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大家一下, 明天會有睽違已久的直播: "直播專題 Scott Chen: 如何整理內化資訊、並運用架構來評估工作及投資上的機會"
Scott 有著亮麗的經歷, 台大電機系 / 電信所,加州理工學院電機 / 應用數學博士,畢業後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工作八年,做過數據倉儲、搜索、用戶增長、AI 演算法。在發展很好、一切順遂的時候離開加入 Grindr 擔任總裁,把公司做到六億美金售出。
Grindr 在 2 年多前在台灣設置辦公室,因為薪水很久競爭力,是當時很大的新聞, 請參考: “全球最大同志交友平台Grindr來台設點,年薪300萬徵求頂尖工程師” :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9599/grindr-at-taipei
之前的直播訪問專題- 前臉書工程師談如何成為頂尖的行動開發工程師, 也是邀請 Alex (Grindr 的行動開發 VP) 來分享他的經驗及智慧: https://www.facebook.com/331994600549070/videos/489210741639987
我們明天會深入討論 Scott 的經驗, 並且學習他做決策的一些方法,台灣時間 1/19 週二早上 11 點 - 12 點, 美國加州時間 1/18 週一晚上 7 點 - 8 點, 歡迎大家觀看,一起在直播中提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56177061516735/
「台大電機系薪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轉錄] 中山醫科和台大電機誰賺的多- 看板NTU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電機系碩士薪水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電機系碩士薪水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電子設計菁英群- 這是台大畢業生的薪資。也可以反應一些產業 ...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台大電機薪水ptt :: 全台葬儀社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跌破你眼鏡...台大系所薪水排行比一比醫學系最高68K起跳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台大電機系真吃香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起薪200萬 -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請益] 成大電機己領域或電通丁抉擇- graduate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Re: [新聞] 「台大電機比資工好很多!」 準工程師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問卦] 33歲台大電機的朋友失業好幾個月weiching5566 PTT批 ...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請問電機系的電控組碩士出路在哪? - Mobile01 - 華航會員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Re: [新聞] 「台大電機比資工好很多!」 準工程師- 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台大電機薪水ptt :: 安心吃豬豬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資工出路ptt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難過] 聯發科新人年薪300萬會不會太扯啊? PTT推薦WomenTalk 的評價
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Google內部感覺不到學歷這件事
過去這些菁英的最佳路徑是到歐美深造,繼而回國引領產業發展。沒想到,現在軟體世代來臨,大學畢業就能拿到高薪工作,台灣最優秀學生不僅不出國,竟「連研究所都不念了」。
簡立峰憂心,Google的高薪,會不會反而成為台灣產業突破的阻礙?「我覺得好恐怖,他們是不是做錯了決定?我是不是做錯了?到底要不要用他們?我很掙扎。」
2011年從台大電機畢業後,放棄直升博班而進入Google台灣上班的楊俊儒,就是讓他又愛又緊張的人才之一。但楊俊儒後來的發展,讓簡立峰改觀。
因為在學期間就經常參加程式比賽,楊俊儒實作經驗豐富、解決問題能力強,進Google後4年內連續升等3次,締造Google台灣最快晉升主任工程師的紀錄。相較之下,同樣時間若完成博士學位再進職場,也僅能比大學生高出一個職等。
觀察一段時間後,簡立峰發現,「這好像是對的。」
這些大學畢業生,照樣發展很好。尤其軟體領域近年發展偏重實作,在業界第一線才能真正接觸到最新技術。不念碩士、不出國留學,其實沒影響。
「Google內部感覺不到學歷這件事,」現已調升到矽谷總部的楊俊儒,工作9年後更有感。
他觀察,比起讀過什麼學校、有什麼學歷,美國Google更看重做過什麼專案。且技術應用幾年就翻新一次,與其投資學歷,在工作中培養新技能更重要。
不過,台大資工系教授徐宏民提醒,理工人才應先思考自己想要的工作類型,再判斷是否念碩博士。例如一流科技公司內部研究單位通常仍會要求博士學位。他就曾有學生在美國念博士,中途因業界薪水太高,跳出去就業,工作幾年後才發現升不上去。
簡立峰也強調,台灣的一線軟體公司仍不夠多,很難提供足夠機會,最頂尖的學生最好還是要繼續深造。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1578?utm_source=fb_cw&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fb_cw-social-daily-200819-5101578
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大在這方面就很不一樣。
只要你能拿出證據,或是會鬧大,或是有後台,都是可以修改規則。
台大的潛在校訓就是,規則都是可以修改的。
這跟純工科為主的大學運作模式很不一樣。
問我為什麼知道?
