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峽風場潛力無窮,也間接帶動了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的無限商機,不過台灣廠商能不能真正擠身大型先進風機的供應鏈中,還有待觀察。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G7外長會議在5日落幕,並發表聯合公報,內容指責北京當局是霸凌者,並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世衛組織,以及世衛大會,也強調了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重要。這也是G7第一次公開談到台海問題。至於世衛大會將在24日登場,台灣能否參與?衛福部長陳時中認為,國際挺台力道比過去更強,受邀機會也比較大。 詳細新聞內容...
「台灣海峽風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海峽風場 在 財經新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海峽風場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海峽風場 在 邱志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海峽風場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海峽風場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海峽風場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海峽風場 在 Wind.TAIWAN 離岸風電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海峽風場 在 離岸風電不能說的秘密-台灣海峽真的是最好的風場?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海峽風場 在 Re: [新聞] 全球20大風場「台海佔16處」 離岸風電 - PTT推薦 的評價
台灣海峽風場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政府是否真的用心著墨海洋綠色能源的研究、開發與運用
歐洲推新再生能源計畫,預計2050年離岸風電規模要達到300GW,海洋能規模40GW,總預算規模直逼9500億美元,折合台幣27.1兆。
全球前20名離岸風場,有16處位於台灣海峽內,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台,制定2025年燃氣50%、燃煤30%及綠能20%的能源轉型藍圖。2019年11月12日更正式啟動了「海洋風電」(Formosa 1)台灣第一座離岸風場。
在2000年之前的工業密集年代,台灣每年的用電量約莫300億度,近幾年平均用電量則在220億度以下。過去幾年夏季尖峰用電的高峰很少超過3600萬瓩,唯獨今年爆熱,除了七月出現最高連續超過36度高溫的紀錄,台北測得39.7度、台東測得40.2度,使得2020年尖峰用電在歷年用電量排行榜中,占了8 個席次,最高來到3802萬瓩,同時也包下前五名。目前秋老虎仍在發威,高雄內門中午高溫達35.5度,中午尖峰時段用電量未達3200萬瓩。
台灣政府規劃在 2025 年將再生能源裝置量提高到 27GW,發電占比增加到 20%,而離岸風電為發展重點,計畫離岸風電從零開始,2020 年建置 520 MW 容量,力拚 2025 年累計達 5.5 GW。
(說明:1吉瓦GW=10億W=100萬瓩,若持續以1GW發電1小時,也就是100萬度電。若預估2025年台灣的用電高峰是3828.6萬瓩,屆時離岸風電最高可以分攤14%的高峰用電。唯台灣海峽風場效率最強時間是東北季風時節(平均風級為 4-7 級),台灣用電尖峰時段多吹南風及西南風(平均風級為 3-5級)理想值在夏季尖峰時段無法實現。)
除了離岸風電 台灣更寶貴的綠色能源叫 #黑潮
台灣對於能源蘊藏量不亞於風電的潮汐洋流發電,尤其對於黑潮這個舉世第二大洋流動力發電的強大綠色能源研究,政府及學術研究相關單位的研究投資計劃,在我們十幾年前調資料時,只看到工研院能環所顏志偉在2005年主導一項「我國海域能源蘊藏量分析技術之建立及開發方向評估」計劃,及負責電力開發的政府機構司職單位一份為期25年,名為洋流潮汐發電研究計劃的不研究計劃。
中研院院士徐遐生曾估計,黑潮總能量約100GW(1000億瓦),由於黑潮主流靠近台灣,估可取50GW(500億瓦)。台大陳發林教授則是以黑潮水量流速每秒一公尺的能量計算,黑潮流經台灣海域不同斷面的平均總發電量為5.5GW(55億瓦),季節則以夏季最佳,可穩定產出達10GW(100億瓦);冬季較弱,也有4GW(40億瓦)。
日本科學技術廳資源調查會於1979年的調查報告顯示,黑潮在日本海域年平均功率約19GW,日本政府與民間企業共同研究開發,2017年在黑潮洋流較強、水流流向較穩定,位在鹿兒島南方靠台灣的口之島海域,以漂浮式渦輪機沉水20~50米發電30KW實驗成功,目前正進行更大型的研發應用。該團隊學者估算,黑潮發電未來可望供給全日本5%的用電(日本年總用電量約在1兆度上下,5%為500億度,足足可以供給2個台灣的全年用電量)。
而從扁政府、馬政府,到如今的蔡政府,在這上面著墨了多少?
