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公民前進社子島,守護河堤行動成功!】#2021為淡水河做一件事
昨天母親節, CSR在天下 與北藝大藝術啟動團隊 #流域美學藝術創生行動 到社子島頭公園,與 30多位北藝大學生、天下同仁及近 100 位水系公民完成「母親節守護母親河,淡水河提保護行動」。
時過不到一年,我們再次捲袖守護淡水河💪🏻
短短不到30分鐘,群眾拾回超過 20 大袋的垃圾,煙蒂、塑膠瓶蓋是淨灘日常,誇張的是有整排的廢棄鞋、音樂卡帶,甚至連腳踏車都卡在樹叢!
#釋放愛從最貼近生活的地方開始
一位參與活動的社子島居民說:「幾乎每週都會來社子島頭公園散步,卻不知道這邊堆積了這麼多垃圾」
位在淡水河與基隆河的匯流處的社子島,是淡水河水系流出台北盆地的唯一出口。它座落的位置同時交會陽明山、北投、觀音山的「山系景觀」,以及從大同、士林、到關渡的「河系景觀」。
從1970年實施 #台北地區防洪計畫 後,社子島的水患逐漸被解決,成為親水移居的生活與觀光區域,這樣的改變讓越來越多人來到社子島的河岸濕地、親水公園、自行車道,然而垃圾污染與觀光消費是正相關⋯⋯
#但今年這些垃圾即將變成藝術品
過去,我們可能認為藝術跟環保有層隔閡,但今年與天下合作的流域美學創生行動指導老師 涂維政藝術家 Tu Wei-Cheng ART 在昨日訪談中提到:「希望關心環保議題不再有距離感,讓藝術創作發展成行動。」
延續我們去年末策展 #讓海洋走進都市 的初衷,今年為淡水河做一件事將在五、六月擴大辦理!
藝術不只是想像,而是從最貼近生活的地方啟動,邀請我們所有水系公民共同執行,所有人都是藝術創作的參與者。
想知道被水系公民們一同撿回的垃圾如何被創作嗎?
6/5(六)北藝大美術系的學生將在淡水海關碼頭舉辦垃圾嘉年華比賽,展出「垃圾衣服」、「垃圾藝術品」等作品, 一起來觀賞吧!❤️
【完整相簿】將在今天稍後釋出,請緊盯FB粉專追蹤!
【立即回顧】 2020淡水河專輯: https://bit.ly/3eEruaX
#淡水河
#為淡水河做一件事 #CSR在天下 #流域美學藝術創生行動 #社子島頭公園 #SDG6 #SDG13 #SDG14 #SDGs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敬寶拍攝《尋常人家》的契機,有幾個起源,其一是有不少國際攝影家會針對家庭生活進行計畫式拍攝,但臺灣比較少見;其二是他在日本橫濱駐村時,生起進入日本家居環境進行拍攝的念頭;其三是天母有居住空間要拆除重建,他受邀參與創作計畫,陳敬寶藉此展開《尋常人家》系列,企圖透過家屋內在狀態,呈現當下此時臺灣人生活...
「北藝大美術系作品」的推薦目錄:
- 關於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CSR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蕭逸玫 Hsiao Yi-Me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心得]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面試心得整理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北藝美術第31屆系展《業障重》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北藝美術系獨招這邊留言問題- 大學新生季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如何考進北藝大美術系的推薦與評價,PTT - 疑難雜症萬事通 的評價
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蕭逸玫 Hsiao Yi-Me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Whaaaaats圓滿落幕🙌🏻🙌🏻🙌🏻
感謝Julia跟Enoch的賞識及邀約,感謝給予肯定及鼓勵的藏家,感謝為了我而特地前來的朋友,感謝在我作品前花時間停留的每個人,每次的展覽結束真的就是道不盡的感謝。
久違了的喜來登飯博,依稀記得好像是2012年左右,一群同學相約去了在喜來登舉辦的飯博,第一次在飯店的展間觀賞作品覺得超新鮮,同學們大家各自分散逛逛,在口字型的迴廊和對面的同學打招呼,也都是好久遠的生澀記憶。當時在看過這場展覽之後,我也開始比較勤於看展覽了,但真的只是勤了那麼一點點。🤏🏻🤏🏻🤏🏻
當時身為大學美術系的學生,學校甚至還離國美館超級近,但四年來的看展量真的屈指可數,實在面目可憎?!我現在隨便一年的看展量就屌打大學四年的了吧?!而且現在還會特地衝到外縣市看展,只要特地到國美館看展,都會更想揍死當時不懂得珍惜資源的自己?!
