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囤糧」是恐慌,還是實際需求?- 黃燕明
最近聽朋友說,香港超市的麵粉,還有各種做蛋糕的配料,都被買空了。不過,春節期間一度被搶到貨架空空如也的大米,現在則想買多少都沒問題。「囤糧」對內地人來說,一度只是隔岸觀火,現在卻引發愈來愈多的關注。
疫情導致多國暫停糧食出口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國際蔓延,俄羅斯、越南、烏克蘭等多國宣布暫停部分糧食出口,中國一些地方也出現囤糧情況。供應短缺引發國際糧價上漲,疫情會引發全球糧食危機嗎?中國糧食足夠自給自足嗎?部分國家停止出口糧食對中國影響到底有多大?
在和平時期,糧食供應似乎是手到拿來,順理成章。但在今年春節過後,這個問題突然變得緊逼,我們當經歷了又一個氣溫偏暖的冬天,非洲蝗災肆虐,國內潛伏著草地貪夜蛾,這個新孵化的外來入侵蟲害蟲今年成功登上中央1號文件的關注名單,再加上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各國自救,暫停出口糧食,我們的餐桌未來或者面臨著更多的威脅。
超市貨架上糧食供應充足 沒出現搶購現象
上周三記者來到北京市朝陽區東二環外的一家京捷生鮮超市,一進門口的貨架上放著生活的必需品,包括麵包、麵粉、酸奶等糧食,還有必須品如紙巾、沐浴露等,酸奶正在半價銷售,買半箱送半箱,旁邊放著北方的主食--麵粉,北方人喜歡用麵粉來做出麵條、包子等各種各樣的主食。一袋金沙河5公斤的高筋小麥粉售價23.5元(人民幣.下同)一包,價格和平時相約。圓筒紙巾17.9元一提十卷,價格也基本沒有變化。這一點在北京抗疫的高峰期至今沒變。走到超市米麵區,麵粉和油鹽在貨架上堆得高高的,甚至比平時還要多。在結帳處,幾位排隊結帳的消費者都沒有購買大米或者麵粉類商品,主要買的是生鮮果蔬。
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日前就針對糧食供應回應過:中國糧食產量豐富,庫存足,現在沒有必要搶購囤積,「糧食還是吃新的好。」中國進口糧食,主要是為了調劑需求結構,豐富消費者的選擇,停止進口並不會帶來糧食短缺。2019年全國小麥、玉米、大米3大糧庫存錢於2.8億多噸,去年實際進口糧食只有12萬噸,國際糧食形勢變化對中國糧食市場影響有限。北京轄區內糧食庫存相當於10個月市場供應量。4月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中國完全有能力保證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不同的政府部門也勸消費者要保持理性。北京市政府部門指,北京市糧食供給充足,儲備到位,能夠滿足消費需求,市民不必集中採購和囤積過多糧食。
專家指糧食供需平穩 價格穩定
儘管政府不停說糧食不缺,但是缺糧的輿論風卻愈刮愈大。有消費者認為,糧食供應不會有大問題,最多價格可能會上漲,就像去年的豬肉一樣,想吃的話肯定會有,只是價格就不好說,或者會出現一點變化。
交行首席研究員唐建偉發表報告指出,自2011年以後,國內糧食價格同比漲幅持續回落,整體非常穩定,即使在今年2-3月抗疫期間,仍然維持在0.5%左右低位,中國糧食供需平穩,糧食價格不是影響CPI關鍵因素。
海外因為疫情產生的不確定性被反復放大,同時也放大了恐慌情緒。如果真的「囤糧」,還要考慮潮濕季節來臨如何避免糧食長蟲子的問題,其實挺麻煩的。希望大家豐衣足食。
原文:經濟通
#社會 #民生 #國際
北京朝陽區幾環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惡人遣送回惡國摩。
今次,我支持中共
不管讀了什麼書,進到什麼樣的國際化公司,有些中國人出了國,腦子還留在國內。
