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廚事的安定感 – 日本手工刀具+澳洲BigChop原木砧板|
✓ 下單網址:https://www.liqform.com/v/hhrenpc9
✓ 開團時間:7/14 (三) ~ 7/20 (二) 23:59
✓ 現貨+預購,限量開團
___
[12:20 更新]
目前已有多個款式售完,已經請廠商開放預購,
預購商品在訂購表單最底下。
含預購商品的訂單將於 8/6 開始出貨,
因為滿 2500 即免運,若是想先收到現貨可以考慮分開下單。
提醒:預購也是限量喔~
___
前兩天有發文比較詳細介紹了刀具與砧板,
(連結我放在留言裡)
今天直接先送上訂購連結給大家。
提醒: #訂購單底下有組合優惠,
請看完全部商品再下單~
因為它們都是職人與工匠一個個手工製作,
是急不來的耐心等待才等來這一團 ❤️
有幾個款式現貨數量不是很多,已經看好的朋友請先下單。
___
「Mujun_Misuzu日本手工廚刀」
日本廚刀是我一直以來的嚮往,
今年終於入手,使用和照顧好一陣子,
帶著我個人的使用好評和心得來分享。
#傳承三代目的職人手工製作
#承繼傳統的優雅美感同時與現代風格毫不違和
#高硬度同時抗腐蝕的刀刃
#實木漆柄好握好施力的穩定手握感
#鋒利刀刃切菜俐落又輕鬆
這次挑選的Mujun_Misuzu日本手工廚刀組合,
是挑選了日本刀匠老舖,職人以專業精神一把一把手工打造,
每一把都是美而實用的工藝傳承。
刀型俐落優雅不落老套,
是日本廚刀裡我很驚豔的款式。
日本廚刀的特色:纖薄鋒利。
一般我們市面常見、以不鏽鋼為主材質的刀款,
它們刀刃偏軟、容易鈍掉,很難長期保持鋒利;
這款手工刀具,將「不鏽鋼+高硬度碳鋼」結合取其優點,
硬度更高,刀刃更有保持纖薄鋒利的能力,
也提高耐用度。
刀柄使用實木(朴木)上天然漆,完全是日本傳統工法。
天然漆擁有防水抗菌的效用,能提高刀柄的耐用度;
其中三德刀與菜切刀、這兩把比較大的刀具,
它們的刀柄為「栗柄」造型,有止滑效果,手握感穩定。
這次的日本手工刀具組合,
提供三款家用實用的刀款,可單買也可以組合購買:
#Santoku三德刀
#刃長210mm栗柄
廚房裡必備的基本多用途刀款,肉類、蔬菜都適合。
這把三德刀的刀背不像一般三德刀的圓弧,
而是俐落的切角,十分好看;
刀鋒尖端可以處理小細節的劃切,近刀柄處的凹弧方便手握。
刀刃長度 210mm,
是我覺得家用最適合的刀長。
#Nakiri菜切刀
#刃長170mm栗柄
特別適合切各種蔬菜,
較硬的瓜果類,蘿蔔、馬鈴薯、黃瓜等等都很適合,
面積較大的豆腐也很好切 👍 切薄片也非常稱職。
如果你已經入手愛用的主廚刀或三德刀,
這把菜切會是很棒的廚房第二把刀的選擇。
#Petty水果小刀
#刃長105mm圓柄
外型就像是三德刀的迷你版,
造型一樣俐落優雅,刀柄則為圓柄。
切水果、切甜點等精巧的用途都很稱職,上桌也非常好看。
___
「澳洲BigChop手工原木砧板」
我一直以來只喜歡用木砧板。
因為特別喜歡下刀切東西的時候,
刀鋒碰到木砧板時、那一個穩穩接住的安定感,
好切好安全,也保護了我珍惜的刀。
這是我覺得塑膠砧板或其他材質砧板沒有的,
木砧板獨特的魅力。
使用快一年的澳洲 Big Chop 手工原木砧板,
是我近來砧板的理想型:
來源安心、落刀沈穩、容易整理、
還有入得了廚房也上得了餐桌的質感與顏值。
全部的取材製作都來自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島,
