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I三大趨勢看台灣廠商的發展策略
2019-03-28 11:03北美智權報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台灣科技產業過去藉由半導體及製造業奠定硬體基礎,在人工智慧(AI)時代下,台灣光靠市場規模難以與其他國家競爭,創新應用是AI時代的發展關鍵。台灣在AI晶片具備獨特優勢,伴隨著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正在興起,短期可集中發展邊緣運算+AI晶片,搭配台灣軟體與硬體系統業者,形成完整供應鏈關係;長期則可觀察類腦神經晶片的發展動態,適時尋找切入的機會!
全台四大AI創新研究中心成形
為加速台灣人工智慧人才培育與技術發展、吸引尖端技術優質人才,科技部以五年為期,推動AI創新研究中心專案,第一期計畫自2018年1月開始執行,分別在台灣大學成立「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人工智慧製造系統研究中心」、交通大學「人工智慧普適研究中心」與成功大學「AI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研究主題包括AI 核心技術、智慧製造、智慧服務及生技醫療,開發AI核心關鍵技術及深耕智慧應用領域,並建置相關大數據資料庫,今年已邁入第二年,並新增「AI人社計畫」,探討AI與人文社會的交互影響。
日前科技部工程科技推展中心與數位經濟前瞻技術研發與應用專案計畫辦公室共同主辦「AI人工智慧創新與應用研討會」,安排跨界討論產業AI化的機會與挑戰。台灣大學人工智慧中心主任陳信希指出,2018年1月1日在台大設立的AI創新研究中心,全名為「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簡稱「台灣大學人工智慧中心」),包括智慧技術和生技醫療兩個主題,總共涵蓋12大研究領域,分屬「人工智慧技術」及「全幅健康照護」兩個子中心,目標除了要打造國際級的研究中心,還要扮演產業界的橋樑、培育AI人才。今年以來,科技部補助全台四大AI創新研究中心共80項計畫,其中有21項智慧技術計畫及12項生技醫療計畫隸屬台灣大學人工智慧中心,佔比超過全部計畫的四成(41.25%),但其中只有三分之一屬於台大,其他計畫主持人來自清大、交大、中央研究院、台師大與元智大學等單位。
陳信希表示,因為智慧技術的產生,為人類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台灣大學人工智慧中心最大宗的計畫領域為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43%),處理海量多媒體資料、資料安全、資料隱私與標記資料不足等問題,其他重要主題包括資料探勘與巨量資料分析、人工智慧知覺、自然語音語言處理、人工智慧與法律人文等議題。
AI發展三大重點趨勢
根據工研院發布的《亞洲十國2030前瞻科技調查》,未來十年亞洲最看重的Top 10技術發展項目,首選是人工智慧技術╱機械學習技術,將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關鍵。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指出,AI未來發展有三大趨勢值得注意,首先是邊緣運算正在興起。全球AI運算發展重點從雲端轉往邊緣,邊緣運算將解決頻寬有限、通訊延遲、資料隱私和網路覆蓋的四大問題。2018年已有近四成企業規劃在終端處理資料,2020年則有高達75%資料都會在終端完成處理。由於邊緣運算是在終端感測器或周邊零組件先行運算的特性,台灣產業鏈具備電子零組件及晶片優勢,預料邊緣運算加上AI晶片將是台灣下一波新機會。
第二趨勢是AI晶片未來五年市場將高度成長,2017~202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3.5%,預計2020年商機將達到158億美元。從AI晶片市場的國際布局觀察,台灣短期機會在專用晶片,長期仍須開發新興架構晶片。建議台灣AI晶片產業可快速使用國際大型雲端平台廠商(如Google、Amazon或Microsoft)提供的AI服務,雲端平台廠商目前已將部分雲端工作下放至邊緣端或裝置端,邊緣端晶片效能提升加上耗電降低,將可大幅減少大系統的建置成本。
第三個趨勢是隱私與資安的法制化,意味著寬鬆的AI資料規範時代即將結束。由於FaceBook先曾爆發因委外造成資安漏洞的爭議,各國陸續成立專責的AI道德規範管理單位,歐盟在2018年5月已實施「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DPR),嚴格規範可能阻礙AI的應用發展,資安議題漸成AI產業所共同面臨的產業趨勢,也為台灣AI產業帶來新的機會。蘇孟宗強調,以法規保護資安與隱私已是各國常態,而法令保護的焦點,已從個資保護(GDPR)、關鍵基礎設施保護(NIS Directive)轉移到物聯網設備安全,2019年各國政府關注與業者競爭的重點將是物聯網設備的安全防護,台灣業者要採取更主動防護的思維,加強隱私與數據保護的設計。
