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在一個救世主來到沙漠星球的冒險故事下方,其實潛藏著好幾個層次,而你要用哪一個層次去讀《#沙丘》都可以。最明顯的一層是生態學,不過也有政治、宗教、哲學、歷史、人類演化,甚至是詩的層面。《沙丘》就像是由文字、聲音和影像共同織成的絢麗掛毯。」
⠀⠀⠀⠀⠀
—— 作家 Brian Herbert,Frank Herbert 之子
⠀⠀⠀⠀⠀
⠀⠀⠀⠀⠀
朋友不用問都知曉我最近忙著讀什麼,從拿到實書那一天算起,花了十一天左右,將《沙丘》首部曲的原著小說順利完食,雖然稱不上心無旁鶩廢寢忘食,卻也幾乎是一有閒暇便埋首書中。此本著作乍看之下為名符其實的磚塊書,但認真讀起來並不覺得漫長、艱澀或難以吸收,敘事流暢完整,劇情高潮迭起,富含古典文學之美感,亦營造出科幻時空的獨特魅力。
⠀⠀⠀⠀⠀
強烈建議觀賞完電影的人都一起來閱讀小說,深入認識這個龐大完整的沙丘世界。因為保羅亞崔迪不若佛羅多巴金斯、哈利波特,對這個世界並非全然一無所知,縱然他同等以外來者身份從卡樂丹來到厄拉科斯如此一個沙漠星球,但諸如「屏蔽場」、「尋獵鏢」、「晶算師」、「宇航工會」、「貝尼潔瑟睿德姊妹會」對他而言卻是再自然不過的存在,因此讀者也好、觀眾也罷,在進入如此未來時空的過程會多了些門檻。
⠀⠀⠀⠀⠀
而這也是《沙丘》小說最厲害之處,即使創造了眼花撩亂的新名詞、琳瑯滿目的種族與文化,這個故事依然脫離不了人與人類社會。換言之,作者的想像宇宙是以我們的共同歷史作為根基。
⠀⠀⠀⠀⠀
「《沙丘》系列的一頁頁文字間夾著一層層法蘭克赫伯特的生命經驗,並混入他的研究,蹦出各種不拘一格的迷人概念。其一便是, 『沙丘』的宇宙是靈性的熔爐,在那遙遠的未來中,宗教信仰融合成耐人尋問的各種形式。眼尖的讀者會認出佛教、蘇非主義及其他伊斯蘭信仰系統、天主教、基督新教、猶太教和印度教。」
⠀⠀⠀⠀⠀
虎父無犬子,同樣步上作家之路的布萊恩赫伯特,以其兒子身份親筆寫下的跋收錄在書末,是讀完全書後進一步理解沙丘背後的世界最直接的方式。原來潔西嘉亞崔迪是源自於法蘭克赫伯特的妻子,布萊恩的成長記憶中,爸爸時常戲稱媽媽為女巫,還是白女巫,亦即善良的女巫,媽媽也有著莊嚴溫和的性格。而貝尼潔瑟睿德,則是法蘭克赫伯特幼時被家中長輩們強迫信仰天主教,偏偏他抵死不從,因此誕生了宣稱自己不信奉任何宗教卻追求靈性的組織。
⠀⠀⠀⠀⠀
最重要的,亞崔迪家族 Atreides 的原型,正象徵著希臘神話中的 Atreus 家族,譯作阿特柔斯或阿垂阿斯,麥錫尼王國的統治者,最常被提及的國王是阿伽門農 Agamemnon 與弟弟墨涅拉俄斯 Menelaus,近幾年作品如尤格藍西莫的電影《聖鹿之死》、柯姆托賓的小說《阿垂阿斯家族》都以此家族充滿悲劇性的缺陷與詛咒為藍本,阿伽門農死於其妻呂泰涅斯特拉之手(呂泰涅斯特拉也為喬治馬丁《權力遊戲》瑟曦的人物原型),更預言著亞崔迪家族烏雲籠罩的未來,包括與哈肯能家族之間的人倫悲劇以及恩怨情仇。
⠀⠀⠀⠀⠀
布萊恩赫伯特形容,《沙丘》是將耳熟能詳的神話揉合後的現代作品,香料代表有限的石油資源;厄拉科斯的沙漠就等同於地球的百分之七十的海洋,種種生命誕生於此;弗瑞曼人也近似於原住民、遊牧民族、印地安人,或遭到迫害的猶太人,等待救世主帶領他們前往流著奶與蜜的應許之地。他父親將畢生所學之知識、稀有經驗傾注於此,再次點出生態是「理解後果的科學」,用整部心血結晶包裝一個警醒世人的理念:
⠀⠀⠀⠀⠀
「西方人不是與環境和諧共處,而是強迫環境接受人類的所作所為。」
⠀⠀⠀⠀⠀
⠀⠀⠀⠀⠀
⠀⠀⠀⠀⠀
上方海報:美麗華影城粉絲團
下方海報:華納兄弟台灣
原著小說: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
同時也有3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印度神遊-合輯—恒河旁死亡酒店 賤民火葬工人日薪不到$100 台女生獨闖印度做記者迷上善與惡 玩命實試噴火檳榔掃5大街頭小食 擁有5,000年歷史的印度聖城瓦拉納西(Varanasi),相傳濕婆神用頭髮平定了水災,形成了今天的恒河。印度有超過80%人口信奉印度教,一生人希望有一次機會親身到恒河淋浴...
印度教台灣 在 謝智謀-小謀老師 Chihmou Hsie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Covid-19疫情之下,繼上次募代餐之後,我們再一次需要你/妳的支持!📌
其實早已忘了上次自由地移動是什麼時候?自從2020年起我們開始沒辦法自由的遠行、沒辦法活絡地四處走動、隨心所欲地進到商店、甚至沒辦法看見彼此的全貌...
