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從挫敗中,點燃內在動力3】
上週五,川川從挫敗中得到學習的動力一文,許多人受到鼓舞,從文字中感受到川川的努力,又從川川的影片表現裡得到巨大的感動,得到許多學習者的反餽與提問。
其中一位朋友提及:若孩子學習上遇到失敗,可是之後就完全沒有學習的動力而直接放棄,再也不肯從挫敗中繼續努力,這時父母應該放手讓他放棄?還是該堅定而溫柔的堅持讓他繼續學習?
這個問題的解方,只有一個,那就是「完整核對孩子的想法」,只有孩子「想」要,才能有主動學習的動力,若孩子內在真的不想,再怎麼堅持也枉然。
但,問題來了,眾多父母接下來的困難會出現在:「要怎樣核對才能真正的得到孩子是真的想放棄還是真的想學習?」
這就牽涉到父母的對話能力了。
如果看過《薩提爾的親子對話》以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這兩本書的朋友,就能從大量的親子對話範例中得到一次「好對話」的脈絡,需要非常貼近孩子所想所願,並在孩子的想法以核對的方式反覆敲擊,並且適時挑戰孩子的想法。
例如在書中,我也曾提及過「三三」小一時,曾經拒學。
當時她拒學的場所是「安親班」,拒學的科目是「英文」。
由於她的安親班是一年級她自己挑選的「全美語」安親班,對於一個過去從來沒學過英文的三三,進入這樣的環境,辛苦是必然的,壓力也可想而知的巨大。到了下學期我帶著她出國工作(玩)九天,回國後,她的小考立刻顯現遊玩過後的分數0分。
分數對於我,只是提醒我孩子的狀況,然而這個分數卻完全擊潰三三的自尊心,也把她對學習英文的渴望完全擊倒在地。
就在考0分回來的那天晚上,三三吐露不想學習英文的訊息。接著,隔天起床,三三已經做好拒絕上安親班的準備,拒學的力道之大、決心之猛烈,讓我驚訝。
孩子為了追求完美,繼而害怕失敗,往後該如何面對每一次的挑戰與挫敗?
孩子如何看待「失敗」?
我如何讓孩子發展追求完整,而非完美的心態?
這是我當時在事件中思量的細節。
為此,在三三拒學的第二天晚上,我與三三展開一場漫長的對話,藉此核對三三對於「失敗」的看法,對於「面對失敗」的選擇是什麼,對於未來的學習一旦發生「失敗」了,也會繼續放棄嗎?那麼面對無法逃避的科目,放棄後該怎麼辦?
我把我的擔憂以及我的困惑,以對話的方式,提問孩子。
我們針對「失敗」反覆釐清彼此的看法,也核對三三「離開」或「逃避」的決定,來回思索這樣的方式是唯一的辦法嗎?
我們來回核對聚焦,讓三三從原來的觀點產生覺察,並再次審視自己的決定是否是她想要的。
我將我與三三的對話羅列於下──
我:「媽媽知道,你不想去安親班了,對嗎?」(複誦)
三三:「對。」
我:「是因為考試考不好,所以不想去了?」(核對事件)
三三:「對,而且老師說考不好作業會變多,不然就扣分,我不喜歡老師這樣。」(聽事、聽情)
我:「媽媽想知道,你怎麼看待自己考試失敗這件事。」(核對觀點)
三三:「我不喜歡,覺得很丟臉。」(感受)
我:「你不允許自己失敗?」(核對觀點)
三三:「對。」
我:「媽媽想邀請你失敗。」
三三:「什麼意思?」
我:「媽媽不怕你失敗,因為媽媽願意陪著你,但是媽媽比較害怕當你面對失敗後,你因為討厭失敗而永遠逃避了。」(觀點)
三三:「可是我就是害怕。」(感受)
我:「想聽故事嗎?媽媽講個故事給你聽。」
三三:「故事我想聽。」
我講了三三小時候就聽過的「孫中山起義」的故事。
我:「孫中山非常想建立一個理想中的國家,一個充滿民主且法治的家園,所以他開始策劃舉兵,想推翻滿清腐敗的政府。他第一次在廣州起義,以陸皓東設計出來的青天白日旗子做標誌,號召有志青年一起起義,可惜消息走漏,被滿清政府率先搜捕,許多人因此喪命。」
我:第一次起義失敗了,你希望孫中山要繼續加油,還是放棄比較好?」
三三:「當然要繼續下去阿,他才失敗一次耶。」
我:「真的耶,他才失敗一次,他跟你想的一樣,所以他開始籌劃第二次起義。」
隨著屢屢失敗的情節發生,三三臉上的表情也跟著變化,每一次起義失敗,我會停下來問她:「已經第三次了,已經第四次了,已經第五次了,孫中山還要繼續努力嗎?你希望他再試試看嗎?」
三三的心情跟著孫中山起義的故事起伏,慷慨激昂。
我一次次詢問,孫中山該不該鼓起勇氣再試一次?
