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區永春閒置軍事營區都市計畫變更為公園通過,市府將復育永春陂塘並打造為都會型濕地公園。市府並將於3個月提出芝山岩周邊地區都市景觀管制方案】
今日(104/11/19)召開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第678次委員會議,將位於信義區(原)永春陂營區現址,由【住宅用地】變更為【公園用地】,市府將復育永春陂塘並打造為都會型濕地公園,兼具防災滯洪、生態演替空間與療癒性地景空間的創造,以及歷史地景重現等多重意義。
永春陂營區位於松山高職以南、永春高中以東,面積將近4公頃,為四獸山環繞之天然凹地,據臺北市文獻委員會於現地所立紀念碑之碑文紀載,該地為福建永春人率先開墾,因而得名,早期儲水甚豐,且山立陂畔,嵐影波光,景色秀麗,相傳劉銘傳任台巡撫時常邀同僚友在此陂泛舟,後因流路阻塞,埤塘淤積,才漸成為耕地。
市府未來復育為溼地公園後,可匯集豹溪等兩條溪流,濕地蓄水面積約1.3公頃,蓄水量可達1萬4千噸,不僅可降低都市熱島效應,且具有調節水量之功能,可作為災害發生時之臨時緊急用水水源,同時亦將整合東側四獸山豐富的植生生態,提供更具生態性的動植物棲息地。此外,市府也規劃與【信義社區大學】合作【社區學習中心】進行生態紀錄與培訓。
本次的提案大獲委員贊同並表示希望市府能於柯文哲市長任期內完成。未來永春陂溼地公園,可連接北側「廣慈社會福利園區」亦將近4公頃的綠地等公共開放空間,配合市府投注近百億興建之捷運信義線東延段,未來市民將可藉由便捷的大眾運輸,至本地區享有質與量都大幅提升的藍與綠公共開放空間。
另【士林區雨農市場變更案】,是第一個申請變更都市計畫的老舊私有市場。此乃依99年11月22日公告之【臺北市老舊市場再生專案計畫-私有市場更新行動計畫】之申請案,該行動計畫受理至102年11月22日截止,計有北投區自強市場、士林區雨農市場、信義區松甫市場以及中山區北安市場共4件申請案。
本案位於福志路與雨農路交叉路口西北街廓,面積7,389平方公尺,申請者擬循都市更新相關法令辦理改建,將原市場用地變更為第一種商業區(特),建蔽率60%、容積率360%,地下1樓至地上3樓應設置商業或公共服務空間,同時參考文化局「臺北市芝山岩周邊地區景觀維護計畫」之構想,規定計畫區建築物高度不得超過62公尺。至於都市計畫變更回饋之30%可建築土地,作為公共住宅使用。不過,此次提案未獲委員會同意。
雨農市場因位於芝山岩周邊500公尺範圍內,為維護芝山岩遺址周邊之景觀,周邊地區實有進行景觀及都市計畫相關管制之必要。遂請市府都發局於3個月內,研擬【芝山岩周邊地區都市及景觀管制方案】,送都委會報告,再進行相關都市計畫法定程序,方案內容應包括土地使用、基準容積、建物高度、景觀,以及更新等相關容積獎勵之上限訂定等議題,在既有容積保障之前提下,提出相關容積移出之配套措施。
此外,市府正進行規劃芝山、圓山自然景觀公園,並連結劍潭活動中心(未來亦將變成溼地公園),美術公園、花博公園,計約170公頃,柯市長亦曾有指示會配合在公園處成立專責之自然景觀公園管理科。最後,多數委員表示,私有市場的改建,多半成為超級市場,實乃牽涉市民生活型態,也影響傳統攤商的營生,市府產發局亦需予以檢討與協助。
台北市 開放空間獎勵上限 在 I Love 闕枚莎《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工務部門質詢】
枚莎於今(19)日針對市府提出的「東區門戶計畫」,向都市發展局進行質詢。闕枚莎針對南港車站周邊未來發展的問題,提出「南港六本木」的概念,透過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大眾運輸導向發展)的方式,將南港規劃成山水、產業、樂活的南港。並以日本東京的六本木之丘都市更新開發計畫作為發想,將老舊社區成功轉變日本頂級住商混合商場,公共空間也大幅增加,透過獎勵制度,使容積率達722%,創造當地居民、開發商與政府三贏的成功案例。
