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新加坡聯合早報
*【襲擊風險升高 拜登擬8月31日讓美軍撤離阿富汗】
美國總統拜登說,由於塔利班發動襲擊的威脅越來越大,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行動必須在本月底期限內完成。不過,他為延長撤軍期限預留餘地。拜登24日參加七國集團(G7)領導人視訊會議後表示,讓美軍在8月31日後繼續留在阿富汗,遭伊斯蘭武裝襲擊的風險會上升。不過,拜登也要求五角大樓和國務院制定延長撤軍期限的權變對策,以便在必要時派上用場。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5-1186060
*【塔利班籲美別協助阿富汗人離境 白宮:符合簽證資格者仍可離開】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薩琪說,美國政府預計符合特殊移民簽證資格的阿富汗人要前往喀布爾機場將不會遭到攔阻。塔利班一名發言人當天早前接受訪問時呼籲美國協助停止鼓勵阿富汗人離開阿富汗,他也要求外國停止把阿富汗專家人才帶出阿富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5-1186081
*【消息:拜登政府令難民援助組織準備接收5萬名阿富汗人】
彭博社引述三名知情人士說,美國拜登政府已要求多個難民援助組織根據一項臨時計畫,為接收和重新安置多達5萬名阿富汗人做好準備。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5-1186076
*【G7要塔利班保證8月31日後為喀布爾機場提供秘密通道】
英國首相強森說,七國集團(G7)一致同意,塔利班必須“保證”,8月31日之後,要撤離阿富汗的人員能夠繼續安全使用前往喀布爾機場的通道。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5-1186063
*【國際移民組織: 每週有3萬阿富汗人出逃 一些橫跨伊朗赴土入歐】
塔利班掌權觸發阿富汗人出逃狂潮,除了湧到喀布爾機場試圖登上外國的撤僑班機,還有很多人選擇長途跋涉,從伊朗土地上橫越大約2300公里到土耳其邊界,然後找機會進入而後前往歐洲。國際移民組織說,過去一周每週有3萬名阿富汗人逃出境,其中一些就選擇步行到土耳其,但只有少數能成功躲過土耳其邊界部隊的攔截。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825-1185979
*【消息:中情局局長在阿富汗會見塔利班領導人】
兩名美國消息人士說,美國總統拜登派中央情報局局長會見塔利班領導人,這是該激進組織佔領阿富汗首都以來最高級別的外交接觸。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4-1185931
*【消息:美國決定不考慮使用韓國和日本軍事基地收容阿富汗難民】
兩名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美國已決定不考慮使用其在韓國和日本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暫時收容阿富汗難民的想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4-1185923
*【世衛官員:世衛在阿富汗的醫療用品僅夠維持一周】
區域高級官員表示,在喀布爾機場限制從國外運送醫療設備後,世界衛生組織在阿富汗的供應量僅夠維持一周。世衛組織東地中海辦事處的官員說,世衛組織還擔心阿富汗目前的動盪可能導致冠病感染激增,在過去一周裡,對該病毒的檢測下降了77%。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4-1185921
*【歐盟將增加對阿富汗人的援助至逾2億歐元】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歐盟將把對阿富汗境內及周邊地區的人道主義支援從5000多萬歐元提高到2億多歐元。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4-1185918
*【聯合國人權事務:收到有關塔利班犯下嚴重侵權行為可靠報告】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說,她收到了關於塔利班在阿富汗犯下的嚴重侵權行為的可靠報告,包括即決處決平民、限制婦女及反對他們統治的抗議活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4-1185915
*【喀布爾機場突發火災】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機場23日傍晚發生火災。網上流傳的視頻和照片顯示,火災發生時,喀布爾機場上空升起滾滾黑煙。目前尚不清楚起火原因,以及機場是否有人員傷亡。另據美國中央司令部發言人厄本23日說,喀布爾機場外發生短暫交火,一名不明身份的人員向阿富汗安全部隊開火,造成一名阿富汗士兵死亡、數人受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4-1185912
*【包括前加尼政府成員 塔利班擬組12人委員會治理阿富汗】