三三一次又一次大聲疾呼:「他可以的,他應該再試一次。」
我:「你會因為他失敗,而瞧不起他嗎?」(核對觀點)
三三:「當然不會。」
我突然有所感慨的說:「三三,你對孫中山真好。」
三三:「為什麼?」
我:「你一直願意給孫中山機會,你知道嗎,每一次你說『孫中山應該要繼續努力』,媽媽就覺得很感動,你總不吝嗇對別人好,給別人好多好多次機會。只是三三,為什麼對人這麼寬容的你,卻只給自己一次機會?」
三三愣住了。
我:「三三,你寬待他人,卻對自己很嚴格,能告訴我為什麼嗎?」(核對行為與觀點)
三三臉色顯得凝重。
沉默了好一會兒之後,三三才緩慢開口:「可是我會害怕,我不喜歡考試,我……」(表述感受)
我:「以後你還想要學英文嗎?」(核對期待)
三三:「我願意,當然願意。」
我:「所以你討厭的是考試,並不是討厭英文,是這意思嗎?」(核對觀點,聚焦困境)
三三:「對,我不討厭英文,英文老師很好笑,對我也很好,我喜歡上課,我不想考試。」(傾聽)
我:「既然這樣,如果媽媽能幫你把你困擾的考試排除,你願意回去再試試看嗎?只進教室上課,做你喜歡的學習,不做其他,你想嗎?」(核對期待)
三三:「可是如果還是不喜歡怎麼辦?我就是很害怕。」(陳述感受)
我:「如果有害怕,媽媽會陪著你,你願意相信媽媽會陪你嗎?」(核對渴望)
三三:「我相信媽媽,可是不相信我自己。」
我看著三三,停頓於此,讓問題自己跑一會兒。
三三:「我也不是不相信自己,我只是……就是會擔憂,我很想試試看,但萬一我又害怕怎麼辦?」
我:「只要你願意就好,其他的問題是媽媽的責任,你願意再試試看嗎?」(核對渴望)
三三:「我願意,但萬一……」(擔憂一直在干擾孩子的決定)
我:「這樣吧,我們努力到月底,月底後如果真的不喜歡,我們再討論未來該怎麼辦,好嗎?」(核對行為)
三三低著頭思量,幾分鐘後,終於抬頭,眼神閃爍著心動,不再憂慮害怕。
透過對話,讓三三重新審視問題,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困境,並且得以修正自己的決定,以期更符合她想要的方向。
這便是三三從「放棄」到「主動學習」的過程。
過程中,我與三三的對話,除了貼近三三的內在,核對她真正的困難,過程中也啟動她的覺察,藉由細緻的覺察,引發她的學習動力。
這樣的歷程,考驗的是父母是否能更準確的對話,藉此引導孩子的學習動力。
當然,在此之前,於我而言並沒有設定「對話目標」,對我來說,就算最後不再上安親班都是可以的,我要的不是孩子回到安親班,我要的是孩子得學會「接納失敗」,並且從「失敗」中清楚自己該怎麼決定未來的路。
#今天是三三滿十一歲的生日(孫中山革命11次,好巧),藉由這篇過往的文章,祝福孩子面臨挫敗時,不急著逃避,而是能更明白自己想要的,並做出自己的選擇。
──────
☞桃園獨立書店舉辦:《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讀書會分享,報名連結請點 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47e61173a4cf3470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有3個名額釋出)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2022年工作坊日期出爐:4/23-24、6/4-5 、9/17-18 、12/10-12/11 (地點未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萬的網紅志銘與狸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加入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k5XbNK 訂閱我們吧▶https://goo.gl/9YmnKW --- 志銘與狸貓: 「這是瑪瑪信箱,蒐集阿瑪子民給奴才或後宮貓咪們的信件,可以分享對我們想說的話、對貓咪想說的話、自家貓咪的故事、心情瑣事等等……因為時間比較長,有興趣的人可...
