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
父親在過世前一年多,一年內因吸入性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次,在與六位兄弟姊妹討論過後,我代他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時最後與醫療團隊商量下,決定接受「鼻胃管攝取營養」的醫療決定。
我深知對一位神智清楚,最喜歡美食的老人家,接受這種生活方式是何等的困難,但在理智的衡量下,他十分勉強地答應了。最初他偶爾在深睡中,不自覺地自己動手拔掉鼻胃管,而他老人家尷尬地向我道歉的神情至今仍是我的夢靨。
之後每個月在幫他更換鼻胃管時,都會在前一晚拔管,讓他當晚睡得十分舒適,而隔天一早再幫他換上新管。幾個月後,他開始告訴我,他實在不願意再插回鼻胃管,「這種存活沒有尊嚴,沒有品質,不如不要活」。
後來他甚至一直搖頭拒絕,直到我告訴他,再這樣拖延下去我上班會遲到,他才閉上眼睛,滿臉不高興地讓我插上新的鼻胃管。在上班的捷運車上,有時我會想到幾分鐘前父子互相道歉的情景,而忍不住流下淚來。
2008年父親在沈睡中安詳過世,但我偶而仍會回想到那一幕我堅持他接受鼻胃管的難忘情景,而不自覺的愧疚落淚,因為我實在沒有理由強迫他接受這種他認為「沒有尊嚴的存活」。父親過世時雖然已經衰弱臥床好幾個月,但他心智清楚,他的意見應該被尊重。我們提供營養,延長生命固然重要,但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我們這樣執意繼續使用鼻胃管到底是為了誰?
當台灣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之後,我常會想起,如果我們當年有機會讓他老人家主動與子女們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我們一定能使他更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1]。
■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第一次看到這位病人,只見她的雙手被綁著,很激動一直要去扯鼻胃管,甚至連腳都扭動起來。老太太的兒子對我說,她在家裏就是這樣,一不小心,鼻胃管就會被扯掉,把手綁起來是不得已的。
我試探性的問了這個兒子,「如果是您自己,您要這樣插著鼻胃管,然後被綁手嗎?如果是我,當我吞不下,我就要死了,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兒子說:「最好不要插,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呀!一個人不能吃,就沒有營養,沒有營養會死吔,總不能看著媽媽活活被餓死吧?醫師,沒有鼻胃管,怎麼可以呢?」
結果,這個病人住院三天中自拔二次鼻胃管,就在第二次自拔管路當下,我剛好走進病房,我說:「鼻胃管不見了!」,只見媳婦冷眼的對著外籍看護說:「妳是怎麼顧的?」,可憐的看護說:「我就要翻身,才鬆綁,她就自拔了。」
好令人心酸的場景,但這樣的場景、類似的對話,每日不斷地在臺灣各地上演著,這是一個講究孝順的國度嗎?
在加護病房裏,曾經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向我哭訴:「醫師,我又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把我綁起來?」被插鼻胃管的病人吃下的食物,沒有經過味蕾的品嚐,無法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他們常說:「醫師,我都沒吃。」[2]
■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
試想插著一條塑膠管,從鼻腔通往胃,過一天的生活。吃飯、洗澡、睡覺,都不能拿下,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曾嘗試自行插鼻胃管,親身體驗患者的感受。
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全台65歲以上的住院人口當中,插鼻胃管的人數多達12萬人,比例為17.94%。換言之,65歲以上住院的患者,幾乎每5人就有1人選擇以經鼻腔灌食的方式,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儘管在醫療現場極為常見,鼻胃管卻也是生命末期最常引起爭議的醫療處置之一。例如,知名作家瓊瑤就曾為了先生平鑫濤在失智、中風後是否該插鼻胃管灌食,和繼子女發生衝突。
倘若有天,我們因故失去了自行進食的能力,究竟該不該插鼻胃管?比起紙上談兵,深耕居家醫療領域的醫師陳乾原決定自己試插鼻胃管,了解這項醫療處置對患者的身心影響。親自當過一回病人,才能以新的角度思索生命的困難抉擇。
陳乾原醫師笑說,第一次插管雖然不到3分鐘就放置完成,但插入不久後就有明顯不適感,他馬上拔出。吃完晚餐後,他再試插2次,結果竟然因為管路刺激腸胃蠕動,胃裡的食物全吐了出來!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幾次,插管第4次,才成功完成灌食、睡過夜。
他形容,從鼻胃管灌食雖然沒有特別不舒服,但鼻腔始終有異物感,有時會需要張嘴呼吸。除了流眼淚、鼻涕外,夜間睡眠也受到影響,很難進入深層睡眠狀態。隔天一早灌完牛奶,他拿掉鼻胃管,最大的感想是:「以口進食真好!」
■既然鼻胃管會造成患者的極大不適,為什麼在臨床上仍如此常見?
