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了台北樹蛙
白天天氣炎熱,讓許多蛙類都躲得不見蹤影,而野塘裡的腹斑、貢德氏......等蛙類依舊賣力地演唱,直是越熱越聒噪;而在冬春季出現的台北樹蛙早就不知躲到那裡納涼去了。
今天很幸運,在姑婆芋叢旁發現一隻久違了的台北樹蛙,讓人相當驚喜,特地把牠的萌樣拍攝下來,跟大家分享。
台北樹蛙屬於特有種保育蛙類,在野外族群數量不是很多;喜歡棲息在山區水溝、野塘、泥沼溼地附近,繁殖季主要落在冬春兩季。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阿傑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大屯山。大屯山主峰為海拔1092公尺,可飽覽群山...
「台北 樹 蛙 繁殖」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謝平的生態札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謝平的生態札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李偉文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而台北樹蛙是越冷越愛唱歌,牠的叫聲”呱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求偶引注意!台北樹蛙唱冬季情歌八大民生新聞2020010911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保育台北樹蛙著稱的象山公園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台北樹蛙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台北樹蛙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謝平的生態札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冬季的綠色精靈
台北樹蛙的繁殖季集中在濕冷的冬季,此時野外的水塘邊,已經可以聽到雄蛙求偶的鳴叫聲,同時在姑婆芋等植物的葉片上也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了。
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李偉文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阿孝的田
阿孝原本是五股國中的數學老師,二十五年前他到我診所,那時候荒野剛成立,辨公室還在我診所裡,我遊說他參加第一期的解說員訓練,從此世界上少了一個王牌數學老師,但是卻多了一位生態保護的超級守護者。
因為阿孝是一個人從南部到台北來求學與教書,沒有結婚也沒有家累,解說員訓練後,幾乎就以荒野為家,下班後就到荒野當志工,二十多年如一日。
十年前他當選理事長後,就申請教職退休,名符其實的成為荒野的全職志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在荒野,不是在荒野保護協會,就是在荒野大自然。
