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一)
在去年底的時候團購阿柳的料理盆大家還記得嗎?
因為時值年底忙碌異常,
很多朋友錯過了這團,
所以特別跟廠商商量近期內再開一團,因此有了這個調理盆的補貨團。
我很喜歡的怡蘭老師在多年前的採訪中也提過她本身就是柳宗理鍋具/餐具的愛用者,每天都會跟柳宗理作品發生關係(笑)^^
#形隨機能生 ,所有的造型都應該從需求跟機能而來,而柳宗理就完完全全符合這點!
在專訪中也提到,對於烹飪新手,怡蘭老師會推薦他們使用哪件柳宗理的作品呢?
答案就是 "不鏽鋼系列" ,像是不鏽鋼鍋具(蘇菲本身也很喜歡),還有 #不鏽鋼調理盆。
不但順手好用而且好清理。
至於料理進階者,怡蘭老師會推薦南部鐵器,蘇菲自己也很想挑戰呢!
推薦給所有的烹飪新手以及還沒擁有順手好用調理盆的朋友^^
<參考至2015-07-15 MOT TIMES明日誌>
= = = = = = 以下節錄首團的商品介紹 = = = = = =
只有調理盆。
單柄鍋,調理夾,勺子等,蘇菲覺得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所以不用我再特別推薦(柳宗理的好用是有口皆碑的)。
但是調理盆還有濾盆,我覺得超好用可是很容易被遺忘,是屬於被遺忘的美景這塊。
柳宗理,世界級的日本工藝大師,堅持從使用與需求中出發。
以"手"進行設計,自然形體與用途結合,在渾然天成中凸顯使用機能,並透過實際使用徹底驗證設計的巧思。
廚房用品全系列更是獲得日本工業設計界最高榮譽"Good Design大賞"。
⭕️ 這系列調理盆有以下特點
◐ 日本製
◐ 18-8不鏽鋼(304)材質
◐ 髮絲紋拋光打磨(不易殘留使用痕跡)
◐ 整片不鏽鋼材壓製而成,無接縫設計,清潔方便使用安心。
◐ 非等壁結構無死角設計,打發更方便 ( 非等壁結構即盆身壁最薄並漸漸向盆口與盆底增加厚度,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調理盆的自身重量,而且剛性更強)
◐ 外型簡潔好看,除了當備料盆以外,也很適合整盆端上桌^^
調理盆共有五種尺寸,
分別是13 / 16 / 19 / 23 / 27 公分,
各有相對應的不鏽鋼濾盆(13公分除外)
蘇菲自己是使用19公分的濾盆+調理盆,
在料理的時候這個大小很適合,
洗點水果什麼的也很剛好,
但是如果要拿來洗菜或是較大型蔬果,
這個尺寸就稍嫌小了一點,
23 或 27公分較為恰當。
相較於調理盆,可能會有朋友覺得濾盆不用買到柳宗理。
事實上蘇菲家除了這個濾盆以外也使用栗原晴美以及京都辻金網的濾網。
該怎麼說呢?
這樣講好了,濾盆算是硬網(手指無法按壓下去),濾網算是軟網(手指可以按壓下去),軟網在清洗的時候很方便,不容易有刮手的情形,但是濾盆不一樣,做工細不細好不好,洗了就知道。做工不好的濾盆,不但容易卡食物,在清洗的時候很容易卡到海綿而且會刮手。
好的東西可以用很久,這是蘇菲一直以來的觀念,如果預算可行的話,在購買調理盆的同時也可以將濾盆一起帶回家,用過就知道阿柳的好喔!!
這次廠商有提供一個滿額贈,
贈品是我們上星期才結束團購的匠玉子燒鐵鍋S,
想要得到這支好用鍋的朋友可以自己揪親友合併下單喲!