1.Biogen的黎女士
就職Biogen擔任Associate Director的Jie Li,在美國已經被確診了COVID-19,她「不滿意」美國的醫療手段,違反醫院提出的隔離要求,聽說中國治療COVID-19迅速且免費,於是從Massachusetts 一路來到Los Angeles(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在美國的人被她禍害)。3月12日,她和家人隱藏自己的病症,乘坐CA988回中國。
起初,她謊稱自己沒有同行乘客,坐在經濟艙的中部。航班落地前兩小時,她找到乘務員,承認自己在登機前吃了退燒藥,同時承認丈夫和孩子也在飛機上,座位號是54K和54L。
Jie Li的年薪約為20W美元,丈夫在美是大學教師,家庭收入不低。按照常識,她的醫療保險應該覆蓋她90%以上、甚至更多的醫療費用,Out of pocket的費用最多不會超過1000美元/年。何況,她公司的Workers' compensation通常可以解決另外的1000美元。Biogen附近的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是美國最好的醫院之一(肯定在前三),目前被確認治療COVID-19有效的Remdesivir,就在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做臨床。以MGH醫生普遍高水平的醫德,不會視而不見看著病人死。
Jie Li和丈夫都有美國綠卡,但同時保有著他們的重慶市戶籍和身份證,他們之所以置自己和他人安危於不顧,執意回到中國,無非是想把所有的便宜都佔盡,什麼虧都不能吃。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他們落地中國後,美國宣佈免費檢測病毒、提升聯邦政府對各州醫療補助項目資金;同時中國一改之前的免費政策,宣佈對在中國沒有醫療保險的患者治療自費。
3月16日,黎女士的丈夫洪先生被確診為COVID-19。
由於未如實申報自己的健康信息,Jie Li從麻省到加州再到中國,一路上給同機人員造成了傳染風險,北京警方開展調查取證,順義公安分局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已經對黎女士立案偵查。
2.Bayer 的梁女士
Florence Liang,華南理工大學畢業後留學澳大利亞併入籍,負責Bayer的Business Intelligence&Automation,之前就職過Pfizer和AstraZeneca,在藥廠的智能與自動化部門。
有關她在中國的一段視頻這幾天引發熱議。
Florence Liang3月14日由首都機場入境北京,工作居留許可有效期到2020年9月5日。她一定知道,所有境外回到中國的旅客,需要嚴格居家隔離14天,目前全世界很多國家也有這樣的要求。
Florence Liang租住在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向軍北里,入境後她與社區簽署了隔離的協議,然而,3月15日下午,她憋不住在家裡悶著,出門稱要跑步。社區防疫人員勸說她,她不但不聽,還大喊「叫你們領導來,你算老幾?我是澳大利亞人!」 「救命」、「你騷擾我」。視頻的全程,社區防疫人員保持了鎮靜,倒是她,情緒異常激動,大喊大叫。
隨後,由於Florence Liang一直不配合防疫人員的要求,有警察到場,要求其嚴格遵守疫情防控相關規定,梁女士終於安靜下來,表示服從管理。
3月18日,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第67條等規定,決定依法註銷梁女士工作類居留許可、限期離境。Bayer中國發表聲明,已經將此員工辭退。
3.塔西佗陷阱
