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療癒系統背後的,是不變的人性底醞】
228連假的這幾天,除了替最近手邊的幾場研習與工作坊進行備課,還跟相識多年的療癒師好友 Laya Rigana Su 一起討論起如何支持身旁的療癒師們。
在下午的對談裡,我們聊了許多關於療癒的想法,究竟陪伴一個人生命的蛻變需要多少時間?不同的療癒服務所提供的支持是什麼?拋開這些技巧表面的差異,這些方法背後的核心本質是什麼?「療癒」的本質又會是什麼?
我跟Laya都同時擁有心理師與療癒師訓練的專業工作者,雖然我們都有自己的靈性服務,卻也都認同許多時候,療癒仍然需要長在落地的土壤裡,除了光與愛、信念創造實相、吸引力法則這些靈性法則外,生而為人,我們仍須對人心、人性具有深厚理解,才有機會真正支持到當事人們。
【療癒並不是改變自我,而是活出自己】
我知道對有些人來說,接受療癒,意味著要清理那些負面的信念與情緒,或者是找出自己潛意識裡有什麼「問題」,好讓自己變得更好,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時期:覺得自己一定有什麼狀況,才會在人際關係或工作上出現阻礙,當時我認為療癒所帶來的是「改變」。
然而這一兩年我慢慢感受到「療癒」並非改變些什麼,只是讓生命樣貌活得更加完整而已,就像是一棵樹、一支小草、一朵花......都各自擁有原來的樣貌,療癒就像是支持花草樹木運用自身完整的能量,去活出屬於生命中的精彩,而在這個生長過程裡,沒有什麼「問題」存在,就只是自身力量運用程度不同罷了。
【身為療癒師的你,一定對這些情況很熟悉】
與Laya聊著聊著,我們開始思考坊間有這麼多的療癒師,就我們的觀察,多數新手療癒師都帶著滿腔「助人」熱情,迫不及待想要發揮自身天賦,然而經過一段時間後,不少療癒師都會遇到瓶頸,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例如慢慢沒有個案來預約了、覺得自己提供的服務開始變得千篇一律了、遇到一些棘手的情況卻不知道該找誰討論,甚至是明明也上過一些課程了,卻還是覺得生命在繞圈圈,又或者是想要繼續深化療癒品質,卻找不到具體方法......
「我們只能給出自己經驗過的」,這是我跟Laya從心理師的紮實訓練中所得到的心得,真正啟動療癒的其實不是各種技巧,而是我們如何找到與當事人深刻連結的方式,這是療癒的核心,然而在多數靈性課程中,缺少一套如實關照自己的方法,也少有機會進行細膩討論。
於是我們決定在2021下半年要推出一套紮實的「療癒師支持課程」,課程裡會設計一系列協助療癒師們深刻認識自己、覺察自己的活動,並且陪伴來參加的人透過對談,重新檢視自己的療癒觀點,深化對人性的理解,讓想要持續成長的療癒師們,能夠獲得支持與陪伴。
這會是一套深刻且能量飽滿的課,我們在推出內容前也會各自先替自己的生命歷程進行整理,很期待到時候可以與你們分享這套在市面上極為少見的課程內容!
「助人歷程與技巧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助人歷程與技巧心得 在 幽樹的療癒客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助人歷程與技巧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助人歷程與技巧心得 在 沒力史翠普yucai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助人歷程與技巧心得 在 [心得] 心輔所110考試經驗分享-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助人歷程與技巧心得 在 助人歷程實務與技巧心得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助人歷程與技巧心得 在 宇宙光SFPC焦點解決教牧輔導學習心得--三位學員分別走過 ... 的評價
- 關於助人歷程與技巧心得 在 #課程#105上孫頌賢助人歷程與技巧 - 臺北教育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助人歷程與技巧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抽獎贈書活動】《WOL大聲工作法》x2本
#第一本掛名推薦的書 #竟然在唐鳳隔壁 #名字要取筆畫少的
🙋「工作」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是一種「週一到週五的緩慢消亡」?還是一種「有趣的貢獻和自我表達的方式」?讓我驚喜的是,我遇到了一本好書,書中提供一種具體可執行的方法,引導我們從工作的倦怠走出來,邁向更有意義的貢獻和更有連結的人際關係。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working-out-loud/
【我要大聲推薦的一本書】
這本書的書名是《WOL大聲工作法》,作者是「大聲工作法」的創始人約翰.史德普(John Stepper),他提倡企業營造出更開放、協作的文化,也協助個人開創更好的職涯。他提倡的這個方法已經推廣到六十幾國,遍布各行各業,創造出許多熱烈交流的職場社群和專業圈。
這是第一本我以「閱讀前哨站 站長 瓦基」掛名推薦的書。當初出版社跟我接洽的時候,先提供了這本書的書稿給我看。我瀏覽了內容之後,發現作者在說的事情,處處充滿了我自己的職場心路歷程,到現在經營〈閱讀前哨站〉公開分享文章之後,整個人感到改頭換面的樣貌。
我在高科技業的九年職場經驗,歷經熱血青年到資深老手的轉變,從熟稔業務後的被動心態到充滿動力的主動貢獻。這本書,讓我得以重新檢視這段懵懂的轉變之旅。作者提供的建議與指引,也讓我深感共鳴和啟發,我已經迫不及待把書中的行動指南拿來實踐活用。
【「WOL大聲工作法」是什麼?】
根據作者的定義,WOL(Working Out Loud)指的是一種主動「公開分享」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建立人脈圈,讓同個人脈圈的所有人都能互相分享及回饋,形成正向循環的一種工作方法。他在以下這段獻給台灣讀者的影片裡,詳細說明了這件事:
「這種方法的核心,在於給予人們機會,一個貢獻一己之長的機會,這是一種貢獻及表達自我的方法。不是為了追求人氣、出名或炫耀,而是為了助人。你貢獻一己之長,以對別人有趣又有益的方式來發揮潛能。當你這樣做時,你為自己塑造了聲譽、獲得其他機會、培養他人的信任與關係。」
作者在書中用了五個章節說明WOL的重要元素,他也在每個章節後面提出許多問題,讓你用一種做練習題的方式,回答一些有挑戰性的問題,以及把一些建議付諸行動。
1.有意義的探索:針對想做的事、想過的生活,找到連結並開始實驗。
2.人脈關係:建立有人情味的人脈及找到新的關係。
3.大方分享:樂於分享、不吝給予,秀出自己的價值。
4.工作能見度:讓大家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或任何有助於他人的回饋。
5.成長心態:允許犯錯、困難時求助,一種想要變得更好的心態。
出版社也將這些行動步驟和練習題目,濃縮成一本練習小冊子。因此,這本書其實可以分為「書籍本身」和「12週練習隨身本」,這篇文章先跟你分享我讀完這本書的感想;在數週之後的文章,我會再和你分享我使用12週練習隨身本的步驟和心得。
【這本書掛名推薦者的共通點】
大聲工作法最重要的行動就是「公開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我是以文字和聲音的形式,分享自己透過閱讀之後的「所學、所想、所做」。底下延伸介紹其他掛名的推薦者,他們都是聲量和經歷百萬倍於我的厲害人物:
具有「天才IT大臣」美譽的行政院數位政委 唐鳳 ,她完全公開透明自己所有會議記錄、發言,在網路上都查得到(詳見工作紀錄)。她也善用數位技術的創新,讓自己成為連結各方、解決問題的開放平台。最近天下親子推出《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這本新書,直接排進我的待讀書單。
我很欣賞的自雇者 劉奕酉,是一位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專家,他持續公開分享離開高科技業幕僚之後,成為自雇者以來的心路歷程,內容涵蓋他鉅細靡遺的思考步驟,以及不斷蛻變、不斷進化的獨特市場價值。他最近出版《高產出的本事》書中紮實的思考脈絡讓我感到佩服不已。
知名學習平台「大人學」的共同創辦人 張國洋,以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的角度,分享許多對職場新鮮人帶來深刻啟發的文章,在著作《大人學選擇》裡面更分享了身為一個大人,該如何運用獨立思考的方式做出人生選擇。最近瓦基的文章也受到「大人學」的青睞,即將轉載過去幫助更多的年輕學子。
全台最大線上閱讀社團「閱讀人」的創辦人 鄭俊德,他曾在Podcast分享經營閱讀社群一路上的甘苦談,讓我深受啟發。同時我也很感謝他創立的Facebook社團「閱讀人同學會」,聚集了許多熱愛閱讀和分享的讀者,促進了無數的交流和討論,是每個愛書人不能錯過的好地方。
他們都透過公開分享的方式「貢獻一己之長,以對別人有趣又有益的方式來發揮潛能」。這不但塑造了自己的聲譽、創造更多的機會,也建立了群眾的信任與更深刻的人際關係。為什麼這種「大聲說出來」的工作模式,不但能帶給人們內心的滿足,還能建立外在的成就?
