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閒,聊一點過去碰到的事情,沒有邏輯跟順序,就亂談。
剛去業界跑來跑去的時候,因為算是傳產,基本學歷都低你2-3級以上,發現長輩以前說的那些啥米「不喝酒不能認識客戶」、「不上酒家不能談業務」、「態度要比狠才講得贏」、「傳產就是比拳頭大」等等,幾乎都是謠言。@@
為何?因為人家根本沒有對我這樣要求啊,本來還想說是不是不被當一回事。混久之後才曉得問題出在,別人知道你跟他是不同世界的人,就不會用他們習慣的方式對待你。尤其我又是有辦法寫報告,寫到國外廠商沒辦法抱怨的那種,搞到其他廠商只能跟客戶談強迫賠償。有差嗎?有差,至少客戶跟外國廠商講話時,腰桿比較挺,其他人也知道你是被迫要賠一點,不是出錯要賠。
所以哩,那些社運青年拿著歐洲的環保規範在那邊唬爛台灣廠商很糟,我為何十多年前就不想鳥。啊幹,就跟現場不一樣啊,歐廠只有在本國比較好,外移到其他地方去一樣比糟的,更多規範比較像是貿易壁壘,故意調到你打不進人家市場。更不要提,遇過幾次歐洲人說要來看台灣代工廠的環境,繞了一圈回去說「好棒棒」。我的想法就是,幹又在唬爛,最好那家環保過得了,騙肖仔。
現在我比較不敢講,十多年前我呆的那些產業,有辦法像我做正規的奈米分析、結構晶格排列、成分分析的人不多,多半的人就是檢測儀器買了,照著做之後拿著結果去解釋,而解釋法比較偏向經驗法則,就我個人來看一堆都是沒道理的。例如SEM,用顏色深淺跟我解釋,深的那一張代表表面結構不好,顏色淺的比較好。
......????....??
咳,總之,分析過很多原料製作出的結果,至少在2010年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日本的雜質很少,會出錯大概就是台灣代工廠的機具不乾淨,常常會檢測到很微量的雜質。當然客戶就會說都你們家的問題,因為成份表上沒出現,顯然不是客戶的錯,雖然抓到很多次是清洗不乾淨的殘留。
用台灣的原料,雜質會有,但多半屬於你很確定的範圍,連成分表上沒出現過的雜質含量都很固定XD。會這樣的原因,大部分是台廠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長年都用同樣的原料跟製程,所以出錯的細節就一直沒改。反正客戶早就調到生產正常,不要動就沒事,這就是常常一換日系牌子就要現場熬夜三天抓條件的真正理由,不是日本牌爛,是台灣人在長期辛苦調整參數後抓到用錯誤的現場條件生產出正確的產品,故你用正確的條件反而失敗。是一個負負得正,然後負正得負的概念。
至於用中國的喔,我只能說夭壽,啥米碗糕的雜質都有,最常見的就是C、H、O、N,簡稱有機物。每一批都不一樣,我驗過鐵鈷鎳銅等顆粒,有機物反推回去或是培養的結果,叫做胞子、黴菌、皮膚、肉屑!(這三小)為何會檢驗過啊,因為進口商不會驗這個啊,他哪會做培養啊,就含量檢測OK就好了。見過顯微鏡下整片銅板上都是小黑點嗎?你怎麼開口跟老闆說,別叫成本低的中國料了。
總之,我還蠻推薦不是台清交頂大研究所畢業的,科技業賣肝不成,去傳產代工廠、機械化工紡織都可以。先不談薪水,至少換成時薪不見得低,更重要的是,你會感受到很強大的階級感,那些學歷低你2級以上的,很快就會來打探你的感情狀態。
不要在科技廠哀嘆找不到對象了,傳產裡面漂亮的很多,我只怕你對談談不起來而已,若只想談吃喝玩樂,你會很開心。遇過一堆阿姨問你單身沒,想不想認識她的女兒姪女外甥女?只要你表現優異,不是混吃等死,看來幾年後就可以當到主管。別問我為何沒有,因為我開口談的都是國際貿易跟國際政治,怎樣影響產業發展,或是奈米結構怎麼長會比較漂亮,人家介紹來的一聽就知道不同世界的人,不大會想談下一步。
我是很鼓勵多去看看啦,內插法永遠比外插法準一點,過去台灣階級固化太嚴重,才會產生各行各業的行規跟固定現象。你都大學畢業後去科技業,遇到都跟你一樣或更強的,當然覺得世界都一樣,在台北新竹想像代工廠工人怎樣過日子,自然會覺得黃白是真理。真的去多碰多看,了解其他階級的生活觀與價值觀,才會曉得內插法怎樣最貼近現實,用外插法都很容易歪到天邊去。一堆上大學後脫離原生家庭,每天在咖啡廳說說他出身下層所以超懂,我也是笑笑。
當然還是先聲明,現在狀況怎樣我不知道,至少10年前的機械代工跟化學代工業之類,情況是這樣。你怎樣利用所學,在那個行業發揮與幫助客戶,會比你想找一個完全吻合學校所學的來的快。
找不到伴別怪我騙你,不管去哪個行業,總是要跟他們混熟,學我整天講數學跟奈米結構,談社會政策法令的影響,不用多久就會被拱在外面。XD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程式亂寫也可以動,要怎麼寫的好或易於閱讀,就得花上一番功夫去學習寫作技巧。 這支影片會和你分享一些基本的知識點,實戰技巧基本上當代程式語言開發都能使用 不過每個時代會有不同的想法跟觀點,不同的團隊也會有不一樣的慣例,希望這次的內容能夠給你一些不一樣的想法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
