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1967 到 2021
同一地點的兩張照片,跨越了54個春秋;
不一樣的年代,秉持著相同的精神。
第91代的大龍國小佾生
繼續傳承著千年的薪火~
祝福全天下的老師們 教師節快樂!
謝謝您們的付出❤️
拍攝地點:臺北孔廟
上圖拍攝時間:1967年9月28日
下圖拍攝時間:2021年9月28日
這兩張照片皆攝於孔子誕辰紀念日。圖中為擔任佾生的大龍國小學生,身著藍色長袍與黑色馬褂,腳穿白襪與黑布鞋,在臺北市大龍街的臺北孔廟大殿前擔綱演出「六佾舞」之後,與指導老師合影留念。
謝謝臺北市孔廟儒學粉絲團提供照片
《認識 佾舞》
釋奠佾舞簡稱佾舞,又稱丁祭佾舞、祭祀大成至聖先師之佾舞。依不同編制又分有六佾舞和八佾舞,是釋奠典禮的祭禮中所表演的舞蹈。
相較於歷經近代戰亂與文化大革命的中國大陸,臺灣與韓國至今仍保存完整、嚴謹的儒家祭孔儀典於世,是東亞世界重要的文化資產。
中國南朝齊武帝永明三年(西元485年),對於釋奠已有記載:「元嘉立學、裴松之儀、應舞六佾,以郊樂未具,故從權奏登歌,今金石已備,宜設軒縣之樂,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六佾即六佾舞,是中國古代諸侯用舞的編輯,有六行六列,共三十六人。
軒縣就是軒懸,是中國古代諸侯樂隊的編制。這是歷史上樂舞並用祭孔儀式的開始,之後各朝代祭孔的規模和樂舞均有不同。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時六佾舞中增加了「三獻禮」的項目,三獻禮即初獻、亞獻、終獻。唐朝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的祭孔大祀,是採用六十四人的八佾舞。
佾舞的來自宗廟宮庭雅樂舞,舞者稱為「佾生」,佾是隊伍的行列,分祭天子、公侯、大夫、士,又有八佾、六佾、四佾、二佾之分。與宮庭樂舞相同,釋奠佾舞也分文舞和武舞。
台北孔廟在1967年前的佾舞因日本殖民統治的緣故被迫改變服飾,1931-1932年(昭和6-7年)的佾生是著白衣繫紅帶,執雉羽。到了1934年-1936年(昭和9年-11年)佾生是著白長袍黑短掛,到了1943年,日本對台灣的統治進入皇民化時期,此期的佾生服裝也稍有不同。1946年-1967年共22年間,和1968年後,佾生的服裝也有兩個不同的變革。後期至今改用明朝服飾,佾生為黃袍墨綠腰帶黑靴,節生為綠袍墨綠腰帶黑靴。
台北孔廟的佾生長期由大龍國小學生擔任,男女生皆可,採六六三十六的佾舞編制;由佾舞老師躬身教導後學生須自行記憶所有舞步。
《認識 教師節》
根據《孔氏祖庭廣記》記載,孔子生於東周春秋末期,鲁襄公22年(西元前551年)的農曆8月27日。1934年的孔子誕辰日時,柳翼謀、張其昀等人主辦的國立中央大學《國風》雜誌,曾出版「聖誕特刊」以紀念孔子之誕辰。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教師節出現在1931年,由當時的南京中央大學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人發起,他們聯絡了京、滬地區的教育界人士,共同擬定每年的6月6日為教師節,並發表《教師節宣言》,提出「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增進教師修養」三項目標,在全國各地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翌年(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將6月6日明定為全國教師節(亦稱雙六節)。
至於為什麼要訂在6月6日?根據發起人的說法,並沒有太特別的原因,只是因為比較好記「便於號召」而已。另外,由於6月已接近學期末,是個向政府提出建言的好時機,因為如果有改良的方案,還可以趕在下一個學期實施。
1939年,教育部決定把教師節的日期改為「至聖先師」孔子的誕辰日,但卻誤將農曆日期當做西曆,而把教師節定在8月27日;後來經師範大學的程發軔教授進行考據,依曆法推算出孔子的西曆誕辰日應為9月28日;於是行政院在1952年提請總統明令,將孔子誕辰紀念日及教師節改為9月28日,沿用至今。