【強調大聲說出來的用意】
作者引用知名的「自我決定論」來說明,是什麼原因讓人們充滿動力?是什麼因素驅使我們採取行動?歸納起來,人類有三種內在的心理需求,分別是:專精(competence)、自主(autonomy)、關聯(relatedness)。當這些需求獲得滿足時,我們就會獲得激勵、充滿生產力、發自內心感到快樂。最棒的地方在於,「公開分享」剛好可以同時促進這三件事情:
【1.專精】
你可以透過公開分享的方法,表達你正在學習與改善的事情,還有你正在發展的新技能。並且,採取一種「成長心態」去面對所有的新事物。不用擔心分享還不擅長的事情會被取笑,因為你只要記得「你並非不擅長,你只是還沒擅長」,透過不斷的學習與成長,隨著時間增進自己的能力。
例如我一年半前,剛開始公開分享閱讀筆記的時候,也曾感到非常生疏跟擔憂,我不知道自己分享的東西是否有人要看。直到我偶然讀到國外筆者 Jakub Ferencik 的一段話激勵了我:「如果不為誰而寫,就為自己而寫。書寫是一種自我療程。」
隨著一篇又一篇讀書心得的產出,我治療了自己對職場上例行公事的煩悶,我彷彿抬頭看見世界的廣大,像個興奮的小孩子到處尋找有意思的書來讀。在我重拾生活的動力之後,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的職場技能,透過閱讀導入更多元的思考策略,精進自己的領導與管理風格。
公開分享讀書心得之後,獲得許多關於寫作技巧和職場經驗的讀者回饋,讓我再進一步調整自己的方法和步調。回顧來看,公開分享不但讓我得到了寫作專精的提升,也得到了職場技能專精的提升。
【2.自主】
擁有「自主」的心態,是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這種心態可以讓人擁有自信、動能和動機。如果你覺得凡事都是別人指派好的,是自己被強迫這麼做的,那麼你很難感覺到任何的快樂。因此,盡可能把自己在做的事情,轉換念頭成:「是我決定這麼做的,是我選擇這麼做的」。
在我選擇公開分享閱讀的收穫和職場的經驗之前,我的心態偏向於「任由生命替我做安排」。這種念頭就像是電影《黑暗騎士》反派小丑說的「追逐公車的小狗」,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管追的上眼前的事情就好。那種對工作感到「週一到週五的緩慢消亡」的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
直到後來鼓起勇氣,在部落格上公開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我發現自己有權選擇挑什麼書讀、挑什麼話分享、挑什麼主題延伸討論。我也開始意識到,這些文章產生出一種無形的「責任感」,我感覺到自己有責任,傳達出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內容。
因此,我意識到自己所做出的挑書和文章選擇,甚至是職場上策略的調整,都是我審慎評估後的決定。我也變得會去思考這些決定的背後,是基於什麼考量和取捨。用這種公開分享的思考脈絡,讓我知道自己擁有完全自主的掌握度,所做出的任何決定,都令人感到開心和無悔。
【3.關聯】
直到我開始在部落格上公開分享讀書心得之後,才發現有許多網路上的閱讀社群,來自各地的讀者分享著閱讀的心得與樂趣。許多前輩分享和回饋的觀點更是我以前從沒想過,這種思想上的衝擊總是讓我感到十分雀躍。
我一開始是在「PTT書版」和「閱讀人同學會」上面分享讀書的心得和收獲。能夠跟許多愛書人彼此分享和交流,是一件很令人感到開心的事。發表文章之後的留言回饋,有時候也會讓我發現許多專業領域之外的好書,從一本書,延伸閱讀到其他的經典好書。
透過公開分享自己的文章,讓我認識各行各業的人們,接觸我以前不曾想過的可能性。有時候也會有一種找到同伴的熟悉感,心想「有其他人跟我很像,我們可以一起發揮影響力」。公開分享讓我跟人們和社群產生了關聯,我的貢獻可以幫助別人,別人的回饋也讓我受惠無窮。
【對我最有啟發的段落:讚美即貢獻】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一個段落地深深震撼了我。這是我曾經忽略的一件事,現在看來卻十分重要。作者提到,商業作家史考特.伯肯(Scott Berkun)在成為暢銷作家和熱門演講者之前在微軟工作,他寫了一篇文章記錄離職前跟同事的一段交流。作者節錄了文章裡三個完整的段落,:
我在微軟的最後一天,受邀做了最後一次演講。那場合很棒,我有機會向一群好友好的聽眾談重要的事情。後來一位我很敬重的同事走了過來,感謝我做的工作。我問他為什麼以前不說呢?他說他以為我早就知道了。他覺得,我可能經常聽到那些話。基本上,他不希望我覺得聽多了讚美很煩。「覺得聽多了讚美很煩耶!」還有什麼說法比這句話更荒謬的嗎?
