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這麼做_讓英文融入孩子生活中_不只是一個讓孩子頭痛的學科
20年教師資歷的顏安秀老師也曾煩惱孩子不喜歡英文這件事,最後她決定不要直接談「學校的學習表現」,也不要把英文當「學科」來面對,就把它視為一個生活工具,融入在應用、活動、遊戲、互動裡。
更重要的是父母要耐住性子,理解學習一項新事物的困難,但也別忘了在有進步時大大的稱讚孩子的「努力」。顏安秀老師是怎麼讓孩子不再害怕英文?來看看她怎麼做↘️↘️↘️
🐳書櫃裡就差這一集✨萬眾矚目閃亮登場
【葛瑞的囧日記10:不插電挑戰】
📓誠品>>>https://reurl.cc/v5G57L
📗博客來>>>https://reurl.cc/R6R6y6
📔momo>>>https://reurl.cc/ZQMZVA
【新讀者看這裡】
葛瑞的囧日記大全套(共15冊)66折>>>https://reurl.cc/qmaNk0
葛瑞的囧日記+我是榮利大全套66折>>>https://reurl.cc/a5zZl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童軍廣播人才培訓營第一梯(學員受訓心得與未來主持計劃) 1、黃威慈,台北市第6團星宿海童軍團,羅浮童軍 「英語廣播主持人」對我而言曾經是多麼遙遠的名詞,深怕自己語言能力不夠,又擔心缺少廣電專業背景,但在「不試試怎麼知道?」的想法下,我參加了第一梯童軍廣播人才培訓營。 培訓營的課程內容豐富,...
「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提提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學英文- 【粉絲提問】 勇於嘗試各種事物,並積極做到最好。這 ... 的評價
- 關於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網路上關於樂於接受挑戰英文-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網路上關於樂於接受挑戰英文-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網路上關於樂於接受挑戰英文-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勇於挑戰自我英文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勇於挑戰自我英文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問卦] 財金妹為什麼沒有大遊行? - PTT評價 的評價
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提提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天下雜誌的提提研創辦人專欄:越常碰到逆境。就越會克服逆境]
其實今年才是最好的一年。
大家是否最近做很多事情都感到一種使不上力的虛無感,明明跟以往一樣很認真的在工作,很用心的在思考行銷,但業績卻沒像以往有爆炸性的反應。
好比是重重一拳的擊出,但卻好像打在棉花糖裡,沒有得到想像中的反應。雖然不會慘到市場完全沒反應,日子還是過得去,但以往那種呼風喚雨的能力好像離你而去。沒有極樂,也沒有極苦,所感覺到的只有虛無,只有空的感覺。
如果你身處的產業也跟我的一樣的話,那恭喜你,進入了後疫情時代的經營方式。
今天我想講的是無常。 無常翻成英文是impermanence ,也就是萬物沒有永遠維持一樣的定律。 好比我們人每天都會衰老 ,面貌會每天改變,但每天(如果用心學習的話)也會得到智慧,眼神也會變得更慈祥。
市場經濟也是,無論是任何產業都一定會有循環,好的勢道不會永遠一直持續,壞的時機也不會永遠一直壞下去。
重點是,你有沒有那個智慧去因應不同的市場環境去改善你公司內部的體質,來面對未來趨勢的轉換? 而不是只活在過去的光環,不願面對自己的實相。
