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集 PODCAST 上架!!
這次跟大家聊聊前幾天下台南南科考古館取材的經驗,順便製作了簡報影片,把許多拍到的照片整理在簡報中,一併附上整理的PODCAST內文。
-----------------------------------
台灣還有史前歷史?
相信很多人會抱持著疑問,那麼久遠的年代,台灣這塊土地就已經有人類的足跡,而且隨著年代的演進,還產生了不同的文化,以往對史前資料都停留在,那種電影原始人的概念,不過我想不同的地域跟環境,就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才對,如果不好好了解一下這段歷程,一定無法畫出符合故事中的氛圍。
剛好手上有個台灣史前的漫畫題材要畫,漫畫家對於故事畫面的呈現,一定是要置身投入,才會有對應的畫面產生,如此才有可能畫出心目中的具像畫面。
所以為了瞭解這段歷史,我決定走訪台南的南科考古館,因為這邊保存了許多有關台灣史前的資料,還有許多出土文物的展示,親身感受體驗,才是最直接的取材方式。
因為住台北,所以這次選擇搭高鐵下台南,一路上發生了不少小插曲,出門前手錶時間慢了10分鐘,差點沒趕上高鐵。在高鐵上,遇到認識的朋友,竟然就坐在我後面。
出門前才發現,因疫情影響,考古館需要提前上網預約登記入場,結果當天已經額滿,想說到現場再說,沒想到再刷一次頁面,就出現有人讓出名額,當然手刀下定預約。
下高鐵發現假日的接駁車沒班次,趕緊改搭火車等等的狀況,一切的巧合,讓整個行程好刺激,不過都有驚無險地度過,LUCKY!
來到南科考古館,當你踏入館區那瞬間,很難想像現在考古館的位置,在5-6千年前還是一片大海,對!沒錯!就是大海!這裡是高山經過雨水沖刷,順著河流把泥沙往外擴張,在與海水互相拉扯下,逐漸形成了這塊土地平原,才有現在我站的這個位置,有高山有大海有平原,山海原正是我這次漫畫案的核心,感觸特別深。
想像我站立的位置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不斷的演進後,才形成現在腳下的這塊土地,館中有一區特別展示了這塊土地的演化,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大自然的變化真神奇,應證了土地是會成長的,現在就讓我來帶大家看看,館內有些甚麼特色。
整棟考古館用了類似方塊的造型堆積,聽說是仿造考古挖掘時,一層層挖掘方塊坑洞的感覺,館內有些走廊的窗戶,也是朝這樣的構想設計,牆壁裝飾切割成,不同層級的挖掘圖案展示,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設計巧思,其實看到考古館的外型時,有點意外,因為跟我正在進行的漫畫設定,概念本質上蠻類似的,歷史是由方塊組成,由方塊堆積,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尤其這一次的主題就是史前歷史,那更是要好好的感受一番。
進入會場後,先到櫃台買門票,然後跟著指示牌的指引方向導覽,有好幾個館可以慢慢看,不過要注意中午的休館時間就是。
上去的手扶梯旁,有許多挖掘的古物介紹看版,剛好是對照外面的牆壁圖案。首先進入第一個展館,也是我這次主要取材的地方,入場的空間用了好幾個投影機做環繞投射,這個館主要講述館區的由來,以及各種年代文物的展示,一進去就會看到,台灣史前到現代的各種文化演進,在這塊土地上,竟然就像一個三明治,一層一層的包覆著不同文化,每一層堆積著當代的文物紀錄,土地真的是最好的歷史保管箱。
旁邊有一個平台,展示著我剛剛講的,這塊土地由大海變成土地的過程與原因,上下皆有投影動畫演示,講解的相當清楚,接著就是各個年代挖掘出來的文物展示,展示的不外乎是,陶器、貝類、鐵器、玉器,骨骼等等...這些較不會因時間腐化的東西,不同的文化,就會有不同的器具呈現,像陶器就有很大的區分,不論是材質、外型甚至外表的壓紋,都有每個文化的特色,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區隔,每個文化與文化的銜接點發生了甚麼事?這都是編故事時很可以發揮的地方。
另一區館方還做了一個各文化的環境模型,可以從居住跟地形變化上,了解每個文化的生活環境,做的很細緻,剛好有一些建築參考,當然是從各種角度拍了許多照片,資料不嫌多!
順著走道來到第二個展區,這一區展示模擬史前人類,那時的生活與精神模型,都是1:1的模型展示,體會史前人類那時的生活環境,有一些物件細節可以參考,例如衣物的穿著,使用器具的纏繞方式,都會以當時的環境假想還原,對於未來畫成漫畫還蠻有幫助的。
來到第三的展館,這裡展示的是跟考古作業比較相關的素材,他把地層切割展示,還有模擬挖掘的現場,各種挖掘出來的骨骼比對,有點像我們素描在學的藝用解剖學,還有分析台灣各地的地質比較,感覺學術性質比較重的一區。
接著下去是兒童親子區,不過去的時候沒開放,應該是定時會有一些影片活動的展示。
這次去剛好遇到,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裡面展示一些人骨墓葬的文物,看考古學家如何透過骨頭講故事,陳列很多相關骨骼的模型資料,角落有撥放一段史前人類的生存小影片,也有影片劇照、道具還有分鏡的展示,當天下午有這段影片的拍攝講座,其實也是特地為了講座下去聽,看影片如何用現有的文物資料,轉換成電影的概念,或許可以當成我轉成漫畫的一些參考,聽後有些收穫跟想法,還發現台上講座的主角演員,竟是我FB的朋友王國仁老師,真是巧啊~
這趟體驗,除了讓我更加了解台灣史前文化的演變外,也有了更深的故事想法,很多資料不能光靠搜尋或書本上去取得,實際走訪感受實際靈氣,真的會更加有想法,這也是我提供未來需要取材的人一個建議,很多是真的必須要親自看到,體驗到,才有辦法真實的紀錄下來。
在遠古那個沒紙沒筆沒電腦的年代,人類要如何保留自己的歷史,甚至保留自己曾經存在的紀錄,這次的體驗讓我了解,不管任何年代,人跟土地的存在是不會改變的。
誠如我故事中準備的一句台詞:
就用我們的身體跟土地,來告訴後代,這裡曾經發生的事吧!
