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今年的第一波東北季風要來了,以往 #濁水溪 沿岸的鄉鎮在這時候又要開始擔心「#揚塵」好發期,不過這幾年改善方案已見成效,我們的母河濁水溪恢復蓬勃生機,不再是令人擔憂的揚塵大魔王。
⠀⠀⠀⠀
建國2017年總質詢向時任行政院長、現在副總統 賴清德 當面提出建言,要求中央重視揚塵給居民帶來的痛苦,2018年賴副總統直接到濁水溪低灘地會勘,對於揚塵感同身受,於是將這個百年問題當作是國家重要大事,並指派公共工程專家吳澤成政委成立 #跨部會濁水溪揚塵改善平台,不斷地執行防制工法。
⠀⠀⠀⠀
在第一階段,成效就已出現,一年比一年好;我們再度建言,既然有效就必須再做下去,於是行政院在110年度編列1.6億元,加強水覆蓋、綠覆蓋、防洪林帶植栽以及其他覆蓋工法,同時辦理河道整理,還有生態復甦等等,工程相當多。
⠀⠀⠀⠀
截至今年9月初,目前揚塵防治進度如下:
☘ 綠覆蓋─執行率474%,完成237公頃
☘ 防洪林帶植栽─預定施作4公里,目前執行77.5%
☘ 河道整理─預定施作2.5公里,執行率67.2%,已完成1.68公里
⠀⠀⠀⠀
另外,其他類型的覆蓋,像是稻草鋪設、簡易灑水設施、防塵網、碎石級配等,進度較為落後,預定450公頃,目前完成117.40公頃,執行率僅26.1%,對此我們已反映給環保署、水利署,督促相關單位務必盡速達成目標。
⠀⠀⠀⠀
從 愛戀濁水-第四河川局 的照片來看,藉由種植馬鞍藤、牧草、插扦稻草、灑水及農民合作改變耕作方式…等等經年努力,濁水溪出海口南岸現在有一千多公頃的生態溼地,有將近兩百多種鳥類出現,還有很多國際關注的候鳥,甚至是黑面琵鷺、東方白鸛、反嘴鴴…等等少見鳥類,潮間帶也有豐富的招潮蟹、彈塗魚、蛤、蚵、螺等,透過生態共榮、環境共好,就能把家鄉變得更好,讓濁水溪的天空又變得亮了起來,在雲林生活也就更加幸福舒適!
⠀⠀⠀⠀
⬆ 建設雲林ing ⬆
✅ 建國繼續骨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
反嘴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雲林出海口
#臺灣第一大河
#濁水溪
臺灣第一大河
雲林濁水溪出海口
也位於東亞澳
候鳥遷徙途徑上
多樣化的棲地
成為重要的棲息地~
濁水溪出海口
有紅樹林自然繁衍
彈塗魚、招潮朝蟹
有黑面琵鷺、西伯利亞
罕見鳥類沙丘鶴
英國國寶鳥-反嘴鴴
東方白鸛、黑鸛
各式留鳥與候鳥
已成為在地寶貴的生態資源~
我們要努力整合資源
除了持續揚塵抑制計畫
更要重視生態保育
讓這裡成為世界級的鳥類天堂~
#雲林縣政府 #張麗善
#水利署第四河川局長 #李友平
#雲林縣鳥友協會
#麥仔簝文化協會
#雲林我們的家
#雲林縣政府計畫處
反嘴鴴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可喜的現象!力行開發與生態共存,嘉義濱海的韋能光電保育區再現黑面琵鷺過境落腳休憩實例(11/29/2020 蘋果日報)
(廖珪如/台北報導)太陽能光電發展過程素來衝擊生態,為肩負永續則讓,光電商韋能能源特別設立艾貴義竹綠能生態教育館及生態保留區,並在電廠區域生態環境監測。韋能發現透過努力,已也超過數百隻黑面琵鷺蹤跡來訪生態保留區。韋能能源表示,這證明再生能源可以與環境調和共存。
