?一直是當地頭痛的問題,今年 工研院串連許多業者、台灣美學職人,不斷地深入研究,終於找到蚵殼的新出路!
#點廢殼成金
蚵殼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碳酸鈣在高溫下,會生成二氧化碳與氧化鈣,他們發現加水變成熟石灰後,再吸收二氧化碳就能變成不溶於水且質地堅固的碳酸鈣,便可用於建材填充物及油漆、塑膠膜等應用,還可結合在藥錠中。
過去碳酸鈣的來源都是從大理石直接磨成粉末,但開採石材必須挖山取礦,影響山林生態,如今若能將廢棄蚵殼轉化再利用,預計1年可回收5萬公噸的量,不僅解決蚵殼的廢棄處理問題,還能補齊這項原料缺口,同時也為農漁業創造嶄新的商業模式,改善蚵農的收入,達到循環經濟的功效!
#兼具實用與美感的海風藝術營
除此之外,製成的「蚵粉」透過設計加工後,也能變成為各式各樣實用且具有美感的生活用品,這次嘉義的「 承億文旅 ✕ 工研院 ▎海風藝術營」也就因應而生。
今年七八月,工研院特別邀請三位工藝職人: 蒔和造物工作室的王芷琳、 南方設計的江玉婷和 翌耕工作坊的沈家伊,在每週末於 承億文旅 桃城茶樣子駐點,舉辦藝術工作坊。
他們利用蚵殼粉的特性,分別與水庫淤泥、藍染、手工肥皂作結合,取代原先材料中化學媒材,轉化為生活中的實用小物。邀請旅客們來一趟蚵的旅行,從「 移動的國土」認識蚵的誕生,並且入住「 #2019全台最美飯店」承億文旅桃城茶樣子,欣賞系列特展的同時,還能品嚐館內「 隨處樂料理廚房」的季節限定鮮蚵風味料理。
#蚵殼質感瓶器
擅長在不同媒材進行雷射切割、雕刻的王芷琳,對於各種媒材的應用使用十分有心得,此次她選用同樣為廢土再利用的「水庫淤泥」,將蚵殼粉與其碎片,取代傳統水泥製作中會加入的砂石,來強化結構,與瓶器結合,製成美麗的桌上小夜燈。
#蚵藍染方巾
藍染職人江玉婷分享,藍染雖然是天然植物染,但是會需要添加化學鹼劑,使用過後若無妥善處理,會造成環境的污染,這次將蚵殼粉取代原先在藍染所需的鹼性成分,利用蚵殼不規則的特性來創作不同的圖案,讓嘉義東石國小的師生們驚呼從來沒想過原來蚵仔可以這麼有趣與美麗,製作的過程也可以如此環保又令人安心。
#蚵殼奈米抗菌造型皂
沈家伊則是因蚵殼經高溫處理後,及具有天然的殺菌效果,把蚵殼粉加入肥皂原料之中,製作天然殺菌手工皂。
#主題特展
除了工藝職人們的作品,還有由聯合南臺科大創新產品設計 王文雄 (Bear Wang)教授帶領研究所一年級學生,以「開放生態互利共生為理念透過美學共享、供應廠與美學職人合作新鏈結」,進行各式各樣以蚵為主軸的創意發想,做出有趣的新產品,於桃城茶樣子一樓大廳的主題特展共同展出。
#活動報名由此去: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zSt0US1ReFsc2vdS72EXrwr3nm0ukehSMieIsBxhbbALy-Q/viewform
#嘉義海風藝術營
#工研院
#產業生態
#台灣美學生態職人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文/王姿佩 採訪當天,我們踏進雲門劇場的展覽空間,攝影師楊順發正在調整台灣土狗的展覽作品,152張照片預計要拼成一個五公尺寬的巨幅相片,這麼大的作品,展出的相片畫質依然精緻,完整呈現楊順發創作時耕耘影像的精神,他在一個全景的空間裡分割拍攝每一張照片,雖然拍攝及製作的過程其實相當費工費時,但在後...