自然乾淨幾無污染的一塊淨土,
所以木板本身的潔淨質感可以保證。
然後再由經驗豐富的工匠,
選材、乾燥、分切、製作、打磨。
每一塊 Big Chop 的砧板都有不同的紋路組合,獨一無二。
在使用上,Big Chop 的原木砧板相當「穩定」。
首先因為本身有一定重量,不會因為下刀就不穩滑動,
這樣切食材的時候才能確保安全。
刀具下切到板面時,會有一個很好的平穩感,
還有帶一點彈性的手感,
不會因為木材太硬而打滑傷刀刃、也不因木質太軟而過分削切。
這次的原木砧板款式,
主要分成「厚款」與「薄款」。
厚款頗有重量,但就是擁有那份獨到的穩定;
幾個厚款砧板我都使用近一年,日日上工,特愛它們 ❤️
薄款則是輕巧美觀,作為起司切版、點心盤、托盤使用都很適合,
喜歡輕巧一點的切菜板也可以選它。
從廚房到餐桌,都少不了這些實用又好看的木砧板們啊。
厚款原木砧板:
#特文河長方板(長方形40*27*4cm)
#特文河正方板(正方形34*34*4cm)
#派曼河圓板(圓形32.5*4cm)
#三色原木砧板(25*23.5*3cm
薄款原木砧板:
#侯恩河長方原木砧板-褐色(33 x 22 x 2cm)
#侯恩松長方原木砧板-金黃白( 30 x 22 x 2cm)
#起司正方版 (正方形 21* 21*2cm )
#起司圓板 (圓型 28*2cm )
#起司長方板 (長方形 24*15*2cm)
#幾何切邊手工原木砧板 (32*26*2cm)
對了!還有一款 #手工原木法式麵包刀 會一起上架,
也是以Big Chop 精選的原木製作,
很獨特的弓絃造型,鋸齒狀的刀刃很好切,
另一半使用它,連冷凍的硬麵包都可以對付 XD
不過請注意這把麵包刀有方向性,只適合右手人使用喔。
#木砧板的開用儀式(必讀)
在收到木砧板後,使用前 #請先上油。
因為Big Chop 的原木砧板沒有任何的塗層,
原廠的建議在使用前先上幾道木質保養油打底,延長使用壽命。
收到後用乾布拍去表面灰塵,
然後用乾的軟布沾 #原木保養油 輕輕推上一層、晾著;
隔約 5 小時後再上第二次油,然後再隔 5 小時上第三道。
放置隔夜,就可以開始使用了 ❤️
如果沒有原木保養油,以橄欖油保養也可以喔。
關於其他刀具和砧板的清潔保養的方法,
我明天再來仔細分享~
(這一篇實在寫太長了啊啊啊... )
__
#有任何商品及付款出貨問題請洽客服
https://www.facebook.com/HYH-580354142656914/
#凱倫愛用品
#日日道具
#日本刀具與BigChop手工原木砧板(
厚朴效用 在 劉宗翰中醫小天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醫兒科用藥的特點
今天跟各位分享「我個人」對於中醫兒科用藥的一些心得(偏好)。
在當爸爸之前,舉例來說,我也認為,小孩如果出現風寒表實證,就開麻黃湯啊!書上不都這樣寫的嗎?
但後來在自己小孩(人體試驗)發現,現在大多數的孩子體質是偏燥的,吃了麻黃湯會有副作用!不理想!
所以修正再修正,然後漸漸趨近了以下的結論。這沒有標準答案,只是我在臨床上,為追求「醫、孩、親」三贏局面而做的調整。畢竟小孩肯吃藥,大人餵藥輕鬆,然後又能夠看到孩子進步,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理想?
A.黃芩取代黃連
黃連在什麼時候很好用?熱證腸胃炎,例如細菌病毒引起的吐、瀉。但是黃連太苦了,小孩只會翻臉。於是我都用黃芩(稍加大劑量)來取代黃連,實際上黃芩如果配合板藍根、生薑、紫蘇葉,在 #急性腸胃炎 的效果並不遜色喔!
