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數位世界遇到的性暴力事件,我想邀請你...改變這個世界。
『這世界有些人事物爛透了。所以我想改變世界,從我自己開始,一點點也好,對他人的傷痛更溫柔一些,希望這份溫暖,能傳遞的很遠很遠。』
寫下妳/你的痛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women.in.digital.initiative/posts/246725590264001
我是個實況主,就是在網路上直播跟不特定的觀眾互動的那種職業;
樹大必有枯枝,人多必有...雜質,因此在這段工作的期間裡,
時常接收到各種是針對妳的、不是針對妳的的性騷擾,
而很多人會說:「只是玩笑話,妳不要那麼認真。/認真就輸了~ / 妳有因為這樣少一塊肉嗎?」這樣的話,甚至在我因此而表現出不滿、生氣或悲傷的時候,告訴我:「這麼一點事情都承受不住,註定一輩子當小實況主,沒人要看」、「妳這樣誰敢在妳的實況上說話啊?」。
在跟其他人之間談論我的時候稱呼我為「聖光婊」,訕笑說「我看她台都要拔鍵盤」,因為不能說些輕浮跟暴力的言論、而說我的頻道是"文字獄"、"一言堂"等等。
而在2020年初的時候曾發生過連續近半個月,不時有不特定ID以類似的辱罵字句的來我的頻道上,在我的聊天室說出:「O妳是不是愛上我?別再嘴砲唬說八道啊 為啥妳屁股這麼大?奶又垂 啤酒肚 粗手臂 母老虎.沒人要 嘿嘿嘿」、並問說「屁股大的洞是不是都很大」、「OO飛機場 超級玻璃心這麼暴躁是不是處女」、「@OOOOOO你的奶快垂到肚臍了,屁股大的跟神豬一樣..竟然會玩GAME 哈哈哈」、「@OOOOOOO 幹嘛私我叫我當你一日男友…我很貴的」、「邊看邊打槍有種奇妙的快感」、「我又大又粗又直 喜歡嗎」、「妳很缺30cm大雕?我有喔妳吃了就不會中猴」等等的內容。
我那時候求助無門,找很多實況主問(有男有女),大家都叫我當作沒看到;
叫我BAN掉他(封鎖他發言功能);可是根本沒有用...因為他每次BAN掉就開一個新帳號來再次寫出那些發言。
我知道在現實世界被性騷擾也很常受到冷嘲熱諷,就如同最近沸沸揚揚的那些事件、或者是有舉證上的困難(誰隨時錄影?),可是在網路世界即使我能舉證,有影片片段、有截圖畫面。我還是沒辦法讓說出這些話的人為他的行為負責。
我到警察局報案,花了總共近12個小時在寫筆錄,看著警察先生小姐們忙進忙出花這麼多時間,但我內心也知道很有可能找不到人,這讓我覺得很抱歉。
因為我內心響起了我曾在網路上看過的 在數位性騷擾新聞下留言的那些:「浪費國家資源」的言論,而最後經過漫長的等待,妨害名譽一案等到的是「請提供被告訴人更詳細之資料」的公文,而性騷擾一案則是:「依規定召開性騷擾事件審查會議逕付表決,案經與會出席所有委員決議『性騷擾事件成立』,移請社會局續為卓處。」然後到我打字的當下7個月過去了,沒有然後。
那陣子因為這件事情的持續、還有對本來以為能救援自己的人的漠視(或許是無能為力)、以及對我說「網路上的人說這些話妳"真的"有受到傷害嗎?」「妳不會不要理他就好了,不然不要當實況主了」的言論而 感到挫折無力,加上種種因素 我在3月被精神科醫師(身心科醫師)鑑衡後開始服用抗憂鬱藥物,在2020年底被認為在進行自殺行為而報警強制送醫。經洗胃等醫療處置後昏迷了一天,12/31日在加護病房醒來,愧疚自己拋下了約定好要一起跨年的實況台觀眾。