後來莫名其妙想繼續唸書,誤打誤撞還真的給我考上研究所,到台北念書以後發現競爭好大,資源雖然很多,但搶的人更多。想申請空間參展或補助及任何可能時,很多時候都會有資料填寫,其中都會有「重要展歷」或「得獎經歷」這個欄位,我才驚覺⋯⋯天啊!我居然除了大學畢業畫展跟畢業前的一檔個展之外,完全沒有東西可以寫?!我好嚇,之後我發了瘋似的瘋狂畫圖、瘋狂比賽,卯起來找空間展覽。當時都在畫純寫實的我,大概一張100號都控制在一個月內完成。有次為了拼比賽,時間迫在眉睫我又只想畫大畫,所以就瘋狂翹課、翹打工,連畫了五天拼出三張100號去投比賽,雖然最後沒有得獎,連第一階段都沒有通過,但我還是很記得當時在極限內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那種爽感,但我現在是真的沒辦法了,老了禁不起這樣操👵🏻👵🏻👵🏻
記得以前在看喜來登飯博的時候,都會看到一些大師跟明星級的人物在展,也有看到認識的學長姐在展,都覺得好驚嘆好佩服。但就在2014年時,當時研究所念得徬徨、險些休學的我,也去看了當年在喜來登的飯博,已經忘了到底看了什麼,只知道有看到學弟妹的作品也參與展出了,當時我的情緒很複雜,只覺得為什麼大家都上膛了,我還在這呢?於是我給自己的目標就是「明年一定要登上這個殿堂」,結果還真的隔年很幸運的如願,有畫廊賞識,願意給機會讓我參與飯博展出,但那一年也剛好是藝博開始辦在其他飯店的一年。
其實哪間飯店辦的藝博不是這篇的重點,重點是這次參與whaaaaats在喜來登的飯博,讓我想起了好多好多事。以前逛展時都會想「會不會看到哪位藝術家的作品?」,現在逐漸變成了「不曉得那位朋友這次有沒有參展」。我不是藝大畢業的學生,從高中開始到研究所念過的美術科班,同屆的好像也都只剩我在繼續畫了,我在圈內沒有什麼真正同學校的學長姐弟妹,所以其實我還滿習慣單打獨鬥的,常常被問有沒有人可以幫忙佈展的時候,還真的只能出動江東父老?!直到越畫越久認識了越來越多人,前幾年開始有同為畫畫的朋友揪我組隊投展覽,才好像有戰友的感覺?!當時有被想到其實真的很感動很開心,只是我不會表現出來😅😅😅
打了太多字,講到這邊已經有點語無倫次?!雖然不是第一次參與飯博,之前參加過的飯博感受經驗也都很讚,但喜來登就是一個對我而言有刺點的場域。剛剛衝進打烊前的美術社買材料時,還恰巧遇見以前同校的學長,也聊著彼此仍在繼續努力的近況,共識就是這條路真的不輕鬆,但就是自己的選擇,要好好花盡每一分心力,去對自己的所有選擇負責。
以前沒有任何人對我有期待的時候,各種慘絕人寰的悲苦我都挺過來了(誇飾法,但真的很慘,慘到要出自傳的哪種,在此就不贅述了),更何況現在有人會期待了,那我更不可以讓每個期待失望。
whaaaaats結束後,緊接著5/19-7/11又要迎接新的展覽啦,就是我這幾個月操爆後的產物,準備被大橘們轟炸吧!