每年到了教師節(孔子誕辰紀念日)這一天,不但各地孔廟都會舉行祭孔大典,以最隆重的禮儀對孔子表達無上的敬意,在教育行政單位及各級地方政府所舉辦的「慶祝教師節大會」中,也會頒獎給資深及優良的教師,以表彰教師們對社會的貢獻。
原本我國的教師節屬於國定假日,但自從2001年我國施行週休二日後,許多國定假日就變成了只紀念不放假的節日,而教師節便是其中之一。
2016年6月21日,我國行政院正式公告勞工國定假日7天刪除案失效,勞工國定7天假日確定將恢復,換句話說,教師節勞工可以放假,但是一般公立學校教師因不適用勞基法,所以不能放假。
勞工7天國定假日恢復後,所有符合勞基法的勞工,在9/28、10/25、10/31、11/12、12/25五天可以放假,但這就產生了一般勞工在教師節這天放假,但教師卻沒有放假的情況。
教育部人事處表示,目前是依循內政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的第二、三條之規定,孔子誕辰紀念日(俗稱教師節)是只紀念不放假,在該法尚未修改之前,一般教師在教師節仍無法放假。
於是,2016年的教師節成為勞工放假、公家機關照常上班、公立學校更出現「教師上班,學生放假」怪象,堪稱史上最混亂的教師節,不過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於9月24日表示,教師節和勞動節都是勞工放假、軍公教上班,這個規定已經存在15年,絕對沒有史上最亂休假這種事情。
陳美伶強調,五一勞動節就是最好的運作模式,希望國人放心依照五一勞動節模式來進行就可以了,不過唯一例外是股匯市,五一勞動節時股市休市,但在教師節不休市,其原因是金管會早已在前一年公布次年股匯市休市時間。金管會副主委桂先農表示,已跟銀行業及金融業工會達成共識,教師節當天的薪資給付,會按照國定假日雙倍給薪來處理。
同時也有17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40的網紅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猜猜看,我們人類是先有刀、湯匙、還是叉子? 東方人可以一雙筷子用到底,西方人硬要把吃弄得如此複雜,簡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今天,我們就帶大家穿越時空,看看到底國際西餐禮儀中,令人眼花撩亂的花式餐具,是誰搞出來的? 揭開學校沒教的歷史: 1) 最早發明的餐具竟是 ... 2) 名畫「耶穌的晚餐」,...
「台灣禮儀文化」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禮儀文化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禮儀文化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禮儀文化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禮儀文化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禮儀文化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禮儀文化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禮儀文化 在 我在台灣最不習慣的三件事情(交通、職場、生活禮儀) (The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禮儀文化 在 殯葬禮儀文化的「反璞歸真」 | Facebook 的評價
台灣禮儀文化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餐廳」在飲食文化發展中扮演著專業化的角色,藉由不斷面對客人的過程,讓一個社會對於食材獲取、烹飪方式、口味、用餐禮儀等都有精緻化的發展。然而,當疫情來臨人們減少外出用餐,餐廳面臨生意上的打擊,我們的飲食文化又會發生什麼變化?
這篇來自BBC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法國餐飲界如何面對這次疫情的挑戰?法國的飲食文化又因為疫情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這也帶我們進一步思考,台灣的飲食文化在這次疫情後又發生了哪些改變?