陳乾原醫師解釋,插鼻胃管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疾病、老化導致吞嚥困難、容易嗆咳,或者經醫師評估以口進食所獲得的營養不足、大型手術或治療前需要灌食以獲得充分營養等。
儘管鼻胃管具有灌食、給藥方便、可快速補充營養等優點,陳乾原醫師也提到,不少意識清醒且還有力氣的患者,會因不舒服而自行拉扯鼻胃管。到頭來,家屬必須約束患者,限制其行動。
此外,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插上鼻胃管不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率。甚至若缺乏復健,口舌等咀嚼相關的肌肉會持續退化,將來誤嚥機率更高、更難恢復以口進食。
陳乾原醫師指出,從醫師的角度,若插鼻胃管無助於改變病程、增加復原機率,也不能讓患者過「自認有品質」的生活,就要審慎考慮插管的必要性。像是他有位患者是重度失智的奶奶,原本營養師評估,灌食可讓她多少恢復力氣。
但插上鼻胃管後,奶奶原有的褥瘡等問題都未改善,後來又發生吸入性肺炎。女兒同時照顧重病雙親,心力交瘁。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插鼻胃管的意義就不大。
■「透過餵食,家屬可以好好陪伴患者,反而是一個療癒的過程」
陳乾原醫師說:若吞嚥功能不佳又不想插鼻胃管,可考慮胃造口手術,藉由腹部上的管路直接灌食。或者,當患者年事已高、處於疾病末期,本人又沒有進食意願時,也可以只提供水分不餵食,不失為一種善終的選擇。
有些家屬擔心,不用鼻胃管或其他方式積極地給予營養,是不是就等同於讓患者「活活餓死」?陳乾原醫師提到,居家醫療的現場,常有許多年邁、接近生命終點的患者。他最大的體悟是,無論人的意志有多強、醫療有多進步,生命往往有自己的出路[3]。
■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鼻胃管,真的有必要嗎?鼻胃管的使用在台灣相當普遍,許多末期病人如癌症、失智症的患者,醫療人員為了維持其生命,通常都會建議使用鼻胃管提供營養,但對患者來說不但不舒服,對自尊也是一種傷害。
事實上,現在國際上的最新觀念是,不推薦末期失智病人使用任何管路,建議經口餵食,以細心的手工餵食方式,為病人保留尊嚴,並把時間留給患者和家屬。
黃勝堅院長舉例,曾經有一位腦部受傷的96歲老先生被送到急診,老先生的兒子主動告訴主治醫師:「拜託不要幫我爸爸插鼻胃管。」醫師回答:「可是不放鼻胃管就沒有營養,而且有用鼻胃管比較不會吸入性肺炎。」
兒子反問:「難道用了鼻胃管,就一定不會肺炎嗎?我爸爸都96歲了,他需要的不是再活那麼久,應該是尊嚴擺第一!」於是,老先生轉出加護病房,在子孫環繞、手中抱著愛貓的情況下安然辭世,了無遺憾又保有尊嚴[4]。
■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老後最理想的境界是無病無痛,自己和家人都不必為難。在陳乾原醫師的診所中,貼有一張提醒自己和患者的「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吃對:
是以低脂、少糖、少鹽為原則,吃多色蔬果並喝足夠的水。
▶運動:
每週應有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胸、臂、腹、腿都要動到。
▶睡好和微笑:
則是早睡早起,心情愉悅,保持身心穩定。
▶刷牙:
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刷牙,其實和老後的生活品質關係極大。陳乾原醫師指出,牙齒刷乾淨,才能維持咀嚼能力。再加上近年研究已顯示,牙周附近的細菌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引發身體的炎性反應,導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認知功能。可以說,口腔清潔做得好,需要插鼻胃管的機率也會減少[3]。
尊重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國家,退化的老人不會被插鼻胃管,照顧者會細心地、慢慢地進行餵食,如果真的不行了,不會強迫灌食,然後老人就順著生命自然的軌道,離開人間,展開另一段靈性之旅。
在歐美澳等國,他們不會為無法自然進食的臥床老人插鼻胃管,或採取經腸道營養等延命措施,他們認為,人終有一死,如果讓老人家這樣延長死亡的時間,反而讓其人權與尊嚴受損,是倫理不容的壞事。
陳乾原醫師說「我覺得人怎麼生活,大概就會怎麼死去。」。修行在日常,好好照顧自己,生命才會有圓滿的結束![2]
