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COVID-19 太難纏?
臺灣學研單位全面啟動,開放科學,分進合擊!
#中研院 #開放科學 #分進合擊 #新型冠狀病毒 #學研單位 #全面啟動
#openscience #Academiasinica #Coronavirus
2019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疫情蔓延全球,各國都想及早找出解決之道。中央研究院 #廖俊智院長 今(13)日召開「國內學研單位COVID-19合作平台」會議。廖俊智院長在會中倡議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的精神,以利學研單位共享研究材料、研究資訊,及智財成果。分進合擊不僅能加速研發進度,更可以多重驗證由不同研究團隊研發出的成果」。
與會的十五個國內學研單位代表,經熱烈討論後,決議組成 #十三項協作子平台,包括病毒培養、檢體,病毒分讓、檢測、老藥新用、關鍵材料供應、智慧財產權、抗體、小分子合成、疫苗、抗原、動物模式、社會倫理與法律等,共同投入 COVID-19 的快速篩檢工具、藥物與疫苗研發。
廖院長表示,目前研究需求包括感染控制、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診斷與治療、快篩方式(包括病毒RNA、病毒抗原、血清抗體的檢測)、治療性藥物(中和抗體、小分子藥物)、疫苗,及COVID-19病毒致病機轉等。此外,也應納入社會倫理及法律等相關研究,以利疫情的控制與後續影響的評估。
廖院長強調,#短期目標 希望一週內能建立資源共享平台,讓學研單位能共同分享研究材料及資訊,多管齊下也等同買保險,確保研究成果的時效;#中期目標 為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最快約3至6個月能有小規模快篩檢測的原型產品;他也指出,新型小分子藥物、治療性抗體及疫苗則約需1.5年以上時間,為下一波疫情準備。
未來相關研究成果也將依既有學術界規定共享。廖院長也在會中決定參與的學研單位共同草擬智財協議,讓全臺灣民眾能早日共享研究成果,避免許多後續曠日廢時的行政程序。
因應今年1月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協助防疫,廖院長在春節期間(1月28日)召開院內第一次會議,邀集本院專家共同討論對策,結合跨世代及跨單位研究同仁的共同合作,就血清抗體檢測、病毒抗原檢測、新型治療性抗體、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等面向,組成「新冠病毒任務工作小組」。防疫團隊在第一線作戰,此次透過國內學研單位COVID-19合作平台的啟動,盼善盡關鍵社會責任,一起成為國家防疫最堅強的研究後盾。
出席今日學研合作平台會議的包含中研院劉扶東副院長及中研院生醫所、基因體中心、生醫轉譯中心、分生所、化學所、農生中心。另有衛福部疾管署、農委會、科技部等部會,臺灣大學、陽明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長庚大學及國防醫學院等大專院校,以及國衛院、工研院、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國動中心等研究法人與會。中研院也歡迎尚未參與的學研單位加入,共享研究資源。
🔴 新聞連結: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6487
#還是要提醒 #勤洗手
十三項協作子平台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 📣
COVID-19 太難纏?
臺灣學研單位全面啟動,開放科學,分進合擊!
#中研院 #開放科學 #分進合擊 #新型冠狀病毒 #學研單位 #全面啟動
#openscience #Academiasinica #Coronavirus
2019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疫情蔓延全球,各國都想及早找出解決之道。中央研究院 #廖俊智院長 今(13)日召開「國內學研單位COVID-19合作平台」會議。廖俊智院長在會中倡議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的精神,以利學研單位共享研究材料、研究資訊,及智財成果。分進合擊不僅能加速研發進度,更可以多重驗證由不同研究團隊研發出的成果」。
與會的十五個國內學研單位代表,經熱烈討論後,決議組成 #十三項協作子平台,包括病毒培養、檢體,病毒分讓、檢測、老藥新用、關鍵材料供應、智慧財產權、抗體、小分子合成、疫苗、抗原、動物模式、社會倫理與法律等,共同投入 COVID-19 的快速篩檢工具、藥物與疫苗研發。
廖院長表示,目前研究需求包括感染控制、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診斷與治療、快篩方式(包括病毒RNA、病毒抗原、血清抗體的檢測)、治療性藥物(中和抗體、小分子藥物)、疫苗,及COVID-19病毒致病機轉等。此外,也應納入社會倫理及法律等相關研究,以利疫情的控制與後續影響的評估。
廖院長強調,#短期目標 希望一週內能建立資源共享平台,讓學研單位能共同分享研究材料及資訊,多管齊下也等同買保險,確保研究成果的時效;#中期目標 為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最快約3至6個月能有小規模快篩檢測的原型產品;他也指出,新型小分子藥物、治療性抗體及疫苗則約需1.5年以上時間,為下一波疫情準備。
未來相關研究成果也將依既有學術界規定共享。廖院長也在會中決定參與的學研單位共同草擬智財協議,讓全臺灣民眾能早日共享研究成果,避免許多後續曠日廢時的行政程序。
因應今年1月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協助防疫,廖院長在春節期間(1月28日)召開院內第一次會議,邀集本院專家共同討論對策,結合跨世代及跨單位研究同仁的共同合作,就血清抗體檢測、病毒抗原檢測、新型治療性抗體、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等面向,組成「新冠病毒任務工作小組」。防疫團隊在第一線作戰,此次透過國內學研單位COVID-19合作平台的啟動,盼善盡關鍵社會責任,一起成為國家防疫最堅強的研究後盾。
出席今日學研合作平台會議的包含中研院劉扶東副院長及中研院生醫所、基因體中心、生醫轉譯中心、分生所、化學所、農生中心。另有衛福部疾管署、農委會、科技部等部會,臺灣大學、陽明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長庚大學及國防醫學院等大專院校,以及國衛院、工研院、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國動中心等研究法人與會。中研院也歡迎尚未參與的學研單位加入,共享研究資源。
🔴 新聞連結: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6487
#還是要提醒 #勤洗手
十三項協作子平台 在 電商平台賣家專屬!「Facebook 協作廣告」登場 - AdHub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接下來我們將說明如何開始使用協作廣告,並整理一些常見問題,希望能幫助你快速了解這項功能。 設定流程& 常見問題. 賣家的商品會成為電商平台的產品「 ... ... <看更多>
十三項協作子平台 在 讓品牌與零售商聯手創造亮眼成效:Facebook 協作廣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Facebook 協作廣告是一項『品牌』與『零售商』合作的廣告形式,品牌可以透過零售商和商家直接進行銷售活動; 零售商也可以使用分享目錄子級的方式... ... <看更多>
十三項協作子平台 在 COVID-19 太難纏?... - 中央研究院Academia Sinica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十三項協作子平台 ,包括病毒培養、檢體,病毒分讓 、檢測、老藥新用、關鍵材料供應、智慧財產權、抗體 、小分子合成、疫苗、抗原、動物模式、社會倫理與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