塔利班計畫組建一個由12人委員會來治理阿富汗,其中包括前加尼政府的一些成員。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報導,塔利班認為,該委員會中最有影響力的應是塔利班的三名領導,即分管政治事務的領導人阿卜杜勒•巴拉達爾、軍事負責人毛拉維•雅庫布和高層人物希拉傑丁•哈卡尼。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825-1185980
*【阿富汗媒體:塔利班在阿富汗任命財長和情報局長】
據阿富汗媒體Pajhwok通訊社報導,古爾•阿加(Gul Agha)將擔任財政部長,薩德爾•易蔔拉欣(Sadr Ibrahim)將擔任代理內政部長,納吉布拉(Najibullah)將擔任情報局長;毛拉•希林(Mullah Shirin)將擔任喀布爾省長,哈姆杜拉•諾曼尼(Hamdullah Nomani)將擔任首都市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4-1185920
*【中國代表:敘利亞危機不能再持續下去】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大使耿爽24日在安理會呼籲國際社會,應全面落實安理會決議,恢復敘利亞的和平穩定,緩解敘利亞的人道慘狀,“敘利亞危機不能再持續下去了。”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825-1186080
*【赤貧率推高兩個百分點 亞行:亞洲8000萬人口或因疫情陷入極端貧困】
洲開發銀行指出,冠病疫情可能使亞洲發展中國家多達8000萬人口陷入極端貧困,不利於各國達到2030年消除貧困和饑餓的全球目標。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825-1185976
*【民調:美近八成受訪者希望 雇主強制雇員接種才回辦公室】
全美商業經濟協會(NABE)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近八成受訪者希望雇主強制雇員接種冠病疫苗後才可回返工作場所。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825-1185977
*【資料顯示疫情已觸頂 泰改戰略與冠病共存年底前重開國門】
泰國國家傳染病委員會同意將全國抗疫戰略調整為“學會與病毒共存”,重點將放在防控疫情,確保新增病例不至於超出公共衛生系統的負荷能力範圍。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825-1185968
*【中國再捐贈60萬劑冠病疫苗給柬埔寨】
這批中國醫藥集團疫苗週一運抵金邊國際機場,其中50萬劑是中國國防部贈予柬埔寨國防部,10萬劑是中國紅十字會捐給柬埔寨紅十字會。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825-1185969
*【全馬單日病例雖仍超過2萬起 多數成年人已接種 雪隆關閉一些疫苗中心】
馬來西亞冠病疫情繼續惡化,昨天的新增病例有超過2萬起,達到2萬零837起。不過,當局認為疫情最嚴重的雪蘭莪與吉隆玻地區大多數成年人都已經接種疫苗,因此開始關閉一些疫苗接種中心。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825-1185970
*【日本將把緊急狀態擴大至另外八個縣】
據日本NHK報導,日本將把冠狀病毒緊急狀態擴大到北海道北部島嶼和其他七個縣。NHK說,它們將加入包括東京在內的其他13個縣的行列,目前這些縣的措施將持續到9月12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4-1185930
*【稱聽取民意“作出犧牲” 杜特蒂同意明年參選副總統】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將于明年卸任,他同意代表其所屬政黨,在明年大選中競選副總統。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825-1185972
*【馬國疫情惡化影響產能 加劇全球車用晶片短缺問題】
馬來西亞冠病疫情持續惡化,英飛淩與義法半導體等全球主要車用晶片企業都被迫關閉在當地的工廠,這勢必加劇幾個月來一直困擾全球汽車製造商的車用晶片短缺的問題。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825-1185973
*【日本福島核污染水將從海底隧道排至近海】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已決定通過海底隧道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排放至近海。福島縣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5-1186069
*【賀錦麗出訪行程延遲 因目的地河內發生“異常健康事件” 】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24日晚上離開新加坡,比原定時間晚了超過三個小時,美國國務院表示,這是因為擔心目的地河內的“異常健康事件”。美國政府經常以“異常健康事件”來描述“哈瓦那綜合症”(Havana Syndrome),這是一種具有頭暈、噁心、偏頭痛和記憶力減退等症狀的病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4-1185933