我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的第一件事,先打坐一小時靜心,內觀掃描自己身體的每一部份,去感受自己的頸肩,心臟,胃,髖,背,手,大小腿,是否有哪一部的的氣有阻塞,藉由這些身體細膩的反應機制來提醒自己心理上的焦慮或是生活作習要小心觀察。
這樣的靜心的賽前準備熱身,對於接下來要工作的一整天會有很大的幫助跟專注力。
會讓我在工作上跟同事的討論過程中,當我發現員工的意見跟我相反時,我跟他們吵得眼紅脖子粗時,我會警覺自己的的脖子動脈好像快中風了。 這時我會立刻停下爭吵,趕緊離開現場去喝好多杯好多杯的水,嘗試讓自己冷靜下來。讓脖子跳動很快的動脈慢下來。
然後回到現場,冷靜的跟同事們說:「沒關係,就讓你們用你們的方式去試看看這次的年終禮盒吧,組數跟內容跟行銷方式交給你們決定」
這次我們品牌提提研的年終開賣,我們捨棄了以往大量生物纖維面膜的組合做法,反而想要教育一套全新三步驟的1(前導噴霧)+2(面膜導入)+3(乳霜封存)的全方位面膜保養新概念。
這是一條不容易的路,以銷售的角度來看,我並不看好,因為這樣的概念需要大量的教育。
而教育新概念往往是最困難最吃力不討好的。
當我對外演講品牌運營時,學員問我:「經營品牌,什麼是讓你最感到挫折的?」
我總是回答:「是教育, 因為當你花了百分之三百的力氣去推廣新概念或新市場時,好不容易推廣成功後,立刻會有其他品牌來抄襲你的作法,會來撿現成的便宜」
九年前我們花了大量的心力,勇於當第一個面膜品牌去教育歐洲的市場,當歐洲市場接受了片狀面膜之後,造成了大量韓國面膜跟風,只用我們售價三分之一的價格去搶佔歐洲市占率。 過去我們連續六年用面膜在英國美妝奧斯奬PureBeauty awards獲得最抗老奬,就立刻有大量的他牌也學習這樣的做法。
我們的前衛的作法,造成了很多台灣保養品產業的前輩跟晚輩的有樣學樣,但我們沒有抱怨的心態,反而為自己感到驕傲,因為我們影響了產業的思維,讓更多企業家的視野不再只看到中國跟東南亞easy money的短線操作,而是勇於挑戰歐美這個保養品產業最挑惕的舞台。
蓋了佐研院這個吃力不討好的殿堂也是,我們想要影響業產去重視設計美學的重要性。 於是我們用了比般保養品工廠四倍以上的成本跟時間,蓋了這座殿堂,但卻是出生在疫情這時代。
但我並不覺得時機錯誤,反而覺得它是生命力旺盛的新生兒,選擇在最困難的時刻誕生在我們懷中。
這樣甜蜜的負荷就像任何新生的小孩一樣,強迫我們父母去思考,並且調整自己的經營人生的方式,來達到一個最好的平衡。
於是我選擇了放權,我選擇了短痛不如長痛。放心讓團隊去勇於承擔自己所做的決定。
看到他們每天自動自發在討論如何用不同的角度去教育面膜前導噴霧,以及這個1+2+3的全方位面膜專家的保養新概念如何讓消費者買單時。 在旁偷聽他們對話的我,完全沒插嘴。 但是內心是感到驕傲的。
覺得他們真的有在獨立成長,有在想辦法解決問題。
於是你們在提提研粉專後續看到的「庫存殺手」或是「補充包」或是「黑蜂霜」的文案,都是底下團隊自己想的解決方案。
每天每天他們都在腦力激盪,靠著他們自己的能力慢慢越賣越好。
雖然這次的年終組合沒有像以前那樣的爆炸性第一天賣好幾萬組,但是後續的細水長流,卻讓我們的團隊的解決逆境的能力更成長了。
是的,鋪梗寫到這裡,你們才發現其實我想要寫的是解決逆境的能力。當你越常遇到逆境,越常解決逆境, 你就越會克服逆境。
你就會有一種熟悉感,『啊~逆境你又來了,好朋友你好啊,我們一起來解決你這次帶來的難題吧」
當你又再一次克服難關時,你就又多得到了神賜於你的新禮物。
所以痛苦肯定是種禮物(Pain is a gift),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看穿它外裹苦痛的包裝,它強迫改變你的思維方式,強迫你學習跳脫框架。 因為人生的無常,痛苦一定會出現,而且它會一直用不同的形態的方式出現。
今年的疫情,可以說是我們人生最大的禮物,因為它強迫我們跳脫出以往的舒適圈,用更高層次的思考邏輯去解題人生目前遇到的困境。
它讓我們開始反思:是否一直不斷追求更高的營收,才是人生勝利組?
是否一直不斷的汲汲經營,出差開發新市場,才是人生勝利組?
