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新增107例本土、11例死亡;接種疫苗後死亡累積達67例;美國捐贈250萬劑莫德納疫苗抵台,將開放包括孕婦優先施打對象;警政署偵辦刑案出現實名制簡訊,內政部:必須主動排除不得使用】
台灣今(20)日新增107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案例,為啟動三級警戒以來的新低,今日新增11例死亡。施打疫苗已經累積144萬人次接種,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已收到67例接種後死亡的報告,但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尚無死亡個案被判定與疫苗相關。」
繼6月初美國議員抵台宣布捐贈的75萬劑疫苗,昨天美國再加碼捐贈175萬劑,共250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已於今日下午4時30分抵達桃園機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與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則是親自到機場接機。陳時中表示,這批數量很大,已經超過之前的優先施打順位,將會再往下開放更多優先施打名單,包括孕婦也預計列入對象之一,但接種前仍須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的疫苗。
總統蔡英文也在下午5點在線上發表談話表示,感謝美、日兩國政府,理解台灣遇到的困難, 願意伸出援手,蔡英文表示去年台灣第一時間援助需要口罩的國家,並用英文表示這是「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難見真情,現在美、日兩國國內面對疫情,仍然願意給予台灣最多支援,表達對此由衷的感謝。
■新增107例本土,創三級警戒以來新低
今日新增107例本土案例,確診數最多的新北市也繼疫情爆發後首度低於50例,新增44例,其他為台北市31例、桃園市16例、台中市6例、新竹縣4例、苗栗縣3例與彰化縣、宜蘭縣及基隆市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32例中,27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3例疫調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而桃園市今日一口氣新增16例確診,其中9例是國軍桃園總醫院的看護與病患,累計這起院內感染已經有13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雖然染疫的護理人員已經打了第一劑,但仍不具有完整保護力,還是會有染疫風險,但接種第一劑會降低重症。桃園市長鄭文燦則是宣布,國軍桃園總醫院暫停門診與急診3天,全院1,083人採檢,清零之後才會恢復。
此外,印度變異株Delta傳染力強已經是全球流行的主要病毒株,陳時中透露,目前規劃入境者完成14天居家檢疫後,需要再次採檢PCR,確定陰性後才能進入社區,這方向已經確定,這兩天決定後就會對外公布。等於是入境除了檢附陰性報告並居家檢驗14天外,更要再做一次入境普篩。
■疫情趨緩但交通量也增加,總統呼籲「別鬆懈」
新北市長侯友宜則是表示,總體趨勢是往下走,但新北市沒有鬆懈的本錢,仍鼓勵市民出來篩檢,衛生局將會先針對快篩陽性的做疫調,不等PCR結果出爐,爭取反應時間,仔細分析新北市的感染源頭,家庭群聚佔了5成,呼籲市民回家一定要清潔消毒,不要共食,盡量減低家庭感染發生。
雖然疫情稍緩,總統蔡英文在談話中表示,最近路上的人車增加,長期的警戒確實會讓人疲憊,但必須提醒國人,疫情稍微減緩情勢仍然嚴峻,千萬不要鬆懈。侯友宜則是提出數據顯示,台北捷運的搭乘人數比上週增加8%,國道五號車流比上週六上升52%、國道三增加32%、國道一號增加30%、高鐵比上週五增加72%,顯示交通運輸量都成長,還是要拜託市民疫情仍然嚴峻,盡量少出門。
