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家裡也有這種困擾嗎😰😰
#除濕機 #居家
★必學看屋技巧,專家教你挑好房!免費報名消基會論壇
→ https://bit.ly/3CzWAL7
同時也有7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說明:210808TVBS 北市「單戶平均房價」破2500萬!教你看透最底價 新聞原址→https://news.tvbs.com.tw/money/1561535 TVBS原影→https://youtu.be/bjSJRe-x2Oc 實價登錄2.0從上個月起上路,跟過去相比民眾透過手機,走在路...
「台北平均房價一坪」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好房網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民視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Re: [閒聊] 2050的台北房價一坪會是多少- 看板home-sale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假如台灣房價叫貴那香港房價應該叫什麼?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天龍國房價到底有多高?一坪值多少? 台北市各行政區住宅每坪 ...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閒聊] 何時台北市房價一坪可以平均破一百萬元? - home-sale 的評價
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民視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住得起一坪80萬真的會擔心這問題?不過一台抵三四台的功能,確實可以省不少錢和空間啦!
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10918蘋果 千萬元入手北市金門牌 低門檻小心有雷
蘋果原址→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918/V6R6RK3FHFDWNORPUMVIBDGICI/
想要台北市的門牌,房價卻又高得下不了手,導致購屋族容易被1千多萬、甚至不到千萬的低總價住宅吸引,只為在天龍國找尋安身之處。如總價1000~1200萬可在文山區買到16~20坪套房,很吸引人。但專家指出,預算千萬在天龍國買到套房的機會不小,而且低總價住宅通常會有單價過高,但是為了壓低總價因而規劃太小的坪數,導致採光通風不良,或屋齡老舊、地處偏遠、公設比過高,以及貸款成數限制、轉手性差等問題。
(林佩萱/連線報導)......↓
民眾告訴《蘋果新聞網》,以千萬的預算找房,最近看上北市文山區「台大新生活廣場」,屋齡26年,從今年實登來看,總價1000~1200萬可以買到16~20坪套房、1400萬可以買到25坪的大套房,相當吸引人。走路到捷運景美站、景美夜市、愛買超市只需5分鐘,社區緊鄰熱鬧商圈,背後為仙跡岩步道,為綠覆蓋高的區域,具生活和休閒機能。這類低總價套房在天龍國有很多,不過是否能夠增值就不好說。
東龍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表示,之前曾考慮在該社區買房,但文山區的市容20幾年來沒有太大變化,社區附近也沒有建設議題,在這裡買房就當存錢置產為主要考量,不用太期待增值。
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表示,目前北市購屋平均單價高達65萬左右,想買間30幾坪的房子,就要逼近2000萬,讓很多首購族吃不消,因此在北市購買低總價產品,買到套房的機會不小。
葉國華說,網路上有上千間總價在1000萬左右的待售屋,購買這類產品須注意的地方有很多。北市因房屋單價高,只好壓低總價,例如大安區華廈「大安富中」為師大附中明星學區,主打低總價設籍套房,今年成交一戶10.6坪的套房,雖然只需1428萬,但單價拉高到134萬,扣除公設室內坪數僅4.37坪,公設比還高到48.62%,這類房屋就容易出現坪數過小導致規畫不良的問題。
另外,低總價套房容易有屋齡老舊、地處偏遠、單價過高、公設比過高等問題,例如位於山區,十分荒涼、採光、通風差;而且在銀行貸款的限制較多,未來轉手性也較差,建議下手前應多方評估。
天時地利不動產總經理張欣民表示,低總價的套房社區普遍戶數較多,人口流動複雜,容易有管理安全上的問題;若屋齡老舊,自住還需多花一筆錢整修;甚至很多還有風水瑕疵,如無尾巷、路沖,建議下手之前多實地查看。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9/210918.html
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說明:210808TVBS 北市「單戶平均房價」破2500萬!教你看透最底價
新聞原址→https://news.tvbs.com.tw/money/1561535
TVBS原影→https://youtu.be/bjSJRe-x2Oc
實價登錄2.0從上個月起上路,跟過去相比民眾透過手機,走在路上輸入「社區名」就能把每一層樓的價格都看透,甚至鄰居房價買多少也能查到,但對部分民眾來說,查得下手卻買不下去,台北市去年一戶的成交平均價格已經破2500萬,比前年又貴了快100萬。
記者 林旼叡 / 攝影 黃冠瑋 報導……↓
記者林旼叡:「在台北市買房真的愈來愈不容易,你知道嗎從去年的數字來看,想在台北市買房子,這平均的成交總金額已經破了2500萬,相比2019年那時候的2400多萬,又貴了近100萬成長超過3%。」
想要一望無際的市景?還是交通方便離捷運車站近?台北居大不易,如果你正想買屋怕當盤子「實價登錄升級2.0」後你鄰居家買多少?坪數多大都能知道!