我入學時班上就發生過靠後台修改規則,讓原本錄取但忘了報到,名額已經被備取拿走了的同學補報到(系上大老去談,硬開一個缺讓他補報到,很屌吧?!)
後來還聽說各種事情。
但是,學校承認這套潛規則,學校認為這是訓練學生的其中一種方法。
某種意義上,我認為台大這套訓練學生對不合理制度的抗爭與捍衛權利的做法很有道路。社會也往往是如此運作。
特別補充強調:
關於文中電資學士班的部分,我擷取部分朋友的經驗,主要想要強調有關於責任模糊的部分的同學在學校的弱勢情況。然而有畢業學長出面澄清,他們認為他們在電資學士班的時候並沒有遇到如同文中描述的部分狀況,如系名的英文翻譯、選不到好課等。特別在此澄清。
---- 以下原文 ----
聽說最近指考放榜了啦,所以我就來說一個"被"學校延畢的故事,如果有人有選校選系可以參考一下啦!
故事是這樣的,我原本應該正常的在六月畢業,拿到畢業證書,等當兵,然後去公司上班,本來都排好了。5月中也就是畢業典禮兩週前,學校註冊組突然打電話給我。
「同學,你學分不夠,要延畢嗎?」
我覺得很奇怪,因為1月的畢業審核已經過了,學校都蓋章了。我跑去問,他們一開始還一副不想理我的樣子,結果我一說之前的審核是怎麼回事,助理一翻,態度突然軟了下來。
「哈哈同學不好意思喔,我們之前那個助理新來的,幫你算錯了啦。」
三小?!
「沒關係拉,啊你現在暑修還來得急,你就去修個營養學分,啊我這裡先幫你注記,你修完我就發畢業證書給你。」
不不不完全不是這個問題,是你們他媽的算錯為什麼是我去補修?這樣一延後,我排好的所有東西都亂了要怎麼處理?
於是那一週我跑遍了學校各個處室,確定一堆規則,6月的太陽讓肥宅我快要融掉了,不過一點卵用都沒有,而且每個處室根本就都只有固定的罐頭回覆,就是回給那些大四被當的同學那一套。
但是我的狀況不一樣,我學分早就修完了,正常來說可以提早畢業,審核也過了,就因為上學期不小心某個比賽打到第一名要去俄羅斯打決賽我才留在這裡,結果因為疫情也沒打到比賽,而且學校還給我搞了這一大齣。
隔週一我去找我們系助理理論。
「喔同學,你這個狀況比較特殊,你這個免修呢因為不是拿其他課來抵,所以你必須補學分,啊可是以前都沒有這個狀況,你是第一個,所以我們這邊計算上就有一點問題,然後註冊組那邊也犯了另外一個計算錯誤。不過其他人都有自己再算一次,既然我們三方都有錯,不然就各退一步,你就去暑修補個學分,啊有什麼問題再聯絡我們。」
不不根本沒有搞清楚問題,問題不是畢業,是我被延後畢業。而且說什麼三方都有錯,結果都是我在查規則、跑文件、聯絡公司、處理兵役,他們只是做了他們"原本就要做的工作"。
至於那個免修學分呢,是大一我不懂事,跑去考學校程式檢定拿了滿分後,問系上能不能讓我抵掉大一基礎課提前修後面的課,想想我當初去刷個成績,不但成績單好看現在也沒這件事情。
我越想越氣,一個禮拜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於是我寫了一封信跟我們系主任靠北。內容大概是你們他媽的拿了我的比賽成績到處招生宣傳、我又幫你們當了3年助教,結果現在出事你們直接放生我?更何況還是你們搞出來的事情?
第二天系辦助理馬上打電話跟我說他們會好好處理一下要我先等等,他們已經知道我的狀況了,主任也想跟我聊聊確定一下發生什麼事情。
這裡又有一個小插曲,系辦這邊會算錯是因為我們的系主任上任時推了一個自動學分計算系統,而這個系統基本上是學生義務幫忙寫的,品質可想而知,根本禁不起學校三番兩次的改畢業規則。我的學分在上面一直是錯的,但我一開始根本就不清楚。
重點是我根本沒有依賴這個系統!當初助理給我一張學校蓋章的畢業預審符合資格證明,還給我簽了名確認,上面有兩項,一個是線上預審、一個是紙本預審。我想說兩個都過,很穩了吧?誰知道助理跟我說:「那個紙本預審我們今年是直接把線上印出來。」
幹,那簽兩次名的意義是什麼?