黃勝堅醫師表示「時間到了,該怎樣就怎樣」,死亡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完整的死亡才會讓生命更圓滿,無論醫師或民眾都必須了解死亡,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當醫病雙方都具備「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理解醫療也有極限,彼此才能互相尊重,成為生命共同體,一起幫助病人走向美好的善終,而不是強制施以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CPR)等急救[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元氣網)「醫病平台/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1/5685714
[2](幸福熟齡)「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陳秀丹醫師:期盼十年後的台灣,沒有被捆綁的老人」: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6210032
[3](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老後不想插管,現在該做哪些準備?」: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0911
[4]幸福熟齡「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https://bit.ly/2URlK46
➤➤照片
[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化社會 #低效益醫療 #鼻胃管 #病人自主權利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我們是四胞胎《家有四胞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有人很好奇地詢問媽咪,怎麼會想讓四胞胎寶寶學習使用杯子吃蘋果泥呢? 其實在四胞胎寶寶出生五個多月的時候,媽咪就開始讓她們嚐試吃一些米泥了,當她們開始接觸副食品的時候,每個寶寶都相當排斥,各個哭得慘兮兮,食物只要一進口就全部把它吐出來。媽咪為了讓她們每個人至少都可以吃到一定份量的副食品,所以蒂卡...
口腔細菌有哪些 在 外食減脂專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吃香腸會有罹癌風險☠️☠️
因為醃製肉類中
大部份都會加入硝酸鹽來當作保色劑🥓🍖
硝酸鹽在人體腸胃道中經過細菌的作用後會變成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很容易在胃部酸性的環境下
與食物中的蛋白質作用
形成會致胃癌的亞硝胺‼️‼️‼️
(注意:真正致癌性高的是「亞硝胺」)
.
✴️那有什麼能夠阻斷「亞硝胺」的形成呢🧐
✅大蒜:香豆酸的成份,可以阻斷亞硝胺的形成;大蒜素還有抗氧化能力、對抗身體內的自由基、降低發炎反應🧄
.
✅辣椒:辣椒有豐富的維他命C與維他命A,可抗氧化、對抗自由基、降低膽固醇,也可對抗胃潰瘍🌶
.
✅洋葱:洋蔥內的生物類黃酮、槲皮素等物質,還能抑制大腸瘜肉的產生,預防大腸、直腸癌🧅
.
✅綠茶:除了去油去膩,也有豐富的兒茶素能清除亞硝酸鹽,阻斷亞硝胺的合成🍵
.
✴️還有哪些食物富含「香豆酸」❓❓
這一次上新聞的主角就是「大蒜」中含有的「香豆酸」物質❗️
那一定有人不愛大蒜的味道吧😅😅
其實「香豆酸」也普遍存在於「綠、黃、白、紅、黑色」的食物中喔👍
像是青椒、番茄、白蘿蔔、葡萄、桑葚等都含有豐富的對香豆酸👏
.
✴️那加工肉品還能安心吃嗎😨
其實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就像糖跟鹽,原本也存在於天然食物甚至人體之中,就連食品中的蛋白質分解時也會產生,亞硝酸鹽甚至在人體口腔與消化道中擔任抵抗細菌的要角🥸
所以對於硝酸鹽與亞硝酸鹽的存在,消費者在現實生活中無法逃避、卻也不需要過度恐慌😉
.
硝酸鹽與亞硝酸鹽在全世界都是合法食品添加物聯合國及歐盟規定60公斤體重的成人每日最高~可以攝取約222毫克(3.7 毫克/公斤體重)👆
而台灣的衛生福利部發布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中📃
可允許於肉製品及魚肉製品之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殘留量計為0.07公克/公斤(70 ppm)以下🤓
.