陳時中則表示,疫情趨勢確實朝減少方向走,相關縣市的清零與社區傳播的採檢計畫都在進行中,但現階段的社區感染數與不明感染源都高於三級警戒標準,目前沒有考慮往下調整疫情警戒。
但陳時中補充,若要從三級降為二級,將會採取全國一致的做法,現階段低風險區域只要能維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有些要求的防疫強度可以稍微低一點,與高風險區與中高風險有些區隔,這部分會積極地來思考。
■死亡11例、接種後死亡報告累積67例
指揮中心公布今日新增11例死亡,男性5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6月15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16日,死亡日介於6月15日至6月18日。
羅一鈞表示,其中有2例年紀較輕的死亡年齡分別是40多歲與50多歲,其餘都是60歲以上;而40多歲的死亡個案是一起家庭群聚,家中5人都確診,50多歲死亡則是確診個案,兩人均有腎衰竭與使用腹膜透析,其中40多歲的個案一度插管使用呼吸器,但仍因病情惡化而過世。
羅一鈞分析,目前的死亡個案有一半都是在5月發病,預估未來一週還會有死亡個案出現,但隨著6月疫情確診數下降,死亡的個案數也會逐漸下降,截至18日止,12,572位確診個案中,已經有7,496人解除隔離,解隔離比例來到59.6%。
大規模接種疫苗後,不斷傳出有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截至19日止,疫苗接種人數達到144萬6,608人次,涵蓋率為6.4%,其中31萬4,487人次為75歲以上長者,累計已經收到67件接種後死亡的報告,75歲以上有55例,已經有9件完成司法相驗解剖,大多與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病相關,其中有1位是解剖後才驗出感染COVID-19,將會針對其家庭進行匡列與追蹤,目前尚無死亡個案被判定與疫苗相關。
莊人祥則提醒,若慢性病長者最近身體狀況不佳或病情不穩定,建議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安排接種疫苗,此外考量最近天氣炎熱,建議長者避開高溫時段前往接種。
■美國捐贈250萬劑莫德納疫苗抵台,考慮開放給孕婦施打
昨天晚間美國在台協會(AIT)宣布將捐贈台灣250萬劑莫德納疫苗,華航派出有最新塗裝的777F型貨機運輸,從美國田納西州曼菲斯機場起飛,途經加州洛杉磯後裝載其他貨品後直接回台,比預期的時間提早30分抵達桃園機場。
陳時中表示,非常感謝美國政府,願意對台灣及時伸出援手,對美國政府與人民表達對誠摯的謝意,未來疫苗施打速度加快後,可以提高施打疫苗的涵蓋率。由於這一波疫苗數量很大,已經超過目前優先施打順序的人數,未來將會往下開放更多優先施打名單,孕婦也會在這波考量中,但不是強迫與指定,還是由醫師建議後選擇最適合的疫苗施打。
由於這波莫德納疫苗抵台後,累計國內取得的莫德納疫苗已經累積有289萬劑,超越AZ疫苗,成為台灣目前數量最多的疫苗廠牌,是否會在接種站提供廠牌名稱?陳時中表示,未來施打會有2種疫苗,但考量地方政府的儲存冷鏈狀況,會與地方政府來商量,哪種配發方式對於地方政府施打最方便,不同地方可能會有不同的疫苗廠牌,對民眾來說就是根據自己的順序來施打。
至於美國另一家疫苗廠Novavax正在準備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申請授權,陳時中今天也證實,我們向COVAX平台預定的疫苗中,有登記Novavax這款疫苗,就看COVAX平台怎麼配發。
■警政署偵辦時必須主動排除實聯制簡訊
台中地院法官張淵森以〈我必須成為吹哨者〉為題,批評警方違反指揮中心「實聯制簡訊僅作疫調用途」的承諾,使用簡訊掌握嫌犯行蹤,要求指揮中心必須儘速反應。對此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明確表示,雖然這次偵辦警方是合法申請通訊監察,但在疫情這段期間,要求警政署如果偵辦時出現簡訊內容有實聯制必須主動排除、不得使用,避免引起外界不必要的誤解。