而且第一時間助理把問題全推給線上系統,負責團隊的學妹還馬上密我跟我道歉。我也只能尷尬又不失禮貌的笑笑。我根本沒有打算怪給團隊,因為我知道幫學校寫程式不但沒錢還很幹。會發生這件事情完全是系方完全低估了一個系統的重要程度,就貿然完全依賴它,也沒有任何備案跟損害賠償的 SOP ,完全就是放你去死,拿學生當白老鼠。
於是隔週,我和系主任談話,我把上面這些去掉髒話跟它噴了一遍。相關的助理兩個人就坐在旁邊聽。當然,結果什麼都沒改變,還好我也沒有期待。結果基本上就是「我們真的很抱歉,但是也沒辦法只能請你去暑修了。」我也知道,所以跟主任嘴炮一下後意思一下說不然你們賠償我暑修費用,這件事就到此為止。當然我延後當兵跟損失兩個月的薪水就沒跟他們算了。
然後呢,基本上我心情稍微平復了一點,又過了一週才發現不對勁,首先他們跟本就還沒有真的跑什麼程序要賠我錢,而且基本上所有的手續都是我自己跑的、費用我墊,損失我扛,聯絡我做。學校呢?一副這件事情圓滿解決了。
蛤???
好拉學校名稱也不用馬了,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反正明年就改名了XD。基本上這個系很多很好很認真的教授拉,但是基本上就是各顧各的,大家為了經費也只能努接計畫賺錢,所以系上的課和任何系上的建設都是佛系,時間到了自然會有人處理。必修課品質堪優、大學生除非活的跟研究生一樣自己找教授收養不然基本上還不如去讀補習班。(我們系還會幫考上台大碩的同學掛紅布條喔)。
這邊提醒大家準時畢業的重要性。很多公司、兵役問題現在都有良好的配套措施,只要你是應屆6月大學畢業生都有完整的 SOP 有人會幫你處理。但是!如果你不是就完了,一切都會變得不確定而且沒人有辦法幫你。還好我要去的公司比較好有聽我解釋,不然就已經玩完了。當然現在也還是存在很多不確定的狀況,但至少,還有機會。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常常有些高中生或是家長被什麼甲組、學士班、之類的騙,而且這些分數還比較高
。跟大家說,這個是用來騙教育部經費的,你用這個進來絕對是被當韭菜。
別的不說,當初我們系曾經和電機系合辦一個電機資訊學士班,這個學士班呢,講好聽叫做跨領域整合、培養多元競爭力。事實上就是你要修兩邊大家都不想修、品質最差的爛課,然後兩邊都不把你當親生小孩。當初有這個班的學生想來我們系申請工作站帳號,但是因為我們系沒有把他們當親生的,按照規定他們是外系只能使用次等公民帳號。很巧的是電機系好像也沒當他們是親生的,他們就當了4年皮球。而且當初電機分數高的時候這個班是用來偷資工系碩士名額的,結果這幾年資工比較紅之後反而是資工在偷電機名額,於是電機系翻臉馬上不玩了,看這幾屆末代學生真的很可憐。
不過還算好的,至少資工系有收留他們。你想想那個什麼百川計畫之類的,等之前申請的經費花完學校不知道會怎麼處理他們。
而且不要低估畢業正書上寫的系名,要是去面試還要跟公司解釋為什麼你不是資工系是XX學士班,明明修了課卻不被當作本科生,真的會很可憐。
講了那麼多,反正就是這間學校你沒有走一般路線就會變成孤兒啦。春秋戰國有一個漁夫講過:「人家喝酒你就喝酒,人家買包包你就買包包,不就沒歹基了?」
你在這個系要是跟別人比較不一樣,你就準備被「你比較特別」這個理由害死。像是什麼「因為你沒有按照順序修課所以學分不算」(學弟A)、「你不是學測指考入學的?啊我們忘記把你放進入學名單了,你等等我們馬上幫你加,啊你學號想要幾號」(學弟B)之類的。
很可惜拉,有很多同學都很優秀,實力跟台大比一定不會輸很慘(還是會輸拉?)。但是就是這樣,學校組織鬆散散漫。要改革卻又沒有好好制定規則,一出事馬上說系統都是非官方的是學生做的。如果系上不願意幫系統背書,那憑什麼直接使用,還當作出錯的藉口?難道要學生扛責任?