台中 跑 班 2022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德勤發佈2020技術趨勢報告:五個新趨勢可引發顛覆性變革
北京新浪網 10-26 18:12
來源:產業智能官
「2020 年的趨勢將顛覆整個行業,並在未來十年重新定義業務,即使數字創新已成為各種規模企業的常規行為。」德勤管理諮詢新興技術研究總監兼政府及公共服務首席技術官 Scott Buchholz 在一份報告中如是說。
近日,《德勤 2020 技術趨勢報告》(中文版)正式發佈(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了五個可能在短期內引發顛覆性變革的關鍵新興趨勢:「數字孿生:連結現實與數字世界」;「架構覺醒」;「技術道德與信任」;「人感體驗平台」;「財務與 IT 的未來」。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德勤第十一年發佈技術趨勢年度報告。今年的技術趨勢報告繼續在開篇回顧了 11 年來的技術趨勢發展,展示了技術趨勢隨時間推移的演進全過程以及最新宏觀科技力量作為業務轉型基礎帶來的共生效益和不久的未來的新興科技力量。與此同時,《報告》還指出,未來三大顛覆性技術(即環境體驗、指數智能和量子技術)正蓄勢待發,我們將在本世紀20年代末開始感受到它們的影響。
一、九大宏觀科技力量
隨著以技術為驅動的創新的空前擴張,一場高風險的「打地鼠」的競爭遊戲由此展開,企業利用技術保持先進的能力將決定其生死存亡。
過去十年內,數字化體驗、分析技術和雲技術為各項技術賦能,展現了他們自身的價值,已然成為眾多企業有效地推進戰略和新商業模式的核心基礎。接下來十年中,數字現實、認知技術和區塊鏈將成為企業變革的顛覆性驅動力。它們的應用範圍將越來越廣,各行各業的案例成倍增加。技術業務、 風險和核心系統現代化是驅動企業變革和創新的基礎技術,它們需要保持穩定、強勁、可持續發展。
基於此框架下討論新興技術,可以簡化技術進步對企業所造成的顛覆性影響。同時,圍繞九大宏觀科技力量衍生更多細分領域和更加細化的技術創新點和趨勢點。
十年前我們首次探索數字化體驗、分析技術和雲技術之時,只能看到其中的可能性,並不能確切地估測 它們的影響。現如今,這些技術已經為大家所熟知,並在對業務、運營模式和市場造成了顛覆性影響之 后,發展勢頭依舊迅猛。
(1)數字化體驗
數字化體驗依然是企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因素。實際上,在德勤 2018 年全球 CIO 調查報告 中,64% 的參與者表示接下來的三年裡,數字化技術將對他們的業務造成影響。在去年的超越營銷:體驗重塑中,我們已經審視了這一趨勢,企業正逐漸摒棄傳統意義上以獲客為核心的營銷模式,轉而致力於創造更多以人為本的互動——包括與其員工和商業夥伴的互動。
(2)分析技術
分析技術包括能夠提供深刻洞察的基本技術和工具。數據管理、數據治理以及數據運營體系這些重要因素不僅僅是人工智慧項目的核心基礎。同時,鑒於企業內對數據儲存、數據隱私和數據使用的嚴格要求,這些重要因素也是必須面對和考慮的重大策略點。
60%的首席信息官(CIO)表示,在未來的三年內, 數據和分析技術將對他們業務帶來影響。但這個問題正變得更具挑戰性。「靜止的數據」 和「使用的數據」這兩個久經考驗的概念被「動態數據」所連接,藉助工具和平台動態數據進而支持數據流、數據攝取、數據分類、儲存和訪問。值得欣喜的是,雲技術、核心系統重塑、認知技術和其它技術正在為異常複雜的挑戰帶來全新的解決方案。
(3)雲技術
雲技術已經全面深入企業。90% 的企業在使用基於雲技術的服務,並且這一比例有增無減。實際上,就信息技術領域的投資預算來看,接下來三年內對雲技術的投資會翻倍。正如我們 2017 年所預計的那樣,雲技術已經不僅僅只是作為基礎應用,它帶來了 「一切即服務」 的藍海,使任何 IT 能力都可以變成基於雲的服務供企業使用。在眾多企業當中,少數超大規模企業主宰了公有雲和雲技術服務市場,在雲技術的賦能下,為其它宏觀力量的進一步創新提供基礎和平台,例如分析技術、雲技術、區塊鏈、數字現實,以及未來的量子技術。
雲技術還驅動我們思考並重塑一些陳舊的企業管理和業務職能。
當今的顛覆性驅動力(即數字現實、認知技術和區塊鏈)都是由體驗、分析技術和雲技術發展而來。未 來十年,這些新的趨勢雖然不再新鮮,但它們將和過往的重大趨勢一樣,在人們持續深刻的理解和應用 中,推動重要的變革。
(4)數字現實
數字現實技術,包括 AR/VR 、混合現實、語音交互、語音識別、普適計算、360°全方位攝像和沉浸式技術等,幫助用戶突破鍵盤和屏幕的禁錮,與用戶感知無縫銜接,用戶可更加自然地參與互動。數字現實的目的是打破傳統的空間界限,讓人與底層技術進行自然、本能、甚至下意識的互動。
(5)認知技術
機器學習、神經網路、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機器人程序、自然語言處理、以及更廣泛的人工智慧領域等認知技術可能推動所有產業變革。這些技術將人機互動個性化、場景化,通過 定製化語言或圖像信息,驅動業務流程,實現無人值守。
企業對認知技術的需求大幅增長一一互聯網數據中心(IDC)預測 2022 年 企業此項支出將達 776 億美元,與此同時,信任和技術道德問題也迫在眉睫。
(6)區塊鏈
德勤 2019 年全球區塊鏈調查報告中,超過半數的參與者表示區塊鏈技術至關重要,較前一 年增長了 10% 。83% 的人能夠明確構思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較前一年增長了 9% 。調查結果顯示,2019 年,企業已經不再討論「區塊鏈是否可行?」,轉而關注「我們該如何利用區塊鏈?」
