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外婆家的回憶】
大家的外婆家是什麼模樣?
三合院?四合院?還是和洋混合的洗石子建築?
文章:https://www.lillianblog.com/miaoli-ccsh-coffee/
我的外婆家矗立在鄉下稻田裡
是一棟60年以上歷史的2層樓半建築
廚房、浴室裡卻有滿滿的馬賽克磚
馬卡龍色的小彩磚不規則的散佈在浴缸裡
流理台周圍則是白底略帶小花紋的磁磚妝點著
一來美觀、二來好整理
這些馬賽克磚構成我對台灣早期建築的印記
也成了我一輩子在追尋的回憶
我想 這也是為什麼會這麼喜歡老宅的原因
當我看到苗栗後龍的 #重成商號 時
「外婆家的回憶」又湧上心頭
1樓傳統雜貨店是整個村莊的物資中心
從糖果零食到米酒、砂糖、鹽巴等生活所需一應俱全
我小時候經常幫媽媽來這樣的雜貨店買東西
2樓曾發生過火災
荒廢許久之後
經家中北漂年輕人重新整理後
適當保留火紋痕跡
其他則是以老家具作妝點
使得「村莊裡的老雜貨店」重新找到新定位--「老雜貨店與文青餐廳複合式經營」
別有一番韻味
其他人或許只是來文青店踩點打卡
我則是來此追尋外婆家的回憶
看著老雜貨店跟孩子們聊聊我的兒時生活
#我的體內有老靈魂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0的網紅林lillian_lin1029常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基隆市八斗高中 2020年度「小小導覽員培訓班」 張惟晴老師指導 這裡是基隆市八斗街96巷4號 這間咕咾厝應該有180年歷史了,根據屋主之一的杜家媳婦杜陳美女口述:「他們祖先應該姓劉.因為招追兵追殺而改姓杜。 八斗子漁村「咕咾厝」充分展現台灣早期建築就地取材的特色,層層疊疊的「咕咾厝」也...
「台灣早期建築」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早期建築 在 莉莉安小貴婦旅行札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早期建築 在 Venicewalk威尼斯走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早期建築 在 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早期建築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早期建築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早期建築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早期建築 在 台大農業陳列館---台灣早期現代建築之一(三)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早期建築 在 台灣演義:台灣建築史(1/3) 20110814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早期建築 在 67 台灣早期建築ideas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早期建築 在 Docomomo Taiwan 台灣現代建築檔案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早期建築 在 台灣早期建築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早期建築 在 台灣早期建築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評價
台灣早期建築 在 Venicewalk威尼斯走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等下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就要開幕囉~~興奮興奮,每一棟建築都有他的故事和演進過程,之前在他們網站上看到一句話,也是這次展覽的主題~~研發創新材料,素人建築師運用回收材料建構常民建築,讓全球建築圈重新認識“Remade in Taiwan”“台灣再製”的概念,念出來就好熱血,聽說展館也會展出台灣早期建築的攝影照片,非常期待!
現在是威尼斯上午十點,距離開幕僅剩下五個小時,我們特別製作了一支展場搶先看影片,讓所有關注台灣館的人能看到台灣館最美也最具「台灣再製 Re:Made in Taiwan」的概念!
