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以為「病識感」是有顯著的幻聽或幻覺,其實大家多少都有病而不自知。
愈是向內探索心理發展過程,愈發現心靈或身體的生病其來有自,如同我常認為的:「這世界上沒有壞人,只有受傷的人」。我們很常看到(批判)的是一個人的外顯行為,但這只是果,因則是更複雜的成因,並非只是單純他想做惡或沒良心。
在我自身及與很多個案的工作上也發現,不論是親密關係或人際關係上的議題,都與內在心理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性,而這心理發展有著每個家族傳遞的慣性、信念、感受及行為模式。一套從小打樣的基模,刻印在內心深處,以自動化運作的方式,在復刻家族血脈的傳承。
如果我們很幸運地在健康環境中成長,有著較為完善的人格特質,那麼想必會很難理解一個在受虐家庭中長大的人,為什麼會帶有其人格樣貌。這時我們能做的是多一份體諒及同理,世界上並不是我們沒有經歷過的事都不會發生的,沒發生在自己身上也並不代表無法去體會他人的苦楚。自顧自的評判及建議,是最不需要的。因為那份建議或評價,是出於我們個人的人生閱歷及經驗、生長背景及感受,是我們自己對他人及世界的投射,並不完然客觀。
如果我們不幸運地是在受虐家庭中長大的人,那麼深度去理解自己的心理發展過程,是一個能自癒與自己貼近的方法。改變以往的基模模式並不簡單,那是長年累月在我們身上雕硺刻劃的,帶有一路成長的血與淚,因此增生出對自己的同理及支持是很重要的。在他人無法真實體會我們的經驗與感受時,最起碼我們得要能夠與自己站在一起,陪伴自己找到力量及勇氣,去突破長久以來的情結。
近期在研究邊緣性人格中發現,其實很多人都帶有此種傾向。先不要先入為主的為此貼上標籤,人格傾向不至於會大到成為人格疾患,但我們能從成因、背景、家庭脈絡去檢視自己的人格傾向,有助於更了解自己。之前分享過邊緣性人格特徵,今天來分享精神科醫師傑洛.柯雷斯曼(Jerold Kreisman)在「愛你、想你、恨你」一書中提到的生長環境對人格的影響。
#日間托嬰
嬰兒在出生後的頭幾個月中,開始對「自己」和提供照顧的「他者」發展出情緒與感知,開始學習有關自己的一切,奠定形成自我的基礎。同時父母也開始學習如何提供照顧,建立與嬰兒間雙向的交流。大量的證據指出,嬰幼兒若被剝奪機會而無法學習有關自己的一切,將有損情緒與感知的發展,往後在自我認同、自尊心、安全感、分離-個體化和社會關係等層面上,很可能遭遇難題,這些都與邊緣人格症狀有關。
日間托嬰對父母的影響也很大,許多研究顯示日間托嬰昃雙薪父田最主要的壓力來源。在嬰兒出生的頭幾個月中,父母若被迫無法待在家裡,通常容易產生憂鬱、罪惡感及受欺騙的感覺,並自認為不夠資格當父母。
母親尤其可能產生無力感和罪惡感,更可能為了因應這些感受而產生防衛心態:1)否認這些感受的存在;2)將好母親的形象投射在日間的褓母身上,自己則扮演起壞母親的角色,或正好相反;3)為了減輕分離的痛苦,在情緒上刻意與孩子疏離。嬰幼兒早期若長時間交付外力的照顧,日後可能導致母親與子女的關係不穩固,以及子女出現不聽話、具攻擊性、安全感低落的現象。
#受虐家庭
身體受虐的學齡前兒童,表現出來的特徵包括:壓抑、憂鬱、疏離、行為問題(過動和暴燥)、無法控制衝動、具攻擊性、和同儕相處不來。由於邊緣人格者中曾受虐待或遭到忽視的案例如此高,可以視是否受虐或遭到忽視來作為分辨邊緣人格和其它人格疾患的指標。最常見的形式是言語或心理上的虐待,肢體上的虐待居次,再來是性侵害。肢體虐待和性虐害可能在性質上雖是較為激烈的方式,但在情緒上受到虐待的兒童可能完全失去自尊。兒童情緒上的受虐有下列幾種形式:
1)貶損:不斷貶低兒童的成就,並過份強調兒童的不當行為。只要持續一段時間後,兒童真的會相信自己又壞又沒用。
2)吝於給予注意:總是心有旁鶩的父母,對兒童的發展不表興趣,而且在有需要的時候吝於給予關愛。
3)專制:採用極端的威脅來掌控兒童的行為。有些兒童發展專家將此種虐待,拿來與恐怖份子使用在人質上的洗腦方式作比較。
心理學家休.米西迪恩(Hugh Missildine)描繪受到忽視的兒童的行為模式反映了邊緣人格者成年後的兩難處境:如果在童年時受到忽視,可能會使你不斷地找尋一個又一個的伴侶,希望找到一個能彌補缺憾的伴侶,姑且不論是什麼樣的缺憾。你也許沒有能力關照自己,希望藉由婚姻結束這樣的狀況,之後卻發現自己陷入令人憂心的處境,情緒上仍沒有歸屬。除此之外,小時候受到忽視的人總是焦慮不安,因為情緒無法獲得滿足。