這件事讓我想到,自己看過或讀過很多對我很重要的東西,卻很少回以任何讚美。我喜歡的書(或讀過幾十遍的書)、我喜歡的講座、我收到的好建議等等,但我從來沒有感謝過那些人。或者,我從來沒有花心思支持別人的成果。數十人說了實話,讓我變成更好的人;或是在別人不支持我的時候,繼續支持我,但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話對我有多重要。**我發現無數的行為對我產生了影響,而我卻從來沒有感謝過那些事,我因此受害而不自知。**原來我比這位在我即將離開公司時才感謝我的人還不如,他做了一件對他重要的事。他直接走過來,正眼看著我,表達感謝。我這才發現,那種感謝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做的。
我以前從來沒有學到要記得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簡短的電郵、網站上的留言、握手與一句謝謝。我意識到,在我那扭曲的小小心靈閣樓裡,在一個布滿灰塵的黑暗角落,潛藏著一種想法。那種想法覺得,在那些情境下給予讚美,有損我的自我評價;讚美別人就是承認自己的某種失敗;也就是說,我把那種讚美與拍馬屁聯想在一起。現在我才知道自己以前有多愚蠢,因為承認別人的好比自己做得好更難。任何人都可以批評或接受讚美,但啟動正向交流才是有影像力的人的特色。
這段話,我重讀了很多次,回想起那些沒能說出口的讚美令我感到愧疚,打破自己吝於給予讚美的內心糾結,意識到有時候連一句讚美都懶的說是多麼的可惜。直到現在,我才體認到「原來給予讚美也是一種貢獻」。希望我發現得不算太晚,我終於學到,發自內心給予讚美可以是多麼自然的一件事情。
【後記:大聲說出來】
如同作者所說:「成功不是一條精心規劃步驟的整齊路線,也不是順著許多人走過的路前進,而是有意義的探索,每一步都產生學習效應與連結,並增加一系列的可能性。」我回顧了自己公開發表文章的心路歷程,每次的分享,對自己而言都是微小的成功,是一種探索,也是一種學習。
我也想跟你分享我在《為一般人而戰》這本書中深感共鳴的一句話:「我們要為彼此而戰,因為我們的心靈互相寄託。爬到山頂,同時告訴背後的人我們看到了什麼。」閱讀與寫作就像是我的兩支登山杖,期許自己奮力攀爬的同時,持續與你分享我所看到的一切。
你什麼時候開始「大聲說出來」都不嫌遲,因為:「不管你年紀多大,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都可能在你眼前,包括你從未想像過的可能性。你的人生意義不需要和未來某個遙遠的目標有關,而是和你每天的生活方式有關。它可以是某種實踐,而不是結果。」
經營〈閱讀前哨站〉之後的時光對我來說,簡直美好得不像真的,「公開分享」或許是我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這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實踐。
【抽獎辦法】感謝 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1、抽出「2本」《WOL大聲工作法》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第一個想到「大聲工作法」的代表人物?你有什麼想法?例如:「我覺得 唐鳳 公開會議逐字稿的方式,讓政府更加親民」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1/10(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1/11(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助人歷程與技巧心得 在 沒力史翠普yucai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幾天跟新朋友聊天,講到調理身體的事情
因為我其實身體狀況一直不太好,扣掉我一天到晚該該叫的眩暈跟因為躁鬱不得不吃藥控制睡眠(自律神經)的狀況,其實這幾年夏天也時常因為心臟沒力,白天怎麼樣都坐不住(偶而穿插個中暑跟眩暈)每天中藥西藥也是斷不了.熬水藥都熬出心得來了(家裡的中藥櫃聲勢越來越浩大了orz)
之所以沒有因為這些事情煩躁不安,或是沮喪失落,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既然這些問題是就算非常努力也排除不了的,那不如就接受這種設定吧(畢竟從小就是藥罐子,過去三十多年來一直都沒離開過藥)
就好像跟深淵相互凝視久了,耐心漸漸消失,也就不想老是把自己放在同一個狀態之中(有點膩了),乾脆就從深淵臉上踩過去了XD
我看不了太長遠的未來,因為其實我也不需要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目標,我不在乎是不是有很多存款或是享受,賺得多的時候手鬆一點就多買一些喜歡的東西,賺不到錢的時候就想辦法節省點,也因為精神體力十分有限,所以就會把所有精神跟體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其他周邊或不相干的事物反而就被我漸漸排擠出自己的生活之中,這其實也是前些年躁鬱症帶給我的啟示
因為心理生病的時間維持了好幾年,我才發現絕大多數的東西都與我無關,我汲汲營營覺得自己應該要這樣那樣,應該要負起責任,應該要完美主義,卻時常被那些我自己根本決定不了的事情折騰個沒完
原本以為放開手很難,但病了一場,後續幾年又得跟自己的焦慮恐慌症對抗,幾年下來,我已經漸漸忘記自己為啥要堅持那些工作或生活模式了,疾病將我對人生的要求降到很低的程度,所以當我好不容易跟身體勉強達到一個彼此妥協的狀態時,我就不再在乎那些可能與我人生無關的責任了
當一個負責任的人很好,當一個完美主義或是事事要求自己都要做好的人沒什麼不好,但世間所有事情都有界限,建立自己的界線很重要,尤其當你走到巷底,可能根本沒意識到這一路來是鑽牛角尖到無路可走的時候,可能會以為自己即將失去所有空氣而窒息
但鑽到牛角尖的底部,只要原地轉身,背靠著最窄的地方,持續往前,路卻會越來越寬,反正最差就是那樣,自己也已經經歷過了,所以接下來的就會逐漸變好
布拉格書店收業的時候,我們彷彿孤注一擲的想在出版上做點什麼,雖然從書店到出版各花了一年的時間,但其實也經歷了不少,等到出國歐旅了一趟,回國開了荒野夢二,接著我就病倒了,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是沒有覺得自己是失敗者的時刻,或者應該說,我們無法屬於任何一個框架中的樣子,即便是穩妥的路,也不見得能一直走下去,在感到挫折失敗沮喪的時候,看著此路不通的牌子,對我這個有夜逃癖的傢伙來說,轉一條路走就好
沒有錢的時候想辦法賺錢
沒辦法揮霍的時候就節儉些
沒有辦法跟別人一樣活蹦亂跳或是收入又高又穩定,那又怎樣?