房仲陳泰源:「從外觀我們從人行道這樣走過去,就可以知道說,到底是哪一戶?幾樓?成交。」
走在街上用手機LINE或任何查房網到內政部官網,都能把整條路房價看透,像華固LongIsland11樓5320萬、7樓4900萬、6樓多少都能比較,隔一條街遠雄金華苑11樓6100萬、9樓5122萬或轉角宏泰Home14樓6800萬,每個樓層都能查到,未來民眾買房也會傾向不二價避免買貴。
房仲陳泰源:「未來的趨勢就是愈來愈不二價了,過去資訊不透明,所以建商可以開高價,讓買方有一種殺價的快感,但是因為現在資訊真的太透明了,透明到你往上開人家只是覺得,你這個建商是不是在耍我。」
買房不再被建商牽著鼻子走,最便宜多少查得到!但,有些地方恐怕你查得下去卻買不下手,台北市「住宅平均總價」最貴第一名至少連2年是大安區,要花3821萬才買得到,第二高才是大家以為的信義區、第三高黑馬漲幅達18%的士林區、最便宜為萬華區,不少人訝異信義輸大安或士林第三,因為信義區老宅比例比大安區高,而大安近幾年建案都是大坪數戶。
想挑區選大小看格局喜不喜歡?要有至少一半的選擇權?請先準備台北市交易平均總價至少2573萬!
陳泰源YT→https://youtu.be/8Vp-mRz7svw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8/210808tvbs-2500.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Vp-mRz7svw/hqdefault.jpg)
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10418TVBS 建商說了算?預售屋喊2階漲12% 民眾:買不起啦!
新聞原影→https://youtu.be/kTbuk8MmJ64
新聞原址→https://news.tvbs.com.tw/money/1495233
政府去年到今年初都陸續出招打房,然而全台房價卻幾乎持續漲,新北三重竟然還有建商的文案直接表明「就是會漲」,端出數據說建材、人力都變貴,所以要漲6%房價,甚至賣滿8成要再調第二次,這讓很多首購族哀號,根本是看得起,摸得起但買不起。
記者 林旼叡 / 攝影 盧宏昌 報導……↓
記者/林旼叡:「政府今年接連出招,要打炒房,但北台灣的房價還是壓不住,新北市一處建商(案),它這一大塊空地都還沒蓋起來,就已經宣布它房價要漲。」
白色鐵皮圍住望進去一大片,還只是賞屋民眾停車空地,這建案建商貼文,說因應各成本上漲要採2階段調漲,第一階段上週開始,3房2廳從從1200多萬起漲到1300多萬,甚至售出8成,再漲6%破1千4百萬,表示營造人力成本,模板工、電焊工都貴20%,建材鋼筋、混凝土相比去年底也各漲10.7%和16.5%。 賞
屋民眾:「我不接受,因為漲一次都很貴了,還要再第二次,看得起買不起啦。」
附近住戶:「年輕人要買房子怎麼可能買得起,我還養2個小孩這哪有辦法。」
百姓哀號偏偏房價止不住,北台灣除了宜蘭,今年第一季新成屋預售屋,平均成交價走揚!基隆、新竹創歷史新高,雙北、桃園房價也是反彈後的高點,放大看台北重現5年前的9字頭,新竹相比去年漲3.5%,新北市新莊、三重、蘆洲房價也更接近北市蛋白區,實際再看新北三重另個建案。
民眾vs.業務:「你可以參考一下這個,10樓或11樓大概58(一坪)。」
高樓層無公設,單純1層樓2戶房間2面窗景1600萬不含車位。
民眾vs.業務:「因為通膨啊,就是造成原物料上漲啊。」
業務強調確實論建材和空地,這2年持續漲,整體來看政府今年推的「紅單防堵」、「房地合一稅2.0」,確實遏止炒短線的投資客,但台灣經濟成長持續加上熱錢多疫情狀況好,房市需求有增加。
房仲陳泰源:「這也是為何政府祭出一波波的打炒房政策,央行總裁說過是要打炒房,不是打房價。」
政府出招建商猛拆招房價漲因素不斷,明明台灣人口進入負成長,理應市場「供過於求」建案說漲就漲,民眾多比三家不吃虧。
陳泰源youtube→https://youtu.be/2Uu3yvdkuoI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4/210418tvbs-212.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Uu3yvdkuoI/hqdefault.jpg)
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10317非凡 卡位軌道宅?專家教戰挑選撇步 高架旁樓層數也是關鍵
非凡原影→https://youtu.be/Q622m3vFmJQ
