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貼了篇我在路上被某任前老闆打巴掌的舊文章(https://zen1976.com/post-1324339579/),一些人覺得我是修養好!
其實,不是,至少當時的我還是脾氣很硬的時代!
我之所以沒打回去,是因為我知道精神狀況有問題的人該怎麼應對。
打回去是對跟你一樣的正常人,對黑道或是會失控爆走抓狂導致腎上腺素飆衝的人來說,不是好選項。
我們社會對精神狀況有問題者,通常不外乎是恐懼要不然就是妖魔化,而在路上碰到陌生的失控者我們卻又會以這是跟我們一樣的一般人的模型去應對導致錯判。
有些人失控不是他們願意的,是生理反向制約,同理並安撫是比較好化解問題,讓自己安全脫身的方法。
社會新聞上有一些不幸,是如果當初當下選擇不同的對應方式可能可以化解的(有些不行)。
簡單比喻的話,可以當成在路上碰到名車或大車違規,至少我不會因為我在交通規則上是對的就應要堅持以對的方式使用道路,我會評估生存風險,該避讓就避讓,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一時的勝負對錯並不是那麼重要(附帶一提,面對正在失控的家人或伴侶也是一樣的,不宜在此時繼續講論是非與道理)。
反向制約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貼了篇我在路上被某任前老闆打巴掌的舊文章(https://zen1976.com/post-1324339579/),一些人覺得我是修養好!
其實,不是,至少當時的我還是脾氣很硬的時代!
我之所以沒打回去,是因為我知道精神狀況有問題的人該怎麼應對。
打回去是對跟你一樣的正常人,對黑道或是會失控爆走抓狂導致腎上腺素飆衝的人來說,不是好選項。
我們社會對精神狀況有問題者,通常不外乎是恐懼要不然就是妖魔化,而在路上碰到陌生的失控者我們卻又會以這是跟我們一樣的一般人的模型去應對導致錯判。
有些人失控不是他們願意的,是生理反向制約,同理並安撫是比較好化解問題,讓自己安全脫身的方法。
社會新聞上有一些不幸,是如果當初當下選擇不同的對應方式可能可以化解的(有些不行)。
簡單比喻的話,可以當成在路上碰到名車或大車違規,至少我不會因為我在交通規則上是對的就應要堅持以對的方式使用道路,我會評估生存風險,該避讓就避讓,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一時的勝負對錯並不是那麼重要(附帶一提,面對正在失控的家人或伴侶也是一樣的,不宜在此時繼續講論是非與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