我在我的人生之中,找到了真正需要重視並且想持續追尋下去的方向,我知道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並且我正在過這種生活,哪怕看起來不太上進並且低能量了些,畢竟我不吃館子,不太出門,會買的東西也不是大多數人都會買的奢侈品(基本上是電器控&手作材料工具控),那怕收入暫時少一點也不會太害怕,畢竟,只要想辦法再賺錢就好啦
最怕的就是明知此路不通,還像賭徒一樣胡亂使性子,把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都賭進去,就如同懼怕深淵,卻忍不住靠著餵養深淵來逃避自己,最終,只是養肥了深淵,對自己一點益處也沒有
焦慮沮喪到極點的時候要知道,這個情緒是必然會出現,就像煎熬弟鍾明軒說的,快樂是種情緒,他會出現也會過去,悲傷沮喪也是,那就只是某個時間段逼到你了,但你若正視自己的黑洞,停止餵養牠,他其實也傷害不到你
前些日子,在自己讀過的種種書中,與現實的細細對照,歸結出一個重點,人的行為會受情緒影響,但情緒實際上並無法控制你的行動,所以僅僅只是改變行動,試著去做點事情,情緒就會被帶跑,不會一直停在最黑暗痛苦的角落
就像肚子餓,不管上一餐吃了什麼回味無窮的美食,或是黑暗料理,下一餐,你餓了,你還是得吃飯,依然會對下一餐的排骨便湯或雞腿便當產生情緒或感受.我是不覺得糾結一個雞腿便當的味道,會讓自己痛苦到哪裡去,所以你也不要太害怕雞腿便當甚至產生陰影,大不了我們下次買別家的便當,吃別家的美食,也就可以了
在寫作教學中,還有寫作過程中,記錄下當時的點滴,或在日後情緒沉澱下來之後,再回頭看看過去做過的事情,糾結的點,文章就會產生一種輕巧精緻的厚度,乍看下簡簡單單、寥寥數語,細讀起來卻能反覆回味
是說,當銀快用有點害怕我崩潰的語氣告訴我,我們現在帳戶只剩多少錢,然後還欠了多少錢,我剛開始還以為很多呢,結果算一算不過也就是幾萬塊(如果是幾十萬幾百萬那我可能會小慌一下,但幾萬塊就是拚一下就有),當下哭笑不得
兩人開誠布公談過後,他也從那個焦慮的陰影中走出來了,因為願意積極去處理這件事情,所以後來問題也解決得很快,雖然因為後續還是因為生意不好再一次變得窘迫,但抓到問題在哪,解決最關鍵的問題也就行了(總之只要有賺到錢就好,在哪裡賺的根本不重要,後來反而促使他往花式斜槓的路線去走)
我並不是一個特別執著要開書店的人,大概是因為更多時候我的身分是寫作者&老師,所以我更在乎的是我想說的東西能不能傳遞到大家面前,倒沒那麼堅持非得要有個空間擺在哪裡
對我而言,創作基本有電腦就可以了
生活,最重要的還是認可自己現在的生活,正視自己焦慮的事情,那怕不能解決,好歹可以切分一下責任歸屬跟嚴重度,把最根源的部分搞定了,後續其他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困住你的不過是個難吃的雞腿便當,下一餐你可以自己選擇,對吧?
所以,有什麼好怕的?
你都已經走到底了,轉過身就好
by 沒力 20190430午
偶然間在整理書架的時候,找到一本當時書店營收正處於煎熬時期的筆記本,裡面詳細記錄每日的收入和支出,買書客人的匯款資料,購買的書目,必須支付的日常雜支與應付貨款,給自己加油打氣的話語,還有一些手抄的詩句,靈感的速寫,還有自己寫的詩,未來的計畫等等。
好像就是那時開始招收想要寫作的學生,從七月到九月底,我有八位線上寫作課一對一的學生。比起他們在我身上學習到的寫作技巧,倒覺得是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東西比較多。
比方說寫作背後的各種心理層面的問題,生活上的煩惱,如何回溯情感的記憶,勇敢地透過書寫來面對自己,或者去探索那些心靈上的未知,他們毫無保留的,讓我知道寫作的渴望,與生命相連之處,還有那些未被填補的時間縫隙。
接近三年的時間,我從嘗試教寫作的新手,變成引導寫作與口語表達的專家,到底是什麼催化了一切的過程,其實連我自己也無法確知。當我回望筆記本留存的痕跡時忽然明白了,那時的自己處於困頓的轉折點,有句話說得好「水到絕處是風景,人到絕境而重生。」如果不是路到了盡頭,我也許不會知道自己該轉彎了。
我一直很害怕告訴妻子,其實我們的銀行存款已經見底。已經在想著是要找誰去借一筆錢來周轉,但我幾乎沒有相關的經驗,也不知該跟誰求助,我臉皮很薄,也害怕欠人情債,書店還有一名時薪的員工,不知為何,我也不敢對員工說出經營不下去了,我可能無法再雇用她,可能是擔心她的心理狀態難以承受吧,總之,各種壓力襲來,我每天都會寫一些很灰暗的句子,書寫變成了我唯一的出口。
幸好,在最黑暗的時刻,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機。
妻子看出我似乎有什麼話瞞著她,在不停追問下,我終於說出書店營收嚴重下滑,我不知道該怎麼做,存款是負的,我必須承認自己是失敗的這件事,我做不到,這關乎面子問題,我怕朋友說,以為你書店經營得不錯,想不到這麼慘。耳邊彷彿又傳來趙爸爸熟悉的聲音,責罵我是個沒出息的孩子,連這點小事也做不好,算我白養你了。
真的覺得好痛苦,但還能做什麼呢,我把二個月內應付的貨款,日常的水電瓦斯通訊店租等帳單數字,手寫在一張便條紙上,只要其中一項繳掉,就會用紅筆槓掉它,作為生存的目標,每天都是戰鬥,我已無法停止戰鬥,做惡夢也要撐下去,不是為了夢想,而是為了生存。
妻子對我說,再苦的日子我們也一起度過,不管怎樣,只要能在一起生活就夠了,錢努力想辦法賺就有,我最討厭你有什麼事情瞞著我,沒有什麼事是不能解決的,你說出來,會有人願意幫你,你不說出來,自己悶著頭煩惱也沒用。妻子說的也沒錯,我以為她會責怪我,可是她並沒有,她鼓勵我勇敢去面對一切,而我看見的是一個無能為力的自己,最後我選擇坦然接受,但書店的經營我絕不放棄。
到了九月二十五日,筆記本寫著,手邊1400元,帳戶5450元,買了貓飼料,花費1930元,作家果子離來書店辦新書發表會,現場購書至下午四點,營收是6600元,南崁小市集營收是9000元,我很開心,積欠的店租總算可以先繳一個月,剩下的日子我得想出方法,把店租繳清,我相信會順利的。
後來,妻子鼓勵我把這些過程全部寫出來,我們不需要假裝自己還過得去,真實的情況是,我們準備了很多好書,可是沒有客人願意走進來,把這些書買走,書店是我們主要的收入來源,如果書店沒有營收,我們可能考慮要收掉它,憑我們自己的本事,重新另尋出路,窮也有窮的好處,至少不用再糾結買物的欲望,因為沒錢可花,總之天無絕人之路,至少我們還有書寫的能力。
就在那一刻,我稍稍轉念,望著牆上的便條紙發呆。
決定把所有內心煎熬的過程全部寫下來,像是給讀者的一封公開信,我想說的是,有些時候,明明知道是辛苦的,還是願意咬緊牙關撐下去,這就是堅持。今天或許街角有間書店默默消失了,你以為它與你無關,那間空出來的店面,過陣子變成夾娃娃店,你以為它與你無關,好了某一天,你發現周邊的人都不看書了,你以為它與你無關,可我們想守護的知識和一些重要的價值,它也默默消失了。