非凡新聞→https://news.ustv.com.tw/newsdetail/20210317A004?type=112
沿著交通建設置產成為購屋新顯學,捷運、台鐵、高鐵沿線出現不少房市熱點。不過想入主軌道宅需要注意哪些重點呢?專家點出,除了取捨「規劃、施工、通車」3大階段的風險投報率,高架旁的樓層數也是關鍵!不論是「到站就到家」,還是「5分鐘到車站」,民眾買房喜歡「逐軌道而居」,即便房價硬是比周邊貴上1.5成,交易依舊火熱,2020年分別是中山國小,跟幸福站位居雙北交易第一,軌道宅會這麼夯,從桃園機捷沿線各站點,第一名漲幅就知道。
(記者 高昱晴、吳國豪/台北報導)……↓
全國不動產董事長葉春智:「從台北車站到中壢站沿線,A18桃園站自有實價登錄以來,它是漲幅最高的,一坪平均(增值)大概到5萬塊。」
只是洞燭先機的投資客與自住客早早就卡位,現在怎麼買才有賺頭,房仲業者教戰,撇開本身房價基期太高的北市,反而要從捷運線路「末端」,能夠延伸新北、林口、或是桃園的站點下手。
美商ERA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以土城最明顯的話,過去一坪可能才20-30萬,但是現在土城已經漲到30-40萬了,預售屋都漲到4字頭,那如果是以蘆洲或三重一帶的話,過去房價約莫是30幾(萬/坪),現在也是上漲到40-50萬。」
離完工愈近話題愈夯的新店安坑輕軌跟三鶯線,明年準備通車,萬大線一期進度也走了一大半,不急著入住的自住客 ,可以選在"施工期",忍過就能海闊天空。
陳泰源表示:「內湖文湖線捷運,過去的例子就是說,它在興建當中,有很長的交通黑暗期,只是蓋好之後呢,確實房價是有稍微補漲的。」
更刺激的是買在"規劃中"線路,目前像是淡海二期,環狀東環段跟五泰輕軌,專家提醒買規劃中線路的軌道宅,屬於賭博性質,短期內享受不到增值效應,小心被套牢。
住商不動產五泰房屋公關副總隋安德:「20年前政府就在倡議汐止民生線,但是因為汐止民生線,跟台鐵是完全重疊的,同時因為它跨到民生社區,民生社區的地方人士,是普遍反對捷運的。」
而軌道高架經過,不外乎噪音吵雜未來想要轉手也要注意風水問題。
陳泰源:「風水上人家會覺得,捷運沿線就會有所謂的,「攔腰煞」的問題。」
葉春智:「捷運宅旁邊,有面臨捷運的噪音吵的,同一棟價錢是會差3到5萬塊。」
房仲業者以捷運共構宅為例,除了沒有瓦斯明火,車位規劃也比較少,在挑選相對保值的捷運宅的同時,也得考量個人需求取捨避免踩雷。
陳泰源youtube→https://youtu.be/63htQIBTbFo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3/210317.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3htQIBTbFo/hqdefault.jpg)
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假如台灣房價叫貴那香港房價應該叫什麼?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有去看香港的平均房價,現在一坪170萬,但這還是全香港的數字喔(包括九龍 ... 一坪要250萬,之前才有類似公宅的案子成交,居然也成交220萬/坪,全台北市 ... ... <看更多>
台北平均房價一坪 在 Re: [閒聊] 2050的台北房價一坪會是多少- 看板home-sal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Sam27 (Sam)》之銘言:
: 就像林口三峽10年前一坪12萬,台北50萬
: 不可能說林口三峽漲到30萬,你覺得太貴就跑去買台北,
: 因為30到50你怎摸捏也捏不出來吧,雖然差距收斂,你還是只能買林口
我持不同看法跟各位分享。
以你說的為例,林口三峽10年前 12/p, 台北 50(台北50應該是指老公寓)
同樣室內空間要 25 坪的自住需求好了。
10 年前買林口三峽公設32%來算接近 37 坪加個車位100萬總價544萬。
10年前台北市同樣買 25坪老公寓總價要 1250 萬。
照你說的現在林口三峽漲到30而台北老公寓不動(價格差距收斂)
買林口變成 37*30 + 150(車位只算漲50萬) = 1260萬,台北老公寓還是 1250 萬
你說會不會有人因為外圍跟市中心的價格收斂到幾乎沒價差而回籠去買回市中心?
這答案我認為是非常顯而易見的。
外圍之所以有大漲的空間,不就正是因為之前和精華區有足夠多的價差?