金融服務和金融科技公司持續領航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但其它領域也開始推行區塊鏈技術, 尤其是政府、生命科學與醫療健康、科技、媒體、通訊等領域。
再提技術業務、風險和核心系統重塑似乎有些枯燥無味,但不可否認,它們是業務的核心所在。企業在這些已經發展很成熟的領域,依然繼續進行著可觀的投資。綜合來看,正是因為它們不僅為數字化轉型、創新與增長提供了可靠的、可規模化的基礎,也是在分析技術、認知技術、區塊鏈等顛覆性技術成功投資的必要條件。
(7) 技術業務
隨著技術應用與業務戰略的融合,技術業務也在不斷發展。隨著企業更多地通過重塑 IT 來實現運營效率提升和與業務部門合作者一起進行價值創造,很多 IT 團隊通過實施促進跨業務協作的開發體系(如敏捷和 DevOps ),逐漸將傳統的項目制交付調整為產品化運營。
強大的技術功能讓企業更敏捷地響應技術驅動的市場和業務的變化。一隻強大的數字化技術運營團隊能夠幫助企業迅速回應技術對市場的影響以及相關業務挑戰。
(8)風險
在以創新為驅動力的時代,企業面臨的風險遠遠超越了傳統的網路風險、監管風險、運營風險及財務威。2019 年的 CEO 和風險管理調查報告指出,企業最大的風險廣泛涉及新顛覆性技術、創新、生態系統合作夥伴、企業品牌及名譽、文化等。對此,很多公司清楚地意識到他們還未對此類風險做好準備,或沒有想法在管理此類風險方面進行投資。
除合規和安全的必要要求,企業還面臨新興技術對產品、服務和商業目標的潛在影響,這些使得企業正在把更為廣泛的信任作為企業戰略。
(9)核心系統現代化
核心系統現代化體現了數字化轉型、用戶期望及數據密集型演算法給核心系統的前台、中台和後台帶來的持續性壓力。無論是在財務數字化、實時供應鏈,還是在客戶關係管理系統,核心系統都承載了關鍵業務流程。
在如今這個即時、持續和定製交互的時代,企業需要降低整體的技術負債。實現核心系統 現代化的成熟舉措,比如重塑現有的遺留系統,更新 ERP 系統及重寫其他系統,這些目前來講尤為重要。
二、未來三大顛覆性技術
隨著三大顛覆性技術(即數字現實、認知技術和區塊鏈)崛起,並準備在未來十年為業務做出重大貢獻 的同時,未來三大技術發展和創新的新星(環境體驗、指數型智能和量子技術)正蓄勢待發。我們將在 本世紀 20 年代末開始感受到它們的影響。
a:環境體驗
環境體驗展望了這樣一個構想:在未來,技術只是環境的一部分。計算設備的功率不斷增加,體積不斷縮小。這些越來越小的設備將我們的輸入從非自然的(指向、點擊和滑動) 演變為自然的(說話、手勢和思考),它們與我們的交互從被動的(回答問題)變成主動的(提出意料之外的建議)。
隨著設備變得無縫和無處不在,它們和我們越來越密不可分。想像未來的世界,一些微小的,已連接的,內容感知的設備被嵌入辦公室、家中或者其他地方,成為背景活動的一部分。例如,你如果在腦海中想「我要在一個小時之內出發去機場」,就能觸發一系列背景活動,包括安排航班值機,準備可供生物特徵識別的虛擬登機牌,將無人駕駛汽車目的地設置為正確的航站樓,將家中的智能系統狀態調為「離開」,以及暫停出差期間的快遞服務等等。
b:指數智能
指數智能建立在當今認知技術能力上。如今,機器智能能夠發現數據中蘊藏的規律,但是無法判斷這些規律是否有內在的意義。同時,它目前還缺乏識別和響應人類互動和情感的細微差別的能力。而且,機器智能的認知能力還非常有限,比如機器能夠打敗國際象棋大師,卻不能理解房間發生了火災需要逃跑。
未來有無限可能。隨著對語義和符號識別的理解,機器逐漸能從假想的相關中梳理出真實的因果關係。藉助來自人感訥驗平台的技術組合,我們的虛擬助手將越來越能夠識別並適應我們的情緒。隨著研究人員開發出更廣義的智能,指數智能將超越統計和計算的層面。我們敢說,最終,這將導致更有能力的人工智慧誕生。
c:量子技術
量子技術利用亞原子微粒的反直覺特性處理信息,進行新型計算,實現「不可非法侵入式」 交流,技術微型化等等。量子計算中,這些量子比特(或量子位)的特殊屬性有可能發生 指數型變化。通過操縱單個粒子,量子計算機將能夠解決某些高度複雜的問題,這些問題 對於目前的超級計算機來說,太大,太雜亂,包括從數據科學到材料科學。
隨著研究者們不斷突破技術限制,量子計算機將逐漸取代傳統的計算機。數據科學家將能 夠處理前所未有宏大的數據量,並從中獲取相關性信息。材料科學家利用量子比特模擬原 子,這是無法在傳統計算機上實現的。同時,在通訊、物流、安全、密碼學、能量等不同領域,我們都能預見無限可能。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各類前沿技術動態,基於宏觀科技力量及其可被預期的時間範圍,報告歸納整理了一張完整的統一化視圖。
三、五大關鍵新興趨勢
一)技術道德與信任
技術變革常態化的同時,贏得全方位的信任變得更具挑戰——但也充滿機遇。
隨著數字技術的出現,企業要用戶以新的更深層次的方式信任他們,過去是獲取用戶個人信息,現在則是通過數字痕迹追蹤用戶的線上行為。同時,技術引起的問題也經常成為新聞頭條,例如安全漏洞、不當或非法監視、個人信息濫用、虛假信息傳播、演算法歧視、缺乏透明度等等。這些事件導致利益相關方之間不信任(包括客戶、僱員、合作 夥伴、投資者和管理者),嚴重損害企業聲譽。的確,消費者對商家的信任正在逐漸下降,人們對公共機構的態度也越來越謹慎,員工則要求企業明確闡述其核心價值觀。