祝大家週一愉快^^
📌團購時間 02/17-02/21 23:59
📌團購表單 https://gbf.tw/buyu3
= = = = = = = = = = = = = = = = = =
★Follow my Instagrams → https://www.instagram.com/umimama_sofia/
🎬 蘇菲的日常生活選物社(招生中)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sofia.lifestyle
#舒適生活就是不斷的調整調整到最適合當下的樣子 #幕らしの道具 #柳宗理 #料理道具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
南藝大合併 在 方翊菲 Fangf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一次感受到栢優座魅力震撼時,是2013年的《獨、角、戲-吉嶽切》,當時就立刻被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中西劇場遊走碰撞,宇宙爆炸無敵有才華的許老闆收服了。(咦 竟然告白了)
後來,沒想到我也成為了栢優座的演員。
從《獨、角、戲-吉嶽切》的前台到《後台真煩看》的字幕,再到《惡虎青年Z》正式開始參與演出栢優座的戲,每一次都為老闆劇本內要傳達的訊息以及同時兼顧舞台上戲曲表演藝術的賞玩性深深折服,真的是咫尺方圓地,道盡古今千古中外事,劇本上,打破線性敘事以及統一時空的傳統戲曲結構,表演上,每每在排練場看許老闆手到捻來般的把戲曲程式內化到戲劇裡都會被帥哭,這樣內外兼具的創作形式,讓南島系列作品每次都開出不一樣的火花。
謝謝相遇、相知、相惜
我愛栢優座
歡迎來感受栢優宇宙的魅力
也來看方方演出啊啊啊啊啊
栢優座-《大年初一前晚的那頓飯》
5/31-6/2購票🔗https://ppt.cc/fyUpbx
#栢優座
#大年初一前晚的那頓飯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這才是真正的招牌長文
#栢優宇宙在創什麼作
我與栢優座-我們
第12年來第一次進劇院
第20號作品
第一次進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我們在同期的藝術創作者中,進度算很落後的。
我們在生存與創作探索中試圖找到平衡、找到我們想說故事的方式。
或許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是真正進度快的,雖然不討喜,雖然可能很難懂。
關於生存與創作探索,我想另外寫一篇關於今年沒有入選傑出團隊的心情。
本篇,我想說說關於「栢優宇宙」的創作階段。
第一階段:舊典新詮。
「漫遊咫尺方圓地,道盡古今中外事。」
從創團首演「孫悟空大戰鐵扇公主」到科技京劇到「孫悟空勇闖水晶龍宮。」還有這種大大小小的京劇混相聲、京劇混現代戲、京劇混推廣講座等等。
基本就是京劇,只是加上了些新東西,新想法。
那個時代的關鍵字是「跨界」
那個時候我們票房不錯👍
兒童京劇嘛,賣一個小朋友多賣一張家長。京劇是我們主要的形式,觀眾TA也很清楚,就是京劇觀眾。
創作面向:京劇演出。
觀眾:京劇觀眾。
京劇是主演藝術:我們團的角兒只有黃宇琳。
那時
許栢昂是導演,不,準確的說是劇本編修與主排。
老王辰驊開始開啟了栢優私塾學習京劇。
官官還在讀高中,剛在屏風表演班的舞臺上,看見京戲啟示錄中飾演小猴的我。兩年後,他才出現在「水滸。誰唬」的製作中
24歲的我,在京劇舞臺上最紅的時候,國光劇團大概還沒成立,是國光藝校還在國防部的時期,作為桐春老師與富椿老師的愛徒,學了很多戲,也主演了很多戲,學校公演華視還來轉播。但這一切隨著兩校合併老師退休,畫上了休止符,一直到了畢業考上了臺藝大、組織了栢優座。多數人認為已經改行的許栢昂,何德何能的要做齊天大聖,跟天庭分庭抗禮。更何況,那個當年,我在台北新劇團做兼職,成立自己的劇團,除了被當成異類、吃裡扒外之外,是沒有現在鼓勵青年表演者創作的氛圍的。
從黃宇琳開始,到今日的最狂武旦楊瑞宇;冠東、挺芳、育志、鈞威、鈞晟、子敏、柏澄、季柔、詠增、慎行、家男、潔渝…等新一代現在開始嶄露頭角的臺灣京劇好角色們,都曾經在栢優座的舞台上和我們一起翻翻打打,唱唱跳跳。
但這些好角兒是臺灣京劇的下一代。京劇觀眾是大家的京劇觀眾。
一個圈子一池水,不由得多一個人取一瓢飲,畢竟也只有弱水三千。京劇觀眾,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不由他人置箸。
我也知道,在製作京劇的條件下,那時在臺灣我們做不過任何團。我開始思考一件事,如何做出「品牌特色與市場區隔。」
我們能做什麼,是其他人做不了的節目?
