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力挺市場趨勢顧問公司 挖掘樂齡商機
2019-10-02 19:43經濟日報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今年甫成立的奧沃市場趨勢顧問,這個由幾位女孩們組成的研究團隊,面對研究世界中的各式命題,不只關注人的消費片段,更關心整體生活樣貌,全面梳理消費者生活脈絡,探索表面問題背後的深層需求。
奧沃市場趨勢顧問共同創辦人林宛瑩在執行由智榮基金會推動的「樂樂活大家講——全台長者生活需求大調查」研究中跑遍全台與外島,與團隊調查全台灣樂齡者近7萬筆大數據生活需求的市場調查報告「樂樂活大家講—未來長者生活需求大調查」,此原始資料已向全民公開,讓大家更注意到樂齡者的市場商機。
值得注意的是,林宛瑩為台大人類學系與社工系畢業,另一個共同創辦人黃祈璿則為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企管系,政大國貿所畢業,均相當熱愛人與人的對話與過程。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表示,2012年智榮基金會成立龍吟華人市場研發論壇中心(簡稱龍吟研論),近期共同支持龍吟研論成員成立「奧沃市場趨勢顧問公司」,帶著既有的研究能量,提供商業落地的需求應用研究與顧問服務。
從偵測趨勢到促進企業與消費者協同創新、企業納入需求洞察改變管理與決策流程,都需要更彈性的專業團隊,進一步提供完整的商業策略建議。因此施振榮、葉紫華執行長、別蓮蒂特聘教授與李竺姮副執行長,共同支持龍吟研論成員成立「奧沃市場趨勢顧問公司」,帶著既有的研究能量,提供商業落地的需求應用研究與顧問服務。
林宛瑩表示,做為一個曾受過人類學與社工訓練的學生,很幸運地在學生時期就有機會接觸到田野工作與社會科學研究。近兩年陸續有和大學生們聊聊研究經驗的機會,可以感受到從未接觸過質化研究的同學,初見相關知識的迷茫和困惑。
這些課堂的學生通常面對眼前期末報告或競賽提案的任務,要找到一個有興趣的議題,在議題之下聚焦釐清欲解決的問題,發想對中問題的解決提案,議題的設定多半與「人」高度相關,第一步碰到的挑戰便是「我該怎麼了解我的使用者、消費者一點?」
林宛瑩說,其實研究沒有那麼遙不可及,帶著觀察意識走進場域開始與人互動,就可以收集意想不到的訊息,跳脫自己內心的千百種猜測與假想。以下將以長輩的飲食需求研究為例,感受一下我們與研究的距離只差一點推進思考的好奇心。
高齡議題的相關討論或創新競賽,一直是這幾年的大熱門,長輩生活需求何其多,除了找自己有興趣的議題之外,也可以藉助二手資料來訂定命題。2017年智榮基金會推動的「樂樂活大家講——全台長者生活需求大調查」研究中,從將近3萬2千筆50歲以上填答者的有效問卷中,我們看見十大生活需求裡「吃得營養健康」為第二大的未來生活需求。
林宛瑩表示,但長者飲食情境複雜多元,需要進一步思考聚焦方向。簡單舉例:要關注的是在家吃或外食、日常三餐或是非日常大餐,想解的是一人吃的麻煩還是聚餐時的不便、關於飲食的議題要進一步探索的是方便吃、吃營養還是多變化。不同情境元素的搭配,都會影響下一步探究的重點。
她進一步表示,行為表徵是強而有力的證據,觀察現象僅是聚焦問題的第一步,對於現象產生的緣由形成假設再往下探問,才能更接近問題的全貌。
例如2017年在基隆暖暖過港社區進行長者需求討論工作坊,再次聊到與飲食相關的話題。一開始大家仍在營養攝取、健康飲食上熱烈討論,說到老了越吃越少、不愛在外面吃的時候,長輩們也很贊同,這樣的狀況用高齡者的生理狀況和健康顧慮想來十分合理。但就在往下多為一句「為什麼」的時候,有長輩幽幽的說出「唉,假牙啦!」
林宛瑩表示,一問之下小組內的6個長輩中只有一人沒戴假牙,而裝假牙初期的不適應感影響了長輩的食慾,而且之後為了維持假牙的狀態,除了不吃太硬的食物,通常吃完東西就要清潔避免細菌滋生。清洗的麻煩可以想見,但繼續探問除了麻煩外還有什麼困擾時,他們便說出要在公共廁所拔下假牙清洗真是「有點不好意思啊!」
林宛瑩說,可以發現食慾變差是容易觀察的行為表徵,但是在行為底下可能有多種我們未曾設想過的原因和需要,尤其是各種的心理門檻更是難以覺察,加上研究對象與自己的生命經驗迥異,也難以一在時間想像到可能的擔憂。所以作為一個有意識的研究者,在過程中透過層層推論思考往下發問,或許可以找到意想不到的發現。
「請記得,過程中若多發現了些什麼、多了什麼新想法,都是你自己因著對人事物的好奇與逐步思考推進找到的。」這是最近最常和同學們分享的課堂前提。林宛瑩強調,在研究世界裡、在各式命題之前,讓我們永保初心、永遠好奇。
奧沃市場趨勢顧問服務的客戶包含宏碁、鈊象電子、桂冠、華歌爾等,目標以研究搭建企業與消費者間的溝通橋樑,從消費者的根本需求開展市場機會新局面。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4081946?utm_source=Facebook_PicSee