台灣美學生態職人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文/王姿佩
採訪當天,我們踏進雲門劇場的展覽空間,攝影師楊順發正在調整台灣土狗的展覽作品,152張照片預計要拼成一個五公尺寬的巨幅相片,這麼大的作品,展出的相片畫質依然精緻,完整呈現楊順發創作時耕耘影像的精神,他在一個全景的空間裡分割拍攝每一張照片,雖然拍攝及製作的過程其實相當費工費時,但在後續影像的拼貼組成上,能包涵更多的思考性。
楊順發從2014年開始,便著手進行海島海民的一個計劃,這個計畫是受到他的老師李俊賢所發起的「打狗魚刺客」影響,試圖以海洋的角度來看台灣。這個計畫從高雄旗津的遠洋漁船開始,當時楊順發在拆船廠拍了七八個月,將漁船的勞工們他們的內心的狀態拍攝出來。第二個作品是《台灣水沒》系列,將台灣的地層下陷包裹了一層柔美的糖衣,第三個是得高雄獎的作品,延續地層下陷的概念完成《台灣水沒-保國復土篇》,第四輯就是《台灣土狗Taiwan To Go》。
拍攝《台灣水沒》的作品,讓楊順發開始深入了解台灣沿海地層下陷的問題。影像中泡在海水中的房子,色調美得讓人駐足,仔細觀看才發現其中令人驚訝之處,被淹沒的電線桿、汪洋中隱約出現的道路,它們告訴你這裡曾經有人居住,柔美的畫面如他形容,像是一個包著糖衣的解藥。
《台灣土狗Taiwan To Go》系列創作,楊順發則深受他的老師李俊賢的影響。他在彰化的海邊,觀察到一群不怕海的土狗,在那邊跨海、跨沙洲,他就站在那邊一直拍,「我看得整個眼淚都快流出來。為什麼這一群狗,震撼力會那麼大」。楊順發形容牠們之間散發的感情像人一樣,「走到一半領頭狗還會回頭關照同伴」,土狗之間互相照顧的精神,讓他深受感動。
『牠們踏這群水路的一個過程啊,我發現,牠們不是土狗,牠們不是流浪狗,牠們是台灣人。』牠們把最底層的台灣人那種很打拚出頭天的精神,完全表現出來。這次展出的作品,就是楊順發待在海邊兩三個小時,看到一群土狗表演的一個劇場。作品最後視點消失的地方,是一隻狗望向遠方,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向觀看者叩問『這群土狗到底要去哪裡?』。
土狗最後不知該往哪去的畫面,讓楊順發想起老師李俊賢的畫作《台灣TO GO》,一隻雄赳赳氣昂昂的土狗,站在一個T字形的路上,旁邊有一個土地公祠,土狗望向前方,不知道向左走或向右走的意象。而去年老師過世,楊順發便積極完成《台灣土狗Taiwan To Go》作品來紀念老師,希望自己能繼續延續以海為視角的創作精神。
環境影響作品風格
過去楊順發的攝影風格強烈,濃郁粗重的色調是他的特色,不論是拍攝十八層地獄的警世作品,或是高雄紅毛港系列,他將他所感受到的高雄,那種壅擠、重工業的氛圍傳達出來,因此當時用很濃厚的色彩、濃厚的反差去做作品。
「自從我踏出高雄,走到台灣的海岸線,將高雄又濃又黑的色調放在台南的海邊時,發現拍出的照片完全不對。」他自言,海岸線走了那麼久,大環境的美學觀點,在默默的影響著他,自己也意識到作品的風格差異很大,「我想這是大環境可能帶給我的影響」
想一步一腳印走完台灣海岸線
當初在為《台灣水沒》命名的時候,楊順發坦言他很痛苦,以台灣為題,也代表他必須要有勇氣及毅力立下走完台灣海岸線的決心。走到現在,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彰化的海岸線,他認為是最美最特殊的一個地方,「漲潮跟退潮,海岸線差了兩三公里遠,因此也是最好玩,親水性最強的地方。」
彰化海邊獨特發展出來的採蚵車生態,讓他印象深刻,「那個採蚵車跟我們路上的採蚵車不一樣,它那個輪子特別高,引擎是裝在上面的,所以在海面上跑,它不會有問題」。而不論是土狗、採蚵車,或者是彰化發展出的海牛生態(牛在海面上拉著牛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都是從工具裡發展出人與海之間磨合、契合的結果。
「我在找讓我感動的事情,讓我感到震撼的事情。」楊順發台灣海岸線的踏查目前已進行了六、七年,還沒走完,未來的計劃就是想繼續將台灣的海岸線走完,繼續發現讓他感動的台灣精神。
小檔案
楊順發,1964年生,台南善化人,退伍之後考上中鋼,從此便移居高雄,目前是任職於中鋼的藍領工人。作品曾獲邀至法國、香港、科索沃、北愛爾蘭等國展出,並獲國內外各大美術館收藏。
作品提供 楊順發
場地提供 雲門劇場
台灣美學生態職人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典藏藝術網】 https://goo.gl/w6zDMN
►【典藏‧今藝術1月號】 https://goo.gl/n1tGMu
▲台灣藝術史上第一場正式公開辯論會
▲台灣高等教育史上第一場大學校長之間的辯論會
