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貴價手錶的 value,過去一年癲咗。
想當年剛剛推出 Apple Watch 的時候,有些白癡曾經說過,貴價手錶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少,甚至斷言「從此不會炒得起」。
真係白癡之中嘅白癡。
什麼 Fitbit 什麼 Garmin 什麼 Coros,看到人眼花撩亂,電子錶的確是比以前更受歡迎,但完全看不見貴價錶的地位絲毫有動搖過。
尤其是上一年,真係癲。舉一隻 Daytona (116520) 為例,上年放出去賣到十三萬,而家放十九萬都有價有市。
何解會咁癲?好多原因,品牌 marketing 和金屬價格都有關,但我覺得其中一個最有趣的關連,是全世界都講緊要 dress down。
以前呀,要數一個完美得接近科幻程度的華爾街虛擬人物,首選 Harvey Specter——自信的笑容,自信的髮型,自信的西裝,最緊要是自信的西裝。
但今時今日,還有沒有人講究到好像 Harvey Specter 一樣呢?
有嘅,唔多囉,要參考例子,Deacons 的合夥人 Ronny 肯定是表表者。
先別說那久經訓練的 drafting skills,先別說那看穿全盤棋局的敏銳觸覺,先別說那無論怎樣抑壓都洋溢於表的自信,光是 Ronny 那套筆挺的西裝,再加上每日仍然堅持打呔的習慣,已經是不折不扣的 Harvey Specter 了。
可惜的是,來到今天,已經沒有幾個人還會像 Ronny 一樣尊重一套西裝了,想起也覺悲哀。
過去很多年,有關穿衣的準則,大大小小的企業和銀行都出了所謂的內部指引,一言以蔽之就是 it is very okay to dress down。
現在的人直情是 casual 到,就算是像律師一樣的專業人士,都夠膽死著件 polo shirt 就去 printer 嗰邊趕工,連那個專業款都懶得擺了。
沒有了那套一看就知價值萬萬聲的 Prada / Tom Ford / Armani,大件事了,how are we going to exhibit our taste and show our power?
答案好簡單——手錶。
但買一隻適合自己的手錶,也得有很多學問,最基本是搞清楚自己是一個 user、enthusiast、還是 collector。
怎樣才稱得上是 enthusiast 或 collector,我沒有資格說三道四,但如何做一個得體的 user,還是可以分享一下。
好簡單,有錢真係大晒。
但最怕就係,有少少錢但又唔係真係十分有錢,即係我呢啲,就千祈唔好吓吓都淨係識睇 PP;如果唔係,好似阿木咁,一開口就話「我要 GTR」,你話幾弱智。
有個 friend,買咗隻 PP 嘅 Aquanaut,錯晒。
錯在哪裏?
第一,買 Aquanaut 的人,通常不只一隻 PP,而多數已經有一兩隻比 Aquanaut 更巴閉的 PP 坐陣。
Aquanaut 是 PP 的入門型號,即係好似 Macan 咁,都是保時捷的入門型號。
如果你有架 911 再加部 Macan,完美組合;但如果你只有一部 Macan 而當佢全家之寶咁去看待,那便是 trying too hard 了。
第二,買一隻全新 Aquanaut 只需要十四萬,但你排隊排一世都冇可能買到一隻全新 Aquanaut,因為你必須要是 PP 的 VIP 才可以有這個買 Aquanaut 的 quota。
所以,如果你在街上見到有人戴著這隻 Aquanaut,很大可能是用四五十萬這個二手炒價買回來的。
「全新同二手咪又係一樣嗰隻錶,使唔使咁煩要買全新?」玩到終極就梗係玩埋張出世紙,二手錶的出世紙便不是你的名字了。
講到又出世紙又 VIP 咁複雜,都喺玩吓啫。
買錶很簡單,喜歡就是了。
「邊隻貴」、「邊隻威」、「邊隻閃」,真係唔重要。
錶戴在手,自然會有「戴給別人看」的成份,這個是不容置疑,也無需否認的。但戴錶是一件高調得來又含畜的事,所以背後那個 notion 要很清晰。
難道你想別人看到的,就只有你的財富?
