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景專欄 ▌ 從聲音探索到赫茲博物館
#目目文創 團隊長期執行聲音地景的調查與推廣,以台南為基地的他們,累積了許多常民生活的記憶,從小吃攤位、聊天叫賣、祭典儀式的聲響都被收集起來,而在去年成立了一個微型的 #赫茲博物館(Hz Museum)
除了有各式聲景的體驗,也呈現了他們的「 #聲音地景資料庫」,讓參觀者能了解聲音採集的完整過程。聲音地景是不斷變化的、也需要持續的累積,就像是一條動態的歷史軸線。記憶當下的方式,不只是攝影、也能是聲音。
https://eyesonplace.net/2021/10/01/18554/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30的網紅Content Mak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在過去十年當中,透過創新的思維,從小小的種子開始,讓社會創新在各領域生根發芽,解決存在已久的問題。 十年之間,創投、育成、教育、媒合等社創平台與組織出現,也有來自公部門與民間力量的合作,讓社會創新的風可以不斷的吹下去。同時,社創也緊扣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在瞬息萬變的環境、社會領域中發展,更緊...
十年之間 在 三貓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一直在想「奇形怪狀的貓」對我來說是什麼模樣,仔細思考,好像不是迷因式的那種奇怪,而是我觀察他們從以前到現在,有時的新發現,也是小貓時期到中年樣貌的線條與姿態,很高興能分享此次展覽與新書。
地點 /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十字藝廊
時間 / 10/1~10/29. 11:00-18:00 週一休園
——————————————————
奇形怪狀的貓
躺在地上伸展的、縮在盒子裡的、
蜷縮成球狀的…,
貓啊!就是這麼奇怪!
十年之間,柔軟筆觸描繪出不只歡樂的、開始還有一些關於慢慢變老、離開…等故事。體會到生命中的各種情緒,這次展示漫畫原稿、
插畫原作與織品作品,躍出漫畫稿紙上的三貓俱樂部,從扁平的到立體的,展現出不同的線條與貓的形狀。
《三貓俱樂部》是漫畫作者咪仔觀察貓、和貓們相處的生活故事,今年出版第六集,回看十年前第一本漫畫,無心插柳地開始觀察起小貓的好動模樣,在家中飛越成為快速的線條,直到近期睡成了一灘泥或一顆圓。隨筆的漫畫不知不覺紀錄了貓咪們的成長。
THE ODD CAT
Lying on the ground, stretched out, shrunk in a box, curled up into a ball...
Cat, What the ODD creature!
-
The beginning of everything has come from an energetic kitten was flying over at home, and it became a part of beautiful lines in Mi Zai's eyes. After that cats went into her life in the form of comics and were named "Three Cats Club" published as a comic series. But glance over the shoulder today, cats are old and all sleeping like a puddle of mud and almost become a circle...
Back to now, in ten years with cats, the Hand-feeling brushstrokes not only said happy things but some sad stories like getting old, sick, even pass away. Experience the different steps of life was a big part of Mi Zai's creative inspiration. So we decided to put everything together, to become this exhibition for you all.
Manuscript, original illustrations, fabric works, and some more surprises. From flat to three-dimensional, showing different lines and shapes of cats, "Three Cats Club" jumping out of the manuscript paper become odd creatures!
Come join us to see THE ODD CAT.
-
"Three Cats Club" is a comic series about author Mi Zai and her cats, she who out of curiosity to record all the things around, chapter six will be published this year.
十年之間 在 阿旭寫字公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¹
謝謝在台南遇見的你們,活動三天真的讓人很開心,最後一天回到住處甚至還發現自己燒聲了。
所有的遇見都是生命的禮物。我們原來都是彼此的平行線,能因為文字而交會實是奇蹟(#serendipity)。
²
我有時候會覺得,應該將「年輕」當作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會讓你更容易學會或接受新事物,但這種能力會隨著生命經驗的增加而減少。
例如,我們遇見惡意或發現好方法時,我們的本能就會學習避開傷害、學習用好方法讓事情更有效率完成,這將成為一種規則或習慣,為的是更好的守護自己。「年輕」這種能力,會因為我們社會化逐漸消磨,這是生命成長的結果。
也許能更精準地辨別惡意或善意,也許能更利索的完成生命中的事物。然而,心靈無法逆生長,我們會對開始懷疑別人的善意是否由包藏禍心,我們會客氣的拒絕即使很想要,我們也會了解純情只會發生在初戀,純情在人生之中只會有那麼一次。這是也令人頗感哀傷的事。
能了解「年輕是一種能力」的想法時,通常也已經不年輕了。在展覽現場遇到幾位年輕的你們,失去年輕是人之必然,希望你們都能好好的使用年輕這種能力,在流失之前。
³
會在意別人的眼光,有時候是因為你的生活裏沒有更遠大的世界等你去完成去探險。會感覺自己能力不足,可能只是你不知道怎麼組織你所學到的經驗。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找到最合適的方法,有一個決心可以貫徹到底,別人的惡意攻擊就只會是過眼雲煙,在你追逐的過程中不足以構成你放棄的原因。
幾年過去,你會發現,你已經站在峰巔俯看山下的他們。
⁴
在展塲中與十年不見的國中老友見了面吃晚餐,她如初,我胖了,尚稱一切安好。我們約了後會有期,這十年之間我們彼此都閱過了自己山水,此次重聚,更曉得造物的來去仍按照祂自己的章法,一切都非僥倖,偶然的很剛好,讓人喜歡。
⁵
「親愛的,走一條他人沒走過路,並不代表你失去方向。」
⁶
【#鏡外——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個展 即日起 —— 10/24。參觀展覽請先至「旗跑官網」預約體驗服務,選擇「南風俱樂部✕阿旭寫字公司文字展覽」。 #台南 #旗跑 #南風俱樂部 @chipao_mahjongg
☞ 市集通告
#台北 #新北投車站 ⚠️本周末⚠️
—— 10/2 1200——2130 #白晝之夜
—— 10/3 1200——1800
#台北 #南港瓶蓋工廠
10/9 —— 10/11 1200——1800
#勤洗手 #戴口罩 #不觸摸眼口鼻
#阿旭寫字公司 #寫字界的一位男子 #寫字 #手寫
十年之間 在 Content Mak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灣在過去十年當中,透過創新的思維,從小小的種子開始,讓社會創新在各領域生根發芽,解決存在已久的問題。
十年之間,創投、育成、教育、媒合等社創平台與組織出現,也有來自公部門與民間力量的合作,讓社會創新的風可以不斷的吹下去。同時,社創也緊扣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在瞬息萬變的環境、社會領域中發展,更緊密地與全球產生連結,讓世界看見台灣!
