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1400名教師、近兩萬名學生權益的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合併案,將於明年2月1日正式生效,這所足以跟第一學府台大相抗衡的「超級大學」,背後利益驚人,校長人選也備受矚目,攤開遴選委員名單「一片綠油油」,尤其被傳為李遠哲的影響力也在其中。
合校主攻醫療科技 和台大互別苗頭
陽明、交大多年來斷斷續續結緣合校,2018年重啟,去年9月正式透過兩校校務會議通過合校計畫書,合併案於今年8月12日獲得行政院和教育部同意,明年2月1日起合併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合併後學生達1.7萬餘人,教師約1400人,校地139公頃。
陽明交大初期將有19個學院、6個新設研究中心、1個附設醫院,分布於9個校區。而目前台大則有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56個學系,134個研究所,學生人數約3萬2000人,教師2000多人。
合校後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將結合陽明及交大的強項,短期以共同發展AI在醫療的應用、遠距醫療、醫療機器人、物聯網與穿戴式裝置以及區塊鏈生醫Eco-system等策略為主。兩所學校與主管機關教育部支持合併的理由非常明確:「BioICT(生醫電資訊)」與「智慧醫療」是未來趨勢。
校長遴選會 包含官派與兩校代表
根據大學法規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屬於「新設合併」學校,所以首任校長由教育部組織遴選小組直接選聘,目前遴選小組共有21名遴選委員,教育部指派3名代表,包括教育部次長劉孟奇、成大校長蘇慧貞及科技部前部長楊弘敦。
另外陽明與交大則各推派9人,包括國衛院長梁賡義、教育部前部長曾志朗、中研院副院長周美吟、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等人。
曾被影射李遠哲愛徒 周美吟受矚目
由於醫界與綠營關係向來密切,更成為綠營必爭之地。攤開遴選委員名單可以說是「綠油油」,據了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周美吟,當初台大校長遴選時,周美吟就被影射為李遠哲的愛徒,因此入選8位候選人之一。管中閔獲選台大校長遲遲無法上任,李遠哲也曾被指為關鍵因素。
2016年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指派周美吟接任副院長時,也曾外傳因李遠哲才有這項人事安排。李遠哲當時則多次強調,他跟周美吟沒有外傳的師徒關係,甚至說自己「難道是黑道大哥嗎?」
多位蔡政府官員入列 掌握大半勢力
而楊弘敦跟梁賡義(陽明大學前校長)都是蔡政府前任或是現任官員,可說已經掌握大半勢力,梁賡義也是上一屆台大校長遴選委員。
在生技界有重要影響力的張鴻仁,也是這次的遴選委員之一。張鴻仁曾任健保局總經理,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衛生署長時,找來張鴻仁任副署長,之後因健保紛爭請辭,兩人曾先後受教於台灣公共衛生之父陳拱北門下。
郭旭崧和張鴻仁,同為陽明大學醫學系同學,兩人相識超過45年。張鴻仁也是上一次陽明校長遴選委員會的召集人。
有陽明校友透露,這次的遴選委員名單可看出綠營的運作,因為兩校合校後,背後存在巨大利益。現在連政大都要加入台聯大系統,「這是多麼大的學閥集合」,希望教育回歸教育,不該沾染政治,破壞教育體制。
陽明校方表示,扣處教育部三位代表,其他遴選委員是兩校的校務會議一票一票選出來,兩校對等,所以各選出一半。
介入學界非首次 管案還歷歷在目
其實「綠手」伸入大學校長遴選已不是第一次。台大校長遴選拔管案就是近年最鮮明的例子,教育部當時以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曾擔任台哥大獨董,與同公司董事、遴選委員蔡明興有利益未迴避疑慮為由卡管,然而同時間發生的陽明大學校長遴選,也出現遴選委員張鴻仁投票給自家獨董郭旭崧,但教育部卻放過陽明,遭質疑教育部根本是兩套標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
「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 在 陳宜民教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 在 [新聞] 台大校長遴委會委員候選名單曝光教授- 看板NTU 的評價
- 關於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 在 上報- 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出爐,包括中研院前副院長王汎森 的評價
- 關於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 在 台大新任校長工學院長陳文章出線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 在 台大校長遴選候選人提學費分級.論文題|華視新聞20220817 的評價
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給勝選的民進黨澆一盆冷水
鄭自隆/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台北市)
蔡英文總統(中)以史上最高票連任成功。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許正宏攝影
落選理由百百種,同樣的勝選理由也百百種,但民進黨贏,絕不是蔡英文勝選演說所說的,這四年來執政團隊走在正確方向,而獲得人民肯定;果真如此,那二○一八年選舉的大敗,又如何解釋?