#Taiwan
#Taiwan_Pavillion
#TDIS
#architecture
#Venic_Architecture_Biennale
#archicake
台灣早期建築 在 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依台灣早期建築特色所規畫的「福泰冬山厝」,以木製拉門、隔窗、抬高的房舍、層層交錯或相疊的階梯、宅院分區⋯⋯等,呈現質樸的住宿環境。在房型配置上以家庭套房為主,因此很適合親子或三代同堂一同前來。
台灣早期建築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基隆市八斗高中 2020年度「小小導覽員培訓班」
張惟晴老師指導
這裡是基隆市八斗街96巷4號
這間咕咾厝應該有180年歷史了,根據屋主之一的杜家媳婦杜陳美女口述:「他們祖先應該姓劉.因為招追兵追殺而改姓杜。
八斗子漁村「咕咾厝」充分展現台灣早期建築就地取材的特色,層層疊疊的「咕咾厝」也形成八斗子漁村特有的聚落建築和文化景觀。
八斗子漁村杜氏族人為建蓋房屋常就地取材,利用咾咕石質地輕、多孔隙的特性,將大
小不一的咕咾石以石灰、海砂黏著物相互嵌合,形成牆面,部分的縫隙則用貝殼填補。有些咾咕石的牆面會再用泥土抹平,有些則無,保留原始凹凸不一的樣貌,還有一些咕咾石厝,會用紅磚開幾扇可愛的窗戶。一般而言,咕咾厝都是單層居多,但也有少數二層樓的建築;每一棟咕咾厝,各有巧妙不同。咕咾厝的屋頂多以瓦片為頂,有的則是用俗稱黑紙的油毛氈(ㄓㄢ),每隔一段時日,必須重新刷上柏油,才能防雨、防潮。
現今,八斗子漁村還有幾間破舊的「咕咾厝」,有些牆壁、窗戶還很完整,清楚看到咕咾、石灰、砂石、貝殼、泥土等材質的混合結構。
107年7-8月由海大洄遊農村駐村學生跟社區志工,一起將已經閒置且荒廢40-50年的廢棄堆積物,經過6次清理,清除7台3.5頓的垃圾車終於清乾淨也由志工設計將清出的咕咾石做一個木製籃框放置作為圍牆,並且將此取名為『八斗子咕咾厝義診站』。
台灣早期建築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基隆市八斗高中 2019年度「小小導覽員培訓班」
張惟晴老師 白聰富老師指導
咕咾厝:根據許焜山先生論文中於2014年統計,目前還有七斗子8間.八斗子7間
這裡是基隆市八斗街96巷4號
這間咕咾厝應該有180年歷史了,根據屋主之一的杜家媳婦杜陳美女口述:「他們祖先應該姓劉.因為招追兵追殺而改姓杜」。 八斗子漁村「咕咾厝」充分展現台灣早期建築就地取材的特色,層層疊疊的「咕咾厝」也形成八斗子漁村特有的聚落建築和文化景觀。 八斗子漁村杜氏族人為建蓋房屋常就地取材,利用咾咕石質地輕、多孔隙的特性,將大 小不一的咕咾石以石灰、海砂黏著物相互嵌合,形成牆面,部分的縫隙則用貝殼填補。有些咾咕石的牆面會再用泥土抹平,有些則無,保留原始凹凸不一的樣貌,還有一些咕咾石厝,會用紅磚開幾扇可愛的窗戶。一般而言,咕咾厝都是單層居多,但也有少數二層樓的建築;每一棟咕咾厝,各有巧妙不同。咕咾厝的屋頂多以瓦片為頂,有的則是用俗稱黑紙的油毛氈(ㄓㄢ),每隔一段時日,必須重新刷上柏油,才能防雨、防潮。 現今,八斗子漁村還有幾間破舊的「咕咾厝」,有些牆壁、窗戶還很完整,清楚看到咕咾、石灰、砂石、貝殼、泥土等材質的混合結構。 107年7-8月由海大洄遊農村駐村學生跟社區志工,一起將已經閒置且荒廢40-50年的廢棄堆積物,經過6次清理,清除7台3.5頓的垃圾車終於清乾淨也由志工設計將清出的咕咾石做一個木製籃框放置作為圍牆,並且將此取名為『八斗子咕咾厝義診站』。
台灣早期建築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咕咾厝:根據許焜山先生論文中於2014年統計. 目前還有七斗子8間.八斗子7間。
1.台灣早期的建築,最重要的特色與精神,便是取材自環境,更為適應環境而發展出不同的建築型態。八斗子漁村「咕咾厝」充分展現台灣早期建築就地取材的特色,層層疊疊的「咕咾厝」也形成八斗子漁村特有的聚落建築和文化景觀。
海洋中的珊瑚死亡之後,其骨骸沈積於海底,經年累月,隨著地殼變動逐漸隆起於海面,成為潮間帶的咾咕石群。咾咕石,又稱為咕咾石,前身是海洋中的珊瑚。珊瑚的英文名稱為coral,發音近似河洛語的「咕咾」,咕咾石應是由此得名。幾經口耳相傳到現在「咕
咾」或「咾咕」已是混用的狀態。