還是其實疫情重頭到尾是眷顧著大家的天使,讓我們終於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而不只是貪婪的一直追求數字的成長。
今年大家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雖沒有達到年前設定的業績成長目標,但卻反而是跟小孩跟家人相處最多時間的一年, 也是我們公司內部團隊的獨立思考最進步的一年。
如果你用這樣的角度去看事物,不被過去的「必需成長」的框架卡住的話,放下貪婪的心,嘗試著讓自己跟家人更簡單的跟這塊土地的大自然享受日子。
並且發揮慈悲心,幫助他人不那麼焦慮。告訴身邊那些焦慮的親友們,黑暗是幫助你養氣改善體質的最佳夥伴。也是你幫助身邊夥伴渡過難關,共創堅韌友誼的最好時光。
讓一切回到人跟人之間的互助關懷,而不只是商業
獻給每天都進步一些些的你,其實今年才是最好的一年。
#只要活著就還有希望
#越常碰到逆境
#就越會克服逆境
天下雜誌全文在底下留言
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字訪問: Vanyssa- 美國 MBA、矽谷 Fintech、台灣創業經驗分享
之前 7 月回台灣, 想要和大學以來的好朋友 Vanyssa 有個直播, 但後來因為我們彼此有空的時間一直喬不攏,最後只好取消, 因為她金融業、MBA、及創業的經驗很特別, 我特別請她用文字的方式來和大家分享她的學經歷。
Vanyssa 大學雙主修人類學系及經濟, 畢業後在台灣金融業工作多年,再申請到美國唸 MBA,MBA 在學期間有到矽谷 Fintech 實習。 她後來因緣際會回台灣創業,這篇文章特別詢問她讀 MBA 的動機、美國求學的轉變、以及回台灣創業的點滴。 文章最後還有她特別給我的讀者優惠的活動,歡迎在台北的朋友們有機會利用一下!
-------------------------------------------------------------
Brian: 為什麼你想要唸 MBA? 在讀之前你覺得 MBA 可以帶給你什麼? Johns Hopkins MBA 的教育對妳有什麼啟發? 你讀完後覺得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Vanyssa:【MBA的動機與經驗】
之前在外商工作,看到如果 2 個同事業績各方面條件伯仲之間的話,有海外經歷,以及英文口語能力強人的似乎都比較容易被公司看到,也比較能表現自己,進而增加升遷機會,於是就決定要把自己丟到美國二年,看看自己可以有什麽進步與改變。我很確定自己不想走學術路綫,也決定好給自己流浪 2 年的時間,所以排除了英國的課程。當時在職場裏又看見公司的高階經理人都是留美的 MBA 回來的,加上自己確定不走學術,就自然而然的把美國的 MBA 當成第一選擇。
以前常常讀到旅居在外的人會經歷 Culture Shock,在出國前就很期待不知道自己會經歷什麽樣的文化衝擊。Johns Hopkins (JHU) 的 GMBA有 2 個比較特別的課程:Innovation for Humanity (I4H), 學生可以選擇一個國家,去到當地進行企業顧問的短期計劃,我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們到了伊索比亞一起推行了改善企業經營效率的計劃: Discovery to Market (D2M),我們與NASA,Johns Hopkins Hospital 合作,為政府單位以及醫院找出他們擁有專利技術的市場價值。這兩個計劃讓我學會了如何評估一個市場的市值,如何評估一個計劃的可行性,以及如何發現企業問題,改善企業經營的效率。再加上我暑期在矽谷的 Fintech 工作,接觸到公司募資,孵化器,不同輪融資,公司上市,如何對外尋求資源,壯大公司等等的議題,讓我對於實際商業世界運作的視野大開。
【Post-MBA的改變】
我認爲在美國念書與工作帶給我最大的改變是我變得勇於做自己,不再害怕做選擇,不再害怕展現出自我,不再害怕去做夢追夢,做想做的事。到了美國脫離了熟悉的家人,朋友,食物,責任,生活圈,以及早已習以爲常的社會規範,沒有人會告訴你該怎麽做,或是怎麽做會比較 “好”,有很多時間可以與自己的内心對話,發現了很多過去忽略的内心的聲音。西方社會相對來説比較注重 individualism,個人的角色與意見被放得比較大,例如我和 MBA 同學一起開珍珠奶茶店這件事來説,在東方最常遇到的思維是 「開飲料店不需要國外 MBA 學歷啊?」(我又不是爲了開珍珠奶茶店才去念 MBA 的),「如果要開飲料店當初幹嘛去念MBA?」(我當初怎麽知道我會開飲料店?),西方通常當下的回應是「Oh…..that’s a great idea.」,「I like bubble tea. That’s so exotic.」,雖然感覺回應有點客套,但是基本的思維是對方覺得那是你的人生,那是你的決定,他沒有什麽資格去評論好壞對錯。深刻體認這樣的思維後,遇到很多事情我都會先問問自己「Does it matter? 這很重要嗎?」如果想一想不是很重要的話,就不用太往心裏去,決定要做什麽就去做。
另外還有一個改變就是,我變得比較不怕冒風險。過去我習慣按照計劃做事,上好學校,進大公司,都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内選擇“安全”的路去走。在美國念書期間,有美國同學邀請我一起參加在克里夫蘭舉辦的銀行的全國 MBA 的商業競賽,就是由企業(銀行)提出問題,不同學校的MBA學生提出解決辦法的一個競賽。當初參加是想説我曾經有金融業工作的背景,或許可以對團隊提供一點貢獻,結果那年出的題目是跟 Cybersecurity 有關,我對於資訊安全沒有什麽涉獵,只是勉强做了一個針對風險保障的財務模型,用 Excel 和 R 結合來估算銀行在不同情況下的風險溢酬,以及可以應對的策略,結果沒想到這個模型建構的邏輯得到評審的青睞,最後我們團隊不僅進入了前五名的決賽,我個人還在所有各國參賽MBA裏面得到了個人獎。這個經驗讓我知道,就算以爲是經驗裏“安全”的路,也可能會有出人意料的風景;就算是遇到了完全陌生的挑戰,也不用害怕困難,盡力去做就對了。
Brian: 你在台灣金融業做過什麼? 你在美國 Fintech 做的是什麼內容? 台灣金融及美國 Fintech 對妳的職涯有什麼影響?