也就是說購買加工肉品時最大原則就是:
選購「包裝標示完整,且有標註使用添加劑名稱及含量,例如亞硝酸鹽低於70ppm。」👏👏
.
#香腸 #大腸包小腸 #夜市 #夜市美食 #熱量 #熱量控制 #熱量計算 #營養師 #營養 #營養班 #卡路里 #瘦身 #減脂 #減肥 #減重 #飲食控制 #外食 #台南美食 #高雄美食 #台北美食 #徒手訓練 #燃脂 #微解封 #微胖 #美食 #吃貨
口腔細菌有哪些 在 三胞胎-三寶飯 x 柴犬哥哥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麥蘆卡蜂蜜第N團補貨團來囉!
#麥盧卡不是「賣」盧卡喔😂(盧卡很剉)
/
黑寡婦-史嘉莉喬韓森說過
「麥盧卡蜂蜜」是她在走紅毯閃閃動人的秘密武器
其實不只有她
好萊塢女星界的保養聖品麥蘆卡
早在幾年前就很火熱,近幾年依然不退燒🔥
一定很多人想知道,麥蘆卡蜂蜜的實證功效有哪些呢?
❶可以幫助舒緩喉嚨痛,保護身體免受普通感冒
❷有助於緩解眼睛,耳朵和鼻竇感染
❸具有抗氧化能力,可通過中和自由基提供抗氧化損傷保護
❹有研究證明麥盧卡蜂蜜具有抗炎特性,有助於降低組織損傷和細菌感染的風險
❺可以通過減少牙菌斑和減輕牙齦炎來改善口腔健康
❻ 可緩解消化不良或胃酸倒流,和幫助減輕胃潰瘍
麥盧卡蜂蜜雖然好處多多,而且又很好吃,每天只需要空腹吃一口就可以保養身體,但必須溫馨提醒‼️一歲以下的孩童不能吃蜂蜜❌請大家絕對要注意⚠️
麥蘆卡蜂蜜它是蜜蜂從盛開的麥蘆卡花中採得花蜜後
在蜂巢中釀製的蜜
要造訪4百萬朵花,才能收集到1公升的蜜
窮極一生飛於花叢中採蜜,也只能釀造出1茶匙的精華
#所以貴有貴的原因
原本是紐西蘭原住民拿來做傳統醫療的原料
抑制疼痛、解熱、消毒、治感冒
所以其實它的好,在很久之前就在世界廣為流傳
坊間有許多的假貨,或是抗菌效果較低的
大家絕對要注意⚠️
如果你在麥蘆卡蜂蜜的標籤上看到一些字眼
如“Active”、”Bio-Active”、“Total Activity”或“K-Factor”
那都不能反映其真實的強度和效用
要買的話一定要睜大眼看清楚👁👁
需要有UMF®或MGO™的認證標章才安心✅
UMF是紐西蘭一項註冊商標及專利用字
是以量度蜂蜜多種非過氧化物的活性
來決定該麥蘆卡蜂蜜的強度
我開團的麥盧卡蜂蜜是UMF「15+」和「25+」
15+已經很強,日常保養吃這款就好
如果想要極強抗菌和增加抵抗力,就選25+
#父親節買給爸爸吃也非常適合唷🎁🙂
/
/
/
開團的麥蘆卡蜂蜜系列商品很簡單,共四樣:
🍯麥蘆卡蜂蜜UMF15+ (250g)
* 防疫良品 👉日常保養
* 每天吃一湯匙
🍯麥蘆卡蜂蜜UMF24+ (250g)
* 防疫良品 👉頂級保健
* 每天吃一湯匙
麥蘆卡蜂蜜食用注意事項⚠️
✔️未滿一歲孩童禁止食用
✔️製於乾涼處,勿放入冰箱,開封後盡早食用完畢
✔️可空腹時食用,每次一匙 (約10g) ,勿用不鏽鋼匙((會破壞蜂蜜的活性))挖取蜂蜜的湯匙,記得每次都要洗乾淨+保持乾燥再進行第二次挖取,才不會讓蜂蜜變質唷!