邊緣人格的成因也與之相關,虐待、忽視或幼年時長期與父母分離,將使得幼兒無法信任他人,自尊心與自主性受挫,並且無法正常發展出因應分離及形成自我認同的能力。長大成人後,他們可能一再重覆令人挫折的關係模式,將痛苦和懲罰視為親密的表現。當邊緣人格者長大後,可能會以自傷的行為來代替父母對他的虐待。
#缺席的父親
由於離婚率增加,大部分單親家庭以母親為首,就算法院作了共同監護權或自由探視權的判決,父親可能在離婚之後馬上再婚,展開新的家庭生活,因此從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消失。相關離婚造成影響的研究顯示,學齡前的兒童由於恐懼被人遺棄,當父母離婚時通常極為難過,出現依賴與發展退步的情形,以及對分離產生嚴重的焦慮。也有為數眾多的兒童表現出憂鬱的症狀,或在童年晚期出現反社會的行為。
當父母分居或離異時,兒童對肉體親密的需求增加。舉例來說,小孩常常在父母離異時,要求跟父親或母親一起睡,如果這個習慣持續下去,最後也變成父母自己的需求時,兒童的人格自主性和個體完整性將受到威脅,無法健全發展。此外,若父親或母親本身因離婚而感到孤獨,並因感情受創而自憐自哀,也可能會抑制子女的成長。
父親缺席症候群(absent father syndrome)造成病理後果是,因離婚或死亡而破碎的家庭中,母親通常為了彌補子女而成為最完美的家長,為孩子的生活作全面性的安排。如此一來,子女得以發展自我認同的機會自然變得有限。少了另一位家長居間緩衝,母親與子女的關係可能太過緊密,以至於無法健康地進行母子之間的分離過程。
雖然母親通常想辦法要取代缺席的父親,很多例子都顯示實際是兒女替代了缺席的丈夫。父親缺席的情況強化了母親與子女之間的共生關係,成長中的孩子會過於理想化母親,希望能永遠取悅母親。而單親家長對孩子的依賴也可能持續下去,進而阻礙孩子的成長和個體化,也種下邊緣性人格疾患的種子。
#雜念與雜唸
#有興趣深入探索自己心理運作的
#歡迎報名週三班
#目前名額剩不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Marco體驗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受虐#家庭關係#深夜廣播 本片主題: 《何時才能放手,虐待家庭關係?》Marco的深夜廣播 M - 048 影片感想: 勇敢離開吧!有毒的關係~ ✏工商合作E-Mail : [email protected] ☟☟☟☟☟☟☟☟☟☟☟☟☟☟☟☟☟☟☟☟☟☟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也希望你...
受虐家庭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弱勢兒少的庇護中心—-關於忠義社會福利基金會」
#給出身自殘破家庭的孩子一個圓滿成長的機會
之前在社會被討論得沸沸揚揚的單親媽弒子事件,到前陣子我在成大遇到教學門診的憂鬱症想帶孩子自殺的單親爸爸,都讓我一直想著該如何幫助在弱勢環境生長的幼兒們和這些父母,看到身邊出現這些人時,該如何即時提供資訊,避免未來的憾事發生。
在高雄的「荷馨關懷協會」「希恩之家」這類的機構都是僅限0-4歲左右的小小孩的收容跟轉介收養家庭,但來源常是家暴後被通報的小孩,但大多數4-18歲的兒童跟青少年,在險峻的家庭環境中卻沒有被幫助的機會,大部分也來自父母不知如何求助、或跟什麼單位求助。
因緣際會看到了正在做2021年桌曆義賣的「財團法人忠義社會福利基金會」,發現這個機構已經有69年的歷史,從最早1951年,劉德岑女士為幫助困苦失依、流離失所的兒童,並紀念其曾祖父劉銘傳將軍捍衛臺澎,遺愛寶島的「忠義」精神,特為孤苦無依的孩子們建造一個安頓身心的避風港─「私立忠義育幼院」。
這個「家」初期收容戰後的難民、流離失所的孩子及身心障礙人士,後來擴大收容軍眷遺孤、單親、貧困失依的兒童與少年。這個「家」,在當時收容超過五百多個來自各種不同背景、原因的孩子,有嗷嗷待哺的小嬰兒,有17、18歲的少年、少女。