九月二十六日,晚上九點二十八分,大家在期待隔天宣布放颱風假的時候,窗外風雨欲來的態勢,我把寫給讀者的公開信貼在自己的臉書上,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蝴蝶效應,198則留言,606次分享,3054次按讚,按讚數僅次於我和楊索姐姐相認的故事,後來的幾個月,我聽說這消息傳到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圈,跨越我所熟悉的同溫層,在社群引發一些話題效應,因為沒有一位書店老闆敢把營收數字公布在網路上。
收到海量朋友捎來的問候與關心,很多私訊問能不能幫助我,或者想各種活動與我們書店串連,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就算是搶救一家書店也好,可我在公開信裡不是要叫窮,請救救一家書店,不是這樣的口吻,我是想把內心的苦真實的說出來,並呼籲大家要去實體書店買書,那是支持一家書店最具體的方式,也是實質的行動,接著我想到如果大家願意的話,可以跟我們買選書福袋,我們書店還有的就是書,只有書能夠兌換成現金,如果你願意以行動支持我們,你可以跟銀快買福袋。
把支持方案貼出之後,短短三天,我的福袋訂單接不完,銀行帳戶從四位數快速增加到六位數,到了一週後,我銀行帳戶的存款已經超過五十萬元,三個月後,帳面收入(非淨利)是七十幾萬,當然後來陸續還清了應付帳款,信用卡債,以及購入新書以及運費郵資,添購了新的器材,去了一趟日本京都,加加減減也支出了二十幾萬左右,錢來得快去得也快,我必須想新的方法賺到錢,再也無法走回頭路。
很感謝曾經以行動支持我們的朋友,很感謝說什麼也要鼓勵我們繼續把書店開下去的朋友,有些朋友直接捐款給我,他說桃園的書店不能沒有你們,有些朋友義氣相挺無息借錢給我,要我在書店恢復正常營運的時候再償還,有些人來書店辦活動,入場費直接捐給荒野家,還有些朋友,陪伴我一起執行新的方案,讓書店透過不同形式,能安穩的經營下去。
那些存款在一年後,又回到少於十萬元的狀態,情況再度告急,根本的原因是,其實書店是負債的,而我從沒有去思考淨利和成本的問題,加上人事費用,到頭來我是在做慈善事業,我的書店等於沒有賺錢,五年來我沒有領過自己的薪水,我卻是那個發薪水的人,少部分有賺錢的月份也被沒賺錢的月份攤平,而生活上的開支從沒有少過,錢就這樣一點一點流失,直到危機再次出現。
書到底扮演什麼角色呢,在我經營書店六年來的歷程當中,我時常在想著這個問題,曾經因為庫存的壓力煩惱不已,曾經因為經營不下去,萌生關店的念頭,曾經因為書本,連結到許多陌生人的故事與人生,曾經因為書本裡的知識拯救了我,如今知識卻開啟了另一道門,通往知識付費與資源共享,我的書店至今仍在,但它以另一種方式嘗試生存下去。
轉型為預約制書店,等於是回到了原點。
最初,妻子相中這個位於市場巷弄裡的空間,是因為我們想要把工作空間和生活空間區分開來,我們住在桃園果菜批發市場後方的永康街公寓六樓,小小的房間放了一張雙人床,還有我們各自的衣櫃、書架和工作桌,空間超小,買來的書已經沒地方放,所以打算弄個工作室以接案方式,進行寫作和企畫類型的工作,本來沒有要再開一間書店的,我們租來的空間是想要變成自己的書房、工作室,可是坪數太大了,好像不做點什麼,有點浪費了那個空間,我幾乎很快就決定要租下來,並且和房東簽約,但後來我們改變了主意,想要把工作室前半空間變成一個可以交換二手物品的展售功能,最後,它變成了現在的荒野夢二書店。
好像命中就注定要開書店,這種人身上通常有書店魂。
轉型後的荒野夢二,是空間租借活動為主的複合式書店,未來主要營收會是訂閱制選書服務,大叔出租,身心靈療癒和占卜,學習型工作坊,預約的閱讀診療和選書,創意工作室和會議空間,書店店長培育計畫,微作家養成計畫,私人圖書館,以及許多人孕育夢想的基地。
我們最近在推平日早上的粉彩課,療心卡與女性自身對話的時段出租服務(陪聊時光)由小布老師主持的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私訊我,終於找到大叔出租的女性合作夥伴,這對於未來的助人事業是很好的契機,接下來在台北也會有我們的友善空間,繼續為各種人生有煩惱的朋友提供諮詢以及學習的管道,圓夢計畫也不斷在推展當中。
相信危機就是轉機,只有被逼到絕境才會成長。
我從書店學到的事,現在希望能傳給更多的人。
如果你想開一間書店,我可以把書店出租給你。
請試著與我連絡,或許可以共同打造夢想書店。
文 /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2019.04.30 AM 06:14
圖片一 銀快書桌牆上的便條紙,它改變了我的命運
圖片二 shigoto-ryokou.com 仕事旅行網站
助人歷程與技巧心得 在 助人歷程實務與技巧心得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助人 的歷程包括引領個案「進到」自我瞭解中,然後再將他們「帶出」到外在的世界,【使能】有較好處理問題的能力。助人三階段模式(探索、洞察、行動、催化)是一個應用 ... ... <看更多>
助人歷程與技巧心得 在 宇宙光SFPC焦點解決教牧輔導學習心得--三位學員分別走過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宇宙光SFPC焦點解決教牧輔導學習 心得 --三位學員分別走過SFPC三段不同的 ... 沒辦法讀神學院,還是有辦法可以學到專業心理協談 技巧 ,成為溫暖的 助人 者. ... <看更多>
助人歷程與技巧心得 在 [心得] 心輔所110考試經驗分享-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之前用電腦排好版了,但不知道用手機複製貼上會不會跑掉><)
【開頭碎碎念】
嗯,我自己是不在乎一定要有什麼豐功偉業才能寫心得文啦,每個人的經驗都不一樣,
就算撰文者用了這個方法成功, 不代表閱文者模仿後會成功,
那麼撰文者用了這個方法沒成功,也不代表在某些人身上這個方法會同樣無效。
(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呢?如果提早發現自己不適合這個領域而果斷放棄,算不算成功?)
(我也沒把以下我說的方法做到十分徹底xD" 所以這真的只是提供一些個人看法而已囉)
作為沒有正取的考生,好像在潛規則中有點缺乏話語權?不過我還是上來試試><
一共三間備取,都滿後面的,目前還沒上岸,就不貼出自己的位置了,
(祈禱前面的大家都有更好的歸宿)
如果備上了再來補人權聲明(就是上榜學校清單之類的)。
(更新:我後來去東華囉!)