四年前卸任理事長後,不到一個月就搬回嘉義老家種田,有點解甲歸田的意味,也遵循著荒野的優良傳統,幹部卸任後,就不再插手荒野會務,除非現任幹部徵詢或拜託,也就是全然信任後面接任的幹部。
那麼,卸任的擁有豐富經驗的幹部要做什麼?那當然是另闢戰場,再為荒野搭建新的舞台。
阿孝回嘉義老家種田,除了當一個全職的農夫,也獨自實踐保育諸羅樹蛙的計畫。
這幾年很多伙伴都等著阿孝的田種出來的米,但是這個諸羅樹蛙棲地裡的竹筍與芭樂,將特別提供給贊助這個保育計畫的伙伴,每個單位二千元,將可獲得以後從這個棲地收成的竹筍與芭樂三箱,每箱約七斤。
詳細的計畫附在後面,有興趣參與的伙伴請速登記,以免向隅。
2021諸羅樹蛙棲地保育計畫贊助表單
2021諸羅樹蛙棲地保育計畫
#贊助兩千元守護諸羅樹蛙的棲地
2020年春夏,嘉南地區雨水充足,諸羅樹蛙喜呵呵地鳴唱繁殖,竹筍產量豐農場主人笑哈哈,贊助者三不五時收到完全無農藥無添加物的天然竹筍和芭樂,安心放心地上餐桌與家人共享。
原本只是想集合眾人的力量,為諸羅樹蛙保育盡一份心力,沒想到卻創造了一個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享的典範之一,這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竹園主人有保育概念,願意用加倍的時間心力來管理竹園,也要有許多朋友願意用比市價高的價錢來支持。
諸羅樹蛙棲地保育計畫由阿孝和地主以保價收購的方式合作,每單位贊助款兩千元(給贊助款證明無法抵稅),保證可以收到三箱友善環境耕作的農產品(完全無農藥的竹筍或芭樂), 每箱約七台斤。
諸羅樹蛙棲地保育計畫就是協助諸羅樹蛙以及依賴這塊農田的所有生物(包含人類)可以擁有健康無毒,生生不息的「家」。
公視記者林燕如在【黑夜裡的綠精靈】報導中,特別提到「有了眾人的支持,諸羅樹蛙才能無後顧之憂地繼續鳴唱,嘉義的諸羅紀農場要創造一個生態、生產到生活的三生模式,如果順利,未來希望能推展到其他保育生物上。諸羅樹蛙,這美麗的綠色精靈。在農業上,牠的存在提醒我們可以吃得更健康,保留自然棲地,則提供更多元的效益。生態保育作到最後才領悟,原來有諸羅樹蛙可以繼續歌唱的環境,真正幫助到的,其實是我們自己。」
2020年募集的三百多個單位,因為農場豐收,可能無法支撐到年底,所以我們提前啟動2021年募集行動,至少要募集到四百個單位,邀請您繼續和我們一起用行動守護諸羅樹蛙棲地。
參與2021諸羅樹蛙棲地保育計畫請連結
計畫主持人:賴榮孝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0922823699 地址:嘉義縣溪口鄉妙崙村下崙11 號
匯款帳號:中華郵政(代碼700) 戶名 賴榮孝
帳號2441237-0189091(匯款後請用EMAIL或是FB訊息傳回您轉帳帳號後五碼)
*必填
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阿傑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大屯山。大屯山主峰為海拔1092公尺,可飽覽群山環繞的台北都會區景觀,可眺望七星山、大屯南峰、西峰、淡水河口。
大屯山地理上屬於大屯火山群的大屯山亞群,為一錐狀活火山,也就是所謂的休火山地形。也因此在天山頂部西側的向天池就是一個完整漏斗形噴火口地形,積水成池。「後火山作用」所形成之噴氣孔、硫磺結晶、溫泉及壯觀的崩塌地形最具特色。小油坑附近有箭竹林步道,觀察箭竹林、芒草原和火山植物。