我承認,一直以來,中共在我的認知中,幾乎落入古羅馬史學家塔西佗提出的「塔西佗陷阱」。但是在對黎女士和梁女士的處理上,我認為她們完全咎由自取。
很多留學或移民的大陸中國人,都是不折不扣的「投機主義者」和「利己主義者」。在國外慫,在國內橫,從來不介意給別人添麻煩,而且佔不到便宜就認為是損失。黎女士千里迢迢損人不利己地蹭治療;以及梁女士面對社區工作者的態度,都可以看得出她們自私、蠻橫的本質,家教基本止於胎教。
退一萬步講,埃塞俄比亞發生瘟疫你跑回中國,合情合理,從美國和澳大利亞往回跑,說明他們的眼界、智商、格局全面破產。
被歧視或者被排華,不是因為Chinesevirus這個名詞,而是來自大陸中國人這幾十年的特質。這個國家給全世界一再帶來人道災難,在這些災難面前,中國人表現出的不知悔改的以醜為美一再上演。
能治療貪婪無禮的中國巨嬰的,不是客客氣氣的民主,也不是友善仁愛的宗教,就是中共的一頓暴揍!這些中國人和中共,根本就是絕配。
2020-03-19
北京朝陽區幾環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轉角國際podcast:🇨🇳🐕『文明養犬』背後的虛實疑義】
「北京限期三天處置大型犬,是真的嗎?」中國北京通州區在12月初的一則「養犬告知」,要求各樓房不得飼養高度超過35公分的大型犬、並限期3天內自行處置,否則經查獲不僅會沒收犬隻,飼主也將受罰。這份告知在中國的社群網路廣為流傳,同時歌手朴樹在微博上也「轉述朋友」的說法,指出北京的寵物醫院出現飼主大排長龍、帶狗安樂死的弔詭現象,只因害怕刑罰,或不願讓愛犬被警隊沒收導致慘死的命運。限狗令引發輿論的恐慌與惡法批評,但之中存在哪些疑點?中國各城市的限狗令執法,又有哪些問題?
18日朴樹的微博貼文引發討論後,根據《新京報》向北京通州區當局的查證,通州警方表示養犬告知是針對當地部分社區的飼養違規行為,諸如未牽狗繩、隨地便溺等,因為多次遭到居民投訴,才會祭出針對大型犬的限令告知。同時警方強調,僅只需要將狗遷移安置,並沒有要求必須安樂死。《新京報》的報導過後,朴樹也將微博貼文刪除,原文中說的「安樂死潮」是否屬實?說法來源為何?卻又成了未解的謎團。
另一方面在同步謠傳的內容裡,有中國的網友提到一個微信公眾號「Calipaw 加利愛寵」,同時發文提到通州限狗令和安樂死人潮,並於文中急徵從北京飛美國的志願者,能夠加入「帶狗出境」的救援行列。矛盾的是,加利愛寵所提供的救援組織訊息,卻必須要在15天前事先聯繫告知才好安排相關檢疫和搭機事宜,該如何應對號稱限期3天的通州告知?則並未有詳盡說明;而負責聯繫的團體,本身又是在美國長期執行動物跨境救助的單位,加利愛寵的這則「急徵文」是否專為應對通州告知而來?提及的安樂死等問題有無實證?同樣也有模糊未明的疑慮。
但通州的這張養犬告知以及警方的說法並非沒有問題。派出所張貼的告知內容,雖然聲稱「按照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但該規定中實際上通州區並不是被限制養大型狗的重點區域(這也是朴樹當初質疑的「非管控區」),更未明載3天的執法期限、也沒有明定35公分的大型狗高度認定;這份通州的告知書粗糙的執法公告、不近人情的處置方式,也很可能是地方自行擬定「一刀切」限狗的結果。
北京確實存在類似的養犬相關規定,最早1994年就有《北京市嚴格限制養犬規定》,當中還規定了「重點限養區内帶狗出門時間只能在晚間20時至次日上午7時之間」,以確保犬隻不會干擾住民。2003年又再通過了《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明載養狗必須繳納管理費(重點區域第一年繳1,000人民幣、其後每年繳納500人民幣,非重點區則各地實際管理規定辦理),以及諸多針對飼養大型犬的限制——但都是針對重點管理區域(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豐台區、石景山區以及朝陽區)。