Vanyssa:【職涯的轉變】
我過去在銀行與投顧業待過,都是與投資市場與業務相關,我在矽谷的 Fintech 加入的公司跟我過去的背景也沒有什麽關聯,頂多勉强有”銀行是客戶“的相似點而已,所以對我來説,也是一個新的學習。這個新創公司在做的東西是利用 Machine Learning 來增進企業金流營運的效率。簡單來說,廠商在生產產品的同時會產生進貨發票,過去都是依賴公司經驗豐富的採購經理人預估一段期間的備料要進貨多少來準備最佳進貨量。Fintech則是利用廠商過去累積 1 年到 5 年的進貨發票來訓練一個平臺模型,這個模型會預估一個最佳的進貨量,並利用新的發票,持續優化模型本身的預測能力。更進一步來說,企業融資相關的銀行或是貸款公司,也可以利用這個模型,以及背後累積的大數據,來預估公司的還債能力,以設定貸款利率,或是提前得到違約可能性的警示。我的工作主要是跟 CEO 合作尋找資源和商機,例如申請世界各地的孵化器(例如新加坡在美國宣傳得很積極,我們後來有成功的被美國的 500 Startups 錄取),參加各種不同的 workshops 與 pitchings,出席許多 PE (private equity)與 VC (venture capital) 會出現的聚會,把我們在做的事介紹給投資人知道,積極把我們可以提供的業務讓客戶知道,尋找潛在客戶名單並與他們聯繫,安排 CEO 與有經驗的創業家聚會,瞭解新創公司如何可以做得更好等等。
在這段期間認識了很多公司得到不同輪融資的企業家,還有不少”連續創業者“(創立好幾次公司都被大公司收購),也有拿到世界各地國家贊助的新創公司到矽谷交流,以及數不清的創投基金,大家都在矽谷”淘金“,希望投資到下一個獨角獸。大家都努力的在挖掘問題,並企圖提供可行的 business models 來解決痛點,有好的想法和執行力,資金就群聚過來,只要你敢想敢做,全世界龐大的資金與人才就在那裏等著你,真的是讓人眼界大開。MBA的課程到了尾聲,我也必須在,留在新創公司,加入創投基金,與回到原本熟悉的產業做出選擇,在機緣之下,我選擇了自行創業重新出發。
Brian: 你為什麼決定做珍珠奶茶? 珍奶市場在台灣感覺已經超級飽和,你當初評估什麼因素讓你決定開始? 創業步驟大概是什麼樣? 你們如何做到差異化? 台灣對創業有什麼補助或是資源?