德勤 2020 年全球市場趨勢報告中提到,當今時代,品牌信任對企業來講尤為重要,關係到企業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客戶、監管機構,還是媒體,都期望品牌商在其開展業務的各個領域都是開放、誠信和始終如一,從產品生產、促銷活動、到員工文化和合作夥伴關係維護等。
被技術顛覆的企業,它的每一個方面都意味著可以贏得或失去任何一個客戶、員工、合作夥伴、投資者和/或監管機構信任的機會。如果領導者能夠充分貫徹企業價值觀和技術道德觀,努力履行「做好事」的承諾,企業就能夠與利益相關者建立長期牢固的信任關係。在這種情況下,信任就變成了一個全方位的 承諾,並且確保信任是企業的技術,流程,人員都在共同努力維護的基礎。
技術道德這一術語指的是不局限於或側重於任何 一項技術的綜合價值觀,這個價值觀是指導企業對技術使用的整體方法及通過部署這些技術驅動業務戰略和運營企業應考慮主動評估如何以符合公司宗旨和核心價值觀的方式使用技術。
在數字時代,信任是個複雜的議題,企業面臨著無數的生存威脅。雖然顛覆性技術通常會給企業帶來指數型增長,但僅憑技術卻無法建立長期信任。因此,領先企業們正在通過全方位的維持利益相關者所期望的高度信任。領先企業們正在嘗 試通過各種方式,來維持利益相關者所期望的高度信任。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區塊鏈、數字現實和其它 新興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融入我們的 曰常生活。企業該如何通過客戶、合作夥伴和員工使用這些技術來構建信任呢?
解讀企業價值觀。
如今,技術根植於業務,機器學習也驅動著業務決策和行為,因此,必須先了解企業的技術解決方案,才能進一步解讀和評價企業價值觀。數字化系統可以被設計用來減少偏差,讓企業能夠遵循自己的原則運 營。
保障措施可以防止用戶以不健康或不負責任的方式使用技術,從而幫助提高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例如,一家公司對可能成癮的遊戲強制限定遊戲時間和遊戲花費一個內容提供商提醒用戶關注信息來源的準確性;雲計算提供商在 戶超出其預算之前自動發出警報。
建立強大的數據基礎。
如果不能系統性地、統一地追蹤數據內容及來源,並確定可訪問數據的人員,就沒有辦法營造良好的信任環境。強大的數據基礎讓利益相關者擁有共同的願景, 為數據負責,採用安全的技術手段實現有效的數據管理。管理者需要讓利益相關者了解他們提供的數據將如何運用,此外,除非為了法律或監管的目的,在利益相關者要求時須刪除相關數據。
強化防護措施。
德勤 2019 年未來網路調查報告顯示,管理者為網路問題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網路防禦體系意味著您要 保護您的客戶、員工和商業合作夥伴,讓他們遠離與他們——或者說你們——的價值觀不同的群體。從最開始就需要建立並實施網路安全風險策略略,並將其貫穿於商業運營和政策制定的全過程,這絕不僅僅是信息技術部門的問題。企業領導者應當與信息技術部門一起制定全面的數字安全風險策略,考慮安全、隱私、 誠信和保密等各方面,增強利益相關者的信任,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優勢。因此,需要評估企業的風險容忍度,明確弱點所在,並判斷企業最具價值的數據和系統,制定風險緩解策略和恢復計劃。
二)財務與 IT 的未來
IT 和財務領導者共同努力為創新融資尋找靈活的途徑。
德勤的研究發現,56% 的首席信息官(CIO)期望應用 Agile, DevOps 或類似的靈活 IT 交付模式,來提高 IT 的響應能力並激發更廣泛的創新的雄心。
但目前有些難以克服的障礙阻礙這些努力:資金的來源和分配。IT 的運營和開發流程正變得越來越靈活,更加側重產品,而財務部門仍舊按照過去數十年的方式來制定預算、融資和財報。結果顯而易見:IT 需求與財務流程之間的矛盾。若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那麼它可能會破壞首席信息官(CIO)的創新計劃,乃至整個企業的戰略目標。
IT 對資金的需求與財務的漫長流程之間的矛盾並非形成於一夜之間。而是在過去十年中曰漸累積。雲技術和平台技術一步步地顛覆了傳統運營模式,迫使財務部門不得不重新評估財務管理方法。
《報告》指出這種變革體現在三方面:
從資本支出轉向運營支出
從在現場轉型到基於雲的系統,涉及大量的支出從資本支出轉移到運營支出。事實上,團隊一直都有一些資本支出和運營支出。新的準則是「誰開發誰管理」。從會計的角度而言,短期運營支出增長會影響季度財報。
衡量難以捉摸的投資回報率。
技術創新舉措通常是難以達到內部收益率預期的嘗試,可能產生正回報也可能不會。在財務及短期收益上, 創新投資通常不具備傳統 IT 項目的信心水平, 因此這類投資往往也很難通過標準管理流程獲得有力支持。在某些情況下,這會導致財務部門難以建立精確的流程,來跟蹤長期投資回報率。例如,對於無限期重複使用的平台這類的固定預算投資,跟蹤其投資回報率更是難上加難。
計算交付價值。
根據德勤《 2018 年全球首席信息官(CIO)調查報 告》,65%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評估 IT 投資時, 通常採用具體案例具體分析的方法,而不是遵循常規財報流程。顯然,在評估 IT 帶來的價值這件事上,首席信息官 (CIO )與首席財務官 (CFO)不在同一立場。
