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物園要搬家了,但真的有更大更好的地方嗎?】
兩年前,窩抱報《動物園的每一天》編採期間,恰巧碰上台北市立動物園長頸鹿宵久在運送過程中猝死的事件,一時之間,媒體與社會一片嘩然,不捨、咎責動物園、檢討動物園存廢的聲音陸續出現;但在同時,適逢暑假的動物園,每天仍有絡繹不絕的遊客湧入。
而在採訪過程中,向動物園裡的工作人員問起此事,他只說了:「咎責、檢討當然有必要,但事實是,宵久的死我們比誰都難過。」事實上,以目前動物園的工作條件,會進入並且願意待下來的人,絕對都是深愛動物的人。
對於遊客而言,動物園可以是快樂天堂,也可以是圈養、禁錮動物的牢房。但在動物園裡,一切真的這麼簡單嗎?存與廢,真的是二元對立的選項?
► 同樣的資源,要花在所有遊客都關注的明星動物,還是少了一隻其實也沒人發現的動物?
► 面對病痛中的動物,是積極治療尋求活下來的機會,還是以安樂死的方式讓他不再痛苦?
► 明知再大的圈養環境都無法滿足大象、獅子、黑熊的需求,但離開動物園,牠又能去哪?
------------
台南人劇團這次的作品,選定了「動物園」作為主題。
如果是個喜歡動物的人,大概會看得很開心。裡頭對於動物的揣摩,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句台詞,都令人忍不住會心一笑,想著:「啊,原來還有這招!」(私心要說的話,小編最喜歡陸龜的呈現,非常有梗、非常好笑、趕快去看。)
回歸到動物園的議題,這是一部會激發許多思考的戲劇,雖然其實沒有給出任何答案。喜歡動物園的人、討厭動物園的人,都非常推薦可以看看這部戲。(小朋友也可以!)
面對動物的生與死、動物園的存與廢,不同的人、處於不同的位置,其實都有不同的抉擇與煎熬。愛動物的人,可能用錯誤的方式愛動物;看似對動物冷血的人,也不見得就不愛動物——也許他曾經比任何人都愛。
至於,動物在動物園裡快樂嗎?他們想回到野外嗎?
戲劇裡有段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透過動物們的對話呈現留在動物園的優與劣,相當有趣。而事實上,或許這是個每個人都該思考,卻沒有人能回答的問題。
#存或廢 #動物園殘忍嗎 #歡迎分享對動物園的想法
------------
台南人劇團 2018 春天戲水 《大動物園》
▌5/25-27,公館水源劇場
▌買票這邊這邊:https://goo.gl/XEsUGx
▌照片由台南人劇團提供,攝影師 陳又維
動物園存廢之我見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動物溝通師 Chalynn 動物夥伴小心事 來去逛動物園
溝通師小C說:其實已經很久沒有去動物園了⋯⋯我印象中有一次在動物園看到瘦弱的台灣黑熊不停的籠內轉圈圈,就不再去了。
這次應窩抱報的邀請,以溝通師的身分前往,當然有些動物如預期的悲傷寂寞,但也有些動物歡快怡然。但我就不劇透了,大家可以購買來參考,進一步去理解【動物園】的本質與意義。
書裡面也介紹了除了台灣之外的其他動物園,並且很深刻的採訪了關於野生動物救援、標本製作...,受歡迎的、被冷落的動物夥伴,可以看見編輯團隊的用心(然後默默擔心這樣不會賠本嗎?)
動物園的存廢,並非一刀兩斷的是非題,其中還有很複雜的狀況需要爬梳。對我而言,動物園應該將重點放在救援與培育、照護,尤其是台灣特有種的存續和保障,諸如台灣獼猴、台灣黑熊⋯⋯等等。
至於國對國的饋贈,或是並非適合台灣氣候的動物,則真的不必了(熊貓企鵝無尾熊北極熊啦)。生命教育,絕對不是囚禁;教育很重要,但也不需要用動物的生命來換取。
「我知道我很可愛,每個經過的人都這樣說我」
一隻動物懶洋洋的這麼說,想知道是誰這麼囂張,記得買書喲!
《動物園的每一天》熱烈發售中:https://goo.gl/XFoiq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