刑事局昨晚也對外說明,偵辦該案件的國際刑警科表示,為今年2月初偵辦電信詐欺刑事案件,報請台中地檢署檢察官指揮通訊監察,6月10日向台中地方法院聲請2名犯嫌的搜索票,其中1位有准許,另1位則被駁回。
而被法官駁回原因,就是以追查過程曾運用1922簡訊商店代碼為由,但整起偵辦案件過程中並沒有向指揮中心申請調閱通聯,也沒有用到簡訊實聯制,刑事局強調偵辦過程中依法向法院申請通訊監察。指揮中心今則表示,該案件是監察過程中,發現語音與文字通聯紀錄中,有嫌犯在場所發送實聯制簡訊,並逐一核詐騙的調查,指揮中心沒收到申請也不會同意,而這起案件也沒有調取任何實聯制資料。
(文 / 嚴文廷;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何柏均;攝影/楊子磊)
#延伸閱讀
【台灣社區流行傳播大解盲:哪些是超級傳播事件?三級警戒政策夠即時嗎?全民防疫效果如何?】https://bit.ly/3wka2QH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三級警戒 #疫苗 #莫德納 #AZ #Novavax #疑似疫苗致死 #PCR #實聯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林榆芩牙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做磨牙咬合板和牙周手術有健保?大醫院做可能比診所還省錢的牙科治療|林榆芩醫師 有夜間磨牙的習慣?有牙齒會痛會搖要做根管治療或牙周手術?不管是什麼問題,台灣包山包海的健保幾乎都有給付,但如果你去一般的小診所,還是要自費,診所有義務要告知病人到大醫院哪些項目健保是有給付的。這集內容會談到哪些治療項目是...
台北區域醫院有哪些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6.18 林右昌市長疫情記者會重點摘要:
一、今天基隆新增4例,養護中心3、護理之家1。(見圖)
二、前天2例、昨天2例、今天4例,今天的4例都是在機構內已被監控對象。我們請到長庚醫院感染科的葉醫師葉主任,防疫要各團隊合作,今天請葉主任分享在基隆防疫看到的重點,努力的方向,最近加強針對照護機構的監控,未來應該要加強重視的地方。
三、長庚醫院感染科葉忠智主任:
基隆的疫情有幾波情境,一開始小吃店群聚、傳統市場攤商後,兩個群聚已經由擴大篩檢觀察,較無太多患者出現,現在主要是長照機構、安養機構的群聚病患。今天四個個案,在經過密集追蹤採檢,有助早點發現何時由陰轉陽,加以收治處理。他們經過多次採檢,轉陽,表示要加強分艙分流,截斷傳播鍊。基隆目前看來,幾個機構進行清零方案,這幾天幾個機構病患移出,環境清消,要做更嚴格分艙,分艙後,在彼此無連結環境中照顧收治,做密集採檢監測,經過潛伏期觀察,收治。潛伏期無檢出,確定乾淨,再放回已清消完畢的機構,恢復其功能。
未來基隆要努力方向,除了高密度採檢找出患者,還要更嚴格分艙分流方式,可減少長照機構病患有新確診狀況。
四、林右昌市長:基隆之前另外確診案例,基隆、新北、台北職場或移動中感染,之後返家造成家庭群聚,如何避免無意中製造家庭傳染,請葉主任繼續說明。
葉忠智主任:
北北基是共同生活圈,防疫準則很簡單,戴口罩、多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在外面要時刻做到這點,不要把病毒帶回家。回家後成員之間難免有生活接觸,特別注意自己健康管理,有症狀、不舒服,儘早就醫採檢。讓醫護單位知道,有無可能染疫問題,早點發現、早點介入,能減少傳播範圍與嚴重程度。共同生活越久,傳染病毒越高,症狀會越嚴重。戴口罩、多洗手,保持社交距離、自主健康管理,是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法。
五、林右昌市長:大家有疑問,基隆七個行政區,大家看到雙北的萬華、板橋等區,我昨天有特別說明,基隆就是一個大的生活圈,行政區很小,不用這麼分。專業上,葉主任可否分享,在基隆,是否該注意哪些事,應否進行環境、區域的區分?