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爸油畫展的新聞報導~新聞介紹的這幅北港朝天宮油畫,我之前回家裡畫廊都會在這幅畫前面站好久,深深被這幅畫感動,雖然從小就每天看我爸畫畫,但這一幅是我覺得最讓我有感覺的一幅畫,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會被它吸引住,看著在這幅畫可以感受到信眾的信念與神明的保佑。
話說我哥最近也辦了雕塑展⋯阿我的國畫展⋯??好幾年沒畫了⋯等到天荒地老😹最近很多靈感,也很想畫畫,但一天下來等小孩睡著了我也累倒了⋯也許等我小孩上學了,我會回去繼續畫畫~也許有一天我也辦畫展~我是說也許😽。
#我真的是學國畫的不是學體育的
#林鴻嘉 #藝起來 #師生聯展
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陳敬寶拍攝《尋常人家》的契機,有幾個起源,其一是有不少國際攝影家會針對家庭生活進行計畫式拍攝,但臺灣比較少見;其二是他在日本橫濱駐村時,生起進入日本家居環境進行拍攝的念頭;其三是天母有居住空間要拆除重建,他受邀參與創作計畫,陳敬寶藉此展開《尋常人家》系列,企圖透過家屋內在狀態,呈現當下此時臺灣人生活的樣貌。
而中國著名的畫作《韓熙載夜宴圖》,則是陳敬寶執行《尋常人家》的核心精神。此橫幅長卷中,詳細記載韓熙載在夜間宴會的整個流程,從他迎客始,與友客人間暢敘相歡,直至送客。陳敬寶以為,若干年後《尋常人家》也能如《韓熙載夜宴圖》般,讓人目睹21世紀初臺灣人如何布置、擺設居住環境,以及人在家裡頭都在做何種活動。
從《檳榔西施》系列開始,陳敬寶已啟用兩屏照的視覺形式,主要是他的方形中片幅相機無法更換鏡頭,且他也想竭力在畫面中維持檳榔攤環境狹窄擁擠的真實樣態,因此模擬電影鏡頭的橫搖,採用兩張照片並置的手法,完成作品。
至《尋常人家》,被攝對象的住屋,可見有趣的物件與家居擺設,陳敬寶往往難以取捨,於是從兩屏並置,擴展到三連屏、四連屏,以求呈現更多臺灣人生活的場景。拍攝此一系列,陳敬寶總是希望能夠進入沒有整理過的住家,有一回就真的遇見全部都是書的家屋,非常驚喜。另一次則是一名學攝影、喜歡做瑜珈和下廚的女孩,其駐防裡,在起居室與廚房中間有道白牆,恰巧能夠重組為一張三連屏作品,完整體現女孩的日常風光。
陳敬寶以為,日常是百無聊賴、日復一日,是人生最平常、平庸,經常無意識度過的時刻。而追求藝術或者是從事藝術創作,其實可謂是反日常生活。創作者不免希望在稀鬆平常無聊的日常頭捕捉、創造到某些事件或時刻,以之展演特異的瞬間。陳敬寶的《尋常人家》,則意圖藉由物品、事件與時刻的差異、追尋,反問平凡的日常――究竟在生命中佔據如此大時間比例的日常生活,存在何等意涵。
小檔案
1969年出生於馬祖,現為新北市鄧公國小藝術與人文(美勞)科任教師,並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攝影課程。為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攝影系美術學士(BFA),目前就讀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博士班;曾榮獲紐約時代廣場藝廊「和平計畫」第一名(紙上作品類)、臺北市攝影節新人獎、第三屆永續臺灣報導獎(攝影報導類第二名)及日本東川獎。曾在日本東京工藝大學、紐約尼可巴克藝廊、臺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1839當代藝廊等地展覽。
一影像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師:吳姿瑩 剪接:徐珮珊
作品提供:陳敬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83vWzQilnA/hqdefault.jpg)
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山海饌藝版畫展 #黃得誠專訪
藝術家黃得誠以金屬腐蝕版一圓自小到大的藝術夢
藝術家黃得誠從小就相當熱衷於繪畫,曾在高中聯考時;考過了那時仍是專科體制的台藝學科考試,「當時的我還不知道甚麼是素描呢!」,由於對台灣的術科環境不甚了解,他錯過了接下來的術科考試,也因為家中長期在做工程的影響,轉而申請了電機相關科系。