創新應用是AI時代的發展關鍵
蘇孟宗分析,台灣電子產業供應鏈在邊緣運算與AI晶片的優勢高於雲端運算,短期可集中發展邊緣運算+AI晶片,搭配台灣軟體與硬體系統業者,形成完整供應鏈關係;長期則可觀察類腦神經晶片的發展動態,適時尋找切入的機會,但光靠單一廠商的力量,很難長期投入大量研發資源,建議政府、法人可輔以資金和相關技術共同投入推動AI發展,才能產生長遠的效益。台灣應用端廠商目前普遍不了解AI,必須優先讓有意願和有能力的業者發展示範應用,可考慮透過產業聯盟的形式,由政府和大型企業共同投資AI研發。AI新創業者部分,可發展人工智慧的應用服務,法人則投入利基型應用,耕耘人工智慧的基礎技術,帶頭投入前瞻應用,推動學研單位的開放協作平台,整合學界的技術加速商品化腳步。蘇孟宗也提醒,政府除了推動AI產業發展,還要注意AI可能為社會安全、道德、法律層面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國際制訂隱私與資安的法治趨勢下,台灣必須即時制訂相關法規,並輔導產業了解國際法規,才能避免廠商不慎踩雷。
附圖:表一、科技部 107 年補助人工智慧創新研究中心專案計畫 (資料來源:科技部)
圖一、台灣大學人工智慧中心主任陳信希分享台大AI中心的定位與功能。 (吳碧娥/攝影)
圖二、台灣大學人工智慧中心12大研究領域 (圖片來源:台灣大學人工智慧中心)
圖三、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分享AI趨勢與產業發展策略。 (吳碧娥/攝影)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71/3723443
台大 研發處 深耕 計 畫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志氣的深耕
身為科技研究者,這禮拜中最為震撼也很興奮的事情,當屬諾貝爾獎的宣布了。每次的得主中,都有許多動人的故事,這次的獎項也不例外,而且似乎帶有不少洋蔥。這次獲得物理獎的發明,非常有意思,是所謂的「光學雷射鑷子」,光看名字就很吸引人。那是一種透過高度聚焦雷射束產生的力,可如同鑷子般精準夾取細胞或更小的物質,固定且不破壞研究目標,以進行各項研究。這跟去年的得獎作品,「捕捉生物分子私密生活的顯微鏡」有異曲通工之妙。去年的得獎發明是開發出特別的低溫電子顯微鏡技術,可以凍結活動中的生物分子並解析其立體結構,得以協助研究者看清各類生物分子,例如蛋白質等的結構。物理獎一公佈,科技部的主管們第一時間,就在群組中交換意見,大家認為未來真正突破且改變世界的發明,很顯然都是結合基礎研究—雷射光學、應用研究—生物、醫學觀察、以及動手做儀器設備。
此外,今年化學獎得主,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則跟台灣及科技部有不少淵源,她是我們與加州理工學院國際合作的主持人。科技部科國司應該可以將她的合作故事好好發揮,以鼓勵更多國際合作。我上週與加州理工學院校長,Prof. Thomas Rosenbaum 晚宴時,他也一再感謝科技部提供的合作機會。阿諾德讀高中時,曾靠著在酒吧當服務生及開計程車來養活自己。現在是個抗癌鬥士,又是三個小孩的單親媽媽,真是非常不簡單。也許是生活上的歷練,造就她的性格,阿諾德談到1990年開始進行蛋白質工程研究,坦言有人認為她的研究方法「不科學」,她曾告訴《洛杉磯時報》:「我遇過很多年輕人,他們想要規劃人生,因此需要別人的路徑,而他們希望我告訴他們如何成功,但我不照著別人的路徑走,我只相信自己的直覺......許多事物在發明出來的當下,並沒有受到大眾注意,不過你要相信自己,如果有任何好的想法,就算別人說不好,也要順著自己的感覺去執行。」
最震撼我的還有獲得醫學獎的日本京都大學本庶佑教授,他直接就在報導中說:「不要盲信教科書,不要為了發表期刊做簡單的題目」。他曾經來台灣演講過,當時是在台大的管院正大廳。報導說,他在來台演講時就已提醒學生「不要相信教科書」,要仔細發現教科書中的不合理之處:「你必須心存懷疑,自己去思考為什麼。」,與阿諾德幾乎是同樣的觀念。本庶佑的觀念當然很值得我們深思,但更值得我們檢討的其實是,日本政府2001年曾宣布要增加科研經費、鼓勵研發創新,目標是在50年內拿下30個諾貝爾獎。我還記得,當時包括台灣許多媒體、學者,紛紛嘲笑日本政府「口出狂言」、「沒有大腦」,轉眼之間17年過去了,日本已成功拿下18個諾貝爾獎,而且本庶佑是日本的第26位諾貝爾獎得主。不管當時嘲笑人家的那些人做何感想,更重要的是,有沒有台灣可以學習的地方?