到現在我依然不明白,有些人不會因此受傷,而我會受傷,是我的問題、是我太脆弱嗎? 負面的情緒無法在實況上隱藏,觀看人數也因為自己無法強顏歡笑而難以再起,這份挫折讓我陷入惡性循環,不到三個月內嘗試過量服藥至少4次吧,最近一次就在農曆年前兩天,這就是傳說中的年關難過嗎?(笑)
其實我身邊有人愛我、有人支持我、也有人關心我、告訴我有這些念頭要打給他們,可是這種情緒襲來的時候我只想消失,只想不要再感受這種心裡的痛。
我還有好多好多事情跟計劃想做,但在低潮來襲的時候,我即使想著那些關愛我的人跟我想做的事,做到一半的...還沒執行的...才剛開始的...我還是振作不起來。
我不斷地這樣懷疑自己。
既想要為了改變這些不公正而努力、又因為這些痛苦想死去。
在我寫這封信的當下(對,我開著直播寫下這封信,這真的是"實況"呢,哈哈),也有觀眾這麼告訴我,告訴我性騷擾的界定是模糊的,告訴我心裡受傷能有數據嗎?說每個人標準都不一樣,只能約束自己 現實就是這樣。(他的意思是指只能約束自己不去傷害別人,但我看起來是能約束自己學習不因此感覺受傷),然後在我憤怒地說出:「就是因為大家都漠視 覺得無法改變 而不去改變所以這個社會才是這樣子」、「沒有人推進、沒有人敢提、沒有人在乎 它就會一直是這樣子」等等言論之後,對方說「...嗯 那我先換個台吧 想法不同 不好意思打擾了」(在線觀看人數-1),我的心裡又是一陣挫折與動盪。
其實我知道改變談何容易,其實我知道受的傷比我重的人比比皆是,
可是 到底有誰看得見我們的受傷。
我是個無名小卒,不是個大人物或網紅明星,
今天我就算因此而死去,又能引起誰的注意、
最多有一波小小的討論潮,但社會會因此而改變嗎? 不會。
我能得到的依然是妳太脆弱,如果我還活著只是嘗試自殺而失敗也只會被說想秀想搏版面然後又是無盡的黑話嘲諷,想死的人早就死了 等等的訕笑罷了。
所以,我想跟經歷過傷痛的每一個人說,
活著承受這些的妳/你辛苦了。
在我還有呼吸的日子裡我會努力推進,
努力試著讓這世界對我們受的傷更溫柔一點,
努力讓這個世界把目光放在加害者的身上,
努力讓那些漠視而默許事件一再發生的人,少一個是一個。
我是王喬蕎,我不想用這個來紅但也覺得自己無須匿名。
我想讓這些話題傳得更廣更遠,即使被說閒話也無所謂,
我已經經歷不少了不缺這一個。
謝謝有看完這段的每一個人。
謝謝WIDI還有iWin還有為此推動的每一個人。
願我們 都能好好的。
#你們可以幫我轉發嗎
#不然Tag朋友也可以
#數位女力聯盟
#iWIN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 (但我一個人解決不了可以一起努力嗎)
#妳不孤單 #你不孤單
#METOO
#TAIWAN
#實況
#性騷擾
#數位性暴力
#38號樹洞
#到此為止
#謝謝波麗士大人
#蕩婦羞辱
#女人迷
#女力
#私密影像外流不是妳的錯
#色情式復仇 #
感謝有你/妳 (私心推)
數位女力聯盟widi
↑為推動防治數位性暴力持續努力著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協助了很多人下架數位性暴力的影音(私密影像外流)
女人迷 womany
↑讓我遇見WIDI,讓我知道私密影像外流不是我的錯,
讓我能用自己的力量為這些事情勇敢發聲。
ps.我的私密影像並沒有外流,但我很怕他外流,關於我基於受騙而同意被拍攝所要負的責任我會扛,詳細內容可以看我的YT或Podcast.