-----------------------------------------------------------------------------
【給「想往諮商心理實務領域發展的人」的話】
希望你準備好面對真實,尤其是對自己。
比起說是考試,這更像是考驗你在面對人生困境時的態度,看你如何回應生命的課題。
考試的本身是有一定的難度,尤其當你堅持想考公立學校或大都市的學校。
(比起照著書本內容來考的多數臨床組系所,諮商組的考法更活、更沒有範圍)
無論補習班老師或學長姐,多數人能夠對於考題難度侃侃而談,這方面我就不贅述了。
我想談談個人議題造成的難度差異。
每個人面臨這場考試時,要跨過的關卡是不同的,
性質不同的東西其實很難比較,不過難度因此有差異是必然的。
(同樣的職業生涯,有些人的困難在入學考試上,有些人的困難在職業後的專業成長)
(在你眼中簡單的事,在他人眼中可能像神人一樣值得膜拜;反之亦然)
我所謂的個人議題,舉例來說:
有些人面對的是一個人唸書的寂寞(從七夕、中秋、感恩節、聖誕節、跨年到春節...),
當一個「錯過就可能再也遇不到了」的對象出現時,怎麼選都已經開始受到影響,
如何在這道題目當中選擇自己的答案,那就是課題。
;
也有些人要學的,是真實面對坑坑疤疤的自己。
學諮商前,我們常覺得自己就是要當助人者、要作為專業者的角色幫助大眾。也許以前
就是這樣被幫助的,覺得現在自己已經好了,於是有種迫切想要回饋給他人的熱情。
但如果一個治療師沒辦法「看見」自己的個人議題,很容易無視自己的反移情在
諮商歷程中所造成的影響,以此例而言,可能是掉入一種拯救者的情節當中。
當你將個案視作為被拯救的那一方,那他的power便會不斷被削弱,你很容易不自覺地
「維持」個案的失功能,而這樣的時候,談什麼受益性?談什麼無傷害性?
引用一下馮法蘭茲(榮格的得意門生(?))的話來說,
「一個人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經驗過永恆,他的人生才找到了意義,否則人生會迷失在
各種淺薄的事物中。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說,這樣的人只能為別人提供淺薄的東西:
美好的建議、知性的詮釋、善意的勸告,以幫助人過常態的生活。」
我不是說這樣的動機不對或不好。
作為治療師是種志業,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涯發展上本來就會有自己被勾動而追尋的事物,
只是想作為一個有效的治療師(牽涉到人格改變,而非只是問題解決),
要能不斷去面對自己的個人議題是很重要的。
但個人議題之所以為議題就是因為難、因為痛、因為不想碰,
以完形取向的語言來說,你是否願意突破虛偽層,開始覺察,即便真實是如此的可怕?
(女巫音效:知道後就回不去了,就算想裝成不知道也沒辦法騙過自己的。)
---
這場考試裡,沒有絕對正確的唸書方式。
有人適合按部就班把聖經版課本讀得滾瓜爛熟
(但要記得,聖經的本身是很多福音書的集結,從來就不是一言堂),
有人適合大量閱讀再精萃成自己的理解;
有人靠著教人來整理所學(可以組個一起唸書、互教的讀書會),
但也有人自己讀比較自在(建議至少還是組個一起演練的小團體,進二階比較不會怕)。
很多人都會建議組讀書會,但也很多人在讀書會裡搞得一身傷。
只要有人的地方難免會有爭吵摩擦。
不要怕吵架,重點是要能好好說開來,團體經歷過風暴期之後才能進入工作期嘛。
---
如何讀書或如何寫成自己筆記那類的事,我就不再多說了。
不過關於各校考試的風格,我是可以依自己的經驗分享一下,
但因為我習慣紀錄得很細(吃了十公斤的誠實豆沙包),
有興趣有需要的夥伴請再找我要檔案,我不打算公開出來,也請不要未經同意的分享。
筆試+面試部分:北護、東華、清華、文化
只有筆試的部分:國北、政大
---
對我來說,不同學派有屬於他們那派的脈絡,從思考邏輯、敘事的語言都是一脈相承的,
讓一個人本+存在取向的治療師講精神分析,那樣的文字我是怎麼讀怎麼覺得怪,
(我的常見OS:不是啊?這段文字讀起來不像這學派會說的話吧?那原概念到底是啥?)
像我去補習時,一個教理論的肌肉講師經常會說:
「對我來說A取向的a概念跟B取向的b概念是一樣的」、
「在b概念旁邊寫上a,這其實是一樣的」
...
無論他覆述多少次「這是我個人的理解」,這樣子的說法對我而言都是讓我難以置信的。
不同的理論有其不同的脈絡、思維和背景假設,當初理論發展時所觀測到的現象可能是
相同的,但不同理論有其迥異的切入角度,這些是可以比較但無法畫上等號的。
當細部的概念被以等號連結,這樣的敘說方式使理論間以一種過度簡化的扭曲歪斜貫穿,
理論彼此核心價值的矛盾性未能被妥善理解後整合,而可能導致Corey所說的,
「最糟的折衷實務」、「雜燴(syncretism)」。(但願這只是我的杞人憂天)
(啊,不過那間補習班的另一位老師很推。他的基礎知識很厚,雖然自稱不是考試導向)
基於這樣的怪癖(讀脈絡對不太起來的文字就會出現閱讀障礙),
我整合了師長們提供的書單跟自己的一些探索,找到以下一些對我來說比較易讀的書單:
|!警告!
|以下為「參考」書目,
|參考的意思就是不用全部讀完,就算你讀完也不代表看完考試就寫得出來。
|(有時甚至看完就寫不出來了)
|(因為在你腦袋裡的概念太複雜,但考試沒有三個小時讓你寫一題解釋名詞)
|
|~你可以做的是~
|<路線一>
|忽略我跟你說的這些書,只看Corey(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等人譯),
|讀得下去的人恭喜你,能夠乖乖讀乖乖背書的孩子在考研究所階段很吃香。
|
|<路線二>
|通論、參考書目跟考古題對著看,順序自己調整。
|概念上就是先讀過一些延伸資料後,回來再看通論就會比較知道那些簡化版在說什麼。
|對於記東西一向漏東漏西的人(像我就是),多讀點書可以增加記憶點,就不用執著
|在一本書的字斟句酌;將多本書整合起來的時候也可以深化訊息儲存的精緻度。
【通論】
*諮商與心理治療,作者R.S.Sharf,馬長齡等人合譯,心理出版社
(這本講很細,我當時是以它為主力)
*Current Psychotherapies,編者Denny Wedding & Raymond J.Corsini,Cengage出版
(這本現在出到11e,每個章節是找該領域學者來親寫的,但英文的障礙需要克服一下
)
*諮商理論與實務-從諮商學者的人生看他們的理論,駱芳美&郭國禎著,心理出版社
(這本有提供理論創始者的小故事,在理論本身的描述上偏簡潔,最後附上小案例)
*諮商理論與技術導論-諮商學習者的入門地圖,陳金燕等人合著,雙葉書廊
(這本的理論敘述「很簡潔」,但一些常見的迷思破除挺實用的,可以搭配參考用)
#諮商輔導學辭典,作者樊雪春&樊雪梅
(有人會推這本,不過對我幫助不大。btw她們是姊妹沒錯。)
【精神分析】
*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樊雪梅、林玉華譯,心靈工坊出版
(我自己花了一些時間讀精神分析,後來才找到這本,寫得挺完整的)
#動力取向精神醫學-臨床應用與實務,Glen O.Gabbard著,李宇宙等人合譯,心靈工坊
(跨考臨床組或想研究DSM-5的人建議要翻一下,很受用,雖然有點白色巨塔氣息)
【英國學派:客體關係理論】
*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N.G.Hamilton著,楊添圍、周仁宇譯,心靈工坊
(同樣是精神科醫師,Hamilton比Gabbard的文字舒服多了。我第一本取向專書就是讀
這個。不過因為書中寫的是統論,唸書時建議再自行「依學者區分」整理理論發展)
#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務,林明雄、林秀慧譯,心理出版社
(其實我不太建議花那麼多時間在自體心理學上,但有時講到鏡映、自體-客體、自戀...