————————————
但杜卡斯並不認為疫情中的這種轉變會威脅到法國美食。在他看來,這是一個機會。
「烹飪的重新進化是自由,」他說。在法國,這樣的進步並不新鮮。上世紀70年代,由保羅·博古塞(Paul Bocuse)領導的新烹飪法(Nouvelle Cuisine)是法國食物的最後一次重大變革,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廚師們的願望推動的,他們希望創造出能讓自己被認可的菜餚,打破傳統菜餚,更清爽、更健康和超個性化的菜餚挑戰了一些經典法國烹飪的規則。
然而,圍繞這頓飯的傳統儀式仍然很嚴格。就在幾年前,「打包袋」(把餐館剩下的食物帶回家)的話題還引發了全國性的討論。如今,為了減少食物浪費,餐館必須為食客提供外帶材料,這促使農業部將這一做法重新命名為更性感的「美食袋」。
人們通常不會把杜卡斯與外賣、餐巾紙或廉價食物聯繫在一起。但在2020年4月,杜卡斯推出了在線外賣平台Ducasse Chez Moi,提供巴黎餐廳的精選菜品。此前,杜卡斯從未提供過外賣或送貨服務,甚至從未考慮過。作為轉型的一部分,他還在奧克斯里昂關閉的餐廳後面創辦了Naturaliste,這是一家以蔬食為導向的廉價外賣餐廳。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們根本不敢這麼做。這是一個機會。餐館都關門了,所以我們決定嘗試不同的食物。這種食物可以外賣,經過了特別製作。」
今年3月,當我與杜卡斯交談時,他似乎對向運送食物的轉變並不擔心。他在木椅上坐直了身子,熱情地打著手勢,談論著他對未來的設想。領班正忙著在外賣窗口招呼顧客點餐。
對杜卡斯來說,新冠疫情加速了法國的下一次美食進化,他說,這一進化的標誌著人類彼此接觸的強烈渴望,全球影響力和本地農產品之間的相互作用,植物性烹飪的作用在日益增強,以及快速發展的消費者。「新消費者很好奇,你必須引誘他們,」他說。「你必須帶它們體驗類似旅行的樂趣。」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58540487?fbclid=IwAR2fcCZ7731RA7pGE4JpOCUVU7WLodCeKXw_Thjrz10OFSkokvKp7JnVUjU
台灣禮儀文化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禁止火化、不得遷葬,穆斯林殯葬文化在台灣面臨的多重困境】
今年66歲的緬甸華僑馬國昌,是台灣北部唯一一位穆斯林「禮儀師」。
伊斯蘭教對殯葬自有一套文化,教徒往生後,需在清真寺內清洗遺體、在3天內下葬、且不得火化,也不鼓勵撿骨,和台灣的主流文化大不相同。阿昌做這份工作十餘年,穆斯林們親切地稱他為「阿昌」,當警察與醫院不解穆斯林習俗時,他負責代為說明、將亡者接到清真寺;如今疫情下,《傳染病防治法》要求確診者遺體需一律火化的規定,在穆斯林社群引爆不安,擔心若不幸染疫死亡,殯葬問題將違反教義,爭著問他「怎麼辦」?
事實上,不只是與主流殯葬文化的差異,近年穆斯林社群也面臨其他困境:阿昌擔任殯葬管理員已十餘年,但仍未找到下一棒接手;許多伊斯蘭公墓也陸續飽和、或被整合移作他用。在寸土寸金的台灣,完全遵守教法的葬儀,似乎變得愈來愈艱難……https://bit.ly/3EE7Fg3
★以獨立報導,堅守新聞價值,#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報導者 #穆斯林 #伊斯蘭教 #殯葬 #禮儀師 #殯葬管理員 #火葬 #土葬 #公墓
台灣禮儀文化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猜猜看,我們人類是先有刀、湯匙、還是叉子?
東方人可以一雙筷子用到底,西方人硬要把吃弄得如此複雜,簡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今天,我們就帶大家穿越時空,看看到底國際西餐禮儀中,令人眼花撩亂的花式餐具,是誰搞出來的?
揭開學校沒教的歷史:
1) 最早發明的餐具竟是 ...
2) 名畫「耶穌的晚餐」,你仔細看過嗎?
3) 希臘公主把餐具當「嫁妝」
4) 史上第一份「餐具使用說明書」
5) 通通給我磨圓!超怕刀子的國王
6) 「筷子」才是史上最天才的發明吧!
7) 用刀習慣,竟讓間諜身份當場被識破?
8) 原來是吃飯吃太久,才搞出了花式餐具
9) 韓國筷子超難用的真理
10) 折疊式餐具竟成外國人最愛伴手禮?
11) 「再窮也要吃得優雅」- 超勵志成功故事
12) 你先吃,我等著!慈禧太后的考驗
🤙🏻 節目按下訂閱+分享,有任何想法歡迎在 Apple Podcast 五星評分+留言
➖
本節目由 鬼島之音 Ghost Island Media 出品
🤙🏻 官網|https://ghostisland.media/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hostislandme/
🤙🏻 IG|https://www.instagram.com/ghostislandme/
➖
💂♂️ 製作團隊:
主持 - 大使夫人 Jeane, 鬼島之音 凱西
製作人 - 凱西 Cathy Hsu
執行製作 - Elise
監製 - 吳怡慈 Emily
📩 聽眾信箱|節目合作:web@ghostisland.media
➖
《別叫我大使夫人》結合知識、娛樂、文化的新潮外交學
MB01LXZFTZMPGPY
台灣禮儀文化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同志大使 / 外交官在某些社交場合會被側目,甚至有些賓客抵達宴會時,發現有同志伴侶在場,就會立即表達不悅、甚至離席。
今天我們就要請到本節目的「母胎來賓」現身說法,他像超人一樣有雙重身分;平常是一位大學教授,但到了駐在國,他就是「澳洲大使先生」的先生。👏 掌聲歡迎來自台灣的 Leo 👏
大使先生 の 先生 の 心路歷程:
1) 原來大使也滑社交軟體
2) 在官邸裡呼風喚雨,學生以為教授在跑龍套?