雞排妹ili鄭家純
↑在面對嘲諷言論及事業上的人際影響下依然為事件發聲,
給了很多人勇氣、開啟38號樹洞活動,讓更多人認識蕩婦羞辱。
(未徵得同意所以純感謝不Tag)
老布
↑承受了嘗試阻止我危害自己的生命卻沒能接住我情緒,只能眼睜睜看著聽著這一切發生的罪惡感與沉重,謝謝你,對不起。
#我的支持者 支持著我
↑謝謝我實況生涯中碰見過的每一個你,只要你曾經給我過微笑、給我過力量,不管你/妳現在還是不是在我身邊、在支持著我,是你們讓我到現在還在這裡,你們就像組成我羽翼的絨毛和羽毛們,帶給我溫暖、讓我還能飛行。
這則貼文有下廣告推廣,除了因為我想讓自己跟事件被更多人看見以外,還有四位守護者出資讓文章能傳遞的更遠(非組織、政治人物,單純是觀眾),謝謝你們。
我愛你們,自私的因為你們以我渴望的方式愛著我。
我不偉大,我自私的希望惡者為自己傷了人的行為負責。
「一個人發出聲音,
想紅、不知檢點、胡說八道。
失去工作、眾叛親離、蕩婦羞辱、人格毀滅。
十個人發出聲音,
森林裡有一棵大樹倒下,被聽見了。
一千人發出聲音,
共振鳴響,讓全世界都聽見。」
--------------------------------------引用自 雞排妹ili鄭家純
兩扇因性騷擾而起的活動傳送門:
雞排妹ili鄭家純 發起的 38號樹洞
https://www.facebook.com/ili19930831official/posts/3492395777549947
數位女力聯盟 發起的 寫下妳/你的痛
https://www.facebook.com/women.in.digital.initiative/posts/246725590264001
卓處逕復意思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0/19 星期四 絕對音樂】
「很多時候,當我們把自身變得更優秀時,
那些困擾你的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
SO~~不要把情緒集中在那些無用又暫時無法解決的事情上,
把心思集中在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優秀的角度上,把眼光放長一點,
你強大了,一切自然會改變…。
下午4:00-5:00
「絕對音樂」~~ON AIR)))))),
就在KISS RADIO FM99.7
把耳朵借給我,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 http://www.kiss.com.tw/radio_hq.php?radio_id=238
*************************
《學習割捨:之不適合的人離開…》
這已經是我那個月收到的第五封離職信,而這個「雪球」的開端,則是公司剛成立不久就加入團隊的中階幹部的離去。對於她的離開,以及後續引發的雪球效應,我並不意外,因為從半年多前,到她正式提出辭呈的那一刻,我們之間有過不下十次的深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三十歲上下,對許多事都有自己的觀點。
除了工作之外,也熱愛運動與藝術活動,非常很重視自己的生活品質。雖然年紀很輕,卻很能夠帶人帶心,總可以和組員們打成一片,一起完成艱鉅的任務;她也很能創意思考,參與了好幾個成功的業務開發,並在公司的幾個重要的客戶團隊裡,扮演重要角色。
我非常欣賞年紀輕輕、敢於與眾不同的她,也認為這樣的特質,讓她比同年紀的人更有機會發展成優秀的傳播顧問。因此,即便她幾次因為私人原因,錯過重要的會議、在內部被檢查出重大的文件疏失、因為溝通上的疏失,被幾個重要客戶抱怨、經常帶著年輕的同事說主管是非來宣洩自己的不滿…
我仍然努力地和她溝通,希望能幫助很有天資的她,把抱怨的力氣,轉化成聚焦自我發展的正能量,進而為公司的年輕同事帶來好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所以願意耐著性子跟她溝通,除了因為惜才以外,也是因為看到她,就好像看到十年前的自己。那時候的我渾身上下充滿鬥志與傲氣,總是把注意力放在「別人有什麼」而不是「自己的不足」。
很幸運的是,一路走來有許多貴人主管的開導,教會我「看人要看優點」以及「要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發展而不是和別人比較」,這幫助我度過叛逆的「職場青春期」。因此,當然也希望自己能像當年的貴人們一樣,幫助她用很正面積極的態度追求卓越。
然而,這封沒有事先溝通,就被逕自投遞到我信箱的辭職信告訴我,過去一年多的努力,並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找她聊聊,發現她依舊糾結於「自己並沒有得到公平的對待」、「公司的某一位資深人員能力不如自己,為什麼卻能坐領高薪?」、「客戶為什麼感受不到我的努力?」…等等「比較性」以及「外在性」的問題。
聽著她不斷重複著與過去一年多來每次懇談時相同的抱怨文,我深知只要自己願意很有耐心地聽完她的抱怨、分析她的優缺點、接著鼓勵她一下,這位同事很有可能改變心意;但這一次我選擇用對待大人的方式面對她的辭職:確認她想清楚了,並且給予祝福。