實際上中國寵物飼養相關規定的制定紛亂,各省各城市的養犬規定也不盡相同,管理方式、罰則輕重、甚至於實際執法情形,都存在著不少的差異。也因此在中國的網路社群上,不時就會看到「某地城市推出最嚴格養犬規定」,每當有城市要整治養狗問題時,就會變成中國愛狗人士的熱議話題。
那麼實際上的執法情形又是如何?過去10多年當中,因為曾經發生為了限狗而採取激烈的當街捕抓、甚至毆打致死的案例。2009年深圳市福田區,有城管直接進入住戶家中帶走未做寵物登記的小狗,結果竟然在當日下午就遭到撲殺火化;更誇張的是2015年在山東濟南的大陽村,出現了一則村委會公告,「為確保小區環境衛生和大家的正常生活,任何人不准養各種犬(有證無證犬),限3日之內自行處理,否則村委組織人入戶當場將犬砸死及處理。」
這則濟南公告當時被中國網友稱為「最殘忍殺狗令」,新聞也同步延燒,最後逼得濟南市公安局出面回應「村委強行入室屬非法行為」,而這則公告雖然在大陽村四處張貼,最後卻也不了了之。2012年哈爾濱同樣發生了限狗令的爭議,公布49種禁養犬種之外、也要求大型狗自行處理否則沒收;不過哈爾濱的民情反彈極大,反而在當地爆發民眾「反打狗維權」的熱潮,哈爾濱的限狗令就在口誅筆伐之下幾乎無法執行,《中新網》當地記者也指出,強烈抵制之下限狗令無疾而終,而未做寵物登記、以及原本的「狗患」問題卻依舊存在。
「限狗令多半雷聲大雨點小。」《中新網》指出,除了2012年的哈爾濱之外,2009年在黑龍江、廣東省門江市等地區的限狗令,也都遭到民間抵制後而轉為消極。相關執法單位也在實務處置上互相推諉,因此也被譏為「運動式執法」,也就是遇到投訴或政策風向時,才會出現一波限狗打狗的風聲,但風頭過後又完全銷聲匿跡,彷彿養犬規定不曾存在一般。這也是為什麼儘管北京市的養犬管理行之有年,但在實際生活上卻處處可見到「違規」現象(像是重點管理區的朝陽區照樣有人遛大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規則默契似乎已是各地的常態。
參照國際的案例,在英國、德國等國家也有類似的限狗措施。例如英國1991年設立的《危險犬類法》(Dangerous Dogs Act)禁止飼養特定的猛犬犬種,針對「犬隻危險攻擊」也有相關約束,若違反該法案的相關規定,嚴重不僅要讓犬隻安樂死,飼主也可能面臨徒刑,過去多年來在英國也引發過「害死無辜犬隻」的爭議。
中國的限狗令還有哪些問題?如何處理才可能找到更好的解方?城市與農村是否能夠以同一套規則管理?飼主在面對不知道是否會強力落實執法的狀況下,又要如何應對限狗令的各種疑義?時至今日仍是中國難解的社會問題之一。
圖/北京紫禁城的警衛犬
#這是一篇廣播Podcast的引文 #完整內容要用聽的 #友善提醒
#中國 #北京 #限狗令 #禁狗令 #通州 #大型犬 #寵物 #狗 #公安 #城管 #動物權 #podcast #重磅廣播
北京朝陽區幾環 在 北京文化北京朝陽區王四營鄉的觀音堂村,幾十棟違建房屋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葳蕤新綠。最近,公園落成了, 東四環和東五環之間的生態綠軸也隨之打通,它長約 ... ... <看更多>
北京朝陽區幾環 在 北京朝陽區弘燕路,附近小區封控,門口都是警察和 ...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北京 #大陸民生元#大紀元新聞網4月29日下午15:40, 北京 四環,沒有封城,街道上沒有車也沒有人; 北京朝陽區 弘燕路,附近小區封控,門口都是警察和大白。 ... <看更多>
北京朝陽區幾環 在 Re: [閒聊] 北京四環內相當於台北哪裡?? - 看板home-sal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