1. 黃星天牛:分布在平地至中海拔山區,是台灣常見的天牛之一。體長約18~29mm,體色底色為黑色,全身滿布灰色短絨毛,有許多大致左右對稱的黃色或乳白色大小不等的圓點。成蟲在春、夏季出現,夜晚有趨光性,幼蟲的寄主植物為桑樹、無花果和油桐等,在樹幹中鑽洞蛀食的幼蟲會將糞便排在樹幹外。
2. 雲帶天蛾(幼蟲):雲帶天蛾的幼蟲,又叫作雙斑白肩天蛾,是低海拔山區常見的昆蟲,也是台灣特有種的蛾類。牠們在野外主要以華八仙、繡球花這些植物為食。其實我們看到的眼睛狀構造,是長在腹部前端的眼紋,又叫作假眼,並不是真正的眼睛。其作用可用於威嚇敵人、轉移焦點。真正的眼睛則非常細小,位在最前端綠色球狀的頭上。其實各種各樣的「假眼睛」、「尾巴」可是天蛾類的幼蟲常具有的特徵。
3. 鳳頭蒼鷹:又稱粉鳥鷹(台語),為台灣的特有亞種鳥類,也是第二級保育類動物。分布於2000公尺以下的森林環境,是中海拔山區森林常見的日行性猛禽。會停棲在視野開闊的隱密樹枝靜候獵物,也會空中追捕鳥類和昆蟲。繁殖期時,雄鳥常會有振翅行為,會快速振翅且下壓翅膀,之後滑翔而去。頭部鼠灰色,後面有一小搓羽毛(冠羽),也是被稱為「鳳頭」蒼鷹的由來。
4. 栗蕨:栗蕨是低海拔常見的蕨類,它生性強健,可以適應非常惡劣的生存環境,例如在台灣北部的陽明山國家公園火山噴氣孔附近,一般植物是無法生存的,但只有像栗蕨或芒草這類植物耐得住乾旱、高熱及強酸的惡劣環境,在沒有其他植物搶地盤的情況下,栗蕨及芒草就稱霸該地了,也因此,陽明山國家公園裡時常可以看到栗蕨成片的生長。
5. 黑殼蝦:黑殼蝦正式的名稱是多齒新米蝦,生物分類屬於匙指蝦科新米蝦屬。黑殼蝦是淡水蝦,只生活在乾淨的溪流裡,所以也做為自然環境的生物指標;雖然牠黑黑小小的不起眼,但是牠可是養魚人的最愛,只要在水族箱裡放上幾隻,就能讓水質乾淨不混濁。也因為黑殼蝦對氨之毒性敏感,被應用於放流水(廢水)生物急毒性檢測方法。
6. 日本樹蛙:日本樹蛙是一種不會爬樹的樹蛙,體型較其他樹蛙小,雌性的日本樹蛙比雄性樹蛙稍大一點。牠們身體背面粗糙,有X或H型深紋。其中一個明顯的特徵是牠背部的中央近肩胛的地方有一對短棒狀突起。身體顏色會隨著環境而變化。分佈在平地及中低海拔山區,會在步道、水溝、溪流和地面積水處出沒。因為喜歡聚集在溫泉附近,又稱溫泉蛙。全年皆可繁殖。叫聲為「唧、唧唧」很像蟲叫。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恆春半島秘境四季遊」好書介紹
專訪作者:張倩瑋
本書特色:
在南方的恆春半島,墾丁已經是一個發展與消費主義到了極致的旅遊景點,然而在它的四周、許多社區部落卻以生態旅遊走出著另一種絕妙風味,沒有移植、不是複製,接待你的每個人、每道菜、每項體驗都經過當地風土的醞釀。猶如陳達可以一把月琴唱遊無數,走過社頂、水蛙窟、大光、龍水、滿州、里德、港口、旭海、東源、高士和港仔十一個社區,你也能讀到唱不完的恆春調。
●聽礫石吟唱海之歌—旭海:來到最夯的阿塱壹古道,看海浪淘洗礫石稜角。在部落停留,當個一日漁夫學會阿美族式的漁法,離開海邊,往旭海草原居高遠眺,視野包攬四面山海。而玩累了最好的放鬆方式,是到旭海溫泉歇一歇腳。
●用美味文化傳承—東源:品嘗哭泣湖蛙鳴鳥叫伴隨著野薑花香,在柔軟的水上草原享受冰涼足部SPA;麻里巴廚房烹調山林野味,排灣手作美食讓人垂涎三尺
●高岡上的勇士部落—高士:來旅人學苑跟小朋友上課交換免費住宿,接著換上排灣禮服體驗揹婚禮,感受既單純又濃烈的喜慶氛圍。遠眺八瑤灣,放眼盡是部落獵場,高士的收獲和農作在一日的餐桌展現讓人驚喜的豐盛飽滿!