我在去年就已啟動台灣的諾貝爾人才培育規劃,也修改計畫審查要求計畫的原創性。就是期待,我們無論如何,也要有志氣的深耕,領導培育我們的學生們,不要跟著別人走,要發揮自己的天賦和潛能,常保好奇心,勇敢且有自信地從事研究。我也期待,科技部的夥伴們,在各種場合,也能有這種志氣,我們一定可以培養出我們自己的研究團隊做出有原創性,且總有一天會有社會效益的研究。身為研究工作者,我們的信念就是,做研究並不是有希望才做,而是因為我們努力做了,才能讓人們看到希望!
台大 研發處 深耕 計 畫 在 陳宜民教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團結一致 搏回藍天
各位親愛的朋友,鄉親世大,各位貴賓,大家午安,大家好:我是陳宜民。歡迎大家來參加我爭取國民黨初選提名參選高雄市長的第四場政見發表會,讓我們一起復興高雄,找回高雄市過去的熱鬧與繁榮。
已經過世的黃俊英副市長曾說過:「一座偉大的城市,是一代一代的市民,大家共同打拼累積的成果,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可以把所有的過錯都推給別人,然後把所有的功勞都留給自己。」
在過去的這20幾年,咱高雄到底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沈淪?可能在埸每一位市民心中都已經有了答案。若是向上提昇,為什麼我們高雄已經被台中市趕過,變成全國第三大的城市?以往鬧熱的鹽埕區、充滿人潮的西子灣、輝煌的苓雅市場、門庭若市的建國路與大新百貨,如今都燈火昏暗,人煙稀少。高雄市在民進黨執政的這20年間,已經變成負債2605億,全國負債第一名的城市、嚴重的空氣污染,12.3%的青年高失業率,民進黨在高雄的執政,有讓高雄變得更好嗎?
高雄市負債如此之高,但慶富案中高雄銀行的損失,卻又是全體高雄市民共同承擔!高雄市政府最近還很驕傲地說,今年終於達成0舉債,卻絕口不提已經瀕臨舉債上限,高雄的信用額度已經被執政的民進黨「刷爆」。
而造成高雄負債與衰敗的政務官,卻紛紛背棄高雄,步步高升去台北當大官,例如擔任以前的副市長許銘春成為新的勞動部長,但高雄的勞工幸福嗎?民進黨執政取消一例一休、降低加班費後,今年才過兩個月,物價卻是反常大漲,飲料手搖杯漲五元、雞排和便當也漲、塑膠袋一張一塊、現在就連上廁所的衛生紙都漲三成,結果只有高雄的薪資沒有漲,這到底是搞什麼?你為什麼不生氣?高雄人為什麼不生氣?台幣在國際市場是升值百分之十耶!!台灣人,我們為什麼不生氣?