葉忠智主任:
基隆病患集中狀況,不是行政區分類,是情境。早期小吃店,八大行業有關,病患出現的熱點是這些營業場所。後來有傳統市場群聚現象,熱點就是傳統市場所在位置。後來的長照機構,行政區反映出的熱點,也是這些機構所在位置。重點不是行政區,而是這幾個情境,是基隆曾發生幾波病患集中的區域。小吃店、傳統市場、長照機構,重點是情境,不是區域。
後來衍生的病患是這些機構環境中感染者,密切接觸的同事家人朋友為主。不是哪個行政區特別重要,是這些情境。
六、林右昌市長:病毒很狡猾,潛伏期變異性很高,讓防疫工作更複雜困難。接下來媒體提問。
七、
Q:施打疫苗有疑似猝死案例,市長認為要暫緩或繼續?指揮中心證實,75萬劑疫苗將到台灣,長者可自由選擇嗎?
A:施打疫苗是大家的期待,也是防疫最重要的工作,國內國外都很清楚,因此還是鼓勵大家施打疫苗,建立防線。
有關莫德納疫苗抵台,75萬劑該如何分配,中央決定。
八、
Q:北北基生活圈緊密,柯文哲市長提到台北市要在一個月內清零,林右昌市長怎麼看?基隆有辦到嗎?
A:我一直強調北北基桃是首都生活圈,在三級警戒期間,也沒管制民眾移動,事實上北北基桃就是一個大城市,每天人都在移動。單一城市加零,意義不大。防疫是全國一致的工作,要大家一起努力。
九、
Q:侯市長提到,設籍於新北市染疫亡者,每位發10萬慰問金,基隆會不會跟進?
A:在基隆,我們有意外亡故的慰問自治條例,在條例裡,只要基隆市民符合相關規定,本來就可以領10萬慰助金,這是基隆本來就有的。
十、
Q:全台各地傳出長者疑似接種疫苗猝死案例,有緩打的狀況,市府會否把開放原先沒有接種的族群?
A:我昨天就說要開放80歲以上長者施打,即便是之前85歲沒有施打,這兩天也可以來打,拿通知單來現場,工作人員就會協助施打。
疫苗還是防疫最重要的工具、動作,還是鼓勵市民朋友,能打就打。少部分有過敏或健康因素,請交給醫生專業評估,讓長輩自己選擇,決定判斷。
十一、疫苗一波一波進來,越來越充足,只要疫苗劑量許可,19、20施打後,會由區里辦公室統計,需不需要進行到府服務。之後有疫苗劑量,會繼續往下做施打,會依照中央指引與要求施打。
十二、
Q:照護機構人員與施打進度為何?
A:三家長照機構有一家已經解除隔離,另外兩家還在隔離期間,不適合打疫苗。三家以外,市內所有其他長照機構的工作人員,650人已經施打完畢。住民部分,到6/17共22家機構,已經施打740人,現在還在進行中。
十三、防疫的事情非常專業,醫護、醫療的陣線與團隊,是防疫工作中最重要的,未來大家對於防疫工作想知道的課題,市府會視狀況安排專業的醫療團隊,來為大家說明如何把防疫工作做更好。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整理
台北區域醫院有哪些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真的很開心今天很多85歲的長者都接種疫苗了,雖然看到很多人在大熱天艷陽下排隊,非常不可置信,但總算疫苗接種是有了進度。真的是救命疫苗,願台日友好永遠。
這些天捐贈防護衣的工作還是有很多進度,我們有一千件防護衣進到台北市基層醫療協會,其中之一的接收醫師,竟然是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林應然醫師。另外還有一千件送到了「七六行者」,我本來就一直聽說王薇君姑姑的事情,尤其在太魯閣號列車事故的時候,沒想到這次有朋友問我能不能送防護衣給姑姑,因為這次疫情殯葬產業也受到很大影響,這些事情都很值得說說。明天我們也會有新的防護衣送到醫院。
台北市基層醫療協會是我們這次重點捐贈的組織之一,這個組織很有意思,他們涵蓋了全台北市一千多家診所,因為現在很多醫院醫療降載,只收治確診患者,或者不再看門診,所以基層診所就要負擔醫院門診的工作,很多診所於是成為潛在病患第一時間求診的地方,容易有感染風險。