的時候又常常讓人有種「這些東東是什麼」的困擾,這本不是Kohut自己寫的,但
是相較之下必較容易入手的一本,對於時間有限的考生來說大概這樣就很足夠了。
真的有興趣的話,這兩個譯者都是國內有名的自體心理學者,可以多找找他們的書。
不過很遺憾的,連同我寫的這本其實都絕版了,請去圖書館尋找他們吧。)
【榮格:分析心理學】
*與內在對話:夢境・積極想像・自我轉化,Robert A.Johnson著,心靈工坊
(嗯....我的個人看法是,這本比榮格解夢書更保留榮格氣息,又十分淺顯易懂,
只不過這本書的學習是很經驗性的,如果要轉換回認知的學習、寫在考卷上有點難)
*榮格心理治療,Marie-Louise von Franz著,易之新譯,心靈工坊
(這本非常精彩,前述榮格得意門生的演講集結而成。我超愛第一章那個大夢的分析)
*故事裡的心理學(上)(下),鐘穎(a.k.a.愛智者)著,楓樹林出版
(我考前才出版的新書,用故事分析的方式把分析心理學的大觀念談了一遍)
(警告!榮格取向的書很容易讓人一頭鑽進去,建議適量閱讀就好、備考期間不要沈迷。
等考完之後,馮法蘭茲的童話系列跟河合隼雄的日本/神話系列我個人都滿推的)
(警告!十分不建議現在閱讀紅書,那是榮格本人的私人筆記,他本來沒有要出版的。
如果只是好奇的話去書店翻翻就好,真心不建議細讀。如同《與內在對話》所說,
「內在工作的技巧在於啟動無意識的強大力量...
如果你沒有嚴肅看待這個過程或是當成娛樂,你可能會傷害自己。」)
【阿德勒:整體心理學】
(雖然很常考,但我跟這個取向有點不對盤,就不要誤人子弟了。請另尋高明。)
【存在主義治療】
*存在心理治療(上)(下),Irvin D.Yalom著,易之新譯,張老師文化出版
(封皮設計不太好看><然後我自己讀的時候也是有點看不下去這本,覺得亞隆還是
比較擅長寫小說,寫起理論來就有點結構混亂。但如果說存在主義在心理治療中的
理論的話,這本應該就是必讀聖經了。我自己後來是放棄、直接對照wiki英文版、
中文版跟一些哲學的資料,把存在主義哲學家們的部分論述摘錄整理成筆記...)
*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Irvin D.Yalom著,心靈工坊出版
(來看看亞隆談作為存在焦慮核心的死亡焦慮吧。他新出了一本談妻子生命末期的書,
但我還沒翻過,有點想看。)
【存在主義治療分支-Frankl:意義治療法】
*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Viktor E.Frankl著,光啟文化出版
(這本寫Frankl的集中營生活。後面有簡短的理論概念描述)
(p.s.這本書的譯者之一趙可式是台灣的安寧醫療推動者。)
*意義的呼喚-意義治療大師法蘭可自傳,Viktor E.Frankl著,心靈工坊
(這本是從Frankl小時候開始寫,是很多個短篇集結而成的)
(整體來說,我總覺得Frankl是個簡單的人啊...)
【個人中心治療】(這個理論我沒像前面一樣特別下很多功夫,大家真的參考就好)
*動機與人格:馬斯洛的心理學講堂,Abraham Maslow著,商周出版
(個人中心治療不是只有Carl Rogers,相較之下,馬斯洛的理論對我來說比較好懂)
*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C. Rogers著,宋文里譯,左岸文化出版
(譯者導讀值得一看。我話說到這裡就好xD)
【完形治療】
*遇見完形的我-用覺察、選擇、責任與自己和好,解鎖人生難題,曹中瑋著,究竟出版
(曹老師她寫滿多本都有人推。我個人喜歡這本是舉了很多電影當案例來談完形治療)
【溝通分析】
(欸,我沒特別看別的書耶,不過通論書單裡的第三本有一章講溝通分析)
(近年比較少考。但考出來不要怪我)
【行為治療】(我沒有額外看書,以下為碎碎念)
(就是個科學主義因果論的產物群...一大堆正念系列的要區分一下)
(漸進式放鬆訓練搭配焦慮階層表是臨床組常考的東西)
(然後Wolpe是個個性很機掰的人...)