作為財務與未來的T趨勢的一部分,我們預計有更多首席信息官(CIO)、首席財務官(CFO)以及他們各自的團隊,將會積極探索解決這些及其他在融資、會計與財報上所面臨的挑戰的方法。
三)數字孿生技術
利用下一代數字攣生技術助力企業設計、優化和轉型。
當下,企業正以多種方式使用數字彎生技術。在汽車和飛機製造領域,數字彎生技術逐漸成為優化整個製造價值鏈和創新產品的重要工具;在能源領域,油田服務運營商通過獲取和分析大量井內數據,建立數字模型,實時指導鑽井作業在醫療保健領域,心血管研究人員正在為臨床診斷、教育、培訓,創造高模擬的人類心臟的數字彎生體;作為智慧城市管理的典型案例, 新加坡使用詳細的虛擬城市模型,用於城市規劃、維護和災害預警項目。
數字彎生可以模擬物理對象或流程的各個方面。它們可以展現新 產品的工程圖和尺寸,也可以展現從設計到消費者整個供應鏈中 所有子部件和相應環節——即」已建成「數字彎生,也可採用 「即維護」模式——生產車間設備的實物展現。模擬模型可以捕獲 設備如何操作,工程師如何維護,甚至該設備生產的產品如何與客戶關聯。數字彎生可以有多種形式,但它們無一例外都在捕獲和利用現實世界的數據。
數字孿生髮展勢頭迅猛,得益於快速發展的模擬和建模能力、更好的互操作性和物聯網感測器, 以及更多可用的工具和計算的基礎架構等。因此, 各領域內的大小型企業都可以更多地接觸到數字孿生技術。IDC 預測,到 2022 年,40% 的物聯網平台供應商將集成模擬平台、系統和功能來創建數字孿生,70% 的製造商將使用該技術進行流程模擬和場景評估。
與此同時,通過訪問大量數據,使得創建比以往更為詳細、更為動態化的模擬成為可能。對於數字孿生的長期用戶而言,這就好比從模糊的黑白快照過渡到彩色高清數碼照片一樣,從數字源中獲取的信息越多,最後呈現的照片就越生動逼真。
長期來看,若想要實現數字孿生技術的全部潛力, 可能需要集成整個生態圈內的系統和數據。創建 一個完整的客戶生命周期或供應鏈(囊括了一線供應商和其自身的供應商)的數字化模擬,可以提供富有洞察力的宏觀運營觀點,但仍然需要將外部實體整合到內部數字化生態系統內。直至今曰,大多數企業仍對點對點連接之外的外部集成感到不滿意。克服這種猶豫可能是一個長期挑戰, 但最終,所有的付出都將是值得的。未來,期望企業會利用區塊鏈打破信息孤島,繼而驗證信息並將其輸入數字孿生體中。這可以釋放先前無法訪問的大量數據,從而使模擬更加細節化、動態化、更具潛在價值。
四)人感體驗平台
通過Al、神經科學、人本設計重塑人機聯接。
人感體驗平台趨勢顛覆了傳統的設計方法,它首先確定我們想要實現的人性化和情感體驗,而後決定使用何種情感和 AI 技術組合能夠達成這一效果。企業將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如何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員工群體和其它利益相關者,確定能引起他們共鳴和引發他們情緒的具體響應或行為,並進一步開發情感技術,使其能夠識別和複製某一段體驗中的特質。
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將會看到人們對人性化的技術需求曰益增長。在數字化革命進程中,我們目前進入到一個階段,就是每個人之間未必有 接,但每個人一定都與技術有聯結。我們正在消除流程和交互,直接與機器互動。因此,我們渴望我們正在迅速失去的東西:有意義的聯結。為此,我們期望技術能夠用更 加人性化,更人道化的方式跟我們互動。設計能夠滿足這一期望的技術需要對人的行為有更深刻的洞察,並不斷創新,以提高我們預測和響應人們需求的能力。不久的將來,人感體驗很有可能會帶來長久的、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五)架構覺醒
演進架構師角色,從而轉變系統架構並支持業務 發展的速度。
越來越多的技術領導層和高管們逐漸意識到,如今,技術架構領域的科學在戰略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事實上,為了在技術創新顛覆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已成立的企業需要不斷演 他們的架構一一這一過程可以從改變技術架構師在企業內扮演的角色開始。
這種轉變的目的非常明確:把經驗最豐富的架構師安排到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即加入到設計複雜技術的軟體開發團隊中。一旦這些架構師被重新部署和賦能,他們便可幫助簡化技術棧, 提升技術敏捷性,從而為新興企業獲得市場優勢。另外,他們還可以直接負責實現業務成果,解決架構難題。
此外,擁抱架構覺醒這一趨勢的企業將開始重新定義架構師角色,使其更具協作性、創新性,並能對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做出回應。具有全局觀的架構師可能會發現,自己正在多部 門混合的項目團隊中,與專注於應用程序的架構師 以及來自 1T 和業務部門的同事共同作戰。未來,他們的使命將不僅是利用傳統的架構組件,還要利用顛覆性力量(如區塊鏈、AI、及機器學習)大胆創新。
資料來源:https://m.news.sina.com.tw/article/20201026/36690918.html
台中 跑 班 2022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央前瞻地方緩慢怎麼辦?