▲選舉目的之外,最高政治位階公眾人物的辯論會
▲一場必然寫入藝術史、教育史、當代文化史的公開事件
陳志誠與陳愷璜,不僅當今分別任職於台灣藝術大學與台北藝術大學校長,他們一路以來於台灣藝壇的軌跡與影響力,也有著秀異/雙生的面貌。除了作為年紀相仿的1960世代,解嚴前後,他們是台灣藝專時期美術科上下一屆的青年藝術家,也先後留法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他們也同樣從1990世代起在學院開展影響力,許多青壯世代的藝術團體與社群深受其啟發,諸如:「國家氧」、「後八」、「打開–當代」、「復興漢」等,他們在當代藝術創作領域對空間、群體、地方、文化視點、觀念藝術、文化治理觀點等面向,既同樣的著力甚深,也有相當程度的異質而立之思緒和實踐方法。
在如今這個不再流行講述宣言、缺乏眾聲喧嘩的藝術生態,日趨社群務實與機構系統的藝壇風氣,面對台灣即將驟變的世代社會結構、文化治理與制度重新盤整的當下,作為兩位藝術大學的標竿者,欣然接受了我們這個第三方策劃邀請的「戰帖」,這不但將會是一場寫下史頁的事件,我們也期待兩位校長從美學觀、高等藝術教育觀點、學院與文化生態的系統策略和理念,佐以七位透過邀請與徵集的提問人設置介入對話,直面陳述而引發藝壇論點的新火花。
【活動資訊】
日期|2017.11.25(六)
時間|14:00-16:50
地點|台新金控大樓二樓元廳(台北市仁愛路四段118號2樓)
網站|https://goo.gl/adArLu
主辦單位|典藏藝術家庭、典藏.今藝術
特別感謝|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噪咖藝術有限公司、在地實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美學生態職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洄瀾光影油畫展 #温宛菁專訪
對外婆的追憶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循著童年的記憶,以油畫創作訴說東部淨土簡單美感的生命印象
左手拿解剖刀,右手執畫筆
藝術家温宛菁,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研究所專研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任何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手持解剖刀,在螢光顯微鏡下解析細胞的生命奧祕。某日,偶然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後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運用彩筆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而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藝術玩人」。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住民生態智慧,而常回到母親的故鄉 —花蓮,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尋常的美景;更恣意揮灑畫布,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
對於外婆的依戀.對於光影的迷戀
温宛菁,台北人,但從小就和台灣東部有著不解之緣,對於光和影一直都有一種深刻的迷戀。記憶中,艷陽下,東部外婆家的樹木與光線交織而成瞬息萬變的投射,總能讓她蹲在樹蔭下癡迷許久;而對於外婆的依戀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外婆過世後,院子裡的草木就成為一種對人的追憶,宅院裡斑駁牆面上的海棠花在光與影、虛和實之間搖曳,彷彿是外婆的一生,即便身處困境仍然保持著生命中的彈性。
外婆是道地的傳統客家婦女,十九歲時隨著外公從西部到後山打拼,大半輩子就這麼在花蓮的鳳林小鎮上落地生根。宛菁印象中的外婆慈祥婉約,寡言多能,喜歡蒔花養草;外婆和外公好像比賽似的在前後院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時常跟著任教職的母親回鳳林的宛菁,在那兒度過了無數個寒暑假,就連小時候得了腸病毒,也是回到這個小鎮上休養。於是在這幢日式宅院綿生的記憶裡,外公的蘭花、外婆的海棠花,孕育出宛菁的第一件與第二件感人的作品。