簡單來說就是這樣,所以我現在在當個快樂的館院學生修會計學,對這間學校真的是哀莫大於心死,世態炎涼,大家自求多福。
啊這邊特別說一下,學校那邊基本上從頭到尾態度都很好,不過也只有態度而已,沒有誠意。因為所有人都不覺得自己有錯,包含我。但學生最後就是受害者,所以要讀大學的大家自己小心,不要以後要選總統才被學校說你的畢業學分算錯了喔!
最後再補個幹。
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電機系碩士薪水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 [新聞] 史上首遭!台積電開缺要找政治學博士已; Fw: [新聞] 軟體業太低薪 ... ... <看更多>
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電機系碩士薪水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 [新聞] 史上首遭!台積電開缺要找政治學博士已; Fw: [新聞] 軟體業太低薪 ... ... <看更多>
台大電機系薪水 在 [轉錄] 中山醫科和台大電機誰賺的多- 看板NTU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本文轉錄自 cjol 信箱]
作者: MT6797 (Helio-X20)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中山醫科和台大電機誰賺的多
時間: Sat Dec 10 13:30:28 2016
※ 引述《angellll (長尾巴的天使)》之銘言:
: ※ 引述《dreambearsp (超夢熊)》之銘言:
: : → MT6797: 理工還有個問題,你永遠要戰戰兢兢後面追上來的人。考上台 12/10 12:03
: : → MT6797: 大電機並不保證四年後一定贏過中央電機,醫科卻是條窄門, 12/10 12:04
: 人生不是只有關在醫院 領個30w 跟小護士鬥嘴就結束了
: 如果你當初選擇不同的路
怎麼不說選擇不同的路,可能變成領3w領到死。
: 那你家會長這樣
:
: 享受歐美寬廣舒適的環境
: 走到你家閣欄 望出去的風景是這樣
:
:
: 你的小孩受的是優質的美式教育
: 你人生的精華人生30~60歲 不用等退休
: 就已經是在享受人生了
: 這地方多貴呢 大概就60w ~80w美金
: 就在oregon Intel本部
: 也就是你看不起的低收入的工程魯宅的聚集地
我怎麼可能看不起工程師………
啊我自己就在做這行,我們討論的點一直很單純,
就算你是醫師中的最後一名,
只要不要廢到國考都考不過,幾乎是篤定升主治,
(聽說國考的門檻不高,波波都考得過?)
然後穩穩站上月薪20萬起跳這條線,
想要更多錢、更多名望,你可以選擇拼一點,
想要好一點的生活品質,工作輕鬆也有個10來萬。
但工程師有辦法這樣嗎?
台清交電機的最後一名,不要說最後一名,倒數10%好了,
沒考上研究所的話,找工作連40K都很辛苦,
有考上研究所,原本成績不好的話也進不了豬屎屋,
大概50K一個月打死,終身年薪天花板約百萬出頭。
就算你在台清交電機大學時混得不錯,
當年稍比你弱的中央、台科甚至中原、逢甲……
四年後竄上來幹掉你的也不是沒有,
理工科必須要一直拼、一直衝,居安思危、不進則退。
醫科卻沒這問題,執照限制堵死了後面追上來的人,
中山醫科再廢再混,台大藥學再努力也無法取代他成為醫師。
當然了我絕對不是說台灣當醫師的都是想耍廢,
或是鼓勵大家選醫科後耍廢過一輩子,
只是醫科相對理工較穩定,平均和地板勝過理工,
尤其是地板,簡直是狂電其他領域。
我相信很少人在選大學科系時,
已經能預見自己將來在該領域發展如何了,
那考慮這種不確定性情況下,若不排斥醫科,
選醫科這張相對的安全牌是有什麼問題嗎?
你有把握念電機能成為張忠謀,那當然念電機;
你有把握念管科能成為九把刀,那當然念管科。
如果你要嗆我廢,無法成為張忠謀是自己問題,
這我承認啊,我很早就認清自己是個凡人,
所以我討論的一直都是凡人的狀況,
你拿各領域頂尖者來討論當然沒有交集。
說到頂尖,不要說電機啦,任何領域最頂尖都嘛不會輸醫科,
但有多少人能成為頂尖者?
