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BO《切爾諾貝爾》戲服公司工場臨時改為製造口罩助抗疫 】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快將三個月,全球確診個案已突破140萬宗。截止周二(7/4),確診人數最多的美國和西班牙,分別有超過40萬人及14.6萬人染病,荷李活製作完全暫停,而曾經為HBO神劇《切爾諾貝爾:傷心的兒童》(Chernobyl)和占士邦電影系列製作戲服、總部位於西班牙馬德里的服裝公司Peris Costumes,其行政總裁Javier Toldeo日前在官網發表公開信,開首第一句便說:「我們如活在一個真實比虛構故事更可怕的惡夢裏!(We are living a nightmare in which reality overcomes fiction. )」之後宣布公司位於馬德里以及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工場,會臨時改為製作口罩、防護長袍及頭罩等,並會捐給前線醫護、醫院、社區會堂、社會服務機構和警察宿舍,亦會派發給有需要長者。(詳見:https://bit.ly/2UTFSTS)
Javier承認,面對嚴峻疫情,「此舉只是杯水車薪(Just a drop in the ocean),但已經幫到很多人。」Javier又在公開信中呼籲,有意一同抗疫的不同單位能夠主動聯絡,他們會樂意提供製作方式、布料和各種有用物資。不過,Peris Costumes和Javier本人的公開信中,沒有提供更多參考資料,指出由他們生產的防護衣物,是否符合國際認證標準。
由HBO和英國天空廣播(Sky UK)聯合製作的《切爾諾貝爾:傷心的兒童》,Craig Mazin負責編劇、Johan Renck執導,2019年5月上架,將1986年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爆炸事故發生之後的人和事,分開5集重現觀眾眼前,此劇在多個地方取景,而且集中在立陶宛,包括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東部城市維薩吉納斯(Visaginas),以及伊格納利納核電廠(Ignalina Nuclear Power Plant)取景,拍攝期長達4個月,由於故事真實還原30年前的歷史,帶出極權統治下普羅百姓從來都是統治者棋子的訊息,配合大量充滿警世意味的對白,播出後大受歡迎,並於年初舉行的「第77屆金球獎」(77th Golden Globe Awards)勇奪迷你劇組最佳劇集和最佳男配角兩項大獎(https://bit.ly/2UW24Nm)。現時觀眾可以在HBO GO或者透過now e串流服務點播此劇。
(09042020)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美劇 #HBO #切爾諾貝爾傷心的兒童 #切爾諾貝爾 #chernobyl 美劇狂人 TV Drama Queen 美劇咁樣睇 黑咖啡聊美劇 #新冠肺炎 Brian 陳安立 HBO Asia Now E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占 士 邦電影系列 在 Tiny 微影 香港玩具及模型品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chuco 1/64 Citroen 2 CV, "007" Yellow
有歷練的朋友可能有睇過1981年占士邦電影系列的《鐵金剛勇破海龍幫》(James Bond: For Your Eyes Only)~
戲中占士邦駕駛的就是Citroen出廠的黃色2CV,前門印有「007」及假的子彈洞。
如對這款Schuco推出的合金車仔有興趣,歡迎到店查看
*每間店只有少量現貨,售完即止...
See More
占 士 邦電影系列 在 游大東【鴻鵠志-影視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第廿八回/《鱷魚淚》的歷史角色 】
【《鱷魚淚》首播40周年 】
40年前的今天,亦即是1978年4月23日,乃香港電視史上極重要一天 —— 長達89集的《鱷魚淚》於晚上9時,在麗的一台(又稱中文台)首播。
時間回到較早時間,1978年年初,廣播道五台山上是如此局勢,無綫繼續擔任長勝將軍的角色,佳視亦開始變天,周梁淑怡獲高薪挖角,連帶幾位部屬 —— 葉潔馨、劉天賜、盧國沾、林旭華、石少鳴齊齊過檔,策劃現在看來是「迴光反照」的「七月攻勢」,後來因佳視財困,他們被迫集體辭職,是為「佳視六君子」,亦間接令佳視倒閉。
反觀麗的電視,無論資源、話題都比不上別的兩家(佳視1976年推出《射鵰英雄傳》後觀眾遞增),「弱台」形象濃烈,畢竟有人鬧都好過「靜蠅蠅」,而自從《狂潮》(1976)及《家變》(1977)播出後,「翡翠劇場」時段(1900-2000)收視穩如泰山,慣性收視漸成形,反觀麗的仍然沒有一套自製長劇掀起話題,那怕當時總經理黃錫照大膽起用麥當雄、蕭若元、徐小明等新人構思劇本,1977年,麗的劇集質素改善,《十大奇案》、《大家姐與大狂魔》、《大丈夫》幾套話題作接續推出,惟皆屬單元或短篇劇類形,雖有口碑,無法凝聚Audience Loyalty。
同年推出兩套中長篇劇:《電視人》(李司棋極少數在麗的演出的劇集)及《追族》(除夕首播兩小時,後來安排周一至五晚播出,陳韻文編劇、馮寶寶主演、張國榮唱主題曲),大膽地放在晚上7點與無綫打對台,奈何「翡翠劇場」根底厚,那怕《大亨》劇本評價一般(李司棋拍《電視人》中途回巢參演),亦能夠令麗的兩套製作成為「炮灰」。
《追族》播畢後,由《鱷魚淚》接擋,這是蕭若元由新聞部過檔戲劇組後,主導創作的第三套劇集。看看首播當天,麗的在報章刊登的廣告,底部的文案寫明:「播映時間:逢星期日至星期四晚上九時至十時」。奇怪,為何不是周一至周五,而是周日至周四?原來當年周五晚21:00檔期是用來放映電影,名為「麗的大電影」時段,專門放映二輪受歡迎的外語電影,比如占士邦電影系列,就算翡翠台有《歡樂今宵》,麗的依然能取得不錯的收視,加上周日放映港劇,40年前也是少見,以市場策略考量,就是帶動話題。
記得蕭若元曾說過,《鱷魚淚》的創作靈感源自其經歷,而他當年亦有粉墨登場,客串律師一角。整套劇是講述大專畢業的年青記者呂文駿(潘志文飾),抱有理想,憑其才智和耿直性格,於職場嶄露頭角,惟現實就是現實,咩都講錢,在感情上,由於物質條件比下去,女朋友與他分手,而文駿發覺自己就算滿腔理想,在成績為本的資本主義社會裏仍然處處碰壁,無論多賣力,結果卻落得被出版社投閒置散的下場,於是他決定化身2.0暗黑版,為求上位,不擇手段!