回顧四年來民進黨所謂的「改革」,事實上就是左派社會主義與右派民族主義的糾結,加上初嚐完全執政的權力滋味,逐漸「國民黨化」,也學國民黨的「呷銅呷鐵」。
一例一休就是典型左派社會主義思維,但我們有北歐的條件嗎?執政者看不到中小企業缺工的呼籲,也聽不進工人要賺加班費的聲音,現在很多年輕人寧願接單送餐,一周工作七天、一天工作十小時,誰以致之?
民進黨自豪的年金改革,無視誠信,破壞政府與軍公教契約,表面上也是左派社會主義思維,訴求公平,骨子裡卻是國民黨化作祟,用權力懲罰不投票給我的人,形成「年金整肅」,狂熱韓粉絕大部分就是軍公教退休人員,是誰在「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此外所謂「轉型正義」、同婚、廢死、觀塘換深澳、珍奶不准有吸管、懲罰「假新聞」、台大校長事件、吳音寧事件,無不充滿爭議性。
或許民進黨會不服氣,說小英得票創台灣選舉史記錄,為什麼不是「方向正確」?但若想想看,面對二○一八年的挫敗,民進黨有什麼亮麗的補救作為嗎?若是沒有,民進黨的贏就不是「改革」的方向正確。
民進黨贏,要感謝二位大哥與一位大姐;「大姐」就是香港的林鄭,要是沒有反送中,台灣年輕人怎會有緊迫的亡國感,考完試就衝著回家投票,民進黨真的要感謝香港大姐送的芒果乾與火箭筒。
要感謝的大哥就是對手韓國瑜與吳敦義。吳敦義的不分區名單與自我掛帥,的確讓選民失望;而韓的喝酒、打屁、看女同學小腿的人格特質,也不符合台灣人對總統角色的期待;更要命的是選前一周選戰策略「大走鐘」。
韓在十二月幾乎沉潛,沉潛是對的,選情冷對韓有利、對蔡不利。韓粉熱情如火,即使刮風下雨淹大水,他們也會划著小船來投票;相反的,小英民調遙遙領先,支持者會認為小英穩贏的,投票意願會降低。但韓選前一周電視廣告鋪天蓋地,激起英粉的危機感,韓選前的電視廣告費等於幫小英加柴添火,白花了。
不但廣告時機點不對,廣告主攻趙少康、陳冲、陳樹菊的呼籲都是策略不對,說什麼是對知識藍、經濟藍訴求,這些「塑造形象」廣告早在去年上半年發現知識藍、經濟藍不埋單時,就應該做的。選前一周形象塑造廣告已經來不及了。
民進黨若還不服氣?請想想若沒有香港反送中,而國民黨也推出一個「正常人」做為候選人,小英可能輕騎過關嗎?