身為高雄人,我很生氣,所以我想改變。我希望高雄可以變得更好,這樣才對得起我們的祖先與我們的下一代。
我因為質疑一例一休的修法,而被民進黨的蘇震清與王定宇委員攻擊,我對王定宇提出傷害訴訟現在還在審理中,但現在民進黨新修的勞基法直接倒退30年。去年十二月高雄市反勞基法修惡大遊行,高雄市唯一一位陪3萬名勞工朋友遊行的立委就就是我。我與高醫工會的同事一起參加遊行,在場的侯彩鳳中常委及黃香菽議員可以作見證!在民進黨政府對人民「莊孝偉」的情況下,只剩下我陳宜民敢站出來跟中央政府對抗,就算受傷也要跟勞工朋友站在一起。
旗山大溝頂具有百年歷史的警察分局官舍,只為了要安置大溝頂拆遷戶,竟然被高雄市政府違法拆除,拆除後只說「未來將檢討」,敷衍了事,但古蹟拆掉就再也無法回復,沒有文化遺跡的小鎮,就是高雄市政府打造文化觀光的手段,這樣嚴重違反行政專業與行政倫理的事層出不窮,類似事件還有硬要蓋李科永紀念圖書館,強砍中央公園老樹,護樹聯盟也出來抗議,但陳菊完全不予理會。紅毛港遷村案讓12戶商家權益受損,市政府根本無法解決,直到宜民想辦法找出新事證,讓死案解套。
高雄市空汙問題如此嚴重,但幾次空汙大遊行,高雄市長陳菊有回應嗎?完全沒有。補助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卻只有三個月,根本治標不治本。空污的核心問題,高雄市政府完全拿不出對策,根本是行政無能。
咱高雄應該更好,我們必須想辦法讓高雄更好。
因此,宜民這次參選的競選主軸,就是「專業‧革新‧國際化」。以專業來說,宜民在立院擔任衛環委員,第二個會期就促成子宮頸癌防治計畫,讓國健署編列2.5億元購買子宮頸癌疫苗,讓女性從國一開始即可全面施打。另外宜民也促使C肝口服新藥納入健保,造福國內眾多慢性C型肝炎患者。另外,宜民也讓妨礙急救的刑責提高,且已三讀通過。我也提出法律提案,希望在一定薪資,例如四萬元以下的工作禁止「薪資面議」,畢竟現在兩,參萬薪水的工作都寫薪資面議的現象太浮濫。我也提出法案要求將餐廳多收的服務費分給勞工,回到真正的「工資」。我平均每個會期都提出十幾個法律提案,因為台灣需要改變事情太多了,而有部分法規還是沒有與時俱進,可惜的是,有許多的提案並沒有受到其他委員的重視或支持,現在一黨獨大的立法院,和王金平擔任院長時,堅持民主方式處理的立法院完全不一樣,民進黨基本上不跟國民黨「講道理」。
我綜合過去幾場說明會,再次重申我的未來藍圖。
首先,要拼經濟,提高本市創新創業補助與能量,加強招商,同時積極與日本大阪市、中國大陸上海市簽署「友好城市」,或姐妹市。過去兩年,我已訪問以色列三次,積極接觸,並且積極為高雄招商是我首要的工作,拚經濟也一貫是國民黨的強項。
第二,以橋頭新市鎮的一部分做為科學園區的發展基地,並著重在生技醫藥產業,加速開發橋頭新市鎮。督促經濟部對於加工出口區重新規劃升級,譲高雄市各大專院校的研發及新創公司能夠進駐。此外,宜民在此次預算審查時,也積極向中研院南港生醫園區爭取,讓中南部大專院校的產學營運處能夠進駐,推廣專利的技轉。我之前在陽明大學擔任過國際長、研發長,在高醫大擔任過副校長,同時也是台灣與以色列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會長,我對於國際性的招商引資經驗豐富。
第三,協助高雄市的公私立大學的合作及世界排名。希望高雄市有打世界盃,進入世界一百大的大學。這次教育部公佈的高教深耕計劃只通過了台大,成大,清華及交通大學四所學校能夠打世界盃,高雄完全沒有大學入列。一個偉大的城市必須有一所偉大的大學,未來宜民在高等教育上會推動高雄高等教育整合計畫,讓高雄能夠有高等學府躍上國際舞台。
第四,醫療服務升級,充實高雄市立醫院的人員及設備,甚至可以考慮到偏鄉設置市立醫院的分院。在長照方面,要全面提升行政審核的效率,推動志工銀行,並且由每年平均每人90小時的喘息服務,提高到400小時,也就是平均每週8小時。
第五, 縮短城鄉差距,新增困難行政區問題解決小組,編列發展基金.突顯各區的特色,並由市府協助招商與觀光宣傳。
第六,解決少子女化的問題,義務教育向前延伸三年,從三歲開始,如果中央不作,就由地方開始推動。
第七,落實高雄市勞動檢查並提升勞檢員人數,高雄僅只有6%的勞檢覆蓋率!而勞檢員的不足,造成「過勞的勞檢員」替「過勞的勞工」檢查的詭異情況,公務員必須依法執政,過勞低薪的勞工不會讓城市更進步。
最後,宜民再一次的重申,我參加這次的選舉的主要目的,是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希望能找回咱高雄人對生活的態度,相信生命的價值;是要給我們這一代與下一代的年輕人一個不用為了生活,離鄉背景的答案,我要向大家證明民進黨不是高雄的唯一解答。最後,我呼籲大家團結一致,搏回藍天!讓我們攜手共同復興高雄,找回高雄人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