你自認走其他領域一定會是TOP等級,那你就選吧。
問題就是大多數人「不知道」嘛!
這邏輯很簡單吧……真的很難懂?
--
果然賈布跟著便道:「只不過三位武功太高,倘若行到中途,忽然改變主意,不願去黑
木崖了,我們可無法交差,吃罪不起,因此斗膽向三位借三隻右手。」
令狐沖暗自尋思:「我已經有盈盈了,這右手在與不在,卻也差別不大。生死事大,這
右手便予了他,卻又何妨?」卻見沖虛、方證兩人臉色倏然大變,方證更是破口大罵:
「魔教妖人,當真欺人太甚,老衲和你拼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1.53.8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81347831.A.F65.html
能上醫科不代表念電機一定一帆風順,
大學也是有適應狀況問題和洗牌現象的。
聯考時台大醫科最後一名都贏過中山醫科,
七年後論專業,台大醫科倒數10%應該會輸中山醫科前10%。
萬中選一︰醫科 << 電機
平 均 數︰醫科 =~ 電機
中 位 數︰醫科 >= 電機 (理工的八二法則應該比醫科明顯。)
地 板︰醫科 >> 電機
我是凡人沒錯啦,但好歹也混到台灣前幾家豬屎屋了。
找工作也類似,念四大成績不好一樣進不去豬屎屋。
人家大學很努力以致追上甚至幹掉前面的人很正常啊。
討論的一直是平均或是後段,邏輯有這麼難懂?
只是還比不過醫師就是。
年初時被兩位網友誤認是醫師,一禮拜就跟我告白O_Q
醫師最慘最慘都是低級溫拿,電機最慘最慘會是魯蛇。
有醫師站內信告訴我過他們科只要是主治都是400起跳,
最年輕的主治喔,是起跳價。
和同事討論後得知台大電機有近半在國外,我的確低估了。
台大電機最後一名我才不信有250,
(有NTUEE的出來說過,留在國內的絕大多數天花板在200左右。)
醫師卻是只要升主治就站上這條線了。
那怎還會有人被當、延畢、萬年爐主?
大學後本來就有洗牌現象。
我在公司看到的就是這收入,你也不信,
問題是論數量我們知道的絕對比你知道的還多。
理工就是念台大也不保證會是溫拿,變化太大了,
醫科則是至少是低級溫拿起跳。
不過敝公司31歲RD應該也有150以上。
在電機混得不好,高級魯蛇;
在醫科混得不好,低級溫拿。
有把握混得好走哪都沒差啦XD
我認識幾個寧願在台北領稍微低一點的薪水,也不要來新竹O_Q
只是高中沒在念,未必資質差到哪,
大學一認真起來,專業科目都超強,
我看過某科大第一名推甄上交大的,強的跟鬼一樣,
但也看過某私立第一名推甄上交大的,跟廢物一樣。
我覺得啦,有個指標可以拿來比,
拿醫科中當上醫師的比例下限,去看同排名在電機中過得如何。
有把握混得好去念什麼都嘛沒差= =
明明全文就是低級溫拿,再低級還是溫拿啊,
反倒是我頂多只能當高級魯蛇O_Q
且成績和工作表現不是絕對相關,私碩領高薪也沒什麼。
所以四大去傳產或小公司很容易被重點培養,
論發展性,未必比一窩蜂擠台積電、聯發科差。
現在則是拉大很多,好像差了快90分,
其實用聯考分數來看就知道醫科>>電機了,
大家的選擇絕對是最誠實的。
生物是相對好拿分的,
那年六科460的扣掉生物後可能只有390,台大電機要420。
生物極端低的假三類通常不會去念醫科,像是我,
我的狀況是二類39X,生物6X,最後放榜好像是中國醫附近。
每個都在笑聯發科薪水很低O_Q
因為他是第一志願,看不到天花板分數在哪
420是底,但有不少440、450的。
就像台大醫科520,但裡面可是會有550以上的怪物。
況且能不能出國本來又是一個變數,
家人需要照顧,就算是台大電機第一名也狠不下心出國吧?
