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食隨筆》
落地玻璃外是一整片的老榕樹,樹幹盤根錯節,樹鬚飄搖晃蕩,些許的綠點綴了視野,我坐在餐桌前,聽著廚房傳來的聲響,享受以香氣做前奏的樂章,同時戴上耳機,在手機上點開路易·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演奏的美好世界(What a wonderful world )。這位爵士樂高手在1922年加入了「黑人後裔爵士樂隊」,自此之後改變了爵士樂的世界,同時在這一年,一位文學家在台灣誕生了,他叫陳千武,出生時是日本人,成年後是中華民國人,遊走於中文和日文的價值觀中,將困惑與矛盾化為文字詩句,詮釋了生活,展望了未來,構建出台灣文學的美好世界。
此時此刻,我坐在「臺中文學館」中的「櫟舍文學餐廳」,這是1932 年完工的日本警察宿舍,2009 年登錄歷史建築,隔年進行古蹟修繕重整,接著以文學之名重新開張,將陸續用餐點介紹台灣的文學家,等等即將上桌的餐點,稱為陳千武套餐,這是我近年參與的計畫之一,透過食材和味道背後的文化意象,隱喻文學家的生平過往。
餐點如何表現文學家?我會輕聲說,要靠想像力,這是最美好的方式。
譬如以一碗薑黃飯,隱喻陳千武曾經經歷的太平洋戰火經驗。當時他以台灣志願兵身分入伍,被派調到南洋作戰,歷經生命和死亡的洗禮,成為往後創作的關鍵命題之一,薑黃是台灣在清朝時就開始外銷的食材,也是印尼女人生產、孕育必吃的烹調香料,因此用「薑黃飯」作為連結台灣和南洋的引子,點出陳千武作品中對於生死和身分認同的喃喃叩問,也以薑黃鮮明燦爛的顏色和香氣,表現出他無法被人群埋沒的鮮明個性。
主菜選用義大利肉捲 Braciole 的做法,這道菜餚的重點在於綑綁肉片的技巧,隱喻陳千武創作時受到的制約,同時以本土內餡梅干菜與溏心蛋,傳達陳千武這「跨越語言的一代」,梅乾菜是鄉味也是時間的味道,代表著陳千武的文字影響力,溏心蛋代表了烹飪的火候和明亮的意象,象徵陳千武的字詞運用與隱含的正向希望。這創意創菜餚需要既蒸再煎,手續繁複別有風味,詮釋著陳千武面對戰後轉換的煎熬時,選擇改造中文成獨樹一格的樣子:「讓語言來找我們!」,而我們用滋味來認識陳千武。
配餐的漬物是韓式泡菜和鳳梨,醃漬代表著食物突破時間保存的限制,不同國籍的醃漬菜餚,象徵著陳千武創立的《笠詩社》突破戒嚴的封閉環境,將台灣現代詩頻頻送往日本及韓國等國家,現在政府積極推動的台灣國際化,在那些年那些日子中,陳千武已經用文字做到了。
餐後附上一碗紅豆湯,這其實沒有太多明示隱喻,這是陳千武最喜歡的一項甜點,用這位作家的愛好作為結尾,我認為是美好的句點。
在想像之中解讀,讓餐點不只是餐點,而是有著多層的意象,我這麼覺得,當我們願意在吃飯時,多花一點心思,閱讀文字時,也能多付出一分思緒,文字一如食物,可以食用實用,也可以吃巧思巧。
想到此時,餐點已然上桌,耳中的歌曲也到了尾聲。
I hear babies cry, I watch them grow
They'll learn much more than I'll never know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美好的世界,就在此時,舉筷開動。
地址: 403台中市西區自立街6號
開放時間:
電話: 04 3704 6848
週日、週二到週四 10:00-18:00
週五、週六 10:00-21:00
周一公休
餐廳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Rekisha06/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