不引人注目但保有獨特的美感與生命歷程
在油畫作品中,藝術家想要表現的不是壯麗遼闊的東部風景,而是平凡生活中的一小片光影。記憶中的花蓮生活,是從吃完中餐開始,趁著外公睡午覺的當兒,鄰家玩伴會聚集在蘭花架下玩沙泥。宛菁卻愛一個人踩著腳踏車,跑出小鎮亂晃,有時來到中央山脈山腳下,蹲在一棵棵不同姿態的大樹底下觀察光影,享受著光影交織的虛實心境。
藉由對於童年的回憶以及對於外婆的思念,宛菁循著外婆行走過的足跡,畫出當下心情的悸動。她說:「庭院裡牆頭上的那一株海棠花隨風飄逸,很像外婆的人生,不名貴不顯眼,但卻堅忍不拔,我的畫作中那種寧靜其實是在訴說外婆給我的安心感。」十二年前外婆過世時,宛菁感覺頓時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心靈支柱;直到如今,每次回到日式老宅院中,就彷若看見那位安靜的坐在屋子裡,將世界隔絕在外,專注踩踏著縫紉機的外婆。對於宛菁來說,這是生命中很重要的光影。
從理性科學到感性美學
溫宛菁從小就喜歡塗鴉,小學到高中,常常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得獎,但由於家族親人的期待而念了第三類組。從中興大學的生命科學系到台大研究所的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再到中央研究院的基礎醫學研究,事事要求完美的個性總是讓她非常忙碌,幾乎鎮日窩在實驗室裡埋首做研究。直到幾年前的某個假日,媽媽請她陪著一位學生去「拉丁區畫室」學畫,沒想到啟動了她學習油畫的興趣,因此而遇見了油畫啟蒙老師—沈辯。相距這件事之前,宛菁最後一次拿畫筆是在大學時的國畫社揮毫,無疑的,油畫媒材對她而言是全新的接觸。只要周末得空,她就會趕到畫室習畫。沈老師指導的不只是繪畫創作上的技巧,還有對於美的感受和認知,還常下書單讓宛菁多方面接觸藝術領域。拿起油畫筆的那一刻,生命中最重要的光影—日式宅院、外婆的身影油然而生,於是就這樣陸陸續續畫出了記憶中的依戀。第一件作品「外婆的海棠花」讓她在畫中揣摩了許久許久,終至感動到落淚;第二件作品「外公的蘭花」也是她在忙碌的實驗室生活之暇緩慢地完成的。
30歲那年的低潮與轉機
實驗工作有段時間非常忙碌,以至於很久沒去畫室習畫。某天,沈老師捎來一個令宛菁驚喜的消息,沒料到擱置在老師家的畫作居然被某位畫廊經紀人欣賞,並問是否有意願辦個展。温宛菁和母親聽到這個消息時,只是一笑置之,但時隔半年後,因為夜以繼日的實驗工作和心理的壓力,讓宛菁的身體不堪負荷而造成胃出血,正好此時也被教授告知在中研院努力多時的實驗失敗。頓時,宛菁的心情跌入幽谷,原以為自己會一直順遂的走這條喜歡的路,沒想到在這時候遇到了瓶頸!人生的低潮讓宛菁有些喪志失意,此刻半年前的一笑置之湧上心頭,她開始認真思考是否要讓30歲的自己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於是便規劃了自己嶄新的人生方向——先畫出心中的感動吧!
與東部的機緣,被踢離原本的軌道
在研究所灰心喪志的那段時日,宛菁心中的鬱卒難解,於是常跑去她最熟悉的東部海邊沉潛,蒙受燦爛陽光的撫慰。沒想到因此慢慢地與東部的原住民部落有了連結,而開始認識了令她著迷的原民文化,起初是受人之託寫了東部的部落故事,後來因為東部發展條例的討論而變成義務志工。有一段日子,白天她在中研院趕實驗,晚上則是趕去參加「東部議題」校園巡迴的分享講座;而在NGO組織裡認識的老師也邀請她一起做宜花東的能源研究。諸多的機緣讓溫宛菁被踢離原本的軌道,嘗試了許多新的可能性;但她認為自己並沒有放棄生物醫學研究,只是單純的希望透過展覽,將這些年對於東部的光影、親情的追憶呈現出來,將這份美好分享給更多人知道。(文:金車文藝中心)
温宛菁簡歷:
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臺大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用螢光顯微鏡試圖解析肉眼看不見的生命奧祕。某日,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玩人」。
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民生態智慧,常在東部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身邊的尋常之美,而恣意揮灑在畫布上。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與一起生活的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