基層醫療協會的醫生告訴我,他們從去年新冠病毒開始,就創設了一個應變機制,每一區都有「種子醫生」,他們會互相通報訊息、分享物資,例如之前台北市最嚴重的區域是萬華區、信義區、大安區(信義大安是長照機構群聚感染),這三個區域的種子醫生就會來協調統籌區內診所的應變措施。
各界所捐贈的物資會送到種子醫生的診所,這個行政區內的診所就會去找種子醫生領取物資。種子醫生的機制運作頗為順暢,物資用量也非常大,我們第一批捐贈的兩千件防護衣,只能分給重災區使用,其他疫情緩和的地方其實還分不到,又要送第二批了。當然我很驚喜的發現在電視上常常看到的林應然醫師也是其中一員。
看到基層診所組織如此具有活力,自行聯合起來形成一個醫療保護網,我覺得他們好聰明。他們告訴我,如果今天要打疫苗,他們只要動起來,台灣整個基層醫療網一天打35萬劑疫苗是毫無問題(這是過去打流感疫苗的紀錄),很有信心可以快速推動接種,他們願意隨時上陣。不得不說台灣就連基層醫療組織都有治國之才,對社會事務非常重視也瞭解,願意貢獻一己之力。
其實今天我大過敏,整個人都很不舒服,但我還是去見了人稱姑姑的王薇君。超丟臉,我的眼睛腫到睜不開,不過她還是送了我可愛的布口罩,應該沒有覺得我很奇怪吧😂。
姑姑是兒童權益促進會的理事長,我聽說過她,但是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七六行者的相關報導。他們為死者進行遺體修復的工作,尤其在太魯閣號事件時,我每天看新聞都掉淚,我現在都記得列車司機員叫袁淳修,那時候很噴淚的報導就是七六行者,他們替電視機前心痛的我們做了撫慰死者的工作,讓那些被撞得支離破碎的身體重新被修復,讓罹難者可以得到辨認,回到家屬身邊。
我聽說過姑姑這個人,但直到那時候才看了很多她的報導,對她有比較多的了解,怎麼想到這次我在募集防護衣時,竟然有朋友說,欸,王薇君她們沒有防護衣用耶。我才知道原來這一波疫情爆發,除了在醫院過世的患者,還有不少在家猝死、過世後才驗出陽性的患者,導致這段時間殯葬業的工作特別危險。
平常有感染風險時,醫院方面會提供殯葬業者防護衣等設備,讓他們能在安全的環境下處理後事。然而這次疫情爆發得太快,就連資源充足的大醫院都沒有足夠的設備,都還有醫護只穿隔離衣去照顧確診病患,半個身子暴露在外。
這種情形下就發生了資源的排擠,殯葬業者開始拿不到防護設備,他們現在要自己張羅這些東西。在醫院時還好,多多少少能知道哪些亡者需要仔細隔離;然而在醫院以外的工作,他們未必知道每一位亡者的過世原因,是否有危險,這也導致殯葬的工作變得危險,現在醫院也不可能給他們防護設備了。因此我們也送了一千件防護衣過去七六行者,並且會和殯葬業協會聯絡,增援他們防護衣設備。
雖然今天我大過敏,這兩天很沒精神,但還是有很多難忘的事情發生,不得不說這些工作還是帶給我很多收穫。
很感謝大家,端午連假多少影響到防護衣的生產速度,但是我們今天、明天都持續有貨送出,這週希望至少送出一萬件。但願台灣的疫苗施打工作可以順利而快速,但願疫情能早日趨緩。
台北區域醫院有哪些 在 林榆芩牙醫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做磨牙咬合板和牙周手術有健保?大醫院做可能比診所還省錢的牙科治療|林榆芩醫師
有夜間磨牙的習慣?有牙齒會痛會搖要做根管治療或牙周手術?不管是什麼問題,台灣包山包海的健保幾乎都有給付,但如果你去一般的小診所,還是要自費,診所有義務要告知病人到大醫院哪些項目健保是有給付的。這集內容會談到哪些治療項目是有健保給付,若有這些治療的需求者,可以善用健保幫自己省錢。
上一次有介紹一些牙科自費項目
今天要介紹區域醫院有給付的牙科治療項目,
但在診所卻需要自費治療。
包括磨牙咬合板和牙周翻瓣手術。
年齡較大族群常問的#牙周治療
部分治療是有健保給付的
例如#洗牙、 #牙齦下刮除術
而牙周翻瓣手術則需自費
另外牙齦切除術也能申請健保
但如果是為了美觀就只能自費
還有哪些手術健保會補助、哪些不行呢?