醫科是個努力和回報相關度相對高的,
穩穩的做,未來不會虧待你。
電機則是有不確定性存在,有可能好當然也有可能爛。
我們部門去年考績最好的是成大的,還贏過台大電機書卷。
沒有扯到只能贏台大電機最後一名好嗎……
別說中字輩,台科北科的前幾名,
放到台清交都不會是弱者。
高中成績和大學表現是正相關沒錯,但不是絕對。
結果畢業沒幾年就要消失的校系……誰能體會我們的感受O_Q
現在才投入職場的可能就……
每年中字輩升清交成,清交成升台大的一堆,
最好是都墊底啦。
所以台清交很廢啦都領不到150,中字輩好棒棒,
開心了嗎?恭喜你們。
畢竟裏面是一群比不過中字輩的台清交在把持,沒救了。
台大電機和中字輩電機不會差太多,
就像台大電機和數奧金牌實力也許有差,
但去考指考數甲大概都是90~100。
我就至少知道三位中字輩碩,還有地名大學的,不過他們確實都很強。
你可以去看一下建中和成功高中的大學聯考表現,
洗牌效應是很可怕的……
而且大學的洗牌效應可能比高中還嚴重,
因為大學生活的適應問題,以及專業科目和基礎科目的落差……
這改變幅度之大不是國中升高中可比。
中字輩前段沒你想像中這麼弱,
台清交後段沒你想像中這麼強。
換句話說就是考過國考幾乎保證有。
15萬鎂跟主治的台幣比真的有贏嗎?
你能肯定你一定能出國賺美金?
這機率比升主治低多少你知道嗎?
地板就不同了,昨天講了半天你還是不懂嘛。
醫科只是省麻煩,甚至不需出國也能賺到一樣的錢。
條件卡比較嚴,無視。
能不能實事求是一點?
500是對方亂扯下我也跟著扯的。
蛤我問了同事啊,所以我更正台大電機出國比例,
我貼了數據你卻不敢點開看,是心虛嗎?
你乾脆去領日幣好了,大學畢業就20萬月薪。
況且就卡死了一個必須出國這條件,還在說這樣是雙方一致。
你是我遇過最沒邏輯的台大電機人XD
20000NT台灣郊區也有公寓啊。
美國5.5萬鎂,台灣2.1萬鎂。
換句話說撇開離鄉背井這因素,要是原本的2.6倍才划算,
(我當然知道不能直接這樣看,只是個粗估。)
15萬鎂/2.6 = 5.8萬鎂,差不多等於MTK、TSMC啊。
難怪我給你的中位數數字你一直不敢點開。
25萬鎂︰16萬鎂只有1.6倍,
比15萬鎂和7萬鎂的差距還小。
絕對數字則是9萬鎂和8萬鎂的差距……
有人當苦行僧,有人喜歡揮霍。
我用平均來估有何問題嗎?
噢噢我看到了……生活費抓2000鎂,我算一下喔。
美國那你抓年收15萬鎂,剩下7.8萬,
台灣的話,每月房租2.5萬、生活費2萬,一年54萬,
(300 - 54)/31 = 7.9萬鎂……
還沒算稅之類,粗估看起來是差不多啊?
這還是必須出國才能拿到的,沒出國的……
我目前的結論︰
純論錢,有本事混出國的可以一拼,
留在國內的應該是輸,
以台大電機一半出國來說,
平均到後段輸給醫科,越後段的輸越大,這看法不為過吧?
生活環境之類就不說了,
我喜歡一兩個小時內可以找到親友的環境,
根據出國經驗,其他國家也沒有台灣這麼方便,
這東西是見仁見智沒錯,
不過可以選國內還國外,絕對比只能去國外來得好。
電資去美國也不是人人15萬鎂,我認識兩個在高通,8萬鎂O_Q
想去賺美金,總該付出點心力念書換張執照吧?
電資沒國外學歷就直接在美國工作的也沒幾個。
待遇比較好的本來就得付出比較大的成本啊,
想去美國當工程師,可能要洗個碩士,
想去美國當醫師,可能得洗大學學歷再弄執照。
常聽到醫科在講的都是以升主治為目標(?)。
算了不重要,反正上面有人補充了……
就算不升主治,地板也是200萬左右起跳,
※ 編輯: MT6797 (218.161.53.83), 12/11/2016 10:52:53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jol (120.126.194.203), 12/12/2016 10:37:3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