身為臺北市第一個以專業工作團隊收容棄嬰、受虐兒童之私立社會福利機構,經過多年因應社會環境需求轉型,至今已擴大服務範圍包括收容棄嬰、遊童、嚴重疏忽或受虐、家庭遭遇重大變故之兒童及少年、還有「不幸少女庇護中心」,安置12至18歲 之中輟、逃家、雛妓、受虐等不適合居住在家之少女。
這個「家」已陪伴將近7500多個失依孩童的童年時光。主要是0-18歲兒少,因家庭經濟窘迫、遭受家暴或性侵等不當對待、被遺棄……等原因,提供失去家庭依靠的孩子, #短中長期生活照顧、 #教育支持、 #醫療照護及 #心理諮商輔導,為了更了解這個基金會,跟忠義基金會的組長謝小姐聊了許久,謝小姐的母親也是養女,她深深覺得「孩子在機構或育幼院長大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還是要幫她們找到一個有爸爸有媽媽的完整功能家庭,才能在有愛的環境下成長。」
這點我非常贊同,身為母兼父職的單親雙寶媽,雖然我的孩子很幸運有很多人愛著且物質無虞,但心靈上仍需要大人們要付出很多的支持跟關切,更不用說那些還有虐待、家暴陰影的孩子,在物質匱乏兼缺少照顧的環境要如何才能身心健康的成長。
越是跟別人不一樣的成長環境,越是要給雙倍的愛。
這些愛跟關懷是金錢買不到的,不是捐物資就能讓孩子快樂長大,而是要幫她們尋找到一個成年前,可以有一輩子家庭羈絆跟歸屬感的地方。目前的收養家庭,仍是以外國家庭為主,因為東方人的某些根深蒂固思想,所以台灣本土的收養家庭大約是100個左右。
「我其實很想請這些父母分享一下心得,鼓勵某些因不孕症或各種原因無法生孩子、但又非常喜歡孩子的夫妻一個當父母的機會。」謝小姐說。「不過台灣在這方面還是比較保守的,比較避諱去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
其實並非所有的孩子都必須走出養的路徑,若是捨不得孩子離開身邊又暫時因為經濟能力無法照顧的,機構也有暫時寄養家庭,或是給予其他教育經費的協助,不得不承認,在弱勢家庭環境長大的孩子,在課業上常常起步較慢,而且有更多疏忽照顧造成的成長遲緩,是需要花很多經費在早療、心裡復健,甚至是比較大的孩子,在比較不利的環境下,要給予更多未來就職的機會,也需要花錢給予就業輔導。
基金會的資金部分來自各縣市政府的補助,但以收容跟協助孩子的量,就會發現資金遠遠不夠,每年平均服務180-200位失依兒,這些每天的生活費、教育費及醫療費後來都需透過義賣活動來籌募。
今年忠義基金會結合快樂髮型發行『快樂愛童在』桌曆,內容是孩子們的畫作,每一頁都非常可愛😍,看了讓人會心一笑,我們每個人或許都可以藉由一只小小的桌曆,一百多元的愛心,積沙成塔,讓失依兒擁有幸福童年的夢想及未來無限的希望。
幫助孩子們連結社會的善緣,為弱勢孩子帶來2021年的祝福,「快樂愛童在」2021公益桌曆: http://bit.ly/2021calender
另外附上一些資訊,對於需提供協助的家庭可以至各縣市政府兒少科或婦女科請求相關協助,還有台灣民間團體(基金會)提供相關協助如下:
❤️兒盟-弱勢兒童及家庭:
高風險家庭預防性服務及脆弱家庭服務
家庭重建服務
逆境家庭翻轉計畫
❤️家扶基金會
貧困兒童家庭服務
❤️食物銀行-提領生活物資
安得烈食物銀行計畫
1919食物銀行
歡迎分享,若是你周邊看到這些需要幫助的家庭,讓他們知道社會有很多資源可以使用,我們並不孤單🤗
#財團法人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2021calendar
#快樂愛童屋
#給這些孩子一個2021年的希望
受虐家庭 在 中山大同陳怡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北市小三男童受虐案,陳怡君議員怒批可惡官僚成為虐兒幫兇!請柯文哲市長拿出醫師良心,救男童脫離虐童家庭!
市議員陳怡君今於市政總質詢中指出:10月29日陳怡君議員在質詢小三男童受虐案後,北市府社會局於隔日10月30日下午至議員辦公室協商,如何幫助男童脫離受虐家庭。未料,在孩童尚未安置期間,市府在社會輿論壓力下,竟有曾任北市廉政透明委員會網紅律師10月31日上午率先在臉書發布受虐男童已得到安置,混淆視聽,企圖弭平民意不滿聲量。事後,陳怡君向社會局求證男童正確安置時間,為10月31日下午4:54分,可見安置時間前後明顯不一!市議員陳怡君懷疑,究竟是誰放任社會上有公信力的網紅律師做不確實言論,令人遺憾!