透過政府研究資訊系統查詢,輸入Tidal Ocean current energy,查詢近二十年來政府編列預算在該相關領域投資的結果出現:
2005年由顏志偉主導一項計劃預算440萬;
2006年~2009年有10項計劃合計預算15134.2萬;
2010年有四項計劃包含前往英國考察洋流發電,總預算1065萬;
2011年有四項計劃合計2968.5萬;
2012年含中小學教科書列入水資源教育等六項計劃合計8959.4萬:
2013年三項計劃合計384.6萬;
2014年一項計劃112.4萬;
2015年四項計劃294.4萬;
2016年有一項顏志偉主導的小型潮流發電機組與動態纜線測試計劃4356萬:
2017年有一項黃昆明主導的10kW潮流發電系統開發計畫(1/2)1800萬,及一項教育研究推廣計劃94萬元:
2018年有一項135.2萬:
2019年有一項薛憲文主導的洋流能關鍵技術開發與推動計劃6514.2萬、一項台灣東南部海域海底地形調查委託專業服務案1050萬及一項應用於海流能轉換之創新垂直軸渦輪性能提升研究,預算95.4萬:
2020年有一項台灣洋流能海域測試場規劃評估委託專業服務案,預算1340萬,及一項應用於海流能轉換之創新垂直軸渦輪性能提升研究104.7萬。
過去20年來,台灣政府合計總共在潮汐及洋流發電領域投資了4億4千847.7萬元,其中還包含了部份離岸風電的評估研究。
台灣是最能運用黑潮的先進國家,自己不投入洋流研究,後果就是得等待很長的時間之後,再花遠比研究經費要高出幾千倍,甚至幾萬倍、幾十萬倍的預算去跟別人採購。
政府真的有用心投入資源,為綠電島國的未來藍圖打拼嗎?從政府學研單位相關的人才及預算投入,就可一窺一二。(V編)
————————
以下為外電新聞 鉅亨網張博翔編譯2020/11/20 06:07
歐洲推新再生能源計畫 規模直逼9500億美元
歐盟週四 (19 日) 制定新再生能源計畫,目標是在 2050 年將離岸風電發電量從 12 吉瓦 (gigawatt,GW) 一口氣提高至 300 吉瓦,此外,歐盟執委會的「離岸再生能源策略」預計在同一期間將海洋能源發電提升至 40 吉瓦,估計將砸下近 9500 億美元執行這項長期綠能計畫。
短期而言,歐盟表示,新再生能源計畫即將在未來 10 年內將離岸風電機容量至少提高到 60 吉瓦,而諸如潮汐、海浪等海洋能源發電則預估 10 年至少達到 1 吉瓦,目前海洋能源發電量僅 13 兆瓦 (megawatt)。
由此可見,需要達到這樣大幅度的成長意味著歐盟的新能源計畫投資規模非常可觀,據歐盟執委會估計,2050 年內要實現這些目標將需要近 8000 億歐元 (約 9422 億美元) 的規模,其中大約三分之二將用於電網基礎設施,而三分之一用於發電,預計大部分現金則來自於私人投資。
歐洲能源專員 Kadri Simson 在週四的聲明中表示:「歐洲是海上再生能源的全球領導者,並且可以成為未來全球發展的動力,我們必須透過利用離岸風電的所有潛力,並發展其他如波浪,潮汐和水上太陽能等技術,來加強再生能源實力。」
歐洲風能協會 (WindEurope) 樂見歐盟這項新策略,該組織表示,要將離岸風電「提升為 25 倍」勢必要「大量投資」基礎設施,除了海上電網銜接與陸上電網強化外,未來十年港口也需要 65 億歐元的相關投資。
這項透過再生能源實現發電產業全綠能的計畫,也被比喻為「歐洲綠色協議的關鍵要素之一」。《歐洲綠色協議 (European Green Deal)》是歐盟執委會為實現 2050 年成為氣候中和大陸的總體計畫,目標在 2021 年至 2027 年間動員至少 1500 億歐元,並將重點放在「高碳密集或化石燃料使用率高的地區」。
台灣海峽風場 在 邱志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04
「離岸風電政策執行暨風場開發進度」討論會