✔️瓶蓋打開後,麥蘆卡獨特因子成分會產生氧化,請盡早食用
🍯麥盧卡蜂膠喉糖(100g/22顆) #給大人吃的
* 好適合喊破喉嚨的爸爸媽媽
* 外面最便宜看到是580元
* 這團真的便宜很多餒
* 一天請勿超過六顆🤙
🍯麥盧卡蜂膠噴劑 #大人小孩都能噴
* 溫和舒緩氣喘和呼吸困難
* 幫助緩解喉嚨痛或是預防
* 均勻搖勻後噴於口腔中,暫時不要喝水或進食,讓蜂膠充分發揮作用
* 每日建議噴三次內即可
➖➖➖➖➖➖➖➖➖➖➖➖➖➖➖
▍團購時間 ▍ ➠ 即日起-8/11止
▍下單網址 ▍ ➠ https://gbf.tw/gdru7
#可刷卡
#8月16起依序出貨🚛
口腔細菌有哪些 在 我們是四胞胎《家有四胞胎》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最近有人很好奇地詢問媽咪,怎麼會想讓四胞胎寶寶學習使用杯子吃蘋果泥呢?
其實在四胞胎寶寶出生五個多月的時候,媽咪就開始讓她們嚐試吃一些米泥了,當她們開始接觸副食品的時候,每個寶寶都相當排斥,各個哭得慘兮兮,食物只要一進口就全部把它吐出來。媽咪為了讓她們每個人至少都可以吃到一定份量的副食品,所以蒂卡每一次都使用強迫式的方式進行餵食,這樣的方式不但容易嗆到而有吸入性肺炎的風險,也容易讓寶寶對食物產生恐懼感,因而讓媽咪感到擔憂與困擾。
為了讓每個寶寶都能接受副食品,媽咪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最讓老爸和媽咪覺得受用的竟然是看似很普通卻可以讓寶寶們一拿就上手的彩虹學習杯,斜口彎月的設計造型,不但能吸引寶寶們對食物感興趣,也讓寶寶們開始愛上吃。
這次媽咪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四胞胎寶寶使用的彩虹學習杯,到底有哪些不一樣的貼心設計,讓老爸和媽咪都覺得真的很好用呢?重點是還可以使用到學齡前期呢!
愛上英國Doidycup 彩虹學習杯~
1、經典斜口彎月設計:讓寶寶在喝水、吃副食品的時候,不但不容易濺出,還能讓寶寶看得見內容物,吸引寶寶對喝的動作感興趣,進而愛上喝水、吃副食品。
2、一體成型設計:好清洗,細菌不殘留,不怕藏汙納垢滋生細菌,使用上更加安心。
3、雙柄設計:讓寶寶好抓握,一拿就上手,學習喝水、吃副食品更輕鬆。
4、食品級材質:安全無毒、不含雙酚A及有害物質、耐高溫、材質不變形。
#純分享#真心推薦#Doidycup #彩虹學習杯 #一體成形好清洗 #內容物看的見#英國口腔專家好評推薦
痞客邦:
https://olivia20131220.pixnet.net/blog/post/222093837
還有更多的育兒好物推薦可參考這裡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BBGtaiwan/
官方網站:
https://www.babygarden.com.tw/
口腔細菌有哪些 在 口腔微生物與口腔疾病的關係 - 次世代定序知識櫥窗- FC2 的相關結果
在口腔中,大多部位以鏈球菌(Streptococcus)為主,其中頰粘膜中為嗜血桿菌(Haemophilus),齦上牙菌斑為放線菌(Actinomyces),齦下牙菌斑為普雷沃氏菌( ... ... <看更多>
口腔細菌有哪些 在 口腔細菌與健康|最新文章 - 科技大觀園 的相關結果
一個人的口腔內,大約有1萬種以上不同的細菌。口腔內附著細菌最多的結構之一是牙齒,因為細菌可以在牙齒表面形成生物膜。牙齒表面的細菌與黏膜上的細菌,數量不相上下 ... ... <看更多>
口腔細菌有哪些 在 複雜的口腔微生物群如何影響健康 - Ask The Scientists 的相關結果
您的嘴裡有哪些細菌? · 鏈球菌:這是口腔細菌群體中數量最多的,有幾種不同的菌株屬於鏈球菌科。 · 牙齦卟啉單胞菌(又名牙齦致病菌):這是一種您不希望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