陳怡君不滿表示,針對男童受虐影片曝光後,男童赤裸哭喊「不要打」十分清楚,社會局家庭暴力暨性侵害中心陳淑娟主任竟然在新聞稿睜眼說瞎話欺騙社會大眾表示:男童喊的是「不要走」並非「不要打」,社會局家防中心為了撇責,這麼大的謊言都敢說,難怪男童在二年間受到11次家暴,在社會局解除列管後,繼續被虐待,社會局家防中心根本就是幫兇!陳怡君議員說,不論是「不要走」或是「不要打」,男童身心已經受到巨大傷害!
陳怡君議員爆料表示,10月29日議員質詢小三男童受虐案後,家防中心主任陳淑娟向議員表示:受虐男童向家人表示害怕議員要把他帶離原生家庭。陳怡君苦笑,在受虐男童遭家暴隔天,她至男童繼母家裡確認狀況,從頭到尾並未與受虐男童對話,一位才國小三年級的孩子,怎麼會懂得「議員」為何?這分明就是造謠,家防中心主任不秉持專業協助男童,竟然對議員講這種說三道四的話語,分明就是嚇阻。此外,若孩子有錯誤判斷,大人難道不需要導正孩童?
陳怡君說,繼母及親生父親皆為脆弱家庭,經濟能力有限之外,也無力無心照顧男童,又在解除列管後繼續施暴小三男童,都足以證實原生家庭不適合養育,希望市府可以拿出魄力,根據兒少法第71條:父母或監護人及少年疏於保護、照顧情節嚴重,或有第四十九條、第五十六條第一項各款行為………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得請求法院宣告停止其親權或監護權全部或一部,或得另行聲請選定或改定監護人;對於養父母,並得請求法院宣告終止其收養關係。
陳怡君說,她接到社會上很多善心人士欲撫養男童,給男童溫暖的家,男童受虐新聞出現後,不少人向她哭訴夜不能寐,擔心孩童未來的安危,社會上很多人關心男童,市府不該再找理由塘塞敷衍甚至造謠!陳怡君建議由市府擔任監護人,再為男童媒合適合教養家庭。關心受虐孩童,沒有人是局外人,市府官僚更不應該不站在男童的立場,保障男童!陳怡君呼籲此案在社會局輔導2年男童父母後,今仍出現虐童情形,可見輔導評估無效,請柯文哲正視虐童案,傾聽民意!
受虐家庭 在 Marco體驗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受虐#家庭關係#深夜廣播
本片主題:
《何時才能放手,虐待家庭關係?》Marco的深夜廣播 M - 048
影片感想:
勇敢離開吧!有毒的關係~
✏工商合作E-Mail :
UT314MARCO@GMAIL.COM
☟☟☟☟☟☟☟☟☟☟☟☟☟☟☟☟☟☟☟☟☟☟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也希望你們能贊助我哦!!
贊助Marco 100元 下面網址
https://p.allpay.com.tw/FsHK3
贊助Marco 500元 下面網址
https://p.allpay.com.tw/sTcp1
贊助Marco 1000元 下面網址
https://p.allpay.com.tw/Wyo76
謝謝你們的贊助哦~
☟☟☟☟☟☟☟☟☟☟☟☟☟☟☟☟☟☟☟☟☟☟
Marco 暗網全集在這
https://goo.gl/fgCmJD
Marco 深夜廣播
https://goo.gl/XXiYfV
Marco愛玩血染小鎮
https://goo.gl/ug5eq7
Marco遊戲體驗
https://goo.gl/whGwuW
Marco日常
https://goo.gl/tSmLoZ
Marco開箱
https://goo.gl/CVBrvS
☟☟☟☟☟☟☟☟☟☟☟☟☟☟☟☟☟☟☟☟☟☟
哈囉!我是✟體驗師 MARCO✟!!!
體驗各種事物,在用極短的影片,提供我個人,
對此次體驗的感受與評分!
如果想看什麼體驗,也能留言給我哦~
☢☢☢☢☢☢☢☢☢☢☢☢☢☢☢☢☢☢☢☢☢☢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請訂閱、分享、按讚我的頻道哦~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ut314marco/
✏關注微博:
https://goo.gl/TRSsyM
✏訂閱 YOUTUBE:
https://goo.gl/9j9Z7j
受虐家庭 在 四種家庭藏兒虐風險9成受虐兒為6歲以下【說新聞追真相】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19.04.09【說新聞追真相】兒虐事件層出不窮,疏忽 家庭 在美國所占比例高達8成,甚至高過肢體虐待的比例,但是在台灣疏忽 家庭 僅佔2成,遭外界質疑是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