Vanyssa:【誤打誤撞一路走來】
當初我和MBA同學以及一個上市公司的小老闆,還有一個美國咖啡連鎖店的老闆想要一起進軍美國的珍珠奶茶市場,因為我們臺灣人的文化與背景,使我們很容易取得這個產業鏈,新產品,與物料的 knowhow,對美國人來説,珍奶的做法比咖啡難太多了,客群一開始也大多是華人,所以美國比較有名氣,規模比較大的珍奶店,都是華人開的,我明顯的感受到,原來珍珠奶茶產業對於西方人來説是有entry barriers 的,這個合作的團隊或許會有機會成功。我們在美國的期間,剛好美國人對於珍珠奶茶的接受度又明顯的持續提升,校園附近又沒有很好的珍珠奶茶店,所以還沒畢業之前,初始團隊就開始做了很多的評估與調查。
事情一開始的時候都是很難的,沒技術,沒客群,沒資金,沒人力,沒地點,沒產品,沒經驗,沒品牌,這當中有些事情進行的很順利,有些則一直延宕,無法成型,大家意見不會完全一樣,事業的進展像是鬼打墻。我們就邊做邊修改,往能進行的方向進行。一直到最後,我們已經有能力可以自己創立品牌並串起產業鏈開發新產品之後,在美國還是遲遲找不到合適的落脚地點,我們就決定先把店開在臺北。但是臺灣的手搖飲料店實在是太多太競爭了,一開始的確很辛苦,但是市場永遠沒有飽和,只有重分配。天下哪有那種不競爭的利潤呢?既然決定要做,努力去做就是了,其他就交給老天爺吧!就這樣 PinCha 品茶 很順利的生存到了今天。
【瞄準客群推動第三波茶飲革命】
在美國的時候我們看到咖啡產業經歷了” The Third Wave of Coffee” ,從過去到現在,人們喝咖啡是越來越講究,現在更是重視咖啡豆的產區品種,以及咖啡的做法,追求更高品質的產品。例如 Blue Bottle Coffee 的成功,以及星巴克開始推廣店中店 Starbucks Reserve 都是這個趨勢的例子。PinCha 認爲茶飲應該也會有類似的趨勢和進展:最早只求方便有得喝,可以解渴,之後慢慢進展到著重包裝行銷,第三波的革命除了包含便利性與話題性之外,還會注重原料的產地品種的透明度以及做法,更高品質的”產品“將會是重點。
喝茶是東方人血液中的天性,但是我們知道喝的茶是從哪裏來的嗎?茶的發酵程度有多高?茶有烘焙過的焙火味嗎?青茶和烏龍茶有什麽不一樣?珍珠奶茶的發源地是臺灣,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由臺灣開始帶動起茶飲界的第三波革命?由我們來找世界各地的好茶,融入傳統珍珠奶茶的做法,但是減少加工,去掉不合格的色素,把高品質的茶飲帶給更多的人。PinCha 很受到上班族下午茶團購的歡迎,例如我們的錫蘭盧哈娜鮮奶茶,選用斯里蘭卡盧哈娜產區,手採第二葉到第四葉的全葉茶,是經過斯里蘭卡政府獅子標誌的認證,會產生”冷後渾“的好茶,再配上常常賣到缺貨的手工珍珠,許多客戶一試成主顧。PinCha 的臺灣茶,都是選用自 5 星茶厰(在臺灣 321 家製茶廠中,評選出衛生安全達最高標準的 5 星級只有 26 家,約佔全部茶厰的8%而已),不僅製茶的風味手藝出色,茶厰的衛生安全也都是高品質的等級。
【創業就是要善用所有能動用的資源】
創業除了要有 Minimum Viable Product 和出色的團隊以外,一開始最需要的就是各式各樣的補助與便宜的貸款,來持續推動事情前進。這些資源都可以分 2 個方向去找:全國型的,以及公司設立地點型的。全國型的常常是針對國家要推廣的產業來補助,例如醫療或是科技,珍珠奶茶算是餐飲服務業,所以我們是利用市政府(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的資源,有分成產業融資與產業獎勵補助,害怕不知道如何寫申請專案嗎?不用擔心,政府還會派顧問免費指導創業家怎麽寫專案哦!
另外,在創業的過程中,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挑戰與困難,我也曾經在市政府的創業輔導中心,聼到一組年輕創業家,鋪貨到香港的 1000 個通路賣,遇到一些合作的問題,與資深的創業家以及企業顧問,進行經驗的承傳並討論有什麽可行的解決方案。另外,台北也有創業小聚,還有 AAMA 台北搖籃計劃,同業公會的課程等等,這些資源都是可以利用來壯大創業家能力經驗人脈的活動,可以多思考多討論,並踏實的執行,慢慢就會走出一條路。如果大家有需要這些資訊的話,都可以直接用 Facebook 跟我聯絡 (Brian 補充, 可能在文章留言詢問)。
Brian: 你希望品茶達到什麼目標?你個人在這過程中有什麼目標?