離岸風電及太陽光電為我國再生能源推動之主軸,其中離岸風電目標為2025年累計達5.5GW商轉。針對離岸風電產業,政府也規劃打造成國家隊的模式,分別在水下基礎、電力設施、風力機組與海事工程等四大系統上與外商形成策略聯盟,透過外商帶進核心技術,逐步使台灣成為亞太重要生產基地。
不過預計於今年底完工的台電示範風場,19架機組當中只完成了2架機組的架設,此外,迄今已完成並取得電業執照的容量也只有 128 MW,執行進度明顯不如預期,惟風力發電為我國重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相關計畫工程的進度將影響國產化之能量、人才發展及產業升級效果,所以我今天特別針對離岸風電的進度,邀請相關單位到立法院來做說明。
我向能源局與工業局表示,過去台灣在離岸風電產業並無相關經驗,而台灣海峽風場環境又比歐洲嚴峻許多(颱風、地震等),再加上疫情衝擊導致學習曲線拉長,所以針對目前國內廠商所遭遇的瓶頸,政府務必要積極協助輔導,國產化與在地化的目標一定要確實達成,如此才能提升國內整體供應鏈的產製意願,形成正向的循環。同時我也提醒相關單位要隨時掌握開發進度並預擬對策,以確保我國的能源安全。
台灣海峽風場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G7外長會議在5日落幕,並發表聯合公報,內容指責北京當局是霸凌者,並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世衛組織,以及世衛大會,也強調了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重要。這也是G7第一次公開談到台海問題。至於世衛大會將在24日登場,台灣能否參與?衛福部長陳時中認為,國際挺台力道比過去更強,受邀機會也比較大。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487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台灣海峽風場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國際局勢千變萬化,台灣身處在第一島鏈,必得超前部署。
近期美日2+2 會談,會後的共同聲明表示「強調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過去對日台安全關係保持低調的日本官方,近來也越來越多的政界人士與學者關注台海情勢的發展。
而中國海警法也在此次會談中列為議題,海警法的確引起周邊區域國家的震撼。除了譴責海警法之外,我也要求外交部應該就國際法的層次,和國防部及海巡署討論如何在海上執法的標準上檢討和因應。
外交部回應海巡署有在注意中國海警法的狀況,我提醒外交部,台灣面對中國海警法實施,不單只是單一部門,比如:海巡署或海洋委員會的問題,外交部應可提供國防部在國際法適用疑義上的專業意見,包括國際海洋公約、聯合國憲章的禁止武力範疇等。
而國防部有必要針對中國海警法的施行,重新建立在海上執法現場使用武器的認定標準和風險等級表、比如《國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等等,以因應中國海警未來成為周邊武裝衝突的來源,以及周邊國家容易誤判情勢的風險。
昨天看到最新台美戰略合作新聞:反制中國海警法 台美明簽署海巡合作備忘錄,這是台美互信的重大發展,也可視為「準軍事合作」。
「準軍事合作」,其實就是反制中國「灰色地帶侵略」的協同作戰機制,民主世界對獨裁中國的抗戰,早已開打。
我們希望朝野要能認清,和平是互相的,台中兩國之間,只有中國意圖消滅台灣、而無台灣意圖「武力犯中」,要獲得和平,必須讓中國放棄侵略,我們就必須在灰色地帶的戰役獲勝。
卑躬屈膝之後,只有屈辱、沒有和平。
身為國防外交委員會一員樂見其成,也將持續監督相關部會,建構刺蝟台灣!