你想別人看到的事,不應該是從遠處第一眼便看得出來的,而是需要 look closer,再 look closer,越接近就越多故事,越考究就越多歷史。
我最喜歡勞力士,因為無論我是怎樣的心情怎樣的裝扮,她跟我都是完全配合的。
尤其是舊的勞力士,我喜歡那種味道;十八廿二嘅妹妹仔,理得你係明星定係名門之後,我真係唔得。第一次獻給了 1680,女神則是 1665 Double Red,最愛就是現在的 6263。
買到一隻自己鍾意嘅錶,係一種初戀嘅感覺,而唔係一種癩蝦蟆食到天鵝肉嘅感覺。
其實呢。
我對錶的要求,說出來都有點怕醜,因為實在太小學雞了。
只要我有這一隻。
然後妳又有這一隻。
永遠的放在一起。
無求了。
勞力士 貴 在 哪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長
#父親節快樂🎉
#我爸發出了我從沒聽過的尖叫聲😂
出道了20年,一直到現在,在我生命的每一個貴人,我都一一記著,團體解散後,也因為沒什麼工作上的想法,有通告就接,也覺得別人給我工作是應該的(當時很驕傲😂!)更不會去覺得「工作態度」「待人處事」的重要,從被人捧在手心的「歌手」變成了「通告藝人」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的接通告,我這邊要爆自己的一個料,記得當時還有「百萬大歌星」-哈林哥的音樂的節目,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出道唯一一次,錄影當天沒去上通告,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我昨天太晚睡,這是一件多大條,沒有職業道德的事,記得是現在「全民星攻略」的製作人跟當時的我通電話的😂我也不知道我哪來的想法竟然當天退通告!
工作態度不積極,當時一個月大概只有1~2個工作,記得最慘是,戶頭當時只有100多塊~(也不敢跟父母拿~但父母都還是會固定匯錢給我)當時會戴口罩去便利商店跟店員看有沒有隔天要丟棄,多的便當,也因為讀大學(離開演藝圈大約一年多吧)原本想就找一份安穩的工作,也別讓父母擔心,但被小恬(經紀人~她也是我的貴人之一😆)再次找回演藝圈
很多人會覺得:你們藝人的錢都很好賺,其實真的不好賺😂我們這行,不~應該是說每一行都是需要累積,需要人脈,需要努力需要很多很多的毅力跟堅持,我想想如果當初沒有再次回來,我現在會在做什麼?我會在哪?我會是誰?
謝謝爸媽有我的姑姑,也一直當我背後的那個大支柱,陪著我一起堅持
我知道我的堅持是對的,現在的我沒有很好,我也不會完美,但卻越來越知道自己的「定位」「清楚方向」,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歌手」「通告藝人」這是我25歲前給自己的定位,25歲後到現在「通告藝人」「品牌代言人」「歌手」「烘焙作家」「詞曲作者」「母親」「創業」「公司老闆」我的定位更清楚,能驕傲的擁抱累積的定位
出道20年,我從沒買過名牌包(我的名牌包都是老公買給我的😆)雖然疫情,今年我有能力買了第一個名牌包給自己🎉也竟然有能力在今年父親節買了第一支我爸的夢想錶勞力士黑水鬼給他❤️
雖然這些是屬於「物慾」的部分,但我想說的是,只要堅持再堅持,跌到了在爬起來,再跌倒,再修正,我們都不會是完美的人,但我們要當那個「善良」的人,好運就會一直來❤️
眼光有多遠,必須投入的努力跟碰壁就會更多,白吃的午餐我們都不要,往目標邁進,有努力一定會有收穫,有些人前進緩慢,就能夠放膽的大步往前跨越,有些人步調快,也能放慢調整自己步伐,讓自己喘個氣
現在的你,迷惘嗎?心碎嗎?失望嗎?絕望嗎?驕傲嗎?成功嗎?完美嗎?停下來,可以用文字為自己喊喊話,紀錄你的低谷與光芒,我們都會過去,我們的下一代會傳承,我們的文字及作為是會被留下來的~我們一起共勉之❤️
也祝我的老爸、公公、老公及全天下的爸爸&媽媽(是媽媽擔任爸爸的職位💪)父親節快樂~祝您們身體健康,平安❤️
勞力士 貴 在 哪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存家族》(2017)是部由矢口史靖編劇與拍攝的日本電影,描寫一個在全然沒電的世界,人類將會面臨哪些極度的不方便與生活危機,21世紀的文明又將會退化到哪種境況。
四月底忽然間的大停電與輪流停電,加上近日即將供五停二的限水與停水,讓人深深感到我們是如何地離不開水與電,尤其是生活在一個大城市。不過,只是「好像知道『電與水』很重要」,真實的缺電缺水狀態,我們其實很難想像,《生存家族》就是一部幫我們揣摩人類文明若是落入缺電缺水的窘狀,將會跌入什麼模樣的原始深淵——甚至,還是生死交關的悲觀絕境啊。
#缺電缺水並非想像的未來
我們極度仰賴電與水,我們也習慣也相信水與電不會由我們的世界消失,我們信賴文明,也維持基本程度的相信政府。
但是,倘若不是因為人為因素,而是自然因素,而產生斷水斷電長達一個月之久,試問自己,挺得過去嗎?《生存家族》的失電世界,足足超過O年,人類文明因此退化到農業與共同採集的互助社會。
看過《生存家族》才知道,人類現代文明有多麼偉大,人類不需要依賴共同語言才能創造巴別塔來接近神。光是靠「電」,今日的人類就已經創建出,古人以為的神的境界。
.