2.八斗子漁村杜氏族人為建蓋房屋常就地取材,利用咾咕石質地輕、多孔隙的特性,將大小 不一的咾咕石以石灰、海砂黏著物相互嵌合,形成牆面,部分的縫隙則用貝殼填補。有些咾咕石的牆面會再用泥土抹平,有些則無,保留原始凹凸不一的樣貌,還有一些咕咾石厝,會用紅磚開幾扇可愛的窗戶。一般而言,咾咕厝都是單層居多,但也有少數二層樓的建築; 每一棟咾咕厝,各有巧妙不同。咾咕厝的屋頂多以瓦片為頂,有的則是用俗稱黑紙的油毛 氈(ㄓㄢ),每隔一段時日,必須重新刷上柏油,才能防雨、防潮。
現今,八斗子漁村還有幾間破舊的「咕咾厝」,有些牆壁、窗戶還很完整,清楚看到咕咾、石灰、砂石、貝殼、泥土等材質的混合結構。
台灣早期建築 在 台灣演義:台灣建築史(1/3) 20110814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民視) 台灣 演義2011.8.14.播放清單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F73BF7D0AAEE103請支持持續上傳: ... ... <看更多>
台灣早期建築 在 67 台灣早期建築ideas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Victory Day by Chen Cheng-po, a painter from Jiayi, Taiwan. He was born under Japanses Colonial Period. He was educated in Japan then went to Shanghai to ... ... <看更多>
台灣早期建築 在 台大農業陳列館---台灣早期現代建築之一(三)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結語:「現代」理性與「中國」浪漫的衝突
站在追求『現代中國建築』的立場,農業陳列館在外在型式上的確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例
,解決了東海校舍建築中仍存的『具象』的問題,雄辯的證明以『隱喻』的方式追求『現
代中國建築』是可能的;雖然其在空間的創造上,未能超越東海大學的成就。但在這高峰
的背後,也隨之而來的限制,確有討論的必要。從現代建築亟以『空間』創造為主要手段
,揚棄布雜學院傳統以『形象』為建築追求最終目的來看,農業陳列館顯然在轉化傳統的
過程中因過度重視造型圖像的傳譯,而顯得靜態而拘泥,偏離了現代主義的主軸。而更重
要的是,這種藉由『隱喻』達成的現代中國建築,在根本上違反了現代建築追求『合理性
』的核心觀念,反而是趨向現代主義者極力攻擊的『折衷主義』。正如科魯克所分析的,
將建築視為具體實現記憶(中國傳統建築)的理念,在思考上應是屬於蘇格蘭學派聯想主
義式的美學(Associationist Aesthetics),而非現代建築根植的理性主義傳統(註十四)
。現代主義以物質性的機能為出發點,追求分析性的科學理智,從不定著於任何固定的型
式或式樣。西區考克與強生以國際『式樣』解釋歐洲現代主義,其實就已曲解了現代主義
的本意。而『現代中國建築』思圖以現代科學的方式,發揚中國傳統建築於『現代中國建
築』上,從建築設計實踐的角度來看,實有其內在的根本杆格矛盾。因為就如同機能主義
一般,現代科學追求的是共通的物性,而民族情感是屬於特殊性、個別性的範疇,經過科
學抽象分析後,也難保其『特殊』屬性,就如同台大農業陳列館一般,如果不經指引或圖
像比對,也斷難發現其與中國傳統建築間絲縷相連的關係。……如果上面所分析的為真,
『現代中國建築』在根本價值取向上是不可能趨近現代建築,而反而會因加入對中國傳統
的追求,而與現代主義功利務實的精神越離越遠。質是『現代中國建築』其趨近折衷主義
的做法,與其『仿古式』其實並無根本上的差別,而只有使用工具與工具理性上的差別。
也就是說追求『現代中國建築』者與『仿古式』的基本差別,是『現代中國建築』者亟思
以建築內在物性條件(Architectonic),如使用、結構、構造、建築物理環境控制等,轉
化傳統形式為一種附有物質合理性的形式隱喻;而仿古者則完全忽略建築內在物質肌理,
強硬拼湊成一具體但理法全失的物形,更不足取。『現代中國建築』者在轉化的過程中,
由於必須兼顧傳統形象的組織文法,也不可能如現代主義者在使用合理原則時那般了無牽
絆、勇往直前了;其中尺碼的拿捏,其實也全靠個人心會領意,很難有個共通一體適用的
準則。因此當我們回頭以合理主義原則檢視時,自然就漏洞百出,不堪一擊。今日我們回
顧這個『錯誤』似乎正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看到那時也是今日的困境,令我們重新思
考台灣建築發展過程應掌握的現代性質究竟是什麼?