再看數據,小英得票八一七萬票,民進黨不分區得票四八一萬票,二者差距近三三六萬票,但國民黨二者差距才七十九萬票;國民黨政黨票和民進黨接近,也同樣分到十三席不分區,國民黨隨時有拔地而起的可能。
民進黨總統票和政黨票的巨額差距,顯示是選民因「芒果乾」所做的單次決策,而不是對政黨的認同,小英這次的得票當然不會是民進黨「永保安康」的萬年保證。
勝選,民進黨高興一天就好,不要因喜悅而忽略反省,記得「做錯事比不做事更可怕」,千萬不要為「留名」而「改革」,或許誨爾諄諄,聽我藐藐,書生之見也言盡於此。
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次,不投時代力量】
我猜這篇文發出去後又會被好幾個朋友刪友
但我一生中最討厭的,就是道德標準超高,卻又嚴以律人寬以待己的人了,這種人在社會中非常常見,他可能是在家用各種高標準「教育」小孩的爸媽、在學校用不合理教條約束學生的老師、在職場用三個人力的標準看待你的同事上司,或是你的朋友。
每每遇到這種人,總是會想反問:「啊你怎麼沒有做到還想要求我?」那些要求考好成績的家長、那些老師沒辦到的服裝儀容違禁品、那些明明能力不及你一半還要求東要求西的同事上司,那些整天只會碎碎念的朋友,然後總是會得到類似這樣的回答:「我是為你好」、「因為你是____,而我是____」,或是根本就不理會你的疑問,令人感到非常憤怒。
而時代力量不知何時開始,成了這樣的存在,起初懷抱著理想的許多人匯集一起,提出了很多很棒的政見,大家無不希望這些政策能帶領著台灣改變,讓人民過著更美好的生活,然而時間一久,卻會發現這些政見僅僅只是政見,更多時候是嚴以律人的工具,對比很多政見作為之後,會發現,時力自己很多都沒以身作則,我列了幾個印象深刻的案例,僅期望這些案例能夠提醒時力,要先從自己做起,再來要求別人。
1. 決策委員保障女性及原住民遭否決
去年初黨員大會發生一連串不可思議事件之一,就是決策委員保障女性及原住民名額遭否決,此政策為重大進步價值指標,但卻在黨員大會遭全盤否決,甚至這次的不分區名單中,亦未排入任何少數族群,在這個主張保障少數權益的政黨中,怎麼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2. 漠視少數族群遭歧視的言論
不可思議事件之二,就是黨員針對少數族群的歧視性發言:「原住民住在山上」、「很多原住民都很有錢」、「原住民霸權」、「少數民族或女性應該靠他們能力就好」,然主持人黃國昌並未制止該發言,也未在當下及時處理歧視性言論,直到事件在網路曝光後,才在兩天後龜速的貼出聲明文。
3. 令人失望的勞動權益
時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抗議事件就是勞基法修惡,在當時甚至提出二例、加班費等比例換補休等措施,然而在時力的勞動環境中,二例、加班費等比例換算、做一給四等措施幾乎未實現,甚至連一例一休在選戰期間幾乎都不可能達成,僅有的是加班費直接變成補休,而勞健保未保等爭議亦時有所聞,期待時力能公開助理打卡紀錄以供檢視。
4. 助理費、助理名單透明化
推動此政策主要目的是希望遏止酬庸、詐領助理費,但此政策提出當下並未有任何時力立委帶頭揭露,至今網路上仍然看不到助理名單及經費運用等相關訊息,如有相關名單歡迎提出供檢視。
5. 高潞・以用涉貪、欠薪事件
此新聞當初鬧非常大,最後導致高潞・以用遭除名,然而處理的過程非常草率,且時力當初亦有提案「政黨推薦候選人當選後貪污要連坐處罰」,最後想當然爾不了了之,另外欠薪也是一個重大瑕疵。
6. 鄭秀玲黨籍疑雲
高潞・以用遭退黨後,時力立即遞補鄭秀玲為不分區委員,然而鄭秀玲在台大校長遴選期間「曾宣布退出時代力量黨籍」,此時時力卻又認定鄭秀玲「並未完成退黨手續」,所以到底誰說謊?程序正義又究竟在哪?