*【媒體:菅義偉不打算在黨內領導層投票前解散議會】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不打算在執政的自民黨需要在9月底前舉行領導層選舉之前解散議會下院,這是舉行快速選舉的一個關鍵步驟。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824-1185927
*【氣溫若按目前速度上升 全球經濟將受重創窮國最慘】
世界最大再保險公司瑞士再保險(SwissRe)的首席經濟師海格利指出,若不在全球範圍內採取行動以應對氣候變化,全球經濟尤其是貧窮國家,將付出“最大的代價”。根據海格利團隊的估計,如果全球氣溫按目前的速度持續上升,到了2048年,全球經濟可能損失10%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而南半球國家將比北半球國家所受的影響更大。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825-1185982
*【田納西豪雨成災 至少21人死】
美國南部田納西州週末天降破紀錄豪雨,引發罕見洪災,造成至少21人死亡。美國總統拜登週二宣佈田納西州發生重大災難,批准發放聯邦經費救災。白宮說,災民將獲得臨時住房和維修住房補助金,以及低息貸款以覆蓋未投保損失。田納西州上週六的降雨量達38釐米,打破了該州24小時降雨量紀錄。傾盆大雨導致河流決堤,引發洪災,沖毀了鄉區道路、跨州高速公路、橋樑和數百所民宅,數以千計的人斷電。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825-1185983
南半球氣候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
【一場前所未有的乾旱席捲智利,新建立的氣象站將幫助科學家瞭解這背後的原因】
隨著氣候變化,智利中部和首都聖地亞哥的旱情加劇,同時作為儲水庫的高山冰川和積雪也在減退。
雖然溫度、風速和降雪的數據能讓科學家更好地瞭解這片地區的未來發展,但是大多數觀測結果來自海拔較低的山峰,十分缺乏山峰頂部的信息,很難知道智利的高山封鎖了多少淡水,以及何時會達到臨界水平。
為此,在今年2月,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的氣候科學家帶領一支隊伍在積雪中跋涉兩周,最終在圖蓬加托山的山頂建立了一座氣象站。
這是南半球和西半球最高的氣象站,科學家將借助這座氣象站,瞭解氣候變遷如何導致當地變成如此的旱情。
南半球氣候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1.不是只有戰亂才會導致生離死別,21世紀的氣候變遷已取代戰爭,無論冰山或火山,大自然都對人類發動了猛烈的回擊。且自2009年暖化墜入了失速列車,大自然與人類展開了新一輪搏鬥,全球即將消失的一百個地方,正從絕美成為絕景。
2.2009是這場氣候戰爭一個重要的起點,那年在北歐丹麥哥本哈根舉辦的氣候峰會COP15亟欲在京都議定書之後,替人類找尋減排的具體作法,因為全球遭逢了一連串氣候災難,包括暴雨洪水野火,不只工業革命發源地的歐洲,就連台灣也因莫拉克風災在大自然的搏鬥中倒了下來。
3.正負二度C紀錄片也因這個關鍵的時間點在隔年誕生,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陳文茜試圖用科學數據向台灣民眾發出預警,也就在同一時間,畢生致力於抗暖化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家科學院院士史耐德於奔波途中在飛機上心臟病發辭世,享年65歲。他所任教的史丹佛大學整理他生平重要談話,迄今聽來仍如暮鼓晨鐘。
{內文}
我們曾經以為只有戰亂,才會導致生離死別;只有外族侵略,才會國破家亡。其實當人類走入21世紀,氣候變遷已經取代戰爭,來自極地的冰川,來自沉默地底的火山地震帶,都正在對人類肆無忌憚的掠奪攫取,發動一波波猛烈的回擊。
像是位於印度西部的馬爾地夫,這串上帝灑落在印度洋上的珍珠,由22個環礁1200個熱帶島嶼組成,因為海平面上升,最早被宣告100年內不再適合人居,多數島嶼可能在本世紀末沉入海中消失;位於加拿大的西哈德遜灣,暖化加速導致冰層破裂時間,足足比北極圈早了三個星期,也正危及食物鏈頂端北極熊的生存;而跨越非洲西南部的納米比亞沙漠,號稱全球最古老沙漠,由於平均氣溫預估將在未來80年間上升攝氏3.5度,粗估氣溫只要拉高攝氏2.1度,就會讓當地四到五成獨特的野生動植物了無生機。
「全球即將消失的100個地方」,這是2009辦在北歐哥本哈根對全球最重要的一場氣候峰會COP15場外最受矚目的照片展。從清真寺到消失的葡萄園,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率先提出報告,然後委由當時國際頂尖攝影師拍攝照片,希望能喚醒世人對環境的重視,卻沒想到絕景成了絕響,全球暖化自此墜入了失速列車,整整十年一路狂飆,釀成2019年7月,成為人類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歷史上最熱的五個年份,全出現在距離我們最近的五年裡,而也是從那一年2009開始,地球與人類展開了新一輪的搏鬥。