歡迎點進影片了解更多
💡影片重點
00:00 本集搶先看
01:10 夜間磨牙咬合板
02:30 運動員的保護牙套
03:16 牙周治療幾乎都有健保
04:34 抗生素凝膠要自費
05:33 牙齦翻瓣手術
06:37 其他需要自費的材料
06:58 總結健保和自費
07:24 牙齦切除術
08:02 根管治療
✏️相關文章
靠牙齒矯正晉升好萊塢顏值最高夫妻
https://follow-heart.com/holly_tee
矯正牙齒和唇形的關係
https://follow-heart.com/tee_lip
艾瑪史東與愛馬華森的牙齒矯正案例
https://follow-heart.com/emma_tee
✉️歡迎追蹤
臉書粉專|https://follow-heart.com/teetrap2_fb
IG追起來|https://follow-heart.com/teetrap2_ig
台北區域醫院有哪些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黃珊珊 #婦幼車格 #質詢
2012年珊珊率先要求北市劃設「婦幼車格」
去年完成法制化 今年6/29起違規佔用可開罰1200元
在2012年4月的交通部門質詢時,珊珊就要求台北市能比照高雄市(3月開始劃設),在公家機關以及孕婦比較經常去的場所,比如各區區公所以及聯醫各院區,也設立所謂「婦幼車格」,讓懷孕婦女以及帶著小朋友的媽媽,比較容易找到車位。而這樣的政策也慢慢拓展到其他縣市,在去年交通部也訂定發布施行《孕婦及育有六歲以下兒童者停車位設置管理辦法》,正式將這婦幼車格法制化,同時訂有罰則,並有1年的宣導期。6月29日起無相關證件違規停車者,將可依停車場管理辦法開罰600-1,200元。
黃珊珊議員表示,2012年要求台北市設置婦幼車格,當時即獲林志盈局長承諾,將與民政局、社會局與衛生局協調相關停車格劃設。而這粉紅車格麼多年來一直處於鼓勵宣導階段,因此陸續有一些被占用情形,甚至因此上了媒體,但卻沒有相關法源可以規範。去年交通部終於將這粉紅色的婦幼車格法制化,對於哪些停車場必須設置婦幼車格,以及無相關證件占用均有了罰則,讓友善婦幼停車環境目標更往前邁進了。
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有六大類場所附設停車場是必須保留婦幼車格,未依法設置亦有罰則,一、提供民眾申辦業務或服務之政府機關(構)及公營事業。二、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三、營業場所總樓地板面積一萬平方公尺以上之百貨公司及零售式量販店。四、設有兒科病房或產科病房之區域級以上醫院。五、觀光遊樂業之園區。六、其他經各級交通主管機關公告之場所。台北市到底哪些停車場是符合上設六種場所必須設置婦幼車格?停管處有無完成稽查確認完成劃設?