●舊日繁華今猶在—滿州:走訪有著貝殼砂鋪面和氣派迴廊的百年宅邸,還有嚼一輩子檳榔的黑牙美人,檳榔產業帶來的榮光在這裡保有一點餘溫。罕見的植群壓縮讓低海拔山區出現溫帶林生態,靜謐的南仁大山值得你走上一天。
●灰面鷲的秋祭典—里德:不用深入山區就到達沁涼宜人的欖仁溪,溯溪而走,勒沙竹手作的砲竹、海金沙葉做成的頭墊、山棕葉撿來作掃把…沿路童趣無窮!十月後這兒成為北方鷹鷲的驛站,在傍晚時分只見鷹海盤旋,倏忽以獨特的鷹柱飛落到山裡夜棲,是自然界最美的線條。
●國寶陸蟹港口茶—港口:港口溪陸蟹多樣性高居世界第二,農曆七月至中秋節前陸蟹媽媽往海岸奔走的生產之旅,是大自然最動人的篇章。帶有鹽味的海風終年吹拂的小部落,來到這裡喝杯港口茶,聽一曲人間國寶張日貴的滿州謠,就算嘗遍人生甘苦的況味了。
●迷宮森林野樂園—社頂:大尖山下蜿蜒山路的頂點,有著礁岩台地蘊藏的野生樂園,這小小一方森林裡,熱帶雨林、季風林、榕屬植物繁殖成富足的森林生態系,四季飛舞不斷的蝴蝶、躲在岩壁納涼的獼猴、大方隨意散步的爬蟲類…隱沒在山林間的龜仔角社守著這片山林,有說不完的故事…
●咆嘯山丘天人菊—水蛙窟:風吹砂公路下,有著隱藏版的壯觀沙壁;從貓鼻頭綿延到出風鼻的無垠草原,任你放縱乘風奔馳的想像。無人的曠野,在夜晚卻出奇的繁忙,悄聲而來,野地是梅花鹿的國度。
●半島最美的海域—大光:深入恆春半島海域最閃亮的珍珠,讓在地阿北阿姨帶你去看各種熱鬧繁生的潮間帶,潛入水面進行一場後壁湖漂浮旅程。向晚時分在大樹下聽陳達軼事,哼著一段思想起…
●湧泉種出稻米香—龍水:尋訪台灣最南方的有機稻作,漫步龍鑾潭,到田溝邊捲褲管撈蜆仔,在超涼爽的土角厝下,大口飽嚐著洋蔥、蘿蔔帶有泥土香氣的全食材料理。
作者簡介:
陳美惠
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社區林業工作室主持人。近年來帶領學生團隊投入屏東社區部落,陪伴社區發展自然人文資源保育,培養生態旅遊專業人才,將保育與生計結合,具體實踐屬於台灣的社區林業。
李盈瑩
輔仁大學廣告傳播系畢業。曾任廣告設計、出版社旅遊記者。目前住在台北半山腰上,過著半農半寫作的簡單生活。創作以生活散文為主,作品有2008年《台北小旅行》、2009年《花蓮小旅行》、2013年《台灣小野放:出走不必遠行,在山.田.洋.森找自己》。
張倩瑋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職新台灣新聞週刊財經生活組資深記者。
是個道道地地的台北人,大學畢業進入雜誌社工作後,才開始出走台北,一人開著車上山下海,認識台灣。愛好自由,奉行「不自由毋寧死」之志。現為自由的文字工作者,依舊以「遊戲人間」的姿態看待人生。編有《城市夢想家》、《聽!校園裡的綠色樂章》、《剝復》、《單純就是美》。
張 筧
高雄人,現為自由撰稿人,曾任台灣時報、自立晚報記者。喜歡恆春半島,在冬日聽落山風拍打門窗,入夜後奔馳在人煙稀少曲折縣道,一點荒涼變讓他充滿感性。合著作品有2012年《暴雨後,看見彩虹虹》、2013年《高雄,慢‧慢遊》、2014年《我在阿塱壹,深呼吸》。
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在湍急河流在流經不平整的底岩會產生渦蝕作用,經過長久的鑽蝕後河床被鑽出圓形、橢圓形、葫蘆形、卵形等各種奇形怪狀的洞穴,這樣的地貌便被稱做「壼穴」。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貓空正有著這樣的特殊地形,也因為這個緣故而有著與眾不同的生態。
1.腹斑蛙:腹斑蛙因為淺褐色的身體在腹側上有些大黑斑而得名。身長大約6到7公分,肥肥短短的模樣非常可愛。雄蛙有一對外鳴囊,叫聲非常響亮,而且牠們喜歡一隻接著一隻鳴叫,形成此起彼落的大合唱。