想不到,我沒那麼快想到,我只記得有一次,我要商借服裝演戲,遲遲得不到回應,在我的住所,我著急大聲說著:「借不到我就脫光演,反正脫光演京劇應該也滿好看的。」說也奇怪,記得已故的老校長說過:「國家劇團應該是一片沃土,讓臺灣所有的戲曲團,可以在上面開枝散葉。」看著他我彷彿看見了「嫁衣神功」的燕南天。
不過我們大概是西瓜吧,是種在沙地的。
第一階段走不通了,因為想脫光演的關係。出現了新的關鍵字:「實驗」
進入第二階段:「非線性敘事與切系列」
變成了「漫遊咫尺方圓地,道盡悲歡離合事。」
從「獨、角、戲-吉嶽切」、「逝父師-希矣切」「狹義驚懼」「後臺真煩-看」
我們發現了京劇演出的四大慣例「線性敘事、程式化表演、大團圓結局、時代統一性。」大家幾乎都不脫這個框架,欣逢這個世紀的戲曲小劇場實驗崛起,分別在「大稻埕青藝節」、以及「小劇場大夢想」。那就來試試,都不要這樣演好了。試著取代成「非線性敘事、創造新程式、開放式結局、架空世界的時空。」
這個階段的一開始,很艱難,兩個「切」在木柵的演藝中心,校內劇場鏡框式的舞臺,我們把大幕放下來,觀眾席搭在舞臺上,可以隨心所欲的開單面、三面、雙面的舞臺。獲得的養分很多,但我們賣的很差。五場演出,我們總共賣了一百多張。
得到朋友送我一句話:「京劇觀眾知道你們不是演京劇、現代戲劇觀眾以為你們演的是京劇,所以都沒人要看。」
我苦笑,做完「吉嶽切」我赴北京讀研,開學兩個月後,我收到了「台新藝術獎」提名的通知。這真是沒觀眾最好的鼓勵了。我收拾起離經叛道、眾叛親離、遠走他鄉、吃裡趴外、得不到認同的情緒。繼續在觀眾與創作之中找到平衡。
然後,我都笑稱我獲得第一個「起家厝」
「大稻埕青年戲曲藝術節」
栢優座參演製作了五屆,今年,還有觀眾問我為何不做第六屆,我依然笑笑「這不是我能決定的。」謝謝臺北市藝文推廣處,陪我走過了很多作品,謝謝傅大姐跟玫汝,開啟了我的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戲曲現代化」
「臺灣戲曲表述形式。」
為什麼栢優座可以做五屆呢?除了我們五屆裡面有兩屆提名台新藝術獎、一屆票房全賣完之外。可能是因為我們不斷的突破形式,突破大稻埕九樓劇場的可能性,得到肯定,那一年,我們把舞臺布幕全拆光。演了一個齊天的故事。
這個階段最標誌的三個劇本也是南島三部曲,「惡虎青年Z」、「降妖者齊天」、「行動代號莫須有」,我們架空了一個南島時空,改編了「惡虎村」「八大錘」「鬧龍宮、鬧地府」,說是改編,但基本跟原創沒什麼兩樣,甚至更困難。我們找到一個方法,可以翻譯京劇、翻譯歷史故事,變成現代的價值觀、又可以保留戲曲的表現形式,依然有「唱念做打」只是現代化了,戲曲服裝剩下可以延伸表演的配件。在程式的部份,我們有手槍下場、有龍頭摩托車、有電梯、有上下樓開打、有滑板走邊、有雙節棍開打,在這個階段,我們不說京劇,我們說是戲曲,我們想要做,長在臺灣的現代戲曲形式。此時我們離京劇越來越遠,卻好像離自己的戲曲越來越近。
這裡又有個關鍵字,「戲曲」
我們是戲曲,所有的一切都是從戲曲轉化融合來的,所以我們認為我們依然是戲曲,但文化部分級獎助的評審們,不認為我們是「戲曲」,讓我們去投「現代戲劇」類別。大概是因為我們看起來不像他們認識的戲曲。
跟大家說明一下,文化部的分級獎助計畫,基本就是中央級別的民間劇團補助機制,舉凡大家聽過的大型藝文團體,都是文化部的品牌團隊,依次還有規模向下的各種級別,主要是補助劇團行政、營運預算,協助團隊可以持續發展在正確的軌道上。只有四種類別「戲劇」、「音樂」、「舞蹈」、「戲曲」。
難以想像吧,我們用四種類別去定義所有的表演形式。那音樂劇是?舞劇是?日本歌舞伎演海賊王是?栢優座是?更費解的是,不是補助行政營運嗎?分類別的意義是?