黃珊珊議員指出,根據停管處統計,計有京站、好市多北投店、新光三越等164處民營及各機關,符合上述規定並須設置婦幼專用車格。除此之外,就台北市公有停車場部分,則有100處立體及地下停車場,共設置634格婦幼專用車位,但卻獨缺公有平面停車場!黃珊珊議員要求台北市的公有平面停車場也應比照規定畫設婦幼專用車格。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宣導不足,市民請領專用停車證比例不高。台北市自107年7月26日起,台北市停管處服務台、所轄公有立體、地下停車場、12區戶政事務所、健康服務中心、13處親子館都可辦理婦幼停車位識別證。但截至108年4月底為止,共計發放4,006張孕婦版、25,498張兒童版識別證。對比截至108年1月份民政局統計資料,6歲以前孩童數161,448人來說,比例相對偏低,可見還有很多民眾並不清楚這項政策。
最後台北市議員黃珊珊有2點要求,一個是目前台北市公有平面停車場也應依《孕婦及育有六歲以下兒童者停車位設置管理辦法》,按其規定設置婦幼專屬車格。另一個則是加強宣導,雖然從今年起,孕婦版及兒童版識別證,已隨媽媽手冊與兒童手冊一同發放,但在這之前育有6歲以下兒童之家庭,則建議可從公民營托嬰中心、幼兒園等管道,讓具有資格的家長盡快來請領。
台北區域醫院有哪些 在 Re: [問題] center內科vs 區域家醫科- 看板medstuden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記得內科學長姐說過一句話,內科專科醫師的牌照價值在哪
就是為了拿到"次專科"的進場資格
沒錯,例如如果要拿CV跟GI的訓練,沒有內專,是連學會都不能報的
所以,回過頭來,先問問看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
是想走LMD開業嗎? 還是區域醫院當主治醫師? 或是想留醫中?
這些不同的想法都會決定你的選科
如果未來就打算走LMD一拼的學弟妹
我會建議開業科: ENT/兒/家>內 (內科中GI/Meta較有開業優勢,當然重點還是看人)
(當然扣除掉某些有特色的開業科:整外/皮/復/眼)
畢竟老人慢性病/感冒,其實練練大家都敢看
但兒科的病人 不是每個沒受過兒科Training的人都願意去碰
所以相對而言: 兒/家/以及會看小兒感冒的ENT 相對一般科及內科醫師有些優勢
但如果你想走的是醫美、減重、自然療法或另類市場,
那我個人覺得哪科都沒差 身邊一堆同學PGY結束就去醫美診所了
有的也是嚇嚇叫,這就取決人格特質,趕快出去跟人學習話術比較重要
回過頭來,如果你不是篤定未來一定要去LMD (話說北部LMD也是一片廝殺戰場)
或是還有考慮未來想留: 醫中或中小型區域醫院
那麼內科的相對選擇性就比較多了
那內科到底是走醫中醫院好還是區域醫院好??
1. 要考量未來R的Training,這不只是住院醫師前3年階段,
更重要是未來次專的training: 包含位置、容額跟訓練品質
2. 更長遠些,未來你想生活的地方有沒有主治的名額
或是萬一你不留原本訓練的醫院,未來能不能找到更好的位置
舉例來說: 我心目中的在北部醫院大概分3個等級
1. 三大醫中(寶山、頂好、長庚)
2. 台北其他醫學中心(新光、國泰、馬偕、亞東、振興等等)
3. 台北區域醫院
當然許多內科人心中的第一理想應該是三大醫中,尤其是寶山跟頂好
但第一個光未來training次專科的名額,是否有自己心中想要的位置,或是想去的次專
甚至未來要升主治的缺會不會很難有機會等到
這些都是現實面的問題
當初我也考慮過較大的醫中,但想到未來R的三年後
還要去Apply次專科,也許不能得罪該科師長,更甚者還要發SCI論文,表現積極等等
更進一步想:大廟優秀的學長姐何其多,都在等vs位置了
想到光等VS的Intra缺 即使表現再優秀也可能等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的念頭,
也是讓我放棄三大廟的原因
以上是個人想法,當然在大廟優秀的人才很多,能遊刃有餘也不少
所以只是個人想法讓學弟妹參考
回過頭來那排除三大醫中
區域醫院的R跟台北其他醫中的R Training哪個好??