呂文駿與富商黃德(王偉飾)合作開報館,後來卻用計迫使黃德退股。而文駿又與名媛孟嫣紅(陳曼娜飾)發生關係向上爬,結果求仁得仁,扶搖直上,終於「事業有成」,走進上流社會,然而這段時間,他眾叛親離,恰如《一生何求》歌詞那樣:「沒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夜闌人靜時,這條「鱷魚」獨自流淚,這設定頗有《教父續集》(The Godfather Part II/1974)最後一幕阿爾柏仙奴殺掉胞兄後獨坐沉思的意境,正好呼應當年香港經濟勃興,商場險惡,令觀眾容易有共鳴。
當然,主題曲也幫助不少,黃霑罕有作曲兼作詞,由20歲未到的EMI新人袁麗嫦演繹,播足大半年,結果紅歌又紅人,並一舉摘下「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歌曲獎第十位(得票2565票),可見當時《鱷魚淚》有多厲害。
為何我說1978年4月23日重要?因為這是麗的黃金時代之開端,那天播種,兩年後《大地恩情》逼令無綫腰斬收視高達46點的《輪流傳》,終於修成正果。小弟2015年於《明報》曾撰寫專題報道,並有幸採訪蕭若元,他細心向我解釋這個「兩年搶收視計劃」:
//「我覺得安慰的是,現在去到58年(訪問時亞視有58年歷史)ending,任何日子,用幾分鐘講麗的和亞視的歷史時,都是剪輯《天蠶變》和《大地恩情》的片段出來,即係58年跑第一,哈哈哈!」
事隔卅多年,細聽蕭若元分享,才明白麗的那場勝仗,原來經過長達兩年的精密部署。
故事要由1978年4月說起,當年麗的推出長篇劇《鱷魚淚》,每晚9時播出,明顯針對漸露疲態的《歡樂今宵》,「綜藝節目從來沒有Audience Loyalty(咁咪即係要TAG ViuTV ??)劇集一定會贏,《鱷》之後有《變色龍》和《奇女子》,守住9至10時段。」
翻開當時節目表,翡翠台晚上7至8時是「翡翠劇場」時段,是最難攻破的,8至9播放一小時或半小時的單元劇或搞笑節目,為最弱一環,1979年7月,麗的派出蕭若元有份創作的《天蠶變》上陣,推前戰線,「當時蕭笙過了麗的,他懂得拍長篇武俠劇,但無綫已派人買了金庸和古龍小說的全部製作權,於是我創作《天》,靈感來自司馬翎的《劍神傳》。」
結果播出後收視即見效,無綫開拍《楚留香》救亡,一線劇變兩線劇,需要大量生產劇集充塞播放時間,港劇發展的命運從此扭轉。及至千禧年後,質素每况愈下。//
很多人問,今天港劇為何衰亡,政府助長一台獨大,無綫不思進取,當然是主因,但只要細讀一下歷史源流,就會發現《鱷魚淚》的高收視,其實在往後港劇發展史(麗的《大地恩情》「擊敗」《輪流傳》,至往後無綫推三套劇塞爆黃金時段,引致後來港劇質素下滑)上亦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因為如果《鱷》敗,麗的三雄未必有雄心壯志繼續鬥下去,就未必有然後的故事發展了,然而甲之熊掌,乙之砒霜,麗的這場勝仗,令香港電視市場帶來的遺害可不少。
(23042018)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麗的電視 #鱷魚淚 #蕭若元 #麥當雄 #港劇 #電視史話 昔日香港 香港今昔 光與影的集體回憶 快樂的 思想。隨筆 明周文化 MP Weekly 明周娛樂 MP Weekly 在香港 ‧ 過首爾時間 01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