#不懂珍惜又缺乏互動的一家人
故事始於住在日本東京的平凡一家人:爸爸是企業社的小主管,媽媽是家庭主婦,愛漂亮的姊姊熱衷於打扮與網購,中學弟弟則是對所有的家人都愛理不理。
這一天,外公由鹿兒島的鄉下寄來蔬菜箱(現在我也好想要有一箱啊),以及海釣的鮮魚數條,但是媽媽不敢殺魚,兒女嫌棄於太大隻,於是來自鹿兒島的愛心就這麼偷偷地被扔入垃圾桶。
這一家人完全展現了普遍東京人(城市人)的模樣——因為過度依賴文明而無能軟弱、因為身處大城市而任性傲驕、也因為將自己封鎖在手機的世界而不尊重他人。
.
#僅是缺電就打趴城市人
不過,莫名其妙來了大停電,生活的節奏完全停擺,接踵而來的是都市人未曾想像的不方便——缺電、缺水、食物短缺、無法提領現金、沒有大眾交通工具(只剩人力腳踏車)、無法使用手機(失去聯繫、失去資訊、也沒有時間)。
整部電影一關接著一關地,帶著我們跌入失去電的文明,將會變得何其殘忍。
.
#沒用的藍寶堅尼勞力士和假髮假睫毛
拿東京人作為故事的主角,格外凸顯文明世界的浮誇。
住在城市的人類,基本的食衣住行,都因為水電創造的方便,以及資本主義已然成熟的運行,而無須再有民生必需的擔憂,反而開始想東想西,想些虛華浮誇的奢侈品。男人想要展示名利,女人則是想展示美麗。
只是,在一個連活下去都有困難的世界,有再多的名牌包、勞力士、或是昂貴的藍寶堅尼,也換不到一瓶水或一斗米。在一個連洗臉洗澡洗澡都是種遙不可及的奢侈時,頭上有幾根毛、睫毛是長是短,也一點都不重要了。
.
#野外求生是門專業的知識與技能
這是個比較誰有能力適應原始生活的世界。
當這家人騎著腳踏車在遠離東京的途中,曾經巧遇另一家人,他們全家都穿著自行車騎士的套裝,還帶著全套的露營設備。當主角一家人狼狽不堪又一路相互責罵,才好不容易來到此處時,發現別人家的自行車騎士,竟是如此地悠然自得,甚至還發表「享受此刻」的浪漫情調,極為不可思議。
原來,這一家人懂得野外求生的各種知識與技能,其中的媽媽(藤原紀香 飾演)就隨手摘取一把蒲公英葉子,告訴這家人沿路都有可以採食的植物,根本不會餓肚子,水源也可以在山澗處取得,基本的生活物資根本不成問題。
.
#荒謬的亂象與殘酷的現實
《生存家族》還有許多讓人難忘的片段。像是沒食物的時候,水族館變成食物來源;路邊看到一隻豬,就瘋狂開始追食物;傾盆大雨會打亂一切看似完美的計畫;餓到窮處,可愛家犬都會變成餓狼。
這是個殘酷無比的慌亂世界,生命隨時都暴露在死亡的邊緣。只有互助,才有生存的機會。
.
#珍惜與感恩來自鄉下的蔬菜蛋肉魚蝦
在這疫情的時代,看這電影格外有感,能夠有箱來自鄉下親人的蔬菜魚蛋,簡直像是如獲至寶。
經過由東京到鹿兒島的一路奔波與折磨,這一家人總算懂得珍惜,無論是珍惜家人之間的情感,或是來自他人的恩惠。
或許,我們現在因為疫情而必須封閉在家,一家人被迫共度難關,也是一種關於珍惜與感恩的必要考驗與學習。(還是說,經過這段疫情長假,家人之間反而會感情破裂反目成仇。XDD)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15
#2021年5月30日
#生存家族
#奢侈品變成垃圾
#文明需要水與電
#住在水族館旁邊不怕沒魚吃
#泡過水的訊號彈確定還燒得起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