2.貢德氏赤蛙:在台灣是屬於保育類動物,分布於平地及低海拔山區的稻田、水池及草澤環境。頭部扁平,身體兩側各有一條明顯的褶痕。莫約6~8公分,屬於大型的蛙類。生性隱密而怕羞,平時很難看到,繁殖期時才會成群活動。「茍、茍、茍」的叫聲如同狗吠,因此又被稱為「狗蛙」。
3.雨傘節:雨傘節屬於保育類,是夜行性動物,大多棲息在水邊,身長約60~120公分,背上有一節一節的白色環帶,因此又稱銀環蛇。雨傘節是台灣地區毒蛇中毒性最強的一種,除此之外,在世界上所有陸生毒蛇中,雨傘節毒液強度僅次於澳洲毒蛇。聽起來雖然很恐怖,但其實牠們性情非常溫和而且膽小,受驚擾的時後只會迅速逃走,或者是把頭藏在蛇身下,呈現一個八字型,偶而偷看一下敵人離開了沒有,除非遭受嚴重威脅,否則牠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
4.青竹絲:俗稱赤尾鮐,是台灣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毒蛇。牠的特色是通體翠綠,有著紅色的眼睛與三角形的頭部,尾巴帶了一點磚紅色。牠身體的保護色與植物很
相近,農夫或是野外工作者常會因為觸動到休息中的青竹絲而被咬。雖然青竹絲咬人的發生率最高,但牠的毒性是台灣六大毒蛇中最弱的。在野外只要坐好打草驚蛇的動作,基本上是不會遭「蛇吻」的。
5.日本棘竹節蟲:因為身體有急狀物而得名,牠的腹部末端有一個細而長的呼吸管,可藉以伸到水面上呼吸。會用鐮刀狀的前足在水中捕食小魚及蝌蚪,抓到之後再以刺吸式的口器吸食獵物的體液。牠很特別的是,牠是孤雌生殖,也就是說牠的卵子不必受精就能發育為成蟲。
6.黑眶蟾蜍:牠最大的特徵就是自吻部開始有黑色骨質脊棱,一直沿眼鼻腺延伸至上眼瞼並直達鼓膜上方,形成一個黑色的眼眶。牠的皮膚粗糙,除了頭頂之外,全身佈滿大小不等的疣粒。屬於中大型的蛙類,身長5~8公分。每當到了春夏繁殖季節,牠們會成群出現在水源地,雄蟾會發出「咯咯咯咯……」的求偶叫聲,並且上前擁抱雌蟾,進行抱卵、產卵。
7.翡翠樹蛙:是台灣特有種,因為在翡翠水庫附近發現而且背部又是鮮豔的翠綠色而得名。翡翠樹蛙在台灣五種綠色樹蛙中,為比較大型的種類,體長5至8公分。牠們在背腹相接處有一條不太明顯的白色條紋,腹部、腹側及股部常有大型的黑斑,眼睛有一條黃褐色過眼線,這些是牠們和其他五種綠色區分的最主要特徵。雌蛙受雄蛙叫聲吸引後會主動接近,雄蛙並且在樹上形成配對,然後雌蛙帶著雄蛙到樹上產卵,有時候雌蛙產卵產到一半的時候,會跳到水中吸水補充水分,然後再回到原地點繼續產卵。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求偶引注意!台北樹蛙唱冬季情歌八大民生新聞202001091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濕冷的冬天許多動物都會冬眠,但是 台北樹蛙 卻跟別人相反,從10月開始到隔年3月,是牠們的 繁殖 期,這時候不分白天夜晚,公 蛙 都會發出低沉而嘹亮的鳴 ... ... <看更多>
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保育台北樹蛙著稱的象山公園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台北樹蛙 是唯一以「 台北 」命名的生物,且只有台灣才有的保育類動物, ... 曾是 台北樹蛙 在台灣唯一的平面 繁殖 地,因為象山公園改建,填平溼地, ... ... <看更多>
台北 樹 蛙 繁殖 在 而台北樹蛙是越冷越愛唱歌,牠的叫聲”呱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台北樹蛙 分布在南投以北,台北盆地的郊山都有機會看的到,體型不大,約3~4公分,背部綠色,只有在繁殖期會隨著環境變成褐色或墨綠色,雄蛙腹部偏黃,雌蛙腹部偏白,眼睛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