#一場疫情之下我們的世界失去了秩序
不只台灣,這段期間與我們關係深厚的尼泊爾夥伴WSDO也在辛苦的支撐著,WSDO的夥伴對我們說:尼泊爾很慘,沒有觀光客就沒有收入,國外訂單也陸續取消,封城來來回回多少次自己都算不清了,工作坊開了又關、關了又開,只能趁著短短的時間內趕緊完成零零散散的訂單,但這些完全沒辦法供給婦女們的家庭與生活。
聽得出萬般無奈,原本生活就艱辛的尼泊爾媽媽們在此時更是雪上加霜...
#ASHA決定在此時大量向WSDO訂貨給予支持
#送一份溫暖給遠方的家人
雖說在台灣的我們也面臨疫情影響的困境,在先前的三級緊戒之下,合作商家紛紛暫停營業、文創市集也全面停擺,#但我們沒有因此而停下腳步。
回歸最原始的初心,我們所關心海外夥伴不只是夥伴而已、更是過去一起努力、陪伴彼此成長的家人。
#更多迫在眉睫的需要顯露
我們長期所支持的尼泊爾、泰北、印度的學校及教育中心也在此次疫情中重挫,各國開始在封城與解封中遊移,這段期間我們依據遠方所提出的幫助請求開展了計畫:
📍跟進印度教會,在台發起了「食物銀行急難救助計畫」,幫助印度貧民窟家庭能有食物與生活用品能度過疫情危機。
📍尼泊爾、印度、泰北的教育工作也停擺,#但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學校老師們初期開始製作教育學習包,透過家庭探訪走遍每個學生的家中,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後來疫情更嚴重時,更利用視訊的方或持續關心學生狀況。
#我們需要你一起加入回到初心計畫
現在,我們秉持著ASHA的初衷「為生命帶來希望」,開啟了「回到初心」計畫,透過「天然染系列」的包,帶你回到8年前ASHA成立之初的故事、一起分享給你尼泊爾媽媽們獨一無二的製作過程、邀請你和你身邊的朋友們,一起用行動來支持「回到初心天然染計畫」,#同時也讓世界的角落知道自己沒有被遺忘!
✨回到初心.天然染計畫✨一樣的初心,不一樣的感動
👉ASHA天然染介紹:https://reurl.cc/pxgZer
👉點我看更多天然染包包:https://reurl.cc/kLZqKq
#ASHA為生命帶來希望
#ASHA初心計畫
#尼泊爾
#天然染
印度教台灣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透過民族誌資料可以發現,「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其實都是世界上可以看見的婚配制度。今日,許多「國家」雖然都認可「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但「一妻多夫」其實相當罕見,少被國家所認同。
這篇來自BBC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南非正在發展的「一妻多夫」合法化運動,以及這所帶來的更方爭議。這也帶我們進一步思考台灣在婚配議題上是否存在著討論變動的空間,如何才能更加尊重不同的文化觀念?
————————————
性別維權活動人士目前正在發起讓一妻多夫制在南非合法化,作為平等和選擇的權利,因為當地法律目前允許一個男性有多於一個妻子。
政府已將相關提案公布,向公眾諮詢,政府正在啟動自1994年結束白人少數統治以來最大的一場婚姻法修改。
文件提案還包括給穆斯林、印度教、猶太教和拉斯塔法裏亞教的婚姻以法律認可的地位,這些宗教的婚姻目前在該不被承認。
穆沃姆比表示,該提案「像應驗的祈禱」,而圍繞一妻多夫所提出的質疑是根源於父權制。
柯利斯·馬喬科教授(Professor Collis Machoko)是一妻多夫議題領域當中一個著名的學者,他也看到了類似的跡象。「隨著基督教和殖民統治到來,女性的角色被削弱了。她們不再得到平等,婚姻成為其中一種用來建立等級制度的工具。」
他說,一妻多夫曾經在肯尼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尼日利亞實行,加蓬仍然在實行,那裏的
法律允許這樣做。
「孩子的問題很容易解決。在某一重關係當中出生的孩子就是那個家庭的孩子,」他說。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8583700
印度教台灣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印度神遊-合輯—恒河旁死亡酒店 賤民火葬工人日薪不到$100 台女生獨闖印度做記者迷上善與惡 玩命實試噴火檳榔掃5大街頭小食
擁有5,000年歷史的印度聖城瓦拉納西(Varanasi),相傳濕婆神用頭髮平定了水災,形成了今天的恒河。印度有超過80%人口信奉印度教,一生人希望有一次機會親身到恒河淋浴,用河水洗脫罪孽。不論任何「種姓」(社會階層制度)的人,死後的遺願都是通過火葬把骨灰灑落恒河,避免輪迴。對於印度教徒來說恒河是可以飲用的聖水,不論日常生活以及死亡都與恒河息息相關。
「大部份沒有來過印度的人,通常對印度最直接的判斷就是千萬不要到訪,因為印度是一個很危險的國家。」28歲來自台灣的女生尤芷薇,擔任鳳凰衛視駐印度記者接近六年,每天生活在新德里的霧霾下,遊走政客之間,穿梭雜亂無章的街道進行採訪與報道。
對於印度街頭小食,很多人也擔心衞生問題,耍手擰頭。記者找來居住印度逾六年的台灣女生尤芷薇(花名印度尤),試食五種特色的街頭小食,希望事後不會出現肚痛的情況。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印度 #恒河 #台灣 #印度教 #街頭小食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印度教台灣 在 阿湯趣歷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印度教台灣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