黑面琵鷺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108 年 1 月全球黑面琵鷺普查共有 4,463 隻,台灣就有 2,407 隻,表示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數量在台灣度冬。黑面琵鷺度冬為期半年,大部分的族群集中於台灣西南沿海濕地,可說是當地的明星物種。根據崑山科技大學環工系翁義聰教授與其他學者在2017年的報告指出,部分黑面琵鷺族群於 2016 年至 2017 年的秋冬期間,於嘉義縣布袋鎮、義竹鄉及台南市北門區等濕地度冬。
根據韋能能源的生態監測調查,本年度截至目前為止累計共371隻黑面琵鷺飛至並停留艾貴義竹電廠生態保留區覓食。其中,一隻編號為V84的黑面琵鷺,自2018年在韓國掛上腳環以來,每一年都在電廠所在的嘉義布袋一帶落腳,今年更多次監測到牠在艾貴義竹電廠生態保留區覓食—可見這隻娘家在韓國的黑面琵鷺已把艾貴義竹電廠生態保留區視為自己的新家。韋能能源表示,黑面琵鷺的持續增加與到來為韋能能源投入生態保育的努力帶來莫大的鼓舞,也是韋能能源對案場生態保育承諾的兌現與證明。
韋能能源指出,艾貴義竹電廠是生態與生物多樣性如何與再生能源開發和諧共存的重要案例。致力於維持太陽能光電廠和當地生態的和諧共存,韋能能源目前在嘉義八區鹽場營運的艾貴義竹發電廠保留30%的鹽田濕地作為生態保留區,並持續觀察生態保留區內的其他鳥種和數量,例如: 反嘴鴴、東方環頸鴴、蒼鷺等,以及鳥類利用八區鹽田濕地的狀況。
韋能能源在今年正式啟用艾貴義竹綠能生態教育館及生態保留區,與在地社區和非政府組織緊密合作,透過舉辦生態、永續發展和教育等計劃,加強大眾對再生能源及自然棲息地保護的認識。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01129/RQ2CC5GMGNCHDA3RLFIONFWREQ
♡
反嘴鴴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接近乾涸的漁塭邊,幾隻高蹺鴴正在覓食,仔細一看,只有兩隻反嘴鴴混在其中,和黑面琵鷺一起被稱為,台南溼地三寶的反嘴鴴,今年來台度冬數量大減,鳥會統計少了三分之二,消失了上千隻。
黑面琵鷺和反嘴鴴,過去有九成棲息在台南,但是一月初黑面琵鷺普查後,只有777隻,數量統計還包含高雄茄定和嘉義布袋,而二月數量還在持續往下掉,至於,反嘴鴴的情況更糟,少了一千多隻,民間團體分析可能和氣候、魚塭養殖型態改變有關。
反嘴鴴最顯眼的外觀,就是有一個長長反翹的嘴巴,每年會比黑琵晚到台灣,卻會比黑琵提早離開。 而野鳥不來台棲息度冬,民間團體提醒,這是一種環境上的警訊,不過真正的原因,還是得等全球普查結果分析才能有更明確的答案。"
反嘴鴴 在 反嘴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反嘴 鷸 ( ㄩˋ ) (學名:Recurvirostra avosetta),又稱反嘴 鴴 ( ㄏㄥˊ ) 、反嘴長腳鷸,為反嘴鷸科反嘴長腳鷸屬的鳥類。這物種分布在歐洲,西亞和中亞的溫帶 ... ... <看更多>
反嘴鴴 在 反嘴鴴 的相關結果
雌鳥嘴的彎曲幅度更大。常小群集體繁殖; 築巢的鳥非常吵鬧。非繁殖群體局部數量上數百。在淺水中跋涉覓食,將其嘴橫向掃動。最常見於沿海濕地和鹹水潟湖和河口, ... ... <看更多>
反嘴鴴 在 反嘴鴴 - 臺灣國家公園 的相關結果
反嘴鴴 ... 反嘴鴴(圖片來源:台江國家公園,吳崇漢攝)。 反嘴鴴全身黑白色,嘴尖細而上翹。腳細長,呈藍灰色,嘴及眼皆呈黑色。前額至頭頂到後頸、兩側肩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