7. 黃國昌承諾不進不分區
黃國昌曾在廣播節目承諾不進不分區,然而在這次時代力量不分區名單中,依舊可見黃國昌列入其中,主打政治人物誠信的時代力量,最後卻淪落至此,讓許多人感到相當失望。
8. 黃國昌罷免案
過去時力在選罷法修正時曾大力提倡「簡單多數決」,但最後法案採1/4投票門檻通過,而在黃國昌罷免案結果中,黃國昌雖遭1/2以上的人數同意罷免,但由於投票人數未達1/4門檻,因此罷免失敗,但若對比過去主張,何不立刻辭職以實踐理念?
9. 黃國昌借賀德芬場地事件
獨派教授賀德芬當初透過黃國昌借會議室開記者會抹黑蔡英文博士論文,在事件爆發當下,黃國昌僅表示「不知情」,說完後並未制止賀德芬開記者會抹黑蔡英文的舉動,然而根據會議室借用辦法規定,「參加人士以委員邀請人員為限」,如果黃國昌不知情,那究竟是誰邀請的?
10. 要求民進黨祭黨紀投票一事
同婚法案748施行法審理期間,時力曾要求民進黨祭出黨紀要求立委出席投票,然而當時時力並未對針對黨內做出相同措施,這種重要的法案,更需要從自己做起才對吧。
11. 黨主席選舉事件
邱顯智宣布辭去黨主席後,隨即展開黨主席選舉,然而在報名期間內僅有林亮君一人報名,這個狀況下理當順利當選,然而在最後竟被決策委員會否決,最後票選出完全未報名參選的徐永明擔任黨主席。
12. 國籍爭議
時力提名辦法規定立委候選人需無外國國籍或永久居留權,而翟本喬列入不分區名單時卻依然有美國國籍,在網友質疑下亦未表明已放棄國籍,甚至揶揄質疑的網友,最後僅表示放棄國籍已於網路申請,但並未見到任何申請證明。試問假如翟本喬真的當選不分區立委,而當時又還有美國籍的話,時力是要除去他的資格還是裝作沒看到呢?
以上僅是一小部分的爭議,一開始會認為他們或許只是沒注意、或是需要時間調整,但久而久之,就會開始質疑自己,為何當初支持的這個充滿理想的政黨,卻連這些自己提出的要求都做不到,然後就會意識到,他們或許沒有想要改變,又或許他們再也不是充滿理想,僅是個會選舉的政黨。
如果時力當初不是舉著理想大旗,踩著高道德標準,指著別人的鼻子要別人做出自己也辦不到的事,我或許會繼續支持吧。
我以為,一股引領台灣改變的力量,是要從自己帶頭做起。
#至於政黨票推薦投誰
若認為民進黨改革有功,請支持 #民進黨
若希望精神科醫師 #鄧惠文 改善國會風氣,請支持 #綠黨
若想給反韓有功的政黨,請支持 #台灣基進
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救國團今天進行人事改選卻爆發嚴重內鬨,前救國團主任周逸衡日前發出公開信表示,因推動改革,去年遭召集人李鍾桂『逼退』,呼籲團員今天親自參與投票,推動『沒有李鍾桂』的『後李』時代,促使救國團真正轉型。而今天下午救國團的改選結果,選出前台大校長孫震等21位指導委員,李鍾桂並未出現在候選人名單,等於說李鍾桂已經確定要交棒。
中國青年救國團上午舉辦第15屆團務指導委員選舉,選出包括前台大校長孫震、前文建會主委林澄枝等21人,不過現任召集人李鍾桂,卻不在當選名單上,原來這是因為人民團體法規定,社團負責人連任一次為限,所以李鍾桂不得續任,這也代表曾擔任過18年救國團主任、與2屆6年救國團召集人的李鍾桂即將交棒。不過事前外傳李鍾桂可能會以技術性操作方式,繼續擔任召集人,救國團前主任周逸衡更在2月7日對237名團員發出公開信,呼籲團員共同推動沒有李鍾桂的後李時代,促使救國團真正轉型,面對各界質疑,李鍾桂在上午選舉之前嚴正否認。
而發出公開信的周逸衡,則對於李鍾桂的說法、與她過去24年對救國團的付出表示肯定,不過他也認為他的公開信,的確發揮了相當效果,而周逸衡在看過當選名單後也表示,這與他之前所聽到的規劃名單相差不大。
救國團在選出新任指導委員後,將在近期內召開指導委員會議,並推選出新任的救國團召集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X9GPayznBs/hqdefault.jpg)
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 在 上報- 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出爐,包括中研院前副院長王汎森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 出爐,包括中研院前副院長王汎森、台大副校長張慶瑞、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等八位校長候選人,新任校長預計將在明年1月5日由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出。 ... <看更多>
