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在台中:回 未了,老屋改建日式料理餐廳
-
回 未了是離峰的下午時段造訪的,特別事先打了電話深怕撲了個空。離峰時間的氣氛果然悠閒,當時店裡只有我一位客人🤭。
我特別喜歡玄關牆上展示的這裡從原本的廢棄老屋子一步步進化的黑白照片,在照片裡面可以看到這棟老房過去房間裡貼著的偶像海報(例如伊能靜),是歲月無情的痕跡;這種特別能體現年代感的物件總是十分有趣。這裡過去完全是廢棄屋的等級,不僅雜草叢生還蔓延到屋外,是房東都放棄的房子,光從外表看就覺得裝潢工程浩大。不過老闆說,當初看到它以後沒想太多就覺得是他了,正因為需要砍掉重練反而有更多可能性,在經歷困難重重以後獲得的成就感無法比擬。
在一樓的地板上可以看見幾個貓咪腳印,老闆說是施工時有貓咪誤闖,後來覺得這個陰錯陽差不也挺有意思的對吧,乾脆就這樣留了下來🐈(可愛❤️)。
老闆說他有朋友在台中經營fine dining(Yuan)訂製了餐盤,那他自己的店雖然價位很親民,但難道就不能用自己喜歡的餐盤嗎?他去拜訪了陶藝家,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會勸退因為成本太不划算了,在一番努力之後才得到了首肯。訂製的碗盤會根據店裡菜色去設計,碗底會留下陶藝家與回未了的專屬印記(茶水杯則是陶藝家的女兒製作的,表現了獨有的童趣,杯底下的簽名也不一樣)。特別扎實厚重的陶盤陶碗放在桌上是心中理想的重量,我特別喜歡握壽司的盤子,配上吧台的檯面,行雲流水特別和諧。我還很喜歡吧台上方的櫃子,藤製的櫃門能彰顯老闆對工藝偏好的一脈相承。
無論是門口安排的陶藝品展示與販售、二樓牆上的作品掛畫,還有把原有的鐵窗花拆除後,轉化變成美麗的裝飾永遠留了下來,老闆對藝術文化有自己的品味與理解並且想把它們融入其中👀。像這樣子有別於以往風格的日料丼飯店台南已經有聽過不少,而老闆說在台中則還不常見。
這裡有賣Argyi的和菓子,可是我太飽了只能下次再試了(我真的一直到回家都還在想它有點後悔哈哈)。回未了平時要吃握壽司只能坐一樓吧台,二樓規定是只能點丼飯。我點了鋪成玫瑰花瓣的鮭魚丼美美的,滋味中規中矩,米飯稍微黏了一些🍚。還加點了一份店員說是店內招牌展現細膩刀工的軟絲握壽司,唯一可惜的是這裡沒有清酒的酒單🍶😝。
謝謝老闆願意跟我侃侃而談,這大概也是在離峰時段來的好處吧✨。店員人也好好還請我喝一杯他們做來自己喝的酸梅湯😆,還主動幫我把門口的告示牌移開讓我拍照,雖然我覺得留下也挺可愛的☺️,謝謝你們❤️。
台中玄關畫 在 聯合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之前受訪的時候
還收到了很多書
居家防疫期間
持續在家中各個角落閱讀
陽台上放雜誌
廚房放食譜
房間放小說
吹頭髮的椅子旁放歷史和動植物相關
床頭放散文
臥榻放漫畫
玄關放繪本
把自己家當成圖書館
到處都有幾本書可以看
台中玄關畫 在 Sybil-ho 常日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剛入家門的玄關處,我擺了一張圓形的老木桌,老木桌是搬到台中前一年,在台南 @broom_sweeping 找到的圓形老桌板,顏色是帶著灰的棕色,表面的風化肌理我很喜歡
原本想像要擺在落地窗前,放新鮮的瓶插花,作為餐桌使用,不過後來因為想預留更多空間的緣故,這個圓形老木桌就先擔任玄關桌的角色
-
桌上有一幅以 @aesopshoes.official 製鞋邊角剩皮料的圖樣拼貼大幅的家飾畫作(後來這幅畫作也再延伸為工作室 @sybil_ho_collection 的棉麻布pattern)、淨化空氣的香氛儀(冬天的時候偶爾點蠟燭)、外婆留下來的塊狀樹幹、收納鑰匙的金屬盤、簡單的玻璃花器...
進家門後我們會先在這裡收好鑰匙,也先卸下肩膀和手上的重量,把帶回家的物品擺在桌上
-
週一晴亞剛好送來現採的白鶴芋,我的玄關區因為這一束白色的花,又能鮮活好多日
.
.
.
|Stay at home |圖文分享多半收錄在Ig
-帳號 sybil_1990
-限時動態的貼文收錄在 home deco精選限動分類
-或是按
#常日居家佈置 tag,也可以持續收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