就讀泰北電機的期間,內心一直無法忘懷喜愛的藝術;黃得誠遂決定轉考同校的美工科,美工科的修習完成時,因感術科學生的學科成績不夠理想,於是在重考準備了一年後,進入了理想中的台藝大美術系學習。大學生活中,得誠能盡情的沉浸在藝術的滋養裡,可惜的是,因為當時家庭背景的經濟需求,畢業以後卸下了藝術的夢想,也喜愛烹飪的他和家人開了間餐廳共同經營,一轉眼就過了十三年。
回到母校擔任助教 深入版畫創作的開端
經營餐廳這段時間,黃得誠透過恩師鐘有輝教授推薦,重新再次回到台藝大,協助版畫所擔任助教一職,坦誠個性「閒不下來」的他,也曾同時身兼餐廳老闆及版畫所助教雙重身份 ,銜接的時間長達兩、三年。也是經由在版畫所幫忙的過程中,逐步對版畫媒材更深的認識;梅丁衍教授也鼓勵他:「去玩玩看嘛!」,當下猶豫的他也在思考,若以版畫創作為主該如何下手才好?擅長從週遭尋找熟悉題材的黃得誠,因此便聯想到了他的餐廳經營背景—「料理」。
決意要投入版畫創作後,一開始得誠也從木板版印做起;一路嘗試各種不同媒材的版種,直到他遇見了西方版印的金屬腐蝕版,終於找到了他心中想要追求的中西融合元素!藝術家黃得誠使用銅板加以打磨後,再接著上防腐蝕劑,然後在刻線,這時可以選擇氯化鐵或硝酸來作腐蝕;接續著線刻完了之後,再清洗完後做層次的遮蓋,最後噴上細點就大功告成了。
創作與烹飪的奇想結合 黃得誠繪料理燴出絕佳風味
此次得誠展出的作品,都以料理為主,強調食物所乘載的情感問題,在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眷戀的味道,無論你是不是已經嚐遍世界美食,但總有一個是終身難忘的味覺體驗,這個滋味或許不是最好的;但卻伴隨著人生重大的事件或情緒轉折,因此將味覺烙印在生命中,藉由本展一起來發掘;關於每個觀賞者內心裡屬於「味道」的故事。
藝術家黃得誠以臺灣辦桌菜餚或庶民小吃為主題,這些隨處可見的菜色,記載了臺灣社會的脈動,並在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烙影印下一個重要的故事,透過創作者的重新詮釋而轉化成的圖像,與觀者內心景觀產生連結。以唐朝懷素的食魚帖,從書法的造型概念中喚起作者對文字的情感,將其轉化成圖像表達,創作者對於飲食後的內心景觀這是屬於一種自身對於食物的觀照,也希望經由作品帶領觀者回憶起屬於自身的飲食景觀,追尋原味的體驗。
主打作品「食珍錄」是我國古代飲食專書之一,寫於南北朝時期。記載有六朝帝王名門家中最珍貴的烹飪食物,在此基礎上將經典文學紅樓夢的故事結合重新詮釋,讓食物除了給人味覺的滿足外,將內心的感受轉化成為視覺圖像的創作集結。而展出作品之一的「食全大補」,為創作者從臺灣傳統補身觀念為出發,集結民間習俗中對於補身食物的觀察及轉化的成果;每個人都有吃補的經驗,通常第一次吃補的經驗都是來自家庭在「以形補形」的觀念下,這是一種來自家人對自身的期望,而「食補」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總結出來的食療方法,生物和人類在地球表面所經歷的漫長的進化生活,經由呼吸、喝水和吃東西,與地球表面的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達到平衡狀態,使食物在人體裡被充份的延伸;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作品內容多以呈現食物的功能性,以創作者的角度重新詮釋。
與記憶中的美好道別 啟程前往藝術的康莊大路
對於得誠來說,「餐廳」的完美結束—在回去創作者的身分以前開過一家餐廳,雖然沒有大飯店的規模;卻是人生的轉捩點。那些創作低潮的日子讓他重新思考沈澱,因為餐廳開設在畢業學校的附近,也在每個時期與這些學生建立了共同記憶,十多年間發生了很多的事;當得誠決定再以創作視為人生的最重要的事業後,毅然結束了餐廳的經營;唯一的遺憾是來不及跟這些朋友說「再見」,因此他一直希望能重新烹飪當年餐廳菜色,邀請懷念那些味道的人;並正式地與大家道別,畫下句點—「人生,無不散的筵席。」
這座小小的島嶼,混雜各地的人種;帶來各種料理、不同的味覺感受,食物對於這座小島的人來說,只是建立在人類最基本需求上的「煉金手法」,慢慢失去原有的味覺感受,透過黃得誠的作品讓我們一同來反思:什麼才是真正的台灣味?(文:金車文藝中心)
黃得誠 簡歷:
2012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版畫藝術碩士班 畢業