我知道她的辭呈在某種程度上,和過去幾次一樣只是尋求關愛眼神、或是爭取升職的手段,而她的離去,必然將造成內部的人心浮動以及部分客戶的擔心,但我仍然痛下決心,做了個長痛不如短痛、對大家都好的選擇。
揠苗助長的行為,更會害了原本很有發展潛力的人才。在職場上沒有人應該被長期babysit,一個需要像孩子一樣被哄著才能對工作感覺良好的人,不但續航力不足,也會拖慢團隊前進的腳步。她的離去沒有對客戶關係帶來什麼影響,卻在公司內部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在一個月之內,和這位主管往來甚密的同事,先後遞出辭呈。公司的人力一轉眼少了超過一半,留下來的人則是人心惶惶。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的決定是割捨而不強留。就像徹底清除對身體有害無益的組織才能恢復健康,讓充滿負能量或是不認同公司理念的員工離開,是一個組織永續經營的必經過程。
回首這段「砍掉重練」的過往,雖然很辛苦,卻也很值得。唯一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是,應該在偏差的行為或負能量出現的第一時刻,就正視這個問題,並用堅定的力量面對、解決它,而不該因為顧忌同事情誼、客戶關係、公司穩定…就硬是留住不適任、不快樂的人。
學會割捨,是我在創業路上重要的一課
而她和這群同事離開後,親自招募、訓練新人的經驗,更讓我體會到創業者必須有隨時親上火線的能耐,因為「公司少了任何人都能運作地很好」是創業或經營者必須給予員工、客戶、股東及其他重要關係人的基本承諾。
快問慢答:
同事們都離職了,我該怎麼辦?你的成功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不是別人嘴裡。在人事變動很快的公關產業,每每接到上述問題,我的答案總是:「繼續做好你的事,把焦點放在自己的發展,而不是別人的去留上。」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大多基於兩個原因:
其一,同事之間平日有革命情感,因此對於夥伴的離去,感到不捨與失落;
其二,看著同事的離去,開始懷疑這家公司是不是一個值得長期發展的地方,也擔心自己的工作量增加。
➤針對第一個原因,
我往往會和同事們分享這個觀念--「同事是一時的,朋友卻是永遠的」。
如果離去的人和你之間彼此都視對方為朋友,即便無法朝夕相處,自然會克服萬難找到維繫友誼的方法。如果你們的交情僅限於喝咖啡、聊是非,那麼其中一人的離開,也不過就是幫助你認清了這個事實。不管是在生命或職場裡,每個人都生而孤獨,沒有人應該永遠待在你的生命裡。因此,當說再見的那一刻到來,能夠做的只有接受、祝福,然後繼續自己的旅程。
➤至於第二個原因,
我則想提醒大家--「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客觀條件與主觀感受」。
會選擇離開的人,往往是因為覺得自己在公司的發展有限,如果你很受到主管重用,也認同公司的理念,那麼何必隨之起舞?至於工作量加重的問題,我相信一般說來,公司都會盡快找到合適的人選接手離職者的工作,即使主管因為人事的異動,做了任務的重新調整,給予你更多的責任,這也應該是值得高興而不是擔心的事
因為責任就等同於表現機會、發展空間以及必要時的談判籌碼。
在創業以前,我在台灣和大陸的企業和公關公司都擔任過主管,經常碰到的狀況是,離職的人因為對公司有所不滿,所以把負面的思想灌輸給其他工作夥伴們,慫恿原本做得好好的人也一起離開。受到影響而離開的人,往往滿足了慫恿者的意氣,卻犧牲了原本等著自己的大好機會。
離開一個工作,追求下一個機會是每個人的權利
但不管離職原因是「拿到了更好的offer」、「想暫停一下,思考人生的方向」或是「受夠了這個主管」,都應該是依據自由意識所做的決定,因為--
每個人的成功都應該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不是別人的嘴裡。
(文章來源:http://imtopsales.com/view1/?p=6669)
***************************
卓處逕復意思 在 偽公務員的菜鳥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洽悉] ㄑㄧㄚˋㄒㄧ。
如果說要把最簡單的字說成假掰的詞,它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好選擇XD
--
[翻譯米糕]
「知道惹」的意思。
為什麼不就說「知道」就好了?因為很弱啊!
例如公文上寫說:「有關台端來函表明擬捐贈xx事宜,本府知道了。」←這樣真的有點弱對吧XD
[使用時機]
對一件簡單的事情,表明已知的時候,為了維持高端的形象,便使用本詞。
例句:有關台端陳情遭1999市民熱線霸凌一案,本府洽悉。
[延伸閱讀]
#真除 #渠等 #諒達 #奉交下 #撙節 #系爭 #卓處 #至紉公誼 #失所附麗 #逕復
--
各位強大的前輩及粉絲不斷提供源源不絕的新詞彙,讓寶寶好無助啊XDDD
看起來這單元可以維持久久長長長長長長....了。
咳咳,好了,那就歡迎大家繼續留言分享給寶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