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 在 台大新任校長工學院長陳文章出線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台大校長 #陳文章#國立台灣大學 台大 新任 校長 工學院長陳文章出線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082357國立台灣大學新任 校長 遴選今天 ... ... <看更多>
台大校長候選人名單 在 [新聞] 台大校長遴委會委員候選名單曝光教授- 看板NTU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台灣大學啟動下任校長遴選程序,週六(19日)將舉辦遴選委員
投票,候選人名單今(17日)曝光,學生點出,太多前任行政主管,恐被相似背景決定校長
人選,難有新風氣;教授則剖析制度,多複製校內既定勢力,不利傑出校友入選。
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日前宣布不續任,任期預計到2023年1月7日屆滿,校方已啟動下一任校
長遴選作業程序,本週六將舉行校長遴選委員會候選人投票,台大規定校長遴委會共21席,
扣除教育部代表3席(次長劉孟奇、成大校長蘇慧貞、中興校長薛富盛),還需從校內教研
代表、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及學生代表之中,選出18名遴選委員。
遴委會候選名單今曝光,包含校友總會推薦4人:前台大副校長湯明哲及包宗和,成大校長
蘇慧貞、成大講座教授羅竹芳等;行政會議推薦6人如國衛院院長梁賡義、前衛福部長蔣丙
煌等;還有11個學院各推教研人員代表、校友社會人士代表等名單,囊括中研院士牟中原、
李琳山,及企業家尹衍樑等,但也不乏前朝官員杜紫軍、陳保基等。
面對遴委會候選人名單,台大學生會長張承宇表示,查看發現蠻多都是前幾屆校長任內的行
政主管、院長。學生會認為如果希望校內有新氣象,不要被相似背景、勢力的人決定校長人
選,遴選委員應該盡量避免這些屬性的人擔任。
不具名的教授則分析,台大身為龍頭大學,但校長遴選制度卻多複製校內既定勢力,不如他
校能選出海外歸國的英才,如校友總會候選名單就2人是前校長李嗣涔任內的副校長,再加
上行政會議3人,行政人員1人,等於將來遴委會有多票會被前任、現任校長與行政團隊所掌
控。
該名教授在說,扣除上列還有12席,有1席學生,剩下11席則從11個學院中產生,但台大制
度卻是將校內教師代表與校外人士代表一起競爭投票,並採學院分類,7個最高票的學院教
師代表將先勝出,剩下4個學院則推校友代表,等於高票的傑出校友會被高票的教師代表壓
制,反而拿0票的校外代表會被選上,建議將來制度修改,或週六投票時,眾人先投自己的
校友代表,但放棄自己學院的教師代表,才能真正讓高票校友實質勝出。
台大校方則表示,充分理解各界對台大校長選舉的關注與期許,此次「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
及運作要點」不僅參考教育部最新的公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設置及作業要點,也經過去年
12月25日的臨時校務會議通過,過程中皆充分表達意見並討論,最後也投票確定相關條文,
今年1月21日完成教育部備查。未來大家有各種想法與意見,都歡迎在日後修訂時提出。
新聞來源:自由新聞
新聞網址: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832767
備註:各位你們覺得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29.1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M.1645143034.A.61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