現任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版畫藝術碩士班 行政助教
奇想文化有限公司 / 奇想畫室 負責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ErT_NB3lA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YLat0telduwV92mPrbrKwcTG3_w)
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金工創作展 #呂浴珊專訪 ShanShan Lu
身邊的小東西都擁有記憶,隨著歲月它們慢慢變成小妖怪。
堅持開啟藝術世界的大門
呂浴珊走上藝術這條路不像其他的藝術工作者般,從小就接受正規的藝術教育。在升大學的那一年,她萌生了一個念頭,就是進入藝術這個多采的世界。但是,當她把這個想法告訴父母時,得到的是反對的聲音──希望她打消念頭,選擇比較有前途的科系就讀。內心卻一直有個聲音跑出來告訴她,堅持畫畫初衷。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她拜託高中美術老師讓她在午休時間練習畫畫,到了報考期間,她也是偷偷的跑去報名術科考試,雖然父母不願意,還是陪著她去應試,而她也得到了進入藝術大學的這張入場券。到了選填寫志願表時,又是另一個拉鋸戰,父母仍然希望她放棄藝術相關科系,直到繳交的最後三天,終於答應讓她填美術系。當年通訊沒現今發達,她身邊也沒有相關的人可以詢問,就直覺地填了離家最近的學校 ──新竹教育大學。父母看到榜單之後也只能接受,至少未來還能當個老師,不至於找不到工作。若不是當初的堅持,呂浴珊又何嘗能徜徉藝術國度呢?
找到一生創作的熱情
大學期間,呂浴珊對於平面繪畫很不熟悉,應該說完全不會,成績不好是必然之事。直到二年級有了分組課程,有木工、玻璃……等不同創作媒材,她好開心自己可以學習到這些課程,但相較於平面繪畫,立體類媒材的使用卻多了一份危險。學習的過程中也受了很多傷,曾把指甲磨到不見,還割斷手指神經導致一年無法動彈。就算如此,受傷也無法讓阻止她對藝術的熱愛,大家的起跑點也變得更近,讓她獲得更多的成就感,更一頭栽入金工的世界。參加新一代這個藝術設計的盛會裡,她看見其他學校不同驚艷的作品,讓她發現原來一山還有一山高。準備考取研究所的一年期間,她在新竹教育大學當了一年的研究助理,在這年當中,她必須幫忙準備材料,重新學習老師教過的課程,因此讓她補足了原本不熟悉的部分,基礎工也更扎實。
互相交流激盪創作的火花
研究所時期學風自由,老師不再著眼於技巧,相對的,學校給予相當多的資源,舉辦國外藝術家工作營,在短短的5至7天的時間,呂浴珊跟著藝術家一起創作,她提到當下壓力很大,但結束後回頭看,發現自己竟能如期完成,也從中得到更多的新知識與成就感。校園裡同儕們都來自不同學校,在同好的團體中,大家擁有自己的小撇步,都會互相分享,誰說一定要照本宣科呢。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她發現一件事,就是與一畢業即開始上班,或去當老師的同學最大的差異是,她一直持續走在創作這條路上。儘管當學生無法有足夠的金錢,但是她珍惜人生當中還能有這一段不需為生活煩惱的日子,可以埋頭不斷創作的機會。呂浴珊到日本交換的那段期間,總共有5位交換生,除了她是亞洲學生外,其他都是歐美的學生,在那裡她也看了許多不同的展覽,各國的創作方式都很不一樣,對歐美的學生來說,認為任何東西都能被當成飾品,他們認為日本飲料罐很美,切下來掛在身上也能成為身體配件的一部分,跳脫了大家對飾品本身的刻板印象。
時代在進步,創作的方法走向更多元,不再侷限於書本上以及以前老師所教授的方式,與同學的互相交流下,常是能以便宜又快速的方式得到等量的結果。畢業後,沒有學校的高級設備,她開始蒐集不同製作方式,光華商場則是她近來最喜歡去挖寶的地方。
創作與生活相輔相成
「創作即生活,生活即創作」是呂浴珊最好的寫照。對於立體作品的製作,她很少事先畫好一個完整的草圖,頂多只畫一些基本型體,在多年的創作過程中,她喜歡享受創作的過程,雖然有草圖,但是她不想受草圖侷限住,因為在創作時,往往會有天外飛來一筆的靈感,這反而讓她的作品增添了不一樣的趣味與形體。時間因創作而有價值,當呂浴珊創作時間減少,她就會渾身不對勁。