當漲到價差不存在或沒甚麼差別時,原本去外圍的買方自然就會開始鬆動了。
因為他們會發現去到外圍,並沒有比較划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209.2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17118739.A.885.html
我是以他的設定來算拉,不然林口現在有室內25坪帶車位只要 1260萬的? XD
感謝指正,剛剛算錯已修正
其實看人口有一個很根本的問題就是大多租屋不給設籍這件事。照理來說人口如果
真的往外流失,應該要感到人變少,甚至是市區內應該得很好租屋或空屋變多,現實
上人就是爆炸多。還是說有人住雙北有感受到人變少嗎? XD
※ 編輯: s8752134 (61.228.209.210 臺灣), 03/31/2021 00:06:19
很多人拿台北市精華區幾十年來也在輪轉在討論,但千萬不要忘記一件事情,
台北市精華區的輪轉怎麼輪都還是在台北市區域內。
沒人否認這幾年外圍漲幅會高於市區,就像買股票基期低的漲個幾百% 上千%都不為過。
但後續呢? 12萬漲到30萬是 200多%,再來30萬想漲去哪最終還是得看天花板在哪。
我個人沒買外圍投資一來是距離比較遠麻煩,二來是囤蛋黃邊收租邊等開獎。
中一次樂透就能抵掉過去的漲幅。
不過這比較偏個人投資眼光和想法的問題了,沒有誰對誰錯。
說不定我可能連續收租 30 年都等不到也是有可能 XD
區域行情一直都有在相互漲跌收斂,但我個人看外圍未來想繼續吸引雙北人外移
買房的難度越會來越高,原因就是價差已經收斂成越來越小。
※ 編輯: s8752134 (61.228.209.210 臺灣), 03/31/2021 00:13:01
排除堅定一定要買新大樓的客群外,其實老公寓和中古大樓新大樓都是買房族會自行
去評估的拉,隨便看板上有人問要住方便的公寓還是遠一點的新大樓就知道了。
這個客群是並沒有一定要哪一種,只想挑選對自己最適合的而已。
只算漲幅肯定低基期容易漲的多,這幾年確實外圍漲的都比市區多沒錯。
※ 編輯: s8752134 (61.228.209.210 臺灣), 03/31/2021 00:17:36
看你比較的對象是甚麼吧,打個比方說如果你拿台北市萬華地點差的老公寓來比
重劃區很好的案子,那甚麼都有可能。
但通常比較這個看看有無區域價格收斂,看的都是整區的平均就是了。
我最近買這間還在裝修就已經租出去了... XD
租屋人口絕對是買房的需求方啦,當然也非常多根本買不起只能租屋的。
但正因為租屋族群的人數非常龐大,所以買房的潛在客群租屋族絕對佔很大一塊。
很追求增值報酬率的不太會買台北市的物件,都去追外圍去了。
台北市物件你可以想像成股票在買 .TNX 的概念,漲幅絕對不會比低基期的高,但就
是穩穩增值收租基本上沒啥需要擔心,然後有張樂透的門票這樣。
我最近買的這間就是兒子賣老爸的房子要分財產 XD
各有所好,兩個都有人會選啦
誰說的? 那實登這些買台北公寓的都是鬼? 就各有所好很難懂?
不知道火氣在大甚麼? 是不是通勤太久塞車塞到懷疑人生所以那麼暴躁?
你的問題很有趣,不管今天是買市中心或外圍重劃區,不會因為他選擇外圍重劃區就
突然有錢好嗎,租客還得租房要嘛他怎樣都買不起,要嘛他還在存錢,怎麼會覺得廣大
的租屋族群拿不出錢買房,等到他存到錢看到要買的房子就會買啦,不然你以為房產的
交易量都沒有來自於租客存到錢去買房的? XD
※ 編輯: s8752134 (61.228.209.210 臺灣), 03/31/2021 00:44:29
對呀,這不就是文章我們在討論的東西嗎?
過去因為外圍價格低廉,有強大的吸引力吸引人們遷出去外圍置產。
當現在外圍價差和市區縮小時,這個吸引力自然就會下降。
只討論台北淨遷出這個指標的話,我是不覺得會一直下降啦,最終會有一個平衡。
打個比方來說,剛好前兩天我一個剛需朋友貼外圍重劃區案子跟我討論,最終他
選擇市區的公寓,因為他總價無法往上捏,重劃區物件的室內坪太小只能放棄。
但如果是幾年前價差比較大的時候,他很可能就買了重劃區。
從這個例子就是要說明區域價差在收斂的時候,本來就會影響買方的意願,所以
你前面提到的林口三峽房價漸漸與台北房價收斂時,本來就會導致更多比例的人
回購市區。
※ 編輯: s8752134 (61.228.209.210 臺灣), 03/31/2021 00:57:09
台北市的供給幾乎不是給剛性首購需求買的, 價格太高了 XD
我個人是都看北捷捷運站點的進出入統計,不過 2020年 的數據可能會稍微失真,
因為疫情的關係有些公司實施 WFH,就像我現在都還是 WFH... 滿一年了 QQ
※ 編輯: s8752134 (61.228.209.210 臺灣), 03/31/2021 01:08: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