那年6月的北京,暴雨使正午的白晝如黑夜,其後整個中國22省下起了大豪雨,不只四川、湖南、湖北淹大水,連廣東、廣西、江西、貴州,過去鮮少出現大水患的長江以南地區,降雨量及降雨強度都超越了歷史極值;同年11月,澳洲驚傳70年來規模最大也最嚴重的沙塵暴,粗估4千萬噸的沙塵讓雪梨宛若火星,知名地標雪梨大橋及歌劇院,也淹沒在漫天風塵裡。
台灣也在那場大自然的搏鬥中倒了下來,同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許多人的家園就在眼前被整座沖走,大片村落也瞬間被土石流掩蓋徹底消失,搜救罹難者的義消,甚至在攝影機前被洪水活活滅頂,全是因為颱風來襲時,全球暖化所導致史無前例的瞬間暴雨。
同一時間,地球另一端陷入嚴重乾旱,那年聯合國估計東非之角,至少有相當台灣總人口數的2300萬饑民無水無糧,其受難人數及慘況,遠超越過去任何一場非洲戰爭。
而那年的森林野火,也從南半球的澳洲,一路燒向美國、希臘等每一片乾旱土地;年底的寒冬,地球向工業革命起源地發出重大警訊,多地氣溫直逼攝氏零下22度,宛若一片南極大地,直到這個相信人必可戰勝大自然的標誌地,也在大自然面前認輸倒下。那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在哥本哈根,號稱史上最多全球元首出席,卻未能達成挽救人類的氣候協議,彷彿宗教家的末日預言,宣告了人類未來10年20年氣候戰爭的節節敗退。
正負2度C紀錄片內容:「八月八號傍晚,這邊就淹水了....土石流我會害怕啊..... 」
「我非常關心氣候變遷,因為我不希望我們的子孫後來質疑我們,就像我今天需要對採取更具體的行動應對氣候變遷所提出的質疑一樣。」
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陳文茜,2010年率領團隊製作正負二度C紀錄片,以科學數據向台灣民眾提出預警,自1750年工業革命之後,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都快速飆升,但在兩次大戰期間,還勉強被控制在大自然可接受的範圍內,其後一直到1980年代,溫室氣體與地球生態展開拉鋸戰,也就在這段期間,科學家開始辯論暖化是否真正存在。1980年後,全球氣溫一路飆升,人為影響力超越了自然,直到今天。
已故美國家科學院院士 史耐德教授:「海平面上升伴隨颱風加劇,仍將是人類未來第一及第二大威脅,還有大火在半乾燥地區,長期乾旱加上溫度升高都會增加野火的可能性。我非常擔心未來兩到四世紀,海平面會上升2到5公尺,一旦這個過程開始啟動,我們稱之為臨界點,你恐怕就無法再回頭。」
已故美國家科學院院士,同時也是史丹佛大學教授史耐德,畢生致力於氣候變遷研究。早在尼克森時期擔任總統顧問的他,盡一切力量遏制全球暖化。2007年,他以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之共同撰寫人,與前副總統高爾共同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卻不料晚年罹患血癌,仍馬不停蹄地為氣候變遷議題奔走。直到2010年7月,在倫敦飛往斯德哥爾摩的機上心臟病發辭世,享年65歲。史丹佛大學在他過世後,整理出他生平幾段重要談話,迄今聽來仍如暮鼓晨鐘。
已故美國家科學院院士 史耐德教授:「這已經是科學界的一大共識,二氧化碳累積會成為一個潛在問題,但關於在10年或20年內,它將產生多大影響,且氣候在哪些地區會變得更好,哪些地區會變得更糟,這部分才是爭議所在。我們也知道,你們必須停止讓大氣環境像一個毫無標價的汙水管線任意傾倒,讓諸如煙囪、汽機車廢氣或土地變更使用任意汙染,這些都是大家所知道的,不是僅限於數百人左派小圈圈腦袋才知道。我們向國會聽證,跟官員部長交談,還有在國內外會議討論裡,早就有了。特殊利益者往往會抓住有利於他們意識形態或立場的東西,結果就是出現雜音,通常是他人斷章取義,變成是世界末日對上對你有益的事,我坦承我有偏見,世界末日和對你有益這兩種結果是可能性最低的。我們研究的是多層面的潛在結果,系統科學家所做的,就是嘗試找出多種結果間的相對可能性。所以如果嘗試當是非題來解決,拿出200份科學報告,諸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之類的科學家報告,通常得歷經三年撰寫,通過兩輪審查,每個章節都有1000條評論。然後,對於石油地質學家來說,你會知道他們的特殊利益就是尋找石油,拿你知道的石油公司的錢,只因為他們擁有博士學位,就能在電視上大放厥詞,你知道我們會對此感到有點憤怒,我們說那是扭曲言論。他們說不,那是平衡報導,這才不是什麼平衡報導,完全是扭曲言論,因為他們沒有相對可信度及呈現多方立場,這意味著他們要把它交付公眾和政治領域自行解決。他們明明有能力(持平論述),但他們卻幾乎不這樣做。」
整整12年,人類在這場與大自然的搏鬥中載浮載沉,2021疫情下的地球日,讓我們想起了2009年那個悲傷的開始。在美國領導下,人類似乎試圖重新扭轉局勢,只是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回到初始、最美麗的起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jgwg3gL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