就在我申請之後,還沒有放榜,就遇到一位圈內的老師私下傳話給我說:「你下次去投戲劇類別,不要投戲曲。」在那個時候,我才想起來:「啊!原來還是一個圈子一池水啊。」我自己犯傻,沒事撞什麼刀口,他們正愁沒機會表達一下對我的關心呢。
然後同年,謝謝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為了我們開了一個「其他」類別的補助,收留我們三年,期待我們成為「社區型英雄蜘蛛人」但非常抱歉的,栢優座可能已經是「復仇者聯盟」了,我們因為太不常待在桃園了,在臺灣各地跑來跑去公演、幫各地的劇團排練,整合製作,因此對桃園貢獻有限。我們今年離開了桃園傑團的隊伍。得到了一個我們活動接太多的評價。我回:「那我們吃什麼?」我又不是東尼史塔克家裡賣軍火,我有個總部要維持,有演員要生活,又不是叫「許栢昂戲曲藝術團」一人飽全家飽,我們把活動當成演出在做,又有什麼不對?去年我人生低潮的時候,有許多人勸我把栢優座收掉,一切就會好了。但也許有一種可能是,當我收掉的那一天,我就會徹底離開了這一切。
2018年低潮日子照樣過,栢優座在雲門的栢優群伶系列,雙料入圍了「傳藝金曲獎」最佳新秀獎、最佳年度演員獎。看過演出的人們,你跟我說,這是不是戲曲?答案是:「這是栢優座。」在戲曲主演藝術之餘,我給了導演的詮釋、給了除了主演之外多重扮演的戲曲身體,用很簡單,也很困難的方法做了一場戲。一樣,我依然無法做一個完整的「傳統戲曲。」對於真正需要戲曲舞臺的合作夥伴,栢優座終究不是歸途。入圍即肯定,我算是對「戲曲」二字做了交代,也算是從2010年開始的栢優群伶系列製作,劃下一個堪算完美的休止符。
我不是一個藝術家,我們是栢優座,我們是一些人,以前我常跟來合作的演員說:「做為一個freelancer,你認同栢優座,你就可以說是栢優座的人,但當我們的人也沒什麼好處,你可以在某些地方得到另眼相看,也可以平白獲得一些誤解跟批評。沒有被當異類的勇氣,沒事還是離我們遠一點好了。就最近,有位愛看栢優座的朋友有了一份新工作,他的同事還囑咐他,在新公司,不要提到栢優座。有位來栢優座接演出的夥伴,不能拍照,不能露臉,因為可能會影響觀感。臺灣做京劇的團不多,能受到這種規格待遇的絕無分號,你把各個劇團的粉絲專頁演出大合照看看就懂了。我一直以為我是戲曲界的哈利波特,原來我是佛地魔。
我選了一條孤獨的路,所以我期望有人與我同行,這個期望有時候太大,大到讓人很有壓力,大到寧願離我遠一點,遠遠的在我身邊或許才是最好的距離。
我四顧無人,卻覺眾聲喧嘩。
我可以理解,可以認同,雖不能接受卻也無濟於事。
期待低潮過去,迎來高潮。
來到栢優宇宙第四階段:「栢優座,有你的故事。」
「大年初一前晚的那頓飯」作為第四個階段第一個作品,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戲曲身體」因為我們發現,不管戲的風格怎麼變,我們最終也不會變成現代戲劇,也不會回到戲曲。有位老師說:「栢優座的戲風格很明顯,你即便看劇照,你也一看就知道是栢優座的戲。」我們開始思考,那到底是什麼?後來我們推論,應該是身體,因為受過戲曲的訓練,因為我們要開唱述情,因為我們會使用很多方便的程式,讓看戲變得有趣。我們不再糾結「戲曲」或是「戲劇」。我們找找身體。這是我們第四階段要做的事情。目前沒有答案,要演出之後才知道。在故事的部份,從南島系列開始,我們就想跟大家說跟臺灣的我們有關的事情,到現在,我們想說,跟人有關的故事,所以「大年初一前晚的那頓飯」的主人翁,是個不回家的遊子。是個失落戰場的小人物。
說實話,我真的不會寫劇本,我所有的劇本,都是分享我的人生。然後用戲曲身體這種既疏離又隱晦的表達方式,把我想說的話藏在裡面。保持點距離無需堅強面對,卻又能夠打動人心。
希望栢優座,都能有你的故事。
雖然我不能決定人生,還好,我們還能夠決定戲的結局。
5/31-6/2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https://ppt.cc/fyUpbx
南藝大合併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0311蘋果 不想買就用租 盤點五大豪宅出租排行榜
有錢人跟我們一樣,假如「暫時」買不起豪宅就會用租的,甚至住膩了就換個口味。《蘋果》盤點租金開價最高的豪宅前五名,分別是「文華苑」「昇陽國寶」「冠德遠見」「揚昇君臨」,第五名則有兩件同時入圍,分別是「華固松疆」「慕夏四季」,其中6件豪宅有3件都位在信義區,顯見信義區的含金力地位,難以憾動。
