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何種性別都該觀看的《82年生的金智英》
滿感謝 花蓮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花好學苑》 舉辦《82年生的金智英》的特映會,自己在觀影的過程中好幾度都落淚到不行,也覺得影片中可以討論的性別議題有很多層面(自己已經默默地把這部片列為後續在大學的性別課程中必看的一部電影),不論是女主角從小到大在原生家庭、婚後家庭、職場工作甚至是到社會所遭遇到的各種性別壓迫,又或者是當中的男性很理所當然地把男性看得更為重要而把女性做的許多事視為理所當然(哪有這麼理所當然!),在觀看這部電影的歷程中其實可以順道來檢視自己的性別意識。
#觀看過程中興起哪種情緒都是很好的自我覺察與提醒
如果你觀看的過程中覺得被冒犯到,而且有很多憤怒,那麼請你想想這樣的憤怒要告訴你的是什麼?如果你觀看的過程中覺得很同理女性的立場,認為自己也遭遇過類似的經歷或正在經歷,那麼請你想想影片中的女主角最後追逐自己所想要的,而你該如何改變呢?如果你觀看的過程中你相當懂男主角的心情,而你曾經或現在也都很期盼想跟伴侶一同合作經歷這些性別壓迫,那麼你可以想想你該如何與伴侶共同面對這一切?
#你所認為在性別裡的理所當然其實一直以來都並非理所當然
時代在演進,並不是要把男性所擁有的東西給拿走,女性主義並非是要把男性給打倒然後踩在腳底下,對我而言更重要的是不論你是何種性別,當你能夠擁有性別意識的來檢視你所遭遇的一切,甚至是用性別意識來同理關注身旁的人事物,你會發現你過去所認為的理所當然其實並非這麼樣的理所當然。舉例來說,上個世代的女性可能被認為並不用讀這麼多書,反正最終就是要嫁人,那你唸這麼多書幹嘛?倘若你具有性別意識與性別平權的觀點,你就會很明顯地反思為何女性就要是附屬於男性的?為何女性最終要嫁人才能圓滿?如果你可以擁有許多反思來思考眼前的「理所當然」,那麼很恭喜你,你不再只是被社會文化所堆疊的刻板印象而活,你有你自己的觀點,當你開始批判與質疑這一切,你才有辦法讓自己不被性別框架給綑綁,那麼你也才有辦法去對抗與鬆動那些不符合性別平權的刻板印象。
#做自己其實是需要擁有覺醒與勇氣的
有些人常會鼓勵別人說「你要做你自己」啊!但其實「做自己」還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就像看《82年生的金智英》的女主角智英從小到大所經歷過的生命經驗,這會讓你知道「框架」這件事情是會日積月累不停形塑而成的,當你想要「做自己」的時候,你立刻就會感受到這層層堆疊的「框架」有多麼樣的堅固,甚至旁邊的人會因為你開始要做自己而跳出來覺得你怎麼可以這樣子,嘴裡責怪你的不對,然後你就會覺得天啊!我似乎真的做錯事了,我還是回到本來的框架裡生活,這樣子最安全,因為很符合多數人認為的價值觀。
為何說「做自己會很需要覺醒跟勇氣」?因為第一,多數人所認為的,並不代表是正確的,只不過是多數人所認為的,像是現在台灣你生了小孩之後小孩可以選擇從母姓,但如果你真的跟你的伴侶共同討論孩子從母姓,身邊的親戚朋友馬上會跳出來講話,所以你看現在就算小孩可以從母姓,但多數時候從父姓的比例仍然比較高,但並不代表這是正確,這是過往文化裡累積而來的性別框架。再來第二,如果你想要做自己,首先要嘗試的是「鬆動」,不要一下子就覺得要去打BOSS,先覺察自己可以從哪些層面開始「練習」,你要知道這些觀念都是從小到大累積二、三十年而來的,是不可能馬上就可以改變,就像抽菸的人要戒菸,今天說明天再也不抽了,只有極少數人可以有這樣的意志力馬上就不抽,多數人會面對戒菸後的戒斷症狀而不舒服,可能想想算了吧就還是回來繼續吸菸,其實你可以循序漸進的,就像戒菸可能你每天抽一包,變成兩天抽一包,變成一週抽一包,慢慢地進步,鬆動你自己的性別框架也是,從一點點練習,一點點鬆動,就像是女主角中間有一場戲是在咖啡店被莫名其妙的路人甲乙丙說是「媽蟲」,以往的她可能聽到後就對號入座而跑走,但她這次練習把她聽到這些評論的不舒服向對方表達,「勇氣」用白話點說,就是「透過練習來發現你本來以為的恐懼其實沒那麼恐懼」,那麼你就有機會一步步地從鬆動走向自由。
《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電影還在院線裡頭播映,相當鼓勵所有性別的人都該去觀看這部電影,希望過了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過後,當我們再回頭來觀看這部電影時,能夠覺得「那個年代怎麼會這樣呢?」,甚至可以有點不可置信,希望到了那時候我們在性別意識上又走得更往前了,不論何種性別,都不應該被社會文化框架給綑綁,而我們都能在尊重他人與自我的情況下活出自我。
#勇氣是透過練習而慢慢不再恐懼你本來以為的恐懼
#性別意識是不論何種性別都應該有所覺醒
【82年生的金智英】預告
https://youtu.be/x11LgXZm63c
Search
勇氣是透過練習而慢慢不再恐懼你本來以為的恐懼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把「了解自我的時間」作為禮物 ...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把「了解自我的時間」作為禮物,送給最親密的家人,以及最不熟悉的自己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在意他人的眼光,根本無暇完成這幅屬於自己的自畫像,有些人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