參數科技薪水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唉~~ 台灣的戰後嬰兒潮 给的太少觀念又差資源一把抓
--
此產業卻是能夠當作一個縮影,映照出台灣某些產業之所以起,之所以落的原因。
--
1.科技研發基礎已經差太多,觀念差太多。老一輩觀念跟現代工業化觀念完全搭不起來。
荷蘭人努力以科學方式研究每一個細節,建立模型與參數資料,勇於面對錯誤,坦然接受
與改善,台灣還在靠經驗。光一個品管就天差地別了。但要作到品管,怎麼作,這也不是
看看就會的,要全面革新才能作到。
2.管理制度差太多,市場銷售概念差太多。台灣人十分缺乏現代工業化管理與現代市場行
銷概念。
3.人才與人才的培養。台灣沒有能與之競爭的人才,有人才也留不住。在荷蘭,農業公司
的研發與管理人員薪水比照科技業,他們自己就覺得自己是科技業,只是在種花而已。這
豈是台灣能夠想像的?沒有能與之競爭的人才能進行科技研發、施行管理與市場銷售與研
究,如何與荷蘭競爭?
4.民族性上,企業文化的靈魂差太多。我用兩個例子當對比:
荷蘭人在2009-2010年時,發現苗的供應量多出市場需求15%,這是因為2007年F公司組培
苗危機,各家公司紛紛增產之故,現在那些多出來的苗將投入市場。十大蘭花公司,簽下
減產協議,率先一起減產15%,自毀報銷種苗後。再以此召集其他次小的90家蘭花業者,
協議他們減產10%。荷蘭人簽約後確實落實,業者彼此監督。
無獨有偶,類似的故事,在2012年習大大上任後頒布禁奢令。中國內需市場一下從8000萬
左右狂跌到3500萬,每年的產出卻有6000萬苗。2013年春節後,一片慘然。某台商在該年
四月於上海召集幾乎中國全國的蝴蝶蘭業者,倡議大家聯合減產。
大家此起彼落地宣誓減產,我有幸與會見證此歷史大事,會場上慷慨激昂,彷彿人人為了
民族大義,國家榮景,甘願自毀財富,減產報國。「中國人大團結、中國人民站起來啦」
的口號與掌聲此起彼落地響起,讓我頓時有種中國人民真有十分情操的錯覺,好像刷新了
自己對新中國的認識。
沒想到,一年多後這批苗成為開花株出來,6000萬苗變成7500萬。這是何故?因為A家明
明自產250萬苗,宣誓自己今年800萬苗,自願減產一半,簽下產出400萬苗之故。B家300
萬,宣稱1000萬減產成400萬等等。反正大家都沒有統計與透明數據,你報多少便多少,
簽了大家氣氛熱烈,彼此開心。反正別家減產,自家不減,到時死道友不死貧道,不亦樂
乎。
中國人實在是聰明過分的民族,聰明到貧道全成了道友,一起手牽手入火涅槃。
參數科技薪水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程式亂寫也可以動,要怎麼寫的好或易於閱讀,就得花上一番功夫去學習寫作技巧。
這支影片會和你分享一些基本的知識點,實戰技巧基本上當代程式語言開發都能使用
不過每個時代會有不同的想法跟觀點,不同的團隊也會有不一樣的慣例,希望這次的內容能夠給你一些不一樣的想法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章節:
00:00 提升品質的影響
01:29 有意義的命名比簡寫更好
03:01 限制傳入參數數量
05:03 簡化條件表達式
06:37 變數定義範圍限制
08:28 一次只做一件事
10:35 Early return
━━━━━━━━━━━━━━━━
🎬 觀看我的生活廢片頻道: https://bit.ly/2Ldfp1B
⭐ instagram (生活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Facebook (資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Blog (技術筆記): https://blog.niclin.tw
⭐ Linkedin (個人履歷): 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bboyceo
⭐ Github: https://github.com/niclin
⭐ Podcast: https://anchor.fm/niclin
━━━━━━━━━━━━━━━━
✉️ 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前端 #後端 #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