唐家儀/台北報導......↓
打開591租屋網,發現台北市的豪宅租賃物件,最高總價來到單戶55萬元,拔得頭籌的是位在松山區的「文華苑」,共有2筆要出租,分別位在4樓及10樓,均標榜已有千萬裝潢,包括地板、櫥櫃、隔間、燈光等,均已完備,但沙發、床等家具及部分家電則需租客視個人使用習慣購買。
另外,租金也不包含每月13.6萬元的管理費,若新租客首月入住,除須添購家具、家電,還須繳納當月租金、2個月押金、1個月管理費,約145.6萬元,相當於25K社會新鮮人,不吃不喝的58個月薪水。
文華苑標榜有文華東方酒店物業管理聞名,而社區2樓以上是雙併的265坪產品,甚至有客戶整層購買,合併成530坪住家,總價含車位近10億元;最知名買家就屬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名下擁有7戶「文華苑」。591開價55萬元,權狀坪數271坪,換算每坪單價約2029元,而實價登錄的最高租賃價格,則來到每月52萬元。
同樣開價55萬的,是位在信義區的「昇陽國寶」,知名住戶包含綜藝大哥胡瓜與老婆丁柔安,還有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和婦產科名醫劉偉民。先前有風水師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昇陽國寶」為坐南朝北方位,是一間能夠旺丁旺財的豪宅,尤其男主人會賺大錢,事業步步高升,因此也受到許多名人喜愛。這次昇陽國寶的11樓戶,與文華苑一樣開價55萬,但因權狀坪數大了一點點,單坪價格來到1978元,位居第二。
再來價格一下從55萬降到40萬,第三名是信義區的「冠德遠見」,再來是38.8萬,位在中正區的「揚昇君臨」,第五名則有兩件豪宅並駕齊驅,分別是中山區的「華固松疆」以及信義區的「慕夏四季」,開價都是38萬。
若以每坪單價排行來看,第一名是「華固松疆」,每坪單價來到3423元,接著依序為「慕夏四季」「冠德遠見」,單價分別為2878元、2666元,可能因坪數相對較小,拉高單價,或是開價本身較高的關係,單價都超過「文華苑」,文華苑排名第四,再來為「昇陽國寶」「揚昇君臨」。
美商ERA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表示,雖然總價看起來高達55萬,但主要是豪宅的總坪數大,拉高總價,換算單價後每坪約為2000元,其實符合市場行情。對租客來說,相較文華苑1戶要價4、5億的超高總價,不少口袋較深的高資產族,會認為租屋相對划算,而且住膩了還可以換另一豪宅享受,而且高資產族了解,這點租金,對房東養房貸的利息都還不夠,加上他們多數是以法人名義承租豪宅,得以申報營運支出,可扣抵稅務。對房東來說,他們可能手上房子很多,不常住這,怕房子空著久了會壞掉,寧願出租給優質的房客,賺一些「微薄」的租金。
陳泰源表示,仲介在經手豪宅出租時,房東都會要求仲介過濾房客,身家調查一番,了解公司背景、財力,以確保不會是租霸 ; 而仲介在服務上也要注意一些眉角,不像一般租客到了當地才打電話聯繫,帶看豪宅時都會採取預約制,並事先詢問有無停車需求,確保看屋過程一切順利,另外訂立的租賃契約,100%會辦理公證,確保雙方權益,簽約後還必須持續扮演溝通的角色,如家具家電保養的維修費用,誰該負擔?以他自己經手的物件來看,他說河景第一排最受到歡迎,例如大直的「輕井澤」、「帝景水花園」,另外像西華富邦,也是豪宅租賃市場指名度很高的物件,開價至少從25萬起跳。
新聞影片網址→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311/1528017/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19/03/190311-63.html
南藝大合併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HdPjmFsVlU/hqdefault.jpg)
南藝大合併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WnAdg5e6m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