這次的展覽,她把作品聯結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每個作品代表著她所遇到的角色,她把看見的現實形體轉換成她創作的素材,以擬人的方式來呈現每件不同的作品,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她,呂浴珊。在冒險的過程中,她遇見這些角色,第一個作品則是以自己家中狗狗的雛形來製作,體現「創作即生活,生活即創作」的理念;另一作品是由大小不同的機器人所組成的,機器人的形體類似,差別在於高、矮、胖、瘦與零件的不同,機器人有著不同的顏色,不同顏色意涵不同膚色的人種。作品述說著她的經歷與想法,呈現出有趣的思考方式,讓觀者也能栽入她一手創造出來的世界,共同踏上冒險的旅程。
呂浴珊-透過雙手將冰冷的金屬,塑造出人物造型的生命力。
呂浴珊簡歷:
2014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碩士畢
2009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學士畢
經歷:
2016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兼任講師
2015-16 大漢技術學院珠寶技術系專任講師
2015 行政院勞委會金銀珠寶飾品加工乙級證照
得獎:
2015 新北市金屬工藝大賽 器物組 佳作
2013 臺灣工藝競賽 創新設計組 入選
2013 新北市金屬工藝大賽 首飾組 入選
2013 台東美展 工藝類 第二名
2013 Korea Jewelry Design Association 入選
2012 客藝精神創意神龍大賽 第二名
2009 新竹美展 工藝類 優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ugOkO5dIgs/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v2RL6UU2K3whHhCtYfTeS2bsU8w)
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北藝美術第31屆系展《業障重》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34屆畢業展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第34屆畢業展覽 ... 拉著我們一起前進,大概就是這次的系展除了作品與展覽回饋之外最寶貴的收穫了吧! ... <看更多>
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北藝美術系獨招這邊留言問題- 大學新生季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各位學長學姊們٩(○˙▿˙○)۶,我是高三想考北藝美術系乙類跟丙類,想問一下有關作品集或是面試的相關經驗,1.作品集大概要幾頁或是有什麼建議的地方 ... ... <看更多>
北藝大美術系作品 在 [心得]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面試心得整理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北藝美術是一個很有風格的系,此文心得不完全適用於其他美術系XD
考北藝收集了很多資料,現在考完了,收的那麼多不紀錄一下很浪費。
-基本訊息-
北藝全校獨招,因此報名時間大約是每年的11月,逾期不候,明年再來。
美術系97學年度獨招收50人,不限定普通班或美術班。
97報名約1200人,通過學測基本門檻共647人,
國文40% 英文20% 數學10% 社會30%,加權後換算百分制60分為通過。
因此有志於考北藝美術者,國文社會拼高,今年有總級分32級過的。
96通過約400人,正取60備取16,備完,報到47人,因此今年增加名額。
雖然術科對於北藝美術來說不是非常重要,但依舊採計術科美術組的成績,
總成績中,97學科占20%、術科32%、綜合進階測驗24%、面試24%。
(學科細項同上段內文,術科為素描8% 彩繪8% 水墨8% 鑑賞4% 創表4%)
面試成績不到80分一律不錄取。管你學術科再高都不收。
-綜合進階測驗心得-
綜合進階測驗雖然說占分24%,但比較像是北藝美術為了錄取與否的彈性空間,