B.款冬花取代紫菀
熟悉我的家長可能知道,不管是咽喉痰哽,咳嗽,#鼻涕倒流,我都會用款冬花。古書上,款冬、紫菀常常一起使用,但紫菀味道比較不好,所以原則上只用款冬花已足夠。
C.瓜蔞實取代大厚枳
瓜蔞實一般都是處理胸悶、胸痛、氣管痰多等呼吸系統症狀,但對於容易 #便秘,或者是一感冒就便秘的孩子,瓜蔞實的“潤腸軟便”效用也滿不錯的,可以部分取代傳統上使用的大黃、厚朴、枳實(大厚枳),大厚枳味道太苦了,孩子會翻臉。
所以我們至此已經發現幾個必須少用,或是「能不用就不用」的藥材:厚朴、枳實、大黃、黃連(太苦),生薑、乾薑、吳茱萸(太辛辣)。
D.皮膚問題,紫草非不得已再用。
小兒 #異位性皮膚炎,我一般用玉竹潤膚,黃芩抑制發炎,但一個對皮膚很有效的紫草,會不會使用呢?答案是,輕症不使用,較嚴重的狀況再少量使用。原因是紫草內服的味道實在很怪,但做成紫雲膏外用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E. 氣管和肺部的感染症,我喜歡用魚腥草,原因是味道比較甘甜,比較好吃(同樣是清熱解毒,金銀花太苦,容易腹瀉,白花蛇舌草稍微好一點)。即使在有喘症的時候,麻黃也幾乎不用,因為小孩吃了會有些high(興奮)。但是成方的小青龍湯,劑量調整較低,就不至於有這樣困擾。當然,臨床評估為了避免化熱(增加發炎機率),即使使用小青龍湯還是需要搭配其他藥材例如黃芩,或石膏,去做寒熱的平衡。
今天的內容供參考,如果您是小孩家長,那麼請不用想太多,小孩的生活作息、飲食宜忌,才是最關鍵該注意的。文章裡提到的被“取代”的藥材,也都是很好很有價值的藥材喔!調整處方選擇藥材就交給醫師來傷腦筋即可。
厚朴效用 在 劉宗翰中醫小天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兒科用藥特點
今天來跟各位分享「我個人」對於中醫兒科用藥的一些心得(偏好)。
事情是這樣的,我在當爸爸之前,舉例來說,也以為當小孩出現風寒表實證,就開麻黃湯給他吃啊!書上不都這樣寫的嗎?
但後來在自己小孩身上試驗之後,就發現,現在大多數的孩子體質是偏燥的,吃了麻黃湯會有副作用!不理想!
所以我一直修正再修正,然後漸漸趨近了以下的結論。這沒有標準答案,只是我在臨床上,為追求「醫、孩、親」三贏局面而做的調整。畢竟小孩肯吃藥,大人餵藥輕鬆,然後又能夠看到孩子進步,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理想?
A.黃芩取代黃連
黃連在什麼時候很好用?熱證腸胃炎,例如細菌病毒引起的吐、瀉。但是黃連太苦了,小孩只會翻臉😆。於是我都用黃芩(稍加大劑量)來取代黃連,實際上黃芩如果配合板藍根生薑紫蘇,在腸胃炎的效果並不遜色喔!
B.款冬花取代紫菀
熟悉我的家長可能知道,不管是咽喉痰哽,咳嗽,鼻涕倒流,我都會開款冬花。古書上,款冬紫菀常常一起使用,但紫菀味道比較不好,所以原則上只用款冬花已足夠。
C.瓜蔞實取代大厚枳
瓜蔞實一般都是處理胸悶胸痛氣管痰多等呼吸系統症狀,但對於容易便秘,或者是一感冒就便秘的孩子,瓜蔞實的“潤腸軟便”效用也滿不錯的,可以部分取代傳統上使用的大黃、厚朴、枳實(大厚枳),大厚枳味道太苦了,孩子又要翻臉😅。
所以我們至此已經發現幾個必須少用,或是「能不用就不用」的藥材:厚朴、枳實、大黃、黃連(太苦),生薑乾薑吳茱萸(太辛辣)。
D.皮膚問題,紫草非不得已再用
小兒異位性皮膚炎,我一定會用玉竹潤膚,黃芩抑制發炎,但一個對皮膚很有效的紫草,會不會使用呢?答案是,輕症不使用,較嚴重的狀況再少量使用。原因是紫草內服的氣味實在很怪,但做成紫雲膏外用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E. 氣管和肺部的感染症,我們會喜歡用魚腥草,原因是味道比較甘甜,比較好吃(同樣是清熱解毒,金銀花太苦,容易腹瀉,白花蛇舌草稍微好一點,但還是偏苦)。即使在有喘症的時候,麻黃也幾乎不用,因為小孩吃了會有些high(興奮)。但是成方的小青龍湯,劑量開少少的,就不至於有這樣困擾,當然,臨床評估為了避免化熱(增加發炎機率),即使開小青龍湯還是需要搭配其他藥材例如黃芩,例如石膏,去做寒熱的平衡。
今天的內容,如果您是中醫藥相關專業人員,歡迎留言交流喔!如果您是小孩家長,那麼請不用想太多,小孩的生活作息、飲食宜忌,才是最關鍵該注意的。文章裡提到被“取代”的藥材,也都是很好的藥材喔!調整處方選擇藥材就交給醫師來傷腦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