回過頭來說 還是那句話 未來你想去哪
如果是去LMD 其實到頭來還是次專執照最重要 所以把內科次專拿到手
在哪training不會差太多
但如果是想留醫中或是區域醫院 也許就有差了
學弟妹可以去google各個區域醫院
至少主任級的人物都是在台北醫中留過的
而且可能不少都有部定教職,當然現在要升部定的管道較多元一點了
為什麼人家要特別挖你去當區域醫院主任
講白點當然是為了:評鑑以及人脈
在台灣的扭曲評鑑制度下,
找一個在臨床上看病再好的醫師,不如找一個會發論文有教職的醫師
尤其是對內科醫師而言
而要發論文,需要資源、需要Data、需要學長姐願意帶著你入門
這些都是在醫中與區域醫院的不同
不只只是區域醫院未來也能去台大或北榮training半年或一年
可以掛職稱這麼簡單而已
區域醫院當然也能發論文,但相對資源較少些
而不少北部醫中出來的fellow學長姐,也會跳去區域醫院當主治
尤其CV, GI還是缺較多
另外內科的選擇性 還包括:洗腎診所、RCC等地方
例如洗腎診所最重要的是"人脈" 有沒有醫院願意Refer病人給你
這就不是醫中不醫中這麼簡單的問題了
但缺點是現在不論留區域醫院或醫中 VS大概都要值班了
(但值班仍有品質的差異哦,值區域病房班跟醫中ICU,品質可是差很大)
以前年輕的時候
我也都只會想著R的Training, 有無pm off, 年休, 薪水等等問題
當然以上也都很重要
只是選科是一輩子的事情
你也不是一輩子當R 所以有些比較長遠的事情
當年沒有學長姐告訴我們,也就傻傻一頭栽入
現在有些分享給學弟妹參考
還是問問自己的未來VS想選擇怎樣的生活
個性是適合LMD嗎? 區域醫院? 還是留在醫中型的人?
你話術好嗎 適合開診所嗎 可以處理醫療以外的瑣事嗎
你對研究有興趣嗎 你願意繼續進修嗎 你願意VS繼續值班嗎
最後一個實例: 我同學女性北部某大廟 GI當年Apply:10搶4 CV也是看成績排名選科
但在我們醫院由於這些年人少 近幾年各次專都是有報有上
畢竟內科3年Primary care其實已經夠辛苦了
到最後次專還是希望 大家都能走到自己想要的科
畢竟大環境越來越差了 願意走大科的人也漸少
自己的興趣還是最重要
選科是一輩子的事 多問多想是很重要的
※ 引述《yen08542 (YenGod)》之銘言:
: 各位學長姐大家好:
: 如題,小弟的朋友最近剛好兩個都apply上了,
: 但他很猶豫,
: 因為還沒決定要出去開業或留中小型醫院(但確定VS之後不想留在center)。
: 關於基層開業跟在中小型醫院執業的綜合考量比較如下:
: 中小醫院病房:
: 優點:病人複雜度不高,且tra起來進ICU速度比center快很多、在醫院累積
: 年資後其實會有年休可以放連假、領薪水不用自己承擔倒閉風險
: 缺點: 還是有住院病人(下班還是不能totally off)、VS後還是要值班(可能沒幾班且一線有NP且值班費很高?)
: 診所開業:
: 優點:病人都小傷小病醫糾機率幾乎零、不用值班、開業的稅比待醫院低?
: 缺點: 自己開業初期怕病人跑掉幾乎要全年無休、不一定做得起來(如果受雇,當然就不用承擔倒閉責任,但要考量
: 到中老年之後會不會被fire...)
: 請問以上的比較,還有哪些盲點是小弟沒有看到的嗎?
: 家醫科訓練過程比較不累,但去診所如果是受雇的話行情會比內科有次專(假設GI、META
: 的話)的差嗎?
: 家醫科如果訓練老醫次專,未來想留在中小型醫院顧病房,也是可行吧?(薪水會比內科差嗎
: ,一樣都老醫的話)
: 萬年月經題,
: 有先爬文做了點功課.....
: 想請各位先進不吝再提供些意見,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71.38.2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496550869.A.5AD.html
※ 編輯: cooksocu (219.71.38.246), 06/04/2017 12:37: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