本日我在立法院進行前瞻基礎建設第三期的審查。在跑地方時,我常聽到民眾常抱怨說,中央提出前瞻建設,但怎麼這個也沒裝、那個也沒動,中央覺得委屈、指是地方沒有送計畫,而地方政府則是訴苦沒有財源。以台中捷運來說,工期不斷延宕,該正視如何解決,如果中央已經有預算,那就該來討論如何更積極推動,才是民眾之福。
#台中山海環線軌道建設何時動起來?
今天交通部佳龍部長表示,山海環線的山線部分,其中的大慶到烏日段,中央已經通過預算,地方政府配合推動就可以優先動工。 山海環線是一個概念,可以分段進行工程。依據大眾捷運法,軌道建設必須由地方政府提出申請,交通部會更積極協助地方政府解決問題,但還是需要地方政府提出整理規劃。
我雖然理解地方政府也有責任,但看到台中一些軌道建設執行率不佳,實在焦急擔心,還是希望中央也能更積極推動,台中人的公共交通不能再拖。部長也回應沒有問題,可是還是希望地方能更積極,中央都會盡力處理。
#全民運動館怎麼蓋?
我自己很愛運動,但常聽到民眾陳情不知道場地去哪裡借、如何取得運動場地的使用權。我覺得人民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國家資本,政府應該保障民眾有運動的權利、增加體育設施。過去國土規劃的關係,我們的資源常常集中在大都市,大都市的設施資源相較非都會區,比較豐富多元。
根據體育署於9月14日的公告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充實全民運動環境計畫」執行注意事項》可以看到全民運動館的設置條件相較國民運動中心為低,僅七萬人即可設立。我的選區就有三個地區符合七萬人的資格,但這類的計畫要只能等縣市政府來提出,以競爭型計畫來辦理。若地方政府不夠積極,中央也被動等待,民眾就會認為是中央跳票。
#不只是運動還有冷氣
而同樣的狀況,不只是運動設施、運動館的問題,比如「班班有冷氣」這個政策,周邊的電路設備改善、綠能節電措施等等,都很需要大家積極投入處理。未來希望中央也能一同思考,如何積極共同推動,讓民眾的需求不會再被動等待。
#蘇揆允諾2022要有冷氣、#一起努力運動建設
蘇貞昌院長回覆我,他自己本身也很注重運動這件事。若地區有什麼困難,比如沒有足夠的土地,可以先請教育部整理看看,看是使用學校、或者是其他設施先來滿足民眾的需求,未來承諾會跟教育部長,一起來努力地區的運動設施。另外,針對國中小班班有冷氣相關政策,蘇院長表示,2022年一定落實!地方建設的補助不分藍綠,中央政府也會再更積極推動、協助地方的建設。
#總結以上,我希望中央能:
1.補助不分藍綠,補助辦法盡力讓地方政府了解。
2.若地方政府程序延宕,希望中央能研究如何加快地方政府的腳步,或是協助輔導地方政府的困難。盡力協助地方政府了解如何申請計畫、提高建設執行率。
3.我要為了我的選區居民請託,祈請中央在這裡設置運動場館,這是居民的基本需求,我們不能忽視民眾的渴求。
台中 跑 班 2022 在 志銘與狸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加入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k5XbNK
訂閱我們吧▶https://goo.gl/9YmnKW
---
志銘與狸貓:
「這是瑪瑪信箱,蒐集阿瑪子民給奴才或後宮貓咪們的信件,可以分享對我們想說的話、對貓咪想說的話、自家貓咪的故事、心情瑣事等等……因為時間比較長,有興趣的人可以當成錄音檔或非專業廣播來聽聽喔,近期都會在Youtube直播開信喔!」
瑪瑪信箱107:2021/9/7
1276 隱同學
1277 葉芯瑜
1278 瑪民
1279 小F(香港)
1280 莎莎(倫敦)
1281 miss dada(香港)
1282 陳雯萱
1283 錢彥澄
1284 葉芯瑜
感謝今日贊助:
喵喵我是fumean fans
芽芽Vincci
noitamiced
世界女
白萩
miss dada#
傅曉雅
徐瑀希
本集信件寄件者編號與時間點:
0:00「閒聊」
4:19「瑪瑪2022年三件組抽獎-IG留言」
25:14「瑪瑪2022年三件組抽獎-瑪民認證」
37:52「短暫的超商上班經驗」隱同學 1276