3) 跟隨大使赴任 vs 探親
4) 發現同志伴侶,宴會禮賓人員冷汗直流
5) 被問「你是什麼身份可以坐在這裡?」(尬
6) 同志伴侶只是「玩伴」?
7) 在外交場合被不友善對待,怎麼辦?
8) 同志伴侶在夫人圈很受歡迎?
9) 伴侶不是「人形立牌」而是「王牌」
10) 女性外交官真的很難找伴侶嗎?
11) 澳洲同志伴侶的認證機制
12) 澳洲的大使伴侶可以兼差?
13) 「台灣如果回來,我們會對你非常的好(?」中國大使癡人說夢
14) 大使豪不猶豫直接跟大家出櫃(帥)
15) 想當外交官伴侶的,先等等 … 把這集聽完再說!
江湖在走,「面具」要有啊!
⭐ 想參加 RESHAPE Summit 的國際成功人士盛會嗎?https://bit.ly/3kh88gh
🤙🏻 節目按下訂閱+分享,有任何想法歡迎在 Apple Podcast 五星評分+留言
➖
本節目由 鬼島之音 Ghost Island Media 出品
🤙🏻 官網|https://ghostisland.media/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hostislandme/
🤙🏻 IG|https://www.instagram.com/ghostislandme/
➖
💂♂️ 製作團隊:
主持 - 大使夫人 Jeane, 鬼島之音 凱西
製作人 - 凱西 Cathy Hsu
監製 - 吳怡慈 Emily
📩 聽眾信箱|節目合作:web@ghostisland.media
➖
《別叫我大使夫人》結合知識、娛樂、文化的新潮外交學
MB01K8ZGYLJGF7L
台灣禮儀文化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那個晚上,房裡的三個人、講了三個故事,拼湊起來,發現,大家都撞鬼了 …
今天,大使夫人要來分享親身經歷的靈異事件,還有,人在國外要如何避邪? 不懂各國習俗可能會惹上哪些麻煩?
1) 花園裡的老人
2) 官邸裡的跑步聲
3) 站在床邊的雙腿
4) 閣樓的猶太人
5) 中邪的夫人?
6) 官邸驅魔大法
7) 各國旅遊注意事項
那 … 有所謂的「命理外交」嗎?
🤙🏻 節目按下訂閱+分享,有任何想法歡迎在 Apple Podcast 五星評分+留言
➖
本節目由 鬼島之音 Ghost Island Media 出品
🤙🏻 官網|https://ghostisland.media/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hostislandme/
🤙🏻 IG|https://www.instagram.com/ghostislandme/
➖
💂♂️ 製作團隊:
主持 - 大使夫人 Jeane, 鬼島之音 凱西
製作人 - 凱西 Cathy Hsu
監製 - 吳怡慈 Emily
📩 聽眾信箱|節目合作:web@ghostisland.media
➖
《別叫我大使夫人》結合知識、娛樂、文化的新潮外交學
MB01XBN0MVYJUFM
台灣禮儀文化 在 殯葬禮儀文化的「反璞歸真」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話說台灣的殯葬文化,受了佛教因果報應的影響,加上傳統儒家思想及道教清修宗旨的薰陶,衍生出獨特的生死觀念,尤其在殯葬文化上「事死如事生」的態度,將國人恪盡孝道 ... ... <看更多>
台灣禮儀文化 在 我在台灣最不習慣的三件事情(交通、職場、生活禮儀) (The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在 台灣 最不習慣的三件事情(交通、職場、生活 禮儀 ) (The Three Things I Dislike About Taiwan). 28,417 views28K views. Nov 30, 201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