枚莎舉出新北市「新板特區」的容積獎勵為例,透過公共開放空間、公益設施空間、基地規模…等獎勵,容積率可達780%以上,以目前「南港區鐵路地下化沿線土地細部計畫案」來看,容積獎勵上限不得超過50%,使得除了南港車站以外,大部分南港地區的容積率最多只有200~300%左右。枚莎更向林洲民局長說明,除了容積率的問題之外,南港都更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當地的土地所有權人跟房屋所有權人很多都不一樣。這些問題希望都發局、都更處能深入了解,並提高容積獎勵到800%,打造台北新都心。
另外,枚莎表示目前台北市民平均每萬人享有綠地資源僅只有2.64公頃,在台灣六都之中排名是倒數第三名。因此,市府的建設就應該要考慮增加綠地之規劃,並參考國外優秀公園設計案例,才能讓市民更貼近自然,享受綠地資源,增加市民福祉。
最後,枚莎認為市府有好的政策構想,就應讓它實現,別讓「東區門戶計畫」淪為空談。枚莎建議林洲民局長,應該將「南港六本木」的概念納入「東區門戶計畫」,以及增加綠地的建設,讓黑箱的南港改變,讓「東區門戶計畫」這個夢想能成真。
台北市 開放空間獎勵上限 在 I Love 闕枚莎《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工務部門質詢】
打造南港六本木,迎向台北新亮點
枚莎今天下午針對市府提出的「東區門戶計畫」,向都市發展局進行質詢。
一、枚莎以彭博市長為例,說明其認為紐約市不只是一個長期的土地利用計畫,更需要一個長期的永續發展計畫。而彭博亦建立了一個新的「永續發展及長期規劃辦公室」,一改以往首長集權,由上而下的策略,而是以各社區為基礎,加強公民參與由下而上來凝聚願景。
二、針對南港車站周邊未來發展的問題,枚莎提出「南港六本木」的概念,透過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大眾運輸導向發展)的方式,將南港規劃成山水、產業、樂活的南港。並以日本東京的六本木之丘都市更新開發計畫作為發想,將老舊社區成功轉變日本頂級住商混和商場,公共空間也大幅增加,透過獎勵制度,使容積率達722%,創造當地居民、開發商與政府三贏的成功案例。
三、枚莎也舉出新北市「新板特區」的容積獎勵為例,透過公共開放空間、公益設施空間、基地規模…等獎勵,容積率可達780%以上,以目前「南港區鐵路地下化沿線土地細部計畫案」來看,容積獎勵上限不得超過50%,使得南港車站周邊的容積率最多只有573%。然闕枚莎向林洲民局長說明,其實南港都更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容積率的問題,而是當地的土地所有權人跟房屋所有權人很多都不一樣,這些問題希望都發局、都更處能了解,並試著為民眾解決。
四、目前台北市綠地覆蓋率僅5%,明顯落後於東京20%、北京42%;而台北每人享有綠資源僅51.10平方公尺,相較於韓國釜山每人享有136.30平方公尺更是低落;而台北市民每人享有綠資源的面積更是年年下滑。因此,市府的建設就應該要考慮增加綠建築之使用,以及加強綠化,才能讓市民更貼近自然,增加市民福祉。
五、枚莎認為市府有好的政策構想,就應讓它實現,別讓「東區門戶計畫」淪為空談。闕枚莎建議林洲民局長,應該將「南港六本木」的概念納入「東區門戶計畫」,並組成跨局處與地方的專案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以及增加綠化與環保綠建築的使用,讓「南港六本木」的概念落實,讓「東區門戶計畫」能成真。
林洲民局長也在當下表示肯定與支持,承諾必定會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