1:05:08「留在韓國過年」葉芯瑜 1277
1:08:43「手繪後宮的8隻貓」瑪民 1278
1:11:26「分享喜歡的Vtuber」小F 1279
1:16:56「英國的防疫生活」莎莎 1280
1:25:55「成為瑪民的經過」miss dada 1281
1:36:43「參與台中巡迴店活動」陳雯萱 1282
1:43:09「在高速公路上車子壞掉」錢彥澄 1283
2:04:21「韓語中的敬語和平語」葉芯瑜 1284
2:07:50「阿瑪聯名衛生紙介紹」
2:17:53「Q&A時間」
-
【瑪瑪信箱,徵件企劃】https://goo.gl/gjt676
《信封上的收件資訊》重要!
22099 新北市板橋莒光郵局第38號信箱
許志銘 收(一定要寫許志銘收,不然會被退信喔!)
P.O.BOX 38 Banqiao Juguang
New Taipei City 22099
Taiwan (R.O.C)
【瑪瑪信箱各集來信名單】https://goo.gl/UZGXp1
阿瑪的Line:@sbq7719e (一定要包含@)
-
《2022年曆組》限時預購開跑了!
【預購只到9/6,結束後就絕版囉!】
台灣(瑪瑪商行):https://reurl.cc/YOxzla
新加坡、馬來西亞:https://reurl.cc/3a2dyL
香港、澳門:https://reurl.cc/lRxEG9
其他地區:https://reurl.cc/YOxzla
-
【限時預購】
到2021/9/6(一)23:59 截止
(網路限定,結束後不會在書店及其他實體店販售喔!)
-
【付款方式】
台灣(瑪瑪商行):超商代碼繳款、信用卡、ATM轉帳
海外:請參閱各大網路書店結帳方式
*中國、香港、澳門僅提供順豐到付,無城邦門市取貨。
*中國可派送地區將依照順豐公告為準。
-
【出貨時間!注意!】
台灣預計 2021年10月下旬開始出貨(依據訂單先後順序)
香港預計 2021年11月上旬開始出貨(依據訂單先後順序)
新馬地區「空運直達」預計2021年10月下旬開始出貨(依據訂單先後順序)
新馬地區「海運」預計2021年11月下旬開始出貨(依據訂單先後順序)
其他地區 預計2021年11月中旬開始出貨(依據訂單先後順序)
-
【任何訂單、出貨及運費問題請聯繫】
瑪瑪商行官網:請透過「賣場的聊聊功能」私訊詢問,會有專人解答喔!
海外客服聯繫信箱:
新加坡、馬來西亞:services@cite.my
香港、澳門:citebkshop@biznetvigator.com
其他地區:請透過瑪瑪商行官網「賣場的聊聊功能」私訊詢問。
-
【近期活動】
《黃阿瑪終於出門了?!要跑不跑的路跑》5K FUN RUN
📍台北場
📍高雄場
⚠️因應疫情升溫,為了維護參與跑者的安全、避免疫情傳播風險,路跑活動延期舉辦。
主辦單位正與場地主管機關協調秋季活動場地檔期,並同步公告延期的配套措施。
詳情請看【黃阿瑪終於出門了?! 要跑不跑的路跑】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ama5krun
《阿瑪x高雄渡輪》
即日起到2021年8月30日止
■旗津鼓山航線:早上05:00至翌日凌晨02:00
■棧貳庫旗津航線:假日與國定假日,下午13:00至晚上19:30
-
第七本年度著作《等我回家的你》
台灣(瑪瑪商行):https://reurl.cc/Kxxa5n
(瑪瑪商行 獨家贈送「後宮出遊趣插畫明信片一張,隨機出貨不挑款」其他通路沒有贈送喔~)
馬新地區:https://reurl.cc/bzzGvr
-
首本圖文漫畫書《貓咪超有事》
台灣:https://reurl.cc/q8zKeg
馬新地區:https://is.gd/x5xwc5
---
【阿瑪 Line貼圖&主題】
《最新上架》https://reurl.cc/Nr24LQ
《更多貼圖》https://reurl.cc/4RY6L2
【阿瑪官網-瑪瑪商行】
▶ https://www.fumeanstore.com/
《最新商品》純棉短T、拼圖、鑰匙圈、珪藻土地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