對了,本來那天預計留宿台南一晚,隔天順便到附近的一些展館參觀,後來聽說一般美術館跟藝術館,周一幾乎公休,沒錯!無處可逛 !所以只好乖乖地打道回府,一切都是天意~
----------------------------------
#漫漫話畫
#南科考古館
#PODCAST
#youtube
北 師 美術館 光 門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最後審判」...
這些你聽過的名畫,以前都要買機票飛到遙遠的歐洲
再買博物館門票入場才能一睹為快
告訴大家,想當文藝青年
沒有這麼難!
因為今年暑假,台北&高雄
將同步展出最大的藝術影像展覽
#會動的文藝復興
可以一次看到全球30家博物館、美術館及私人收藏
集結文藝復興時期20位大師200幅名畫
而且結合科技、藝術跟聲光
現在這些畫作都"動"起來了!
#沉浸式展覽
2021年6月25日至9月21日
在台北花博流行館、高雄科工館 同時展出
早鳥購票還有折價$100優惠喔~~
預售購票通路:翡冷翠文創官方網站 https://reurl.cc/1g5gzp
北 師 美術館 光 門票 在 張齡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會動的文藝復興」史上最齊全的文藝復興主題展覽,今夏必看! 齡予報好康,預售票現在開始限時搶購(只到6/24) ❤️❤️❤️❤️❤️
預售購票資訊
預售單人票:390元(展期票原價490元)
預售售票時間:2021/5/01-2021/6/24
預售購票通路:翡冷翠文創官方網站 https://reurl.cc/1g5gzp
-
齡予真的愛藝術~大學時期因為逛畫廊時太認真看畫,被老闆一秒聘請,留在 #永康街 畫廊工作超過兩年,期間學習策展、買賣藝術品,更被藝術家老闆磨練了 #藝術鑑賞 的眼光~
當然家學淵源有很大影響,齡爸媽過去只要有餘力就帶我跟齡姐(有時候還有奶奶)出國增長見聞,他最愛的國家是 #義大利、#法國、#西班牙。我們好幾次在這些地方long stay超過一個月,在當地跟當地居民過著一樣的生活,走在路上看建築,看路人穿搭,吃當地美食,最重要就是必須去買當地博物館、美術館的月票,一去再去,節儉的爸爸說這叫做值回票價(呵)
不能出國的疫情期,齡爸也只能看著電視或網路望梅止渴,但現在他有了新的希望: 6月25日要開展的「 #會動的文藝復興」~在 #台北花博流行館、#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 同時展出,一展三個月,齡爸可以同步跟住在南部的奶奶討論,彷彿當年一家人一起出國玩一樣。
不用出國,在台灣就能一次飽覽偉大的文藝復興300年名畫! 來自台灣的跨國團隊,與義大利藝術巨擘Scripta Maneant 集團合作,首次把來自義大利 #烏菲茲美術館、 #英國國家畫廊、#梵蒂岡博物館 、法國 #羅浮宮 十多個國家,超過30家博物館的文藝復興傑出畫作帶到台灣!
那些課本上的名畫、「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 及喬托、提香等20位大師的藝術風采,都用了科技結合藝術的方式,以原尺寸仿真、AR介紹及 540° #環場投影 搭配立體環繞音效等前所未有的手法,創造出世界唯一 #沉浸式展覽,名畫會動,還有超美的光影變化,連老外都驚艷!
我最期待的就是「#世界文化遺產」#聖母百花大教堂 穹頂的巨幅濕壁畫「末日審判」,「會動的文藝復興」是 #全世界第一個與世界著名教堂合作的藝術展,身為文藝復興的標誌,「#末日審判」有天堂有地域,遊於世間善惡,表現了當時人們勇於開創的偉大精神,舉世驚嘆,到現在無可取代。
我曾經看過本尊三次,但每次都看不太清楚細節,因為圓形穹頂有夠高的,但現在「會動的文藝復興使用數位多媒體的方式,讓我們可以近距離欣賞紅磚大圓拱頂的壯麗宏偉,還有繁複精細構圖的 #濕壁畫,靠著透視法讓穹頂無限伸延”的視覺震撼,從義大利 #佛羅倫斯「搬」到台灣來!
暑假一定要看的展覽,
門票原價490元,
6/24前購買有 #預購優惠!
「會動的文藝復興」官方網站
手刀快搶👍👍👍👍🥰
https://www.firenzeculturex.com/
#主播 #張齡予 #展覽 #文青 #三立 #女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