台大社工系畢業門檻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厭世代覺醒
#政經星期五今晚登場
文/ 李雨蓁
厭世代面臨的低薪、過勞、階級無法流動和南北差距等問題,並非在我們這代才形成,而是過去數十年產經結構累積而來。然而,我們與其怨嘆,不如起身找出高雄的解答。
好過日的幾位夥伴提到了發展型國家的轉型失敗、大企業的虛胖與缺乏創新能力、中小企業的經營困難和相對萎縮,這些都是薪資停滯、財富世襲與產業財團化的原因。
●我們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
我們認為,高雄的未來並不是找到下一個「台積電、鴻海」這樣的大型企業來投資設廠,而是找到能孵育出創新產業的生態系。要完成這樣的轉型,代價並不簡單。台大國發所所長周桂田教授,就提出我國政府長年陷入 #高碳產業 結構的 #轉型怠惰,顧忌於高碳產業之產值與政治影響力,而不敢使用政策誘導工具,釋出生產要素,內部化外部成本,而讓「高值化」真正完成。
在產業變化、全球競爭與資本移動的下,臺灣就業機會從工業轉向服務業的趨勢相當明顯,對青年人口更是如此。然而,台灣缺乏服務業高值化與「服務外銷」能力,加以職缺以低階無技術員工為主,新創產業不發達且門檻偏高,在缺乏高等教育與技職體系產學配合與永續教育下,也造成了青年低薪與貧窮化。
●低薪與勞權不彰...都和產業結構有關?!
台大社工系古允文教授研究兩千多名「青貧族」後,也發現 #產業升級、提高生產的 #附加價值 才是真正解決低薪問題的關鍵因素。也就是在建構社會安全網與稅制改革之外,產業結構仍是解決低薪的最大關鍵!我們要做的,不只是讓老闆遵守勞基法而已,而是真正壓著老闆去轉型,以及讓青創門檻下降,年輕人有機會自己創業幹掉慣老闆,整體社會創新氣氛與資源增加,誘導勞工意識提升,這才是增加薪資的基本條件。
在《厭世代》專題報導採訪余宛如時,她提到台灣新創的困境,有一部分是台灣創業者不知趨勢何在,大多用代工思維思考。《未竟的奇蹟》提出,過去台灣的「#經濟奇蹟」與代工出口經濟體有關,卻也在後來形成「#衰退典範」,都能看出代工模式為台灣帶來的枷鎖。
●開放在地數據資料庫
日本比台灣更早出現了青年貧窮、世代差異、首都一極化等問題,其中,扭轉地方經濟發展模式的政策便是地方創生。今晚我們會來好好談地方創生的發展脈絡。以下只講一點:
地方創生各種手段中,首先是開放數據,是情報網站 #RESAS(Reginal Economy Society Analyzing System)地方經濟分析系統,提供情報資訊與社群服務,包括全日本各地開放資料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像是人口結構(自然人口、社會人口增減、就職求學人口、未來人口推估)、地區經濟循環(生產、分配、支出及勞動生產力)、產業構造、企業活動(情報、海外拓展、研究開發)、觀光(國內外旅客組成、旅宿設施)、道路公共建設、雇用及醫療福利以及地方財政等數據。
台灣近年在產創條例和中央地方政策中,也強調開放數據的應用,但RESAS與台灣國發會推的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比較起來,網站介面與地圖化資料的呈現方式都更勝一籌。顯見除了供應情報給新創者之外,資料庫的圖像化設計與建置也能提供新興的資料分析與UX產業,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政府單位必須要認知到創新呈現與數據分析應用的必要性。
●政府作為媒合企業與新創的媒介
台灣新創產業或新興年輕團隊面臨的困境,一是資金,二是研發時間,原有的新創意需要金錢和時間來讓想法更加成熟,而這兩項要素都能從現有的企業中尋找,新創事業的成本不該成為政府補助的成績單,而是要讓企業家們認為自己是有責任、有義務去輔佐新創產業,如此,才能行程良善的傳承與循環。
以我的例子來說,大學畢業時,和我的畢業製作夥伴花了十幾萬研發了公共場所的雨具速乾設施,用玩的方式解決傘套不環保的問題,這個產品也在新一代設計展當中獲得廠商特優獎,但除了獎金與獎牌之外,就沒有後續了,在跟當初給予獎金的廠商接洽當中,發現他們只是想買斷這樣的產品,或是直指還有很多需要修改及實際生產上的困難,而不願給予輔助等等的回應,讓本來想成立新創研發的我們,在面臨沒有薪資來源,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下,只好各自單飛投入職場就業。
倘若產官學能真正發揮媒合的作用,我相信一定能為台灣新創產業帶來一股新興的力量,讓企業盡到社會責任,讓新創注入新的活水,畢竟年輕人的厭世,在於對未來找不到可以熱情的方向。
先談到這邊,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厭世代」的一員,歡迎週五晚上來和我們一起討論打破現狀的解答。如果你積極的認為「厭世不可取」,更歡迎一起來和我們討論行動的方針!