2021-03-24,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外交部 吳釗燮部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台灣海峽風場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0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hJhwoKUrRk0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自從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9月中旬訪台後,解放軍戰機連續兩周飛越台灣海峽中線,美台高官的口風也出現變化,如美方高官稱對台灣主權問題不持立場,「應由兩岸自行解決」;對華強硬的美國國會議員也聲言,對大陸武力攻台,要美國支持台灣打這場戰爭「是不切實際的」;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宣示,台美之間「目前不尋求建立全面外交關係」,若兩岸開戰,台灣「不會依靠美國干預」。這種變化,與北京宣示「沒有海峽中線」引發的兩岸軍事對峙有關。可見,北京的宣示試出了華府的底牌:現在還不想捲入台海戰爭的泥潭中。而台北在付出開放美國豬肉進口、購買美國軍備的代價後,在外交和安全保證方面卻一無所得。
蘋果頭條
美國總統特朗普及第一夫人梅拉妮婭證實感染武漢肺炎,特朗普周五搭直升機前往馬里蘭州沃爾特里德軍方醫院(Walter Reed National Military Medical Center)接受治療,至周日仍然留醫。以下為最新進展:特朗普周日在Twitter推文,感謝在醫院外為他打氣的支持者,讚他們愛國,「令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偉大」。特朗普的治療團隊周日表示,特朗普接受了第二劑瑞德西韋和第一劑類固醇藥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沒有出現副作用。醫生說特朗普近日兩度血氧量短暫下降,但現時病情持續好轉,血氧量為98%,最快周一可以出院,返回白宮繼續瑞德西韋療程。
東方正論
剛過了中秋,快將踏入年尾,然而由年頭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卻到現在仍然未有平息迹象,作為抗疫其中一個主要措施,就是實施封關,機場是重點,但連接內地的主要關口羅湖也封閉,高鐵停運令到西九關口也停止操作。相對而言,港珠澳大橋可以開放使用,已經算是比較寬鬆處理,但因為強制隔離措施,使到來港客流劇減,港珠澳大橋也難幸免,車流冷冷清清。有指港珠澳大橋是國家級基礎建設,政治象徵大於一切,類似例子還有高鐵,基本上每程都是津貼乘客,回本無期,同樣地,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亦是耗資接近千億元,到現在依然客量未能達標,而且更加被疫情拖累停止運行八個多月,談收支平衡簡直是天方夜譚。
星島社論
美國總統特朗普確診新冠肺炎入院,全球關注對下月初大選的影響。昨天發表的最新民調顯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支持率擴大,領先特朗普十個百分點;且多數民眾認為,若特朗普更認真應付疫情,他可能就不會染疫。在特朗普確診後,白宮對其情況說法矛盾、混亂遭外界批評,御醫康利表示情況樂觀,但白宮幕僚長梅多斯卻匿名稱「情況堪憂」,其後又向媒體透露特朗普上周五情況較官方公布嚴重,發燒及血氧濃度急降。據報特朗普對梅多斯的匿名發言感震怒,他上周六發放短片,指「未來幾天是真正考驗」。不過,主治醫生們昨稱,特朗普病情持續改善,最早可以在今日(周一)出院,回白宮繼續治療。
經濟社評
美國總統特朗普確診新冠肺炎,病情未見明朗,他和官員極端鬆懈的防疫意識,尤其上月底疑似引爆大型「白宮感染群組」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儀式,毫無疑問是當今最錯誤的抗疫示範,對仍然面對隱形傳播鏈的港人,確應引以為鑑。美國疫情未止息,特朗普上月26日卻在白宮替大法官人選舉行提名儀式和飲宴,迄今至少8個出席者確診。逾150名達官貴人當天並肩而坐,幾乎沒人戴口罩,更遑論社交距離,還不時擊拳、握手、擁抱甚至飛吻。白宮群組現時已有最少25人染疫,有官員私下承認,提名活動很可能是爆疫源頭。雖然白宮宣稱正追蹤密切接觸者,多個嘉賓向傳媒反映當局仍未主動接觸,部分客人也尚未自我隔離,沒有把握時機遏制疫情。
台灣海峽風場 在 離岸風電不能說的秘密-台灣海峽真的是最好的風場?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國際工程顧問公司4C Offshore在2014發布的全球「23年平均風速觀測」研究,世界風況最好的20處離岸風場,台灣海峽就占了16處。自從報告一出來,像是給 ... ... <看更多>
台灣海峽風場 在 Re: [新聞] 全球20大風場「台海佔16處」 離岸風電 - PTT推薦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的是台灣可以一邊地理課本教風向不定順降風多一邊說自己是最佳風場當歐洲 ... 而已,而且沒風就是沒風,你把整個台灣海峽插滿風機一樣發不了電。 ... <看更多>
台灣海峽風場 在 Wind.TAIWAN 離岸風電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隨著時序入春,台灣海峽海氣象趨於穩定,允能雲林離岸風場的建設作業,也在自去年冬季因海氣象因素施工暫停後,重新展開離岸工程。 除了不久前新加入的水下基礎安裝公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