(洪水法不要亂用,注意倫理中的無傷害性)
(行為衡鑑ABC跟BASIC ID都會考)
(眼動的EMDR對創傷事件的治療很有一套)
(辯證行為療法DBT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症BPD的治療很有一套,兩個縮寫不要混在一起)
#桃源二村,B.F.Skinner著,張老師出版
(我買了沒看,但總之就是Skinner描繪心目中的行為主義桃花/烏托邦/理想國)
#DBT技巧訓練(手冊上&下)(講義及作業單),Marsha M.Linehan著,張老師文化
(考完才買的。認知行為取向類的書好像都是這樣的編排,指導手冊配自助的作業單)
(這套書是馬偕醫院的團隊用的,據說很推,我還沒細看。)
【認知(+行為)治療】
(我其實也沒額外看書,REBT跟CBT很像,不要混在一起亂講)
#別跟情緒過不去,Albert Ellis著,張老師文化
(Ellis其實是個有點好笑的人,聽他自編的那些歌就知道了。這本很像心靈勵志書籍)
【現實治療】
(我依然沒看別的書,但這個治療方式跟認知取向一樣邏輯清楚就可以學個大概了)
(邏輯這種東西就是要睡飽才會清楚,考生們記得自我照顧啊)
【家族治療】
*關係的評估與修復,趙文滔、許皓宜著,張老師文化
(這本是跨理論來談家族治療的概念與實務,看完之後受若水學堂訓練會很有親切感)
*家庭與伴侶評估,Salvador Minushin, M.P.Nichols、李維榕合著,張老師文化
(台灣目前的家族治療師好像多數是跟李維榕老師那派學的,這本就很清楚)
*與家庭共舞-象徵與經驗取向的家族治療,C.A.Whitaker,W.M.Bumberry著,張老師文化
(我個人是很嚮往Whitaker啦,但都還沒深入學,不敢說太多)
【後現代取向-女性主義、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敘事治療】
(其實補習班上到這塊的時候進度都很趕,建議自己先讀過)
(我現在還是古典腦,辨識建構解構重構實在與我的思考脈絡不同,就沒深入去學了)
〖其他〗
【團體諮商】
*比昂論團體經驗,Wilfred Ruprecht Bion著,心靈工坊
(我都考完了才發現有這本書,超超超棒的TAT終於看到能夠把團體講清楚的理論了,
雖然考試的話應該還是要寫亞隆就是了...眼神死。)
#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Irvin Yalom著,桂冠出版社
(大家好像都是讀亞隆的書在做團體的,療效因子會考。雖然我個人覺得很無聊,療效
因子如果只能看「有無」而沒辦法評估效果量的話,那要怎麼比?然後為什麼各種
各樣設計的團體要被統一歸類在「團體治療」來看療效,而個別諮商的各學派卻能被
保留以原貌呈現後再佐以討論療效因子?我覺得超困惑的。)
#團體諮商與治療:一個嶄新的人際動力模式,吳秀碧著,五南出版社
(好像也有人是讀這本的,據說也不錯,不過我只是列出來而已。)
【悲傷輔導】
*重新凝視失落:哀傷治療技術的衡鑑與介入,R.A.Neimeyer著,翁士恆譯,張老師
(跟北護書單上那本是姐妹書,這本新一點。我個人喜歡翁的翻譯,就是個人喜好。)
【自殺防治】
*自殺衡鑑實務,Shawn Christophor Shea著,五南出版
(嚴格來說也不能算是推薦,但我自己是買這本就是了。)
*自殺與靈魂:超越死亡禁忌,促動心靈轉化,James Hillman著,心靈工坊
(比起說是殺防,這本其實只是談關於自殺的相關看法。作者是榮格取向分析師,
很狂地認為由於真正要關照的是靈魂,所以將自殺算作是一種靈魂的選擇)
【創傷】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Bessel van der Kolk著,大家出版
(這本標題看起來不太科學,但內容很科學)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
Pete Walker著,柿子文化出版
(CPTSD是最近滿常會談到的議題,跟「創傷知情」一樣建議都要去涉略一下)
【危機處理】
*災難與重建-心理衛生實務手冊,Diane Mayers著,心靈工坊
(這本是國外的經驗,最近發生太多事了...危機處理真的要好好學)
*搶救心理創傷:從危機現場到心靈重建,黃龍杰著,張老師文化
(這本是國內的經驗,雖然有點舊了,但這本讀起來算快的,可以有個大致的觀念)
【倫理】
(很重要,很多讓人兩難的時刻,但我也還沒找到心目中適合的書。)
【諮商演練】
*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模式,E.Teyber, F.H.Teyber著,吳麗娟等人譯,雙葉書廊
(我自己是讀這本,但考試時被問使用什麼技術會吃虧,五分鐘的演練也不太夠看歷程)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Clara E.Hill著,學富文化出版
(幾乎所有人都會要你看這本。他寫的是一種...技術整合(?)的方法,大家可以看看)
〖心理學方法〗
【統計】
*行為科學統計學,R.R.Pagano著,雙葉書廊
(中文版三版是我補習班的心方/測統老師翻譯的,現在中文是四版。
用這本的好處是能有本把文字寫得比較友善的課本、同時內容跟補習班課堂教的不會
差太多。)
(OS:老師要是知道我考那麼久還沒上又老是躲著他一定會想殺了我...)
(給跟我同個補習班的夥伴:統計的老師人很好只是常常很焦慮,大家要注意調適)
*統計學與Excel-資料分析之實習應用,王文中、錢財瑋著,博碩文化
(這本很猛。作者王文中老師原本是中正心理系的教授,後來去中國之後死掉了QQ
買不起SPSS用excel也能做基本的統計分析。這本是先教卡方,後面的統計都直接用
卡方來轉)
【測驗】
*心理評估:在諮商中的應用,黃政昌著,雙葉書廊
(諮商組大推這本,該講的都有講到,章末例題是直接用心理師考試來講)
*心理測驗,Anne Anastasi, Susana Urbina合著,危芷芬譯,雙葉書廊
(臨床組的話我當年是被推薦這本,但有點舊,目前絕版中)
【研究法】
*研究方法-設計與分析,L.B.Christensen等人著,郭俊顯、游婷雅譯,雙葉書廊
(終於有翻譯本了,感動TAT。這本寫得夠用了,念研究法邏輯要很清楚,切勿死背)
〖普心〗
*心理學導論(Atkinson & Hilgard's ...),危芷芬譯,雙葉書廊
(包山包海的一本,不過如果跟我同一個補習班的同學,認真聽那位胖胖老師的課,
那才是真正的包山包海包到吐...他人很好,只是會把汽車當火車,飛機當火箭)
------
最後,考前如果有信仰的話,請讓它繼續成為你的力量。
不介意進廟裡的夥伴,我個人很推薦去雙連站的臺北文昌宮,
(中南東部及離島的夥伴拍謝,我死台北人啦><對其他地方的廟宇沒那麼熟)
進去記得每個神明都要去拜一下。
(心意最重要,旁邊市場買些看起來好吃的水果洗一洗就可以作為供品了)
文昌帝君幫你唸書時比較安心、考試當天不要拉肚子或者有什麼怪事意外;
朱衣神君是古代閱卷的朱砂筆化身,幫助你讓閱卷老師看得比較順眼、多給點分數;
魁斗星君是幫助你可以金榜題名、真正做決策的大大神明。
關聖帝君是目前的玉帝,也別忘了打聲招呼,考試苦悶,想訴苦、討拍拍都可以找祂。
就醬啦,祝大家金榜題名~
(然後希望我可以今年就備取上><)
如果需要聯絡我,可以用站內信或email: [email protected]
(系統不讓我把信箱隱形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40.19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618470097.A.EDB.html
※ 編輯: lifedejelly (223.137.40.192 臺灣), 04/15/2021 15:03:11
※ 編輯: lifedejelly (223.137.40.192 臺灣), 04/15/2021 15:05:19
※ 編輯: lifedejelly (223.137.40.192 臺灣), 04/15/2021 15:06:18
※ 編輯: lifedejelly (223.137.40.192 臺灣), 04/15/2021 16:13:53
※ 編輯: lifedejelly (223.137.40.192 臺灣), 04/15/2021 16:15:11
※ 編輯: lifedejelly (223.137.40.192 臺灣), 04/15/2021 16:20:08
... <看更多>