#厭世代覺醒分享講座
我會從智力共享和地方創生切入,來提供高雄產業的可能解答與政策方向,歡迎參加!
【時間】2/2(五)19:00-21:00
【地點】三餘書店|新興區中正二路214號
【與談人】
- 陳信諭 醫師
- 李雨蓁 設計師
- 李欣翰 業務員
- 陳柏惟 電影製片
#高雄 #新創生態系 #地方創生
台大社工系畢業門檻 在 東海大學社工系畢業門檻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東海大學畢業門檻,社工系學分,東海大學社工系出路,社工必修學分,東海工設畢業門檻,東海社工課程,台大社工系課程,東海社工畢業學分. ... <看更多>
台大社工系畢業門檻 在 臺大社工杜鵑花節NTUSW Azalea Festival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以台大社工系之畢業學分為例,畢業前需修畢128學分,其中包含系訂必修58學分及選修46學分*(須修習系內選修至少五門),其餘則是共同必修與通識。此外, 社工系的學生還 ... ... <看更多>
台大社工系畢業門檻 在 Re: [問題] 台大戲劇vs. 東吳法律- 看板WomenTal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選台大轉系系吧,這是毫無疑問的
隨便舉例
台大農推系B9x那屆,x是小於3某數字
農推系兩個組 推教跟鄉社
50個人進來,最後應屆畢業不到10個
而且這還是雙主修可放棄原系
還沒實施之前
我解釋一下,什麼叫作
雙主修可放棄原系
台大在民國98年左右
全國第一個實施,雙主修後可放棄原系
這個簡單講就是,變相轉系
在台大來講,這三件事困難度是這樣子
轉系→雙主修→輔系
當然轉系是最難的
不過你要知道,台大轉系全校總和名額
長年一直是全國第一
即使轉系失敗、雙主修也失敗好了
你還有非常容易上的輔系
就算大一狂玩,沒有輔系
大二才開始唸書好了
當你選修心儀科系的學分數
越來越多,
下次你轉上、雙上、輔上的機率
就會越來越高
轉不成,還能雙
雙主修到手,去簽放棄原系
以新系畢業就好
這個政策,雙主修後可放棄原系
因為在招生上極具優勢
後來台科大過幾年學去了
政大前年也開始了
說真的啦!
台大熱門科系確實不好轉
但是中段科系
卻非常好轉
要雙、要輔,更是容易
像是
台大機械、生物機電、生物系統環工
數學、農化、政治、土木、化工
經濟、化學、生科、生技 、工科海洋
等等都不難過去
要轉系冷門科系,更是成績過門檻
躺著就上
要雙主修更容易
像是
社會、農藝、歷史、中文、園藝、森林
社工、戲劇
太多懶得打
最後統整一下
1.台大轉系名額全台最多
2.雙主修+輔系名額全台亦是最多
3.台大還可雙主修後放棄原系(變相轉系)
4.男性為主科系,女生還有痟豬哥申請優勢
5.ptt上還有台大doublemajor板,上面有
大量轉系、雙輔經驗傳承
6.ptt上還有台大期中期末考古題板
解釋一下,什麼叫作痟豬哥申請優勢?
幾個長年系上都是男學生的系
他們為追求性別平衡
只要是女生來申請轉系,都很容易上
像是土木、機械、工科、化工等等
他們超愛女生申請者
而且現在研究所筆試名額越來越少
碩班推甄名額比例拉高
各頂大的保護主義跟血統主義越來越重
連轉學考也慢慢都書審,不筆試了
真的還請三思
要考司律,補個20學分資格就好
不需要放棄台大去東吳
假設一個台大社工畢業的律師
報出來會難聽嗎?
不!一點都不
家庭糾紛的案子可能還能接到更多
三思、三思
※ 引述《YenFuOne (焉芙丸)》之銘言:
: 遠方親戚的小孩明年要升大學
: 在校成績不錯
: 在猶豫要以哪個校系為目標
: 一個是台大戲劇
: 另一個是東吳法律
: 我因為都沒唸過..很難給建議
: 但如果讓我選
: 應該會選後者..即使要唸五年
: 除非戲劇系畢業進兩廳院
: 應該是法律系工作較穩定吧
:
: -----
: Sent from PttX on my iPhone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X01BD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49.2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81615757.A.58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