在面試時評分,內容表現技法強弱比較不是那麼重要。
96年分上下段時間,上半場靜物台上是水果,下半場為樹枝及木頭人(事先不知)。
97年的考試為泡泡塑膠布內遮蓋椅子、盆子、書本、塑膠袋、樹枝、餅乾、LED光源,
掛上一頂繡有美字及英文系名的黑色鴨舌帽,背景為木板上披著更大的泡泡塑膠布。
題目說明可選擇客觀表現與自由想像組合創造畫面。
紙張四開,黃色,觸感紙紋都像黃素描但較厚,不吃顏料,渲染不易,
水彩顏料乾後也很容易洗起來,可以自由選擇素描或彩繪來表現。
請勿畫純靜物,這是考北藝。
考試時間2小時45分,時間很足夠,先靜下來思考一下,聯想一下題目給的訊息。
一邊畫,一邊想「為什麼我要這麼畫?」
可以聯想,可以抽象,可以拆解,只要你講的出來,如果畫客觀的畫會吃虧很多。
-面試心得-
特別感謝嘉中美術班的老師與學生,讓我打聽很多,你們都是可愛的孩子(抱)。
面試每人五分鐘,97有三個考場,每間三個老師,
第一天與第二天梯次同間教室的老師會換人,有老師相當狠毒也有很溫和,運氣。
要帶三張作品,最好不要拿學生美展得獎的,老師看都不看。
與北藝美術風格相反的是師大美術,而師大美術就是學生美展主要評審。
考場看到有人帶美展設計類全國第一名的作品,
還貼了一張紙在畫框前說這張第一,這種進去會被釘死在牆上。
與其選技法很強,畫面很美,被學校或畫室老師修改過的,不如拿有自己想法的,
三張可以風格接近或完全不同,請放入自己的感情來下筆。
不一定要裝框,有框沒框沒差別,可以拿紙板貼著不要讓一張畫軟軟垂著或捲著。
美術班考北藝的優勢在於作品多、資源多、術科高,弱勢就是想法不足、匠氣太重。
普通班考北藝請把學科拼高,技法加強到一定程度,然後多方涉獵資訊用面試決勝。
風景與寫實類的作品比較不吃香,但會講就會贏,北藝就考你嘴砲與臨場能力。
穿著簡單舒適有禮貌即可,能有個人風格與學生氣質最好,不要穿西裝或正式套裝。
不必準備額外作品集或自傳等資料,不會看。
-面試題庫-基本必問題-一定問-
-請說說你的三張/某張畫。
-你這三張/兩張畫風格差那麼多,為什麼?
-請說說你測驗的那張畫。
-面試題庫-基本準備題-機率相當高-
-請說出你喜歡的中西藝術家各一個。為什麼喜歡?
-請舉例五個台灣藝術家。請說看看某位(說的那五個其中之一)的畫。
-你都帶水彩,那講一下你最喜歡的五/三/一個台灣水彩畫家。
-你的畫和某畫家的畫有相似,請說說那位畫家畫了什麼。
-有沒有看過某位藝術家的畫,請講講那位畫家?
-你最近看了什麼展/書/電影,有沒有心得?
-你從哪裡來的?那裡有哪位藝術家?為什麼不讀離家近的學校的美術系?
-為什麼選擇北藝?為什麼要讀美術系?以後想做什麼?(千萬不可以回當老師)
-有沒有知道哪些當代藝術家?
-面試題庫-運氣運氣題-不太容易被問到-
-請說出你前面這張桌子的長寬高?你想要怎麼布置他?這和藝術有什麼關係?
-請說出雕塑是什麼。
-為什麼你這張畫有裝框/裱褙?
-為什麼你帶來的畫作沒有素描/水彩/水墨?
-面試題庫-北藝老師很怪題-沒問題問了隨便問或特殊狀況-
-你覺得我的鞋子髒不髒?(老師伸出腳)
-你知道你的書法寫錯字了嗎?(有人寫少見字體,被書畫老師挑出小錯XD)
-你會打棒球嗎?會不會游泳?跑步跑多快?
-有什麼其他興趣?喜歡唱歌那唱一段吧!
-你當場畫的與帶來的圖風格很近,你是美術班的,是不是抄樣版背圖?
-你有去畫室嗎?(帶的圖有修改痕或與某畫室風格過於相似)
-面試心得-
不管到哪裡面試都一樣需要:自信、謙虛、禮貌、笑容,
北藝美術是一間很看重學生個人特質與思考的校系,
基本上一進去面試,老師看外型氣質眼神就知道這個人有沒有收的價值,
再看畫(畫比人先進去),開口說一些,他們就心理大概有底了。
面試情況什麼都有,有人被鞭到爆炸也會上,有人一切順利沒有上,
但只要能五分鐘內抓住老師的好奇,產生深刻印象,就成功一半了。
題目都沒有制式的回答,甚至可以反問老師或自己代入,
例如問你有沒看過楊三郎的畫,也可以回:
「我聽過可是沒研究楊三郎,台灣前輩畫家我個人比較喜歡馬白水。」
於是就挖了陷阱給老師跳下去問為什麼會喜歡,當然前提是要有準備好。
--
版主要不要來辦個面試心得徵文活動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99.241
※ 編輯: linetzu 來自: 61.224.99.241 (03/20 17: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