Vanyssa:【目標的設立】
過去常常會為自己的人生設立目標,創業之後,發現很多東西跟原本想的都不一樣,要可以協調團隊持續走下去。尤其創業初期,就是要想盡方法利用有限的資源在市場上存活下去,所以要靈活。接下來得到市場的認同之後,要開始把制度和標準流程固定下來,持續累積客群與口碑,形成品牌特色。我希望可以讓 PinCha品茶 持續壯大,照顧到不同 stakeholders 的利益。
Brian: 你有什麼推薦的人事物? 或是特別給予讀者的優惠嗎?
Vanyssa:
很高興可以在半路出家工程師在矽谷的粉專與大家結緣,許多我們的茶葉以及手工珍珠資訊都可以在 PinCha 官網找到。在這裏,我們團隊決定要給粉絲團的朋友特別的優惠: 只要在 ”PinCha 品茶“ FB 打卡 check in,内文並寫上“矽谷工程師來 PinCha”,我們就會贈送一次 9 折的優惠!(無論是自己來買一杯,還是辦公室下午茶團購都可以使用哦!)
-------------------------------------------------------------
你有什麼問題想要詢問 Vanyssa 嗎? 歡迎留言詢問。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9/vanyssa-mba-fintech.html
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童軍廣播人才培訓營第一梯(學員受訓心得與未來主持計劃)
1、黃威慈,台北市第6團星宿海童軍團,羅浮童軍
「英語廣播主持人」對我而言曾經是多麼遙遠的名詞,深怕自己語言能力不夠,又擔心缺少廣電專業背景,但在「不試試怎麼知道?」的想法下,我參加了第一梯童軍廣播人才培訓營。
培訓營的課程內容豐富,有資深的電台主持人吳沂家小姐引領我們問問題提出的思考、資深音控師陳文義先生的錄音室介紹等等…,除此之外,我也了解了第一個童軍廣播節目─「快樂玩童軍」的誕生背景、現況與未來計畫。老實說,這過程相當令人感動,就好比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人物在追求理想一般地義無反顧。
下午的分組訪問錄音、後製剪輯更是重頭戲。第一次進入錄音室、第一次面對巨大的麥克風講話……短短十分鐘的錄音卻需要花兩小時進行剪輯,每件事都令我驚奇不已!剪輯時,我們需要不斷重複播放訪問錄音檔,一聽到自己語無倫次、贅字連篇的內容,我們往往忍不住捧腹大笑。
一整天下來收穫滿滿、一言難盡。很高興基銘團長給我這次難得的機會,未來我打算和宏婷一起做國際童軍的採訪節目,讓國內的夥伴即使不出國也有機會了解童軍運動國際化的一面。
2、陳宏婷,台北市第38團大同公司童軍團,羅浮童軍
人生中曾進去過幾次廣播電台接受訪問,但這是第一次體驗當主持人。不過更挑戰的是我和另外一位威慈伙伴必須用英文進行。或許自己的英文程度沒有達到專業級,但是我們勇於接受挑戰,嘗試新事物,硬著頭皮模擬主持。在那當下,深深體會到所謂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我們短短五分鐘的錄音,花了將近一小時後製,因為裡面不乏許多的語助詞。很感謝漢聲廣播電台提供場地設備、節目主持人基銘提供了機會、童軍總會公共關係委員會提供經費辦理這次的研習營,自己也期待能儘快完成第一次的主持節目。
如有活動需要報導採訪,任何問題洽詢,以下三個粉絲頁,均可連絡!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李基銘主持人mail: a0986650006@gmail.com
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網路上關於樂於接受挑戰英文-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接受挑戰英文翻譯:rise to the challenge,點擊查查權威綫上辭典詳細解釋接受挑戰... 我們正在尋找一位勇於接受挑戰、嘗試新事物、樂於助人、有責任感並且能夠團隊 ... ... <看更多>
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網路上關於樂於接受挑戰英文-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接受挑戰英文翻譯:rise to the challenge,點擊查查權威綫上辭典詳細解釋接受挑戰... 我們正在尋找一位勇於接受挑戰、嘗試新事物、樂於助人、有責任感並且能夠團隊 ... ... <看更多>
勇於挑戰新事物英文 在 學英文- 【粉絲提問】 勇於嘗試各種事物,並積極做到最好。這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粉絲提問】 勇於嘗試各種事物,並積極做到最好。這句話該怎麼用英文表達呢???? 知道答案的粉絲請在下方留言唷!!!! by 小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