2020的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採取全線上舉辦。開幕影片當中,介紹了台灣社創十年當中的進步與投入,讓社創生態系更加生生不息。
而身處在2020年的我們,又能夠為未來的社會,做一點什麼改變呢?
看看未來十年的社創世界,亞太社創高峰會進行ing👉https://apsis.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Wnq8lBBYMY/hqdefault.jpg)
十年之間 在 Content Mak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 開幕影片///
台灣社會在過去十年當中,透過創新的思維,從小小的種子開始,讓社會創新在各領域生根發芽,解決存在已久的問題。
十年之間,創投、育成、教育、媒合等社創平台與組織出現,也有來自公部門與民間力量的合作,讓社會創新的風可以不斷的吹下去。同時,社創也緊扣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在瞬息萬變的環境、社會領域中發展,更緊密地與全球產生連結,讓世界看見台灣!
2020的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採取全線上舉辦。開幕影片當中,
介紹了台灣社創十年當中的進步與投入,讓社創生態系更加生生不息。
而身處在2020年的我們,又能夠為未來的社會,做一點什麼改變呢?
了解一下過去十年的台灣社創圈吧!
https://youtu.be/9XHI3AWRwmU
看看未來十年的社創世界,亞太社創高峰會進行ing...
https://apsis.tw/
主辦單位 Impact Hub Taipei / 社會影響力製造所
#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
#APSIS
#想響亞洲
#未來十年
#開幕影片
#社會創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XHI3AWRwmU/hqdefault.jpg)
十年之間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山料聊聊】由「一件襯衫」出品,黃山料主持之對談式節目,於2020年04月30日首播,第一季於12月31日前播畢25集。
【山料聊聊】試播集 - 柯佳嬿
https://youtu.be/f-_Q3a6sffE
-
出品方:一件襯衫
https://www.facebook.com/the.shirt.me...
主持人:黃山料
https://www.facebook.com/shanliaohuang/
贊助單位:Fairy Taipei
https://www.facebook.com/FairyTaipei/
【 採訪後記 】
撰文者:一件襯衫企劃 - 宋家耘/張嘉純
韋禮安20歲時,他的音樂被世界看見,十年之間,他不斷努力追求完美,但現實往往讓他不得不向人生妥協,但十年的成長,讓他學會妥協,並不是放棄,而是放下,原來長大是在失去與受傷後,才會學會原諒自己與世界和解。
我們在出了社會以後,面對世界的框架,總想要衝撞、反抗。但在那過程中覺得自己似乎越來越渺小,於是跟最初的夢想妥協,放棄成為曾經理想的樣子。
多麽希望自己純粹美好的樣子,
就能被這個世界喜歡。
韋禮安試著做到完美、做到最高分。也嘗試包裝自己,刻畫一個理想的輪廓,卻在成為偶像的過程中,迷失了自己。成為了社會期待的樣子後,內心卻好像被掏空了。
30歲的他終於理解,重要的不是盲目追隨世界的影子。
而是了解自己真實的樣子,其實不完美並沒有關係。
10年過去,他才明白過去的妥協,並不是放棄,而是放下。那些曾經討厭的好像可以釋懷了,那些過去遺憾的,好像找到了出口。
他學會了擁抱世界的不完美,因為正是那些讓他快樂、痛苦的每一個人,完整了他的生命。
時間總是不斷地迫使我們放下,往前走,偶爾停下來看看身邊的人、他們穿過歲月,看盡了你的美好與醜態,高潮與低落,卻依然留在你身邊,他們是你與世界妥協之後,留下的美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vgMbzkj4us/hqdefault.jpg)
十年之間 在 R&B潮流金屬指標與主唱Tyler Carter 的風起雲湧/ 光哥貼音樂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10年,一個將極致R&B流行唱腔加入當紅潮流金屬核、後硬蕊的美國樂團新星Woe, ... 從Woe, Is Me 到Issues:十年之間,R&B潮流金屬指標與主唱Tyler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