注釋
註一:有研究者認為包浩斯的現代主義傳統,傳到美國後發生質變,反而倒退成一種形式
主義。因此為了有所區隔,有時使用哈佛-葛羅培,以有別於包浩斯-葛羅培的傳
統。參見Klaus Herdeg, The Decorated Diagram: Harvard Architecture and
the Failure of the Bauhaus Legacy,The MIT Press,1983。
註二:參見王增榮,光復後台灣建築發展之研究,成大碩論,1983。
註三:台灣另一位約同時畢業於聖約翰大學建築系的建築師為沈祖海(1948年)。沈祖海對
聖約翰建築系的回憶或可供參考,參見建築師雜誌,1979年一月二月合刊本。
註四:參見張肇康建築師:1922-1992,Committee for the Chang Chao Kang Memorial
Exhibit,1993。
註五:按建築雙月刊第二期的記載為『文化中心』,但第九期為『文教中心』,到底名稱
為何仍待查證,暫從『文教中心』。參見建築雙月刊第二期(1962年6月),頁14-5
;建築雙月刊第九期(1963年8月)。
註六:台大在帝國大學時期的學制為『講座制度』,由講座再構成學部,講座設助手與助
教授各一人;每一講座由一位專任教授擔任。台北帝大設立之初設立文政與理農兩
學部;終戰後國民政府改學部為學院,並以系為校務基本單位。台北帝大時期興建
的校舍內的方院,基本上反映了各學部內共同環繞使用的空間關係。參見台大校園
規劃,台大土研所都市計劃室,1983年6月(未出版)。
註七:參見黃湘娟,<巨匠的足跡>,談建築說空間,台北雄獅出版社,1989年,頁108-
114。
註八:這十八件作品共分為四群:一為全然仿古如臺灣銀行高雄分行,二為仿古但稍有創
新者如國立台灣科學館,三為嘗試『現代中國建築』者有東海大學、台大農業陳列
館、國父紀念館,四為海外仿古式者如紐約博覽會中國館。參見建築雙月刊第二十
期(1966年8月)。
註九:同上註,頁72。
註十:同上註,頁51。
註十一:參見王大閎,<中國建築能不能繼續存在?>,成大百葉窗第四卷第一期;華宜
昌,<仿古式建築及其在台灣>,建築雙月刊第四期、第五期,1962年10月、12
月。
註十二:目前有關仿古式建築爭論最完整的討論,參見傅朝卿,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台
北南天書局,1993年。有關仿古式在台灣的發展,見第十一、十二、十三章。
註十三:同註一,第二章2-2-4。
註十四:J. M. Crook, The Dilemma of Style: Architectural Ideas from the
Picturesque to the Post-Moder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pp.13-41.
--
不要拿回憶來修理自己
不要拿未來綁住自己
要清清楚楚的活在當下
做自己心的主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4.1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